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杆路要求内容
(完整版)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新)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一、施工测量1.各施工班组进场后,根据初步设计为依据的前提下,以安全、稳固,便于维护,便于施工、减少投资等综合因素考虑选择路由,进行测量,测量时杆距为45-55米,无其他特殊情况不得小于45米、大于55米;2.杆路跨越公路、铁路、河流两侧不能设角杆;3.杆路跨越村路、县道应距公路路界5米外立杆,省道应距公路路界10米外立杆,测量时注意与原杆路保持倒杆距离;4.测量时杆距为70-100米两端做终端拉线,100-120米两端做三方拉(加辅助线),120米以上两端做门形杆(8米电杆)。
二、打洞、立杆、挖沟1.立杆,附注洞深:7米杆综合土1.5米,软石1.4米,坚石1.2米;8米杆综合土1.6米,软石1.5米,坚石1.3米;9米杆综合土1.7米,软石1.6米,坚石1.4米;10米杆综合土1.8米,软石1.7米,坚石1.5米;2.杆洞土质如为坚石,洞深1.2米,另做石护墩保护;3.立杆应做好相关安全工作;4.立杆人员8-10人;5.准备好立杆工具;6.必须开好马槽、清理杆洞;7.杆路不得有眉毛弯、S弯、梅花桩,杆根偏差不可以大于5厘米;8.角杆杆根必须内移15厘米,杆稍向外偏移25度;9.与高压线交越时,两端杆子在立杆前应先做好穿心地气线;10.杆稍顶是空洞的,必须先用水泥浆堵好;11.跨公路等特殊情况根据地形实际情况配杆。
三、吊线布放、拉线规格及程式1.布放吊线时应用千斤顶或转盘布放,严禁打圈及死结;2.与电力交越时,施工前应先做好防护措施;3.吊线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3.5米,过公路不得低于5.5米,过铁路不得低于7.5米;4.双方拉每隔8档一个,四方拉每隔32档一个,如遇到角杆时需前后移动2根电杆,遇到特殊情况时可前后移动;5.拉线位置要打在角平分线上,角拉、双方拉、四方拉必须做拉线地气;6.角深在7米以下装7/2.6拉线一条,7米以上装7/2.6拉线两条。
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一、杆路工程1、立杆:杆洞深度应符合规定,偏差不超过±5公分。
2、杆路:市区光缆线路杆距为50M,特殊地段允许偏差±15M3、竖立电杆应达到以下标准(1)直线线路电杆的位置应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左右偏差不超过5公分;(2)角杆杆根应在线路转角点中心内移,水泥杆内移15—20公分,杆梢应在二侧直线上。
(3)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地锚方向倾斜15—20公分。
二、拉线:1、拉线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线应采用热镀钢绞线,拉线的扎固方式以设计的材料为准进行实施,拉线要大于吊线一个程式。
2、水泥杆拉线采用包箍,上把采用另缠法7×2.2钢绞线缠两道每道10公分,7×2.6钢绞线缠两道:15公分和10公分,拉线中把缠线15公分,间隔25—30公分再缠10公分。
尾线均为10公分,再缠15圈,缠线全部为3.0热镀锌钢线。
3、拉线抱箍水泥杆顶0.5M,拉距与拉高为1:1,(地锚柄出土到杆)拉线地锚柄为2.1×¢16埋深1.6M,出土长度0.3M,地锚埋设应在开出土斜槽,与拉线上把成直线,地锚出土位置要正确,偏差不超过5公分。
吊板拉线要符合规范要求,墙壁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不小于25公分,距抢墒沿不小于40公分(不允许打在墙顶上)。
落地拉线做好后,应加警示标志。
撑杆底部要加托盘。
4、避雷线,拉线式避雷线应用4.0镀锌钢线,伸出杆顶10公分,用3.0铁线扎4圈固定,经包箍内侧后缠在拉线上。
直接入地式避雷线,经拉线包箍内侧经吊线至杆根与地线棒连接牢固,地线棒须开挖70公分深,然后将地线棒打到底后回土埋实。
避雷线设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吊线接地按设计要求做。
三、架空吊线1、吊线抱箍距杆顶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情况距杆顶不应小于50公分,特殊情况下不应小于25公分,吊线抱箍应在拉线抱箍和撑杆撑点的下方。
2、吊线在电杆上在一个中继段(基站到基站)面向应保持一致。
通信工程杆路要求

