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课后问答题
酶工程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酶工程练习题及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a61c13bb68a98271fefa71.png)
酶工程练习题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1、酶是具有生物催化特性的特殊蛋白质。
()2、酶的分类与命名的基础是酶的专一性。
()3、酶活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越大,意味着酶活力越高。
()4、液体深层发酵是目前酶发酵生产的主要方式。
()5、培养基中的碳源,其唯一作用是能够向细胞提供碳素化合物的营养物质。
()6、膜分离过程中,膜的作用是选择性地让小于其孔径的物质颗粒成分或分子通过,而把大于其孔径的颗粒截留。
()7、在酶与底物、酶与竞争性抑制剂、酶与辅酶之间都是互配的分子对,在酶的亲和层析分离中,可把分子对中的任何一方作为固定相。
()8、角叉菜胶也是一种凝胶,在酶工程中常用于凝胶层析分离纯化酶。
()9、α-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可使淀粉液化,但不称为糊精化酶。
()10、酶法产生饴糖使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协同作用。
()11、共价结合法既可以用于酶的固定化又可以用于微生物细胞的固定化。
(╳)12、在用PEG做酶分子修饰剂时,为了避免多蛋白聚集,较少产物不均一性,多用单甲氧基PEG(mPEG)进行修饰。
(√)13、恒流搅拌罐反应器(CSTR)能使内含物充分混合,对催化剂的牢固性不高,故而可以使用于大部分固定化酶的生产。
(╳)14、流化床反应器具有固体、流体混合好的优点,应用前景广泛,但目前仅有很少的固定化酶细胞工艺用流化床反应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日本称为“酵素”的东西,中文称为__________,英文则为__________,是库尼(Kuhne)于1878年首先使用的。
其实它存在于生物体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2、1926年,萨姆纳(Sumner)首先制得__________酶结晶,并指出__________是蛋白质。
他因这一杰出贡献,获194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3、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高产糖比酶优良菌株菌号为__________,高产液化酶优良菌株菌号为___________。
酶工程课后题答案.doc
![酶工程课后题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4c7bee0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2.png)
第一章1.简述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性以及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共同点:只能催化热力学所允许的的化学反应,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而不改变平衡点:反应前后酶本身没有质和量的改变:很少量就能发挥较大的催化作用:其作用机理都在于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1.极高的催化率;2.高度专一性;3.酶活的可调节性;酶的不稳定性。
5.酶失活的因素和机理。
酶失活的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物理因素1热失活:热失活是由于热伸展作用使酶的反应基团和疏水区域暴露,促使蛋白质聚合。
2冷冻和脱水:很多变构酶在温度降低是会产生构象变化。
在冷冻过程中,溶质(酶和盐)随着水分子的结晶而被浓缩,引起酶微环境中的pH和离子强度的剧烈改变,很容易引起蛋白质的酸变性。
3.辐射作用: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都会导致多肽链的断裂和酶活性丧失。
4.机械力作用:化学因素1.极端pH:极端pH远离蛋白质的等电点,酶蛋白相同电荷间的静电斥力会导致蛋白肽链伸展,埋藏在酶蛋白内部非电离残基发生电离,启动改变。
交联或破坏氨基酸的化学反应,结果引起不可逆失活。
极端pH也容易导致蛋白质水解。
2.氧化作用:酶分子中所含的带芳香族侧链的氨基酸以及Met, Cys等,与活性氧有极高的反应性,极易受到氧化攻击。
3.聚合作用:加热或高浓度电介质课破坏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性,促使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分子间聚合并沉淀。
4.表面活性剂和变性剂:表面活性剂主要改变酶分子正常的折叠,暴露酶分子疏水内核的疏水基团,使之变性;变性剂与酶分子结合,改变其稳定性,使之发生变性。
生物因素微生物或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使酶分子被水解。
6.简述酶活力测定方法的原理直接测定法:有些酶促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酶底物或产物的变量可直接检测。
间接测定法:有些酶促反应的底物或产物不易直接检测,一次必须与特定的化学试剂反应,形成稳定的可检测物。
酶偶联测定法:与间接测定法相类似,只是使用一指示酶,使第一酶的产物在指示酶的作用下转变成可测定的新产物。
酶工程问答题
![酶工程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e11f66af1ffc4ffe47ace3.png)
酶工程习题集第一章绪论1、发展史:1903年Henri中间络合物学说;1913年Leonor Michaelis和Maud Menten 米氏方程;Daniel E. Koshland提出了诱导契合学说。
1926年,萨母纳(Sumner)提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的观点。
1960年.雅各(Jacob)和莫若德(Monod)提出操纵子学说,1982年,切克(Cech)等人发现四膜虫(Tetrahynena)细胞的26s rRNA前体具有自我剪接功能(self-splicing)。
核酶(Ribozyme,也称核糖核酸酶,以区别于蛋白质酶);1983年阿尔彻曼(Sidney. Altman)发现核糖核酸酶P (RNAase P)2、核酸类酶(ribozyme):具有生物催化剂所有特性,是一类由RNA组成的酶。
