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和云

合集下载

2024年秋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5.《雾和云》教学设计

 2024年秋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5.《雾和云》教学设计

二、判断题
1.雾的成因和云是一样的。(
)
2.雾、云、雨、雪、霜都是不同状态下的露。(
)
3.在高山上能看到云海。(
)
4.雨来自云,只要天空中有云肯定就会下雨。(
)
5.雾、云漂浮在空中,而露、霜形成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
)
参考答案:
1.A 2.B 3.A 4.A
1.√ 2.× 3.√ 4.× 5.×
五、整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六、板 书设计
雾和云
水蒸气遇冷凝结 雾:生成于地表 云:生成于高空
[PPT 14 出示]引导学生根据雾的成因推想云的形成原因。 师生总结:从地面到高空,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5摄 氏度,地面空气中没有凝结的水蒸气上升到空中,遇冷又凝结成了小水滴或小 冰晶,随着水蒸气不断上升,小水滴或小冰晶越集越多,漂浮在高空,就是我 们看到的云。 [PPT 15 出示]雾和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总结:相同点——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小冰 晶。不同点——雾:在低空形成,接触地面;云:在高空形成,不接触地面。 3.[PPT 16 出示]雾和云与人类的关系 能见度低造成交通事故、户外灰尘多、茶山、沙漠动植物图片。 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出雾和云与人类的更多联系。 [PPT 17 出示]卷云、地震云、乌云密布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可以根据云的 形态判断天气异象。 [PPT 18 出示] 根据天上云的情况预报天气的变化,观云测天气变化的谚 语。引导学生认识雾和云对我们的生活有利有弊,我们要科学认识,扬长避 短。
次,观察现象。
[PPT 8 出示]实验提示:用取冰夹夹取冰块时,要小心,防止冰块掉落; 小组分工合作,仔细观察现象,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 “白气”形成的原因。

雾和云教案科学

雾和云教案科学

雾和云教案科学教案标题:雾和云的科学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雾和云的形成原理和特征。

2. 掌握雾和云的分类和区别。

3.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雾和云,引发学生对雾和云的兴趣。

2. 提问:你们见过哪些类型的雾和云?它们是如何形成的?知识讲解:3. 介绍雾的形成原理:当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时,形成雾。

4. 介绍云的形成原理:当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时,形成云。

5. 解释不同类型的雾和云的特征和区别,如雾的种类有薄雾、大雾等,云的种类有积云、层云等。

实验活动:6. 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和热水,将热水倒入容器中,观察容器内是否会出现雾气。

7.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解释为什么会出现雾气。

深入探究:8. 提问:为什么有时候云会变成雨?请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解释。

9. 引导学生了解云的生长过程和降水形成的原理。

小结:10. 对雾和云的形成原理、分类和区别进行总结。

11. 学生回答问题: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雾和云?你对它们有什么新的认识?拓展活动:12. 邀请学生观察不同天气条件下的云朵变化,并记录下来。

13. 学生可以利用云朵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创作,如绘画、写诗等。

评估方法:14. 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

15. 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解释雾和云的形成原理和特征。

教学资源:- 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雾和云- 透明的玻璃容器- 热水教案扩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气的其他现象,如风、雨、雷电等,并与雾和云进行比较和联系,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兴趣。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实验,如模拟云的形成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小学科学雾和云知识点总结

小学科学雾和云知识点总结

小学科学雾和云知识点总结雾和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它们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许多变化和影响。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对雾和云的成因、特点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进行了解。

本文将对小学科学中雾和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雾的形成及特点雾是一种由微小的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气象现象。

雾的形成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水分充足、空气饱和、气温下降以及风速较小。

当水分充足,并且气温骤降时,水蒸气会进行凝结形成了雾滴。

与云相比,雾的水滴较小,常常呈现出白色或灰白色。

雾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能见度低:雾的存在会导致能见度降低,有时候甚至只有几十米,给人们的出行和观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2. 温度较低:雾在形成过程中需要水蒸气凝结,因此常常伴随着温度的下降,使得人们在雾天需要注意保暖。