1、电杆立杆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物资设备厂家责任单位:施工单位文档输出:1.1电杆立杆前首先检查到场电杆是否有生产许可证、合格证、入网证、权威部门质检证.电杆外观是否有环向裂缝宽度超过0.5mm的、有可见纵向裂缝的、混凝土破碎部分总表面积超过200平方毫米的,如有类似情况电杆不得使用,并分开堆放.电杆埋深、拉线地锚埋深、电杆档距应该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杆路走向和设置应符合路由复测,设置位应稳固.电杆洞深图坚石电杆洞深图1.2电杆程式是否能满足各种标高和力学要求.直线线路上的杆位是否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上下垂直,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左右偏差一般不应该大于5cm. 角杆应该立在线路转角点内侧:水泥杆内移10~15cm.木杆内移20~30cm .终端杆杆身向拉线侧倾斜10~20cm.光缆线路架设高度和与其他通信缆线、电力线垂直隔距应该符合设计要求,电杆根部加固装置的安装地点是否按设计要求.立杆图2、拉线制作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责任单位:施工单位文档输出:2.1 拉线程式的选用:➢空光缆杆路拉线程式的选择,主要应根据杆路负荷、气象条件以及制作拉线用的钢绞线容许的最大拉断力来考虑.一般在轻中负荷区时,线路转角的拉线程式比吊线程式大一级.线路转角大于600时,需装设两条终端拉线<八字拉线>,其程式比光缆吊线程式加大一级.终端杆或分线杆的顶头拉线一般设置7/3.0拉线.➢线路中间杆由于前后线路负荷不均或杆距不等,需装设的拉线程式应与线路张力大一侧吊线程式相同或大一级.➢高桩拉线程式一般与光缆吊线程式相同或大一级.➢抗风、防凌杆拉线程式一般与光缆吊线程式相同.拉线隔装数应该根据工程所处地区的气象条件,轻中负荷区在直线段应每隔500米<10根电杆>左右设置"抗风杆"双方拉线,每隔1000米<20根电杆>左右设置"防凌杆"四方拉线,其位置一般设置在吊线上方的10-20cm,以15cm左右为最佳.➢拉线的埋深应根据拉线程式的大小及土质情况来予以确定.➢拉线程式应与拉线盘及拉线铁柄配套使用,在坚石地段的拉线地锚应采用钢地锚. 拉线的"距/高"比一般取为1,特殊情况下亦不可小于0.75,否则可采用吊板拉线、高桩拉线、墙壁拉线或改用撑杆加固.➢拉线地锚的出土一般为<30士10>cm范围,出土点的偏差不大于5cm.➢墙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不小于25cm,距屋檐不小于40cm,撑杆的距高比应不小于0.5.➢所有拉线的上把及中把均采用夹板法.拉线程式应与拉线盘及拉线铁柄配套使用,具体详见下表:2.2铁柄与拉线盘配套规格表拉线制作图3、吊线架设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责任单位:施工单位文档输出:YB/T5004--2001行业标准:吊线的规格程式和架挂线位、吊线夹板距电杆顶的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距杆顶≥50cm,在特殊情况下应≥25cm.吊线夹板在各电杆上的位置宜与地面等距,由于地形限制,当吊线在电杆上的坡度变化大于杆距的20%时,应该加装俯角或仰角辅助装置.3.2 检查杆路上架设第一条吊线时,一般设在杆路沿路的车行道反侧<建筑物侧>.在同一杆路同侧架设两层吊线时,两吊线间距为40cm.当角深在5〜15m时,吊线应该装角杆吊线辅助装置.两条十字交叉吊线高度相差在40cm以内时,需做成十字吊线,吊线在终端杆及角深大于15m的角杆上,应该做终结.相邻杆档的吊线负荷不等或在负荷较大的线路终端杆前一根电杆,应按设计要求做泄力杆,吊线在泄力杆做辅助终结.同层两条吊线在一根电杆上的两侧,做成合手终结.3.3 检查吊线与其他通信线路、广播线路、电力线路交越间距、吊线距地面和其他建筑的间距、吊线接头、吊线终结制作工艺、吊线跨越公路、铁路、村道高度、吊线垂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4 吊线的加固:➢泻力拉线:对有较大受力不均匀的两档吊线,应在电杆处增做吊线单向假终结.➢对偏转角大于300的角杆,应增做角杆辅助装置.➢吊线坡度变化大于1/10时,吊线应增做角杆仰、俯角辅助装置.➢有关辅助装置原则上按以下方式安装:A.角杆辅助装置采用卡子法.B.电杆仰俯角辅助装置采用另缠法.C.吊线终结及拉线中把、上把采用夹板法.D.拉线式地线采用卡子法.吊线终结双吊线4、光缆敷设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责任单位:监理单位4.1 根据光纤衰耗的测试数据,光缆敷设前,应根据杆路实际架设的地形起伏情况,丈量核算包括接头重叠长度,各种必要预留长度在内的光缆敷设总长度,并进行光缆的配盘工作,避免任意砍断尾缆.4.2 根据长途光缆设计规范及本地网光缆设计规范,如果是形成环路的光缆,则先确定一个局站的光缆布放端别,再从这个局站开始,B端向外布放,依次经过其它局站环回时,光缆环回端B端朝向起始站.4.3 光缆配盘:➢根据光缆衰耗的测试数据,按到货单盘光缆长度合理安排使用地段,使光缆接头数量最少,余出光缆最短.配盘时应考虑光缆接头点的施工条件,不要将光缆接头置于地形不好的地段<如长杆档、跨河档及跨路档内>.➢光缆应尽量做到整盘敷设,以减少中间接头.➢靠设备側的第1、2段光缆的长度应尽量大于350m~500m.➢靠设备侧应选用光纤的几何尺寸、数值孔径等参数偏差小、一致性好的光缆.➢光缆在布放前应进行单盘测试〕衰耗、长度〔并做好组织工作,布放时应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布放中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开断光缆,光缆布放后不要绷得太紧,需预留光缆处应适当预留.➢由于光缆布放牵引长度较长,沿线各点<尤其是拐弯处及交通要道>应有专人监视,并随时保持联络,以便在意外情况发生时采取措施.➢布放时对光缆牵引力应严格控制,不得大于光缆允许张力〕1500N〔.曲率半径不得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布放过程中应无扭转、打小圈、浪涌等现象发生.光缆敷设时牵引长度每次不大于1000m,超长时应采用分次牵引的办法.➢光缆布放的过程中及安装后,其所受张力、侧压力时,曲率半径不得超过单盘光缆主要技术性能的相关标准.4.4 本工程的光缆在线路查勘长度的基础上,除按国家规定的损耗外,光缆的各种预留按以往设计要求架空光缆预留:每200m一个小预留进行考虑0.5m.每500m一个大预留进行考虑12m.飞线档两侧前后杆预留各考虑12m.光缆引上预留按每处7m左右考虑.架空光缆接续预留接头每侧预留12m左右.进局光缆预留:小站按10-20m、大站按20-30m考虑光缆预留.4.5 除以上预留以外,光缆特殊地段,如开发地段、以后可能改道地段及特殊要求预留地段等皆应考虑光缆的预留,预留的地点及数量应在图中具体标明.架空光缆的安装要求光缆预留图4.6 合挂光缆要求:➢为节约工程投资和减轻杆路负荷,并结合工程的维护和管理,一条吊线最多挂2-3条光缆.但在3条光缆时,其合挂长度应在500m以下,当超出500米时应采用双吊线,双吊线采用双吊线抱箍平行架设.单条光缆采用25mm挂钩,双条光缆或3条光缆采用35mm或45mm挂钩.同一条光缆应尽量安装在杆路的同一侧.双吊线光缆图4.7 局内光缆的安装要求:➢局内光缆〕电缆进线窗-光分配架或光终端盒〔应布放在走线架或槽道上,用尼龙扎带绑扎牢固并挂上小标志牌.➢局站内的光缆应预留余缆,并应将各预留光缆绑扎成相同大小的圈,选择合理的位置予以固定.➢光缆成端处应将其金属构件接到ODF架的保护地接线端子上,再通过保护地线连接到传输机房的总保护地排上.➢若入局<站>吊线需从铁塔等金属物上引渡的,需用隔电子档将吊线电气断开.5、光缆接续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责任单位:监理单位光缆接续是通信光缆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接续及安装的好坏,将直接反映通信传输性能、影响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在光缆接续时应主要以下几个方面:5.1 检查光缆接头盒是否是设计规定的规格型号,应按照供货方提供的安装手册[说明书]要求封袋.光缆接续前,应认真检查接头盒附件种类及数量是否齐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5.2 在接头盒内,要求两侧光缆金属构件均不做电气连通,两侧的金属构件相互间也不连通,都做电气断开处理.5.3 光缆接头盒不应安装在公路、河流、建筑物上方.光缆线路的接头位置和光纤接续衰减要求:光缆接头的位置应便于维护.5.4 光纤接续采用熔接法,并按相同线序对接,不得接错,严格按光缆的色谱对应接续.在接头盒内,每侧光缆的余留光纤应各不小于0.8m.余留光纤应有醒目的编号,按#1-#12、#13-#24…顺序盘放在自上而下编号的相应容纤盘内.光纤接头应嵌入盘上的槽内,并固定牢固.中继段内同一根光纤的熔接衰减平均值应不大于0.08db/个<OTDR双向测试,取平均值>,允许5%接头光纤衰减值可大于0.08db,但应小于0.15db.5.5 局内光缆尾纤与设备的连接采用"活接头"方式在法兰盘上连接.活接头连接点的插入衰耗要求为0.5db〕反射衰耗40db〔.6、光缆各种标识的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责任单位:施工单位6.1 新建架空光缆吊牌是否准确,间隔是否合理,杆号喷涂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各种跨公路警示标识、标牌、反光板是否符合要求.光缆吊牌图跨公路警示标志图6.2 杆路编号:根据"光传送网工程光缆线路标示规定",在光缆环路上的杆路是以基站与基站为一连续编号,从A端向B端编号.支线光缆路由上的杆路是以主基站端向支线基站端为一连续编号,具体编号格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电杆杆号图7、光缆进局、成端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维护单位责任单位:监理单位检查光缆在机房的预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光缆在ODF架或终端盒做终端,光缆内的金属构件、ODF架接地的装置方法,以及防雷接地线的规格、型号是否均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线严禁成螺旋形布放.光纤及尾纤预留在ODF架盘纤盒中安装,是否有足够的盘绕半径,要求盘绕自然、圆滑,并稳固、不松动.光纤成端后,光纤端别、序号是否有明显的标志.光缆进局图光缆成端图8、现场收尾8.1杆路自检整治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责任单位:施工单位检查杆路<杆梢>是否有偏移情况,对于角度较大的吊档<俯角>、顶档<仰角>和转角杆是否设置附助装置,制作工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光缆的过杆保护、角杆保护、吊线接头处保护、过树竹保护.三线交越保护的设置是否合理,光缆预留、接头预留是否绑扎,接头两端滴水弯的制作设置是否合理.电杆洞和拉线洞是否已经培土,铁附件、引上钢管是否涂防锈漆,引上钢管口是否已经堵塞.中继段光缆OTDR测试双窗口损耗是否符合设计,接头损耗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过树竹保护图过杆保护图电杆培土图8.2 场地清理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责任单位:施工单位施工完成后应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场所进行清洁,并把施工垃圾带离施工现场妥善处置,防止留下安全隐患.同时应督促施工单位把剩余材料按要求进行保管或移交.。
通信杆路、直埋、管道测量要求

