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值传递体系新编

合集下载

量块的量值传递系统及量块的检定(一)

量块的量值传递系统及量块的检定(一)

量块的量值传递系统及量块的检定(一)(1)量块的量值传递系统建立量值传递系统的意义,在于保证正确地、合理地举行量值传递,以保证量值的精确和统一。

量块是长度量值传递的实物标准,担负着量值传递的任务.在传递过程中,不同等级的量块,测量不确定度有不同的要求。

必需实行不同等级的量块作为标准,并选取相应精确度的计量仪器及测量办法来测量,这就形成了量块本身的量值传递系统:量块计量检定工作基准波长,目前实际用法的有稳定的氦-氖激光波长和氪-86辐射光波波长,配以相应的量块激光干涉仪或柯式干涉仪作为工作基准仪器,用来检定最高等级标准量块。

我国现行的量块量值传递系统的框图1.4.19所示。

图中符号Ur为测量结果总的相对不确定度;U为测量结果总的肯定不确定度(或称总不确定度)(um);l为所考虑的长度(m),不确定度的置信水平均为0.99。

框图内量值的单位均为毫米(mm)。

图1.4.19 长度计量器具(量块部分)检定系统框图(JJG 2056-90) (2)量块的检定为保证量块量值的精确,必需对量块采取周期检定。

量块检定必需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146-2003举行。

①量块的检定项目: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量块的检定项目及主要检定工具列于表1.4.9中。

表1.4.9 量块检定项目和主要检定设备注:表中需检定的项目用“+”表示;可以不检定的项目用“-”表示。

②量块的检定条件: a·标准条件。

量块长度检定证书给出的测量结果,应是标准条件下的值。

标准条件规定如下: b.量块检定时的温度要求。

量块检定时,室内温度应稳定,匀称和临近20℃,详细的要求随量块的长度和等级不同而有所差别,其值可参考表1.4.10的规定。

表中所列温度控制项目1是指量块长度测量时,量块和比较仪的温度对20℃偏差的允许值(±℃)。

温度控制项目2指的是长度测量时,量块附近空气的稳定性,温度变幻速度的允许值(℃/h)。

温度控制项目3是指当量块经研合性等表面检定后,放置在恒温风室内比较仪旁边敞盖木盘上,为使温度平衡到与室温相同(20℃)的时光(min)。

中国的量值传递体系

中国的量值传递体系

中国的量值传递体系计量基准、标准的作用及法律地位计量基准一般分为国家计量基准(主基准)、副计量基准和工作计量基准。

国家计量基准,简称国家基准,是在特定计量领域内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并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经国家鉴定、批准作为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器具。

副计量基准,简称副基准,是通过与国家基准比对或校准来确定其量值,并经国家鉴定、批准的计量器具。

工作计量基准,简称工作基准,是通过与国家基准或副基准比对或校准,用以检定计量标准的计量器具。

在一个国家内,量值溯源的终点(即量值传递的起点)是国家基准,它必须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它体现了一个国家计量科学技术的水平。

副基准在全国作为复现计量单位量值的地位仅次于国家基准。

它用以代替国家基准的日常使用及验证国家基准的变化。

一旦国家基准损坏,副基准可用来代替国家基准。

然而,并非所有的国家基准下均设副基准,这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工作基准在全国作为复现计量单位量值的地位在国家基准和副基准之下,设立工作基准主要是为了不使国家基准由于使用频繁而丧失其应有的计量学特性或遭受损坏。

计量标准是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规定的准确度等级,用于检定较低等级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计量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这就确立了国家计量基准的法律地位。

计量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分别确立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及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的法律地位。

中国的量值传递体系量值传递的作用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实现量值的准确可靠是计量工作的核心。

量值不仅要在国内统一,而且还要达到国际上的统一。

“量值传递”及其逆过程“量值溯源”是实现量值统一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它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实验、贸易结算、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提供了计量保证。

量值传递是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对被测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6量值传递-溯源与检定测试

