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科技成果——RoboShark智能仿生深海潜航器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项目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项目通过综合绩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4f7337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3.png)
作者: 崔爽[1];陈瑜[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科技传播
页码: Q3-Q3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4期
摘要:7月18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以下简称"深海专项")"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体、集成与海试"项目圆满收官.当天,该项目顺利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由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院士领衔的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研制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取得的成果,认为项目研制的"奋斗者"号实现了对世界海洋最深处的科学探索和研究,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
科技成果——多功能水下机器人
![科技成果——多功能水下机器人](https://img.taocdn.com/s3/m/d5ad38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4.png)
科技成果——多功能水下机器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功能水下机器人成为了科技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
多功能水下机器人能够在水下环境中执行各种任务,包括海底勘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开发等,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
多功能水下机器人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海洋科学的发展。
以往,人们进行海底勘测时,通常需要派遣潜水员进行观测和采样工作,这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现在,多功能水下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潜水员执行这些任务。
水下机器人配备有各种传感器和航行设备,能够深入海底进行数据采集和测量工作。
它们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获取更准确、全面的海洋数据,为海洋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多功能水下机器人还能够自主进行海底地形和生物环境的探索,探测海底地形和生物的分布情况,有助于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和变化。
除了海洋科学领域,多功能水下机器人还在环境监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下机器人可以携带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海洋污染物等环境参数的变化。
与传统的水质监测方法比较,水下机器人不仅能够覆盖更广泛的监测范围,还能够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
通过多个水下机器人的网络化合作,可以实现对环境的全方位监测和实时数据传输,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多功能水下机器人还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海洋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常常面临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如深水油气勘探、深海矿产资源的开采等。
多功能水下机器人具备较强的潜水能力和作业能力,能够在复杂的海底环境中开展水下工程作业。
它们可以执行海底油气管线的安装和维护,进行水下航道的维修与清理,甚至参与深海矿产的勘探和开采工作。
水下机器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海洋资源开发的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还减少了人员的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多功能水下机器人作为一项重要的科技成果,为海洋科学、环境监测和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它们能够在水下环境中执行各种任务,为人们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
智能海洋探索:深海世界的发现
![智能海洋探索:深海世界的发现](https://img.taocdn.com/s3/m/cf5db34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4.png)
智能海洋探索:深海世界的发现在人类探索的旅程中,深海一直是最神秘和令人向往的领域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技术的应用,智能海洋探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揭开深海世界的面纱。
深海是地球表面上最大、最不可探测的生态系统之一。
直到最近,我们对其了解仍然非常有限,这片蔚蓝色的未知区域充满了挑战和谜团。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先进的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我们正逐步揭示深海的神秘面纱。