第一部分杆路测量一、与测量相关的电杆名称(1)中间杆:直线杆路中的电杆(2)角杆:杆路转角处的电杆(3)终端杆:杆路终端处的电杆(4)其他受力不平衡的电杆:如过河或跨越障碍物的跨越杆,地形坡度变化较大处的电杆等。
(5)间距:两个建筑物上下垂直相距的尺寸,成为间距或垂直空距。
(6)距离:两个建筑物前后相距的尺寸,成为距离或水平空距。
(7)隔距:间距和距离的笼统称呼。
(8)跨越:线路从其他设施上面通过,成为跨越。
(9)穿越:线路从其他设施下面通过,成为穿越(10)交越:跨越和穿越的统称。
(11)内角:以角杆为顶点,线路转弯处内侧的角叫内角,一般小于180度而大于90度。
(12)外角:以角杆为顶点,线路转弯处外侧的角叫外角。
(13)方向角:指线路行进方向的延长线与转弯后的直线所构成的夹角。
图1 一般杆路图二、 一般定位测量方法 1. 直线段的测量1) 先选定角杆或终端杆的位置、树标(远树大旗标、近立标杆)。
2) 从起点处开始向旗标方向丈量杆距,每一杆距立一标杆,并由看标人标直方向和标杆,以三根标杆对准标旗为止。
3) 第四根杆和第五根杆确定后,由第四和第五根杆倒换着前进,直到本段结束。
4) 测定的标杆位置均应打入标桩,作好记录以备制图和查找。
2. 角杆的角深测定角杆的负载承受的垂直分力和拉撑力的大小,主要的因素确定于角度C图2 直线段看标方法的大小,直接影响杆路的稳固性。
线路转弯时,可用两种方法来表示转角的大小。
即用两侧线路所夹的内角或衬角的角度表示,如图3所示。
在现场测量角度比较麻烦,不易准确,通常用丈量角深的方法测量。
如图3所示。
根据平面几何原理,设AB=AC=标准杆距在A点作BC连线的垂线A E⊥BC则AE的长度叫角深。
在实际测量中常用比例方法缩小边长,丈量的结果再乘以同一缩小的倍数,才是所测的角深。
角深与内角的关系:角深越长,内角越小;反之越大。
角深实用测量方法(1)先在AB档方向内插E杆,使BE=5米,又在BC方向内插G杆,使BG=5米。
通信工程常用规范与要求

开工必备随身记!通信工程常用规范与要求一、传输线路光缆1、挂钩规格:25mm 、35mm ; 光揽挂钩的间距应为50cm,允许偏差+-3cm。
电杆两侧第一个挂钩应距离杆25cm,允许偏差+-2cm。
2、跨公路时需挂光缆警示牌。
3、每5根杆档处做一处弯曲预留(小预留,25-30cm),预留光缆需用15mm塑料波纹管保护,每10根作一处大预留,长度约12-15米。
4 、光缆接头盒离电杆的距离约60cm,接头盒两端光缆需做大预留。
5、电杆洞深,偏差应小于5cm。
6、电杆杆距:市区35-40米,郊区45-50 米。
7、竖立电杆:1)直线线路,电杆中心线的偏差应不大于5c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
2)转角杆:应在线路转角内移10-15cm,只能外倒不能内扑。
3)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倒,倾斜10-20cm。
4)电杆喷号:最末一字或杆号牌下边字迹距地面2.5m,杆号应面向公路;喷字内容:移动标志、杆路建设年,A-B端基站的简称、电杆顺序号。
8、拉线1)角杆拉线常用7/2.6镀锌钢绞线,这种钢绞线的机械强度最小拉断力约4100公斤。
2)拉线扎固方式有:另缠法、夹板法、卡固法三种;拉线有上把、中把之分。
拉线另缠法,中把:首节15cm--间隔28公分--钢线留长10公分--间隔—1.6钢绞线5圈。
上把:首节15cm--间隔3公分--钢线留长10公分--间隔—1.6钢绞线5圈。
3)靠近高压电力设施及热闹市区的拉线,根据设计规定加绝缘子(绝缘子离地面距离应在2M以上,行人道上的拉线要加套竹筒保护,并刷红白反光油漆。
转角杆单条拉线抱箍装在吊线夹板之上10cm处,双方向拉线抱箍装在吊线之下40cm处。
4)地锚块尺寸为60*40*15cm,地锚点出土偏差要小于5cm,地锚坑的深度比杆洞深10cm左右(拉线衬环出土60cm,误差不大于5cm)拉线种类:1、落地拉线2、高拉桩拉线3、吊板拉线4、V型拉线5、地桩拉线(用于化学严重腐蚀的地区)6、杆间拉线(由于相邻杆档的间载荷不同或杆距不同,有受地理限制采用的)7、撑杆(受地形限制,无法装设拉线时)。
杆路建设要求