6量值传递-溯源与检定测试
• 而量值传递是上一级量值检定部门将自身的量值传递给低于 其准确度等级的部门,主要是指国家强制性检定的内容。
• 溯源和传递的主要区别在于溯源是自下而上的活动,带有主 动性;量值传递是自上而下的活动,带有强制性。
• 另外,国家计量基准通常都与别国计量基 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进行比对或接受量值传 递,从而与国际量值保持一致。所以,溯 源亦可达到与国际量值的统一,是发展国 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的 一个重要措施。
六、量值传递的法制基础: ①计量法及有关法规; ②计量检定系统; ③计量检定规程; ④具行法定性质的操作规范.
七、量值传递的组织基础:
①国家计量部门; ②各级地方计量部门; ③各部委系统的计量部门及有关研究机构; ④各企业、事业单位的计量机构及有关实验室; ⑤培养计量人才的院校.
第二节 溯 源
四、量值传递的方式
量值传递的方式:有用实物标准进 行进级传递,有用传递标准全面考核 (MAP),有发放标准物质(CRM),有 发播信号等.
1、 用实物标准进行逐级传递
这是传统的量值传递方式,即把计量器具, 送到具有高一等级计量标准的计量部门去检定;对 于不便于运输的计量器具,则由上一级计量技术机 构派员携带计量标准到现场检定.这种传递方式比 较费时、费钱,有时检定好了的计量器具,经过运 输后,受到振动、撞击、潮湿或温度的影响,丧失 了原,它还是量值传递的主要方式.
• 量值传递应本着精度损失小、可靠性高和简单易 行的原则。
• 量值传递一般应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的规定逐级 进行。某些特殊情况,经上级计量主管部门同意, 可越级进行传递。
• 各级计量标准的精确度,基本上是根据计量检定 系统,由国家计量基准或上级计量标准确定的。
• 至于各级计量标准之间的精确度差,前已提及,不 能一概而论,对不同的计量领域,有不同的要求。 根据误差理论,当相邻的上下级标准的精确度相差 10倍时,上级标准的误差一般便可忽略不计,即对 下级来说,上级标准的结出值可以认为是精确的; 若两者都只含有随机误差(或系统误差已修正), 则精确度相差3倍,即可将上级标准的误差忽略不计、 实际上,这对于某些计量领域,是难以实现的。我 国如此,外国亦如此。具体的精度 差是多少,上级 标准的误差可否忽略或如何处理等,在量值传递的 技术文件中应有明确的规定。

【资料】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汇编

【资料】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汇编

2020/7/15
5
量பைடு நூலகம்传递与量值溯源的区别
(1)量值传递(dissemination of the value of a quantity) 就是通过检定或校准,将国家 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类标准逐级传 递到工作用的计量器具,以保证被测对象所测得 的量值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量值溯源(traceability)是量值传递的逆过 程。
“溯源性”,即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 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 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 际计量基准相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
2020/7/15
6
(2)量值传递是政府部门对企业提出的 要求,要求把计量基准复现的量值能传递 下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溯源性在 西方国家用得较多,表示计量检测设备的 检定、校准等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自身要求, 希望获得准确的量值,因而是自下而上的 追溯。
2020/7/15
3
3.量值溯源的途径和手段
(1) 量值溯源的保障
我国早在1985年就颁布了《计量法》,同时 还制定了与其配套的法规性文件,并且制定了较 为完善的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与计量技术规范 等,为量值溯源提供了法律保证和技术依据。
依法设置了一套计量行政机构和计量技术机 构。这些机构正在履行各自的职能、为社会各界 提供计量技术服务和管理服务,确保了国家计量 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目前已形成完 整的计量基础体系和计量标准体系,在中国计量 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建立了门类齐 全的计量基准、标准,并多次参加国际比对,实 现了国际互认。
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
一、量值溯源的概念和要求
1.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概念
量值传递:是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 过检定/校准(或其他传递方式)传递给下一等级的计量 标准,并依次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被计量对 象的量值准确一致的全部过程。

