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课堂笔记)
第5-1章 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投资收益-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2019/10/29
28
例5-7
甲公司于20X1年1月1日以751302元的价格购 买了乙公司于当日发行的总面值为800000元、 票面利率为5%、 5年期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 期投资。债券利息在每年12月31日支付。甲 公司还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购买该债券发生的 交易费用12000元。实际利率为6%。
利率为5%、5年期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债
券利息在每年12月31日支付。甲公司还以银行存款
支付了购买该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发生的交易费用 为10 000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金额
=825 617+10 000=835 617
应确认的利息调整借差=835 617-80 000=35617
2019/10/29
2
5.1.1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性质及主要 会计问题
1、性质
持有至到期投资(Held-to-maturity investments) 是指企业购入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 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各种债 券,如国债和企业债券等。 债券按还本付息情况,可分为:(1)到期一次还
6 336.81 778 616.93
3
40 000
46 717.02
6 717.02 785 333.95
4
40 000
47 120.04
7 120.04 792 453.99
5
40 000
47 546.01
7 546.01 800 000
2019/10/29
31
(1)2019年12月31日
初级实务章节讲义9持有至到期投资
【章节讲义】知识点重温!持有至到期投资知识点:第九讲持有至到期投资首先,速速把我们的导图请出来!持有至到期的内容和账务处理中,账务处理为重点,其中又包括取得、持有期间、减值和出售的四个阶段。
一、科目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明细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二、账务处理取得时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取得时所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不单独确认。
按照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计入“应收利息”借:持有至到期-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持有至到期-利息调整【差额,溢价记借方,折价记贷方】贷:货币资金等【实际支付的金额】持有期间企业在持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计量。
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本金-累计摊销额-减值损失1 债券利息收入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票面价值*票面利率】持有至到期-应计利息【一次还本付息:票面价值*票面利率】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2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转回时做相反分录期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本期收到的利息和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说的简单一点,摊余成本也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用借方明细和减去贷方明细和之后的余额再减去减值准备出售时分录为:借:其他货币资金等【实际取得价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有可能在贷方】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一次还本付息的利息】投资收益【差额】。
2016初级会计实务 第1章资产 第5节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1.实际发生的持有至到期
投资减值损失金额
计提的持有至到期减值准
2.转回的持有至到期投资 备金额
减值准备金额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提示】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 后又得以恢复的,应当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 内予以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债券买入时所含的已到付息期
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其他货币资金等
差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溢价记 借方,折价记贷方】
【举例】
2012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 本的债券12万张,支付价款1 35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 用12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亍2012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 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 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甲公司购入 乙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
【答案】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200 162 1362
【例题 • 单选题】
2014年初,甲公司购买了一项债券,剩余年限5年,划分 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买价130万元,另付交易费用5万元,该债券 面值为150万元,票面利率为4%,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则 购入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30万元 B.150万元 C.135万元 D.155万元 【答案】C 【解析】入账成本=买价-到期未收到的利息+交易费用 =130+5=135(万元)。
【例题 • 单选题】
甲公司2014年1月1日按每张980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 亍2014年1月1日发行的期限为2年、面值为1 000元、票面 利率为3%的普通债券1000张,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发生交易费用8 000元,票款以银行存款支付。该债券的实 际利率为4%,2014年12月31日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 认的投资收益为39 520元,则2014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 摊余成本为( )元。 A.980000 B.988000 C.978480 D.997520 【答案】D
财务会计 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及持有至到期投资 课堂笔记