第三条杆路建设施工要求(1)架空光缆线路电杆程式的选用本工程电杆选用防腐木杆,程式选用7mx14-18cm 8mx14-18cm、9mx14-18cm和10mx14-18cm四种程式,普通路段选用7米木杆,过路等特殊路段根据规范要求选用其它规程的木杆。
新建杆路建设原则上满足50米/杆档(1公里20根电杆),如地形障碍不能满足,则在邻近杆档进行调整,以满足平均杆距50米的要求。
(2)电杆埋深:电杆埋深应符合下表要求:(3)拉线原则上在直线段每隔8个杆档做一处双方(防风)拉线,双方(防风)拉线采用7/2.2钢绞线,使用φ16X1800mm地锚铁柄,拉线盘选用300X500X150mm水泥拉盘。
每隔32个杆档做一处四方拉线。
防凌(顺向)拉线、角杆拉线、终端拉线采用7/2.6钢绞线,使用φ16X2100mm地锚铁柄,拉线盘选用400X600X150mm水泥拉盘。
角杆拉线应位于角杆两侧线条合力的反侧(方向);当角深大于15米时,应装设两条终端拉线。
拉线的距、高比一般应为1,最小不小于0.75(设计另有规定除外)。
拉线的上把和中把用3.0镀锌铁线另缠紧固,规定如下:(4)吊线本工程吊线采用7/2.2钢绞线。
吊线宜与地面等距。
当坡度变更为杆距的5-10%时,吊线应加装仰、俯角辅助装置。
新建杆路上的所有角杆要加装拉线式地线,拉线式地线是借用拉线避雷的一种方式,避雷线应直接压在拉线在杆上缠绕部分下面后与光缆吊线相连。
架空光缆线路与电力设施必须保持规定的隔距;过电力线路时要安装防护套管保护,跨越1万伏及以上电力线路时,在光缆杆路上与电力线路相邻的两根电杆做吊线接地。
拉线要与吊线连接,跨电力线两端要做吊线接地,地阻不大于10欧,电力线正下方要套管保护。
吊线施工工艺:1、垂度要平整,不能下垂。
2、做吊线终端回头工艺同拉线上把。
3、吊线夹板距电杆顶的距离一般应在30公分,与建筑物、公路、其它线路交越和跨越时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通信杆路工程施工

安装时保护管封口应在吊线正下方;中 间应避免接口,必须接口时应避免出现间 隙,装设长度可根据交越电力线宽度和间 距进行计算,其长度应超出电力线线路的 两端各1m以上垂直;
2.避雷线和地线
1需安装避雷线的场合 (2)需安装接地装置的场合 (3)避雷线和接地线的装设
第三章 通信杆路工程施工与监理 Nhomakorabea3.1
通信杆路基本知识
3.2
通信杆路工程施工与监理
3.3
通信杆路工程验收检查
本章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介绍通信杆路 的基本知识;施工流程 步骤及监理质量控制 点;
【本章重点难点】 施工流程及监理质 量控制点。
3 1 通信杆路基本知识
架空线路的优点是架设简便;建设周期 短,费用相对较低;缺点是受外力破坏影 响大,不够安全和美观;
图324 水泥电杆避雷线安装
图325 有预留避雷线穿钉的水泥电杆避雷线安装
线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 与其 他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以及交越其他电 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1.架空线路负荷区的划分
2.吊线的固定与接续
当缆线到达终端局站或线路改变敷设 方式(如直埋 过河、管道)时;吊线要进行 终结;
吊线终结的电杆叫终端杆,终端杆的 吊线固定就叫吊线终结。
吊线终结和吊线接续的方法一样;有卡 固法 夹板和另缠3种方法;
3 1.2 电杆的加固和防护
1.电杆加固的场合
在以下情况时;应考试采取电杆加固措 施,以保证架空杆路的稳定和安全;
1角杆 分线杆、终端杆或引上杆;
(2)长杆档、飞线两侧的电杆。
(3)跨越铁路、公路、河流或广场 等障碍物的跨越杆。
架空光(电)通信杆路工程技术标准

架空光(电)通信杆路工程技术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架空光(电)通信杆路工程是现代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确保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

YD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5148-2006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Pole Line ofOptical(Copper) Cabl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送审稿)2006-X-XX 发布2006-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Pole Line ofOptical(Copper) Cabl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YD/T 5148-2006)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施行日期:2006 年 X 月 XX 日××××出版社2006北京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信息产业部信部规函[2006]140 号“关于安排 2006 年《通信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 YD/T 5148-2006《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
随着我国通信网络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通信光(电)缆线路工程建设。
架空光(电)缆线路这一建筑方式具有投资省、施工简捷的特点而被广泛采用。
此前通信光(电)缆线路工程的杆路部分曾参照 YDJ 6-1984《长途通信明线线路工程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但该规范现已废止,且工程建设要求也有所不同。
为了适应当前工程设计的需要,编制本标准。
工程新建杆路应遵照信息产业部信部规(2005)330 号通知的原则要求,考虑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联合建设,杆路容量应满足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
本规范主要包括杆路测量、杆路建筑规格、原杆路上架挂光(电)缆的杆路要求等设计方面的内容本规范与已发布实施的 YD 5102-2005《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21-2005《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 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及 YD/T 5138-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相配套,架空光(电)缆通信线路的光(电)缆及吊线敷设安装应执行上述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通信线路施工规范

通信线路施工规范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一、施工测量:1、各施工队要根据初步实际为依据的前提下,以安全、稳固,便于维护,便于施工、减少投资等综合因素考虑路由进行测量,测量时杆距为45-55米,无其他特殊情况不得小于45米、大于55米;2、杆路跨越公路、铁路、河流两侧不能设角杆;、杆路跨越村路、县道应距公路路界5米外立杆,省道应距公路界10米外立杆,测量时3注意与原杆路保持倒杆距离;4、测量时杆距为70-100米两端做终端拉线,100-120米两端做三方拉(加辅助线),120米以上两端做门形杆(8米电杆)。
二、打洞、立杆、挖沟1、立杆,附注洞深:7米杆综合土1.5米深,软石1.4米,坚石1.2米;8米杆综合土1.6米,软石1.5米,坚石1.3米;9米杆综合土1.7米,软石1.6米,坚石1.4米;10米杆综合土1.8米,软石1.7米,坚石1.5米; 2、杆洞土质如为坚石,洞深1.2米,另做石墩保护;3、立杆应作好相关安全工作;立杆人员8-10人;准备好立杆工具;4、必须开好马槽、清理杆洞;5、杆路不得有眉毛弯、S弯、梅花桩,杆根偏差不可以大于5厘米;6、角杆杆根必须内移15厘米,杆稍向外偏移25度;、与高压电线交越时,两端杆子在立杆前应先做好穿心地气线; 78、杆稍顶是空洞的,必须先用水泥浆堵好;9、跨越公路等特殊情况根据地形实际情况配杆。
三、吊线布放、拉线规格及程式:1、布放吊线时应用千斤顶或转盘布放,严禁打圈及死结;2、与电力交越时,施工前应先做好防护措施;3、吊线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3.5米,过公路不得低于5.5米,过铁路不得低于7.5米;4、双方拉每隔8档一个,四方拉每隔32档一个,如遇到角杆时需前后移动2根电杆,遇到特殊情况时可前后移动;5、拉线位置要打在角平分线上,角拉、双方拉、四方拉必须做拉线地气;6、角深在7米以下装7-2.6拉线一条,7米以上装7-2.6拉线2条。
四、光缆敷设:1、杆路每隔500米需安装预留支架,每个支架盘留10-12米光缆;2、挂钩间隔为50公分,必须全部一致;3、过杆预留20公分,要用塑料管保护;4、接头盒两侧电杆各预留10-15米;5、配盘光缆不得少于500米;6、布放光缆时不可以打小圈,布放好后不能有水波浪形状;7、直埋出土引上部分用塑料管及钢管保护;8、布放光缆、钢绞线跨马路、电源线等地方都应做好安全标志。
通信工程杆路要求