浅析电能计量标准量值传递体系管理

浅析电能计量标准量值传递体系管理

方面执行监督管理 的职 能,另一方面提供准确可靠 的数据,
最大程度 的合理利用分配现有 资源 , 从过去 的狭 义计量发展为 广义 计量 , 生 更 好 的 经 济 效 益 和 社 会 效 益 。 产
33 标 准装 置 的管 理和 维护 _ 331 标 准装 置 的建 立 . .
根据 电力部 门的特殊 需要 , 建立本部 门使用 的计量标准器 具 。 于新购 置的标准装置 , 对 根据 ( F 0 3 2 0 计量标准考核 ( 13—08 I J 规范》 规定 , 必须试运 行半年, 在此 期间考 察标准装置的重复性 及 稳 定 性 。经 过 试 运 行 考 察 后 , 用 单 位 填 写 《 量 标 准 考 核 使 计 ( 复查) 申请 书》 《 和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等技术文件, 根据 《 计量 标准考核办法》 的有关规定 向主持考核 的质量技 术监 督部 门提 出对标准装置 的考核 申请 , 经省级计量行政 部门主持考核合格 的标准装置才 能正式启用 。此举 保证 了标准装 置与 国际建立基 准量值传递的一致 性、 统一性和准确性 。
计划 。 计划 主要 内容有 : 中周 期检 定饭 准的计量器 具名称 、 集 型 号、 生产 厂家、 确度等 级 、 准 测量范 围、 原证 书编 号、 效期 、 有 标 准 负责人、 承担检 定的单位及 处室等 内容 。对于使用 中的计量
标准 装置, 为保 证 标 准 装 置在 持 续 运 行 中能 继 续 保 持 正 常 工 作
电力计量标准 严格按照 JF 0 3 20 《 J 1 3 — 0 8 计量标准考核规 范》 的 要求进行规范管理 。 对计量授权 、 计量标准器及 配套 设备、 计量 标准 量值溯源 与传递 、 境场地 、 定人 员等 方面工作进 行系 环 检 统规划 , 形成系统管理 。加强 电力计量标准管理, 保证量值的准

第三章量值传递解读

第三章量值传递解读

为复现计量单位量值的地位在国家基准和副基准之下,设
立工作基准主要是为了不使国家基准由于使用频繁而丧失 其应有的计量学特性或遭受损坏。
计量标准是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规定的准确度等级, 用于检定较低等级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计量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
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这就确 立了国家计量基准的法律地位。计量法第六条、第七条、第 八条分别确立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及企、事 业单位计量标准的法律地位。
个闭环式的传递过程,其主要特点是通过“传递标准”完成对 参加者实验室的测量系统(包括标准、方法、人员、环境、设 备等)进行全面考核,并直接溯源到国家基准。通过“核查标 准”,使量过程始终处于连续的统计控制之中,以保证测量不 确定度的有效性。 中国进行MAP方案的研究已多年,近几年,在中温、活度、 微波功率、衰减、量块、维氏硬度、电阻、直流电压、磁性材
2.量值传递的作用
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实现量值的准确可靠是计量工 作的核心。量值不仅要在国内统一,而且还要达到国际上的统 一。“量值传递”及其逆过程“量值溯源”是实现量值统一的 主要途径与手段。它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实验、贸
易结算、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提供了计
量保证。 量值传递是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 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 具,以保证对被测量值的准确和一致。即保证全国在不同地区, 不同场合下测量同一量值的计量器具都能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工作。
各等级计量标准直至工作计量器具的主从检定关系所作的技术
规定。它由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制定、修订、批准颁布。基 本上一项国家计量基准对应一个计量检定系统表。

第七章 量值传递

第七章 量值传递

第二节 计量检定
一、计量检定概述
计量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 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 加标记和出具检定证书。
计量检定具有法制性,其对象是法制管 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计量检定的依 据是按法定程序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 执行检定。我国《计量法》规定“计 量检定必须按照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 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二、计量检定系统的内容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一般是用图表结合文字说 明的形式来表达。其主要内容包括:
(1)引言。引言主要说明该检定系统表的适 用范围。
(2)计量基准。说明国家量值传递体系顶端 的构成和计量基准的能力。
(3)计量标准器具。说明国家量值传递体系 中部的构成,按等/级划分(必要时)及各 种或各等/级计量标准的能力。
单元检定法的步骤如下: (1)分析影响被检计量器具准确度的
各项因素,并列出函数关系式。 (2)分别计量各项因素造成的误差,
对其中能列出函数式的通过计算求出 该分项的最大误差,对其中难以列出 函数式的影响因素,可通过分项实验 的办法求出它们对受检计量器具准确 度实际产生的误差值。 (3)列出各分项误差对总误差的关系 式。 (4)综合各项因素造成的总误差,以 判断是否合格,也有误差来源比较少 的计量器具,只要各单元误差在各自 的允许范围内,即可认为合格,而不 必求出总误差。
检定印、证的种类有: 1.检定证书; 2.检定合格证; 3.检定合格印:鉴印、喷印、钳印、
漆封印; 4.检定结果通知书; 5.注销印。 96年7月1日正式推出使用同国际惯例接
轨的《检定/校准证书》。
第三节 计量检定系统
一、检定系统表的作用 计量检定系统又称为计量检定系统表,是为规定量值传递
程序而编制的一种法定性的技术文件,其目的是保证单 位量值由计量基准经过计量标准,准确可靠地传递到工 作计量器具。 计量检定系统表的组成包括: ——从计量基准到工作计量器具的各种计量器具和量值传 递关系; ——允许(或推荐)使用的方法和测量仪器; ——标准器复现或保存量值的不确定度要求; ——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进行量值传递时应达到的最佳测 量能力要求。 一个计量检定系统表就决定一个物理量的量值传递或溯源 体系。只有按照计量检定系统表的规定程序进行检定, 才能够保证表中所列各等级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的 测量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并最终溯源到计量基准的量 值。

