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Linux开发平台搭建详细步骤

合集下载

ARM开发软件使用教程

ARM开发软件使用教程

ARM开发软件使用教程
二、工程创建
安装完成后,打开ARM开发软件,点击“新建工程”按钮。

在弹出的
对话框中,选择工程类型和工程名称,并选择工程保存的目录。

点击“确定”按钮完成工程创建。

三、代码编写
四、编译调试
五、调试工具
ARM开发软件提供了强大的调试工具,包括调试器、仿真器等。

通过
调试工具可以实时监测程序的运行状态、寄存器的值、内存的使用情况等。

在调试过程中,可以使用调试工具进行断点设置、变量监视等操作,以辅
助调试工作。

六、调试技巧
ARM开发软件的调试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提高调试效率。

比如,使用断点进行程序的停留,通过查看寄存器的变化情况来分析程序的运行
状态。

还可以使用观察窗口实时监测变量的值,通过调试输出窗口打印调
试信息等。

七、其他功能
除了上述基本功能外,ARM开发软件还提供了其他一些功能,如性能
分析、代码优化等。

性能分析功能可以帮助开发者找出程序的性能瓶颈,
对代码进行优化改进。

代码优化功能可以将代码进行优化,提高程序的执
行效率。

总结:。

嵌入式开发流程及开发工具介绍

嵌入式开发流程及开发工具介绍

linux下的交叉编译环境
• • • • 针对目标系统的二进制工具binutils 针对目标系统的编译器gcc 目标系统的标准c库glibc 目标系统的linux内核头文件 linux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步骤
• • • • • • ※编译binutils ※配置linux内核头文件 ※第一次编译gcc ※交叉编译glibc glibc ※第二次编译gcc ※几点注意事项
Make工程管理器
• 管理较多的文件 • Make工程管理器也就是个“自动编译管理 器”,这里的“自动”是指它能够根据文 件时间戳自动发现更新过的文件而减少编 译的工作量,同时,它通过读入Makefile文 件的内容来执行大量的编译工作
Makefile
• Makefile的作用是根据项目配置的情况,构造出需 要编译的源文件列表,然后分别编译,链接。 • Linux内核中与Makefile相关的文件 • ※顶层Makefile:整个内核配置、编译的总体控制 文件 • ※.config:内核配置文件、包括由用户选择的配 置选项,用来存放内核配置后的结果 • ※arch/*/Makefile:位于各种CPU体系结构下的 Makefile,如arch/arm/Makefile,是针对特定平 台的Makefile • ※各个子目录下的Makefile:比如 drivers/Makefiel,负责所在子目录下源代码的管 理。
第二次编译gcc
• 运行configure,参数设置为--prefix=$PREFIX --target=arm-linux --enable-languages=c,c++ 。 • 运行make install。
几点注意事项
• 第一点、在第一次编译gcc的时候可能会出 现找不到stdio.h的错误,解决办法是修改 gcc/config/arm/t-linux文件,在 TARGET_LIBGCC2_CFLAGS变量的设定中增加Dinhibit_libc和-D__gthr_posix_h。 • 第二点、对与2.3.2版本的glibc库,编译 linuxthread/sysdeps/pthread/sigaction.c时可 能出错,需要通过补丁glibc-2.3.2-arm.patch解 决:执行patch -p1 < glibc-2.3.2-arm.patch

烧写ARM开发板系统教程-----uboot、内核以及文件系统

烧写ARM开发板系统教程-----uboot、内核以及文件系统

烧写ARM开发板系统教程-----uboot、内核以及⽂件系统⼀、sd启动将u-boot镜像写⼊SD卡,将SD卡通过读卡器接上电脑(或直接插⼊笔记本卡槽),通过"cat /proc/partitions"找出SD卡对应的设备,我的设备节点是/dev/sdb.(内存卡的节点)。

当有多个交叉编译器是,不⽅便设置环境变量时,可以在编译命令中指定交叉编译器,具体如下:在源码中操作以下步骤:make distclean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5.1/bin/arm-none-linux-gnueabi- mrproper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5.1/bin/arm-none-linux-gnueabi- tiny210_config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5.1/bin/arm-none-linux-gnueabi- all spl编译出tiny210-uboot.bin,注意交叉编译⼯具路径执⾏下⾯的命令$sudo dd iflag=dsync oflag=dsync if=tiny210-uboot.bin of=/dev/sdb seek=1把内存卡插⼊开发板,使⽤串⼝⼯具设置环境变量:setenv gatewayip 192.168.1.1(电脑⽹关)setenv ipaddr 192.168.1.102(开发板ip,不要与虚拟机和电脑ip冲突)setenv netmask 255.255.255.0setenv serverip 192.168.1.10(虚拟机ip)saveenv⼆、nand启动烧写Uboot:通过SD卡启动的u-boot for tiny210 将u-boot镜像写⼊nandflash在虚拟机下重启tftp sudo service tftpd-hpa restart开发板终端下执⾏下⾯的命令:[FriendlyLEG-TINY210]# tftp 21000000 tiny210-uboot.bin[FriendlyLEG-TINY210]# nand erase.chip[FriendlyLEG-TINY210]# nand write 21000000 0 3c1f4 (写⼊长度)内核的烧写位置是0x600000开始的区域,⽂件系统烧写位置为0xe00000开始的区域。

ARM开发板使用手册

ARM开发板使用手册

ARM开发板使用手册PHILIP LPC2132ARM7TDMI第一章介绍LPC2132开发板是专门为arm 初学者开发的实验板,用户可以做基础的arm实验,也可以做基于ucos-ii的操作系统实验。

本系统的实验源代码全部开放,用户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产品,减少重复劳动。

由于LPC2132体积很小,并且功能强大,因此特别适合需要复杂智能控制的场合,其运行速度高于早期的80486计算机,而体积只有指甲大。

我们已经将LPC2132产品成功应用在干扰比较强的工业场合,经过6个月的运行,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因此我们特别推荐这一款开发板作为ARM初学者入门。

