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正文
专业课综合课程设计
专业课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专业知识,理解并能够复述课程相关的概念、原理和事实。
2. 学生能够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对本专业的综合应用有所了解,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实践,提升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情境中的问题。
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有效沟通,提高团队协作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专业的热爱和探究欲望,增强对学科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态度,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3. 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团队协作中的多样性,培养公平、公正、共享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的综合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思维活跃,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应具体、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程参与度。
同时,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选择以下几部分进行组织:1. 专业基础知识:依据课程目标,选取课本第三章“基本原理”和第五章“核心概念”作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
2. 实践案例分析:挑选课本第十章“案例分析”中的两个经典案例,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跨学科综合应用:以课本第十二章“综合应用”为参考,设计相关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
4. 小组合作与讨论:按照教学大纲,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周:复习第三章“基本原理”和第五章“核心概念”,进行知识梳理。
专业体育课综合课教案
专业体育课综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专业体育课的特点和要求;2. 掌握专业体育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运动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专业体育课的概念和特点;2. 专业体育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体育运动的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4. 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专业体育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体育运动的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3. 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专业体育课的概念、特点和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专业体育课的重要性和意义;2. 示范法,老师进行体育运动动作的示范,让学生观摩,并模仿跟随;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训练和比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运动能力;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专业体育课的特点和要求;2. 讲解专业体育课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专业体育课的重要性和意义;3. 进行体育运动动作的示范,让学生观摩,并模仿跟随;4. 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训练和比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运动能力;5. 引导学生讨论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和交流;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专业体育课的重要性和意义。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包括动作的规范性、技能的掌握程度、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等;2. 学生的作业,布置相关的体育运动训练和比赛作业,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成绩;3. 学生的反馈,收集学生对专业体育课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七、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2. 教学改进,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课程设计 专业综合实验
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是高校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时,学生需要结合所学专业知识,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实验内容通常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团队协作,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最终形成实验报告或实际产品。
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提前制定实验计划和方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实验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V2500航空发动机课程设计范文
图1.3V2500发动机支承结构图
1.3
V2500-A1和V2500-A5发动机的技术参数分别见表1.1和表1.2。
表1.1 V2500-A1发动机技术参数表
起飞推力(daN)
11130
总增压比
29.4
巡航耗油率kg/(daN.h)]
0.592
质量(kg)
2303
图3.2第7级和第10级放气活门结构图
3.2
因为7级和10级放气活门由EEC通过电磁阀控制,所以当高压引气活门关闭控制电磁阀故障时就说明7级和10级引气活门只能开不能关闭。也就是说7级和10级放气活门可能开在开位,使一部分的高压空气排到外涵道,让进入燃烧室的空气流量减少从而使发动机的性能降低。
高压引气活门关闭控制电磁阀故障的原因可能是高压电磁引气阀关闭控制故障;从高压引气活门关闭控制电磁阀(4029KS)到EEC(4000KS)的接线故障;EEC故障。引气活门和电磁活门部件位置如图3.3所示,功能结构图见图3.4。