智能海洋探索的一个关键领域是远程操控的自主水下航行器。
这些航行器配备有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摄像机,能够承受极端的深海压力和环境。
它们能够深入到人类无法到达的深度,捕捉到宝贵的数据和图像,帮助科学家们理解深海生物、地质结构和海洋化学过程。
除了物理机器人,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方面的应用也为深海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海洋学家们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大量的海洋数据,发现隐藏在其中的模式和关联。
这种能力不仅加速了研究进程,还为预测气候变化、海洋污染和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
智能海洋探索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对深海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理解。
通过高清晰度的图像和视频,我们发现了许多前所未知的深海生物,它们生活在黑暗中、水压极高的环境中,展示出极端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这些发现不仅拓展了我们对生命的认知边界,还为生物学和医药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
智能海洋探索的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的稳定性、成本效益和环境影响等问题。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合作的加强,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深海世界的探索将会更加深入和全面。
总之,智能海洋探索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象征,更是人类勇于探索未知、理解自然奥秘的体现。
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我们正逐步揭开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为地球和人类的未来开辟新的可能性。
北航团队探秘“水下壁虎”仿生应用潜力大
![北航团队探秘“水下壁虎”仿生应用潜力大](https://img.taocdn.com/s3/m/cd66a0b1d1f34693daef3ea6.png)
丁绘制 高程和 跟踪 表面反 射率 的激 光 高度 ‘ _ 的读数 。他们 发现 , 陨石 坑 中水星 冰存量 的
总 面积 约 为 3 4 0 0平 方公 。研 究人 员发 观
研 究 团队进 … 一 步利 用复 合 多材料 3 D打 印技 术 实 现 一体 化 打 印成 形 , 吸 盘 样机 材 料 刚度 跨 越 3个数
4个 直径 小丁 5公 里的沉 积物 区域 , 但 史 多 地 势 从 1公 里 到 几 厘 米 尺 寸 等 的 小 “ 补 J 。 ’ ’ 。这 些 小型矿 床 的 存在 ,可 能赴 陨 坑 外 面稍亮 表而 的来源 , 可 能大 大增 『 J l 】 水 的
并库 存 。这与 月球 有点像 , 月球 两 极 也
几乎 没有 阳光 直射 ,一些火 山 口底部 根本 接 受不 到 阳光 的 “ 照拂 ”。美 国国家 航 航 天 局 ( N A S A ) 的 “信使 号 ”探 测 器 2 0 1 1年 进 入 了水 星轨 道 ,推动 了对这 一假 设 的验 证 , 其探测 到 与地球 北极 一致 的中予 信 号。而 在 新 研 究中 ,研 究 人员 深入 研 究 了 “ 信 使 号” 返 回的数据 , 还 专 门查看 了探测 器 中专 f J 刚
鱼 可 以在 游 动 中 通 过 头 部 的 吸 盘 完 成 对 鲨 鱼 、 海
豚 、 海龟 等 不 同海 洋 生物 的快速 吸 附。生 物 学家 形 象地 将 该行 为 称 为 “ 搭顺风车 ” , 从而减少鲫鱼 自 身 的 能 耗 。其 头 部 的 吸 盘 是 由背 鳍 进 化 而 成 , 被 生物 学家称作 “ 脊 椎 动 物 解 剖 学 上 最 奇 妙 的 结 构
科 技 、水 卜 救 援 、海 洋 生 态榆 测 等 方面 , 可 发 挥 重 要 作用 。研 究人 员通 过 将 仿 生样 机集 成 到 水 下机器 人 上 ,实 现 了类 似 鲫鱼 的游动 一吸 附 一脱 离 。这 项 研 究T作 不但 从生 物力 学角度 揭 示鲫 鱼的 吸附机 制 , 同时 为未 来 的低 功 耗水 下 仿 生软 体机 器 人 、水 下 吸 附装 置提 供 了新 的思路 。 来源 :新 华社
深海探索的新型科技设备
![深海探索的新型科技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8f6754d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9.png)
深海探索的新型科技设备深海是地球上最神秘、最广袤的区域之一,覆盖面积超过70%的地球表面。
由于环境的极端和复杂,深海探索一直是人类科学研究中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新型科技设备应运而生,它们在深海探测、观测和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几种新型科技设备在深海探索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对未来深海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深海无人潜水器深海无人潜水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是用于进行深海探测的一种无人操作设备。
它们可以在极端的压力和低温环境下工作,并具备远程控制和自主导航能力。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UUV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科学研究、海洋勘探及军事侦察等。
1.1 技术特点现代无人潜水器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摄像头及数据处理系统,使其能够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及图像信息。
这些设备通常具备高耐压性和较长的续航能力,可以在数千米深的海底环境中长时间工作。
1.1.1 感知与导航技术无人潜水器配置了多种感知与导航技术,包括声呐、视频图像传感器和惯性导航系统。
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精确定位并避开障碍物,同时获取高质量的数据。