(最新经营)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

(最新经营)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

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计量标准: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

它是按国家规定的准确度等级,作为检定依据用的计量器具或标准物质;它处于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将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检定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从而确保工作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可靠,确保全国测量活动达到统一。

为使各项计量标准能在正常技术状态下进行工作,保证量值的溯源性,《计量法》规定建立计量标准,并要依法考核合格,这样才有资格进行量值传递。

计量标准考核:对用于开展计量检定、进行量值传递资格的计量认证。

它包括对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环境条件、人员和管理等四个方面的技术状态考核。

计量标准考核是计量监督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实施《计量法》的技术基础和依据。

计量器具: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理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量值传递是上一级量值检定部门将自身的量值传递给低于其准确度等级的部门,主要是指国家强制性检定的内容。

而量值溯源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它要求实验室针对自己检测标准的关联量值,主动地与向一级检定机构追溯高于自己准确度的量值,确定自己的准确性。

溯源和传递的主要区别在于溯源是自下而上的活动,带有主动性;量值传递是自上而下的活动,带有强制性。

三、我国的量值传递系统我国现行计量体系的法律依据是1986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计量法》第五条至第十条规定: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部门的特殊需要,可以建立本部门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第三章量值传递

第三章量值传递
业单位计量标准的法律地位。
2.量值传递的作用
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实现量值的准确可靠是计量工 作的核心。量值不仅要在国内统一,而且还要达到国际上的统 一。“量值传递”及其逆过程“量值溯源”是实现量值统一的 主要途径与手段。它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实验、贸 易结算、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提供了计 量保证。 量值传递是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 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 具,以保证对被测量值的准确和一致。即保证全国在不同地区, 不同场合下测量同一量值的计量器具都能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工作。
中国进行MAP方案的研究已多年,近几年,在中温、活度、 微波功率、衰减、量块、维氏硬度、电阻、直流电压、磁性材 料测量等方面进行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计量保证方案的 实施,必将进一步完善国家的量值传递工作。
量值传递在技术上需要严密的科学性和坚实的理论依据, 并要有较完整的国家计量基准体系、计量标准体系;与此相对 应的是在组织上需要一套相应的计量行政机构、计量技术机构 及其它有关机构,还要有一大批熟悉计量业务工作的专门人材,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量值传递体系。
[计量]标准
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规定的准确读等级,用于检定较低 等级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有证]标准物质 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特性,用以校准
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一种材料或物质。它 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
工作计量器具 用于现场测量而不用于检定工作的计量器具。
计量检定系统表《 计量法》及有关法规、计量检定系统表、 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等为量值传递工作提供了法制保 证和技术文件依据。计量检定系统表是国家对计量基准到各等 级计量标准直至工作计量器具的主从检定关系所作的技术规定。 它由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制定、修订、批准颁布。基本上一 项国家计量基准对应一个计量检定系统表。

第7章-量值传递

第7章-量值传递
n
n

j1
q j q 2
n
n
1
[例5.5-1] 最佳估计值:L
i / 10 0 . 250672
i1
10 6
10
实验标准差: ( i S
)
i1
( i ) /( 10 1 ) 2 . 05 10
2
L的标准不确定度:U ( L ) [例5.5-2]
相对不确定度
u rel ( m ) u ( m ) / m 80 10
9
② 已知扩展不确定度和置信水平的正态分布
uxi U
p
k
p
(5.5-11)
置信水平p与包含因子的关系
p(%) k
p
50 0 .6 7
6 8 .2 7 1
90 1 .6 4 5
95 1 .9 6 0
9 5 .4 5 2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用对观测列进行统 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符号:u A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用不同于对观测列 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u 符号: B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 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 定度,等于这些其他量的方差与协方差适当 和的正平方根
Y f X1 ,X
2
, X
N

Y的估计值y由 X i i 1 ,2 , , N 的估计值确定
y f x 1 , x 2 , x N

2.输入估计值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1)采用A类或B类评定 (2)A类评定
u A u q S q S q
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与测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企业建立计量标准及量值传递方案探讨

