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阳明病寒证 虚证
阳明病提纲证
05
阳明病提纲证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调和阴阳
注意保持身体内外环境的平衡,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因素导 致阳气亢盛,引发阳明病证。
饮食有节
遵循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过食辛辣燥热之品,以免损伤脾胃 ,蕴生湿热。
顺应四时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生活起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应自然规律 ,增强身体抵抗力。
阳明病提纲证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阳明病概述 • 阳明病提纲证主要表现 • 阳明病提纲证辨证要点 • 阳明病提纲证治疗方法 • 阳明病提纲证预防与调护 • 阳明病提纲证现代研究进展
01
阳明病概述
阳明病定义与特点
阳明病是伤寒六经病之一,为阳气亢 盛,邪从热化最盛的极期阶段的伤寒 。
阳明病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经证是无形之热邪弥漫全身,而腑证 是有形之热邪与肠中糟粕相结。
药物治疗
包括休息、饮食调整、对症治疗等,旨在 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针对阳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选用适当 的抗生素、抗炎药、免疫调节剂等药物进 行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
非药物治疗
效果评价
如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疗法,以及物 理降温、补液等支持治疗,可辅助治疗阳 明病。
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在阳明病的治疗中取得了 一定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病情难以控制 或出现并发症。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01
深入研究阳明病的病因 和发病机制,探索更有 效的治疗方法。
02
加强阳明病的早期诊断 和鉴别诊断研究,提高 诊断准确率。
03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 临床研究,验证现代医 学治疗手段的疗效和安 全性。
04
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治 疗阳明病的新思路和新 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多 治疗选择。
《伤寒说意》卷五·阳明经虚证
《伤寒说意》卷五·阳明经虚证提纲 (卷五)阳明与太阴为表里,阳盛则阳明司权,太阴化燥而入胃腑,阴盛则太阴当令,阳明化湿而传脾脏。
人之本气不一,有胃实者,有胃虚者。
胃实入腑,则燥热而宜凉泻,胃虚传脏,则湿寒而宜温补。
大小承气之证,胃之实者,五苓、四逆之证,胃之虚者。
实者是谓阳明病,虚者名为阳明,而实则太阴也。
人知胃实者之无所复传,不知胃虚者之动入三阴,传变无穷也。
则承气三汤,可以生人于胃实,可以杀人于胃虚,未可孟浪混施也。
1.阳明入太阴证2.溏泄哕噫3.阳明病,胃阳旺者,则当能食,至燥矢结塞,胃气上逆,乃呕不能食。
若初传胃腑,即不能食,是阳虚而胃寒也。
再见小便不利而手足汗出,是湿寒凝滞,阳不内藏而发泄于四肢也。
四肢为诸阳之本,故阳虚内寒之家,手足常多冷汗。
湿寒积聚,必作固瘕。
固瘕者,瘕块坚固,石硬不软,湿寒凘结,日久而成。
人之便后凝白寒滑成块而下者,即瘕之未固而后行者也。
此其大便,必初硬后溏。
以胃气虚冷,不能蒸水化气,水谷不别,合同而下,故成溏粪也。
4.凡阳明病,脉浮而迟,便是表热里寒,而见下利清谷者,宜四逆汤,温其胃寒。
(方在“太阴”)。
若不温里,而反饮冷水,以助其寒,胃气上逆,必生呕哕,若大吐大下后,阳虚汗出,医见其外热,或以为表证未解,复与之水,以发其汗,或以为里热未清,误以凉药攻之,土败胃逆,俱发哕噫。
缘其胃中寒冷,不堪凉泻之味伐其微阳也。
5.若哕噫而见腹满,便具太阴之证,其前后二窍,定有不利之处。
盖木主疏泄,脾土湿陷,肝木莫达,疏泄不行,故二窍不利。
湿无泄路,己土郁胀,是以腹满。
浊气不得下达,故冲逆而生哕噫。
视其前后不利之部,通其郁塞,则湿消滞散,满减哕除矣。
6.卫虚无汗胃逆咳呕7.阳明病,法应多汗,乃反无汗,其身痒如虫行皮中之状者,此以卫气久虚,不能外发,郁于皮腠之中,蠕蠕欲动而不畅达故也。
8.若卫虚无汗,而小便又利,是阳气下衰,不能摄水也。
二三日后,阳气愈衰,上逆而生咳呕,手足厥冷者浊阴上填,必苦头痛。
阳明病本证阳明病实证
阳明病本证阳明病实证什么是阳明病?中医学将疾病分为寒病、热病、温病、燥病、湿病、风病、火病七大类,其中热病是病邪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热病包括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三类。
其中,阳明病源于“夏热而生,病热而成”,其致病因素主要为外邪入侵,内经不调,饮食积热等。
阳明经为一经脉,是人体三经之一,由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构成,主要负责人体的消化和排泄工作,调整体内外部环境的水分代谢平衡。
如果饮食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人体阳明经气血失调,便容易形成阳明病。
常见的阳明病症状包括发热、口渴、失眠多梦、便秘慢性等。
由于阳明经的特殊位置和作用,导致阳明病不仅局部症状明显,全身表现也比其他热病更为严重。
阳明病本证及其病因病机阳明病本证是指阳明病的基本症状和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口渴、便秘、尿黄、大便干结、腹胀等。
阳明经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中心,主管机体的水液代谢和温热调节,具有着重要的生命力学意义。
阳明病本证的病因主要为饮食积热和清阳上亢,病机为阳明经气血流失、盛火妄行。
临床表现为烦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赤黄等。
阳明病实证是指阳明病在不同季节、不同病程、不同脏腑互动和情志影响下发生的不同表现和病理状态,主要分为表型、腑实型、气滞型、湿盛型和热盛型等。
它们的临床表现各异,但都与阳明病本证病因病机有着密切的关系。