1、电杆立杆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物资设备厂家责任单位:施工单位文档输出:1.1电杆立杆前首先检查到场电杆是否有生产许可证、合格证、入网证、权威部门质检证。
电杆外观是否有环向裂缝宽度超过0.5mm的、有可见纵向裂缝的、混凝土破碎部分总表面积超过200平方毫米的,如有类似情况电杆不得使用,并分开堆放。
电杆埋深、拉线地锚埋深、电杆档距应该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杆路走向和设置应符合路由复测,设置位应稳固。
电杆洞深图坚石电杆洞深图1.2电杆程式是否能满足各种标高和力学要求。
直线线路上的杆位是否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上下垂直,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左右偏差一般不应该大于5cm。
角杆应该立在线路转角点内侧:水泥杆内移10~15cm。
木杆内移20~30cm 。
终端杆杆身向拉线侧倾斜10~20cm。
光缆线路架设高度和与其他通信缆线、电力线垂直隔距应该符合设计要求,电杆根部加固装置的安装地点是否按设计要求。
立杆图2、拉线制作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责任单位:施工单位文档输出:2.1 拉线程式的选用:空光缆杆路拉线程式的选择,主要应根据杆路负荷、气象条件以及制作拉线用的钢绞线容许的最大拉断力来考虑。
一般在轻中负荷区时,线路转角的拉线程式比吊线程式大一级。
线路转角大于600时,需装设两条终端拉线(八字拉线),其程式比光缆吊线程式加大一级。
终端杆或分线杆的顶头拉线一般设置7/3.0拉线。
线路中间杆由于前后线路负荷不均或杆距不等,需装设的拉线程式应与线路张力大一侧吊线程式相同或大一级。
高桩拉线程式一般与光缆吊线程式相同或大一级。
抗风、防凌杆拉线程式一般与光缆吊线程式相同。
拉线隔装数应该根据工程所处地区的气象条件,轻中负荷区在直线段应每隔500米(10根电杆)左右设置“抗风杆”双方拉线,每隔1000米(20根电杆)左右设置“防凌杆”四方拉线,其位置一般设置在吊线上方的10-20cm,以15cm左右为最佳。
通信工程常用规范与要求

开工必备随身记!通信工程常用规范与要求一、传输线路光缆1、挂钩规格:25mm 、35mm ; 光揽挂钩的间距应为50cm,允许偏差+-3cm。
电杆两侧第一个挂钩应距离杆25cm,允许偏差+-2cm。
2、跨公路时需挂光缆警示牌。
3、每5根杆档处做一处弯曲预留(小预留,25-30cm),预留光缆需用15mm塑料波纹管保护,每10根作一处大预留,长度约12-15米。
4 、光缆接头盒离电杆的距离约60cm,接头盒两端光缆需做大预留。
5、电杆洞深,偏差应小于5cm。
6、电杆杆距:市区35-40米,郊区45-50 米。
7、竖立电杆:1)直线线路,电杆中心线的偏差应不大于5c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
2)转角杆:应在线路转角内移10-15cm,只能外倒不能内扑。
3)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倒,倾斜10-20cm。
4)电杆喷号:最末一字或杆号牌下边字迹距地面2.5m,杆号应面向公路;喷字内容:移动标志、杆路建设年,A-B端基站的简称、电杆顺序号。
8、拉线1)角杆拉线常用7/2.6镀锌钢绞线,这种钢绞线的机械强度最小拉断力约4100公斤。
2)拉线扎固方式有:另缠法、夹板法、卡固法三种;拉线有上把、中把之分。
拉线另缠法,中把:首节15cm--间隔28公分--钢线留长10公分--间隔—1.6钢绞线5圈。
上把:首节15cm--间隔3公分--钢线留长10公分--间隔—1.6钢绞线5圈。
3)靠近高压电力设施及热闹市区的拉线,根据设计规定加绝缘子(绝缘子离地面距离应在2M以上,行人道上的拉线要加套竹筒保护,并刷红白反光油漆。
转角杆单条拉线抱箍装在吊线夹板之上10cm处,双方向拉线抱箍装在吊线之下40cm处。
4)地锚块尺寸为60*40*15cm,地锚点出土偏差要小于5cm,地锚坑的深度比杆洞深10cm左右(拉线衬环出土60cm,误差不大于5cm)拉线种类:1、落地拉线2、高拉桩拉线3、吊板拉线4、V型拉线5、地桩拉线(用于化学严重腐蚀的地区)6、杆间拉线(由于相邻杆档的间载荷不同或杆距不同,有受地理限制采用的)7、撑杆(受地形限制,无法装设拉线时)。
通信工程杆路要求

1、电杆立杆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物资设备厂家责任单位:施工单位文档输出:文档名称文档类型格式责任单位整改通知单纸质Word监理单位1. 1电杆立杆前首先检查到场电杆是否有生产许可证、合格证、入网证、权威部门质检证电杆外观是否有环向裂缝宽度超过0.5mm的、有可见纵向裂缝的、混凝土破碎部分总表面积超过200平方毫米的,如有类似情况电杆不得使用,并分开堆放。
电杆埋深、拉线地锚埋深、电杆档距应该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杆路走向和设置应符合路由复测,设置位应稳固。
坚石电杆洞深图1.2电杆程式是否能满足各种标高和力学要求。
直线线路上的杆位是否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上下垂直,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左右偏差一般不应该大于5cm。
角杆应该立在线路转角点内侧:水泥杆内移10〜15cm。
木杆内移20〜30cm。
终端杆杆身向拉线侧倾斜10〜20cm。
光缆线路架设高度和与其他通信缆线、电力线垂直隔距应该符合设计要求,电杆根部加固装置的安装地点是否按设计要求电杆洞深图2、拉线制作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责任单位:施工单位 文档输出:文档名称文档类型 格式 责任单位 拉线制作工艺检查记录表纸质 Word 监理单位 整改通知单纸质Word监理单位2.1空光缆杆路拉线程式的选择,主要应根据杆路负荷、气象条件以及制 作拉线用的钢绞线容许的最大拉断力来考虑。
一般在轻中负荷区时,线路转角 的拉线程式比吊线程式大一级。
线路转角大于 600时,需装设两条终端拉线 (八字拉线),其程式比光缆吊线程式加大一级。
终端杆或分线杆的顶头拉线 一般设置7/3.0拉线。
线路中间杆由于前后线路负荷不均或杆距不等,需装设的拉线程式应与线路张力大一侧吊线程式相同或大一级。
高桩拉线程式一般与光缆吊线程式相同或大一级 。
抗风、防凌杆拉线程式一般与光缆吊线程式相同。
拉线隔装数应该根 据工程所处地区的气象条件,轻中负荷区在直线段应每隔左右设置抗风杆”双方拉线,每隔1000米(20根电杆)左右设置防凌杆”四方 拉500米(10根电杆) 立杆图线,其位置一般设置在吊线上方的10-20cm,以15cm左右为最佳。
通信线路规范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一、施工测量:1、各施工队要根据初步实际为依据的前提下,以安全、稳固,便于维护,便于施工、减少投资等综合因素考虑路由进行测量,测量时杆距为45-55米,无其他特殊情况不得小于45米、大于55米;2、杆路跨越公路、铁路、河流两侧不能设角杆;3、杆路跨越村路、县道应距公路路界5米外立杆,省道应距公路界10米外立杆,测量时注意与原杆路保持倒杆距离;4、测量时杆距为70-100米两端做终端拉线,100-120米两端做三方拉(加辅助线),120米以上两端做门形杆(8米电杆)。
二、打洞、立杆、挖沟1、立杆,附注洞深:7米杆综合土1.5米深,软石1.4米,坚石1.2米;8米杆综合土1.6米,软石1.5米,坚石1.3米;9米杆综合土1.7米,软石1.6米,坚石1.4米;10米杆综合土1.8米,软石1.7米,坚石1.5米;2、杆洞土质如为坚石,洞深1.2米,另做石墩保护;3、立杆应作好相关安全工作;立杆人员8-10人;准备好立杆工具;4、必须开好马槽、清理杆洞;5、杆路不得有眉毛弯、S弯、梅花桩,杆根偏差不可以大于5厘米;6、角杆杆根必须内移15厘米,杆稍向外偏移25度;7、与高压电线交越时,两端杆子在立杆前应先做好穿心地气线;8、杆稍顶是空洞的,必须先用水泥浆堵好;9、跨越公路等特殊情况根据地形实际情况配杆。
三、吊线布放、拉线规格及程式:1、布放吊线时应用千斤顶或转盘布放,严禁打圈及死结;2、与电力交越时,施工前应先做好防护措施;3、吊线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3.5米,过公路不得低于5.5米,过铁路不得低于7.5米;4、双方拉每隔8档一个,四方拉每隔32档一个,如遇到角杆时需前后移动2根电杆,遇到特殊情况时可前后移动;5、拉线位置要打在角平分线上,角拉、双方拉、四方拉必须做拉线地气;6、角深在7米以下装7-2.6拉线一条,7米以上装7-2.6拉线2条。
四、光缆敷设:1、杆路每隔500米需安装预留支架,每个支架盘留10-12米光缆;2、挂钩间隔为50公分,必须全部一致;3、过杆预留20公分,要用塑料管保护;4、接头盒两侧电杆各预留10-15米;5、配盘光缆不得少于500米;6、布放光缆时不可以打小圈,布放好后不能有水波浪形状;7、直埋出土引上部分用塑料管及钢管保护;8、布放光缆、钢绞线跨马路、电源线等地方都应做好安全标志。
通信光缆架空杆路的施工规范