3. 湿度较大:雾在大气中悬浮的是水滴,因此雾天相对湿度较高,给空气带来一定的湿润感。

二、云的形成及分类云是由大量的水蒸气聚集在大气中形成的。

当水蒸气遇冷却时,会形成云滴,这些云滴在空气中会凝结成云。

云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气温、湿度和气流条件。

根据云的形状和高度,可以将云分为以下几类:1. 积云:积云是最常见的云之一,它们呈白色或灰白色,常常在晴朗的天空中形成。

积云的形状像是一团团棉花球,预示着天气的变化。

2. 层云:层云是云层铺展开来,呈现连续一片的形状。

层云颜色较暗,有时会阻挡太阳光线,使天空显得阴沉。

3. 卷云:卷云是云层呈卷曲状,常常在山脉或高地上方形成。

它们飘浮在空中像是一朵朵白色的羽毛,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4. 雨云:雨云是密集的暗色云层,它们带来的是降水,常常伴随着阵雨或雷雨天气。

雨云以其庞大的体积和威力而闻名。

三、雾和云对生活的影响1. 视野受限:雾会降低能见度,为行车和航行带来一定的困扰。

在雾天行驶时,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保持安全距离。

2. 温度变化:雾的出现使得空气温度下降,人们需要注意保暖以应对寒冷的天气。

5.《雾和云》课件-2021-2022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 青岛版

5.《雾和云》课件-2021-2022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 青岛版

动物表皮细胞
从地面到高空,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 蛙卵细胞米气温约降低0.5摄人氏血度细,胞地面空气中没有凝口结腔黏膜细胞
的水蒸气上升到空中,遇冷又凝结成了小水滴或 小冰晶,随着水蒸气不断上升,小水滴或小冰晶 越集越多,漂浮在高空,就是我们看到的云。
活动过程
雾和云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 不同点: 雾:在低空形成,接触地面。 云:在高空形成,不接触地面。
5.雾和云
活动过程
一、自然界中哪里有雾?哪里有云?
Image No
活动过程
二、雾是怎样形成的?
思考: ●你在什么时候见过雾? ●雾是什么样子的? ●生活中有没有类似雾一样的“冒白气”的现象?
活动过程
猜想假设
B A
思考:为什么A区域没有“白 气”,而B区域有“白气”? 猜想:“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3.由于早晨地面上的气温较低,因此,雾多发生在早晨,日出后地面气 温逐渐上升,雾便会逐渐消散。
活动过程
三、云的形成原因
木本植物茎横切细胞
联系图片,思考雾和云的联系?
①我的泰山之旅:早晨8:00出发, 山脚下我看到蓝天白云。
②中午爬到天街穿行在大雾里,冻得细胞想云的形成动原物表因皮细:胞
活动过程
四、雾和云与人类的关系
能见度低,易造成交通事故。
空气灰尘多,不利于户外运动。
有利于形成高山云雾名茶和名贵 药材的生长。
有利于沙漠动植物维持机体水分 需求。
活动过程
天空中的云形态各异,有的还能告诉我们很多天气异象呢。
我叫卷云。
我叫地震云,看见我要小心啊!
乌云密布,说的就是我呀!
还有哪些云?你知道吗?