阳明病实证的临床表现表型阳明病实证的表型病因主要与节气、气候和生活习惯有关,临床表现为口渴、发热、汗出、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面红目赤、咳嗽等。
表型阳明病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
腑实型阳明病实证的腑实型病因主要与阳明经脏腑、五脏六腑不同感染和损伤有关,临床表现为高热、口渴、胸闷、胁痛、腹满、干呕等。
腑实型阳明病治疗以和血滋阴为主。
气滞型阳明病实证的气滞型病因主要与情志不畅、久坐或久卧、饮食不节有关,临床表现为胸胁胀痛、四肢困重、口干不渴、大便秘结、溲赤等。
气滞型阳明病治疗以疏肝理气为主。
湿盛型阳明病实证的湿盛型病因主要与气候潮湿、居住环境不干燥有关,临床表现为胸闷、身重、四肢不爽、大便难行、腥臭味重,湿盛型阳明病治疗以利水渗湿、清热解毒为主。
三部六病讲义
主证:恶寒,肢节痹痛。 类证:四肢沉重,行动不便,肢冷畏寒。 治则:温阳通络。
主药方:桂枝甘草汤。桂枝10克,甘草10克。
类药:桂皮、肉桂。
4、表虚证
主证:手足冷,脉细。 类证:肢乏无力,懒动,脉沉微。 治则:补血活络。
主药方:当归甘草汤。当归15克,甘草10克。
类药:川芎、丹参。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少阴病
主证:心动悸,背恶寒、短气,或脉微 细。 治则:强心壮阳。 主方:人参附子汤。 人参10克,附子15克、茯苓15克,五味 子15克,麦冬30克。 主药:人参;副主药:附子。 诊断部位:心背。
第四节 单证、合病、并病、兼证、合证 的证治内容
7、里寒证
主证:时腹自痛。 类证:腹中冷,下利清谷,自利不渴。 治则;温中。 主药方:干姜甘草汤。干姜10克,甘草10克。 类药:砂仁、豆蔻、广木香、小茴香、荜拨、 良姜。
8、里虚证
主证:腹满。 类证:食不下,胸下结硬。 治则:健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药方:苍术甘草汤。苍木30克,甘草10克。
人物传真
马文辉,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青年医学家,第二批全国 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刘绍武老先生弟子。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三部 六病研究室主任,兼风湿免疫科主任。 一、著作有《三部六病纲要》、《刘绍武评讲<伤寒杂病论>》、《易医 论》、《传染病中西医诊疗技术》、《山西省著名中医经验荟萃》等。 二、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代表作有《刘绍武先生及 其学说思想简介》、《<伤寒论>的三部定位和六病辨证》、《<伤寒论> 三阴三阳时位辨证》、《古天文历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辨框架》、《 论<伤寒论>的六病、六证、六时》、《一分为三与三阴三阳在中医基础 理论中的重要定位》、《糖尿病的辨证论治思路》、《刘绍武老师治疗 肿瘤病的经验介绍》、《伤寒论对胃肠病证的辨证论治》等。 三、主持开展的课题有: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卫生 适应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山西省农村卫生适应技术应用示范研究— —《伤寒论》三部六病学说体系的推广、应用研究)。2、山西省卫生厅 科技攻关计划——《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论治体系重建。 四、研制开发了六类制剂品种,神康合剂、胃康合剂、胰康合剂、肝康 合剂、肺康合剂、皮康合剂等。 马文辉主任临床擅长治疗脾胃病、肿瘤病、老年病、糖尿病及其并 发症,对运动神经元病变(如重症肌无力)、血液病变(如过敏性紫癜 )、心身疾病、尤为独到,曾被媒体誉为“山西特色名医”。
伤寒学教学大纲
伤寒学教学大纲《伤寒学》是以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以及历代医家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为研究对象,以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内涵、外延与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基本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为最终目的的一门学科。
本学科既有基础学科特点,又有临床学科属性,既是学习和研究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又是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桥梁,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在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基础上,以六经辨证为核心,将理、法、方、药连贯起来,并紧密结合临床,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见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相关汤证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临床辨证论治原则、思维方法与技能,为提高临床各科辨证论治水平打好基础。
以适应二十一世纪中医药高素质人才需要及社会发展需求。
《伤寒学》大纲内容分绪论、六经病证治及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治及附篇三部分。
第1章绪论简要介绍伤寒学的基本定义与构成要素,《伤寒论》的地位、形成与发展概况,学术渊源与成就,与中医其他三大经典《内经》、《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关系,伤寒的涵义,病因、发病与传变,辨证方法与治则治法,在宽背景、厚历史、深基础中展示伤寒学的地位和研究脉络。
尤其突出其临床经典的特质。
第2—9章分别论述六经病及辨证论治,继承前6版教材的成熟经验,在汤证条文阐述基础上,为保持理法方药一致性、临床概念的完整性,增加【辨证提要】,提纲挚领,掌握要点;以【疑难点击】取代以往【文献摘要】,既指出疑点,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又避免以经释经纯理论之枯燥;增加【案例选释】,强调经典的临床实践性,重在训练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维方法;保留【现代研究】,展示当前研究平台及前沿;补充【学习要求】、【复习思考】,使学生把握学习重点、难点;汤证一级以上标题均用中英文标示,以体现其现代性、国际性。