财务会计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及持有至到期投资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掌握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方法;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熟悉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核算; 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本章的重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本章的难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计算◆知识点整理一、长期股权投资(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范围本章所指长期股权投资包括:1、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2、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3、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4、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初始计量)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即应收股利)处理。
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自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溢价收入不足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4、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5、债务重组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1、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1)成本法的适用范围①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复习笔记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复习笔记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复习笔记第一章资产第五节持有至到期投资知识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内容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通常情况下,包括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
注意:第一,权益工具投资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第二,“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是指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是明确的。
第三,“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是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知识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处理(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为了反映和监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收取利息、出售等情况,企业应当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收益”等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还应当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所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持有企业在持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期间,所涉及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债券利息收入,二是在资产负债表日核算发生的减值损失。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利息收入企业在持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计量。
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应当作为投资收益进行会计处理。
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持有至到期投资—笔记
持有至到期投资——笔记“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是指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是明确的,除非遇到一些企业所不能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否则将持有至到期。
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是指可以不考虑支付风险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实际上指的就是账面价值,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言,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不同。
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a、扣除已偿还的本金;b、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c、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个人理解:1、初始确认实际为账面成本,溢价或折价差值不是计入成本而是计入利息调整。
(教材上写的是公允价值+交易费。
)2、注意一次还本付息要用(应计利息)而分期付息用(应收利息);应计利息只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二级科目;而应收利息是一级科目。
所以例题中常看到应收利息。
3、摊余成本:包含两层意思——由于利息的存在,自己规模增大(+);由于现金流入,规模减少(-);所以一加一减。
4、准则不鼓励把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以作为惩罚:a、将剩余的其他持有至到期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b、且在本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任何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例如,某企业在2009年将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出售了一部分,且重分类或出售部分的金额相对于该企业没有重分类或出售之前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总额比例较大,那么该企业应当将剩余的其他持有至到期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且在2010年和2011年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能将任何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遇到以下情况时可以例外:a、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内),且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b、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本金c、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所引起5、、关于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的问题,有的时候题目中不会明确给出价款中是否含有利息,但是根据题目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是含有应收股利或者应收利息的,这个问题一并在这里做一下说明,持有至到期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要注意。