1.1.2 自主学习与适应性新型UUV还具备自我学习和适应能力,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不断优化其操作,提高探测效率。
这种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变化多端的深海环境,更有效地完成科学任务。
1.2 应用实例目前,无人潜水器被广泛用于科学考察和环境监测。
例如,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探测任务中,研究人员利用UUV对该地区进行高精度三维成像,并推动了深海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二、深海可视化技术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深海可视化技术也得到了显著改进。
这类技术通常结合声呐扫描与视频成像,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生动且真实的深海探索图景。
这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全面了解深海生态系统以及底栖生物群落分布情况。
2.1 声学成像技术声纳是深海可视化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发送声波并接收反射波来获得目标物体的信息。
智能海洋探索:深海世界的发现
![智能海洋探索:深海世界的发现](https://img.taocdn.com/s3/m/4b7e8a2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e.png)
智能海洋探索:深海世界的发现
在人类探索的进程中,智能海洋探索技术的发展正日益展现出无限潜力。
深海,这片神秘而浩瀚的领域,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然而,由于深海环境的极端恶劣和未知,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家们的难题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海洋探索装备如水下无人机和远程控制潜水器逐渐成为现实。
这些技术不仅扩展了我们的感知能力,还让我们能够深入到以往难以抵达的深海区域。
例如,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达到11000米,而通过现代科技,我们已经能够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进行详细的探索和研究。
智能海洋探索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为了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见解。
深海生物多样性的发现,如深海鱼类、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群落,为生物学家们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除了生物多样性,深海还隐藏着丰富的地质和化学信息。
深海热液喷口和海底火山是地球内部活动的窗口,研究这些现象不仅有助于理解地球的地质构造,还可能为未来的资源开发提供线索。
然而,智能海洋探索技术的进步并非没有挑战。
高压、低温和无光的深海环境对设备和材料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科学家们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技术,以应对这些挑战。
此外,深海生物可能面临的影响也需要我们谨慎对待,避免人类活动对这些脆弱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总体而言,智能海洋探索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揭开了深海世界的面纱,带来了丰富的科学成果和挑战。
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合作,我们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神秘而令人着迷的海洋领域,为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带来更多的希望与可能。
北京大学9项成果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北京大学9项成果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https://img.taocdn.com/s3/m/f8d7634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b.png)
北京大学9项成果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佚名
【期刊名称】《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42)1
【总页数】1页(P67-6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
【相关文献】
1.9 000 t远洋散装水泥运输船研究开发获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9 000 t远洋散装水泥运输船获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成果奖、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优秀新产品二等奖 [J],
2.王代树教授等20余年潜心研究中药抑癌制剂紫龙金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
奖 [J],
3.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自然资源部提名的7个项目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J], 王少勇;
4.“欠平衡钻井井筒多相流动规律研究”获2003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J], 焦念友
5.“铁路提速线路强化技术及其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获2003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8大科技成就人造太阳深海一号上天入海扛把子