8 雾和云(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8 雾和云(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8 雾和云
01
雾和云的 形成
02
各种各 样的云
山脚下的人说山腰上有云,在山腰上的人说这里好 大的雾啊,那么究竟是谁说的对呢?
云和雾是同一种事物。在半山 腰,当云飘过来时,身处其中的 人感觉它是雾,而在山脚下的人 会认为它是云。
有时我们会看到云雾缭绕的景象,雾和云是怎么形成的?
大雾
云朵
一、雾和云的形成
晴朗
无雨雪
阳光温和
天晴
要下雨(雪)
课堂巩固
选择题Βιβλιοθήκη A 1.关于云和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是同一种事物
B.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C..它们距离地表的远近相同
D.它们形成的条件不同
B 2.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它们(
)时就是云。
A.接近地表
B.飘浮在高空中
C.不动的时候
D.附着在树上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尝试制造“雾”。
实验材料: 烧杯、热水、雪糕等。
用烧杯盛放大半杯热水,然后将一块雪糕(或其他 较冷的物质)放在烧杯口,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在烧杯口放上雪糕后,能看到雪糕和杯口周围有白色的雾;移 开雪糕,雾消失。
实验结论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很多微小的水滴悬浮在空 中形成的。
卷云: 轻盈,很薄,阳
光可以透过它照到 地面上。
卷积云: 成群成行地排列在
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 面产生的鳞波
积云:像棉花团一样一朵朵地分散着。
高积云: 块状或扁球状的云块,
排列很匀称,远远望去, 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雨层云: 暗灰色,云块
密密层层地分布着。
根据云量的多少,能推测出这些云与天气的关系吗?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雾和云》课件(2022)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雾和云》课件(2022)
1.在烧杯中倒入不冒“白气”的温水。 2.用取冰夹夹取冰块,把冰块接近杯口,观察现象;
再把冰块移开,观察现象。 3.反复做三次,观察现象。
温馨提示
• 用取冰夹夹取冰块时,要小心,防止冰块 掉落。
• 小组分工合作,仔细观察现象,及时填写 实验记录单。
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单
我的猜想: 实验方法
1.将冰块接近杯口 2.将冰块移开
能见度低,易造成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事故。
空气中灰尘多,不利于户外运动。
有利于高山云雾名茶和名贵药材 的生长。
有利于沙漠动植物维持机体水分 需求。
天空中的云形态各异,有的还能告诉我们很多天气异象呢。
我叫卷云。
我叫地震云,看见我要小心啊!
乌云密布,说的就是我呀!
还有哪些云?你知道吗?
雾和云与我们的生活 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利 有弊,我们要科学认识, 扬长避短。
水蒸气上升到空中,遇冷又凝结成了小水滴或小 冰晶,随着水蒸气不断上升,小水滴或小冰晶越 集越多,漂浮在高空,就是我们看到的云。
雾和云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 不同点: 雾:在低空形成,接触地面。 云:在高空形成,不接触地面。
四、雾和云与人类的关系
3.由于早晨地面上的气温较低,因此,雾多发生在早晨,日出后地面气温 逐渐上升,雾便会逐渐消散。
三、云的形成原因
联系图片,思考雾和云的联系?
①我的泰山之旅:早晨8:00出发, 山脚下我看到蓝天白云。
②中午爬到天街穿行在大雾里,冻得直哆嗦。
根据雾的成因推想云的形成原因:
从地面到高空,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米 蛙卵细胞气温约降低0.5摄氏人度血,细地胞面空气中没有凝结口的腔黏膜细胞

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雾和云》优质课件

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雾和云》优质课件
21
4
实验材料
盛有温水的烧杯
冰块
取冰夹
5
实验方法
1.在烧杯中倒入不冒“白气”的温水。 2.用取冰夹夹取冰块,把冰块接近杯口,观察现象;
再把冰块移开,观察现象。 3.反复做三次,观察现象。
6
温馨提示
• 用取冰夹夹取冰块时,要小心,防止冰块 掉落。
• 小组分工合作,仔细观察现象,及时填写 实验记录单。
14
四、雾和云与人类的关系
能见度低,易造成交通 事故。
空气中灰尘多,不利于 户外运动。
有利于高山云雾名茶和 名贵药材的生长。
有利于沙漠动植物维持 机体水分需求。
15
天空中的云形态各异,有的还能告诉我们很多天气异象呢。
我叫卷云。
我叫地震云,看见我要 小心啊!
乌云密布,说的就 是我呀!
还有哪些云?你知道吗?
查阅资料,了解雾和霾有什么区别。
18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观看 !
2022/11/20
20
的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素养为宗旨,以实践为核心,努力 摆脱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旧模式,让学生在自然实践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学的思维 方式、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本学期在 实践教学中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特点,始终围绕"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 和组织教学活动。为了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他们的探索 精神和科学素养。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动手操作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在 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 思维品质及创新精神,