由于此款开发板体积很小,非常适合直接应用在工业以及民用智能控制器的场合。

LPC2132 CPU介绍LPC2131/2132/2138 是基于一个支持实时仿真和跟踪的16/32 位ARM7TDMI-STM CPU,并带有32kB、64kB 和512kB 嵌入的高速Flash 存储器。

128 位宽度的存储器接口和独特的加速结构使32 位代码能够在最大时钟速率下运行。

对代码规模有严格控制的应用可使用16 位Thumb 模式将代码规模降低超过30%,而性能的损失却很小。

较小的封装和很低的功耗使LPC2131/2132/2138 特别适用于访问控制和POS 机等小型应用中;由于内置了宽范围的串行通信接口和8/16/32kB 的片内SRAM,它们也非常适合于通信网关、协议转换器、软件modem、语音识别、低端成像,为这些应用提供大规模的缓冲区和强大的处理功能。

多个32 位定时器、1个或2 个10 位8 路的ADC、10 位DAC、PWM 通道、47 个GPIO 以及多达9 个边沿或电平触发的外部中断使它们特别适用于工业控制应用以及医疗系统。

主要特性●●16/32 位ARM7TDMI-S 核,超小LQFP64 封装。

●●8/16/32kB 的片内静态RAM 和32/64/512kB 的片内Flash 程序存储器。

基于VirtualBox虚拟机-Ubuntu操作系统的ARM嵌入式平台搭建

基于VirtualBox虚拟机-Ubuntu操作系统的ARM嵌入式平台搭建

基于VirtualBox虚拟机-Ubuntu操作系统的ARM嵌入式平台搭建花费了两台的时间,终于把这个开发平台搭建完毕了。

现在做一下总结,以后当作笔记试用。

平台主要包括PC机、VirtualBox虚拟机、ARM开发板三个主要部分,其中PC机和开发板有同一个路由器接入网,是它们在同一个网段内,不但可以实现PC机、虚拟机、开发板的三方互通,而且能够边开发边访问互联网。

前提:你要知道自己开发板的IP地址。

下面根据搭建顺序进行分析。

一、PC机下安装虚拟机PC机安装虚拟机的过程很简单,我是在windows xp系统下实现的,如果你的系统是windows 7的话,该文档仅作参考。

首先下载最新版本的VirtualBox虚拟机,这款虚拟机的特点是操作界面简单方便,占用内存少,网络接入设置简单。

下载后会见到如下安装图标:现在最新版本的应该是4.2.4的,但是如果你下载的不是最新版本,可以在帮助菜单栏里面进行检查更新升级软件。

点击上面图标,会进入安装向导:welcome to the oracle vm virtualbox *.*.* setup wizard,然后点击next,选中I accept···这一项(不选中next会是灰色的),然后点击next进入下一个设置页面。

点击browse,会出来一个让你选择安装路径的对话框,根据你的情况选择好后点击ok,然后再点击next进入下一个设置页面。

该页面默认选择了在桌面创建快捷方式和快速启动栏创建图标,如果希望这样就勾选上,然后点击next就开始安装了。

安装的过程比较长,因为虚拟机会自己配置本地网络,所以请耐心等待。

安装好后,本地桌面上会出现Vbox软件的快捷方式,同时你右击网上邻居,点击属性,会发多出一个网络连接的表示,这个就是虚拟机自己设定的虚拟网卡(默认情况下Vbox的接入网络采用NAT方式,及地址转换方式,意思就是本地网卡相当于路由器,虚拟网卡通过它接入因特网)。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流程和步骤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流程和步骤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流程和步骤如下:1. 打开终端,输入命令cd /opt,使用tar命令解压文件(tar -zxvf VMwareTools-10.0.0-2977863.tar.gz)。

2. 进入解压的目录(cd vmware-tools-distrib),安装vmware-install.pl文件(./vmware-install.pl)。

执行命令之后,一系列设置全部回车即可(安装需要一定的时间)。

3. 创建共享文件目录,比如在虚拟机中创建一个名为myshare 的文件夹。

右键虚拟机,点击设置:选择选项:点击添加:点击下一步,选择目标文件目录。

点击下一步:点击完成。

4. 在windows系统中的myshare目录下面创建文件hello.txt,并在文件里面输入hello。

5. 设置CPU和内存,CPU设置不能超过真机的一半,内存设置不要超过真机内存的一半1G-2G即可。

6. 设置网络类型,选择桥接。

7. 设置IO控制器和磁盘类型,选择默认推荐。

8. 创建虚拟机磁盘,设置磁盘大小,默认20G够用。

9. 点击CD/DVD,以ISO映像文件安装,点击浏览,选择系统镜像文件,点击确定。

10. 开启此虚拟机。

11. 点击第一行install,进行系统安装。

12. 选择语言,中文,完成后继续。

13. 软件选择带GUI的服务器。

14. KDUMP不启用。

15. 进入安装目标位置,下拉,选择我要配置分区,点击完成。

16. 进入磁盘分区界面,点击+号开始分区。

以上是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流程和步骤,希望对解决您的问题有所帮助。

Linux操作系统-实验1-环境搭建-指导书-PPT版本-V1

Linux操作系统-实验1-环境搭建-指导书-PPT版本-V1

Linux操作系统第一章:Linux简介与系统安装实验一:实验环境搭建一台宿主机(Windows系统)加两台虚拟机(Desktop+Server)要求:(1)掌握VMware虚拟机的安装(2)利用VMware虚拟机安装Ubuntu Linux18.04桌面版操作系统(3)利用VMware虚拟机安装Ubuntu Linux18.04服务器版操作系统(4)从宿主机登录桌面环境和服务器环境(SSH登录)(5)练习涉及到的基本命令,如apt-get、ifconfig、ssh等(6)练习vim编辑文件基本操作等Tips:(1)绘制网络拓扑图(2)把遇到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记录下来。