底物有哪些?3、酶的新概念?分类?4、人工酶、模拟酶、化学修饰酶、克隆酶、突变酶、新酶、抗体酶第二章酶学基础1、酶促反应的特点?优缺点?2、按酶促反应性质将生物体所有的酶分为哪六大类?如何编号?3、终止一个酶促反应的方法有哪些?4、全酶的组成?按酶蛋白结构不同分类?5、别构酶、别构效应、配体6、活性部位(结合部位与催化部位),必需基团,活性中心的亲核性基团:酸碱性基团:7、参与蛋白类酶活性中心频率最高的氨基酸7 种?8、酶活力单位(U);比活力;同族酶;丝氨酸蛋白酶与巯基蛋白酶各有哪些?9、酶活性中心基团的检测方法有哪三种?10、酶的pH稳定性与温度稳定性如何测定?第三章酶的催化机制1、酶高效率催化的五种机制2、何谓邻近与定向效应?何谓构象变化效应?何谓共价催化?何谓酸碱催化?何谓微环境效应?如何理解?第四章酶的催化动力学1、绘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双曲线(标明各参数),并简述其影响。
2、米-曼氏方程(Michaelis-Menten equation);中间产物学说3、稳态的含义,中心内容。
3、绘制酶反应过程中各物质浓度变化曲线图4、如何利用双倒数作图法(又称林-贝氏作图法)求K m值与V max值测定5、通过酶促动力学方法鉴别一个抑制剂对酶的抑制是可逆还是不可逆抑制作用?6、从线性动力学模型表示式、动力学方程、米氏方程图、双倒数方程作图区别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和反竞争性抑制作用?7、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和反竞争性抑制的特点是什么?8、各举一例说明何谓Ks型不可逆抑制剂和Kcat型不可逆抑制剂(自杀性底物)?9、酶活力、比活力、纯化倍数、得率概念,计算。
酶工程
![酶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58a0e0cf50e2524de5187ed6.png)
名词解释1. 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
2.自杀性底物:底物经过酶的催化后其潜在的反应基团暴露,再作用于酶而成为酶的不可逆抑制剂,这种底物叫自杀性底物??3.别构酶;调节物与酶分子的调节中心结合后,引起酶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催化中心对底物的亲和力,这种影响被称为别构效应,具有别构效应的酶叫别构酶4.诱导酶:有些酶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合成或很少合成,当加入诱导物后就会大量合成,这样的酶叫诱导酶5.Mol 催化活性: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酶分子中每个活性中心转换的分子数目6. 离子交换层析9比活力11葡萄糖效应13产酶动力学15双向凝胶电泳20固定化细胞21酶化学修饰1.酶的转换数:酶的转换数Kp。
又称为摩尔催化活性,是指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的分子数。
2.酶的催化周期:酶进行一次催化所用的时间。
3.固定化酶的比活力:指每克干固定化酶所具有的6活力单位数,它是酶制剂纯度的一个指标。
4.抗体酶:又称催化行抗体。
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抗体分子。
抗体是由抗原诱导产生的抗原特异结构免疫球蛋白,要使机体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只要在抗体的可变区赋予酶的催化特性,以及酶的高效催化能力。
是通过人工设计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而获得的一类新的生物催化剂,有些是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
5.端粒酶:是一种核酸核蛋白,包含蛋白质和RNA两种基本成分。
其RNA组分包含有构建端粒的重复序列的核苷酸摸板序列,在合成端粒的过程中,端粒酶以其本身的RNA组分为摸板把端粒的重复序列加到染色体DNA的末端上,使端粒延长。
6.核酶:核酸类酶。
为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核糖核酸分子。
它可以催化本身RNA剪切或剪接作用,还可以催化其他RNA,DNA多糖,酯类等分子进行反应。
7.KS分段盐析:指在一定温度和PH值条件下,通过改变离子强度使不同的酶和蛋白质分离的方法。
8.B分段盐析:指在盐和离子强度条件下,通过改变温度和PH使不同的酶或蛋白质分离的方法。
酶工程习题(含参考答案)
![酶工程习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365f7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b.png)
酶工程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7题,每题1分,共47分)1.酶的提取是()的技术过程。
A、从含酶物料中分离获得所需酶B、使胞内酶从含酶物料中充分溶解到溶剂或者溶液中C、从含酶溶液中分离获得所需酶D、使酶从含酶物料中充分溶解到溶剂或者溶液中正确答案:D2.有些酶在细胞进入平衡期以后还可以继续合成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是由于()。
A、该酶所对应的mRNA稳定性好B、该酶所对应的DNA稳定性好C、细胞自溶后使酶分泌出来D、培养基中还有充足的营养成分正确答案:A3.对酶的空间结构和催化机理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酶的结构进行精确的调控,从而获得具有所需催化活性的新酶的方法称为()。
A、酶的人工改造B、酶的理性设计C、酶的定向进化D、酶的理性进化正确答案:B4.DNA重排操作中,由亲本基因通过DNase I剪切获得的随机片段()。
A、具有同样长度、无序列倾向性B、具有同样长度、有序列倾向性C、具有不同长度、无序列倾向性D、具有不同长度、有序列倾向性正确答案:D5.天苯肽是由()缩合而成。
A、L-天冬氨酸的a-羧基与D-苯丙氨酸甲酯的a-羧基B、L-天冬氨酸的a-羧基与L-苯丙氨酸甲酯的氨基C、L-天冬氨酸的a-羧基与L-苯丙氨酸的氨基D、L-天冬氨酸的a-羧基与L-苯丙氨酸甲酯的a-羧基正确答案:B6.以下以代号表示的试剂中哪种能用于组氨酸咪唑基的化学修饰的()。
A、DNFBB、DNSC、DPCD、DTNB正确答案:C7.搅拌罐反应器中进行某酶催化反应,反应液体积为5立方米,反应液温度从20℃升至40℃,热利用率为80%,反应过程中实际所需热量为()kcal。
A、125000B、125C、80D、80000正确答案:A8.以下不是用于酶分子修饰的大分子修饰剂的是()。
A、戊二醛B、右旋糖苷C、肼D、聚乙二醇E、肝素正确答案:A9.动物细胞的营养要求较复杂,必须供给各种氨基酸、维生素、激素和生长因子等,一般加入()就可以满足要求。
酶工程习题及答案
![酶工程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902713fc4ffe473268ab0d.png)
酶工程试题(A)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1. 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
2.自杀性底物:底物经过酶的催化后其潜在的反应基团暴露,再作用于酶而成为酶的不可逆抑制剂,这种底物叫自杀性底物。