1.1 V2500
每个自然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V2500发动机是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IAE)研制生产的双转子,轴流式,高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IAE是由五家公司合资而成,包括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P&W),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R),日本航空发动机公司(JAZC),联邦德国的MTU公司,意大利菲亚特。V2500发动机适用于中短程客机,推力在22000lbf~33000lbf之间,为空客公司的A319、A320、A321以及麦道公司的MD-90飞机设计。型号编号中V表示五家公司合作生产,2500表示101klbf为单位的推力级。其中V2500-A1和V2500-A5应用在空客A320系列上,V2500-D5应用在MD-90上[1]。此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
模具课程设计书正文
模具课程设计书正文模具课程设计书正文一、课程教学目标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础模具设计及制造技能,深度了解模具的原理和应用,为以后从事模具设计、制造、应用与维护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本课程内容涵盖模具设计、制造、加工、品质控制、型在制造、冲压、注塑及其它成型工艺等多种方面知识。
使用实践教育强调让学生亲眼看、亲手做,项目制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学习效果。
1. 模具设计基础教学重点在于模具设计的理论知识,这包括了模具设计的流程,模具三大板块及其组成部分,模具材料的应用,依据不同产品要求完成不同的模具设计等方面。
在本部分教学中,学生将参与一些案例设计练习和模具设计的实际操作,以便更好地掌握设计技术。
2. 模具制造基础教学重点在于制造模具所需要的准备工作、加工方式、加工工具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包括了零件加工、加工精度控制、模具表面处理等基础知识。
在本部分教学中,学生将制作一个完整的模具,以便更好地掌握制造技术。
3. 模具加工基础教学重点在于零件加工与模具加工的相互关系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包括了机器加工、手工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技术的讲授。
在本部分教学中,学生将参与基础加工训练,以便更好地掌握加工技能。
4. 模具制造质量控制教学重点在于模具制造质量控制方面的知识。
包括了尺寸测量、检查、调整等方面的讲解以及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手段的介绍。
在本部分教学中,学生将参与模具质量控制训练,以便更好地掌握质量控制技术。
5. 型在制造教学重点在于型在制造知识。
包括了型在材料、型在制作以及型在的应用方面的内容。
在本部分教学中,学生将参与型在制造的训练,以便更好地掌握型在工艺。
6. 冲压模设计教学重点在于冲压模的设计原理学习和应用。
包括了冲床、模具结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及为适应不同冲压产品而进行的变形分析等方面知识。
在本部分教学中,学生将参与冲压模设计训练,以便更好地掌握冲压模设计技术。
7. 注塑模设计教学重点在于注塑模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完整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
信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巩固和加深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技术与经济全面考虑问题的观点;初步学习工程经济的计算方法等。
因此,课程设计是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
设计题目1:22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1、设计任务根据电力系统规划需新建一座220kV终端变电站。
该站建成后与A、B、C三个220kV电网系统相连并供给110、10kV近区用户供电。
2、原始资料2.1 按照规划要求该所有220kV、110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
本期投产2台变压器预留1台变压器的扩建间隔220kV出线7回其中备用2回110kV出线10回其中备用2回10kV出线14回其中备用2回。
2.2 根据规划本所与系统的连接方式为220kV侧与A及C系统各通过2回架空线路相连与B系统通过1回架空线路相连A与B及B与C之间各有1回架空线路联络。
2.3系统阻抗220kV侧电源A、B、C三个系统容量分别为SA2000MVASB1500MVASC4000MVA系统阻抗标幺值分别为XA 0.3XB 0.4XC 0.2各电抗均以各电源容量为基值计算的标幺值110及10kV侧没有电源。
2.4 110kV侧负荷主要为工厂和地区变电站最大负荷约231MW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8其中I、II级负荷占8510kV侧总负荷为12.4MW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7Ⅰ、Ⅱ级负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2500kW所用负荷为400kVAⅠ、Ⅱ级负荷占50。
2.5 220kV和110kV侧出线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2s变压器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1s220kV和110kV侧断路器燃弧时间按0.05s考虑。
2.6 本站拟建地区位于山坡上南面靠丘陵东西北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稳定、土壤电阻率为1.5³102欧²米。
湘潭大学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2.3.4 2.3.5
反相器 CD4049 计数器 CD4518,CD4522 等
3、原理图
3
4、工作原理
4049 做为振荡器和驱动, 产生 100kHz 的频率输入 4518, 然后进行 100 分频, 把输出信号送入 CD4046 锁相环,CD4046 的输出信号送入三个 CD4522 计数器 进行分频,计数器的输出信号再送入 CD4046 做为比较信号。
6 、参考文献
1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樊昌信 曹丽娜.通信原理.第 6 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8
6
13.15 脚内部独立的齐纳稳压管负极。 4.2.2 鉴相器 PDI: CD4046 芯片内的鉴相器 PDI 是一个数字逻辑异或门,由于 CMOS 门输出 电平在 0~VDD 之间变化。所以只要用简单的积分电路就可以取出平均电平, 因而使锁项环路的捕捉范围加大。该鉴相器主要应用在调频波的解调电路 中。PDII 是一个由边沿控制的数字比相器和互补 CMOS 输出结构组成的三态 输出式鉴相器。由于数字比相器仅在 ui 和 uv 的上跳边沿起作用,因而该鉴 相器能接收任意占空比的输入脉冲,即非常窄的脉冲。 4.2.3 压控振荡器 VCO: CD4046 内部的 VCO 是一个电流控制型振荡器,其振荡频率与控制电压 Ud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
