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阁体与茶陵派
(一) 台阁体
• 约永乐至成化年间形成的“台阁体”,体现了 洪武朝以后一段长时期里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 审美意趣, 并作为典范而广泛地影响文坛。
其主要人物是“三杨”:杨士奇、 杨荣、 杨溥
• 台阁体台阁体指明代永乐、成华年间以馆 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 种文学创作风格。诗文内容大多比较贫乏 ,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 "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 丽。
陈子龙《秋日杂感》
■ ■ ■ ■ 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 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
■ 暮愁:崔颢《黄鹤楼》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江上使人愁”的紧缩。
■ 不信有天常似醉:李商隐《咸阳》“自是当时天地醉, 不关秦地有山河”句意
■ ■ ■ ■ ■ ■ 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明代诗歌
笫 一 节
明 代 前 期 诗 歌
• 自洪武至成化百余年间,是元代至明代文学发展 流程中的断裂时期。
• 政治高压 • 文道合一”
高启
• 高启,字季迪, 号青丘子, 晚号槎轩,长洲(今江 苏苏州) 人。 • 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 • 作品抒写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孤吟, 流露出忧郁、 苦
闷、彷徨、 孤独的情绪。
• 高启诗文共有二千多篇, 有《高太史大全集》 传世。 著名的诗歌有《登金陵雨花台望大 江》 、 《青丘子歌》 、 《梅花诗》 等。 • “吴中四杰” : 高启、 杨基、 张羽、 徐 贲。 • 另外, 袁凯少时因赋《白燕》 诗而出名, 人称“袁白燕” 。
《湖州歌送陈太守》
■ 草茫茫,水汩汩。上田芜,下 田没,中田有麦牛尾稀,种成 未足输官物。侯来桑下摇玉珂, 听侬试唱湖州歌。湖州歌,悄 终阕,几家愁苦荒村月。
—
一、前七子的复古运动
• 所谓“前七子”是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中心、 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的 文学群体。 • 李梦阳 ( 1 473—1 530 ) 字献吉,号 空同 子, 庆阳(今属甘肃)人。有《空同集》。 • 何 景明 ( 1 483—1 521 ) 字仲 默, 号 大复 , 河 南信阳人。有《大复集》。
《梅花》九首其一
■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 刘基
• 刘基的文学思想与宋濂大致 相近。但不同的是:刘基在 学术方面涉猎广泛,个性又 慷慨豪迈,所以思想不那么 拘谨,理学家的气息较少。
■ 埋忧:仲长统《述志诗》“寄愁天上,埋忧地下”意 ■ 瓜田:邵平故事,秦封邵平为东陵侯,秦亡,他隐居 于长安城东种瓜为业。 ■ 沧浪: 《渔父》意,“渔父莞尔笑,鼓枻而去,乃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
■ 葵井:《十五从军征》“中庭多旅谷,井上生旅葵。”
王磐《朝天子》
• 李梦阳《秋望》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何景明《秋江词》
■ 烟渺渺,碧波远。白露晞,翠莎晚。泛 绿漪,蒹葭浅。浦风吹帽寒发短。美人 立,江中流。暮雨帆樯江上舟,夕阳帘 栊江上楼。舟中采莲红藕香,楼前踏翠 芳草愁。芳草愁,西风起。芙蓉花,落 秋水。江白如练月如洗,醉下烟波千万 里。
• 台阁体乃是明代诗歌发展中的一股逆流。 明人 自己已经认识到这一点 : “永乐以还 ,尚台阁 体。诸大老(指三杨)倡之,众 人靡然和之,相习成风,而真诗渐亡矣。 "(沈德潜 《明诗别 裁》)
• 李东阳与“茶陵派” • 以湖南茶陵人李东阳 (1447 — 1516) 为代表 , 是台阁体向拟古主义过渡的一个流派。李东 阳企图改变并且事实上也冲击了台阁体的垄断 地位,但又没有完全摆脱台阁体的影响。他论 诗主张宗法杜甫,但强调的不是杜诗的现实主 义精神,而是着眼于杜诗的格律声调。他的诗 多 摹 拟之作,有《拟古乐府》一百首。他的理 论和创作,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有明显的影 响。
李攀龙《挽王中丞》
■ 司马台前列柏高,风云犹自夹旌旄。 ■ 属镂不是君王意,莫作胥山万里涛。
王世贞《登太白楼》
■ ■ ■ ■ 昔闻李 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 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 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潺潺济水流。
第三节晚明诗歌
