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器微气泡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合集下载

输液管气泡析出原因及预防措施

输液管气泡析出原因及预防措施

输液管气泡析出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目的探讨输液过程中气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方法观察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 来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患者输液管内出现气泡的情况,并分析原因。

结果产生气泡的主要原因是输液前药液温度比室温低;同时输液量的多少、输液排气或配药时的操作手法、药液本身具有产生气泡的药性以及输液时间长短等也是输液过程中产生气泡的因素。

结论输液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对产生气泡有影响。

只有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才能有效预防气泡的产生,保障患者输液用药安全,从而避免发生护患纠纷。

【关键词】静脉输液;产生气泡原因;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8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576-010引言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

但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在输液器管路壁、管路内、滴斗内以及静脉输液针导管内经常会出现微量气泡,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给医患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还会引发医患冲突,对医院的管理带来消极影响。

产生微量气泡的原因除了与输液中的药物特性,药液配伍有关外,还与输液器的质量与结构,大输液存放、配制、输液环境的温度及护士的输液操作方法等因素有关。

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 分析来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患者输液管内出现气泡的原因,积极采取了相应预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输液过程中产生气泡的原因1.1输液前药液温度低于室温水在低温时比在高温时能溶解更多的气体,输液过程是一个药液不断升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气体会不断析出,合并,从而生成气泡,而且所升的温差越大,输液时间越长,气泡越明显[1]。

经科学实验测定,1000ml水在不同温度中溶解空气体积见下表[2]:由表可知:温度每上升50C,每1000 ml液体中,空气溶解量相差2 ml之多。

输液过程中,随着溶液温度升高,会不断析出空气,只要有很少的溶气水(含隐气泡)进入滴壶下输液管,因输液管接触室温的表面积较大,升温也较快,就足够产生几十至几百个小气泡了。

输液器气泡的处理方法

输液器气泡的处理方法

输液器气泡的处理方法
1、输液操作排气时,应尽量避免挤压莫菲氏滴壶,这样可以减少由于液体快速冲向输液器的莫菲氏滴壶内,而产生大量的混入液体内的气泡。

另外,在排气时还应该注意不要使排气管上的滤气膜浸湿,滤气膜浸湿后会影响空气的通过,造成通气不畅。

2、输液排气时,宜将接在输液器上的输液针的针尖朝上。

输液器内的液体,排到输液器与输液针相接处,针头缓慢向下排出液体2~3滴即可。

这样可以减少针头内残存的空气。

3、输液管内的空气排净后,准备为患者穿刺时宜水平方向或稍向下倾斜持针。

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大气压和液体的重力,空气再次吸入穿刺针内(穿刺针头朝上时会发现有少量的气体存留在穿刺针内)。

4、莫菲氏滴壶内的液面高度应以2/3为宜,最低不可低于1/2高度。

这样可避免由于药液滴砸到液面上所产生的小气泡。

因为输液速度快也是小气泡产生的原因之一,使形成的小气泡来不及浮到液面上,而被聚集到莫菲氏壶的底部,尤其是大量输液过程中,一般会在输完250mL-500mL药液后,气泡会越集越多,造成气泡沿着输液器管壁往下走,甚至形成大个气泡随着液体输入到患者体内。

因此在输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莫菲氏滴壶液面的高度。

5、在为患者输液过程中,水止应尽量放低,置于莫菲氏滴壶远端。

这样可减轻液体落到莫菲氏滴壶液面上的压力,从而减少气泡的产生。

6、病室的环境温度,也是造成输液器管壁内气泡大量产生的不可忽视的重
要原因。

应尽可能做到病室与治疗室的温度相同。

过滤器中小气泡排除法及原理分析

过滤器中小气泡排除法及原理分析

过滤器中小气泡排除法及原理分析作者:丁竹青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157-01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是最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操作中要求一次排气成功,确保治疗效果和输液安全。

输液器的终端过滤器是阻止液体中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的关键部件[1],但在临床输液操作中,排气后过滤器内往往会出现残留少量小气泡,随着病人翻身,输液管的移动,输液加温和大气压力作用等,微小气泡会连续进入人体内,易导致静脉空气栓塞,少量气泡为了排除静脉输液排气时小气泡的产生,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和反复试验,从2011年1月——2011年9月,经过450次试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统一采用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同一批号,7号头皮针的输液器,由同一名护士,使用同一种液体,采用一定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将输液管过滤器中小气泡排除。

1 输液排气时过滤器内小气泡产生的原因一次性输液管的过滤器是整个输液器组成中直径最大的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对液体进行过滤,排除液体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或固体物,确保输液的安全。

