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发展历程

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一个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它伴随着外国教育理论的引进而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认识逐步深化。如早在1929年,庄泽宣(1959-1976年)就明确提出“新教育中国化”问题。他在《如何使教育中国化》一书中指出:“新教育原本不是中国所固有的,但是非把他中国化了,不能称为中国的。”认为教育中国化,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即“合于中国的国民经济力,合于中国的社会状况,能发扬民族的优点,能改良中国的恶根性”。强调建立适合中国需要的中国化的新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不是少数人用几年的工夫可以改造成功,非有多数人长时间的研究和努力试验是没有结果的”,认识弥足珍贵。

建国后,在全国教育系统学习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热潮中,1957年有研究者又提出“教育学中国化”问题,并就“教育学中国化”的含义以及如何中国化等问题作了具体阐述,意在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学,见解十分难得。差不多与此同时,我国教育理论界也开始了建设中国化教育学的探索。然而遗憾的是,不久反“右”斗争开始,随后又发生“文化大革命”,讨论和探索被迫中止。再次重提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初。

1982年9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并做出了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的重大决策,激励了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探索新时期教育理论的热情。1983年5月,教育部召开全国第二次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研究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心,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科体系。在此背景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科体系。在此背景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便被明确提了出来,成为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努力探索的课题和积极为之奋斗的目标。

基本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称《规划纲要》)的发布,引起了教育界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此事着实重大:教育不仅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上最广大人群的希望与前景。《规划纲要》的基本理念是最为重要、关乎根本的,

是其他一切具体的方法和举措围绕着旋转的枢轴,所谓“纲举目张”是也。《规划纲要》提出并且体现了这样的基本理念,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原则目标,其二是核心内容。这两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值得深入发掘。如果此事不明,理念缺失,那么各种初看起来似乎是合理的要求和主张也会是无的放矢,甚至是纠结抵牾的。

就原则目标而言,《规划纲要》所体现的基本理念是“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它不仅强调其目标是现代教育体系,而且要求这一体系是中国特色的和社会主义的。这一点确实非常重要,因为它关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必须以改革创新为主线;而为了改革创新,又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充分吸收在我们的历史性实践中所形成的经验和创造,借鉴国外的先进观念和方法,以冲破传统的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如果说在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方面较为容易达成共识,那么在如何改革、特别是改革的方向上进一步形成共识、加深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这里可能存在的一个最大误区是:把现代教育体系直接等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教育体系,仿佛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复制一个完全西化的教育体系。这种比附看起来似乎是自然的、合乎逻辑的:由于现代教育体系确实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所以全部问题就在于用西方的教育体系来取代我们现有的——亦即“传统的”——教育体系。这种观点是非常普遍的,甚至比在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领域中还要普遍,它往往构成人们行使各种判断和作出取舍的或者公开、或者隐蔽的思想前提。然而,中国自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性实践已经表明(并且还将继续表明):这种观点从根本上来说是幼稚的、非现实的和严重误导的,它在理论上仅仅从属于黑格尔所谓的主观思想及其“外部反思”。总而言之,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必然是依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制订方向的,它将理所当然地构成中国现代化发展之独特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任务。因此,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则目标不能不是建设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就核心内容而言,《规划纲要》所体现的基本理念是人的培养,即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个问题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是全部教育的根本问题。显而易见,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与我们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的,因而是与前述的原则目标根本一致的。《规划纲要》在人的培养方面要求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把推进思路确定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这样的提法不仅包含着重要而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使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进一步明确化了。

由于种种原因,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的教育概念实际上被大大地狭隘化了,似乎与之相关的内容仅仅是知识的获取,从而仅仅意味着智

力的增益和发展。这样的教育概念不仅在教育界起作用,而且在社会上也颇为盛行。然而其偏谬之处恰恰在于:它所关注的仅只是人的工具性能力的片面发展,而不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全面发展。毫无疑问,在全面发展的个人能力中,以知识为取向的智力发展必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端,然而它归根到底只是其中的一端,也就是说,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如果说,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确实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那么就必须把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真正的育人重点确定下来。这样的重点决不排斥知识型的智力,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往往需以后者作为支撑和辅弼;然而,无论是社会责任感,还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意志力(意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个方面几乎被完成忽视了,现在的学校和家长,还有多少在关注孩子的意志能力的发展呢?可以断言,未来的真正人才将更多地取决于意志能力,也就是说,其知识能力只有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应提高的前提下才可能有大的作为。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做到这一点,不必去上太多的补习班,倒是必须更多地关注其意志能力的培养,要像古人所说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很显然,这样的教育概念已不仅仅关乎学校教育,而且也将扩大为全社会的事情,它需要通过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教育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