附篇包括历代著名伤寒学家及其研究伤寒的著作,伤寒学研究近况与最新进展。
伤寒论--阳明病篇(七版)
2019/4/29
伤寒论
2
脾胃肠自成特殊系统: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 主运化,并为胃行其津液,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 湿,胃气以降为顺,脾气主升,二者互为表里, 同居中卅,通达上下,一升一降,燥湿相济是主 持人体气机升降的中心枢纽。小肠分别清浊大肠 主传导,始终保持胃肠的胃实肠虚,胃虚肠实, 虚实交替的正常生理现象。此即经曰:“实而不 满”从而产生大量的阳气与津液,为人体生命活 动必须物质基础,在正常情况下,阳气与津液保持 相对平行即“阴平阳秘”
2019/4/29
伤寒论
23
分析:
影响胃肠气机卒滞不通—腹满推之可不大便
胃 迫津外出—汗自出
热 伤津耗气—身重 炽 伤津耗气面部经脉失养—口不仁面垢 盛 上扰心神—谵语
膀胱失约—遗尿
治禁:
忌汗
无表证 胃热亢盛
误汗—谵语 阴竭于下—额上生汗
忌下 胃热虽盛 误下 阳浮于上 2019/4/29 但腑实未成 伤寒论 中阳受伤—手足厥冷24
阳明三急下局面。 2019/4/29
伤寒论
5
第一节 阳明病辨证纲要
一、阳明病提纲
原文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提要:阳明病提纲证
分析:阳明之为病与太阳之为病同义
胃家胃、大小肠以胃为主
与胃互为表里的脾
依据:经曰:“小肠大肠皆属于胃”
215 “胃中有燥屎五六枚”
2019/4/29
217 “以燥屎在胃中”
大便秘结俱见
2019/4/29
伤寒论
32
鉴别:
本方证 腹胀满 66条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证
心烦
本方证 虚烦证(76条栀豉证)
2019/4/29
伤寒论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经脉而言。
六经辨证则是一种辨证纲领,它将外感疾病中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划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个类型,并以此解释疾病部位,证候性质、邪正盛衰、传变规律,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
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及其络属脏腑是六经辨证的物质基础。
一般来说:三阳病属表,三阴病属里。
三阳病多热证、实证,三阴证多寒证、虚证。
三阳病治疗,当以祛邪为的发展演变,称并病。
响。
病于传经,或病于直中,或因治疗失当,邪气内陷厥阴。
厥热胜复证的症状为先厥而后热,下利自止;或厥少热多;或寒多热少;或厥热等。
病因病机为病入厥阴,阴气盛则厥逆,阳气复则发热。
因寒盛致厥多与下利并见,阴寒内盛,故先厥;阳气未复,故后发热,下利自止,其病可愈。
厥少热多,是阳胜阴退之故,是向病愈方面发展;寒多热少,是阴胜阳虚,是病势向严重方面发展,厥热相等,是阴阳已趋相对平衡,可知病能自愈。
少阳病证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与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相表里。
少阳属于太阳、阳明之间,又称半表半里。
少阳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已离太阳之表,而尚未入阳明之里,介于表里之间。
其多由太阳表邪化热入里传变而来,亦可由少阳本经直接受邪而发病。
其病证又称为“半表半里证”。
少阳病证的症状为口干,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其病因病机为病邪侵于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以致枢机不利,胆火上炎,上扰空窍,胃失和降。
少阴病证少阴包括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与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相表里。
少阴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全身功能衰退,病情危重的阶段,主要是以心肾虚衰为特点。
形成少阴病的原因,一是素体阳虚,寒邪直中少阴;一是阳明症状: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病因病机:风寒袭表,太阳经循行头项和肩背,则致太阳经气不利。
太阳伤寒(表寒实证)症状: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苔薄白,脉浮紧。
(中医)六经辨证
(中医)六经辨证一、概念东汉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在《伤寒论》中将外感热病演变过程所表现的各种证候归纳为三阴三阳六大类型,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合称三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合称三阴病),是外感热病的重要辨证方法之一,作为论治伤寒的辨证依据,后世称为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从病变的部位分: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三阴病则统属于里;从病变的性质分:凡抗病力强盛,病势亢奋,表现为热证、实证的,为三阳病;凡抗病力衰弱,病势虚衰,表现为寒证、虚证的,属三阴病。
二、常见证型及表现(一)太阳病证太阳病多出现于外感病的早期阶段。
由于患者体质的不同和感受风寒之邪有所偏重,又分为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两种。
1.太阳中风证:是风邪袭表,营卫不和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项痛,汗自出,脉浮缓。
2.太阳伤寒证:是寒邪袭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致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骨节酸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二)阳明经病阳明病为表邪入里,化热化燥的里热实证,是外感病过程中,阳气偏亢,邪热极盛的阶段。
阳明病分为阳明热证和阳明实证两大类型。
1.阳明热证临床表现: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口大渴,脉洪大,舌苔黄燥。