![中国8大科技成就人造太阳深海一号上天入海扛把子](https://img.taocdn.com/s3/m/e17bb82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a.png)
中国8大科技成就人造太阳深海一号上天入海扛把子中国8大科技成就:人造太阳深海一号上天入海扛把子中国一直在全球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从高铁技术到人工智能,中国始终处于创新的前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中国8大科技成就之一:人造太阳深海一号。
这一科技成就的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包括能源、环境保护和海洋科学等。
人造太阳深海一号是中国工程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
作为独立研发的核聚变装置,它被誉为“未来清洁能源之星”。
人造太阳深海一号是一种模拟太阳核聚变的实验技术,旨在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首先,人造太阳深海一号的重要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能源替代方案。
传统能源如煤炭和石油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加速了全球变暖和环境破坏。
然而,人造太阳深海一号通过模拟太阳的聚变反应,能够在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情况下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
这一技术有望在未来取代传统能源,使我们的地球更加清洁和可持续。
其次,人造太阳深海一号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海洋内部的研究需求日益增加。
而相较于传统的海洋科考船只,深海一号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它可以潜入海底深处,进行各种科学探测和取样,这为海洋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样本,并且加速了海洋研究的进程。
此外,人造太阳深海一号的研发和建造也提高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国际声誉。
作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程项目,深海一号的成功建造不仅证明了中国在核能领域的实力,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在顶尖科技领域的国际地位。
这不仅强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认可,也为中国技术走向国际市场带来了更多机会。
总结起来,人造太阳深海一号作为中国的科技成就展示了中国在能源、环境和海洋领域的创新能力。
它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同时也加速了海洋科学研究的进展。
这一科技成就不仅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声誉,也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通过人造太阳深海一号的研发和应用,中国展现了其创新实力和科技前沿性。
科技成果——水下无源导航系统
![科技成果——水下无源导航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6986ba477232f60dccca1e2.png)
科技成果——水下无源导航系统技术开发单位北京大学成果简介本项目属于空间信息科学领域,来源于国家立项项目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重点进行了水下地形、水下重力辅助惯性导航技术研究并对水下地磁辅助导航方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从而建立起一整套依靠水下地学特征实现运载体水下长期航行的导航定位技术理论。
应用范围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领域,例如水下资源探测与开采、海底通信、水下运动载体辅助导航、海上航标定位、航道测绘等诸多领域都可以直接应用本成果。
技术优势本成果采用测绘的手段,将地学自然参量融合到导航中,给测绘和导航理论与技术都带来了新发展。
应用本成果可将INS的位置误差从2000米左右在较短时间内修正到250米左右,实现了水下运动载体的长时间隐蔽航行的港口到港口导航,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巨大的。
经教育部北京大学查新站查新,目前还未见有资料表明国内外开展了集地形匹配、二维匹配、重力辅助导航、地磁辅助导航的水下辅助导航系统研究,本系统的综合性能和效能上要优于国内外类似研究成果,市场竞争力也更为强大,也必将产生更为重大的效益。
技术水平该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鉴定,评价为:项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所提出的地学自然参量与导航手段融合的方法具有创新性,在匹配算法与仿真平台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自主式水下辅助导航系统的建立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
该项目获得2007年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
市场前景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没有同类产品,若能尽快将本成果产业化,必将迅速占领市场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投资估算本成果应用领域和方式广泛,最低只需100万元即可实现成果转化。
效益分析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领域,例如用于地球物理领域进行矿产资源探测,以发现矿产增加效益、节省探测费用不少于1000万元计算,理论成果不低于1000万元。
INS必须附加辅助导航部件,现多数由硬件完成,其价格往往是INS价格的1/3以上。
仿生机器鱼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_王扬威
![仿生机器鱼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_王扬威](https://img.taocdn.com/s3/m/a35efc6702768e9951e73862.png)