实验环境设置☐宿主机(Windows)•网络配置VMware Network Adapter(VMnet8)☐客户机•Ubuntu-Server(ubuntu-18.04.6-live-server-amd64)•Ubuntu-Desktop(ubuntu-18.04.6-desktop-amd64)虚拟机安装安装时网络类型选择NAT方式安装完成后的两台Ubuntu虚拟机宿主机:Windows记录宿主机IP地址客户机1:Ubuntu-Server命令行模式记录IP:192.168.126.130客户机2:Ubuntu-Desktop图形化操作方法记录IP:192.168.126.131NAT模式宿主机:Windows192.168.126.1192.168.126.130192.168.126.131客户机1:Ubuntu-Server客户机2:Ubuntu-DesktopSSH服务1.安装SSH服务2.启动SSH服务3.配置SSH服务(可选)4.验证SSH服务Desktop版客户机安装SSH服务Desktop版客户机安装SSH服务: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Desktop版客户机启动SSH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sshDesktop版客户机启动SSH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sshDesktop版客户机端修改SSH配置文件:端口22修改为1022 vi /etc/ssh/sshd_configSSH验证-从宿主机连接Desktop客户机2: ********************.126.131SSH验证-从宿主机连接Server版客户机1: ***********************.126.130Desktop版客户机查看SSH状态:记录监听端口和连接情况Server版客户端1查看SSH状态Desktop版客户机安装 net-tools:sudo apt-get install net-toolsDesktop版客户机查看IP地址: ifconfigDesktop版客户机查看网络连接情况:Netstat -aServer版客户机查看网络连接情况:Netstat -a。

ARM开发流程范文

ARM开发流程范文

ARM开发流程范文1.需求分析:在进行任何软件或硬件开发之前,了解和明确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对系统功能、性能、功耗和资源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定义。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设计。

这包括确定所需的处理器型号、架构、外设接口和总线结构等。

同时,确定所需的软件和硬件组件,并进行整体系统框架的设计。

3.开发环境配置:ARM开发通常需要一个特定的开发环境来进行编程和调试。

这包括ARM开发工具链(如GNU工具链)、调试器、仿真器、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接口和开发板等。

开发环境配置涉及安装和设置这些工具和设备。

4.软件开发:在ARM开发中,通常需要编写软件程序来控制和操作硬件。

这些软件可以是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固件或应用程序等。

软件开发可以使用汇编语言、C语言或其他高级语言进行。

5.硬件开发:在一些情况下,ARM开发可能需要涉及硬件设计和开发。

这包括设计电路、绘制原理图、布局和布线、制造印刷电路板(PCB)等。

硬件开发可能涉及到使用HDL(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或VHDL来开发FPGA(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6.系统集成和调试:在完成软件和硬件开发后,进行系统的集成和调试工作。

这包括将软件和硬件组件整合到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调试工作可以使用调试器、仿真器和工具来进行,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7.测试和验证:在系统集成和调试后,进行详细的测试和验证工作。

这包括测试系统的功能、性能、稳定性和兼容性等。

同时,进行系统的负载和压力测试,以确保系统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8.优化和性能调整:在测试和验证过程中,可能会发现系统的性能有待提升或需要进行优化的地方。

这包括分析系统的瓶颈,进行优化代码、算法或硬件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以达到更好的性能和效果。

9.部署和发布:在测试和优化完成后,可以将系统部署到目标设备上。

这包括将软件和硬件组件烧录到目标设备中,并进行最终的测试和验证。

ARM Linux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

ARM Linux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
Abs r c : Th e ta t e mbe d d s se d e y t m d ve o m e t b s d n ARM Li u i a e l p n a e o n x s m an te m d r c i n o e e d d e e o isra ie t f mb d e d v l pme t a o n t
O 引言
工 具 , 辑 、 泽 目标板 ( ag t的操 作 系统 引导程 序 、 编 编 T re) 内核币 u
然后 下载到 目标板上运 行 。通常这种在 宿主机环境 当前 , 嵌入式操作 系统 的种类比较 多 , 中Ln x 其 iu 操作 系统 文件系统 , 下开发 , 目标机上运行的开发模式 叫作 交叉开 发。 在 由于 其开 源 特性 和 良好的 稳 定性 赢 得 了斐 然 的 成绩 。由 于
的调 试 环 境 G DB的 建 立 过 程 , 进 行 了详 细 的 论 述 。 都 关键 词 :嵌 入 式 系统 ;Ln x iu ;AR ; 平 台搭 建 M
Bu l ng f Pl tor idi o a f m f r o Em be de So t a e d d fw r De e o v l pm e nt Bas d e on A RM Li x nu
L u 桌 面系统 在实际使 用 中熟 悉的 人较少 , 发者在 进行嵌 ix n 开
入式 Ln x iu 开发和 研究的过 程 中, 往往 面临搭建 开发平 台的 困
112 宿 i机 交 叉 编 译 环 境 的建 立 ..
安装 好宿 主机 Ln x 作系统之 后 , iu 操 宿主机 交 叉编 译环境 的搭 建是 整个 开发 过程 的 第一 步 , 为无 论是 后面 的 目标 机 因 B ola e 的编 译 、 ot dr o 嵌入式 操作系统 内核 编译 , 还是 文件系统的 编译都离不开宿主机交叉编译 环境 。

搭建arm-linux-gcc-4.6.1

搭建arm-linux-gcc-4.6.1

Ubuntu11.04中搭建交叉编译环境(arm-linux-gcc-4.6.1版本)声明:本文主要参考/xt_xiaotian/article/details/6836739,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了一定的修改与说明编译环境:内核名称:Linux内核发行版:2.6.38-11-generic内核版本:#50-Ubuntu SMP Mon Sep 12 21:18:14 UTC 2011硬件架构名称:i686硬件平台:i386操作系统:GNU/Linux当前系统gcc版本号:4.5.2在Linux中建立整个ARM交叉编译环境的整体过程为:1、下载源码包2、建立编译目录并设置环境变量3、安装内核头文件4、安装二进制工具(binutils)5、建立初始编译器工具链(简版gcc)6、建立glibc库7、建立全套编译器工具链(full gcc)8、验证一、下载源码包GNU的所有源码文件都可以到这个地址下载:/gnu/Linux Kernel源代码可以去这里下载:mpc可以去这里下载:下载的源码包如下:binutils-2.21.1.tar.bz2gcc-4.6.1.tar.gzglibc-2.14.tar.gzglibc-linuxthreads-2.5.tar.bz2glibc-ports-2.13.tar.gzgmp-5.0.2.tar.bz2linux-2.6.32.45.tar.gzmpc-0.9.tar.gzmpfr-2.4.2.tar.gz注:mpfr不建议使用3.0.0版本。