《中级会计实务》第九章金融资产之持有至到期投资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金融资产之持有至到期投资(来源于中华会计网校)本章一直以来都是中级实务学习的重点内容,本章教材内容也做了较大调整,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金融资产的计量、减值计提、重分类等,其中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一直是本章重难点,本人通过高志谦老师内容讲授做如下知识点整理:首先明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定义: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可以把持有至到期投资想象成为花一部分钱购买债券,我们是债权人,把钱借出去,到期时可以拿到一定利息。
它具有如下特征:1.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2.企业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3.有能力持有至到期(这三项可以以多选题和判断题的形式出现,理解即可)初始计量1.初始入账成本怎么确定基本原则:以公允价值入账,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构成成本组成部分。
(这是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费用不计入初始入账成本最基本的区别)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公式为:初始入账成本=买价—到期未付的利息+交易费用2.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利息调整怎么确定应计利息、利息调整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一项明细科目,应计利息是持有至到期投资未到期的利息,利息调整是折价还是溢价的金额,用公式表示为:初始入账价值—面值(但是如果入账成本中包含有未到期的利息也要减去)3.一般会计分录: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计利息(债券买入时所含的未到期利息)――利息调整(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债券购入时所含的未到期利息-债券面值)(溢价记借,折价记贷)应收利息(债券买入时所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1.会计处理原则:以债券的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测算各期利息收益2.一般账务处理借:应收利息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票面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折价前提下,一般倒挤在借方。
第05章 持有至到期的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 知识点
5832
,并进行利息调整时(应收
2.计提利息,并进行利
6203
利息=票面值×6%=30000元
息调整时(应收利息=票面值
投资收益
,实际利息收入摊余成本
×6%=30000元,实际利息收 入摊余成本×4.72%=24682 元,利息调整=30000024682=5318元)
24922 24682 24431 24168
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3
注:1.溢价购入债券 时 (债券面值50万元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530000
528000 1
500000 5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8000 5078
2
5318
,实际支付价款52.8 万元,利息调整28万 元)
5569
3.最后一年的计提利息
期末摊余价 值
522922 517604 512035 506203 (500000)
计算利息并进行利息调整:
借:银行存款
票3面00值00×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
债券摊余价2值49×2实2 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实际利50息78与票面利息之差
(二)溢价购买债券实例: 1.溢价购入债券时 2.计算利息并进行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
(实际支付价值)
2.计算利息并进行利息调整: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票面价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
(应收利息与利息分摊差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溢价总额÷期限]
3.到期收回本息时:
借:银行存款
(面值+利息)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知识点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利息调整—公允价值变动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1.本期的摊余成本=上期摊余成本+上期实际利息收入-上期名义利息收入
2.本期实际利息收入=本期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3.名义利息收入=面值*债券票面利率
借:应收利息(名义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在贷方)
贷:投资收益(实际利息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分期付息分期还本
1.本期的摊余成本=上期摊余成本+上期实际利息收入-上期名义利息收入-上期还本金额
2.本期实际利息收入=本期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1.本期的摊余成本=上期摊余成本+上期实际利息收入
2.本期实际利息收入=本期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3.名义利息收入=面值*债券票面利率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名义利息收入)
-利息调整(或在贷方)
贷:投资收益(实际利息收入)
平时不收利息和本金
借:银行存款
3.名义利息收入=(面值-上期还本金额)*债券票面利率
借:应收利息(名义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在贷方)
贷:投资收益(实际利息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本金部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注意:实际利率法最后一期要先计算名义和实际利息的差额,倒算出最后一期的实际利息收入。
金融融资投资股权之持有至到期投资及长期股权投资知识资料
1、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 借:应收利息(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按借或贷差额) 2、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按借或贷差额)
三、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主要内容
权益法
成本法