企业建立计量标准及量值传递方案探讨
值 传递 具有现 实意义$本文结 合笔 者多年 从事计 量 标准 建立 及 量 值 传 递 工 作#对 企 业 建 标 和 量 值
万方数据
王 庆 英 #女 #工 程 师
O 3PO
武钢技术
"222年第 &期
传递进行技术分析与探讨!
" 企业计量标准的确定与建立
#$% 企业计量标准的确定 "$&$& 企业建立计量标准的依据
(’)计 量 标 准 器 必 须 完 善 $各 项 技 术 指 标 必 须 满 足 检 定 项 目 要 求 $并 送 检 合 格 %配 套 设 备 必 须 与 标准器的技术指标相适应%否则不能达到既定的 量传等级%
(&)环境条 件 必 须 符 合 开 展 检 定 或 校 准 工 作 要 求 %环 境 条 件 有 温 度 #湿 度 #防 震 #防 磁 #防 干 扰 # 防 腐 蚀 #防 尘 等 %每 个 检 定 项 目 对 环 境 的 要 求 各 不 相 同$具体 指 标 按 国 家 检 定 规 程 或 企 业 自 定 校 准 规范规定%
A << 配备的检定人员的年费用 B << 计量标准器 年平 均送检 费用’包括
检 定 费 ,差 旅 人 工 费 等 ( C << 计量标准项目考核年平均 费用’最
高计量标准才发生此项费用( 比 较 7&和 7"-若 7&F 7"-则建标自检是经 济 的-应 该 建 标5若 7& G 7"-则 送 检 方 案 比 较 经 济 -可 不 检 标 而 送 出 检 定 ! "$&$3 建立计量标准的准确度的确定 建 立 计 量 标 准 的 准 确 度 等 级 要 恰 当-从 经 济 实 用 出 发 -与 企 业 需 要 相 适 应 -不 应 盲 目 追 求 高 准 确 度 ! 准 确 度 太 高 -不 仅 购 置 费 用 大 -而 且 维 护 保 养 ,量 值 溯 源 费 用 也 大 -要 求 使 用 的 环 境 条 件 更 苛 刻!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准确度太低则 满足 不了 量 值 传 递 要 求-不 能 保 证 被 传 递 计 量 器 具 的 量 值 准 确 -从 而 影 响 检 测 数 据 准 确 ! 一 般 地 建标的准确度等级应符合以下要求+ ’&(根 据 被 检 测 对 象 的 准 确 度 ’或 误 差 (-确 定 应建 标准 的 准 确 度-必 须 符 合 国 家 计 量 检 定 规 程 和检定系统表的规定! ’"(对 某 些 计 量 器 具-国 家 暂 时 还 无 规 定 的则 按 微 小 误 差 准 则 -选 用 标 准 器 误 差 为 检 定 ’或 校 准(对象误差的 &H3I&H&2! ’3(对量大 面 广 的 计 量 器 具-可 建 立 "J 3个 准 确度等 级 的 计 量 标 准 进 行 多 级 量 值 传 递-其 中 准确 度等 级 最 高 的 为 企 业 最 高 计 量 标 准-较 低 的 为 企 业 工 作 计 量 标 准 !量 值 传 递 顺 序 为 +最 高 计 量 标准K工作计量标准K工作计量器具!如武钢的 长 度 量 具 ,衡 器 ,压 力 ,电 位 差 计 ,电 表 等 传 递 都 在 三级以上!应在了解企业生产及国内外计量技术 发 展动 态 的 基 础 上-适 当 预 测 及 提 高 所 建 计 量 标 准的 准确 度-以 避 免 建 标 后 短 时 期 内 因 被 传 递 计 量器具准确度提高而遭淘汰的可能!例如武钢最 高 标 准 L电 能 表 检 定 装 置 M在 按 国 家 新 检 定 规 程 进 行技术改造时-武钢现场所装有 功电能 表均为 "$ 2级 -按 国 家 新 规 程 -2$3级 检 定 台 即 可 -但 当 时 根 据国 家电 能 计 量 发 展 趋 势 预 测-武 钢 不 久 可 能 会 安装 &$2和 2$N级 电 能 表-因 此 当 时 决 定 更 新 了 一 台 2$&级 检定 台 ’其 它 台 子 还 作 2$3级 改 造 (专用于 &$2级以上电能表检定!结果预测正确-现 在武钢在与供电局接口部位的关口表都已换为