小学科学雾和云知识点总结

小学科学雾和云知识点总结

小学科学雾和云知识点总结雾的形成是因为地面上的空气冷却,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微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而形成的。

一般来说,雾的形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湿度较高、温度下降、地表冷却、风速小等。

而且,地形、地表覆盖物和大气的稳定度等都是影响雾的形成的因素。

云是一种气态水蒸气在大气中的凝聚形态,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态水或固态水晶微小颗粒形成的。

云的形成与雾有些类似,但是它们通常形成在空中,是由大气中的上升气流将水汽冷却而形成的。

云的形成同样受到大气中的温度、压力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雾和云是大气循环和水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影响着地面的天气和能见度,而且也对植物生长和水资源的分布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了解雾和云的形成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的原理,也有助于了解地球系统中的各种自然现象。

雾和云在自然界中的形成和特点:雾:雾是一种地面上的水蒸气凝结而形成的气象现象,当地面上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液态水微小颗粒,从而形成雾。

雾的成分主要包括水蒸气、液态水颗粒和气态水。

雾的特点是能见度较低、湿度较高、分布较均匀等。

雾的形成条件通常包括:空气中的湿度较高、地表冷却、风速小等。

云:云是一种空中的水蒸气凝结而形成的气象现象,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到上升气流的影响而冷却时,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液态水或固态水晶微小颗粒,从而形成云。

云的成分主要包括气态水蒸气、液态水颗粒和固态水晶颗粒。

云的特点是形态各异、可见度较高、具有一定的范围和高度等。

云的形成和特点受到大气中的温度、压力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总体来说,雾和云是大气中水蒸气凝结而形成的气象现象,它们的形成和特点都受到大气的温度、压力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而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影响也饱受地形、地表覆盖物和大气稳定度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了解雾和云的形成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的原理,也有助于认识地球系统中的各种自然现象。

2024年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8.雾和云(课件)

2024年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8.雾和云(课件)
雾是一些悬浮于 空中的小水珠。
想一想
雾是怎样形成的?
温泉水比较热, 温泉周围空气比较 凉,所以温泉上方 就会有大雾出现。
雾的成因
猜想:雾是由水蒸气遇到 温度比较低的空气形成的。
实验
雾的成因
猜想:雾是由水蒸气遇到温度比较低的空气形成的。
尝试制造“雾”,把我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准备一杯温水,在杯口放温度较低的东西, 看看会不会有雾出现
实验
①准备一杯温水
②把冰块装在塑料袋中 放在烧杯口
③看看是否有雾出现 实验现象:把冰块放在杯口,能够看到杯口周围有白色 的雾气,拿走冰块,雾气消失了。
由此你能推断出自然界中雾是怎么形成的吗?
结论
雾的成因
自然界中的雾是空气中的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很多微小的 水滴,悬浮在空中形成的。
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天气的成因》雾和云2 Nhomakorabea24秋季版
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你有什么问题吗?
雾和云是怎么形成的?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吗?
想一想
你曾经在什么时候见过雾? 在雾中行走时,可以观察到什 么现象?又有什么感受?
讨论
雾是由什么形成的?
雾是由什么形成的?把我们的推测记录下来
雾是由什么形成的?
雾的成因
空气中 水蒸气
遇冷 凝结
研讨2
云是怎样形成的? 雾和云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雾和云之间的关系
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变成小水滴,看起来白白的,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云或雾。云是在高空中形成的, 雾则是发生在地面附近。云和雾是同一种事物,在 半山腰,当云飘过来时,身处其中的人感觉它是雾, 而在山脚下的人会认为它是云。
各种各样的云