过滤器呈扁圆形,中间的过滤膜不透明,进出口又设在两半圆的中心,气体易隐藏其中不被发现,且传统排气法忽略了过滤球这一重要结构[4]。

采取常规的排气方法,一般比较容易将输液管中的气体排除,但过滤器中残存的小气泡却不容易排除。

操作时,我们常常是左手持茂菲氏滴管,倒置滴管,待液体流入茂菲氏滴管1/3~1/2时,迅速将滴管直立,同时打开调节器,右手持过滤器和头皮针,水平放置或乳头向下以排除气体,并将持针柄的手放低至腰部水平,当液体流经过滤器进入前端头皮针管后,会发现过滤器中仍残留少许小气泡,原因是当水平持过滤器时,液体不能充满过滤器(上端仍有残腔),就会流进前端的头皮针管内。

使过滤器内残留小气泡不能排出,如果乳头朝下,液体流经过滤器时,还未将管径较粗的过滤器充满,便流入过滤器前端的头皮针管内,两者都容易造成过滤器中的有残存的气泡不易排除,致使小气泡滞留,有时固定不动,有时会随药液流动间断排出,这时就需要护士反复弹出气泡,这样既浪费了液体又耽误时间。

输液器药液过滤器潴留微气泡的研究及解决对策

输液器药液过滤器潴留微气泡的研究及解决对策

·444·CHINESEM瓜SING尉癸EARCHFebruary,2007V。

d.2lNo.2B弓基础护理磷巍t输液器药液过滤器潴留微气泡的研究及解决对策AstudyOnmicrObubbIeretentiOnindrug—sOlutiOnfilteringapparatusOfinfusiOnsetanditssOlVingstrategies李冰,初玉云,李丹LiBiIlg,aluYuy帅,LiD锄(AffiliatedI_hpitalofMedicalCOllegeofQingdaoUniverSity,Shandong266003China)摘要:[目的]探讨输液器药液过滤器内潴留微气泡的解决方法。

[方法]A组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带7号头皮针)30副,B组使用同型号高位过滤器的输液器30副,两组均使用250mL袋装输液用生理盐水。

A、B两组以相同手法常规输液前排气,测定排气时间及药液过滤器中潴留气泡含量。

[结果]A、B两组平均排气时间相同,均为9.3s。

过滤器中均含有约O.2mL的气泡,A组气泡弹击后经头皮针排出,B组气泡弹击后进入茂菲氏滴管后消散。

[结论]使用高位过滤器输液器杜绝了微气泡进入人体造成的心理恐慌和可能的生理危害,以及由此引发的护患纠纷。

关键词:输液器;药液过滤器;微气泡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6493(2007)2B一04“一02输液器的药液过滤器是在一次性输液器末端安装的一种用质、温度、加药和排气操作的手法等因素,还可能产生新的微气于将输注药液进行过滤的装置。

目前,我院临床使用的是江苏泡,逐渐潴留于药物过滤器空腔中,形成较大的气泡,随液体的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的苏云牌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其药液过流动和输液者姿势的变动,气泡能随液体进入体内。

滤器空腔较大,排气一次成功后,发现其内仍潴留约O.2mL气3.2高位过滤器输液器的优点将药物过滤器安装于输液器泡,须反复仔细弹击,方可排出。

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技巧

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技巧

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技巧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在临床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输液器内有少量气泡残留不易排尽,或者由于排气方法不当,出现药液浪费过多,一次排气不尽,排气时间过长,药液及环境受污染,给我们工作带来不便,也可能导致微量空气进入体内,给患者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增加不安全因素,近几年来,不少同行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现综述如下:1、减少和避免药液泡沫的产生由于水在低温时比高温时能溶解更多的气体,输液前和输液中是一个药液不断升温的程,在这个过程中,药液始终处于气体过饱和状态,会一直不断缓慢析出合并生成微小气泡。

心脑血管药,中成药液易产生气泡,且中药注射药有促生气泡的性质。

对于水剂,抽取药液时应将针头斜面全部浸入药剂中,并保持斜面向下,对于七皂甙钠类粉剂,溶药时应将己抽好溶剂的注射器针头斜面头贴着溶媒安瓿内壁注入,待溶媒完全溶解后将其抽出,不能将空气同时抽入注射器。

吸药末控制空针活塞减少气体吸入,加药前排尽空针内气体。

加药时注意加入药液与抽出的空气量相等,避免输液瓶内压力过高,保持输液瓶内外压力均衡,加药时倾斜输液瓶,使针头达到输液瓶药面以下,缓慢注入,防止瓶内空气进入液体,加药量大时,应另插一排气针头,做到边加药边排气,加药完毕后,拔出排气针头。

2、输液瓶的适宜高度根据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原理,高度越高,速度越快,因此排气时输液瓶越高液体下降速度就越快。