3.别构酶;调节物与酶分子的调节中心结合后,引起酶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催化中心对底物的亲和力,这种影响被称为别构效应,具有别构效应的酶叫别构酶4.诱导酶:有些酶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合成或很少合成,当加入诱导物后就会大量合成,这样的酶叫诱导酶5.Mol催化活性: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酶分子中每个活性中心转换的分子数目6.离子交换层析:利用离子交换剂作为载体这些载体在一定条件下带有一定的电荷,当带相反电荷的分子通过时,由于静电引力就会被载体吸附,这种分离方法叫离子交换层析。
7.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束缚于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8.修饰酶:在体外用一定的化学方法将酶和一些试剂进行共价连接后而形成的酶9.非水酶学:通常酶发挥催化作用都是在水相中进行的,研究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机理的学科即为非水酶学10模拟酶:利用有机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的比酶结构简单的具有催化作用的非蛋白质分子叫模拟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酶分子结构,二是反应条件。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双倒数作图法。
3.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序列机制,另一类是乒乓机制。
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竞争性,反竞争性,非竞争性,混合性;5.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致病菌,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产酶量高,三是菌种不易退化,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胞外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6.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终止反应法和连续反应法。
7.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液体酶制剂,固体酶制剂,纯酶制剂和固定化酶制剂。
酶工程题
![酶工程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9e84b5c77da26925c5b061.png)
第一章绪论重点并提问的内容•1、解释酶工程、酶转换数、酶的改性?答:酶工程:酶的生产、改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
•2、根据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不同,酶的分类如何?•3、酶工程主要研究内容?酶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细胞发酵产酶,动植物细胞培养产酶,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酶分子修饰,酶、细胞、原生质体固定化、酶的非水相催化、酶定向进化、酶反应器和酶的应用等。
•4、简述影响酶催化作用的主要因素?•5、酶催化作用的特点?6、酶的专一性包括哪些?1、酶活力、酶比活力、酶转换数是什么量度指标?2、可逆性抑制作用中动力学参数都如何变化?3、蛋白类酶和核酸类酶可继续如何分类?4、酶活力单位如何定义?5、试述酶活力测定的基本过程?6、试述木瓜蛋白酶的生产方法?答:木瓜蛋白酶可以采用提取分离法、基因工程菌发酵法、植物细胞培养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生产。
(1)提取分离法:从木瓜的果皮中获得木瓜乳汁,通过各种分离纯化技术获得木瓜蛋白酶。
(2)发酵法:通过DNA重组技术将木瓜蛋白酶的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中,获得基因工程菌,在通过基因工程菌发酵获得木瓜蛋白酶。
(3)植物细胞培养法:通过愈伤组织诱导获得木瓜细胞,在通过植物细胞培养获得木瓜蛋白酶。
•答:1、提取分离法2、生物合成法:(1)微生物发酵产酶(2)植物细胞培养产酶(3)动物细胞培养产酶3、化学合成法第二章微生物发酵产酶1、解释酶的发酵生产、酶的诱导、酶的反馈阻遏(产物阻遏)、分解代谢物阻遏。
诱导物的种类?2、微生物产酶模式几种?特点?最理想的合成模式是什么?(1)同步合成型特点:1、发酵开始,细胞生长,酶也开始合成,说明不受分解代谢物和终产物阻遏。
2、生长至平衡期后,酶浓度不再增长,说明mRNA很不稳定。
(2)延续合成型特点:1、该类酶不受分解代谢产物阻遏和终产物阻遏。
2、该酶对应的mRNA是相当稳定的。
(3)中期合成型特点:1、该类酶的合成受分解代谢物阻遏和终产物阻遏。
《酶工程》考试问答题总结(含答案)
![《酶工程》考试问答题总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b972bdb9f3f90f77c61b24.png)
《酶工程》考试问答题总结(含答案)1、利用微生物生产酶制剂的优点是什么?对产酶菌种的要求是什么?答:优点:1)微生物种类多,酶种丰富,且菌株易诱变、可变。
2)微生物繁殖速度快,生产周期短,生产能力强,产酶量高。
3)易分离提取,特别是胞外酶。
4)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生产成本低。
5)容易实现大规模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工生产。
6)可利用生物工程新技术,选育新菌种,提高产酶量,增加酶种。
要求:1)不是致病菌,在系统发育上,最好与病原体无关。
在食品与医药方面注意安全性。
2)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产酶量子。
3)菌种遗传性要稳定,不易变异退化,不易感染噬菌体,保证生产的稳定重要性。
4)最好选用产胞外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回收率高。
2、酶分子修饰的原因、目的和基本原理是什么?主要的修饰方法是什么?答:原因:(1)活力问题:酶目前来源是生物材料,生物技术和产量有限,活力不高。
(2)稳定性问题:酶是蛋白质,一般不稳定,使酶制剂的生产,保存反应有很大不便和问题(3)具有抗原性:酶是高分子蛋白质,作为药物使用,在生物体中有抗原反应及被抗体代谢失效的危险。
(4)反应控制问题:实际反应中pH、温度等多种因素不易达到保持酶的最适合条件。
目的:提高酶活力;增强酶的稳定性;降低或是消除酶的抗原性,总之可以大大改善天然酶的不足之处,使其更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应用要求。
3、酶活力测定需注意哪些问题?答:(1)测定的酶反应速度必须是初速度:一般指底物消耗量在5%以内或是食物形成占总产量的15%一下时的速度,只有初速度才与底物浓度成正比;(2)反应必定在酶最适合的反应条件下进行;(3)用反应速度对酶速度作图应将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4)底物浓度,辅助因子浓度必定大于酶浓度;(5)测酶活力所用试剂中不应含有酶的抑制剂,激活剂。