成 本 法
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取得成本计价,投资的账面金额不受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影响的会计方法. 一、成本法的使用范围: 1、投资企业对初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下表决权资本的. 2、被投资单位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能力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的控制和影响能力受到限制,不能按照自身的意愿调度和使用资金.
成 本 法
二、取得时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是仅限于被投资企业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如果超过上述数额,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股利或者利润时,属于投资企业应得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股利或者利润时,不属于投资企业应得部分,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借: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贷: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应付账款(账面价值 营业外收入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置的收益) 股本 资本公积 例4-3;4-4;4-5
财务管理 第五章 课后笔记
第五章持有至到期投资及长期股权投资【本章主要内容】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本章逻辑结构】1、逻辑结构:先讲持有至到期投资(债权投资),再讲长期股权投资。
无论是股权投资还是债权投资都有期末计价问题,因此最后回到期末计价。
2、学习方法上,都可按下列四个步骤学习:第一步:取得投资(投资成本确定)第二步:持有期间(投资收益确认)第三步:处置时第四步:期末计价(减值处理)【学习目的和要求】1.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2.熟悉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特征;3.理解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4.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5.了解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6.掌握长期投资减值的会计处理。
【本章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长期债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二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三是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本章难点】有四个方面:一是长期债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二是长期股权投资下成本法的核算方法;三是长期股权投资下权益法的核算方法;四是权益法与成本法的转换。
相关知识: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投资包括:权益性证券投资、债权性证券投资、期货投资、房地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等,对上述投资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外投资,另一类是对内投资。
我国准则所界定的投资,只指狭义投资,一般只包括对外投资,仅指权益性投资、债权性投资,不包括对内投资,如: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等;投资,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特点1. 通过让渡其他资产而换取的另一项资产买债券、股票;或以材料、固定资产、技术等直接投资2. 投资与其他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在形式上有所不同;投资——受资单位形成效益后分配所得其他资产——直接取得经济利益产品对外投资的性质:企业的对外投资,就其与接受投资企业的关系而言,有三种:债权性投资、权益性投资、混合性投资第一节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长期投资)主要内容: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性质与主要会计问题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收益及摊余成本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到期兑现五、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性质与主要会计问题定义: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CPA《会计》第三章知识点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
[知识点理解与总结] 1.持有⾄到期投资主要是债权性投资,应当采⽤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2.实际利率的计算由于涉及到财务管理的知识,做⼀般了解,⽐如债券的⾯值为1000万元,5年期按年⽀付利息,本⾦最后⼀次⽀付,票⾯利率10%,购买价格为900万元,交易费⽤为50万元,实际利率为r,则期初摊余成本=950=1000×10%×(P/A,r,5)+1000×(P/F,r,5),即: 100/(1+r)+100/(1+r)^2+100/(1+r)^3+100/(1+r)^4+100/(1+r)^5+1000/(1+r)^5=950 采⽤插值法,设r=11%,代⼊上式,则期初摊余成本=963.04; 设r=12%,代⼊上式,则期初摊余成本=927.9,则: (11%-r)/(11%-12%)=(963.04-950)/(963.04-927.9) 可以计算出企业的实际利率r=11%-(963.04-950)/(963.04-927.9)*(11%-12%)=11.371% 借:持有⾄到期投资-成本 1000 贷:银⾏存款 950 持有⾄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0 3.另外⼀个⽐较重要的问题是在分期还本的⽅式下,摊余成本的处理有两种⽅法:⼀种是调整折现率,不调整期初摊余成本;另⼀种是调整期初摊余成本,不调整实际利率。
从理论上来讲,调整实际利率是更加合理的,因为未来现⾦流量发⽣了变化,相应地风险⽔平也发⽣了变化,那么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也会发⽣变化,所以调整折现率是⽐较合适的处理⽅式。
教材中的处理⽅法是假定实际利率不变⽽调整期初摊余成本,主要考虑到调整实际利率计算⽐较烦琐,但这种处理思路本⾝是与实际不符,考试时候调整摊余成本的思路⽐较容易⼀些。
4.摊余成本的计算: (1)持有⾄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投资: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现⾦流⼊(⾯值×票⾯利率)-已发⽣的资产减值损失 (2)持有⾄到期投资为⼀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的资产减值损失 5.持有⾄到期投资期末发⽣减值迹象的时候要进⾏减值测试,发⽣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账⾯价值-预计未来现⾦流量现值) 贷:持有⾄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融资产的价值已经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减值损失后发⽣的事项有关,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计⼊当期损益: 借:持有⾄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6.持有⾄到期投资的转换: 借:可供出售⾦融资产——成本(债券⾯值) ——公允价值变动(债券公允价值与⾯值的差额,或贷记) 贷:持有⾄到期投资——成本(债券⾯值) ——利息调整(该明细科⽬余额,或借记) ——应计利息(或借记)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债券公允价值与账⾯价值的差额,或借记) 债券公允价值与⾯值的差额应该计⼊“可供出售⾦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还是“可供出售⾦融资产——利息调整”明细科⽬存在争议,准则也没有明确,以上处理是徐⽼师的观点。