根据物理的空吸作用,排气速度太快时,排气管内空气和输液瓶内空气一起排出,输液管内会产生无数微小气泡,当输液瓶过低,输液管下段压强过小,过滤器中气泡不易排尽。

金静芬,陈海道等研究发现输液瓶液面距地面高度为80~90CM时,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高度≤70或≥100CM的距离。

3、输液器内减少气泡的方法3.1 莫菲氏滴管内液体适宜的高度谭耀坤等研究发现液体流入莫氏滴管2/3时,排气一次成功率及耗损注液体均明显优于液体泫入莫氏滴管1/3或1/2处。

静脉输液气泡和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管理

静脉输液气泡和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管理

静脉输液气泡和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管理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输液前药液温度低于室温、药物特性、输液操作手法与药物配制是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护士应掌握配药和排气技术和技巧,避免液体温差过大,加强巡视,有效预防气泡的产生。

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护士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正确选择静脉输液部位和针头,具有高超的护理技能,掌握药物的输注速度、浓度、渗透压,避免肢体受压,正确冲管和封管,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一旦发生静脉炎,应采取冷敷法、微波治疗法、湿热敷法、局部封闭加硫酸镁湿敷法、水胶体粘贴+硫酸镁湿热敷联合治疗静脉炎法,同时做好积极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标签:静脉输液;气泡;静脉炎;预防性护理;临床护理Prevention and Nursing Management of Venous Transfusion Bubble and PhlebitisYANG PengBaicheng Central Hospital,Baicheng,Jilin Province,137000 China[Abstract] In the venous transfusion course,the fluid temperature before transfusion lower than indoor temperature,drug feature,transfusion operation technique and drug preparation are the main causes of emergency of bubble,and the nurses should master the drug-dispensing and exhaust technique and skill,avoid the excessive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of fluid,enhance the patrol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emergency of bubble,in order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phlebitis,the nurses should strictly carry out the nursing operation regulations,accurately choose the venous transfusion site and needle head,own the excellent nursing skill,master the infusion velocity,concentration and osmotic pressure of drugs,avoid limbs pressed,accurately flush pipe and seal pipe and own noble occupational morality,once the phlebitis occurs,we should adopt the cold compress,microwave treatment method,wet compress ,partial closure and bitter salt wet packing and hydrocolloid paste combined with bitter salt wet packing to treat the phlebitis,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the active mental nursing,relieve the pain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Key words] Venous transfusion;Bubble;Phlebitis;Preventive nursing;Clinical nursing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

静脉输液改进措施

静脉输液改进措施

静脉输液改进措施输液是临床护士最基本的工作之一,虽然绝大多数护士均能顺利完成输液,但静脉输液实际操作的细小环节中,有许多我们日常不注意的问题,给患者带来额外痛苦甚至影响到输液安全。

针对少部分患者输液中出现的加药后输液瓶中产生大量气泡影响加药量、加药针头堵塞或瓶塞微粒进入输液瓶、微量空气进入静脉、一次穿刺不成功、拔针后出现疼痛和滴血污染皮肤与被单等问题,结合操作规范,体会到通过输液方法的某些改进,问题均可得到解决。

一、加药后输液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是日常加入产生泡沫药物较多见的问题,容易影响加药量。

通过总结发现,抽取药液时应将针头全部浸入药液中,缓慢抽取减少气体吸入,加药前排尽针内空气,将液体瓶倾斜以使针头没人液体中,缓慢将药液直接注入液体,就不会产生大量气泡,从而保证药物的剂量。

二、加药针头堵塞或瓶塞微粒进入输液瓶也是临床输液中常见的问题。

减少此类问题关键在配制瓶装粉剂时,不要将空针垂直穿入瓶塞,可使空针与瓶塞保持30°斜角,以针头顶部面积最小最锐利的针尖部分顺瓶塞凹迅速穿过瓶塞,可明显减少针头堵塞率,减少瓶塞微粒的污染。

三、微量空气进入静脉,虽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有时确实能给一些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其实护士在输液操作时稍加注意即可解决。

两步排气法是有效的解决方法,即排气时当液体流至输液管下端时关闭开关,消毒皮肤后再缓慢打开开关,均匀排放液体直至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排尽,关闭开关。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次排气时应用手轻轻弹击输液管终端滤器,使贮存在此处的空气全部排除。