第27卷第2期2011年4月机械设计与研究M a c h i n e D e s i g n a n dR e s e a r c h V o l .27N o .2A p r .,2011收稿日期:2010-05-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5049);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自主资助研究课题(S K L R S 200805C )文章编号:1006-2343(2011)02-022-04仿生机器鱼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王扬威,王振龙,李 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 150001,E -m a i l :w y w k l y @126.c o m ) 摘 要: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深入,仿生机器鱼已成为水下机器人研究的热点问题。
文中介绍了仿生机器鱼的分类,分析了各类型的游动特点。
对鱼类游动机理和仿生机器鱼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仿生机器鱼研究的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海洋资源;水下机器人;仿生机器鱼中图分类号:T P 242.3 文献标识码:AR e s e a r c h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T e n d e n c y o f B i o m i m e t i c R o b o t F i s hW A N GY a n g -w e i ,W A N GZ h e n -l o n g ,L I J i a n(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R o b o t i c s a n d S y s t e m ,H a r b i n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H a r b i n 150001,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B i o m i m e t i c r o b o t f i s h h a s b e c o m e a r e s e a r c h f o c u s i n u n d e r w a t e r r o b o t d o m a i n w i t h t h e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o c e a n i c r e s o u r c e s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c a t e g o r i e s o f b i o m i m e t i c r o b o t f i s ha n da n a l y s e s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v a r i o u s s w i m m i n g t y p e s f i r s t l y .T h e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u s i nq u o o f f i s hs w i m m i n g t h e o r y a n d b i o m i m e t i c r o b o t f i s h i s r e v i e w e d .A t l a s t t h e k e y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t h e d e v e l o p i n gt e n d e n c y o f b i o m i m e t i c r o b o t f i s h i s d i s c u s s e d .K e y w o r d s :o c e a n i c r e s o u r c e s ;u n d e r w a t e r r o b o t ;b i o m i m e t i c r o b o t f i s h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可开采和利用的陆地资源正日益减少和枯竭。
智能海洋探索:深海世界的发现
![智能海洋探索:深海世界的发现](https://img.taocdn.com/s3/m/6a61fa1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9.png)
智能海洋探索:深海世界的发现
在蔚蓝的海洋深处,隐藏着一个神秘而未被完全揭开的世界。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海洋探索技术的发展,我们正逐步揭开深海的神秘面纱,探索那些未知的生物和地质奇观。
智能海洋探索技术,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深海世界的大门。
自主水下航行器(AUVs)和遥控水下机器人(ROVs)是我们的先锋,它们装备着高清摄像头、声纳系统和各种传感器,能够在极端的深海环境中自主工作,收集数据,进行科学研究。
这些智能设备不受人类生理极限的限制,能够深入到人类无法触及的海底,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
在深海的黑暗中,智能探索设备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生物。
热液喷口周围,生活着一些极端微生物,它们能够在高温和高压的环境中生存,这些生物的存在挑战了我们对生命极限的理解。
此外,深海中还生活着各种奇特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它们的形态和生存策略都是对深海极端环境的适应。
除了生物多样性,深海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智能海洋探索技术帮助我们勘探海底的矿藏,如锰结核和多金属硫化物,这些资源的开发对于人类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这也带来了对深海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如何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保护深海生态系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智能海洋探索不仅仅是一项科学研究,它还涉及到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等多个方面。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深海世界的了解将越来越深入,这不仅能够满足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心,更能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智能海洋探索将继续带领我们深入探索这个蓝色星球的最后边疆,揭示更多深海的秘密。
