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与调节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精品课件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D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③中二氧化碳浓度常低于② C.①可以与②④进行相互转化 D.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①和②
[解析] 人体的内环境主要是由①血浆、②组织液和④淋巴液组成的,A项错误;二氧 化碳是细胞呼吸的产物,通过自由扩散排出细胞,故③细胞内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常高 于②组织液,B项错误;①血浆不能转化为④淋巴液,C项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 的内环境是①血浆和②组织液,D项正确。
口腔上皮细胞
________
机体内细胞
血浆
淋巴液
血浆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组织液
组织液
组织液
旁栏边角 想一想
(1) 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 中的液体是什么?水疱会逐渐消失,水疱中的液体去哪里了?这又说明什么?
提示 “水疱”中的液体是组织液。时间长了,大部分组织液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 还有一部分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液。这说明内环境中的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2) 膀胱内的尿液、小肠腔内的消化液属于体液吗?脑脊液(大脑、脊髓细胞间隙 的液体)属于内环境吗?
提示 膀胱内的尿液、小肠腔内的消化液均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体液,不属于内环 境。脑脊液存在于大脑、脊髓细胞间隙,类似于组织液,属于内环境。
致用
视角1 体液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1. 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题后归纳 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及分析
03
考点三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 行物质交换
导入
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不断获取营养,排出代谢废物。阅读教材,分析图1、2。
图1 内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图2 各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示意图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③中二氧化碳浓度常低于② C.①可以与②④进行相互转化 D.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①和②
[解析] 人体的内环境主要是由①血浆、②组织液和④淋巴液组成的,A项错误;二氧 化碳是细胞呼吸的产物,通过自由扩散排出细胞,故③细胞内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常高 于②组织液,B项错误;①血浆不能转化为④淋巴液,C项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 的内环境是①血浆和②组织液,D项正确。
口腔上皮细胞
________
机体内细胞
血浆
淋巴液
血浆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组织液
组织液
组织液
旁栏边角 想一想
(1) 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 中的液体是什么?水疱会逐渐消失,水疱中的液体去哪里了?这又说明什么?
提示 “水疱”中的液体是组织液。时间长了,大部分组织液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 还有一部分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液。这说明内环境中的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2) 膀胱内的尿液、小肠腔内的消化液属于体液吗?脑脊液(大脑、脊髓细胞间隙 的液体)属于内环境吗?
提示 膀胱内的尿液、小肠腔内的消化液均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体液,不属于内环 境。脑脊液存在于大脑、脊髓细胞间隙,类似于组织液,属于内环境。
致用
视角1 体液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1. 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题后归纳 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及分析
03
考点三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 行物质交换
导入
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不断获取营养,排出代谢废物。阅读教材,分析图1、2。
图1 内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图2 各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示意图
【医学PPT课件】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
排泄作用
1. 生物代謝會產生廢物 葡萄糖+氧氣→ CO2+水+能量 胺基酸+氧氣→ CO2 +水+氨+能量
2. 廢物需儘速排除,以免破壞恆定性 3. 生物排除廢物的過程稱為排泄作用
廢物的排泄方式
1. 單細胞及簡單的水中生物:直接將氨擴散 至水中
2. 人類由肝臟將氨轉變為毒性較弱的尿素, 由血液運送到腎臟,形成尿液排出
血管舒張 減少食慾
汗腺
增加排汗
天熱時或運 動後
體溫上升