ui ( f i ) VDD
14
16
A1
PDI
2 13
Text
3 uv ( f v ) 4 6 Ct 7 11 12 R4 R5 8 5 VCO
PDII
1 R1 9 R2
R3
A2
10 C
15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
DC-DC变换器中的误差放大器AMP模块设计
学院光电工程学院专业源自电子科学与技术班年级
2009
1.电路结构如图所示。
图1误差放大器原理图
图2误差放大器模块电路图
端口LOUT接2.5V直流偏置电压;ILS端口分别接高、低电平,即分为两种工作状态,各自进行仿真。
[3]吴建辉. CMOS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4]廖裕评,陆瑞强.集成电路设计与布局实战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5]姜岩峰.现代集成电路版图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6]陈中建. CMOS电路设计布局与仿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 2012.9.24.~2012.9.30(第4周):撰写设计报告,答辩;提交符合规范的设计报告。
任务下达日期2012年9月3日
完成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说明:1、学院、专业、年级均填全称,如: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2009。
2、本表除签名外均可采用计算机打印。本表不够,可另附页,但应在页脚添加页码。
[7]施敏.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8]聂神怡.DC_DC开关电源芯片技术研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
[9]张建人.MOS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10] PAULR GRAY.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根据从版图中提取的参数,用T-Spice软件对电路进行后仿真,并与前仿真性能指标相比对;
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如电路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控制等;2. 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行业相关标准与规范;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气系统进行设计、分析和优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气CAD软件进行电气图纸绘制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仿真软件对电气系统进行模拟和调试的能力;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电气设备,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气专业,树立从事电气工程相关工作的职业理想;2. 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循工程伦理,关注环境保护。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1. 电路分析与设计:包括电路元件、基本电路分析方法、电路设计原则等,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路基础、第二章 电路分析方法- 内容安排:讲解电路元件、电路定律,进行实际电路分析与设计案例教学。
2. 电力电子技术:涵盖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变换器及其应用,结合教材章节,进行原理讲解和设备操作。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力电子技术- 内容安排:介绍电力电子器件、电路拓扑,分析实际应用案例。
3. 电机控制技术:包括电机原理、控制策略及其应用,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机与电机控制- 内容安排:讲解电机原理、控制方法,进行电机控制系统实践操作。
4. 电气设备与系统设计:涉及电气设备选型、电气系统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结合教材章节,开展设计实践。
自动化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模式的构建
s n t e i g p a tc d h g lg i g a lt ui i g  ̄e gh n n r c e a ih iht bi y b l n .Th s p pe il n rd e e n — i n n i d i a r man y i to uc s t e h c s i o o e r fs in li tg ae u rc l m ,t p cfc c ntn ft e c n tucin a d e st t p n p e so a n e t d c riu u y o r he s e i o e to o sr t i h o n
AbtatA crigt te rf s nl dut n dte e r ecr clm ss m ad s c: co n o e i a ajs r d oh p s o met n f m i t ur uu t a h r o nh i ye n
[ 摘 要] 结合专业调整和课程体系 、 自动化专
业 的课 程设 计 改革 。除 按 照 传统 模 式 在 主 干 课 程 学 习后 安 排 与课 程 相 对 应 的课 程 设 计 外 , 安排 了 一 又 ¨开 放 式 、 综合 性 课 程 设计 ,旨在 将 强 化 实 践 环 节 , 出能 力 培 养 真 正 落 到实 处 , 文 重 点 介 绍 了专 业 突 本 综 合课 程设 置 的 必要 性 、 建 具 体 内 _ 其 组织 实 施 。 构 夺及 f 关键 词 ] 自动化 专 业 ; 合 性课 程 设 计 ; 程 实践 教 育 综 工 [ 图 分类 号 ] T 6 中 M7 [ 献标识码]A 文 [ 文章 编号 ] 10 94 0 8 0 0 9— 0 2 2( )9—05 c 3 0 9—0 3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是指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融合在一起,设计成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刻、广泛和实用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的挑战。
在当前高等教育中,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越来越得到重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一、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此种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吸收不同领域的精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着重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能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应用和实践的操作,立足于理论,着眼于实践,更加符合现代职场对人才的要求。