2.阳明实证临床表现:午后潮热,汗出连绵,腹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烦躁,甚则神昏谵语,舌苔黄燥,或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
(三)少阳病证少阳病是外感热病在发展过程中,病邪已离太阳之表,而尚未入阳明之里,邪犯少阳胆腑,具有枢机不运、经气不利的病理特征,又称少阳半表半里证。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四)太阴病证太阴病性质属于脾胃虚寒证。
可由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所致,也可因脾阳不足或寒邪直接侵袭太阴而成。
临床表现:腹满时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口不渴,舌淡苔白,脉象缓弱。
(五)少阴病证少阴病属全身性里虚证,病位主要在心肾。
中医六经辨证
中医六经辨证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它以六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
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一、太阳病证包括太阳经证与太阳腑证。
1.太阳经证太阳经证,是指太阳经受外邪侵袭、邪在肌表,经气不利而出现的临床证候。
可分为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
(1)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证,是指风邪袭于肌表,卫气不固,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出现的一种临床证候。
临床上亦称之为表虚证。
临床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脉浮缓,有时可见鼻鸣干呕。
桂枝汤主之。
(2)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证,是指寒邪袭表,太阳经气不利,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麻黄汤主之。
2.太阳腑证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经邪不解,内传入腑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包括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
(1)太阳蓄水证太阳蓄水证,是指外邪不解,内舍于太阳膀胱之腑,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蓄水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为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发热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五苓散主之。
(2)太阳蓄血证太阳蓄血证,是指外邪入里化热,随经深入下焦,邪热与瘀血相互搏结于膀胱少腹部位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为少腹急结,硬满疼痛,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或不利,或大便色黑,舌紫或有瘀斑,脉沉涩或沉结。
桃核承气汤主之。
二、阳明病证阳明病证,是指太阳病未愈,病邪逐渐亢盛入里,内传阳明或本经自病而起邪热炽盛,伤津成实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为外感病的极期阶段,以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为基本特征。
病位主要在肠胃,病性属里、热、实。
根据邪热入里是否与肠中积滞互结,而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阳明病
45
第三节 阳明病辨证
【概述】 一、阳明病概念: 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邪入阳明,正邪相争 剧烈,邪热盛极的阶段,其性质多属里、热、 实证。
1
二、阳明生理
(一)阳明的阳气:阳气盛,正气旺, 位主里,又称二阳。 (二)阳明的脏腑:手阳明大肠和足阳 明胃。功能以降以通为用。
2
(三)阳明的经络:手阳明大肠和足阳明 胃与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相表里。 (四)阳明的功能:阳明属燥土,具有消 化水谷,化生气血的功能。故阳明的生理
大承气汤 31
①痞满燥实证(大承气汤证):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谵语,烦躁,腹部胀 满坚硬,疼痛拒按,甚至喘冒不得卧,腹中 矢气频转,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舌苔老 黄,甚则焦燥起刺,脉沉实或迟滑。 此证为燥屎内结,痞满燥实,四证俱备,属 阳邪亢极,阴津将竭. 宜用大承气汤峻下热结。
37
热结阳明 胃肠痞实
热实内结 腑气不通
泄热通便 消滞除满
小承气汤
热结不重,气血尚能运转
③燥实证(调胃承气汤证)
【临床表现】发热(蒸蒸发热)、濈然汗出、 心烦不安,腹胀满痛,不大便,舌红苔黄燥。
38
【证候分析】
太阳病汗吐下后 太阳邪热内传阳明 转属阳明 燥实内结
亡津液,胃中干燥
邪热上扰心神 阳明里热炽盛 邪热迫津外泄 阳明腑气不通 邪热消耗津液
壮热 不恶寒,反恶热 口渴引饮 大汗出 腹满 身重难以转侧
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胃热熏蒸浊气上泛 邪热内盛上扰神明
面垢(面部油腻污浊) 烦躁不安、甚则神昏谵语 遗尿 脉洪大有力 舌红苔黄而干
热盛神昏,膀胱失约
邪热蒸腾气血 邪热内盛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条文
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条文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涉及到人体脏腑的功能、病理变化等方面内容。
本文将详细解析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的条文,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中医学的理论知识。