4、简述酶提取的方法与过程。
答:1)方法:a 盐溶解提取 b 酸溶液提取 c 碱溶液提取 d 有机溶液提取。
酶工程课程习题库和参考答案
![酶工程课程习题库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ede0e5bceb19e8b8f6ba9a.png)
C、化学诱变 D、物理诱变
四、判断题 ( F )1、相同的酶在不同的 pH 条件下进行测定时,酶活力不同。
(×)2、固定化细胞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长繁殖,由于细胞密度增大,使生化反应 加速,所以能够提高酶活力。 (×)3、只有以金属离子为激活剂的酶,才可以进行金属离子置换修饰。 (√)4、包埋法可以用于酶、细胞和原生质体的固定化。 (√)5、有机溶剂的极性系数是指某种溶剂在正辛烷与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 五、简答题 1、何谓酶工程,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物相容性的物质,进行共价连接,从而改变酶的结构和性质。 10、酶的金属离子置换修饰:把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换成另一种金属离子,使酶的特性 和功能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 1、根据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的不同,酶可以分为_蛋白类酶_和 __核酸 类酶__两大类。 2、转录是以DNA 为模板,以核苷三磷酸 为底物,在依赖 DNA 的 RNA 聚合酶 的作用下生成RNA 的过程。 3、植物细胞培养主要用于生产色素、香精、药物 、酶 、等次级代谢产物。 4、细胞破碎的主要方法有机械破碎,物理破碎,化学破碎法 ,酶促破碎法 。 5、定点突变是在 DNA 序列的某一特定位点上 进行碱基的改变,从而获得突变基因 的操作技术。
延。 4、何谓膜分离技术?在酶的生产中有何应用?
答:借助于一定孔径的高分子薄膜,将不同大小、不同形状和不同特性的物质颗粒 或分子进行分离的技术称为膜分离技术。
在酶的生产中,可以利用微滤技术除去粗酶液中的微生物细胞,利用超滤技术除去相 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等杂质,进行酶的分离纯化,同时还达到酶液浓缩的目的,特 别适用于液体酶制剂的生产。 5、 何谓大分子结合修饰?有何作用?
1、答:端粒酶(Telomerase)是催化端粒合成和延长的酶。端粒酶的催化过程主要包
酶工程课程习题库和参考答案
![酶工程课程习题库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ede0e5bceb19e8b8f6ba9a.png)
物相容性的物质,进行共价连接,从而改变酶的结构和性质。 10、酶的金属离子置换修饰:把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换成另一种金属离子,使酶的特性 和功能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 1、根据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的不同,酶可以分为_蛋白类酶_和 __核酸 类酶__两大类。 2、转录是以DNA 为模板,以核苷三磷酸 为底物,在依赖 DNA 的 RNA 聚合酶 的作用下生成RNA 的过程。 3、植物细胞培养主要用于生产色素、香精、药物 、酶 、等次级代谢产物。 4、细胞破碎的主要方法有机械破碎,物理破碎,化学破碎法 ,酶促破碎法 。 5、定点突变是在 DNA 序列的某一特定位点上 进行碱基的改变,从而获得突变基因 的操作技术。
这比起微生物来时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与完整植物的生长周期比较,却是大大地缩短生 产周期。一般植物从发芽、生长到收获,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年甚至更长时间。例如,木 瓜的生长周期一般为 8 个月,紫草为 5 年,野山参则更长。
(3)易于管理,减轻劳动强度:植物细胞培养在人工控制条件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 生产,不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的影响,易于操作管理,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 动条件。
答:植物细胞培养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提高产率:使用优良的植物细胞进行培养生产天然产物,可以明显提高天然产 物的产率,例如,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工业公司于 1983 年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采用紫草 细胞培养 23 天。细胞中紫草宁的含量达到细胞干重的 14%,比紫草根中紫草宁的含量高 10 倍,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紫草宁的比产率达到 5.7mg/d*g 细胞,比种植紫草宁比产率 (0.0068mg/d*g 植物)高 830 倍。 (2)缩短周期:植物细胞声场的倍增时间一般为 12~60h,一般生产周期 15~30d,
答:采用水溶性大分子与酶的侧链基团共价结合,使酶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 从而改变酶的特性与功能的方法称为大分子结合修饰。
酶工程复习题
![酶工程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f7c7d9a87c24028905fc39f.png)
酶工程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答案)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B)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C)酶具有专一性(D)酶是生物催化剂2.下列哪一项不是辅酶的功能( )(A)转移基团(B)传递氢(C)传递电子(D)(答案)决定酶的专一性3.下列对酶活力的测定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酶的反应速度可通过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测定底物的减少量来完成(B)需在最适pH条件下进行(C)(答案)按国际酶学会统一标准温度都采用25℃(D)要求[S]远远小于[E]4.下列关于酶活性部位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活性部位是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催化功能的部位(B)活性部位的基因按功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合基团,一类是催化基团(C)酶活性部位的集团可以是同一条肽链但在一级结构上相距很远的集团(D)(答案)不同肽链上的有关基团不能构成该酶的活性部位5.酶的高效率在于(A)增加活化能(B)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C)增加反应物的能量水平(D)(答案)降低活化能6.作为催化剂的酶分子,具有下列哪一种能量效应(A)增高反应活化能(B)(答案)降低反应活化能(C)增高产物能量水平(D)降低产物能量水平二、填空题1.酶和菌体固定化的方法很多。