3.增强学生的竞争力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种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中脱颖而出,增强其综合竞争力。
二、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的原则1.整体规划,多学科提供专业综合课程设计需要整体规划,需要多学科提供支持,由此创建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融入感和认同感。
2.适度精深,有针对性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应该适度精深,有针对性,从问题入手,应保障课程的专业性和实际性。
3.灵活开设,以学生为中心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是开放型的教学过程,应该充分借鉴学生的体验和反馈,随时适应学习需求的变化,在教学目的、方法和形式上进行灵活性的探索。
4.团队协作,鼓励思考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必须完善团队协作机制,指导学生在集体、个人之间交流思想,鼓励思考,实践共同探索团队协作知识的教育活动。
三、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的实施1.确定课程组成在制定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前,需要对课程进行组成和分类,提出高效、实际、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并明确课程的目标和方法。
自动化专业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自动化专业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每年都要进行一些专业实践课程设计,其中一项重要的课程设计就是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该课程设计是对学生掌握控制系统相关知识、理解控制系统原理和应用以及掌握相关软件和硬件技术的综合考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阐述自动化专业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内容和一些可能遇到的困难,同时也会介绍一些解决方法和实践经验。
首先,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对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一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将前期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且深入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
课程设计的内容涉及到传感器的选择、信号处理、控制算法的设计以及控制器的编程等方面,这些都是自动化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其次,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是多样化的。
设计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一个实际系统,例如温度控制系统、液位控制系统或者机械臂控制系统等。
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需求和要求,设计一个能够实现系统控制功能的控制方案,并在实验中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
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建模、控制算法设计、程序编写、实验测试等一系列环节。
然而,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也存在一些难点和挑战。
首先,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例如传感器的选择与接线、控制器调试与优化等。
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时间和资源的限制也是一个考验。
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并且需要合理分配实验设备和资源。
最后,团队合作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如果课程设计是团队完成,学生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确保整个设计过程的顺利进行。
针对这些难题,学生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法和实践经验。
首先,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充分理解基本的控制理论和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课程设计。
其次,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程设计的预习和准备工作。
《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方案居中、宋体、小二号、加粗
《—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方案(居中、宋体、小二号、加粗)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总学时(周数):开课单位:适用专业:(宋体、五号,内容应与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信息严格一致!)一、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目标(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宋体、五号、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请勿使用自动编号!)二、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1.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1)主要内容:选题的分析和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资料的检索、阅读与消化,设计方案或实验研究方案的制定,撰写论文等,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2)主要成果:论文、调查报告、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等。
2.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1)选题要求:……;(2)开题要求:……;(3)撰写要求:……;(4)答辩要求:……;(5)提交要求:……;(宋体、五号、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请勿使用自动编号!)三、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进度安排(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此部分结合学校及开课单位的毕业生工作安排并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