一、阳明经证阳明经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条经络,经过手阳明大肠经及足阳明胃经。
阳明经证主要包括太阳病、中阳病、阳明病等三个部分。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三个部分的内容。
1.太阳病太阳病是指身体经受寒邪侵袭后,出现头痛、发热、恶寒、汗出等症状的疾病。
太阳病的条文主要包括六腑、六府、六经、经络、经筋等内容。
太阳病的表现形式有寒邪、热邪、气邪、水邪等多种类型。
其中,太阳病的典型症状是头痛,体温增高,恶寒,发热等。
2.中阳病中阳病是指身体经受寒邪侵袭后,出现胸闷、腹痛、大便不通等症状的疾病。
中阳病的条文主要包括胃脘、脾腑、肾腑、胆腑等内容。
中阳病的表现形式有胸膈寒痛、腹中寒痛、宿食不化、水谷不化等多种类型。
其中,中阳病的典型症状是胸闷,腹痛,大便不通等。
3.阳明病阳明病是指阳明经受寒邪侵袭后,引起眼红、鼻塞、口渴、便秘等症状的疾病。
阳明病的条文主要包括头目、面部、鼻、牙、胸腹、肠胃等内容。
阳明病的表现形式有口渴欲饮、目眩举证等多种类型。
其中,阳明病的典型症状是口渴,便秘,眼红等。
二、阳明腑证阳明腑是人体脏腑系统中的一个腑脏,包括胃腑、大肠腑、肾腑、胆腑等。
下面我们将介绍阳明腑证的条文内容。
1.胃腑胃腑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最重要脏腑之一,主要功能是接受和分解食物。
胃腑的条文主要包括胃脘、幽门、胃府等内容。
胃腑疾病的表现形式有胃痛、呕吐、食欲不佳等多种类型。
2.大肠腑大肠腑是人体排泄系统中的一个腑脏,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大肠腑的条文主要包括大肠、肛门等内容。
大肠腑疾病的表现形式有便秘、腹泻等多种类型。
3.肾腑肾腑是人体泌尿系统中的一个腑脏,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水平衡。
肾腑的条文主要包括肾腑、膀胱等内容。
肾腑疾病的表现形式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多种类型。
浅析“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浅析“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伤寒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仲景对阳明病病理机制的高度概括,后世医家将其称之为阳明病的提纲。对于此条的理解,历代注提纲证必然是对阳明病的高度概括,那么“胃家实”就应包括阳明病经证、阳明病腑证、阳明病寒证、阳明病虚证。
阳明病寒证
阳明病寒证以胃虚寒证伴脾阳不足多见。外邪伤于阳明,成中寒者,乃里有寒兼脾阳不足,影响胃肠功能及三焦气化功能的正常运行,故主要表现为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冷汗出,大便初溏后硬。胃中本已寒,迁延失治,寒邪更甚,复感寒邪,凝滞不通,大肠传导失司,致大便因寒而凝结,即因虚致实。方选吴茱萸汤,温中和胃,降逆止呕。方中吴茱萸辛苦性温,温胃暖肝,理气降逆止呕;生姜辛温,温胃散寒止呕;人参、大枣补虚温中。诸药相伍,具有温中补虚,理气散寒之功。
《灵枢·本输》云:“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故“胃家”泛指胃肠而言。“实”包括“邪气盛实”、“因虚致实”两个方面,并不仅仅指“邪气盛实”。诚如章虚谷《伤寒论本旨·阳明篇》所云:“实者,受邪之谓。”这里“实”字指“胃家”受邪所致的病变。由于阳明多气多血,喜润恶燥,以降为顺,且阳气昌盛,一旦感邪,病证百出。
阳明病经证
阳明病经证以热证为主。无形之邪热亢盛于里,胃肠燥热,然大肠内无燥屎阻结,只是里热内蒸,燥热之邪弥漫周身,充斥内外,故主要表现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方选白虎汤类,以辛寒清热。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擅长清热;知母苦寒而润,长于泻火滋阴;炙甘草、粳米,益气和中,气盛则津自生,尚可制约石膏、知母大寒伤胃之弊,诸药共奏清阳明无形之邪热而固护脾胃之功。
阳明病虚证
阳明病虚证以
阴虚证伴阳明郁热多见。阳明热盛期,里热迫津外泄,汗出过多,加之素体阴虚,致使汗出无源,热欲外越而无汗出,邪热郁闭于肌肤,同时肌肤失于津液的滋润濡养,推陈出新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阴虚无汗致邪热郁闭于内,阴虚为本,邪实为标,即因虚致实。法当益气生津,以资汗源,兼清阳明之郁热。
中医如何区分阳明病证
中医如何区分阳明病证阳明病证是指伤寒病发展过程中,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
其性质属里实热证,为邪正斗争的极期阶段。
本证多因太阳经证不解,内传阳明化热而成。
或因少阳病失治,邪热传入阳明而成;或因素体阳盛,初感外邪便入里化热所致,博粹堂中医讲。
【临床表现】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汗自出,脉大。
阳明的生理和病理阳明,有阳气旺盛的涵义,是少阳、太阳阳气发展的高峰阶段。
可见,阳明是阳热之气旺盛到了极点的恶象征。
实际上"阳明"只是一个代名词,其内容所指是包括脏腑(胃、肠、脾、肺)、经络(手足阳明、手足太阴)、气化等在内的高度综合体,这个综合体的主要生理是:保证气血精微的生化,协调全身气机的升降,发挥"后天之本"的作用,以维持人的生命功能。
阳明病的成因有三:一为太阳或少阳病失治,耗伤津液,邪热传于阳明;二为肠胃素热,燥热之邪以从其气,直反阳明;三为三阴病阳复太过,热邪亢盛,化燥成实而转属阳明。
其发病的根据是素蕴燥热,发病的条件是失治或误治,伤津化燥,邪热内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阳明以燥气为本,在太阴湿气的制约下,相济为用,不致太过。
如果脾湿不足,或伤津化燥,都可导致燥气亢盛(胃肠燥热)而为阳明病。
若燥热之邪未于肠中糟粕搏结,而充斥于全身者,称为阳明经证;若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结,则称为阳明腑证。
二者证侯性质均属里、热、实。
什么是阳明腑证【概念】阳明腑证是指邪热内盛阳明之里,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
本证是以潮热汗出,腹满疼痛,大便秘结,苔黄燥,脉沉实等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痛而拒按,大便秘结不通,甚则神昏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
什么是阳明经证【概念】阳明经证是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而肠中无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