第6章 量值传递

第6章 量值传递

对于标准计量器具,可偏重于应用式:
s 1 x 3
原因:标准计量器具的系统误差基本上可予 以修正; 对于普通计量器具,则应该偏重于利用式:
X s 1 X 10
原因:普通计量器具系统误差通常并未修正 且往往占有较大比例。
3.根据标准和被检器具容许误差限判断 当标准器具误差不能忽略时,对被检器具 的判断较为复杂。 (1)标准和被检器具都只含有系统误差。 当总误差 X t e n 时, 则被检计量器具肯定合格; 当总误差 X t e n 时, 则被检计量器具肯定不合格;
JJG 277-1998 目录 一概述 ………………………………….………(1) 二技术要求 ................................................... (1) 三检定条件 …………………………………….(1) 四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 (2) 五检定结果的处理及检定周期 ...................... (6) 附录1倍频带或1/3倍频带 声功率级合成A计权声功率级的方法 ………(7) 附录2传声器位置示意图 ...............................(9) 附录3检定证书格式(背面) ………………….(10)
3.法制基础 (1) 计量法及相关法规; (2 ) 计量检定系统; (3) 计量检定规程; (4) 具有法定性质的操作规范。
4.组织基础 (1) 国家计量部门; (2) 各级地方计量部门; (3) 各部委系统的计量部门及有关研究机构; (4) 各企、事业单位的计量机构及有关实验室; (5) 培养计量人才的院校。
根据独立误差的一般合成法总标准差为式中和分别是标准器具和被检器具的2221????????????xsxxst??????式中s和x分别是标准器具和被检器具的标准差

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发展规划

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发展规划

“十二五”计量发展规划子规划之一: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发展规划一、发展目标总体发展目标是:加强国家计量基标准及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高效、前瞻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

到“十二五”末,国家计量基标准达到国际水平的项目占60%以上;参加国际比对项目增加100项以上,得到国际承认的校准测量能力(CMC)项目达到1000项以上;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有证标准物质基本满足全社会的量值传递(溯源)需求;计量检定、校准人员的执业能力和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计量技术法规进一步完善,形成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保障民生安全、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推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为经济、社会、科技、国防建设和国际交流的发展提供支撑。

二、重点任务(一)建立统一、协调的量值传递(溯源)机制。

1. 合理规划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使得质检系统、国务院有关部门、企业以及军队的量值传递(溯源)机制更加科学、完善;通过军民融合使得军队和地方资源更好地共享共用;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使量值传递(溯源)机制更加统一、高效。

2. 对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整体构架进行优化研究;完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重点提升与健康相关的量、动态量、综合参数量、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有突出影响的量以及在线测量、远程测量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水平;科学利用资源,重点加强国家计量基标准与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建设与管理,保证我国量值的准确可靠以及与国际的等效性;与新一代国家计量基准相衔接,从完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角度加大计量标准的研究,鼓励引导国产测量仪器提升技术水平。

3. 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中需提升的重点项目:完善提升国家时间频率体系。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军民融合的原则,构建独立完善、先进可靠、开放统一的国家时间频率体系,满足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国防安全和军队建设的需要,并且在特殊时期能够独立安全运行。

4. 完善新材料、纳米、新能源、先进制造、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以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无碳能源、气候变化、智能电网以及食品安全、国防安全领域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项目建设。

第三章量值传递.

第三章量值传递.

在一个国家内,量值溯源的终点(即量值传递的起点)
是国家基准,它必须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它体现了一 个国家计量科学技术的水平。 副基准在全国作为复现计量 单位量值的地位仅次于国家基准。它用以代替国家基准的 日常使用及验证国家基准的变化。一旦国家基准损坏,副 基准可用来代替国家基准。然而,并非所有的国家基准下 均设副基准,这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工作基准在全国作
为复现计量单位量值的地位在国家基准和副基准之下,设
立工作基准主要是为了不使国家基准由于使用频繁而丧失 其应有的计量学特性或遭受损坏。
计量标准是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规定的准确度等级, 用于检定较低等级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计量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
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这就确 立了国家计量基准的法律地位。计量法第六条、第七条、第 八条分别确立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及企、事 业单位计量标准的法律地位。
个闭环式的传递过程,其主要特点是通过“传递标准”完成对 参加者实验室的测量系统(包括标准、方法、人员、环境、设 备等)进行全面考核,并直接溯源到国家基准。通过“核查标 准”,使量过程始终处于连续的统计控制之中,以保证测量不 确定度的有效性。 中国进行MAP方案的研究已多年,近几年,在中温、活度、 微波功率、衰减、量块、维氏硬度、电阻、直流电压、磁性材
2.量值传递的作用
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实现量值的准确可靠是计量工 作的核心。量值不仅要在国内统一,而且还要达到国际上的统 一。“量值传递”及其逆过程“量值溯源”是实现量值统一的 主要途径与手段。它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实验、贸
递是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 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 具,以保证对被测量值的准确和一致。即保证全国在不同地区, 不同场合下测量同一量值的计量器具都能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工作。