(宋体、五号、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请勿使用自动编号!)四、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质量标准与成绩评定(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此部分结合学校相关规定及本专业实际情况制定标准。
(宋体、五号、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请勿使用自动编号!)五、课程资源(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教材:作者名(主编),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以及是否外文原版教材;例:陈传明主持编写,《管理学》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非外文原版教材;若没有选用教材:则填写“无”参考书目:1.作者名(主编),参考资料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以及是否外文原版教材;例:周三多主编,管理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非外文原版教材2.……阅读材料:1.本部分可选,没有填写:无2.按实际提供其它阅读材料,如相关网站与主页,例:中国心理学会(宋体、五号、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请勿使用自动编号!)六、有关说明(居中、宋体、小四号、加粗)先修课程:学生自学部分的内容与要求:实践环节的纪律与注意事项: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宋体、五号、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方案撰写人:(宋体、五号)方案审核人:(宋体、五号)。
毕业,综合,课程设计(论文)模板
图书分类号:级:(论文)学生姓名学院名称学号班级专业名称指导教师年月日×××××××××××××××××××××××××××××××××××××××××××××××××××××××××××××××××××××××××××××××××××××××××××××××××××××××××××××××××××××××××××××××××××××××××××××××××××××××××××××××××××××××××××××××××××××××××××× 关键词××××××××××××××××××××××××××××××××××××××××××××××××××××××××××××××××××××××××××××××××××××××××××××××××××××××××××××××××××××××××××××××××××××××××××××××××××××××××××××××××××××××××××××××××××××××××××××××××××××××××××××××××××××××××××××××××××××××××××××××××××××××××××××××××××××××××××××××××××××××××××××××××××××××××××××××××××××××××××××××××××××××××××××××××××××××××××××××××××××××××××××××××××××××××××××××××××××××××××××××××××××××××××××××××××××××××××××××××××××××××××××××××××××××××××××××××××××××××××××××××××××××××××××××××××××××××××××××××××××××××××××××××××××××××××××××××××××××××××××××××××××××××××××××××××××××××××××××××××××××××××.Keywords ××目录1 绪论 (1)1.1 ×××××× (1)1.1.1 ×××× (1)1.1.2 ×××× (1)……1.2 ×××××× (1)1.2.1 ×××× (1)……2 ××××× (2)2.1 ×××××× (2)2.1.1 ×××× (2)……3 ××××× (4)3.1 ×××××× (4)3.1.1 ×××× (4)……结论 (5)致谢 (6)参考文献 (7)附录 (8)附录1 (8)附录2 (8)×××××××××××××××××××××××××××××××××××××××××××××××××××××××××××××××××××××××××××××××××××××××××××××××××××××××××××××××××××××××××××××××××××××××××××××××××××××××××××××××××××××。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大纲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深入了解产业发展趋势,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 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将全面掌握所学专业领域的核心知识和实践技能。
2. 培养创新思维:通过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思考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4.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团队合作项目,学生将培养团队沟通合作、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将深入学习所学专业领域的核心理论知识,包括相关概念、原理和模型等。
2. 实践操作:学生将进行相关实践操作,例如实验、模拟项目等,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 项目设计:学生将参与一个真实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通过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个人报告:学生将撰写一份个人报告,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和成长。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实践操作:在实验室、工作室等实际场景中,学生将进行实践操作,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 项目导向:通过项目设计和实施,学生将参与真实项目,锻炼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
4. 个性化指导: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第五部分:考核方式1. 课堂考核:通过平时课堂表现和小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2. 项目成果:学生通过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交项目成果和报告,进行综合评价。
3. 个人报告:学生将撰写一份个人报告,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反思自己的成长和不足。
第六部分:参考教材1. 《专业领域核心理论》2. 《实践操作指南》3. 《项目管理与实施实践》4. 《创新思维培养指南》第七部分:参考资源1. 互联网资源:学生可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与所学专业领域相关的最新资源和资讯。
测控专业综合课程方案教学大纲