2-5 雾和云(课件)五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

2-5 雾和云(课件)五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

02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1.将一杯热开水倒入玻璃瓶中。
提示:
水倒入瓶子之前,先加入食用色素搅拌让水成为蓝色。加食用色素 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把云和水区分开来,另外使水看起来像天空,不过不加 也可以。
02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2.加入气溶胶发胶。 3.立即盖上盖子。 4.把3-5块冰块放在瓶盖上。 5.观察瓶子顶部你将会看到云的形成。 6.云形成后取下盖子,你将会看到云的形成。
02
实验验证
云形成的科学原理: 水蒸发上升形成水蒸气,水分子聚集于空气中的灰尘、污垢和 其他颗粒周围就形成水滴或冰晶等微小颗粒,这就是云的产生。
02
实验验证
云形成的科学原理: 实验中瓶里的温水使瓶内空气升温,于是就在瓶里出现了水
的蒸发,这些潮湿的水蒸气会从水面上升至瓶子的顶部,当它到 达瓶子顶部时,遇到了冰块,温暖潮湿的空气就开始冷却下来, 然后冷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凝结于气溶胶发胶颗粒上,这就是 瓶里的云的来源。
冀人版五年级上册
谢谢观看
冀人版五年级下册
雾和云
教学课件
01 新课导入
目 02 新课教学 03 典型习题
录 04 课堂小结
05 课外延伸
01
新课导入
01
想一想
猜谜语
像烟不是烟,布满天地间,太阳一出来,赶快都逃散。

01
想一想
在春、秋季节的早晨,或者是雨后的早晨,打 开窗户,眼前会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清,人们常 说这是起雾了。但是太阳出来后,雾就会消失了。
03
典型习题
03
填空题
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 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___水__蒸__气___升到空中。在 低空遇冷就会形成___雾___;在高空遇__冷__就会变 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形成 ___云___。

五上科学《雾和云》课件

五上科学《雾和云》课件

活动过程
雾和云与我们的生活 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利 有弊,我们要科学认识, 扬长避短。
天气谚语(云)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了解雾和霾有的关系
能见度低,易造成交通事故。
空气中灰尘多,不利于户外运动。
有利于高山云雾名茶和名贵药材 的生长。
有利于沙漠动植物维持机体水分 需求。
活动过程
天空中的云形态各异,有的还能告诉我们很多天气异象呢。
我叫卷云。
我叫地震云,看见我要小心啊!
乌云密布,说的就是我呀!
还有哪些云?你知道吗?
活动过程
实验现象
活动过程
实验记录单
我的猜想: 实验方法 1.将冰块接近杯口 2.将冰块移开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活动过程
实验结论
空气中 水蒸气
遇冷 凝结
活动过程
雾的形成原因:
1.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这是从地球表面的土壤、江河、湖海、植物体内 有水蒸发出来的。
2.夜晚,由于没有太阳照射,大地散热很快,到了早晨,靠近地面的气 温比较低。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 一起,漂浮在低空,这就是雾。
活动过程
实验材料
盛有温水的烧杯
冰块
取冰夹
活动过程
实验方法
1.在烧杯中倒入不冒“白气”的温水。 2.用取冰夹夹取冰块,把冰块接近杯口,观察现象;
再把冰块移开,观察现象。 3.反复做三次,观察现象。
活动过程
温馨提示
• 用取冰夹夹取冰块时,要小心,防止冰块 掉落。

雾和云教案及反思

雾和云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5.《雾和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雾和云》是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水循环》的第一课时。

本课是让学生认识雾和云,探究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最后通过交流探讨,感受雾和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古诗词“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从而引出问题:云和雾来自哪儿呢?由诗句入手,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利用问题让学生对云和雾产生好奇心,为后续的探究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由二个环节组成,第一个环节:自然界中哪里有雾?哪里有云?在这个环节中先认识自然界中雾和云。