主要可分为吸附法、结合法、交联法和热处理法2.系统命名法根据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将酶分为6大类。
即 1、氧化还原酶;2、转移酶;3、水解酶;4、裂合酶;5、异构酶;6、合成酶(或称连接酶)。
3.酶分子修饰中,经过修饰的酶的特性会改变,即可提高酶活力,增加稳定性或降低抗原性。
4.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酶分子结构,二是反应条件。
5.酶的特点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酶具有高的作用专一性;其化学本质具有蛋白质性质。
6.常用产酶菌有细菌(大肠杆菌);霉菌(黑曲酶;青酶;木酶;根酶);放线菌(链酶菌);酵母等。
酶工程问答题附答案
![酶工程问答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9ad8ea9e3143323868930d.png)
酶工程问答题1.为什么滞后合成型的酶要在细胞生长一段时间甚至进入平衡期以后才开始合成?滞后合成酶在细胞生长一段时间或者进入平衡期以后才开始其生物合成并大量积累,又称为非生长偶联型,许多水解酶的生物合成都属于这一类型。
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培养基中存在的阻遏物的阻遏作用。
只有随着细胞的生长,阻遏物几乎被细胞用完而使阻遏解除后,酶才开始大量合成。
若培养基中不存在阻遏物,该酶的合成可以转为延续合成型。
该类型酶所对应的mRNA稳定性很好,可以在细胞生长进入平衡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进行酶的生物合成。
2.酶的发酵生产过程中,要使酶的产率提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①首先要使用优良的产酶细胞;②使用优良的发酵生产设备;③采用先进的分离纯化技术和设备;④控制好工艺条件;⑤采取某些有效的措施:增加诱导物、控制阻遏物浓度、增加表面活性剂、增加产酶促进剂。
3.酶发酵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①细胞生长动力学主要研究细胞生长速度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对细胞生长速度影响的规律。
②产酶动力学主要研究细胞产酶速率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对产酶速率的影响规律。
③基质消耗动力学主要研究发酵过程中基质消耗速率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对基质消耗速率的影响规律。
4.简述酶沉淀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
沉淀分离是通过改变某些条件或添加某种物质,使酶或杂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沉淀析出,与其它溶质分离的技术过程。
在盐浓度达到某一界限后,酶的溶解度随盐浓度升高而降低,这称为盐析现象。
有机溶剂使溶液的介电常数降低,溶质分子间的静电引力增大,互相吸引而易于凝集。
有机溶剂与水互相作用还可破坏溶质分子表面的水膜,使其溶解度降低而沉淀析出。
5.简述凝胶层析的原理。
凝胶层析:以各种多孔凝胶为固定相,利用流动相中所含各种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而达到物质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原理:凝胶层析柱中装有多孔凝胶,当含有各种组分的混合溶液流经凝胶层析柱时,大分子物质由于分子直径大,不能进入凝胶的微孔,只能分布于凝胶颗粒的间隙中,以较快的速度流过凝胶柱。
酶工程习题答案全
![酶工程习题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9aaa39a5b9f3f90f77c61b1f.png)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2、酶工程:酶的生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
它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技术,是将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微生物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新技术,是借助工程学手段利用酶或细胞、细胞器的特定功能提供产品的一门科学3、核酸类酶:为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核糖核酸分子。
它可以催化本身RNA剪切或剪接作用,还可以催化其他RNA,DNA多糖,酯类等分子进行反应4、蛋白类酶:为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它只能催化其他分子进行反应。
5、酶的生产:是指通过人工操作获得所需酶的技术过程。
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产酶,动植物培养产酶,酶提取和分离纯化等6、酶的改性是通过各种方法改进酶的催化特性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酶分子的修饰,酶固定化,酶非水相催化等7、酶的应用:是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物质或者不良物质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酶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以及酶在各领域的应用等。
8、酶的专一性:又称为特异性,是指酶在催化生化反应时对底物的选择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结构相似的底物进行某种类型反应的特性。
亦即酶只能催化某一类或某一种化学反应。
9、酶的转换数:酶的转换数Kp。
又称为摩尔催化活性,是指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的分子数二、填空题1、根据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的不同,酶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类。