4、接头盒安装完毕后,应充入40KPA气压,在1000N轴向拉力或3000N/10CM侧向均匀压力条件下,不漏气,不变形和龟裂;盒内盘留光纤的曲率半径对光纤不产生附加衰减测试1310nm和1550nm两个波长
5、接头盒两侧的光缆金属保护层和加强芯具有可连接和可断功能,光纤盘内每根光纤均有明显序号;
2.凡角杆顺线拉线应用2100mm×16mm钢柄地锚,防风拉线侧面拉线应用1800mm×12mm钢柄的地锚,特殊杆应用2400mm×20mm钢柄地锚,钢柄地锚出土为20至50厘米,角杆拉线方位允许偏差5厘米,其它钢柄地锚出土方位允许偏差10厘米.八字拉钢柄地锚出土方位应向内移60—70厘米
3.埋设钢柄地锚斜口要深,要斜,上部拉线与钢柄成直线回土要夯实,吊板拉线钢柄地锚原则上用混泥土浇注.
cc
Nm
1270
9
衰减
最大值
Db/km
最大值
Db/km
最大值
Db/km
10
色散
零色散波长
Nm
1300-1324
最大零色散斜率
Ps/
1288-1339nm
Ps/
1500nm
Ps/
18
二、光缆
1
抗长
强度
架空
管道
工作时
N
600
敷设时
N
1500
2
抗压
强度
架空
管道
工作时
N/100nm
300
敷设时
N/100nm
2.直线杆路要习开三线杆路电力杆路、通信杆路、广电杆路与三结杆路平行不得少于一个倒杆位;杆路离开公路的两侧排水沟;国道20米、省道15米、县道10米、乡道5米;
通信管道与杆路基础知识

4
2、架设电杆
架设电杆的其他要求: 1. 杆路应工具设计选定的路由立杆。 2. 根据负荷区确定档距,市区杆距以35~40m为宜,郊区杆距以
45~50m为宜。 3. 杆距在轻负荷区大于60m、中负荷区大于55m、重负荷区大于
50m时要采用长杆档的建筑方式,电杆两侧做顶头拉线。 4. 直线线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与路
假终结:如果相邻杆档的吊线程式不同时,为了使电杆受 力平衡,应在电杆上做假终结和卸力拉线,各种吊线的 假终结如图所示。
38
19
4、架设吊线
吊线接续
吊线接续一般分为另缠法、夹板法和卡固法等几种方法。 (1)另缠法:用3.0 mm镀锌钢线进行另缠。
(2)夹板法:用三眼双槽夹板紧固。夹板的程式应与吊线相适应,7/2.6以下的 吊线用1付槽宽7mm的夹板;7/3.0吊线用两付槽宽9mm的夹板。夹板的螺帽必 须拧紧,无滑丝现象。
特殊情况下可缩 短为不小于 250mm
终端杆上的吊线 终结于拉线抱箍
吊线的接续及终结有 另缠法、夹板法、卡 固法,接续时,两侧 要求使用同一种方法
吊线程式以7/2.2为主。在特 殊地段需要做大跨度的飞线 时,可使用7/2.6或7/3.0的镀
锌钢绞线做辅助吊线
终端杆要向 拉线侧倾斜 一个杆稍
31
4、架设吊线
Φ3.0钢丝
拉线上把另缠法示意图
17
3、制作拉线
7/2.2拉线上把夹板法示意图 7/3.0拉线上把夹板法示意图
7/2.6拉线上把夹板法示意图
拉线上把卡固法示意图
18
9
3、制作拉线
拉线中把夹板法示意图 拉线中把另缠法示意图
拉线中把制作规格表
杆路工程验收规范

一、杆路工程1.1立杆1.电杆洞深应符合表1.1.1的规定,洞深偏差应小于±50mm。
表1.1.1注:1.本表适用于中、轻负荷区通信线路。
重负荷区的杆洞深度应按本表规定值另加100~200mm。
2.12M以上的特种电杆的洞深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实施。
2.电杆应按设计规定的杆距立杆。
一般情况下,市区电缆线路的杆距为35~40M,郊区明线线路的杆距为45~50M。
3.竖立电杆应达到下列标准:1)直线下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
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0 ㎜;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
2)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
水泥电杆的内移值为100~150㎜,木杆内移值为200~400㎜。
因地形限制或装撑木的角杆可不内移。
3)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0~200㎜。
1.2接杆1.应按设计规定的长度、方式、方法进行电杆接长。
2.水泥杆接杆必须采用“等径水泥电杆“叠加接长,两杆间用法兰盘或钢板圈接续。
3.木杆接杆杆高在12M以下(轻负荷的电杆在15M以下)时可采用单接杆;超过12M(轻负荷的电杆为15M以上)时应采用品接杆。
4.木杆接杆应负荷下列规定:1)杆身挺直、径差较小、表面无大节疤。
2)下节杆的梢径不得小于上节杆的梢径。
3)单接杆的下节杆梢径不得小于上节杆根茎的四分之三。
5.木杆的单接杆、品接杆规定应符合验收规范。
1.3杆根装置1.水泥电杆杆根装置应用混凝土卡盘,以“U”字型抱箍固定,卡盘、抱箍型号、规格见设计文件。
木杆杆根装置应用横木,以4.0钢线缠绕固定。
2.直线杆路电杆杆根装置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线路应按设计规定装置,无明确规定时应装在线路的一侧,但相邻杆均设杆根装置时,应交错装设。
2)杆距长度不等时应装在长杆档侧。
3.角杆、终端杆杆根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装置应装在拉线方向的反侧,与拉线方向呈“T”形垂直。
2)双装置的下装置应装在电杆拉线侧,上装置应装在拉线方向的反侧;上下装置与拉线方向呈“T”形垂直。
通信杆路的施工工艺要求