本证是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其辨证依据。
三阴病,三阳病辨证
三阴病,三阳病辨证三阳病辩证歌李文学六经大纲去找病,不能脱纲把病寻;三阳大纲是热病,错用热药苦病人。
太阳大纲是表证,第一桂枝打头阵;第二便是麻黄证,脉浮紧缓牢记心;第三证是大青龙,中风伤寒两感併;打开鬼门才解表,清解郁热心气平;小青龙汤第四证,表寒里湿要记清;不要忘了第五证,太少两感附子温。
阳明本性是热证,三阳能解皮肤病;第一大纲葛根证,眉痛鼻干眠不宁;二纲本是白虎证,腹满身重汗蒸蒸;承气本是第三证,腹满腹痛特别灵。
少阳病证忌汗下,误用治法传病情;和解少阳为定法,柴胡加减定乾坤;少阳中风柴明证,柴桂各半关节疼;脉弦有力大柴胡,胸满潮热芒硝增;热漫三焦柴龙牡,头晕心烦四肢困;柴桂干姜併太阴,亦可用于热伤津;四逆散是少阳证,气滞阳郁皆能行;三阳开泰用得好,一世良医治大病。
三阴病辩证歌李文学三阳不解入三阴,三阴病证难除根;缠绵难癒费心神,医患团结除顽证。
太阴也有表里证,表证理中桂枝请;里证腹泻食不下,温里扶持后天本;理中四逆首选方,一碗热汤暖背心。
少阴阴阳是命根,水火一炉肾气盛;坎离相交人太平,阴阳偏盛少阴病;脉微嗜睡要牢记,少阴也有表里证;表证麻黄附细辛;里证辨别要分清;寒证背冷凉骨髓,温肾回阳四逆证;身疼骨痛附子证,阳虚水泛真武能;化热失眠难安宁,黄连阿胶治心神;少阴也有阳明证,腹满口干热伤津;承气早用急存阴,稍一迟缓命立停。
厥阴四肢常不温,当归四逆吴萸行;厥亦深来热亦深,白虎承气把热清;上热下寒错杂证,久利不止伤心身;乌梅丸中加甘草,患者服后喜盈盈。
《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法门李文学仲景写下《伤寒论》,有六经、六病、六证、六脉、六法、六方,“辨病脉证治”,仲景开万世先河,创“六经方证”辨证。
万病找六经,经方治百病,合方治大病。
六经找病,辩通三阳,以表为先。
太阳首犯,恶寒发热,脉浮紧缓,麻桂分野,牢记心间。
右脉粗大浮长,葛根汤加减;若有内热,石膏、知母为先;腑气不通,承气汤加减;右脉沉细,不忘两感。
《伤寒论》《金匮要略》背诵条文
《伤寒论》背诵篇太阳病辩证纲要【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本证【4】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5】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6】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
【7】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8】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9】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1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1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疼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15】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16】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17】太阳中风,脉浮紧,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18】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19】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20】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龙汤主之。
【2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2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三-阳明病寒证-虚证(1)
❖ (232)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
❖ (23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 则愈,宜麻黄汤。
❖ 5 与(23)之“身痒”比较
❖ (23)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微邪郁表
❖
――小发其汗――桂麻各半汤
❖ (196)反无汗,身如虫行皮中状――津虚
❖
手足濈然汗出――中虚寒湿,水溢四末
欲作固瘕 大便初硬后溏 胃中冷水谷不别
❖ 2 比较 ❖ 阳明病,不能食 小便数,大便硬――腑实燥结――下法 ❖ 手足濈然汗出 小便不利,初硬后溏――胃中冷水谷不别――温法
❖ [原文]
❖ 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哕。 (226)
❖ [讨论]
❖ 1 原文分析
❖
三 阳明病寒证 虚证
❖ [原文]
❖ 食穀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 湯反劇者,屬上焦也。(243)
❖ 吳茱萸湯方
❖ 吳茱萸一升(洗)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 (切) 大棗十二枚(擘)
❖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 服七合,日三服。
❖ [讨论] ❖ 1 证治 ❖ 证:食谷欲呕 ❖ 机:阳明中寒,浊阴上逆。 ❖ 治:温中和胃,降逆止呕。 ❖ 方:吴茱萸汤。 ❖ 吴茱萸――温肝暖胃,降逆止呕 ❖ 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 参、枣――益气健脾和中
❖ [讨论]
❖ 1 原文分析
❖
反无汗――阳明病当多汗,今为虚寒,无
❖阳
里热迫津,故无汗
❖ 明 小便利――中阳虚,尚未影响气化
❖ 病 呕而咳――寒饮上逆,影响肺胃
❖ ﹁ 手足厥――饮阻阳郁,加之中阳不足
❖ 寒 必苦头痛――寒饮上逆清阳
阳明病风寒不同证治