mpfr-3.0.0有Bug,会导致gcc编译不过。

二、建立编译目录并设置环境变量选定自己的工作目录,如我选择/opt/embedded作为自己的工作目录。

然后再embedded 中建立build-tools、kernel、tools三个文件夹。

实例:root@ubuntu:/opt/ming# cd /opt/root@ubuntu:/opt# mkdir embeddedroot@ubuntu:/opt# cd embedded/root@ubuntu:/opt/embedded# mkdir build-tools kernel toolsroot@ubuntu:/opt/embedded# cd build-tools/root@ubuntu:/opt/embedded/build-tools# mkdir build-binutils build-boot-gcc build-glibc build-gcc各文件夹的作用如下:/opt/embedded:交叉编译环境的主目录/opt/embedded/build-tools:存放binutils、gcc、glibc等GNU源码和用来编译这些源代码的目录/opt/embedded/kernel:用来存放Linux内核源代码/opt/embedded/tools:用来存放编译好的交叉编译工具和库文件/opt/embedded/build-tools/build-binutils:编译binutils的目录/opt/embedded/build-tools/build-boot-gcc:编译gcc启动部分的目录/opt/embedded/build-tools/build-glibc:编译glibc的目录/opt/embedded/build-tools/build-gcc:编译整个gcc的目录建立好编译目录之后便是设置环境变量(建议直接在~/.bashrc中修改,注意修改之后要重新运行Terminal)。

arm,linux,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arm,linux,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arm,linux,电源管理解决方案篇一:ARM+Linux开发平台搭建详细步骤1、安装VMWare虚拟机(创建一台虚拟的电脑)并设置(1)用默认的步骤安装,并输入注册号(2)打开VMWare,点击文件-新建虚拟机接下去几步选择默认不停的点击“下一步”直到最后点击“完成”就行了2、在VMWare上定制安装Linux系统在虚拟机的CD中选择挂载硬盘上的Linux iso镜像文件点击开启此虚拟机,出现这个界面时,把鼠标点进虚拟机界面,选择第一项,并回车这里选择Skip这里选择忽略所有数据篇二:基于arm的智能家居系统方案基于ARM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1. 系统综述智能家居(Smart Home)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管理系统,以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衡量一个智能家居系统的成功与否,并非仅仅取决于智能化系统的多少、系统的先进性或集成度,而是取决于系统的设计和配置是否经济合理并且系统能否成功运行,系统的使用、管理和维护是否方便,系统或产品的技术是否成熟适用,换句话说,就是如何以最少的投入、最简便的实现途径来换取最大的功效,实现便捷高质量的生活。

智能家居通常包括以下子系统:访问/控制系统通过电脑、手持终端等设备了解家中状况,对设备进行控制。

门禁系统门禁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室外监控功能:当门口有异响自动提示,能在家中或远程看到外面情况;拍照存档功能:当家中没人且有人按动门铃,便自动拍照存储,方面房屋主人查询;可视对讲功能:有客来访,可自由通话,并能看到外面情况,并能控制门锁的打开关闭;远程开锁功能:可以通过Internet 网,在任何地方开启家里的门锁。

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的基本功能主要有:远程监控:可以进行实时本地和远程网络监控;远程控制:可以实现远程对设备的各种控制,可以对图像质量,分辨率,图像缩放进行操作,可以对云台的移动方向进行控制;视频存储:能够将视频数据本地存储,能够在任何时候对这些数据进行回放;移动侦测:布防后能够发现移动的物体并报警。

linux下把某些开源库移植到arm开发板的基本流程

linux下把某些开源库移植到arm开发板的基本流程

linux下把某些开源库移植到arm开发板的基本流程
将某一开源库移植到ARM开发板的基本流程如下:
1. 了解ARM开发板的硬件平台参数(例如CPU架构、内存大小等)以及操作系统类型和版本(例如Linux)。

2. 下载所需的编译工具链,包括ARM交叉编译器、交叉编译时所需的库文件等。

3. 下载需要移植的开源库源代码。

4. 配置交叉编译器,将其与ARM开发板的硬件平台参数进行匹配。

5. 编译并链接代码,生成ARM平台可执行文件。

6. 将编译好的可执行文件拷贝到ARM开发板上进行测试,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试和修改。

7.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移植的开源库能够在ARM开发板上正常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在移植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可能需
要修改源代码中的一些与硬件平台相关的部分,以确保其能够正确地运行在ARM开发板上。

arm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arm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ARM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ARM开发环境的搭建过程,包括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ARM Linux操作系统的搭建以及应用软件的开发与部署。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熟悉ARM开发的基本流程,为后续的ARM开发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开发环境介绍本部分将介绍ARM开发环境的基本概念、组成和搭建流程。

重点讲解ARM架构的特点、开发板的选择以及开发工具链的组成。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对ARM开发环境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2. 交叉编译环境搭建交叉编译是指在一种平台上生成另一种平台上的可执行文件。

本部分将介绍如何搭建ARM交叉编译环境,包括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安装、配置和使用。

同时,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交叉编译的基本方法。

3.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搭建嵌入式系统是指专为特定应用而设计的计算机系统。

本部分将介绍如何搭建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包括开发板的连接、调试工具的安装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和烧写。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

4. ARM Linux 操作系统搭建ARM 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针对ARM架构的开源操作系统。

本部分将介绍如何搭建ARM Linux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的下载、烧写以及启动过程。

同时,学生将学习如何在ARM Linux上安装软件、配置网络等操作,以便进行后续的应用软件开发。

5. 应用软件开发与部署本部分将介绍如何进行ARM应用软件开发与部署。

首先,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编译应用程序;其次,学生将学习如何将应用程序部署到ARM设备上,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ARM应用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