202X年注册会计师会计考试知识点:持有至到期投资.doc
202X年注册会计师会计考试知识点:持有至到期投资大家做好准备迎接202X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了吗?诚意整理“202X年注册会计师会计考试知识点:持有至到期投资”,只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总会有丰硕的收获!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202X年注册会计师会计考试知识点: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通常情况下,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特征:(一)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二)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1.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限不确定;2.发生市场利率变化、流动性需要变化、替代投资机会及其投资收益率变化、融资来源和条件变化、外汇风险变化等情况时,将出售该金融资产;3.该金融资产的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计量;4.其他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三)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是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1.没有可利用的财务资源持续地为该金融资产投资提供资金支持,以使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2.受法律、行政法规的限制,使企业难以将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3.其他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对所持有剩余非衍生金融资产的影响: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到期的最初意图。
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则企业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本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上,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贷款、应收款,这些都是企业的金融资产,只不过教材将这些金融资产分到各个章节来讲解。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内容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通常情况下,包括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
什么叫持有至到期投资?它是一项投资,而且从字面上看,我们是准备拿着这项投资到期再收回的,所以它是一种债券投资,一种债权投资。
而且,这项债券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这意味着在取得的时候,按公允价值来确定它初始入账金额的基础。
注意:第一,“到期日固定、收回金额固定或可确定”是指相关合同明确了投资者在确定的期间内获得或应收取现金流量(例如,投资利息和本金等)的金额和时间。
权益工具投资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比如说,我现在从证券市场买的债券,这债券是三年,还是五年,还是一年,什么时候发行,什么时候到期是非常确定的,这就是“到期日固定”。
“收回的金额是固定或可确定的”,如果我取得一项债券投资,收回的时候连本带息。
收回多少本金,这个债券如果是按期付息的,什么时候,每期我应该拿多少利息都是固定的或者是至少可确定的。
“权益工具投资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权益工具投资是指如果我取得的是股票的投资,它是没有到期日的,收回金额也是不确定的,所以就不能把权益工具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只能是债券投资。
第二,“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是指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是明确的。
没有极为特殊的情况,我们的意图是非常明确的,我就准备拿着它到到期日。
比如说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我就准备连本带息一次收回,积累一个比较大笔的资金,我再用在某些方面。
比如,我有一条流水线,三年以后要更新,我现在的资金还差一点,但我这三年是不用这笔钱的,我用这笔钱取得一项债券投资,准备持有至到期。
三年后,本钱连同三年的利息可能就够流水线这项固定资产更新的了。
这时候大家就会看到,没有极为特殊的情况,我们是准备持有至到期的。
这“极为特殊的情况”是指无法预期,无法控制的独立事项。
如果不出现这种事项,我是准备持有到到期日连本带息收回了的。
这叫“有明确的意图”。
第三,“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是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有能力”是指我不缺钱,我不差钱,我在生产经营上有充足的资金,我不会在没到期的时候,就缺钱缺到我必须把这些债券投资卖了,我才能买材料,才能支付职工工资。
我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有充足的资源,有充足的现金流,所以,我是完全有能力把这项债券投资拿到到期的时候再收回来。
明确这些特点,要求大家会判断出来,那些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哪些不属于。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处理在学科目设置之前,先要明白五个词是什么含义:1、面值——就是债券的本金的部分。
计算利息的时候是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的。
2、公允价值——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
注意:面值和公允价值很可能是不相等的。
因为企业发行的债券,有面值发行,有溢价发行,还有折价发行.折价发行和溢价发行的时候,发行的价格和面值就有差额.为什么会有折溢价呢,为什么不按面值发行呢?我们还要明白下面两个词;3、名义利率——债券发行的时候,债券的票面上有一个约定好的票面利率,这个票面利率就叫做名义利率。
4、实际利率——我们现在可以把它想象成市场上的实际利率。
初级职称直接给,中级的时候需要自己算。
名义利率,并不一定是市场上的实际利率.①面值发行:如果票面利率和市场上的实际利率是一致的,债券就会按面值发行;②折价发行:如果票面利率低于市场上的实际利率,就会出现折价发行.例如,我们取得一项债券,票面利率是5%,现在市场上的实际利率是8%,也就是说如果我现在有100万元,如果不买这项债券,我拿到市场上借给别人可以获取8%的利息;但买这项债券,到期的时候才按5%给我利息,这样岂不就是亏了吗?所以,对不起,这项债券就不能买了,我买和市场利率一样的债券去.这时候发行方就会出现折价发行,面值100元的债券90元就可以买到,每期计息的时候,是按照100元的面值乘以5%的利率,然后到期还本的时候,我给你100元钱.这就是折价发行,折价发行就是因为实际利率大于票面利率.是发行人债务方给投资者的一个先期补偿,因为,以后每期我都会少收利息,所以在买的时候就会给于补偿.③溢价发行:如果票面利率低于市场上的实际利率,就会出现折价发行.反过来,如果债券票面利率是10%,市场上实际利率只有8%,大家想想,那发行方岂不是亏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票面利率大于实际利率的时候发行方就会溢价发行.所以,对不起,100元钱的债券,你拿100元我不卖给你,因为后面每期计息的时候,我都会多付给你利息,我给你付的利率是高于市场利率的,所以面值100元的债券,你必须用105我才能卖给你,然后每期计息的时候,按照100元乘以10%给你利息,到期还给你本金的时候按100元.这就是溢价发行。