阳明病风寒不同证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明病风寒不同证治八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阳明腑病.有传经自受之异.传经者.风寒已变.其病多热.自受者.风寒初入.其病多冷.而风之与寒.则又有辨.此条盖阳明胃腑自中风寒之辨也.太阳主肌表.故有有汗无汗之分.阳明为胃府.故有能食不能食之辨.风为阳而寒为阴.阳能消谷而阴不能消谷之意也.夫风寒中人.无有常经.是以伤寒不必定自太阳.中寒不必定自三阴.论中凡言阳明中风.阳明病.若中寒.及少阳中风.太阴少阴厥阴中风等语.皆是本经自受风寒之证.非从太阳传来者也.学人辨诸.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手足濈然汗出.于法为胃家实.而寒邪适中.小便复不利.则是胃有坚积.而水寒胜之.所以知其欲作固瘕.固瘕者.胃寒成聚.久泄不已也.以下四条.并阳明胃府自中寒邪之证.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若胃中虚冷.不能食.与水则哕.脉迟为寒.而病系阳明.则脉不沉而浮也.寒中于里.故下利清谷.而阳为阴迫.则其表反热也.四逆汤为复阳散寒之剂.故得主之.而阳明土也.土恶水而喜温.若胃虚且冷.不能纳谷者.土气无权.必不能胜水而禁冷.设与之水.水与寒搏.必发为哕.哕、呃逆也.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食谷欲呕.有中焦与上焦之别.盖中焦多虚寒.而上焦多火逆也.阳明中虚.客寒乘之.食谷则呕.故宜吴茱萸汤.以益虚而温胃.若得汤反剧.则仍是上焦火逆之病.宜清降而不宜温养者矣.仲景于疑似之间.细心推测如此.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斤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口苦咽干.阳邪内侵也.腹满微喘.里气不行也.发热恶寒.表邪方盛也.夫邪在里者已实.而在表者犹盛.于法则不可下.下之则邪气尽陷.脾乃不化.腹加满而小便难矣.此阳明自中风邪.而表里俱受之证.是以脉浮而紧.盖太阳脉紧.为表有寒.阳明脉紧.为里有实.前第三十三条云、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意可参考.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此条虽系阳明.而已兼少阳.虽名中风.而实为表实.乃阳明少阳邪气闭郁于经之证也.阳明闭郁.故短气腹满.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少阳闭郁.故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者.脉证少平.而大邪不去也.病过十日.而脉续浮.知其邪犹在经.故与小柴胡和解邪气.若脉但浮.而无少阳证兼见者.则但与麻黄汤发散邪气而已.盖以其病兼少阳.故不与葛根而与柴胡.以其气实无汗.故虽中风而亦用麻黄.若不得尿.故腹加满.哕加甚者.正气不化.而邪气独盛.虽欲攻之.神不为使.亦无益矣.故曰不治.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但头眩不恶寒.能食而咳者.阳明风邪变热.聚于胃而逆于肺也.咽居肺上.故必咽痛.若不咳者.肺不受热.则咽必不痛.不恶寒而头眩者.气方外淫而不内炽.亦何至能食而咳哉.阳明病.能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然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此阳明风湿为痹之证.金匮云、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又湿病关节疼痛而烦是也.奄然发狂者.胃中阳胜.所谓怒狂生于阳也.濈然汗出者.谷气内盛.所为汗出于谷也.谷气盛而水湿不能胜之.则随汗外出.故曰与汗共并.汗出邪解.脉气自和.故曰脉紧则愈.前第四十三条中寒不能食.所以虽有坚积.而病成固瘕.此条胃强饮食.所以虽有水湿而忽从汗散.合而观之.可以知阴阳进退之机.《伤寒贯珠集》。
阳明病寒证
阳 明 病
小便不利---中虚寒盛,气化不行 手足濈然汗出----阴寒内盛,阳不外固 欲作固瘕---寒湿不化,将成瘕块或久泻
必大便初硬后溏---中阳不运,转输失职
病机: 所以然者“以胃中虚冷,水谷不别故也” ---中焦积寒,清浊不别
辨胃中虚冷致哕
(原文226/P240)
若胃中虚冷---胃阳衰微,阴寒内盛
病人
不能食---胃不受纳 饮水则哕----胃气不降,水寒上逆
阳明中寒欲呕及与上焦有热的鉴别
(原文243/P241) • 证: 食谷欲呕---胃气虚寒,浊阴上逆 属阳明----病在中焦 病 • 人 • 治:吴茱萸汤主之----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 辨证:得汤反剧者----以热治热,拒而不纳 • 属上焦---上焦有热
三、阳明病寒证
• 以能食与否辨阳明中寒与阳明中风 • (原文190/P240)
阳 明 病
若能食:胃气素强,感受风邪 病从热化,阳邪能消谷 不能食:胃气素弱,感受寒邪
名中风
名中寒
病从寒化,阴邪不消谷
辨阳明中寒欲作固瘕证
(原文191/P240)
病因: 若中寒者----胃阳素弱,复感寒邪
证状: 不能食---胃阳虚衰,腐熟无能
四、阳明病虚证
• 辨津液久虚之人患阳明病无汗证
• (原文196/P243)
证:法多汗----热盛于里,迫津外泄,本应多汗 反无汗----久病正虚,虽燥热盛,而化源不充 其身如虫行皮中状---热无所达,郁于肌表 病因:此以久虚故也----津液久虚,不能化汗达邪
阳 明 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辨阳明中寒饮邪上逆证
(原文197/P243)
原有证:反无汗----中寒阳虚,鼓邪无力
寒证-虚证概述
太阳病以汗之有无辨中风伤寒 ←据风寒之特性而定 类比
阳明病以能食与否辨风寒 ←结合体质因素,内外相参
【原文】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
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 以胃中冷,水谷不别也。(191)
【提要】阳明中寒欲作固瘕的辨证
【分析】 不能食 ←中阳虚弱,腐熟无权
伴呕吐涎沫,无馊腐之气 ←受纳腐熟无权
治法: 温胃降逆,泄浊通阳
方药: 吴茱萸一升 →辛苦下泄,温胃降逆
吴茱萸汤 生姜六两 枣,参三两 →益气补中
得汤反吐 ←病在上焦 ←非胃气虚寒 上焦有热
热呕一般有酸腐之气,舌红苔黄、脉数等
【临床运用】
⑴《肘后方》:治人食后嗳醋及醋心; ⑵《医方集解》:加附子 ,治疗寒疝腹痛,牵引睾丸,
阳明病 小便不利 ←中焦虚寒,水湿不运
手足濈然汗出 ←中虚寒结,水溢四肢
阳 虚
此欲作固瘕 ←胃中虚冷,水谷不别
不
胃中虚冷 寒气凝结
化
必大便初硬后溏← 湿不得从小便出
【原文】 食谷欲呕,属阳明,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
剧者,属上焦也。 (243) 【提要】论阳明虚寒,浊阴上逆之证治 【分析】
胃气虚寒 食谷欲呕 → 气逆不降
原文提要太阳病以汗之有无辨中风伤寒分析阳明病以能食与否辨风寒据风寒之特性而定以能食与否辨阳明中风与中寒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
三、阳明病寒证
【原文】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190)