机器人技术在海洋探索中的深海潜水器演讲稿
![机器人技术在海洋探索中的深海潜水器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90349e8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1.png)
机器人技术在海洋探索中的深海潜水器演讲稿今天,我站在这里,深感荣幸,因为我将要带领大家踏上一段探索神秘深海的旅程。
而这段旅程的主角,正是那些无惧黑暗、无畏深海的机器人技术——深海潜水器。
深海潜水器,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力量与神秘。
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先锋。
想象一下,在几千米深的海洋中,那些潜水器就像是一群勇敢的探险家,它们背负着人类的期望,一步步向深海进发。
让我们先来看看“深海挑战者”号。
这艘潜水器曾在一次深海探险中,成功下潜到10916米的深度,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深潜纪录。
在这个深度下,光线几乎无法穿透,压力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但“深海挑战者”号却凭借着先进的导航系统和坚固的机身,成功完成了任务。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的环境,只要有勇气和智慧,我们都可以战胜它。
再来说说“蛟龙号”。
这艘潜水器不仅拥有强大的下潜能力,更有着出色的科研能力。
在“蛟龙号”的肚子里,装满了各种高科技的探测仪器。
它们可以实时监测海洋的温度、压力、盐度等数据,为科学家们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
正是有了这些潜水器,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海洋,保护我们的蓝色家园。
当然,深海潜水器的应用并不止于此。
它们还可以用于海洋资源的开发、海底隧道的建设、海洋环境的监测等多个领域。
可以说,深海潜水器已经成为我们探索海洋、利用海洋的重要工具。
然而,尽管深海潜水器有着如此强大的功能,但它们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比如深海环境的复杂性、潜水器的能源问题、通信难题等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去解决。
但我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让深海潜水器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深海潜水器的小故事。
有一次,“蛟龙号”在执行任务时,突然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海山。
这座海山陡峭而光滑,潜水器很难找到合适的下潜点。
但“蛟龙号”并没有放弃,它凭借着先进的避障技术,成功地绕过了海山,继续执行任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我们都能够取得成功。
海底金刚——深海载人潜水器
![海底金刚——深海载人潜水器](https://img.taocdn.com/s3/m/4f435c5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77.png)
海底金刚——深海载人潜水器
奇云
【期刊名称】《青年科学》
【年(卷),期】2010(000)012
【摘要】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我们的未知世界,那么对于海洋,我们同样知之甚少。
海洋中除了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外,据说在6000米以下的大洋底部仍有生命存在。
伴随着人类认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的进程,深海载人潜水器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奇云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4
【相关文献】
1.海底金刚——深海载人潜水器 [J], 奇云
2.深海载人潜水器载人球备选钛合金的断裂韧性试验结果分析 [J], 王芳;崔维成;沈允生;潘彬彬
3.“蛟龙”号载人深海潜水器今夏挑战7000米深海 [J], 若然
4."深海一号"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布放回收系统设计概述及特点分析 [J], 桑巍;李宝钢;佟寅;张勇
5.深海载人潜水器的运动仿真与试验验证 [J], 李德军;赵桥生;何春荣;杨申申;彭超;王磊;张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大学科技成果——RoboLab-Edu自主仿生机器鱼
![北京大学科技成果——RoboLab-Edu自主仿生机器鱼](https://img.taocdn.com/s3/m/089705940066f5335b81210f.png)
北京大学科技成果——RoboLab-Edu自主仿生机器鱼项目简介本项目产业化的市场定位为便于携带、操作性强、可进行编程及二次开发的教育行业。
RoboLab-Edu自主仿生机器鱼以热带盒子鱼为原型,采用单关节仿生尾鳍取代无刷推进器,有效降低设备运行噪声的同时节省了能量消耗;设备外壳采用光敏树脂材料3D打印制成,兼具轻便度与硬度;通过重力滑块机构实现设备的上浮下潜,控制更为灵活,具有水下图像识别、水声通信、路径规划等多种智能功能,最大下潜深度可达60m。
此机器鱼的主要特点:1.节能高效:采用单关节仿生尾鳍作为动力源,利用反卡门涡街的驱动原理,仿生推进效率高达80%;2.仿生设计:模拟热带盒子鱼的外形与游动方式,机动性强,有效降低对水下环境的扰动;3.安全可靠:采用整体开放,局部密封的设计,配备红外避障传感器及照明灯,具有低电量返航、失联返航等功能;4.二次开发:预留防水航插接口,可搭载PH、温度等外接传感器,开发新的功能。
应用范围RoboLab-Edu具有操作性强、代码开源等优势,适用于高校科研、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等用途。