量值传递技术

量值传递技术

量值传递技术摘要:一、量值传递技术的背景和概念1.量值传递技术的起源和发展2.量值传递技术的定义和作用二、量值传递技术的主要类型1.直接量值传递技术2.间接量值传递技术三、量值传递技术的应用领域1.工业生产领域2.科学研究领域3.医疗卫生领域4.其他领域四、量值传递技术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和网络化2.智能化和自动化3.国际化和社会化正文:量值传递技术是一种将测量结果从一个测量系统传递到另一个测量系统的技术,它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医疗卫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量值传递技术的背景和概念、主要类型、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量值传递技术的背景和概念量值传递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和计量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量值传递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测量结果从一个测量系统准确地传递到另一个测量系统,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量值传递技术可以分为直接量值传递技术和间接量值传递技术。

直接量值传递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将测量结果直接传递到另一个测量系统,例如使用标准砝码校准天平。

间接量值传递技术则是通过一系列的转换和计算,将测量结果传递到另一个测量系统,例如利用国际标准温度计校准自制温度计。

二、量值传递技术的主要类型目前,量值传递技术主要包括直接量值传递技术和间接量值传递技术。

直接量值传递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等优点,但适用范围有限。

间接量值传递技术虽然较为复杂,但适用范围广泛,可以根据不同的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量值传递技术的应用领域量值传递技术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领域,量值传递技术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在科学研究领域,量值传递技术可以为实验结果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医疗卫生领域,量值传递技术可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精度。

在其他领域,如法制计量、能源计量等,量值传递技术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四、量值传递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量值传递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计量标准和量值传递

计量标准和量值传递
第三章 计量标准和量值传递
第一节 计量标准
建 国初 期 ,安 徽 的计 量工 作 与民 国 时期 差不 多 ,总 的 来说 是十 分 薄弱 的 。那 时除 了 芜 湖、屯溪、当涂和颍上 4 市县建立有度量衡检定所外,其他各地区都没建立计量机构。而此 4 个 已建计量 机构 所拥 有的 标准 设备,也只是 一些 精度 不高 的量 提子,以及 天平 和砝 码 等,没 有 什么 像样 的 计量 标准 。 当时 全 省各 地区 的 所谓 计量 工 作,只 不过 是 由当 地商 业 部 门代 管 的市 场 上一 些度 量 衡方 面的 管 理工 作 。至 于 企业 方面 使 用的 仪器 仪 表等 计 量器 具, 则是根据各企业自己方面的生产需要,购置一些相对来说精度较高一点的计量仪器 仪表 以用 作 标准 ,在企 业 内部 作一 些 比较 性 的检 测罢 了 。
如上所述,这些标准的建立,为全省计量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初步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 可是,到了 1962 年,为了贯彻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 方针,省科委 在同年 2 月召开的全省农业科学会议上宣布了“专、县科委机 构撤销,计 量工作交商业部门领导,” 致使原属该部门领导的全省 82 个县以上计量行政单位,一下子被撤掉了将近 60%,仅仅 保留了 32 个计量机构(其中 6 个兼设)。加之人员调离,导致已建计量标准无人保管,给计 量事业确实带来了一定的损失。时至 1963 年 12 月,根据省内事业发展的需要,经省人民 委员会批准,各专、市、县的计量机构始又逐渐恢复起来。到了 1966 年 3 月,全省共建标准 计量机构又已达到 85 个。此时的省计量局经适当调整,共建计量标准是 4 类 19 项 27 种, 其中,长度 5 项 7 种:端度、线纹、角度、光洁 度、平直 度;热工 2 项 4 种:光 学高温计、热电 偶、电阻温度计、水银温度计;力学 8 项 9 种:天平、砝码、测力、硬度、转速、压力、容量、流 量、密度;电学 4 项 7 种:直流电表、交流电表、标准电池、标准电阻、标准电度表、电动势、 电位 差 计,以 及其 他 附属 设备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量值传递体系
计量基准、标准的作用及法律地位计量基准一般分为国家计量基准(主基准)、副计量基准和工作计量基准。