體溫恆定
體溫恆定
降低體溫 天冷時
肌肉收縮 汗腺
減少排汗 血管收縮
增加食慾
刺激腦幹體溫及保溫調節 中樞,啟動產熱機制
呼吸作用
生物體所需的能量來自體內養分的氧化,此過程 稱為呼吸作用
生物如何獲得氧氣
1. 單細胞生物:擴散作用 2. 動物:潮溼的表面(呼吸構造)+血液循環
人體的呼吸器官
氣管 支氣管
右肺
鼻腔 咽 喉
左肺
1. 人體的呼吸運動: 由胸腔的體積改變來影響人的吸氣及呼氣
肋骨 橫膈 胸腔 肺 壓力 呼吸運動
肋間肌收縮 肋骨上舉
收縮 下降
擴大
擴張
變小
外界空氣進入肺 吸氣
肋間肌放鬆 肋骨下降
舒張 上升
縮小
縮小
變大
肺內氣體排出體 外呼氣
人體的呼吸運動
胸骨
吸氣
肋骨
小檔案
陸生植物適應缺水境的方式
1. 仙人掌葉退化成針狀,減少水分散失 2. 落地生根葉肥厚,可儲存水分 3. 海茄冬葉下表皮具有綿密的細毛,可防止
水分散失Βιβλιοθήκη 2.內溫動物(恆溫動物) a.腦部有控制體溫調節中樞 b.體溫能維持在一定範圍內 c.如鳥類、哺乳類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课件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存 约在 占于 1/细3 胞外,淋巴
体液
33%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67%
5
观察血液的组成
白细胞
血
浆
血
血小板
细 胞
红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液
血浆
①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6
② 组织液: 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 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 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消化道(小肠)
B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肺
A
肾小管的重吸收
CD
肾脏 皮肤 30
④体内的一些液体如尿液、泪液、消化液、汗 液、精液等不是细胞外液,也不是体液。
⑤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 对于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 人细胞内液提出的。
22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例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O2、CO2、血红蛋白、H+
D
B. H2O2 酶、抗体、激素、H2O
③ 淋巴:
淋巴液又称淋巴,是指在淋 巴管内流动的液体。
淋巴是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 直接生活的环境。
7
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血浆
淋巴
8
细胞内液
体
液
血浆
细胞外液 淋巴 ①
(内环境)
③
组织液
④ ②
9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
细胞
不同点
渗透压 、 酸碱度 和 温度 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存 约在 占于 1/细3 胞外,淋巴
体液
33%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67%
5
观察血液的组成
白细胞
血
浆
血
血小板
细 胞
红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液
血浆
①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6
② 组织液: 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 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 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消化道(小肠)
B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肺
A
肾小管的重吸收
CD
肾脏 皮肤 30
④体内的一些液体如尿液、泪液、消化液、汗 液、精液等不是细胞外液,也不是体液。
⑤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 对于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 人细胞内液提出的。
22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例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O2、CO2、血红蛋白、H+
D
B. H2O2 酶、抗体、激素、H2O
③ 淋巴:
淋巴液又称淋巴,是指在淋 巴管内流动的液体。
淋巴是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 直接生活的环境。
7
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血浆
淋巴
8
细胞内液
体
液
血浆
细胞外液 淋巴 ①
(内环境)
③
组织液
④ ②
9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
细胞
不同点
渗透压 、 酸碱度 和 温度 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内环境的稳态ppt课件
稳态概念的发展
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普遍存在稳态
➢ 分子水平——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 ➢ 细胞水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稳态 ➢ 器官水平——各器官活动的稳态,液体分泌的稳态 ➢ 个体(生理)水平上——内环境的稳态 ➢ 群体水平——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 ➢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态(稳定性)
若发现有人中暑了,应该怎么办呢?