可完成运动控制理论验证,包括机械机构设计、电子电路、算法优化以及多机器人编队等任务。
RoboLab-Edu单关节仿生机器鱼根据应用场景和使用需求,除高精度GPS、九轴姿态传感器以及水声通信等标准模块外,还可以搭载多种水质传感器,进一步丰富产品功能,将其升级为小型水下科研平台。
项目阶段本项目已经做出工程机,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
主要性能参数如下:1.续航能力:2小时2.最大下潜深度:60m3.导航:GPS4.通信方式:水声通信5.控制距离:10m6.最大巡游速度:两倍体长每秒7.最大负载能力:1kg知识产权已申请相关专利。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
深海探索的新技术
![深海探索的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13c089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2.png)
深海探索的新技术深海是地球上最神秘和未开发的领域之一,深海的环境极其严酷,水压巨大,温度低下,黑暗无光,这使得传统的探索手段面临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科技的迅速发展让深海探索变得更加可行,许多新技术层出不穷,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重要的深海探索新技术。
1. 无人潜水器(ROV)无人潜水器(Remote Operated Vehicle, ROV)是一种可以在深海中遥控操作的水下机器人。
它们通常配备高分辨率摄像头和抓手,可以执行拍摄、采样和其他任务。
ROV的出现使科学家能够在不直接下潜的情况下对深海进行观察和研究,显著提高了探索效率和安全性。
近年来,ROV技术不断进步,设备的体积更加小巧,操控更加灵活,同时还具备更高的水下耐久性和多功能性。
从早期简单的摄像功能到如今的多样化任务执行,例如深海采矿和海洋生态监测,ROV已经成为深海探索的重要工具。
2. 自动化水下航行器(AUV)自动化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是一种不需要操控人员实时控制的潜水器,能够根据预设程序独立完成潜水任务。
这种技术在海洋测绘、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AUV通过搭载多种传感器,可以精确测量水温、盐度、深度等多种水文数据,并能够绘制详细的海底地形图。
AUV的智能化程度持续提高,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些设备可以自主规划路径,避开障碍物并优化任务执行,提高了深海探索的效率和准确性。
3. 深海声纳技术声纳技术在深海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可视性极差的深海环境下,声波传播的特点使得声纳成为一种理想的探测工具。
现代声纳系统可以用于识别水下物体、构建海底地形图以及进行生物监测等。
在声纳技术的发展中,合成孔径声纳(Synthetic Aperture Sonar, SAS)作为一种先进的成像技术,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图像,能够清晰地识别和描述海底特征。
这项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海底资源勘探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
深海探测机器人:海洋研究的新篇章
![深海探测机器人:海洋研究的新篇章](https://img.taocdn.com/s3/m/ccdc6b2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9.png)
深海探测机器人:海洋研究的新篇章在人类探索未知的征途上,深海一直是最神秘、最吸引人的领域之一。
如同宇宙的浩瀚无垠,深海同样蕴藏着无数未解之谜和宝贵资源。
而在这个充满挑战的领域中,深海探测机器人正成为我们揭开海洋秘密的得力助手,它们就像是勇敢的潜水员,潜入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发现和认识。
首先,深海探测机器人的出现,就像给海洋研究插上了一双翅膀。
这些高科技的产物能够到达人类难以触及的深海区域,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和数据收集。
它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就像是深海中的勇士,一次次冲破黑暗,探寻光明。
其次,深海探测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广泛,功能强大。
它们不仅可以进行地质勘探、生物采样,还能监测海洋环境变化、评估资源储量。
这就好比给海洋研究装备了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军刀,无论是切割、挖掘还是测量,都能游刃有余。
然而,尽管深海探测机器人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惊喜,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们并非万能钥匙。
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海洋生态的保护。
这些机器人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对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干扰甚至破坏。
因此,我们在使用这些先进技术时,必须谨慎行事,确保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此外,深海探测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还面临着技术难题和成本问题。
如何提高它们的耐压性能和续航能力?如何降低昂贵的研发和维护费用?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只有不断攻克难关,才能使这些深海中的“勇士”更加强大、高效。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深海探测机器人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技术,它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勇气。
正如古人所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洋包容着万物,也孕育着无限可能。