《测控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教案大纲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1)中文名:测控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三、课程管理院<系)及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测控与自动化系四、大纲说明1、适用专业、层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2、学时与学分数:实验30学时;3学分3、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测控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是实践教案环节中一次较大型的实践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通过综合课程设计的教案实践,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并使学生得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认识和锻炼。
通过综合课程设计的教案实践,了解测控系统的设计步骤和硬件与软件的开发流程,掌握相关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进行方案的设计和对比;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工程设计中计算和绘图的基本能力,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和工程实践作必要的准备。
4、先行、后续课程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是电工学、电子技术<模电和数电)、微机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传感器原理、测控电路、智能仪器等。
后续课程是毕业设计。
5、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整个课程设计过程由指导老师课堂讲授设计流程与下达设计任务、学生独立设计与调试及学生完成设计报告并演示设计成果三个环节组成。
设计成果无实物或未提交设计报告者不得参加本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为不及格。
平时成绩包含考勤和实验室操作规范纪律;总成绩 = 平时成绩<占10%)+设计说明书<50%)+实物与演示<占40%)总评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划分。
6、制订本教案大纲的依据: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专业教案要求,参考众多高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教案大纲及教案计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
五、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实验教案的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单片机、测控电路、传感器等专业知识。
通过本课程设计,了解测控系统的设计步骤和硬件与软件的开发流程,掌握相关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进行方案的设计和对比;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工程设计中计算和绘图的基本能力,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和工程实践作必要的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绪论1.1 课题来源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大规模遥控集成电路的不断出现,使遥控技术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遥控装置的中心控制部件已从早期的分立元件、集成电路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单片微型计算机,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
近年来,遥控技术在工业生产、家用电器、安全保卫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
本课题就是基于此而设计了超声波对灯泡的控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科技的进步带动了超声波控制的发展,现代超声波控制设备的性能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超声波控制技术也成为当今科技的主流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
对于本次设计,其目的在于:(1)掌握proteus的运用。
(2)复习已学的模电和数电知识。
(3)复习已学习的现代通行原理。
(4)可以学会proteus调试方法。
(5)把所学的知识窜起来。
1.3 国内外现状及水平无线电遥控技术发展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本世纪20年代,才刚刚出现无线电遥控的雏形。
那时,人们试图将遥控技术应用于无人驾驶飞机和舰船上,但由于技术不够完善而未能成功。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无线电遥控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渐在军事、国防、工农业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大规模遥控集成电路的不断出现,使得遥控技术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遥控装置的中心控制部件已从早期的分立元件、集成电路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单片微型计算机,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
近年来,遥控技术在工业生产、家用电器、安全保卫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
在无线遥控领域,目前常用的遥控方式主要有超声波遥控、红外线遥控、无线电遥控等。
由于无线电波是由发射点向四面八方传播,可以穿过阻挡物,而且可以传播到很远的距离,因此它的控制可以在很大区域和空间内实现,成为遥控的主要方式,在国防、军事、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中有极广泛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内容本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在广泛查阅多路超声波控制理论和方法、控制技术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控制要求及应用领域完成对系统方案的总体设计。
本设计采用以555和LM567芯片核心,来实现对超声波对电灯的控制。
(2)研究比较各相关元器件的功能与特点,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3)系统硬件设计。
(4)系统调试设计,,综合所学专业课程的知识。
专业综合实验的编写。