通信杆路的施工工艺要求1、杆路选定(1)杆路基本上沿各条公路的一侧敷设,部分沿途有当地的广电、邮电及其他的杆路敷设。
(2)杆路跨越较大的公路时,公路的两边应立加高杆,视现场情况可立9米、10米及12米杆。
(3)杆路跨越较大的河流或特殊地段时,应做特殊处理。
当杆档大于80米应做辅助吊线。
当杆子定在河床里,应做护墩进行有效的保护。
当杆子定在山谷下或河床里,地面起伏比较大,吊线仰视与杆稍的夹角呈45度或小于45度,高低落差大于15m时,应做双向拉线,锚柄选用2.1m。
(4)竖立电杆应达下列标准:①直线线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
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0m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
②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
水泥电杆的内移值为100-150mm,因地形限制或装撑杆的角杆可不内移。
③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0-200mm。
2、材料的选用(1)水泥杆选用,一般工程采用7米(稍径15cm)杆为基本杆高,跨越公路用9米、10米或12米杆视情况而定。
在山区不跨越公路时,可选用6米(稍径13cm)杆。
(2)铁件全部采用热镀锌材料,吊线抱箍选用D144、D164、D184单吊抱箍,穿钉配备齐全,拉线抱箍选用D144、D164、D184抱箍。
(3)地锚拉柄、顶头杆、终端杆、防风拉、都采用2.1m的锚柄,配大号地锚块。
(4)光缆挂钩选用涂塑型35mm挂钩,光缆挂钩的扣挂距离50±3cm,扣挂方向要一致。
(5)衬环选用五股热镀锌衬环。
(6)吊线选用7/2.2镀锌钢绞线。
拉线应大于吊线的一个程式为7/2.6镀锌钢绞线。
3、吊线的终端与拉线制作方式(1)工程拉线制作方式采用夹板法。
上把要求挤紧五股衬环,后跟三眼双槽夹板,左右间隙空50mm后,用3.0铁线自缠100mm,空100mm后,缠50mm收头。
(2)钢绞线接续,钢线中间接续采用另缠法。
(3)吊线的终端要求与拉线上把相同。
(4)地锚杆出土面离地应小于40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杆立杆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物资设备厂家责任单位:施工单位文档输出:文档名称文档类型格式责任单位整改通知单纸质Word 监理单位1.1电杆立杆前首先检查到场电杆是否有生产许可证、合格证、入网证、权威部门质检证。
电杆外观是否有环向裂缝宽度超过0.5mm的、有可见纵向裂缝的、混凝土破碎部分总表面积超过200平方毫米的,如有类似情况电杆不得使用,并分开堆放。
电杆埋深、拉线地锚埋深、电杆档距应该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杆路走向和设置应符合路由复测,设置位应稳固。
电杆洞深图坚石电杆洞深图1.2电杆程式是否能满足各种标高和力学要求。
直线线路上的杆位是否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上下垂直,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左右偏差一般不应该大于5cm。
角杆应该立在线路转角点内侧:水泥杆内移10~15cm。
木杆内移20~30cm 。
终端杆杆身向拉线侧倾斜10~20cm。
光缆线路架设高度和与其他通信缆线、电力线垂直隔距应该符合设计要求,电杆根部加固装置的安装地点是否按设计要求。
立杆图2、拉线制作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责任单位:施工单位文档输出:➢空光缆杆路拉线程式的选择,主要应根据杆路负荷、气象条件以及制作拉线用的钢绞线容许的最大拉断力来考虑。
一般在轻中负荷区时,线路转角的拉线程式比吊线程式大一级。
线路转角大于600时,需装设两条终端拉线(八字拉线),其程式比光缆吊线程式加大一级。
终端杆或分线杆的顶头拉线一般设置7/3.0拉线。
➢线路中间杆由于前后线路负荷不均或杆距不等,需装设的拉线程式应与线路张力大一侧吊线程式相同或大一级。
➢高桩拉线程式一般与光缆吊线程式相同或大一级。
➢抗风、防凌杆拉线程式一般与光缆吊线程式相同。
拉线隔装数应该根据工程所处地区的气象条件,轻中负荷区在直线段应每隔500米(10根电杆)左右设置“抗风杆”双方拉线,每隔1000米(20根电杆)左右设置“防凌杆”四方拉线,其位置一般设置在吊线上方的10-20cm,以15cm左右为最佳。
➢拉线的埋深应根据拉线程式的大小及土质情况来予以确定。
➢拉线程式应与拉线盘及拉线铁柄配套使用,在坚石地段的拉线地锚应采用钢地锚。
拉线的“距/高”比一般取为1,特殊情况下亦不可小于0.75,否则可采用吊板拉线、高桩拉线、墙壁拉线或改用撑杆加固。
➢拉线地锚的出土一般为(30士10)cm范围,出土点的偏差不大于5cm。
➢墙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不小于25cm,距屋檐不小于40cm,撑杆的距高比应不小于0.5。
➢所有拉线的上把及中把均采用夹板法。
拉线程式应与拉线盘及拉线铁柄配套使用,具体详见下表:拉线盘尺寸:长×宽×厚拉线铁柄(mm)拉线程式(mm)7/2.2 500×300×150 1800*12(轻中)16(重)7/2.6 600×400×150 2100*16(轻中)18(重)7/3.0 800×400×150 2400*18(轻中)20(重)拉线制作图3、吊线架设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责任单位:施工单位文档输出:文档名称文档类型格式责任单位架空线路飞线杆检查表纸质Word 监理单位整改通知单纸质Word 监理单位3.1检查用于吊线的钢绞线是否有生产许可证、合格证、权威部门质检证,质量应符合YB/T5004--2001行业标准:吊线的规格程式和架挂线位、吊线夹板距电杆顶的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距杆顶≥50cm,在特殊情况下应≥25cm。
吊线夹板在各电杆上的位置宜与地面等距,由于地形限制,当吊线在电杆上的坡度变化大于杆距的20%时,应该加装俯角或仰角辅助装置。
3.2 检查杆路上架设第一条吊线时,一般设在杆路沿路的车行道反侧(建筑物侧)。
在同一杆路同侧架设两层吊线时,两吊线间距为40cm。
当角深在5〜15m时,吊线应该装角杆吊线辅助装置。
两条十字交叉吊线高度相差在40cm以内时,需做成十字吊线,吊线在终端杆及角深大于15m的角杆上,应该做终结。
相邻杆档的吊线负荷不等或在负荷较大的线路终端杆前一根电杆,应按设计要求做泄力杆,吊线在泄力杆做辅助终结。
同层两条吊线在一根电杆上的两侧,做成合手终结。
3.3 检查吊线与其他通信线路、广播线路、电力线路交越间距、吊线距地面和其他建筑的间距、吊线接头、吊线终结制作工艺、吊线跨越公路、铁路、村道高度、吊线垂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4 吊线的加固:➢泻力拉线:对有较大受力不均匀的两档吊线,应在电杆处增做吊线单向假终结。
➢对偏转角大于300的角杆,应增做角杆辅助装置。