2、核酸类酶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是__________,蛋白类酶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是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分子内催化作用的核酸类酶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酶活力是_______________的量度指标,酶的比活力是_______________的量度指标,酶的转换数的主要组分是________________的度量指标。
酶工程 试题及答案
![酶工程 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6dbdc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5.png)
共三套《酶工程》试题一:一、是非题(每题1 分,共10 分)1 、酶是具有生物催化特性的特殊蛋白质。
( )2 、酶的分类与命名的基础是酶的专一性. ( )3 、酶活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越大,意味着酶活力越高。
( )4 、液体深层发酵是目前酶发酵生产的主要方式。
( )5 、培养基中的碳源,其惟一作用是能够向细胞提供碳素化合物的营养物质。
( )6 、膜分离过程中,膜的作用是选择性地让小于其孔径的物质颗粒成份或者份子通过,而把大于其孔径的颗粒截留。
( )7 、在酶与底物、酶与竞争性抑制剂、酶与辅酶之间都是互配的份子对,在酶的亲和层析分离中,可把份子对中的任何一方作为固定相。
( )8 、角叉菜胶也是一种凝胶,在酶工程中常用于凝胶层析分离纯化酶。
( )9 、α-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可使淀粉液化,但不称为糊精化酶。
( )10、酶法产生饴糖使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协同作用. (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28 分)1 、日本称为“酵素”的东西,中文称为__________,英文则为__________,是库尼 (Kuhne) 于1878 年首先使用的。
其实它存在于生物体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2 、1926 年,萨姆纳(Sumner)首先制得__________酶结晶,并指出__________是蛋白质。
他因这一杰出贡献,获1947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3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高产糖比酶优良菌株菌号为__________,高产液化酶优良菌株菌号为___________。
在微生物分类上,前者属于__________菌,后者属于__________菌。
4 、1960 年,查柯柏(Jacob)和莫洛德(Monod)提出了控制子学说,认为DNA 份子中,与酶生物合成有关的基因有四种,即控制基因、调节基因、__________基因和__________基因。
酶工程——分章问答题
![酶工程——分章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bd4bae077cd184254b353563.png)
酶工程——分章问答题第一章绪论1酶工程的概念?其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有哪些?概念:酶的生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
由酶学与化学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微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它从应用目的出发,研究酶的产生、酶的制备与改造、酶反应器以及酶的各方面应用。
(酶的生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分为:化学酶工程与生物酶工程。
内容:微生物细胞发酵产酶、动植物细胞培养产酶、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酶分子的修饰、酶,细胞和原生质体固定化、酶的非水相催化、酶反应器和酶的应用。
任务:经过预先设计,通过人工操作,获得人们所需的酶,并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充分发挥其催化功能2.什么是核酸酶类?其发现有何重要意义?定义:主要由核糖核酸组成——核酸类酶(R酶)意义:它的发现,改变了有关酶的概念,被认为是最近20年来生物科学领域最令人鼓舞的发现之一。
3.P酶和R酶的分类和命名有何异同?主要由蛋白质组成——蛋白类酶(P酶);主要由核糖核酸组成——核酸类酶(R酶)P酶的分类原则:a按照酶催化作用的类型,将蛋白质酶类分为六大类b每个大类中,按照酶的作用底物、化学键或基团的不同,分为若干亚类c每一亚类中再分为若干小类d每一小类中包含若干具体的酶命名:根据系统命名法,每一种具体的酶,除了有一个系统名称以外,还有一个系统编号。
系统编号采用四码编码方法。
第一个号码表示该酶属于6大类酶中的某一类,第二个号码表示该酶属于该大类某一亚类,第三个号码表示亚类中的某一个小类,第四个号码表示这一具体的酶在该小类中的序号。
R酶的分类原则:a根据酶作用的底物是其本身RNA分子还是其他分子,可以将R酶分为内催化和分子间催化两大类。
b在每个大类中,根据酶的催化类型不同,将R酶分为若干亚类c在每个亚类中,根据酶的结构特点和催化特性的不同,分为若干小类d在每一小类中包含若干具体的酶4.简述酶活力单位的概念和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概念:在最适条件(温度25℃)下,每分钟内催化1微摩尔(μ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为1个酶活力单位,即IU=1μmol /min。
酶工程试卷
![酶工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af671c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c.png)
一、判断题(每题1分, 共10分)1.酶是具有生物催化特性的特殊蛋白质。
(×)2.酶活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越大, 意味着酶活力越高。
(( )3.液体深层发酵是目前酶发酵生产的主要方式。
(( )4.培养基中的碳源, 其唯一作用是能够向细胞提供碳素化合物的营养物质。
(×)5.在酶与底物、酶与竞争性抑制剂、酶与辅酶之间都是互配的分子对, 在酶的亲和层析分离中, 可把分子对中的任何一方作为固定相。
(( )6.补料是指在发酵过程中补充添加一定量的营养物质, 补料的时间一般以发酵前期为好。
(×)7.酶固定化过程中, 固定化的载体应是疏水的。
(×)8.在酶的抽提过程, 抽提液的pH应接近酶蛋白的等电点。
(×)9.青霉素酰化酶不但能催化青霉素侧链的水解作用,而且也能催化逆反应。