通过教科书呈现的两幅雾和云的图片,引导学生从自然观察开始,逐步深入认识自然界中的雾和云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再通过讨论、交流,深入认识雾和云。

第二个部分: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先利用实验制造"雾",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雾和云形成的原因,然后通过视频播放自然界雾和云形成的原因,帮助学生梳理,加深学生的认知,在学生整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形成结论。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了解雾和霾有什么区别?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霾的形成过程,知道雾和霾的区别,引导学生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首先从生活现象入手认识雾和云,再研究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最后回归生活,研究雾和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充分体现了“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理念。

【教学目标】⒈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或小冰晶,雾或云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形成的现象。

⒉本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水蒸气凝结的实验;初步学会做雾或云形成的模拟实验)。

⒊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观点)【教学重点】1.知道雾和云形成的原因。

2.能够基于观察,运用比较、推理、概括解释雾的成因,再基于雾的成因推导云的形成。

小学科学雾和云知识点归纳

小学科学雾和云知识点归纳

小学科学雾和云知识点归纳在小学科学学习中,雾和云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它们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气象现象,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影响和启发。

今天,我们就来归纳一下关于雾和云的知识点。

一、雾的形成和特点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近地面冷凝而成的。

当水汽遇冷空气时,水汽分子会变得缓慢活动,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微小的水滴。

这些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了雾。

雾的特点是能够使空气变得湿润和浑浊。

当我们在雾中行走时,会感到身上和物体上有水汽凝结成的水珠。

雾的浑浊是因为雾滴很小,容易悬浮在空气中,使空气看起来不太透明。

二、云的形成和分类云是由水蒸气凝结在大气中形成的,与雾类似,只是云的高度比雾高得多。

云主要分为低云、中云和高云三种。

1. 低云:低云是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下的云,常见的有层云和积云。

层云是一层一层的云,有时会覆盖整片天空。

积云看起来像棉花球,形状不规则,常伴随着晴天或小雨。

2. 中云:中云是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6000米之间的云,常见的有高层云和高积云。

高层云看起来像一层薄纱,常伴随着晴天或阴天。

高积云形状多变,有时会出现飞机划过的云痕。

3. 高云:高云是海拔高度在6000米以上的云,常见的有卷云和卷积云。

卷云像一股水气形成的长带,好像绕在山顶上。

卷积云形状像花朵或棉花糖,通常伴随着雷雨天气。

三、雾和云的作用雾和云除了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影响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作用。

1. 降水:云是降水的前兆,暖湿气流在上升时遇冷会形成云,进一步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体,从而形成降水。

2. 遮挡阳光:低云和中云可以遮挡阳光,让阳光变得柔和,为我们提供一个凉爽的环境。

3. 照射日食:太阳光经过云层反射、散射后照射到地面,减少了强光对我们眼睛的刺激,使得日食观测更加安全。

4. 自然景观:雾和云常常出现在山区、湖泊等地,给这些地方增添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景色。

通过对雾和云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现象,也能够更加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5.雾和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5.雾和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雾和云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雾和云的认识和看法。通过讨论,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每节课后,我都会进行教学反思,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对于“雾和云”这节课,我觉得整体效果还不错,但也有几点需要改进。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环节,提出问题时的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和生动化。我可以通过设置一个谜语或者一个小故事来引发学生对雾和云的好奇心,让他们更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
(2)科普视频:推荐学生观看科普视频,如BBC的《自然世界:云的奇迹》、《天气的力量》等,通过生动的视觉效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雾和云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网络文章:引导学生浏览科学网站和博客,如国家气象局官方网站、科学松鼠会等,了解最新的气象研究成果,拓宽视野。
(4)实验器材:为学生提供雾和云实验的相关器材,如干冰、热水、玻璃片等,让学生在课后自主进行实验,加深对雾和云形成过程的理解。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雾和云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案例分析等。
强调雾和云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雾和云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雾和云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1)科普图书: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大气科学、气象学的科普图书,如《天气的秘密》、《云的奥秘》等,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雾和云的形成》ppt课件