细小的动作可以给患者带来心理的安慰。

四、浅静脉输液后拔针、按压方法的探讨改进4.1 一次穿刺不成功及拔针后按压方法不对产生疼痛、皮肤青紫、滴血污染皮肤、被单也是临床输液中常常出现的问题。

多次穿刺给患者造成痛苦,有时虽然难以完全避免,但精心操作,还是可以明显减少的。

良好的静脉血管充盈是保证一次穿刺成功的关键。

止血带的绑扎位置应距穿刺点10cm为宜,并且保持松紧适宜,做到既能保持上肢动脉灌注,又能完全阻断表浅静脉的回流。

试谈输液中的气泡

试谈输液中的气泡

试谈输液中的“气泡”问 题
——与临床护理人员 共同探讨输液“气泡”
一:前言 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输液器输液管 内壁残留少量“气泡”的现象,严重时,这些 “气泡”随输液进入输液器下输液管,从而引 起患者和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因为“气泡” 的出现和由“气泡”引发的输液气栓,造成医 患纠纷。所以有关“气泡”的问题,早已引起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临床护理和就医患者的高 度重视。
五:怎样防止输液“气泡”?
5.1 输入中药时,尽可能减少输液容器的震荡减少“气泡”产 生。
5.2 防止PH值不同药液混合输入,减少“气泡”和不溶性沉淀 物
产生,
5.3 通过加药三同,加药乳胶管加药时,绝对不要快速注入,
注射速度应与患者脉搏和输液滴速同步,防止快速冲浪加 药产生“气泡” 5.4 输入药液的温度应基本与输液环境温度一致,防止温差效 应产生“气泡”。
4.5 采用GB18458.1——2001标准精密(高效) 输液器只采用垂直排气就更难做到彻底排 出输液管内70~80%的原存空气,同样会发 生4.4的现象,因为GB18458.1——2001标 准精密(高效)输液器的过滤器标称孔径 只是GB8368——1998标准输液器过滤器标 称孔径的1/4既≤5.0微米,排气速度更慢, 4.6 输入药液的温度(低温储存)与输液环境 温度(夏,冬季)有较大差别,产生温差效应。
5.5 对于GB8368——1998标准输液器,GB18458.1——
2001标准精密高效)输液器,应采用倒置滴斗和精 密(高效)过滤器,使滴斗内和过滤器内的原存空
气,(约12毫升)能排出80%,防止原存空气,
(约12毫升) 被压缩在滴速观察空腔形成正
压后出现4.4现象。这一操作方式已被众多医疗单

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

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

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10-12-01T15:12:12.4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10月30期1供稿作者:王志敏庄桂霞王婷[导读] 通过采取护理对策能够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的发生王志敏庄桂霞王婷(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寿光 262700)【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0-0061-02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得出结论:通过采取护理对策能够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的发生。

【关键词】微粒污染原因分析护理对策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微粒带入人体内,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为了对临床输液染微粒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护理对策加以控制,对我院门诊输液室2004年5月31日至11月30日输液病人的输液全程进行严密的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随机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2004年5月31日至11月30日的输液病人。

1.2方法观察输液病人的输液全程,将发现污染微粒的环节及污染微粒的种类记录并给予及时处理。

2 结果2.1 生产过程中的微粒污染活性炭颗粒、纤维纱。

2.2输液制剂保管、运输不当造成药液污染药物结晶、玻璃屑、塑料屑。

2.3 切割安瓿会产生大量细小的玻璃屑。

2.4 穿刺胶塞会造成橡胶微粒脱落。

2.5 输液和注射器具引入微粒污染输液器过滤介质的自身脱落物、药物残留物、塑料微粒、陈旧血块。

2.6 药物配伍产生的微粒污染不溶性药物颗粒因多种药物同时混加或中西药混合应用,使药物之间出现化学反应。

2.7 药物未完全溶解产生的絮状块、细小药物结晶。

3 结论护理对策如下: 3.1 改善输液室及配药室环境许多研究证实空气污染是造成注射过程中微粒污染的主要原因[1];因此配药室要尽量减少人员流动,配药与其它操作环境要严格分开,专人操作,操作人员要严格按规定着装;实施湿式清扫,并且在治疗开始前15分钟停止一切清洁活动;定期对治疗室空气进行消毒和细菌监测;夏天禁止用电扇;有条件的医院可在配药室安装空气净化装置;采用超净工作台,以避免环境因素造成的输液污染。

气液转换系统中气泡产生机理及防止对策的研究

气液转换系统中气泡产生机理及防止对策的研究

气液转换系统中气泡产生机理及防止对策的研究
气液转换系统中气泡的产生机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气体的溶解和气体的扩散。

当气态物质与液态物质接触时,由于气体分子在液体中的运动速度较快,一部分气体分子会进入液体中并溶解。

当溶解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溶解气体的分子会聚集在液体中形成气泡。

此外,当气体分子在液体中的扩散速度超过了与液体分子的碰撞速度时,也会形成气泡。

为了减少气泡的产生或防止气泡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改变工作条件:通过改变气液接触的温度、压力和流速等工
作条件来控制气泡的产生。