稳态失调与相关疾病
疾病名称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引起疾病的症状
尿毒症 糖尿病
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 积累
自身中毒综合症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 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高原反应 体内缺氧,血氧过低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感冒发烧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 性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提出问题 生物组织匀浆调节酸碱的能力更类似于自来水还是缓冲液呢?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生物组织匀浆调节酸碱的能力更类似于缓冲液
实验材料: 50mL烧杯、50mL量筒、PH试纸、滴管、PH值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自来 水、肝匀浆、0.1mol/L HCl、0.1mol/L NaOH等
机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以HCO3-/H2CO3为例
(1)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乳酸时: ①乳酸+HCO3-→乳酸钠+H2CO3。
②H2CO3→H2O+CO2↑。
(2)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
CO32-+H2CO3→2HCO3-
结果:
结果:
过多的 NaHCO3 由肾脏排出,缓冲了体
CO2 由肺排出体外,缓冲了体内过多的酸。 内的碱性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课件
凡是存在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的成分都属于内环境成分.例如:氧气、二氧化碳、某些酶、激素、抗体、递质、血浆蛋白等. 以下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一切只存在于细胞内的成分:血红蛋白、胞内酶、载体等.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道、囊腔、液体: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以及尿液、唾液、汗液、消化液、泪液等.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一 内环境与稳态
高等动物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细胞,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那么他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他们是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呢?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内环境)中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血浆
稳态
概念: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事实: 内环境理化性质不会发生剧烈变化,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血浆的pH:7.35~7.45; 体液温度在37.5℃左右, 血浆渗透压在37 ℃时约770kPa
细胞对内环境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它要求一定的温度、一定的pH、一定的渗透压,总之一定的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但细胞的代谢活动又会使内环境理化性质时刻发生改变,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呢?下面以内环境的PH值为例来说明:
组织水肿及产生的原因:
组织水肿: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者是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组织间水分过多引起. 原因: 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到毛细淋巴管, 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会引起血浆蛋白流失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一 内环境与稳态
高等动物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细胞,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那么他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他们是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呢?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内环境)中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血浆
稳态
概念: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事实: 内环境理化性质不会发生剧烈变化,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血浆的pH:7.35~7.45; 体液温度在37.5℃左右, 血浆渗透压在37 ℃时约770kPa
细胞对内环境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它要求一定的温度、一定的pH、一定的渗透压,总之一定的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但细胞的代谢活动又会使内环境理化性质时刻发生改变,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呢?下面以内环境的PH值为例来说明:
组织水肿及产生的原因:
组织水肿: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者是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组织间水分过多引起. 原因: 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到毛细淋巴管, 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会引起血浆蛋白流失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精品课件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
A.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的代谢活动均可以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C.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D.草履虫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而实现稳态
答案 A
解析 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但在神
肺部毛细血管。
在肾脏形成尿液。
④循环系统:由上述内容可看出 血液
是所有生命活动的中转站,它的成
分能充分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2)间接参与调节稳态的系统: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和免疫系统。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神经系统
神经调节
神经—体液—免疫
体液调节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特点:
有一定限度
4.稳态遭破坏的原因
(2)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
提示 人体剧烈运动后,产生的乳酸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发生反应,
使血浆pH基本不变。
2(3)内环境中有许多缓冲对,如 HCO3 /H2CO3、HPO4 /H2PO4 等,可以使内环
境的pH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 )
(4)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中的pH将略有降低。( √ )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渗透压均发生较大变化,D项错误。
视角2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2.(2021江苏宿迁高二期中)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试管内加入血浆,乙试
管内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试管内各滴入几滴
等量的盐酸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过
程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内环境的稳态ppt课件
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描述是否正确
× (1)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 )
(2)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但他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
√ 稳定。( ) × (3)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 × (4)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北京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
讨论1: 为什么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会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从而可以反
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问题探讨
北京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
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①内环境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稳态表 现为一种动态平衡; ②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巩固练习
2、在长跑比赛时,运动员的体内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如机体大量 产热、出汗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 大量产热会使体温急剧升高 B. 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下降 C. 大量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D. 大量出汗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自变量: 酸性、碱性物质 HCl/NaOH 溶液(0.1mol/L)
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 发生肾功能衰竭时,病人的水和 无机盐等的代谢会紊乱,可出现 全身水肿,尿素氮升高、呕吐等 一系列症状,即尿毒症,严重时 会导致死亡。
思考:内环境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况?