让我们借助深海探测机器人这一强大的助手,继续在海洋研究的征程上砥砺前行,揭开更多海洋的秘密,为人类的未来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
综上所述,深海探测机器人无疑是开启海洋研究新篇章的重要力量。
它们不仅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库,还为我们提供了保护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仿生机器海豚跃出水面
![仿生机器海豚跃出水面](https://img.taocdn.com/s3/m/9a26ca6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b.png)
仿生机器海豚跃出水面
杨晓华
【期刊名称】《中国国情国力》
【年(卷),期】2005(000)009
【摘要】经过多年的跨学科科研攻关,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智能控制实验室、北京大学系统与控制研究中心以长江学者王龙为首的课题组,成功研制出两代仿生海豚样机PKU-dolphin Ⅰ和PKU-dolphin Ⅱ,并研制出了一套机器海豚实验和
测试平台。
【总页数】1页(P64)
【作者】杨晓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1
【相关文献】
1.法设计师打造飞板“海豚人”可自如潜水跃出水面 [J],
2.蓝海豚白海豚跃出水上观光新潮流 [J], 练福光
3.基于尾鳍推进模型的三关节仿生机器海豚系统 [J], 张磊;孟中杰
4.白海豚跃出水面红树林遍布湿地——粤港澳携手推动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 [J], 冯学知
5.北大成功研制出仿生机器海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能海洋探索:深海世界的发现
![智能海洋探索:深海世界的发现](https://img.taocdn.com/s3/m/7983cc4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e.png)
智能海洋探索:深海世界的发现在人类探索历史的长河中,深海一直是一个神秘而充满挑战的领域。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技术的应用,智能海洋探索正迈向前所未有的高峰。
深海世界是地球上最后的未知领域之一,其神秘和多样性令人惊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通过潜水器和遥控设备勇敢地进入了深海的黑暗和寒冷之中。
然而,这种探索常常受到极限条件和技术限制的挑战,使得更深层次的探索成为一种奢望。
智能海洋探索的革新,如今正在改变这一局面。
人工智能和自主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能够设计和制造出能够自主执行任务的探测器和潜水器。
这些智能系统不仅能够承受极端压力和环境条件,还能通过复杂的算法和传感器网络,收集和分析海洋中的数据,揭示出以往无法想象的深海生物和地质奥秘。
例如,现代的自主水下机器人能够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的深海探索任务。
它们配备了先进的摄像头、声纳和化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海洋环境的变化,并记录下深海生物的行为和生态系统的结构。
这种技术的进步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深海生物的生存机制,还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除了生物学和地质学上的发现,智能海洋探索还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和海洋资源管理等全球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智能系统收集的数据,科学家们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和预测海洋的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和保护措施提供支持。
总体而言,智能海洋探索不仅令人兴奋,而且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为我们揭示了地球上最后的未知领域,挑战着人类技术和智慧的极限。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深海世界的秘密将会被更加全面和精确地揭示出来,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科技成果——RoboShark智能仿生深海潜航器
项目简介
本项目产业化的市场定位为需要长时间、远航程可进行水下目标侦测及定位的单位。
RoboShark智能仿生深海潜航器采用鲨鱼为原型,以三关节仿生尾鳍取代无刷推进器,有效降低设备运行噪声的同时节省了能量消耗。
设备外壳采用吸音材料制成,可以提高设备的隐蔽性。
通过重力舱吸排水实现设备的上浮下潜,控制更为灵活,具有定点悬停、定深巡游等多种智能运动功能,最大下潜深度可达1000m。
此潜航器的主要特点:
1.节能高效:采用仿生+滑翔作为动力源,利用反卡门涡街的驱动原理,仿生推进效率高达80%;
2.隐蔽环保:模拟鲨鱼的外形与游动方式,隐蔽性强,对环境扰动小,不会伤害水下生物;
3.安全可靠:采用整体开放,局部密封的设计,配备六方向避障
传感器,具有低电量返航、失联返航等功能;
4.载荷扩展:可搭载声、光、电、磁传感器,满足水下通信、水下定位和水下探测等需求。
应用范围
RoboShark具有长续航、低噪音的优势,适合用于长时间的水下巡游、水下追踪等任务。
可完成海洋勘探,包括海洋科考、水质监测、地貌测绘等任务;水下作业,包括海底管道检测、水下打捞、大坝巡检等任务;军事上可应用于目标侦查、搜寻、定位及排爆等复杂任务。
RoboShark多关节仿生机器鱼根据应用场景和使用需求,除高精度GPS、深度计、九轴姿态传感器以及远距离射频通信等标准模块外,还可以搭载声呐设备、水声通讯设备,进一步的丰富产品功能。
项目阶段
本项目已经做出工程机,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
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1.续航能力:15天(滑翔推进)/8小时(尾鳍推进)
2.最大下潜深度:1000m
3.导航:GPS、惯性导航
4.通信距离:开阔水域可达3km(可选配卫通模块)
5.最大巡游速度:1.5m/s,五级速度可调
6.最大负载能力:25kg
知识产权已申请相关专利。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