由于本人的能力和水平有限,论文中肯定会有不妥之处和错误,恳请老师和同学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2章方案设计2.1 设计要求2.1.1 使用proteus软件实现超声波对电灯的控制的仿真2.1.2 采用555芯片和LM567芯片进行判决和控制,以晶振作为频率发生器并且以可控硅最为触发导通。
2.1.3 出发后要求即时显示,即要求灯泡立即亮。
2.1.4 要求在理论上提供多种可行性的方案。
2.1.5 充分比比较多种方案确定一种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2.2 方案1简易超声波遥控电路在不需要多路控制的应用场合,可以使用由常规集成电路组成的单通道超声波遥控电路。
这种遥控电路不需要使用较贵的专用编译码器,因此成本较低。
超声波发射部分:产生震荡频率超声波发射图1 超声波发射部分考虑到本方案电路是简单的单通道遥控器,可直接产生一个控制功能的震荡频率,再通过超声波二极管发射出去。
超声波收收部分:受控电器超声波接收解调控制图2 超声波接收部分当超声波接收头接收到控制频率时,由一个电路对其进行解调并产生相应的控制功能。
2.3 方案2 超声波开关电路超声波发射/接收控制电路均采用单片机来实现,输出控制方式可选择,实用性强。
超声波发射部分:单片机遥控按钮超声波发射图3 超声波发射部分当按下遥控按钮时,单片机产生相应的控制脉冲,由超声波二极管发射出去。
超声波收部分:超声波接收单片机受控电器控制方式选择开关图4 超声波接收部分当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控制脉冲后,由控制方式选择开关选择是“互锁”还是单路控制,再由单片机处理后,对相应的受控电器产生控制。
2.4方案3 超声波遥控开关电路用单片机制作一个超声波电器遥控器,可以分别控制5个电器的电源开关,和一个电灯开关,并且可以对电灯进行亮度的调光控制。
超声波射部分:单片机超声波发射按键控制图5 超声波发射部分当按下遥控按钮时,单片机产生相应的控制脉冲,由超声波二极管发射出去。
超声波收部分:受控电器电源开关显示单片机电灯超声波接收收调光电路图6 超声波接收部分当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控制脉冲后,经单片机处理由显示设备显示出当前受控电器的序号,并判断是否对电灯进行调光,如需调光则经调光电路处理后实现调光功能。
2.5 方案比较综上所述通过比较三套方案,由于方案2和3较复杂且不服和简单的条件和造价的要求而且实验室的proteus软件元器件库很不完整。
而且用分立元器件来进行课程设计可以更好的了解元器件的功能和结构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基础。
而且在高频段集成芯片有时候不可以满足要求。
分立元器件在做模拟信号时有优势。
作此课程设计可以更进一步的复习模电的知识。
芯片的运用也对自己的数电也有很好的帮助。
而且就目前情况而言我的时间很紧。
考虑到我本人现在的情况所以从实际出发选择了方案1作为专业综合实验的方案。
第3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3.1发射电路555芯片接口电路设计3.1.1 555芯片介绍发射电路的核心部件是晶振和555芯片。
晶振作用:给电路正常工作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
原理:在石英晶体的两个极板上加一个电场,晶片会产生机械变形,对极板施加机械力使其变形,又会在极板上产生相应的电荷,这叫压电效应。
如果在两个极板上加上交变的电压,晶片便会产生机械变形震荡,同时这种机械震荡还会产生交变的电场(比较的微小),但是当外加交变的电压的频率与晶片固有的频率(由其形状和尺寸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会加剧,产生交变电场也增大。
叫做压电谐波。
555 芯片是定时器,是一种模拟和数字功能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器件。
一般用双极性工艺制作的称为 555,用 CMOS 工艺制作的称为 7555,除单定时器外,还有对应的双定时器 556/7556。
555 定时器的电源电压范围宽,可在 4.5V~16V 工作,7555 可在 3~18V 工作,输出驱动电流约为 200mA,因而其输出可与 TTL、CMOS 或者模拟电路电平兼容。
555 定时器成本低,性能可靠,只需要外接几个电阻、电容,就可以实现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及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与变换电路。
它也常作为定时器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子测量及自动控制等方面。
555 定时器的内部电路框图和外引脚排列图分别如图 2.9.1 和图 2.9.2 所示。
它内部包括两个电压比较器,三个等值串联电阻,一个 RS 触发器,一个放电管 T 及功率输出级。
它提供两个基准电压VCC /3 和 2VCC /3。
555 定时器的功能主要由两个比较器决定。
两个比较器的输出电压控制 RS 触发器和放电管的状态。
在电源与地之间加上电压,当 5 脚悬空时,则电压比较器 A1 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为 2VCC /3,A2 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VCC /3。
若触发输入端 TR 的电压小于VCC /3,则比较器 A2 的输出为 1,可使 RS 触发器置 1,使输出端OUT=1。
如果阈值输入端 TH 的电压大于 2VCC/3,同时 TR 端的电压大于VCC /3,则 A1 的输出为 1,A2 的输出为 0,可将 RS 触发器置 0,使输出为 0 电平。
3.1.2 555的引脚图:引脚1为地 GND引脚2为触发引脚3为输出引脚4为复位引脚5为控制电压引脚6为门限(阈值)引脚7为放电引脚8为电源电压Vcc图7 555芯片引脚图3.1.3 555芯片接口详细设计图8 555芯片接口详细设计3.2发射电路总体设计图9 发射电路总体设计3.3接收电路LM567接口电路设计设计3.3.1 LM567芯片介绍接收电路的核心部件是晶振,LM567芯片以及可控硅。
由于前面已经介绍了晶振的功能和作用,所以在这里重点说明LM567的作用和可控硅的功能。
567音调解码器内含锁相环,频率监视器等各种电路中。
音调解码器 LM 567是一种高稳定性的锁相环音频泽码器集成芯片,其内部由鉴相器、电流控制震荡器、直流放大器、低通滤波器等电路组成。
采用8脚双列直插塑封。
阵片的① 、②脚通常分别通过一电容器接地,形成输出滤波网络和环路单级低通滤波网络。
②脚所接电容决定锁相环的捕捉带宽,电容值越大,环路带宽越窄③脚是输人端。
④、⑦脚分别接电源和地线,电源电压范围为4.75一9Vo⑤、⑥脚和内部电流控制震荡器相连,外接电阻和电容,电阻和电容的大小决定LM567的中心频率f,如果外接电阻如图1所示为R-、电容为C 则中心频率为:.f=I/1.I R7C,o 脚为输出端。
I,M 567 的内部电路及其下作过程非常复杂,这里不作详细介绍仅介绍其两种典型的应用情况:当 LM567的输人端③脚输人频率在其带宽内的信号时,⑧脚输出低电平,②脚输出经频率/电压变换的调制信号;如果③脚输人频率不在其带宽内的信号时,⑧脚输出高电平。
此种情况下⑤脚输出频率为中亡频率的方波信号。
当以 LM567的②脚作为输人端输人音频信号时,⑤脚输出受②脚输人信号调制的调制方波信号围。
图10 LM567引脚图3.3.2 双向可控硅的介绍双向可控硅:IAC(TRI-ELECTRODE AC SWITCH)为三极交流开关,亦称为双向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
TRIAC为三端元件,其三端分别为T1 (第二端子或第二阳极),T 2(第一端子或第一阳极)和G(控制极)亦为一闸极控制开关,与SCR最大的不同点在于TRIAC无论于正向或反向电压时皆可导通,其符号构造及外型,如图1所示。
因为它是双向元件,所以不管T1 ,T2的电压极性如何,若闸极有信号加入时,则T1 ,T2间呈导通状态;反之,加闸极触发信号,则T1 ,T2间有极高的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