三、实验步骤1. 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并配置环境变量;2. 连接开发板,并安装调试工具;3. 下载并烧写嵌入式操作系统;4. 安装ARM Linux操作系统;5. 编写应用软件源代码;6. 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编译应用软件;7. 将应用软件部署到ARM设备上;8. 进行测试和调试。

arm+linux开发平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arm+linux开发平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文档编号:Arm+Linux开发平台软件需求规格书修改记录目录1.引言 (4)1.1.编写目的 (4)1.2.名词解析 (4)1.3.参考资料 (4)2.运行环境 (4)2.1.硬件环境 (4)2.2.软件环境 (4)3.功能需求 (4)3.1.功能划分 (5)3.2.功能描述 (5)3.2.1 (5)3.2.2 (6)4.接口需求 (11)4.1.接口划分 (11)4.2.接口描述 (12)4.2.1 (12)4.2.2 (14)5.性能需求 (15)5.1.稳定性 (15)5.2.实时性 (15)5.3.可扩展性 (15)5.4.可维护性 (16)6.运行需求 (16)6.1.开机界面 (16)6.2.即插即用 (16)7.其他需求 (16)1.引言1.1.编写目的为了能够使arm+linux平台外协合作方了解我们公司软件需求规格,按照计划完成该arm+linux平台的外协开发,为了能够协调好外协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需求规格的交流,特制定并编写本平台软件需求规格书。

1.2.名词解析1.3.参考资料《arm+linux平台研制要求》2011年4月12日2.运行环境2.1.硬件环境CPU:S3C2440,主频400MHzRam:64MByteNandFlash:256MByte2.2.软件环境Bootloader:UbootLinux内核:Linux-2.6.32.2NandFlash文件系统:Yaffs2Rootfs文件系统:3.功能需求3.1.功能划分该软件功能可以细分为以下4部分:A/D数据采集处理和D/A模拟量输出,外围接口通信,数据存储,界面显示和操作,3.2.功能描述3.2.1.A/D数据采集处理和D/A模拟量输出S3C2440与FPGA高速采集卡之间的接口为:CPCI接口。

FPGA高速采集卡的功能是把输入的-5V~+5V模拟电平信号以200KSPS~1MSPS的采样速率输入到A/D转换电路中。

基于AT91RM9200与LINUX2.6.26内核的嵌入式平台开发全过程

基于AT91RM9200与LINUX2.6.26内核的嵌入式平台开发全过程

基于AT91RM9200与LINUX2.6.26内核的嵌入式平台开发全过程收藏一、ARM9+LINUX开发历程使用了51系列和MOTOROLA单片机若干年,觉得自己已经跟不上嵌入式发展的时代了。

决定开发一种新的硬件平台,综合比较了一下,觉得ARM9+LINUX模式不错。

先从头捋一遍32位嵌入式开发平台的流程:芯片选型——使用DXP画原理图(如果有可能买块开发板可以极快加快进度)——使用DXP 画PCB图——芯片购买/PCB投板生产——芯片焊接——使用ADS编写简单硬件测试程序,调试硬件——搭建LINUX服务器,在服务器建立交叉编译环境——利用服务器和本机超级终端开发U-BOOT-1.3.4——利用U-BOOT-1.3.4的以太网FTP功能和服务器移植开发LINUX-2.6.26 内核——开发文件系统——开发驱动程序——应用程序开发,项目完基本成后回过头来想就是这个一个过程,中间走了不少弯路,在本博客中都有记载,很多问题有的也没有来得及记。

说干就干,时间安排如下:(1)5~7月硬件设计(芯片,型号,预测价格),已初步完成CPU:AT91RM9200,81SDRAM:MT48LC16M16A2TG-75IT(两片32MB*2)74*2FLASH:S29GL256N10TAI010(NOR型,32MB,存代码,写慢读快)57.52FLASH∶K9F2G08U0B(NAND256MB,预留存测试数据,写快读慢)41.1铁电存储器:FM24CL64(代替EEPROM24LC65,8KB)8.29以太网物理层控制器:DM9161E(100M/10M自适应)9.4从USB接口:用于与PC机通信主USB接口:用于后续移植LINUX时软件更新触摸屏驱动器:TSC2046(预留)液晶显示屏模块-TFT液晶显示接口(预留)(2)ADS+AXD+J-LINK调试过程目的是为了熟悉ARM开发流程,ADS开发环境,以便为将来U-BOOT的移植打下基础.由于网上资料不多,本步骤走了不少冤枉路,特总结在此,以便以后可以参考.容易步骤省略.安装ADS>>创建ADS工程>>添加所需要文件>>DEBUG SETTING,将程序的RO_Base设为0X200000则将程序导入A T91RM9200的片内16K的SRAM中运行,实践证明此时不需要管BMS引脚是高是低都能正常运行,也不需要进行REMAP;若将程序的RO_Base设为0X20000000则将程序导入片外64M的SDRAM中运行,此时程序导进SDRAM后需要SETMEM命令将SDRAM初始化,才能正常运行。

ARM的开发步骤.

ARM的开发步骤.

ARM的开发步骤ARM的开发步骤1.做个最小系统板:如果你从没有做过ARM的开发,建议你一开始不要贪大求全,把所有的应用都做好,因为ARM的启动方式和dsp或单片机有所不同,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建议先布一个仅有Flash,SRA M或SDRAM、CPU、JTAG、和复位信号的小系统板,留出扩展接口。

使最小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你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好在ARM的外围接口基本都是标准接口,如果你已有这些硬件的布线经验,这对你来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2.写启动代码,根据硬件地址先写一个能够启动的小代码,包括以下部分:初始化端口,屏蔽中断,把程序拷贝到SRAM中;完成代码的重映射;配置中断句柄,连接到C语言入口。

也许你看到给你的一些示例程序当中,bootloader会有很多东西,但是不要被这些复杂的程序所困扰,因为你不是做开发板的,你的任务就是做段小程序,让你的应用程序能够运行下去3.仔细研究你所用的芯片的资料,尽管ARM在内核上兼容,但每家芯片都有自己的特色,编写程序时必须考虑这些问题。

尤其是女孩子,在这儿千万别有依赖心理,总想拿别人的示例程序修改,却越改越乱。

4.多看一些操作系统程序,在ARM的应用开放源代码的程序很多,要想提高自己,就要多看别人的程序,linux,uc/os-II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原码。