例如,降低温度和增加压力可以提高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从而减少气泡的生成。

2.使用抗泡剂:在气液接触系统中添加抗泡剂可以降低液体表
面张力,使气泡更容易在液体中溶解或破裂。

常用的抗泡剂有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等。

3.改变液体性质:调整液体的性质,如增加其粘度和表面张力,可以减少气泡的产生。

通过添加粘度增稠剂或改变液体成分可以实现这一点。

4.优化系统结构:设计合理的气液接触器结构可以减少气泡的
生成。

例如,增加气液接触面积、采用合适的密封措施和调整流动模式等。

5.采用除气设备:在气液转换系统中加入除气设备,如气泡分离器或真空泵,可以有效地去除系统中的气泡,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研究气液转换系统中气泡产生机理及采取相应对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优化系统性能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次性输液器故障分析

一次性输液器故障分析

一次性输液器故障分析临床上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不仅有效地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而且方便实惠。

但实际使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处理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可危及生命。

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输液管上方进入空气输液中,如果插入输液瓶瓶塞后的输液管针头与通气管针头斜面相对,距离比较靠近,且通气针头位置稍低于输液管针头位置时,输液管内的液体流速所产生的吸力就会将通气针头产生的气泡吸入输液管内。

另外,插入输液瓶瓶塞后的针头因瓶塞面较薄,稳定性不强,输液中若输液管受患者躯体挪动等外力影响时,与之相连的输液管针头也会发生相应方向、位置上的移动。

随后,输液管进气与否也因移动后的输液管针头与通气针头是否处于进气的位置而发生变化。

如果两针头处于可进气位置,就可发生空气自输液管针头处进入输液管内。

处理:(1)防止空气自输液管上方进入,可在输液管或更换液体往瓶塞里插入针头时,避免两针头斜面相对,且保持一定距离;(2)输液时,若发现输液管上方进气,应立即旋转两针头之一,调转针头斜面方向,使针头斜面方向向背,可立即防止空气继续进入。

液体从空气管中外漏为防止液体外流,通常做法是将输液管瓶瓶塞上的通气针头拔下或用手捏住或钳子夹住通气管片刻,待输进一定量的液体后再将通气针头插入或开放通气管。

这样做既耽误时间又造成浪费。

处理:(1)为防止液体外漏可在往输液瓶内加入药液时,注意抽出的空气量大于或等于加入的药液量;(2)在已漏液体的情况下,可将输液管针头拔下后,倒转输液瓶,使瓶内空气自通气针头外逸。

待瓶内外空气压力趋于平衡后,再将输液管针头插入,外漏现象即可停止[1]。

静脉血回流临床输液有时更换未加药的液体后,因输液瓶内负压较大,造成较多血液回流,易给患者心理上造成压力。

处理:可在每次更换液体时,注意先将通气针头插入输液瓶瓶塞,待输液瓶内的负压变成正压后,再插入输液管针头,就会避免血液回流输液管内的现象。

液体滴入停止并伴有血液回流有时输液输到中途,液体输入停止,血液不断回流到头皮针硅胶管内。

输液大厅输液微粒污染相关因素及规避对策

输液大厅输液微粒污染相关因素及规避对策

输液大厅输液微粒污染相关因素及规避对策[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的方法。

方法分析引起输液大厅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结果临床输液过程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操作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

针对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途径,可以制订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

结论静脉输液微粒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可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过敏反应,应引起高度重视。

输液大厅应加强相关管理。

[关键词]静脉输液;微粒污染;影响因素;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 r826.2+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2-161-01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方法,其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所以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越来越普及。

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输液反应却时有发生,除了人们所熟知的细菌污染反应、热原反应外,由于液体配伍、护理操作等环节的问题,输液过程中由于药物自身不溶性颗粒或者外来微粒导致不溶性微粒污染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些微粒输入人体后,容易造成血管栓塞、梗死、出血、肉芽肿、肺纤维化、过敏反应、癌反应、热原反应、静脉炎等[1],对人体造成潜在的或长期的危害,增加患者的痛苦。

尤其在输液大厅这种开放性很强的场所,污染的几率非常大。

所以加强静脉输液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

1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1.1静脉输液配制环境因素输液配制环境是不溶性微粒污染来源主要因素,虽然医院每天对输液室进行消毒,但是由于工作衣、帽、口罩等并未消毒,无法保证环境的绝对无菌。

在开放性很强的输液大厅,人员流动性大,空气中的细菌、微生物含量高,在配药和输液时可能导致随针孔和排气管进入液体导致污染。

1.2护士操作因素由于个别护士在配药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或者操作不当,也是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2]。

因此规范操作是减少输液微粒污染预防输液反应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输液器微气泡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输液器微气泡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输液器微气泡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输液器的药液过滤器是在一次性输液器末端安装的一种用于将输注药液进行过滤的装置。