➢吊线坡度变化大于1/10时,吊线应增做角杆仰、俯角辅助装置。
➢有关辅助装置原则上按以下方式安装:A.角杆辅助装置采用卡子法。
B.电杆仰俯角辅助装置采用另缠法。
C.吊线终结及拉线中把、上把采用夹板法。
D.拉线式地线采用卡子法。
吊线终结双吊线4、光缆敷设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责任单位:监理单位4.1 根据光纤衰耗的测试数据,光缆敷设前,应根据杆路实际架设的地形起伏情况,丈量核算包括接头重叠长度,各种必要预留长度在内的光缆敷设总长度,并进行光缆的配盘工作,避免任意砍断尾缆。
4.2 根据长途光缆设计规范及本地网光缆设计规范,如果是形成环路的光缆,则先确定一个局站的光缆布放端别,再从这个局站开始,B端向外布放,依次经过其它局站环回时,光缆环回端B端朝向起始站。
4.3 光缆配盘:➢根据光缆衰耗的测试数据,按到货单盘光缆长度合理安排使用地段,使光缆接头数量最少,余出光缆最短。
配盘时应考虑光缆接头点的施工条件,不要将光缆接头置于地形不好的地段(如长杆档、跨河档及跨路档内)。
➢光缆应尽量做到整盘敷设,以减少中间接头。
➢靠设备側的第1、2段光缆的长度应尽量大于350m~500m。
➢靠设备侧应选用光纤的几何尺寸、数值孔径等参数偏差小、一致性好的光缆。
➢光缆在布放前应进行单盘测试(衰耗、长度)并做好组织工作,布放时应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布放中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开断光缆,光缆布放后不要绷得太紧,需预留光缆处应适当预留。
➢由于光缆布放牵引长度较长,沿线各点(尤其是拐弯处及交通要道)应有专人监视,并随时保持联络,以便在意外情况发生时采取措施。
➢布放时对光缆牵引力应严格控制,不得大于光缆允许张力(1500N)。
曲率半径不得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
布放过程中应无扭转、打小圈、浪涌等现象发生。
光缆敷设时牵引长度每次不大于1000m,超长时应采用分次牵引的办法。
➢光缆布放的过程中及安装后,其所受张力、侧压力时,曲率半径不得超过单盘光缆主要技术性能的相关标准。
4.4 本工程的光缆在线路查勘长度的基础上,除按国家规定的损耗外,光缆的各种预留按以往设计要求架空光缆预留:每200m一个小预留进行考虑0.5m。
每500m一个大预留进行考虑12m。
飞线档两侧前后杆预留各考虑12m。
光缆引上预留按每处7m左右考虑。
架空光缆接续预留接头每侧预留12m左右。
进局光缆预留:小站按10-20m、大站按20-30m考虑光缆预留。
4.5 除以上预留以外,光缆特殊地段,如开发地段、以后可能改道地段及特殊要求预留地段等皆应考虑光缆的预留,预留的地点及数量应在图中具体标明。
架空光缆的安装要求光缆预留图4.6 合挂光缆要求:➢为节约工程投资和减轻杆路负荷,并结合工程的维护和管理,一条吊线最多挂2-3条光缆。
但在3条光缆时,其合挂长度应在500m以下,当超出500米时应采用双吊线,双吊线采用双吊线抱箍平行架设。
单条光缆采用25mm挂钩,双条光缆或3条光缆采用35mm或45mm挂钩。
同一条光缆应尽量安装在杆路的同一侧。
双吊线光缆图4.7 局内光缆的安装要求:➢局内光缆(电缆进线窗-光分配架或光终端盒)应布放在走线架或槽道上,用尼龙扎带绑扎牢固并挂上小标志牌。
➢局站内的光缆应预留余缆,并应将各预留光缆绑扎成相同大小的圈,选择合理的位置予以固定。
➢光缆成端处应将其金属构件接到ODF架的保护地接线端子上,再通过保护地线连接到传输机房的总保护地排上。
➢若入局(站)吊线需从铁塔等金属物上引渡的,需用隔电子档将吊线电气断开。
5、光缆接续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责任单位:监理单位光缆接续是通信光缆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接续及安装的好坏,将直接反映通信传输性能、影响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
在光缆接续时应主要以下几个方面:5.1 检查光缆接头盒是否是设计规定的规格型号,应按照供货方提供的安装手册[说明书]要求封袋。
光缆接续前,应认真检查接头盒附件种类及数量是否齐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5.2 在接头盒内,要求两侧光缆金属构件均不做电气连通,两侧的金属构件相互间也不连通,都做电气断开处理。
5.3 光缆接头盒不应安装在公路、河流、建筑物上方。
光缆线路的接头位置和光纤接续衰减要求:光缆接头的位置应便于维护。
5.4 光纤接续采用熔接法,并按相同线序对接,不得接错,严格按光缆的色谱对应接续。
在接头盒内,每侧光缆的余留光纤应各不小于0.8m。
余留光纤应有醒目的编号,按#1-#12、#13-#24…顺序盘放在自上而下编号的相应容纤盘内。
光纤接头应嵌入盘上的槽内,并固定牢固。
中继段内同一根光纤的熔接衰减平均值应不大于0.08db/个(OTDR双向测试,取平均值),允许5%接头光纤衰减值可大于0.08db,但应小于0.15db。
5.5 局内光缆尾纤与设备的连接采用“活接头”方式在法兰盘上连接。
活接头连接点的插入衰耗要求为0.5db(反射衰耗40db)。
6、光缆各种标识的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责任单位:施工单位6.1 新建架空光缆吊牌是否准确,间隔是否合理,杆号喷涂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各种跨公路警示标识、标牌、反光板是否符合要求。
光缆吊牌图跨公路警示标志图6.2 杆路编号:根据“光传送网工程光缆线路标示规定”,在光缆环路上的杆路是以基站与基站为一连续编号,从A端向B端编号。
支线光缆路由上的杆路是以主基站端向支线基站端为一连续编号,具体编号格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杆杆号图7、光缆进局、成端质量检查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维护单位责任单位:监理单位文档名称文档类型格式责任单位中继段测试记录表纸质Excel 监理单位纤芯曲线表纸质Excel 监理单位检查光缆在机房的预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光缆在ODF架或终端盒做终端,光缆内的金属构件、ODF架接地的装置方法,以及防雷接地线的规格、型号是否均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线严禁成螺旋形布放。
光纤及尾纤预留在ODF架盘纤盒中安装,是否有足够的盘绕半径,要求盘绕自然、圆滑,并稳固、不松动。
光纤成端后,光纤端别、序号是否有明显的标志。
光缆进局图光缆成端图8、现场收尾8.1杆路自检整治参与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责任单位:施工单位检查杆路(杆梢)是否有偏移情况,对于角度较大的吊档(俯角)、顶档(仰角)和转角杆是否设置附助装置,制作工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