6.如果你是作硬件,每个厂家基本上都有针对该芯片的DEMO板原理图。

先将原理图消化。

这样你以后做设计时,对资源的分配心中有数。

器件的DATSHEET一定要好好消化。

7.如果做软件最好对操作系统的机理要有所了解。

当然这对软件工程师来说是小菜一碟。

但如果是硬件出身的就有点费劲。

问:做最小系统板是2层还是4层好?答:只有AT91可以用两层板,其他的最少4层;44b0的地和电源处理好也可用两层板;谈四层板和33欧电阻:选用四层板不仅是电源和地的问题,高速数字电路对走线的阻抗有要求,二层板不好控制阻抗。

33欧电阻一般加在驱动器端,也是起阻抗匹配作用的;布线时要先布数据地址线,和需要保证的高速线;在高频的时候,PCB板上的走线都要看成传输线。

ARM 环境搭建(自己总结)

ARM 环境搭建(自己总结)

ARM 环境搭建步骤一:安装软件1)先安装jre-6u7-windows-i586-p-s.exe2)再安装yagarto-bu-2.21_gcc-4.6.2-c-c++_nl-1.19.0_gdb-7.3.1_eabi_20111119.exe 3)再安装yagarto-tools-20100703-setup.exe4)最后安装setup.exe5)用eclipse.exe 程序来测试是否安装成功,只要能进入,那么安装成功;二:仿真器驱动安装1)将仿真器与电脑连接2)弹出usb安装窗口,选择自主安装,路径选择到DRIVER所在文件位置3)安装,会安装三次三:开发板的接通1)开发板断电,将开发板与电脑相连,先不连USB数据线2)将跳线开关置于初始状态(开关全在1234面)3)使用来确定连通,步骤为:1.首先,查看是否连接成功:在设备管理器中查看2.在设备管理器中,右键属性进入通讯端口的属性;3.进行如下更改:4.进入,进行如下设置:5.点击打开,开发板上电,快速点击回车键,会看见未进行Uboot前的编号。

四:Uboot 步骤1)开发板断电,将初始状态最后的开关拨至英文边,连接USB数据线,上电,安装驱动;2)在windows 命令模式下输入arm-none-eabi-gcc-4.6.2 –v 查看安装成功状态。

3)进入4)开发板断电,设置,进入option,进行如下设置:5)开发板上电,进入,点击connect。

6)进入,点击transmat ->Transmat 选择Uboot的.bin 文件,顺序不能错,顺序为下图由下到上传送:1.先传送USB Installer_DDR2.bin2.再传送u-boot-dnw.bin 在倒计时结束之前快速点击回车, 输入:dnw 20008000回车3.最后传送u-boot.bin 输入nand erase 0 40000 回车;nand write 20008000 0 40000 回车。