(( )10.亲和试剂又称活性部位指示试剂,这类修饰剂的结构类似于底物结构。
( )11.酶的分类与命名的基础是酶的专一性。
(√)12.膜分离过程中, 膜的作用是选择性地让小于其孔径的物质颗粒成分或分子通过, 而把大于其孔径的颗粒截留。
(√)13.角叉菜胶也是一种凝胶, 在酶工程中常用于凝胶层析分离纯化酶。
(╳)14.α-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可使淀粉液化, 但不称为糊精化酶。
(╳)15.酶法产生饴糖使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协同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10分)3. 1.日本称为“酵素”的东西, 中文称为____酶_, 英文则为__enzyme_, 是库尼(Kuhne)于1878年首先使用的。
4. 2.1926年,萨姆纳(Sumner)首先制得__脲酶_酶结晶,并指出_脲酶_是蛋白质。
他因这一杰出贡献,获194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5.1960年, 雅各布(Jacob)和莫诺德(Monod)提出了操纵子学说, 认为DNA分子中, 与酶生物合成有关的基因有四种, 即启动基因、操纵_基因和__结构__基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什么叫酶工程?酶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酶的生产与应用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
(2)酶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经过预先设计,通过人工操作,获得人们所需的酶,并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充分发挥其催化功能。
2.常用酶的活力单位及其定义是什么?答:常用酶的活力单位:IU和卡特(kat)IU:表示每分钟催化1umol的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卡特(kat):表示每1s催化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定义为 1卡特3.液体酶的酶活力测定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举例说明。
答:㈠液体酶的酶活力测定一般哟啊经过四个步骤:①根据酶催化的专一性,选择适宜的底物,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底物溶液。
②根据酶的动力学性质,确定催化反应的温度、PH值、底物浓度、激活剂浓度等反应条件。
③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一定量的酶液和底物溶液混合均匀,适时记下反应开始的时间。
④反应到一定的时间,取出适量的反应液,运用各种生化检测技术,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减少量。
㈡举例说明:如测定蛋白酶的活力时,选择蛋白作为底物,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根据蛋白酶的动力学性质,确定溶液的温度为28℃,PH值为8.5;将底物蛋白液蛋白酶混合均匀,取出适量的反应液,测出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减少量。
4、酶的生产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答:酶的生产方法有三种。
㈠提取分离法:采用各种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从动物和植物的组织、器官、细胞或微生物中将酶提取出来,再进行分离纯化的技术过程。
优点:设备较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受生物资源、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影响,或者使工艺路线变得繁杂。
㈡生物合成法:利用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的生命活动而获得人们所需酶的技术过程。
优点:生产周期短,酶产率较高,不受生物资源、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
缺点:对发酵设备和工艺条件要求高㈢化学合成法:采用化学技术合成人们所需酶的技术。
优点:对认识和阐明生物体的行为和规律、设计和合成高效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缺点:要求单位达到很高的纯度,成本高。
5.写出本章的40个英文专业术语。
淀粉酶 amylase 酶 enzyme 竞争性抑制 competitive inhibition非竞争性抑制 noncompetitive inhibition反竞争性抑制 uncompetitive inhibition氧化还原酶 oxidoreductase 转移酶 transferase 水解酶 hydrolase裂合酶 lyase异构酶 isomerase连接酶 igase 合成酶 synthetase自我剪切酶 self-deavage ribozyme 自我剪接酶self-splicing ribozyme 分子内催化 incis 分子间催化 intrans 消旋酶 racemase变位酶 mutase 脱羧酶 decarboxylase 醛缩酶 aldolase脱水酶 dehydrase 摩尔催化活性 molar catalytic activity内含子 intron 外显子 exon 间隔序列 intervening sequence核酸类酶 Ribozymes 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琥珀酸脱氢酶 succinic dehydrogenase琥珀酸半醛脱氢succinic semialdehyde dehydrogenase黄酶 yellow enzyme 间酶 zwischen-ferment葡萄糖氧化酶 glucose-oxidase 系统名称 systematic name醇脱氢酶 alcohol dehydrogenase 延胡索酸还原酶 fumaric reductase表异构酶 epimerase 顺反异构酶 cis-trans isomerase分子印记 molecular imprinting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第二章微生物发酵产酶1.比较原核生物酶合成调节机制中的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和反馈阻遏作用。
答:(1)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是指某些物质(葡萄糖)分解代谢的产物阻遏某些(诱导酶)生物合成的现象;而反馈阻遏作用是指酶催化反应的产物或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使该酶的生物合成收到阻遏的现象。