目前,我院临床使用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其药液过滤器空腔较大,排气一次成功后,发现其内仍潴留约0.2ml气泡,如想将其中空气完全须反复仔细弹击,方可排出。

而且在输液过程中由于药液性质、温度、加药排气操作手法等因素,还可能产生新的微气泡,逐渐潴留于过滤器空腔中,形成较大的气泡,随液体的流动和病人姿势的变动进入人体内,对病人产生一定的生理危害和心理恐慌。

一、输液器微气泡的成因1.末端药液过滤器输液器的缺陷药液过滤器是在输液器末端安装的一种用于将药液进行过滤的装置。

其结构特点是空腔较大,直径大于软管管径,使用中微气泡随液体进入过滤器空腔中。

由于气体比重小于液体,故气泡浮于过滤器空腔上方,而不易随液体排出,形成气泡潴留现象。

只有将过滤器出口向上并弹击数次,方可将潴留气泡排出。

在输液过程中由于药物性质、温度、加药和排气操作的手法等因素,还可能产生新的微气泡,逐渐潴留于药物过滤器空腔中,形成较大的气泡,随液体的流动和输液者姿势的变动,气泡能随液体进入体内。

2.药液因素产生的微气泡(1)中药类注射液含有多种果糖类、树脂类、黏液质,参类还含有皂甙类成分,这种皂甙类成分,具有很强的泡沫性。

这类药物我们临床上常见的有如: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输液用液体在冬季储存和使用的环境温差较大,因此输液过程是一个药液不断升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药液始终处于气体过饱和溶液状态,会一直不断缓慢析出并合并成微小气泡,故此时药液中含有大量肉眼不易观察到的“隐气泡”溶液。

从15℃升至20℃,每500ml所输液体中空气溶解量相差1ml之多。

(2)药液温度与室温的温差大是输液过程中产生气泡的重要原因。

很多药物在溶解和空针抽吸时出现泡沫,在我科室中常用的这类药物有血栓通、硝酸异山梨酯、胺碘酮注射液等,在溶药与加药时药液产生大量泡沫,抽吸后一起加入液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尤其是在葡萄糖溶液中会出现布满瓶壁的微小气泡;在进行输液前排气时护士为加快排气速度采取挤压茂菲氏滴管,也会形成气泡冲入液体中,含有气泡的液体流出时,气泡逐渐逸出形成贴壁微小气泡。

静脉输液时微量气泡产生临床分析与探讨

静脉输液时微量气泡产生临床分析与探讨

静脉输液时微量气泡产生临床分析与探讨【关键词】静脉输液近年来,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输液过程微量气泡的产生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我们为减少输液过程中微量气泡进入人体的机会,改良了输液器及对输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观察。

将过滤网改在距输液器管终端10cm处,对头孢菌素类药液配置后放置时间、配置浓度与气泡的关系进行了临床分析与探讨。

1 临床资料1.1 输液器终端过滤器内残存空气易产生气泡周运红等[1]提及建议厂家将过滤器安装在莫非氏滴壶上端。

但是国家相关规定要求过滤器应放置在输液器的尾端。

因此我们与输液器厂家联系为我们特制了改良后的输液器。

即过滤网改在距输液器管终端10cm处,下经一透明输液管接输液针。

我们进行排气实验,发现液体在通过过滤器时易产生微量气泡,但由于过滤器下是一透明管,护士可以及时发现并在气泡未进入输液针前将气泡排除。

1.2 排气时弹拨过滤器为了解决终端过滤器残存空气的问题,周运红等[1]提到在排气时当液体刚好流过过滤器时,一手将滤器远端向上呈90°角,并左右旋转滤器,同时用另一只手弹拨滤器,直到弹尽滤器内的空气为止[1]。

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此排气法后发现排气所用的时间较普通排气法长。

这不利于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1.3 建议我们建议生产过滤器的厂家改良现在使用的过滤器,以解决过滤器内有残存气泡的问题。

2 相关因素2.1 输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易产生气泡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他啶)在输液过程中会在输液管壁上不断产生微量气泡。

2.1.1 观察药液配置后放置的时间、配置浓度与气泡的关系将头孢他啶2g粉针溶于10ml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溶液中,插排气针放置即刻、1min、5min、10min后观察溶液中的气泡量。

放置即刻溶液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放置1min后的气泡量比即刻放置的要少许多;放置5min、10min后溶液中仍有数个微量气泡。

再将配置好的10ml头孢他啶溶液溶于100ml或250ml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溶液中,并分别观察输液过程中输液管壁的微量气泡。