arm_Linux_Java_开发环境搭建方法

arm_Linux_Java_开发环境搭建方法

Linux2011 3 211 VMware2 linux Redhat9.03 !Redhat9.04 "#$%&'5 $()*+,OLQX[-. /,18; /0 1:,1'2:6 23 4 /,1;8;/0 15678296/LQX[:;<296:LQGRZV=>?@ABCDEFG H2AG IJKLMNO 780PQ*78 RS@3&TU Redhat9.0 V*W XP2.4G Y5G Z 2[ ARMLINUX\]^_2 `a \] W @_ CPU U 500M2 U 1.7G@U512M2 1G@U *2 U *@5HG+DW /,18; 2 &XVWRP 2 ^_3DFNDJH M 2 W X *2 9 HYHU\WKLQJ2 !" 2 #$ "%^_2 & W X * !" @`a'( )P5('+$7 /,18; *+ X Y * W 2,-.*> W /01 2 !5HGKDW [ /LQX[ $%<2\]345$50 /LQX[ M6782A9 :; W XP 0@90ZDUH<*VMware-workstation-6.0.3=>@?@ A_\B-. next@Typical2C@next@DE2AB<*FGDE2HI4C@change JKDE@C@Next@-.next@C@install@LM5NOPQ@R STU,VW2XTU,VW@C@finsh I!Y @A R SZ[78@yes 78-.Z[2XC@Z) \])*+,^_@?@`a VM 2[ @P 2 2C@Close24 [ R_ A S@VM 0 a5HGKDWC@ 0 a New Virtual Machine \B @-. 9 @Typical@ 9 @linux=>2 => B Red Hat Linux2 9 @2 DE2X P '9 A_ 2 9 W N 2'( OW 10G4 @ 9 @, bridged2 9 @/2`P A_ N2 ! M500G2 4" W #P15G2$%RS #P10G &*'2I4()*+ ,-RS# @ 42/0 RG P./M9 15G 201.2 R3 V)15G W 2 1R() 4526647815G 9 4Allocate all disk space now2 : 13 N'2 4[1 P @C@!Y@5HGKDWa 2C@Edit Virtual Machine Setting\B Redhat9.0@C@CD-ROM2 ;$ @C@Use ISO image< #!Redhat9.0=> D E2I4-.<*?@ A =>2HI4*+; B2 4$ 129R[R*8 223@C@ok@C@\B CD2\B @R M S EF2-.ok@yes@G C@9 a %2< C@H ENTER\B @P I X 2-.Skip@C@ENTER@-.next@() 2AB J-4A2Next@AB1H !2 US.English2Next@G 2()*+G ,-RS 2K$USB G L MNG 2X PS/2 @ O'2 a /04G PQ<*2A RS I4*H /02L !Y 2T U #!2I4J G 2Z[ 2G UV< *@Next@9 2< * N 2 9 @12`P1 2 4L W 2 *>X)L YZ@[\ M N 2 *]^X)_`2A 1 N @ 9-. 9 @-. 9 @-. 9 2 !Y 3 !@Pa 2I4 \] +4 N @-. 9 @<1 @ 9 @P(*>#! 82A 8 Z 29 2 #P6 1@ 9 @2 9 @()*+ ^_ 2 S 9 _ 2X "%2AB CD2-. "%2R 5G W @ 9 @-. 9 @7 LM215NOPQ@S a EF 2 EF# @C@H Ctrl+Alt G 2C@VM Setting@C@CD-ROM2 Q Brower4 $ 2 DE@C@ok@C@1 2!" 2EF# ! 2C#$ Q E%# @ 7 LM………_ 4 a !"@9 @FG2 9 @FG2 9 @^_2 R* Z[@[ ! R M &'@#!K$(W2 8@# 2AB *J -.)windows B*# '@-. 9 @I X 2 +,'@AB H L- 2-.)T@C@)T2 T U./ a@TU<*root*>./2 8P# 6 1@01FG1T U 2 a2./ 3 C@`aP 014/ ,/*? I <**? 5@6 27a2 !8@90!"P' 9:2 ;<*2?@ < +,C@ =>VM->Install VMware ToolsC@Install@A R2 ? U?@" < $ T '2< [ @9 A: *? :;4B B$<@# mount/mnt/cdrom< ?@"/mnt/cdrom4 A A_CD8/tmp41 2 a2:E-.CD 2CQ H FGH I4'1 IJ a2<* 5# cp /mnt/cdrom/VMwareTools-6.0.3-80003.tar.gz /tmp# cd /tmp# tar-zxvf VMwareTools-6.0.3-80003.tar.gza I4\B < '@ < : 2 a42+K_0@FG[ a P A I a@# vi/etc/inittab" 9L 5 P3@Z[@# reboot[ !Y 2\B @# cd /tmp/vmware-tools-distrib#./vmware-install.pl\B 2M8 S9D NO I@L !Y 2 N 2 a[" 9L 3 P5Z P[ I@VM , !8@Q !,3RS 1)6:; 7)73 66+:; a L@ !T 1 4 U2 U9V%W 57/ U25('+$7 I4* XY2* 2!" *> Z)2`a'(<*[ U@< !\T ,3P @ 1 MN6 <* ]^ &'<*a\]#_2,3RS I4(),-RS#!@!! XZ[ :;2 *?4TUVHUYLFH QHWZRUN UHVWDUWU5('+$7 2 `\'a 2 U a0 ,3 ."% 2A$\. # _(>PQ .2PQ*1)6PRXQW2 N : PQ<*@ 4X1G W ' a 2 LM W X W a @/0 C@014\B=>2 #! ! " Y2 4Pa @=>4 =>23 4 =>2 LSWDEOHV:;21 1)6 4@C@T=> L #! !:;<#! !1)6:;< A P 6(783 !6<67(06(59,&( !1)6 2C@45_ a2 'ULFWRU\ 4 U ; DE2 T +RVWV 4 U T L . T ,3RS@2 => ; /0P 3 5HDG Y RQO\ L ( 5HDG ZULWH @199% #!2I40 #!@1 =>? :;< 99\]#!2C #!@+(*> 0>R(*> U/0 ; 01 "9 @ C1 ^_ !Y1)6 !@?@HI4 $( HWF H[SRUWV A_2\ I; I4 . T ( 2\]Z XKRPH PF UZ V\QFS > KRPH PF ; LS RS P Y M 2I4 2(U@ 2I4*4 5\[nfs:;/etc/rc.d/init.d/nfs startL/etc/rc.d/init.d/nfs restart!!Y 2I* QJ> 9 1)61 ! ' \T *+PRXQW* +2!1Y I4"#1)61 '@ \T $LPRXQW–W QIV KRPH PF PQW\4 ) P S*+/LQX[T ,3RS@< 8 PQW !1I4V_ KRPH PF M A_2 2I4 %& PRXQW Y 21)6 !Y @7)7366+' 6H U VHWXS (6\VWHP VHUYLFHV) [*?) 7)73#66+':;@C7DE H 1 ^_2Z[[LQHWG:;HWF UF G LQLW G [LQHWG UHVWDUW!"SSH-ClientWindows*6 2 A_1sshsecureshellclient_3_2_9.exe@ I*SSH Secure Shell./Linux:;<24 5L I/0:;<1*SSH Secure File Transfer + L B A_@$ %&'(""#$% , arm-2007q1-10-arm-none-linux-gnueabi-i686-pc-linux-gnu.tar.bz2 $ SSH Secure File Transfer +7linux( 2FG@',&'-.[root@localhost ~]# vi ~/.bashrcA_ 9L Pexport PATH=/opt/arm-2007q1/bin/:$PATH^_2$L a 5@[root@localhost ~]# source ~/.bashrc&'-.[root@localhost ~]# arm-none-linux-gnueabi-gcc-varm-none-linux-gnueabi-gcc–v*0/!arm-linux-gcc =>2T_EF %&"# $%&' Y) *+,->I J CD9 vi <*2Makefile $(/ 2 0$ NFS I1 ) *+,@)a?@23 :;< /home/mc9260 #P NFS; 2?@ AB0P 0 @1 ',hello$ mkdir hello2 T U hello 2<**+45 $6< vi ',A_hello.c22$(+,78@$ vi hello.c3 $(Makefile4 TU make 527Y hello A_P I$L+,@5 [ ARM\]8@ \]81 9:2PC T 9:? 2# ;<U\]8:2 \]8.U4 @ PC?`\= *?22T L>1#! 115200-8-N-12P ?' @[ ARM Linux2 \]8 IP RS2<@84IP A Linux:;< #9 B@# ifconfig eth0 192.168.1.x6 T L NFS .2 T NFS; /home/mc9260 mount8ARM Linux /mnt/nfs@# mount–t nfs–o nolock 192.168.1.x: / home /mc9260/mnt/nfs7 \]8 T U/mnt/nfs/hello 2$L hello+,@# ./hello8 $L./hello S permission denied2) $L#chmod +x hello< L)*+,#./helloI4!8+, T8 >1 L'@9 )*+,\] _/02X Z C$ 4 7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安装VMWare虚拟机(创建一台虚拟的电脑)并设置
(1)用默认的步骤安装,并输入注册号
(2)打开VMWare,点击文件-新建虚拟机
接下去几步选择默认不停的点击“下一步”直到最后点击“完成”就行了
2、在VMWare上定制安装Linux系统
在虚拟机的CD中选择挂载硬盘上的Linux iso镜像文件
点击开启此虚拟机,出现这个界面时,把鼠标点进虚拟机界面,选择第一项,并回车
这里选择Skip
这里选择忽略所有数据
选择将修改写入磁盘
选择软件开发工作站
等待安装完成
安装完成后选择重新引导(会重启系统)
选择以后再注册
选择以后再连接
点击完成后会重启系统
用root用户名登陆系统,开始时字体太小,点击出在下图界面后选择外观
在这里设置字体大小
3、配置虚拟机和Linux系统的网络
(1)先关闭虚拟Linux系统,配置VMWare网络,设置为桥接模式
(2)打开虚拟Linux系统,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linux系统的网络信息
可以发现eth0网卡没有打开。