外环境变化过于剧烈 (外因)
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内因)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问题探讨
北京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
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_稳态与调节_《1_2_内环境的稳态》参考课件
高中生物
(2)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失衡:①失水过多,可导致血 浆渗透压升高;②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 ③代谢废物含量升高,可导致尿毒症;④O2缺乏,如缺铁性贫 血,可导致乳酸中毒;⑤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现象; ⑥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高中生物
应用实践:1.在夏季炎热的日光下,人长时间工作,体内热量若 不能及时散失,会造成中暑。“中暑”的病人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 试解释其原因。
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____p_H______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高中生物
3.实例——体温变化 (1)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_年__龄___、 _性__别___等的 不同而存在微小差异。 (2)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一般不 超过___1___℃。
高中生物
4.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_调__节__作__用__,使各个器官、系统协 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相__对__稳__定__状态。 (2)实质: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_理__化__性__质__都是不 断变化的,但都处于_一__定__的__范__围__内___。
1.取甲、乙两个试管,向甲试管内加入血浆,乙试管内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试管内各滴入几滴等量的盐酸或NaOH溶液,摇 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 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 结果的准确性 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 D.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加入酸或碱后,pH恒定不变
《内环境的稳态》ppt课件
1.2 内环境的稳态
通常没有临床意义,建议定期复查, 可能与长时间不锻炼,长期熬夜、 酗酒,病毒性心肌炎有关。若该值 偏高,说明肝功能受损
高血糖
高血脂
一、模拟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空白对照 已知具有缓冲能力的溶液,标准对照
空白对照
标准对照
实验组
பைடு நூலகம்
SZ-LWH
一、模拟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可防止机体中毒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SZ-LWH
四、稳态概念的发展
分子水平 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稳 态 细胞水平 细胞 分裂和分化
的稳态等
概
念
的 器官水平 心脏活动的稳态、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
发
展
结构和 群体水平 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 功能 也存在稳
SZ-LWH
思考·讨论
3.援藏的技术人员到青藏高原后常会出 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 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 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高原空气稀薄,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 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 外界环境变化不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 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 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 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 康。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主要
内环境
神经调节
保持稳定!
后来发现 免疫系统
清除
内环境 动态平衡!
神经调节
+
体液调节
内环境中
异物、病原微生物等 有利
内环境稳态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通常没有临床意义,建议定期复查, 可能与长时间不锻炼,长期熬夜、 酗酒,病毒性心肌炎有关。若该值 偏高,说明肝功能受损
高血糖
高血脂
一、模拟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空白对照 已知具有缓冲能力的溶液,标准对照
空白对照
标准对照
实验组
பைடு நூலகம்
SZ-LWH
一、模拟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可防止机体中毒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SZ-LWH
四、稳态概念的发展
分子水平 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稳 态 细胞水平 细胞 分裂和分化
的稳态等
概
念
的 器官水平 心脏活动的稳态、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
发
展
结构和 群体水平 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 功能 也存在稳
SZ-LWH
思考·讨论
3.援藏的技术人员到青藏高原后常会出 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 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 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高原空气稀薄,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 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 外界环境变化不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 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 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 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 康。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主要
内环境
神经调节
保持稳定!
后来发现 免疫系统
清除
内环境 动态平衡!
神经调节
+
体液调节
内环境中
异物、病原微生物等 有利
内环境稳态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48张)
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 人的食物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 这些酸性和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 发生变化,实际上正常人血液中的pH变化范围很 小,这是为什么?
▪ 解释:血液中有很多对酸碱度起_缓__冲____作
用的物质——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
H2CO3/NaHCO3
例6: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
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A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例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
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D
B.B. H2O2酶、抗体、激素、H2O
C. 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 Na+、葡萄糖、氨基酸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 碱度
2、体内各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一样吗? ▪ 血细胞- 血浆 ▪ 组织细胞- 组织液 ▪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淋巴液 ▪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液、组织液 ▪ 口腔上皮细胞、皮肤细胞 组织液
例1: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
例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内
D
B.牛奶被饮入胃中
_消__化__系统、_循___环__系统、_呼__吸__系统、_泌__尿__系统
营养物质
外界环境
_内__环__境___
营养物质
细胞