静脉输液过程中气泡析出高峰时间探索与护理干预

静脉输液过程中气泡析出高峰时间探索与护理干预


护理 园地 ・
1 下 气 泡 析 出 高 峰 时 间分 别 为 ( 9±1. ) (8±1 . ) 0℃ 8 13 、4 56 、 (6±1 . m n 两 两 比 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均 < 3 0 4) i, P 00 ) .5 。③ 常 规 组 和 实 验组 气 泡 析 出 高 峰 时 间分 别 为 (8± 4
m c ] x h r 2 0 ,2 ( ) 8 38 1 a o E p T e , 0 8 3 7 3 :6 —7 ,
( 稿 日期 :09 1-7 收 20 — 1 ) 2
[3 1 ]Maa u eA, uui Kk t sm n S zk N, iuaK, t1 ue mnbok ci 一 e a.C ru i lcs ta a v
液 开启 至 输 液 过 程 巾输 液 器 附 壁 形 成 多 个 2~ m 气 栓 的 4r n
m 。本研究显示 , l 降低室温与药温 的温差可延迟气泡析出时
间 I此 , 夭 l 药液温度 与室温的温差大是输液过程中产生气泡 的重要原 凶。所 以输液过 程 中出现 附壁气泡现 象在夏季 及 冬 季多见 。改进 操作 手法 能有效 延迟 气 泡析 出高 峰时 间。
很 多药 物 在 溶 解 和 空 针 抽 吸 时 出 现 泡 沫 , 药 时 药液 与 泡 沫 加

时间) 的诸 多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索护理对策。
临床 资 料 :0 9年 1 20 1月 ~ 0 0年 1 随 机 抽 取 在 我 院 21 月 连续 或 间断 静 脉 输 液 过 程 中 出 现 输 液 器 附 壁 气 泡 现 象 的 患 者 20例 , 15例 、 7 0 男 2 女 5例 , 龄 6~8 ( 5±1. ) 。 年 86 15 岁 方 法 : 将 患 者 按 给 药 种 类 分 成 3组 : 组 为 抗 生 素 组 ① A 16例 , 2 静脉 输 人 0 9 . %生 理 盐 水 5 0m 0 l+阿 莫 西 林 舒 巴坦 钠 4 8g B组 为 中药 组 4 . ; O例 , 脉 输 入 0 9 生 理 盐 水 5 0 静 .% 0

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时减少气泡产生的方法

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时减少气泡产生的方法

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时减少气泡产生的方法
杨益霞;延凤梅
【期刊名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9(015)002
【摘要】输液反应中的空气栓塞是由于进入静脉的空气形成气栓,随血流首先被带到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

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随血液压人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

因此,在静脉输液操作中,应尽量避免气泡的产生。

【总页数】1页(P133)
【作者】杨益霞;延凤梅
【作者单位】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骨科一病房;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骨科一病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介绍一种在抽取特殊药物时避免产生大量气泡的方法
2.减少加药过程中空气泡沫产生的方法
3.降低儿科静脉输液排气时墨菲氏滴管下端产生气泡的有效方法
4.钢塑管涂塑时产生气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5.配制干扰素时减少气泡形成的方法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液器微气泡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输液器的药液过滤器是在一次性输液器末端安装的一种用于将输注药液进行过滤的装置。

目前,我院临床使用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其药液过滤器空腔较大,排气一次成功后,发现其内仍潴留约0.2ml气泡,如想将其中空气完全须反复仔细弹击,方可排出。

而且在输液过程中由于药液性质、温度、加药排气操作手法等因素,还可能产生新的微气泡,逐渐潴留于过滤器空腔中,形成较大的气泡,随液体的流动和病人姿势的变动进入人体内,对病人产生一定的生理危害和心理恐慌。

一、输液器微气泡的成因
1.末端药液过滤器输液器的缺陷
药液过滤器是在输液器末端安装的一种用于将药液进行过滤的装置。

其结构特点是空腔较大,直径大于软管管径,使用中微气泡随液体进入过滤器空腔中。

由于气体比重小于液体,故气泡浮于过滤器空腔上方,而不易随液体排出,形成气泡潴留现象。

只有将过滤器出口向上并弹击数次,方可将潴留气泡排出。

在输液过程中由于药物性质、温度、加药和排气操作的手法等因素,还可能产生新的微气泡,逐渐潴留于药物过滤器空腔中,形成较大的气泡,随液体的流动和输液者姿势的变动,气泡能随液体进入体内。

2.药液因素产生的微气泡
(1)中药类注射液含有多种果糖类、树脂类、黏液质,参类还含有皂甙类成分,这种皂甙类成分,具有很强的泡沫性。

这类药物我们临床上常见的有如: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输液用液体在冬季储存和使用的环境温差较大,因此输液过程是一个药液不断升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药液始终处于气体过饱和溶液状态,会一直不断缓慢析出并合并成微小气泡,故此时药液中含有大量肉眼不易观察到的“隐气泡”溶液。