(2)关闭NetworkManager服务(该服务与网卡冲突,不关闭打不开网卡)
输入service NetworkManager stop命令来关闭
(3)修改网卡eth0的配置文件
用vim打开/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文件(也可找到指定目录用鼠标打开)
将ONBOOT=“no”改为”yes”(不改的话,虽然网卡可以启动,但是用ifconfig命令无法看到eth0的IP信息)
(4)用/etc/int.d/network restart命令来重启网卡
(5)再次用ifconfig命令来查看网卡信息,这时能完整的看到网卡的各项信息了
4、安装和配置Samba服务器
(1)挂载安装光盘,安装光盘在系统中是文件夹形式:/dev/cdrom/,将其挂载到/mnt/目录下
(2)用rmp –ivh命令来安装光盘中的samba3.5.10版本的安装包
(3)建立一个win用户,专门用来登陆samba,并设置其用户密码和登陆samba的密码
创建一个win用户:useradd win
创建win的密码:passwd win (会提示输入两次密码)
创建win用户登陆samba的密码:smbpasswd –a win (会提示输入两次密码)
(4)修改samba服务器的配置文件/etc/samba/smb.conf,用vim打开(也可找到指定目录用鼠标打开)找到最后91%处的如下几行,进行修改。

原始语句为:
改为如下语句:
(5)关闭Linux的防火墙、selinux安全服务、防火墙规则(分别用下面三个命令)
/etc/init.d/iptables stop
setenforce permissive
iptables –F
(6)在linux中启动samba服务器(因为开始时samba就是关闭着的,所以这里的关闭smb服务会显示失败)
(7)在windows的IE中输入Linux的eth0网卡的IP地址,就会出现samba服务器的登陆界面,输入用户名win 和密码后就能登陆
(8)注意:每次重启Linux系统后都要重新关闭防火墙、关闭selinux安全服务、启动samba服务器,才能正常使用samba服务器
5、通过JTAG(jlink)将开发板系统的安装服务程序下载到开发板的NorFlash
(1) 安装usb转串口驱动(CH340-USB转串口驱动)
用串口连接上开发板并打开开发板,可以在设备管理器中看到com3这个端口连接开发板的是usb转串口端口
(2)安装SecureCRT(SecureCRT是windows和开发板通信的工具),直接解压就能用。

打开SecureCRT,并设置
点击左上角的第一个连接按钮
在弹出窗口中点击左上角第二个按钮,进行快速连接
在弹出的窗口中进行设置,如下图设置,设置完后点击连接按钮,这样就将电脑和开发板用USB转串口线连接上了。

(secureCRT是windows和开发板通信的工具)
如果norflash中原来就有uboot在的话,重启开发板可在SecureCRT中看到开发板启动时uboot发出来的信息
(3)安装jlink软件
用默认安装就行了。

(4)用jlink连接电脑和开发板,用usb转串口线连接电脑和开发板,将Flash选择开关拨到NorFlash启动,打开开发板电源
(5)用jlink将安装服务程序uboot烧写到norflash中去
打开工程配套软件2440.jflash文件
打开2440.jflash文件后,用Target – Connect建立连接
连接成功后会有连接成功的显示
连接成功后,File – Open,打开uboot
打开后悔自动跳出下面的启动地址界面,启动地址设为默认0,点击OK
然后出现如下界面
然后用Target – Erase chip对norflash芯片进行擦除
擦除完成后用Target – Program将uboot烧写到NorFlash中去
(6)拔掉jtag(jlink)线,用串口与开发板连接,重启开发板,看到SecureCRT中的uboot信息就说明烧写uboot 成功了
6、通过串口和USB下载线将Linux内核烧到开发板的NandFlash
(1)Flash开关拨到norflash、连接串口线、连接usb下载线、连接好开发板电源线并关闭开发板电源(注意千万不要连接jlink)
(2)先将usb下载线的驱动dnw的两个文件用samba复制到\\192.168.0.105\root\home\win目录下,然后在linux 中用命令insmod安装。

安装好后可以用lsmod命令来查看是否安装上该驱动,可以看到已安装好了驱动
鼠标右键点击VMWare右下角的OWON SEC S3C2410X的那个USB形状的小图标,点击连接
(3)打开SecureCRT,打开开发板电源,在SecureCRT中出现如下信息
选择第9项对NandFlash进行格式化,输入y确认要格式化(如果nandflash中原来有系统的话,这一步后就全没了)
(4)在SecureCRT中选择第一项,下载uboot到nandflash,选择1以后会进入等待状态
找到uboot文件,并将其通过samba复制到linux下
复制到linux下的文件夹中
用dnw命令将uboot下载到开发板的30000000地址(即内存)中。

<下到内存后安装辅助程序(norflash中的uboot)会自动送入nandflash>
在SecureCRT中也能看到下载成功
(5)在SecureCRT中选择3,选择下载linux内核
将windows中的内核文件通过samba复制到linux中
在linux虚拟机下用dnw命令下载内核文件到开发板
SecureCRT上也可看到下载信息
(6)下载根文件系统,在SecureCRT中选择6
将根文件系统文件用samba复制到linux系统中
在linux中用dnw进行烧入(文件比较大,等待时间有点长)
下载完成后可以在SecureCRT看到下载完成的信息
(7)关闭电源,Flash开关拨到nandflash启动,重新打开电源,就能打开新烧的系统了,同时在SecureCRT上也能看到新系统的启动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