代谢废物代谢废物源自_内__环__境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例4:人的表皮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是
一种? A间接交换
B直接交换
C
C通过内环境进行交换 D通过体液进行交换
例8. 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
▪ 解释:血液中有很多对酸碱度起_缓__冲____作
用的物质——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
H2CO3/NaHCO3
例6: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
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A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例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
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D
B.B. H2O2酶、抗体、激素、H2O
C. 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 Na+、葡萄糖、氨基酸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 碱度
2、体内各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一样吗? ▪ 血细胞- 血浆 ▪ 组织细胞- 组织液 ▪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淋巴液 ▪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液、组织液 ▪ 口腔上皮细胞、皮肤细胞 组织液
例1: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
例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内
D
B.牛奶被饮入胃中
_消__化__系统、_循___环__系统、_呼__吸__系统、_泌__尿__系统
营养物质
外界环境
_内__环__境___
营养物质
细胞
代谢废物代谢废物源自_内__环__境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例4:人的表皮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是
一种? A间接交换
B直接交换
C
C通过内环境进行交换 D通过体液进行交换
例8. 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
内环境稳态-课件
内环境稳态-PPT课件
背景和介绍
在人体内部,存在着一套复杂的调节系统,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本课件将 介绍内环境稳态的定义和重要性。
内环境稳态的定义
内环境稳态是指人体内部环境在生理上相对恒定的状态,包括体温、水和电解质平衡以及pH值等方面。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内环境稳态对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它有助于保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器官的正常功能,并促进身体的整 体健康。
维持正常的酸碱平衡也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和 肾脏等调节器官,保持血液和组织液的适宜酸碱度,保证身体正常运作。
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各种生理过程,包括代谢、生长、 繁殖等,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结论
内环境稳态是人体内部环境相对恒定的状态,对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了解和保持内环境稳态有助于促健康和预防疾病。
体温调节的例子
体温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之一。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人体通过 出汗或颤抖等反应来调节体温,确保其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水和电解质平衡的例子
水和电解质平衡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另一个关键方面。人体通过肾脏、肠道和皮肤等来调节水分和电解质的摄 取与排泄,确保细胞功能正常。
pH调节的例子
背景和介绍
在人体内部,存在着一套复杂的调节系统,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本课件将 介绍内环境稳态的定义和重要性。
内环境稳态的定义
内环境稳态是指人体内部环境在生理上相对恒定的状态,包括体温、水和电解质平衡以及pH值等方面。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内环境稳态对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它有助于保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器官的正常功能,并促进身体的整 体健康。
维持正常的酸碱平衡也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和 肾脏等调节器官,保持血液和组织液的适宜酸碱度,保证身体正常运作。
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各种生理过程,包括代谢、生长、 繁殖等,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结论
内环境稳态是人体内部环境相对恒定的状态,对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了解和保持内环境稳态有助于促健康和预防疾病。
体温调节的例子
体温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之一。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人体通过 出汗或颤抖等反应来调节体温,确保其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水和电解质平衡的例子
水和电解质平衡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另一个关键方面。人体通过肾脏、肠道和皮肤等来调节水分和电解质的摄 取与排泄,确保细胞功能正常。
pH调节的例子
内环境的稳态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反馈调节
神经系统通过反馈机制不断监测和调整自身的活 动,确保内环境的稳态得以维持。例如,当体温 升高时,神经系统会通过增加皮肤血流量和汗液 分泌等方式来降低体温。
05 内分泌系统稳态调节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内分泌腺体
包括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等,分泌各种激素进入血液循 环。
激素
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 织液传输而发挥调节作用。
脂类激素
如类固醇激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通过自 由扩散进入细胞内,与胞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 物,进而调节基因表达。
内分泌系统对内环境稳态的调控
血糖稳态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维持血糖 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抗利尿激素调节肾脏对水的重吸收,醛固 酮调节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和钾的排泄,共 同维持体液渗透压和水平衡。
内环境的稳态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内环境稳态概述 • 血液系统稳态调节 • 免疫系统稳态调节 • 神经系统稳态调节 • 内分泌系统稳态调节 • 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疾病关系
01 内环境稳态概述
定义与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指机体通过调节作用, 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 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 等;避免接触有害环境因素;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 理潜在问题。
治疗措施
根据具体疾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同时,对于内环境稳态失衡的患 者,医生可能会采取一些辅助治疗措施,如补液、纠正酸碱 平衡等。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尿量
4、盐平衡调节示意图
血钠降低,血钾升高
+ 肾上腺皮质
-
+ 醛固酮
+ 肾小管和集合管吸钠排钾
+ 血钠升高,血钾降低
5、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
160—180mg/dL
尿糖
抗体是由 源于
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其来 细胞,来源途径有 条。
(1) 吞噬细胞
抗原Leabharlann 细胞T细胞
免 疫
(2)
效应
的
记忆细胞
T细胞
4、比较: (1)、抗原与过敏原
过敏原 抗原
(2)、体液免疫中的抗体与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1)来源相同: 效应B细胞 产生。 2)分布不同:
体液免疫反应的抗体分布在体液中(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和细胞表面。
5、防治措施: 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二、自身免疫病:
出过天花或麻疹的人为什么会终身免疫?