• 自万历初开始,明代文学——包括诗歌、散文、 小说、戏剧等各个领域,逐渐出现全面上扬的 势头。而且,在倡导个性解放,要求摆脱礼教 束缚、肯定人的自然欲望、重视表现真实情感 等方面,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学都显示出鲜明的 一致性。这表明明中叶以来社会经济形态和意 识形态的变化已经广泛地影响到文学创作 ,并 藉此表现新的人生理想与生活追求,以及因此 而带来的困惑与苦恼。晚明诗文也体现了这一 特征。
• 七子派的理论纲领是“文必秦汉,诗必 盛唐”。 • 借助文学复古而欲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 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
• 虽然复古的取向上是一致的,但在方法 上复古派之间存在严重分歧,李梦阳主 张刻意古范,尺寸古人;何景明则主张 如同佛教那样,“借筏以登岸,登岸则 舍筏”,然后去“自筑一堂奥,自开一 户牖”。
吴中四才子
• 明中期文学复兴在南方的主要代表是被称为 “吴中四才子” 的祝允明、 唐寅、文征明和徐 祯卿。 • 吴中文学对后来文学进程的影响却远逊于前七 子, 有多方面的原因 。
• 吴中诸子对国家政治秩序的关怀不像李、 何那样热切,而对于个人在社会中遭到压 抑的感受却特别敏锐;他们同商业社会、 市民阶层的联系也更为密切,因而也更敢 于肯定物质享乐的要求。
袁宏道《山阴道》
■ 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 ■ 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 ■ 平生王献之,酷爱山阴道。 ■ 彼此俱清奇,输他得名早。
明后期其它诗人
■ 继晚明江南士大夫政治团体东林党后,明末江 南地区一些文人组织相继崛起。崇祯初年, 太 仓人张溥、 张采等发起带有政治团体性质的文 社——复社。与此同时, 松江人陈子龙和同邑 夏允彝、徐孚远等创建几社, 与复社彼此呼应。 这是两个在当时有较大影响的文人团体,以 “复古学” 为宗旨, 企图从文化上复兴传统精 神, 挽救明朝政府的危亡。 ■ •陈子龙与夏完淳
• 茶陵派 明成化到弘治年间,针对台阁体 卑 冗委琐的风气,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 的复古主 张,对后来“前、后七子”的 文学复古发生了 很大的影响。因李东阳 是湖南茶陵人,所以后 人将这一诗派称 之为茶陵派。
第二节明中期诗文
• 约从弘治一种稳定 推进并趋向复杂的态势,出现一些影响较 大的文学流派,杠相间有融合,亦有冲突。 贯穿千文学发展进程的主线,是在反对程 朱理学、要求维护正常的人性、追求新的 精神支点的社会思潮的推动下,文学逐渐 摆脱官方政治的束缚,重新走上正常的发 展轨道。
祝允明《秋日闲居》
逃暑因能暂闭关,未须多把古贤攀。 并抛杯勺方为懒,少事篇章恐碍闲。 风堕一庭邻寺叶,云开半面隔城山。 浮生只说潜居易,隐比求名事更艰。
后七子
• 明代前七子于嘉靖 ( 1522—1566 ) 初逐渐 偃旗息鼓,至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 贞为首的后七子重新在文坛举起了复古的 大旗,声势赫然,为众人所瞩目。其成员 除李、王外,还有谢楼、吴国伦、宗臣、 徐中行、梁有誉。后七子中以王世贞声望 最显, 影响最大。特别是 隆庆四年 ( 1570) 李攀龙去世后,更是成为文坛宗主。
• 相较而言,吴中诸子留给世人的更多是— 个疏离缙绅阶层行为范式的市井文人形象。
• 唐寅 《桃花庵歌》 :
•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 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 醒半醉日复日, 花落花开 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 马足贵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 比贫者, 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 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 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酒无花锄做田。
• 从总体上看,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承 接李梦阳等前七子的文学思想。而比起前七子, 后七子在学古过程中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 化和具体化。
• 与前七子相类似的是,后七子创作的弊病也在于 过分注重对古体的揣度模拟,以至于难脱蹈袭的 寀臼。
• 李攀龙(1 51 4—1 570) 字于鳞, 号沧 溟,山东历城人。 嘉靖二十三年(1 544) 进士,授刑部主事, 历官顺德知府、 陕西 提学副使、 河南按察使等。 有《沧溟集》 。 • 王世贞(1 526—1 590) 字元美, 号凤 洲、弇州山人, 江苏太仓人。 嘉靖二十六 年(1 547) 进士, 授刑部主事。 一度弃 官,复出后历任浙江右参政、 山西按察使、 南京刑部尚书等。 有《弇州山人四部稿》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