国家计量基准,简称国家基准,是在特定计量领域内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并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经国家鉴定、批准作为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器具。

副计量基准,简称副基准,是通过与国家基准比对或校准来确定其量值,并经国家鉴定、批准的计量器具。

工作计量基准,简称工作基准,是通过与国家基准或副基准比对或校准,用以检定计量标准的计量器具。

在一个国家内,量值溯源的终点(即量值传递的起点)是国家基准,它必须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它体现了一个国家计量科学技术的水平。

副基准在全国作为复现计量单位量值的地位仅次于国家基准。

它用以代替国家基准的日常使用及验证国家基准的变化。

一旦国家基准损坏,副基准可用来代替国家基准。

然而,并非所有的国家基准下均设副基准,这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工作基准在全国作为复现计量单位量值的地位在国家基准和副基准之下,设立工作基准主要是为了不使国家基准由于使用频繁而丧失其应有的计量学特性或遭受损坏。

计量标准是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规定的准确度等级,用于检定较低等级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计量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这就确立了国家计量基准的法律地位。

计量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分别确立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及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的法律地位。

中国的量值传递体系
量值传递的作用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实现量值的准确可靠是计量工作的核心。

量值不仅要在国内统一,而且还要达到国际上的统一。

“量值传递”及其逆过程“量值溯源”是实现量值统一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它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实验、贸易结算、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提供了计量保证。

量值传递是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对被测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即保证全国在不同地区,不同场合下测量同一量值的计量器具都能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工作。

量值传递的方式
量值传递的方式传递中主要环节传递领域
用实物标准逐级传递基准、标准普遍适用
计量保证方案(MAP) 基准、传递标准、核查标准适用于某些领域
发放标准物质标准物质理化分析、电离辐射等
发播标准信号标准信号时间频率、无线电等
计量保证方案(MAP)是一种新型的量值传递方式,是一个闭环式的传递过程,其主要特点是通过“传递标准”完成对参加者实验室的测量系统(包括标准、方法、人员、环境、设备等)进行全面考核,并直接溯源到国家基准。

通过“核查标准”,使量过程始终处于连续的统计控制之中,以保证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性。

中国进行MAP方案的研究已多年,近几年,在中温、活度、微波功率、衰减、量块、维氏硬度、电阻、直流电压、磁性材料测量等方面进行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计量保证方案的实施,必将进一步
完善国家的量值传递工作。

中国的量值溯源体系
The Metrological Tracebility System in China国家计量基准
National Primary Standards副计量基准
Secondary Standards工作计量基准
Working Standards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国家专业计量站)
Public Standards (State Motrological centres in special Fields)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国家专业计量分站) Public Standards (state Metological Subcentres in Special Fields)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省级)
Public Standards (province level)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市级)
Public Standards (city level)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县级)
Public Standards (county level)部门最高计量标准
Highest Standards of Dopartments部门计量标准
Standards of Depantments企业、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
Highest Standards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企业、事业单位计量标准
Standards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工作计量器具(企业、事业、市场等)
注:1.本溯源体系的建立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国家计量基准、副计量基准、工作计量基准保存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及其它技术机构。

Notes:1.Establishment of the metrological tracebility system based on the Law on Metrolog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National primary standards,secondary standards and working standards Conserved i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National Institu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NationaI Research Centre for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other technical services.
量值传递在技术上需要严密的科学性和坚实的理论依据,并要有较完整的国家计量基准体系、计量标准体系;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组织上需要一套相应的计量行政机构、计量技术机构及其它有关机构,还要有一大批熟悉计量业务工作的专门人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量值传递体系。

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法》及有关法规、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等为量值传递工作提供了法制保证和技术文件依据。

计量检定系统表是国家对计量基准到各等级计量标准直至工作计量器具的主从检定关系所作的技术规定。

它由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制定、修订、批准颁布。

基本上一项国家计量基准对应一个计量检定系统表。

检定系统表引言主要说明该体定系统表的适用范围
计量基准器具主要说明计量基准器具的用途,级成基准的全套主要计量器具名称,测量范围及其不确定度
计量标准器具主要说明各等级计量标准器具的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允许误差
工作计量器具主要说明各种工作计量器具的名称,测量范围,以及有关规定所要求的误差(如:示值误差、引用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等)
检定系统框图分三大部分,即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其间是检定方法,用点划线分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