(2)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之所以产生,是由于某些物质经过分解代谢放出能量,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则ATP浓度增高,AMP浓度降低。
则CAMP浓度降低,导致CAMP-CAP复合物浓度降低。
结果启动基因的相应位点上没有足够的CAMP-CAP复合物结合,PNA聚合酶也就无法结合到其在启动基因的相应位点上,砖汞无法进行,酶的生物合成受到阻遏。
⑶反馈阻遏作用产生原理:当酶催化反应的产物不过量时,调节基因产生的阻遏蛋白没有活性,不能作用操作基因,RNA酶能与启动基因相应位点结合,转录正常进行;当产物过量时,阻遏蛋白与产物结合,使其构象发生变化,从而使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力增强,RNA聚合酶与启动基因结合受阻,转录无法进行,酶的生物合成受阻。
2.提高微生物酶产量的措施有哪些?答:有4种措施:添加诱导物控制阻遏物的浓度添加表面活性剂添加产酶促进剂⒊酶的生物合成模式有几种?导致这些差异的本质是什么?答:(1)酶的合成模式有4种,分别是:同步合成型;延续合成型;中期合成型;滞后合成型。
(2)差异的本质:①同步合成型是指酶的合成与细胞生长同步进行,即开始点与结束点一致。
②延续合成型:指酶的合成与细胞生长开始点相同,但细胞不生长了,酶还可以延续合成一段较长时间,即终止点不同。
③中期合成型:指细胞生长一段时间后,酶合成才开始,即开始点不同,细胞生长停止后,酶生物合成也随之停止,即终止点相同。
①指细胞生长一段时间后或进行平衡期以后才开始酶的合成,细胞停止生长后,酶的合成还未停止,即开始点与终止点都不同。
⒋列出本章出现的英文专业术语腺苷酸AMP 鸟苷酸 GMP 胞苷酸 CMP 尿苷酸 UMP第 1 页共4 页胸腺苷酸 TMP 起始因子 Initiative factor延伸因子 elongation factor 释放因子 release factor肽基转移酶 peptidyl-transferase 组成型酶 constitutive enzyme 适应型酶 adaptive enzyme 调节型酶 regulated enzyme操纵子学说 operon theory 调节基因 regulator gene启动基因 promoter gene 操纵基因 operator gene结构基因 structural genes 操纵子 operon诱导型操纵子 inducible operon 乳糖操纵子Lac operon阻遏型操纵子 repressible poeron 共阻遏物 corepressor端粒 telomere 端粒酶 telomerase基因扩增 gene amplification 增强子 modulator抗体酶 abzyme 抗体 antibody抗原 antigen 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枯草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放线菌 actinomycete链霉菌 Streptomyces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米曲霉 AspergiUus oryzae 红曲霉Monascus青霉 Penicillium 木霉 Trichoderma根霉 Rhizopus 毛霉 Mucor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假丝酵母 Candida mycoderma第三章动、植物细胞培养产酶⒉、植物细胞产酶主要有哪些途径?在培养中应采用哪些措施才能获得高产量的酶?答:⑴植物细胞产酶的主要途径: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植物细胞的获取:直接分离法、瘀伤组织诱导法、原生质体再生法细胞悬浮培养分离纯化⑵在培养中应采取以下措施获得高产量的酶控制好温度范围。
温度高些,对植物细胞生长有利,温度低些,对次级代谢物积累有利。
控制PH值,植物细胞的PH值一般控制在酸性范围,即PH5.0~6.0控制好溶氧量控制好光照添加适量的前体,可以提高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级代谢产物应用刺激剂,促进某些次级代谢物生成。
⒊动物细胞产酶主要有哪些途径?其培养方式有哪几种?答:㈠动物细胞产酶的主要途径有:①获取动物细胞:将种质稀薄啊用胰蛋白酶消化处理,分散成悬浮细胞②动物细胞培养:将悬浮细胞接入适宜培养液中,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反应器中进行细胞悬浮培养或贴壁培养。
③分离纯化;培养完成后,收集培养液,分离纯化得到所需产物㈡培养方法有:悬浮培养,贴壁培养,固定化培养⒋列出本章英语专业术语原生质体 protoplast 刺激剂 elecitor 两性霉素 Fungizone 制霉菌素 Mycostatin 缓冲系统 HEPES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iator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 uPA第四章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⒈常用于分离酶的技术有哪些?其分离原理?答:⑴有离子交换层析法:其分离原理是根据所带电荷多少,即指利用离子交换剂上的可解离基因(活性基因)对各种离子的亲和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⑵聚丙烯胺凝胶层析分离原理:以聚丙烯胺凝胶为固定相,利用流动相中所含各种组分的相对分子量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
即由于大分子物质直径较大,不能进入凝胶微孔,洗脱路程较短,先被洗脱出来,较小的分子能进入凝胶的微孔内,洗脱路程长,后被洗脱出来。
⑶凝胶电泳分离原理:不同的物质由于带电荷数、颗粒大小、性状不同,在一定的电场中移动方向和速度不同,故可以使它们分离。
凝胶电泳同时具有电泳和分子筛选双重作用。
⒉、比较离子交换层析法与凝胶过滤层析法操作过程异同。
答:⑴相同:它们都利用混合液中个组分的化学、物理性质的不同,使各组分以不同比例分布在两相中,当流动相流经固定相时,各组分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从而使不同的组分分离纯化。
⑵不同:操作过程都有装柱、平衡、上样、洗脱和收集,但离子交换层析还有再生最后一步,使离子交换剂恢复原状,以便重复利用,但凝胶层析没有“再生”步骤。
⒊叙述超临界萃取的分离原理及选择策略答:⑴分离原理:利用分离物质与杂质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一种萃取技术。
即溶解度大的物质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中,与不溶解或溶解度小的物质分开,然后通过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力;使超临界流体变为气态,而得到第 2 页共4 页所需的物质。
⑵选择策略:萃取剂具有良好化学稳定剂,对设备没有腐蚀性;温度最好控制在室温,临界压力不能太高,可节约压缩动力费用;选择性要好,容易制的、得高纯度的制品;溶解度要高,萃取剂要易获得,价格要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