【提要】以能食与否,辨阳明中风与中寒
【分析】
风为阳邪 →阳能杀谷
中风 能食 ←胃阳素旺,能受纳腐熟
阳明病 不能食←胃阳素弱,不能受纳府熟 中寒 寒为阴邪 →阴不能化谷
阳明病寒证(一)
阳明病寒证(一)第2节阳明病寒证(一)【9.13】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然后呢,接下来【9.13】条,张仲景说呀,你得了阳明病的人,如果他吃得下饭,代表这个邪气是风邪;如果他吃不下饭,代表这个邪气是寒邪。
其实这一条哦本身就是一个逻辑性非常差的条文,怎么讲呢?这个,历代注家就因为这一条的逻辑性的不好,所以吵个不完。
吵什么呢?就是吵说这个后面那个中寒啊,要念zhòng还是要念zhōng。
因为张仲景的确是犯到了这个规矩,就是张仲景在讲,前面这个进入你人体的是风邪,所以这个人吃饭吃得下,那这个说法上面来讲,他这个中风是指的外邪的种类的。
可是呢,后面那个中寒啊,其实你如果读了后面阳明篇的条文就会发现说,那个寒其实是在指那个人体质本来就在寒,不是外面的什么麻黄汤证那个邪气进来这寒气。
所以,张仲景本身这个在对举的这两个东西,就其实不是在同一个平面的东西的时候哦,那注家注起来那真是要抓狂了。
那这个,我们说,如果来到我们身体里面的邪是风邪,那我们中国人都说,风为阳邪,寒为阴邪对不对,那阳邪进入身体会怎么样啊?它会不妨碍消化。
因为他还有一个动能在那边,并且我们说阳邪是比较走外,比较散的,所以他可能就在身体里的这里那里啊逛来逛去,也不急着去钻到你的消化轴的这个正中央的核心部位,所以你的消化能力基本上并不太会受打扰。
可是呢,如果你吃不下的话,那就是你的脾胃机能已经受打扰了,所以说,这个进来你身体的邪气是寒邪。
那我就说,这个进来我们身体的邪气是寒邪这件事情呢,不能说它不对,但是临床上不太会这样。
怎么讲呢?就是如果你刚感冒的时候,是脉浮紧的麻黄汤证,然后呢接下来过了几天它传到阳明了,变成阳明病了。
那结果那个阳明病你会发现,体质本来就是热的人,他还是发热的阳明病,还是吃得下饭,那体质寒的人就发寒的阳明病,这个跟外邪的是不是寒气这个事情是没有正相关的。
所以,这个中寒这件事情呢,我们实际上呢,是要把它看作是张仲景用来提点学生读者的一个方便法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阳明病的“无汗、身痒”: 本证:反无汗,身如虫行皮中状――津液 久虚,汗源不足,无以透达,邪郁 肌表――白虎加人参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无汗身痒,兼见发 黄――湿热内蕴兼表郁不解――清 利湿热,兼以解表
4 阳明病的“无汗” (199)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憹者,身必发黄。 (232)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 (23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 则愈,宜麻黄汤。
[原文] 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 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後 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191)
[讨论] 1 原文分析 不能食――阳虚不化谷 欲作固瘕 阳明中寒 小便不利――阳虚不化湿 大便初硬后溏 手足濈然汗出――中虚寒湿,水溢四末 胃中冷水谷不别 2 比较 阳明病,不能食 小便数,大便硬――腑实燥结――下法 手足濈然汗出 小便不利,初硬后溏――胃中冷水谷不别――温法
5 与(23)之“身痒”比较 (23)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微邪郁表 ――小发其汗――桂麻各半汤 (196)反无汗,身如虫行皮中状――津虚 汗源不足,无以透达――清热生津 ――白虎加人参汤
[原文] 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 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 不厥者,頭不痛。(197)
[讨论] 1 原文分析 反无汗――阳明病当多汗,今为虚寒,无 阳 里热迫津,故无汗 明 小便利――中阳虚,尚未影响气化 病 呕而咳――寒饮上逆,影响肺胃 ﹁ 手足厥――饮阻阳郁,加之中阳不足 寒 必苦头痛――寒饮上逆清阳 证 不呕不咳――饮不上犯 不上犯清阳 ﹂ 手足不厥――饮不甚未阻阳气 头不痛
三 阳明病寒证 虚证
[原文] 食穀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 湯反劇者,屬上焦也。(243) 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洗)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 (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 服七合,日三服。
[讨论] 1 证治 证:食谷欲呕 机:阳明中寒,浊阴上逆。 治:温中和胃,降逆止呕。 方:吴茱萸汤。 吴茱萸――温肝暖胃,降逆止呕 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参、枣――益气健脾和中
2 病机:阳明中寒,饮停中焦而上逆。 3 治疗:可用吴茱萸汤,或茯苓甘草汤, 或二方合用。
[原文]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 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196)
[讨论] 1 原文分析 法多汗――多气多血之经,津液充 沛,邪热亢盛,迫津外泄 阳明病 反无汗,身如虫行皮中状――津液 久虚,汗源不足,无以透达,邪郁 肌表 2 治疗:白虎加人参汤
2 上焦有热,胃气上逆――得汤反剧。 3 呕吐的特征 呕吐物无酸腐味,或吐清水涎沫等,舌淡 苔白。
[原文]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 寒。 (190)
[讨论] 1 原文分析 能食――胃阳素旺,阳能化谷――名 中风(风为阳,热证) 阳明病 不能食――胃阳素虚,不能化谷―― 名中寒(寒为阴,寒证) 2 辨其寒热不可单凭能食与否,当综合全 部脉证。
[原文] 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哕。 (226)
[讨论] 1 原文分析 不能食――胃阳虚衰,不能化谷 胃中虚冷 饮水则哕――水寒相搏,胃气上逆
2 辨析 腑实――伴腹满痛拒按,潮热,苔 黄口燥等
不能食
虚冷――即本证,无实热见证。 3 治疗 《医宗金鉴》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汤加丁香、吴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