由此可见,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或者说实际利率是不一致,就会出现折溢价发行.5、初始确认金额=公允价值+交易费用比如说我买了面值200万元的企业债券,但我花了220万,其中支付的价款时215万,还支付了5万元的相关税费,合在一起,共花了220万元买了这项面值为200万元的债券,那这项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就是220元。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1、“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账面价值。
可以分别设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①“成本”,借方核算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面值,贷方核算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面值。
“成本”核算的是面值,实际上就是本金的部分,面值是多少,就在成本明细户中反映多少.这里注意,我们总觉得成本就是初始金额,容易发生误会,所以大家千万千万注意,“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借方核算的是取得持有到期投资的面值,一定要注意是面值,不是初始计量金额.而且,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金额,不是一个明细户反映的,它不反映在某一个明细户里,它是在“成本”和“利息调整”两个明细户中反映的初始确认金额.这个大家千万要注意,是和以往不同的.通常我们前面的讲的,比如存货、应收款项等等,成本就是取得时初始计量金额,我们这里可不是.“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借方核算的是取得持有到期投资的面值.所以成本明细账户很好理解.②“利息调整”核算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①初始确认金额与面值的差额,以及②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确定的摊销额。
难度最高的明细账户“利息调整”,它一方面核算的是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初始确认金额与面值的差额.如果初始金额和面值不一样,比如说我买了面值200万元的企业债券,但我花了220万,其中支付的价款时215万,还支付了5万元的相关税费,合在一起,共花了220万元买了这项面值为200万元的债券,这时,这20万元的差额就计入“利息调整”。
另一方面:持有期间,随着每期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还要把这部分“利息调整”进行摊销. 在借方生成的折价,每期资产负债表日计息的时候,利息调整就从贷方摊销;从贷方生成的,就从借方摊销. 等到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时,这部分利息就摊销完了.③“应计利息”核算一次还本付息时,资产负债表日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计入该明细科目的借方,到期收回时计入贷方。
注意:分期付息应在计息时直接计入“应收利息”科目。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取得我们就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初始确认金额是多少,这初始确认金额很可能在客观题里要涉及到,千万不要以为初始确认金额就是那个面值;第二掌握初始确认金额的账务处理.)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取得时所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我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的时候,因为是在二级市场上买的,它有活跃市场的,所以会发生交易费用,即相关税费,也要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换句话说,初始确认金额由两块构成,第一块就是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的公允价,或者说是它的市价;另外交易费用也作为初始确认金额.这里也要注意,我取得这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不一定是在发行日取得的,有可能出现下面情况:注意: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按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按投资的面值)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实际支付的金额)贷或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考生的时候会问两个问题,一个是取得时持有到期投资初始确认金额是多少.一个是计入利息调整的金额是多少.(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持有企业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期间,所涉及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债券利息收入,二是在资产负债表日核算发生的减值损失。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利息收入(实际上是后续计量的问题,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后续计量.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要做的工作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个, 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来确定债券的利息收入,这个利息收入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投资收益.所以涉及到“期初摊余成本的确定”,还有实际利率的确定.在初级考试中,实际利率肯定直接给,不会让我们算,等到中级或注册就要求我们自己用插值法来算.我们用实际利率确认我们的投资收益,然后还要算出应收利息或应计利息,就是面值乘上票面利率计算应该收取的利息.然后把确认的投资收益和应收利息两者的差作为利息调整的本期的摊销额.)企业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计量。
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收入,应当作为投资收益进行会计处理。
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摊余成本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如果没有减值,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余额.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如果它分期还本,那已经还的本金也要扣.我们现在都是到期还本,所以这里不涉及,不用管它.※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加或减利息调整的累计摊销额.23:00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注意:第一,实际利率在相关金融资产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