从15℃升至20℃,每500ml所输液体中空气溶解量相差1ml之多。

(2)药液温度与室温的温差大是输液过程中产生气泡的重要原因。

很多药物在溶解和空针抽吸时出现泡沫,在我科室中常用的这类药物有血栓通、硝酸异山梨酯、胺碘酮注射液等,在溶药与加药时药液产生大量泡沫,抽吸后一起加入液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尤其是在葡萄糖溶液中会出现布满瓶壁的微小气泡;在进行输液前排气时护士为加快排气速度采取挤压茂菲氏滴管,也会形成气泡冲入液体中,含有气泡的液体流出时,气泡逐渐逸出形成贴壁微小气泡。

(3)水中产生气泡是水中溶解的气体因内外条件的变化逐步游离形成的。

这种现象与压力、温度、运动有关,还涉及到水中所溶解的气体、液体的分子结构;液体表面张力、黏度、所溶其他物质等诸多因素。

以上原因产生的“隐气泡”或微气泡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流速缓慢,逐渐潴留于药液过滤器中,结合形成较大的气泡,对人体形成危害。

二、输液气泡对人体的影响
有相关人员进行过统计,正常成人可耐受输入的空气临界量为50ml,这是指集中输入能生成大段空气栓塞的量,重症病人输入超过10ml就有危险,据大量临床输液观察,输液能进入人体的气泡是很微量的,目前临床医学检索中还没看到有输液微气泡对人体影响的资料。

静脉中如输入微量气泡可随静脉血流进入右心,进入肺动脉,最终达到肺毛细血管床,肺泡扩散呼出而消去。

三、预防和减少微气泡的产生
对于药物性质和加药排气操作手法形成的“隐气泡”或微气泡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配药后将液体静置2min~5min。

混合于液体中的空气,静置后逸出,消散于液体容器中,倒置排气时由于气体比重小于液体,气泡游离于液体上方。

含有空气的液体排气时虽然肉眼见不到成形的气泡,但在几分钟后,输液管壁上就会出现贴壁微小气泡,如及时发现弹击软管可使其上浮进入茂菲氏滴管消散,如不加处理,则会进入药液过滤器内潴留,积少成多,随输液者体位变动,随时可进入血管。

液体温度要保持与室温基本相同,尤其冬季。

输液过程中,液体不宜加温,因为液体随着温度升高,可产生气泡,并可能影响药效。

这就是我们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看到的一些患者应为输液时手臂凉而是用如暖宝一类的取暖设备,在输液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在过滤网、头皮针细管处出现大量微小气泡的原因。

四、在输液操作中,我们体会,只要注意以下问题,就能有效减少输液器贴壁气泡的产生。

1.排气时,应尽量避免挤压茂菲滴管。

这样可避免由于液体快速冲向茂菲滴壶内,而产生大量的气泡混入液体。

相反,在排气时,应倒置茂菲滴管,使药液面达茂菲滴管1/2~2/3时,倒转滴管,使液面缓慢下降。

2 排气时,输液器上的针尖应朝上,输液器内的液体,排到输液器与输液针头相接处针头缓慢向下排出2~3滴即可,这样可减少针头内残存的空气。

3.茂菲滴壶内的液面高度应以2/3为宜。

这样可避免液滴滴到液面上产生小气泡。

如果液体速度过快,使形成的小气泡来不及浮到液面上,而被聚集到茂菲滴管底部。

4.护士在为病人进行穿刺时,应将针头稍向下倾斜或水平穿刺,这样可避免由于大气压和液体的重力,使空气再次吸入穿刺针内。

5.输液器内气泡的产生与病室温度也有关。

因此病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8~20 ℃。

治疗室温度最好与病房温度保持一致。

6.护士在巡视时应认真查看患者输液情况,尤其是在冬季长时间输液是患者,应及时处理聚集在过滤器附近的微小气泡防止形成较大气泡。

五、高位过滤器输液器的优点
将药物过滤器安装于输液器茂菲氏滴管上方与茂菲氏滴管相连接,常规排气时间与末端药液过滤器输液器相等。

二者的药液过滤器内均有气泡潴留,末端药液过滤器内潴留的气泡需反复弹击才能排出,略有疏忽,即可经头皮针进入输液者体内,耗费时间且不能确保输液安全,高位过滤器内潴留的的气泡不必处理,即便流出,也是进入茂菲氏滴管而消散,既节省排气时间简化操作,又确保输液安全。

其药液过滤性能没有任何影响。

使用高位药液过滤器的输液器,可忽略气泡潴留现象并从根本上解决了气泡进入人体问题。

简化了输液前排气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不必担心气泡进入人体所造成的心理恐慌和可能的生理危害,杜绝由此引发的护患纠纷。

(我院以前使用的微调输液器就是高位输液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