效应T细胞
肿瘤细胞
变异细胞(肿瘤细胞)含有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成为抗原被免疫系统识 别。通过免疫反应将这些细胞清除,从而避免肿瘤的形成。
3、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1)区别
作用 对象
体液免疫 抗原
细胞免疫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 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 体与相应的抗原特
以上有可能传染艾滋病的是(2、4、6、7 )
消除歧视!
(6)HIV的信息表达
①遗传物质:RNA。 ②信息表达:
小结:请连线
免疫过强 免疫过弱
过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 自身免疫病
风湿性心脏病 AIDS 荨麻疹 系统性红斑狼疮 注射青霉素致死
神经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 2、反射的结构基础: (1)反射弧的组成: (2)反射发生的条件:
2、种类: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无胸腺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AIDS (大多数)
“泡泡男孩”从1971年出生起就生活在一个无菌的塑料隔离罩中, 因为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对他来说,泡泡外面的世界充满着致命的威胁,甚至连母亲一个充 满疼爱的吻或者拥抱,都可能会给他带来可怕的后果。1983年医生 为“泡泡男孩”移植了姐姐凯瑟琳的骨髓干细胞,但手术后,凯瑟 琳骨髓内潜伏的致命病毒也随之侵入并肆意繁殖,1984年2月22日, 与病魔和孤独斗争了12年半的“泡泡男孩”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5)预防措施:
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
问:你知道世界艾滋病日是哪一天吗?
2015年活动主题:“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Getting to Zero),
副标题为“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
讨论:以下行为是否可以传染艾滋病?
1 与爱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2 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3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4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5 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 6 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7 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
过 (1)感应阶段 程 (2)反应阶段
(3)效应阶段
被抗原 侵入的 组织细胞
T细胞与靶细胞紧 密接触
(3) 靶细胞破裂死亡抗原被 消灭
记忆细胞的二次免疫
抗 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
体 数
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量
初次抗原刺激
二次抗原刺激
时间
例:在教室里,甲和乙分别是丙的邻座。有一天,丙患了感冒。两天后,甲 也患了感冒,而乙则没有。乙说一星期前他患过了感冒,现在已经痊愈了。请 解释一下为什么乙没有象甲那样患感冒?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Acquired Immure Deficiency Syndrome)
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3、艾滋病(AIDS)
(1) 含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艾滋病病毒 [人类 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
1、概念: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 造成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并出现症状。
2、特点:“敌我不分”
风湿性心脏病
3、举例: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例:风湿性心脏病
感染酿脓链球菌
产生抗体
攻击酿脓链球菌 攻击心脏瓣膜
例:类风湿关节炎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三、免疫缺陷病
1、概念: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这几张图你要记住!
1、内环境结构示意图
2、体温调节示意图
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
饮水不足,
增加饮水
失水过多, 食物过咸
细 胞
产生渴觉 大脑皮层 +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外 液 渗 透
3、 水 平 衡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
分泌
垂体后叶
压 下 降
调
+
释放
节
抗利尿激素
示 意 图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例:花粉过敏、酒精过敏、抗生素过敏等。
3、机理
刺
产
吸
激
生
附
过敏原 机 体 抗 体
某些细胞 过
再次刺激 敏
(组织胺等) 释放物质
原
导
毛细血管过张、血管通透性增强
致
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全身过敏反应 呼吸道过敏反应 消化道过敏反应 皮肤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胃肠炎) (湿疹、水肿)
方式 异性结合。
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 密切接触。2.效应T细 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 细胞免疫的作用
(2)联系
①、细菌外毒素+抗体——体液免疫
②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
+
——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
③ 、病毒感染—— 先体液免疫:阻止病毒播散
后细胞免疫:彻底消灭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一、过敏反应 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__再__次___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 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特点: 1)发作__迅__速______、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会破坏___组__织__细__胞__,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3)有明显的___遗__传__倾__向_______和个体差异。
(2)致病机理:
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侵入T细胞,使T细 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 染病则乘虚而入。 (3)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
(4)病症—感染HIV后,经2—10年潜伏期,可发展成艾滋 病,患者一般两年内 死亡。
初期症状是全身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夜间盗汗,食 欲不振,精神疲乏。之后,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 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 麻痹,最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