《雾和云的形成》ppt课件
利用气象数值模式对未来云和 雾的出现时间和位置进行预测

经验预报
根据长期的气象观测和经验, 对未来云和雾的出现时间和位
置进行预测。
预报注意事项
预报误差
影响因素多
由于气象变化的不确定性,预报结果可能存 在误差。
云和雾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温、 湿度、风速等。因此,预报结果需要结合具 体天气情况进行分析。
开展科学研究
开展对雾和云的科学研究,探索它 们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作用等 ,为防治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城市规划
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交通 、绿地等设施,以减少城市内的污 染物排放,进而减轻云雾的形成。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对农业的影响
农作物减产
雾和云会阻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导致减产。
水资源短缺
雾和云会使水资源更加短缺,影响农业灌溉用水。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诱发呼吸道疾病
雾和云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呼吸道,诱发呼吸道疾病。
影响心理健康
雾和云会降低能见度,使人的情绪受到影响,导致心理压力加大。
05
雾和云的观测与预报
观测方法
《雾和云的形成》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雾的形成 • 云的形成 • 雾和云的关系 • 雾和云对人类的影响 • 雾和云的观测与预报 • 雾和云的防治与利用
01
雾的形成
定义和特征
1
雾是一种天气现象,由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结形成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 成。
2
雾的外观呈白色或灰色,与云相似,但云是由 水蒸气在空气中凝结形成的,而雾则是由水蒸 气在近地面空气中凝结形成的。
改善能源结构
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 构,减少燃煤的排放,以减轻云雾 的形成。

自然教案-云和雾

自然教案-云和雾

自然教案-云和雾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和雾的基本概念、成因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云和雾的概念及成因。

2.云和雾的特点及区别。

三、教学难点1.云和雾的形成过程。

2.云和雾的观察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自然现象——云和雾的知识。

你们对云和雾有什么了解呢?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2.基本概念我们来了解一下云和雾的基本概念。

(1)云:云是大气中的水滴、冰晶或二者混合组成的悬浮物。

它们通常在天空中的较高处形成,看起来像棉花糖一样。

(2)雾:雾是地面附近的水滴、冰晶或二者混合组成的悬浮物。

它们通常在早晨或傍晚出现,看起来像一片白色的海洋。

3.成因及特点我们探讨一下云和雾的成因及特点。

(1)云的成因及特点a.水蒸气上升:地面上的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会凝结成水滴,形成云。

b.空气上升:空气上升时,气温下降,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形成云。

c.空气湿度较大:当空气湿度较大时,水蒸气容易凝结成云。

云的特点如下:a.云的种类繁多,有积云、层云、高层云等。

b.云的颜色多种多样,如白色、灰色、蓝色等。

c.云的形状各异,如棉花状、鱼鳞状、羽毛状等。

(2)雾的成因及特点a.地面散热:夜晚,地面散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雾。

b.空气湿度较大:当空气湿度较大时,水蒸气容易凝结成雾。

c.空气流动:空气流动时,水蒸气凝结成雾。

雾的特点如下:a.雾的颜色通常为白色。

b.雾的形状较为均匀,像一片白色的海洋。

c.雾的浓度较大,能见度较低。

4.观察方法那么,如何观察云和雾呢?(1)观察时间:早晨和傍晚是观察云和雾的最佳时间。

(2)观察地点:选择开阔的地方,如山顶、操场等。

(3)观察工具:可以使用望远镜、照相机等工具。

5.实践活动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实践活动。

请大家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观察云和雾的特点,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云和雾的基本概念、成因及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霾也叫雾霾(雾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
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
(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会出现饱和)。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
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的
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

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
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
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

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
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

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
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
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

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
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

雾和云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

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3]加重。

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区别】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我国不少地区把阴
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统称为“雾霾天气”。

其实
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


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

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

出现雾时空气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

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

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

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

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

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符号为“∞”。

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

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

由于阴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

有时使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于区分。

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