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剂管理规定
医院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ccefb3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16.png)
医院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消毒剂的使用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确保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根据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消毒剂的采购、储存、分发、使用和监测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医院消毒剂的使用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的原则,确保消毒效果,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第四条医院应设立消毒剂管理组织,负责消毒剂的采购、储存、分发、使用和监测等工作。
第二章采购与储存第五条医院应根据消毒剂的种类、用途、用量等因素,制定消毒剂采购计划,并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第六条医院应选择具有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供应商,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
第七条医院应建立消毒剂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对采购的消毒剂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八条医院应设有专门的消毒剂储存设施,储存条件应符合消毒剂的保存要求,避免阳光直射、潮湿、高温等不利因素。
第九条医院应定期对储存的消毒剂进行质量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三章分发与使用第十条医院应设立消毒剂分发部门,负责消毒剂的统一分发和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医院应根据各部门的消毒剂需求,制定分发计划,确保消毒剂的供应。
第十二条医院应定期对使用消毒剂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消毒效果监测知识。
第十三条医护人员在使用消毒剂时,应遵循消毒剂的使用说明,正确配制和使用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第十四条医院应建立消毒剂使用记录制度,记录消毒剂的名称、规格、批号、使用日期、使用部门等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
第十五条医院应定期对使用消毒剂的部门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确保消毒剂的使用效果。
第四章监测与评价第十六条医院应设立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医院消毒剂的使用进行监测和评价。
第十七条感染管理科应定期对消毒剂的质量、储存条件、分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八条感染管理科应定期对消毒剂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消毒剂的使用计划和管理措施。
消毒剂管理规定
![消毒剂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aee1f1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7.png)
消毒剂管理规定为了加强对消毒剂安全使用的管理,使消毒、灭菌效果得到保证,从而保障医疗安全,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技术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消毒剂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包括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一、基本要求1.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包装上的“产品说明”、“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严格遵照执行。
2.消毒剂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3.按产品说明,根据有效成份含量按稀释定律配制所需浓度。
4.多数消毒剂配制后稳定性下降,应现用现配、使用前监测浓度。
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或每次使用前监测浓度。
5.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
6.用于浸泡消毒时应加盖,并存放于通风优秀的环境中。
7.消毒剂均有一定的腐蚀性,不宜长工夫浸泡物品或残留在物体表面,感化工夫到达后应取出或采取有用步伐去除残留消毒剂。
8.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戴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或面罩等。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时,人员应尽可能离幵消毒现场或加强环境通风。
二、常用消毒剂1.含氯消毒剂(1)属高效消毒剂,广谱、高效、低毒,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
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银尿酸,合用于餐具、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
(2)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檫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
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o擦拭法: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400 mg/L〜700 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lOmin〜3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o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手术室内消毒剂使用规范化管理
![手术室内消毒剂使用规范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3d4457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7.png)
手术室内消毒剂使用规范化管理手术室是医院内最重要的区域之一,手术过程需要保证无菌环境,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而手术室内消毒剂的使用则是维护无菌环境的关键之一。
为了达到规范化管理,以下是手术室内消毒剂使用的一些重要准则。
一、消毒剂选择在手术室内,需选择适宜的消毒剂。
对于表面消毒,可选择含氯化类或醇类消毒剂,如含0.5%次氯酸钠溶液或70%乙醇溶液。
对于器械消毒,通常采用高温蒸汽灭菌器或高级消毒器,如过氧化氢等。
二、消毒剂储存手术室内的消毒剂需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暴晒或高温环境。
且应注意消毒剂的过期日期,一旦过期,需立即更换。
三、消毒剂稀释在使用过程中,消毒剂的稀释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不同的消毒剂需按照产品说明书中的推荐比例与水进行稀释,确保消毒效果的可靠性。
四、消毒剂使用1.准备工作:在手术操作前,先将手术室内的物品和器械分类整理,并清洁表面。
2.使用方法:将稀释好的消毒剂均匀地喷洒在待消毒的表面上,或使用浸泡法对器械进行消毒,确保消毒剂充分接触每个区域。
3.消毒时间:根据不同的消毒剂类型和厂家要求,确定消毒剂的接触时间。
在手术室内,一般为10-15分钟。
4.注意事项:在使用消毒剂时,工作人员应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消毒剂不可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五、消毒剂替换定期替换消毒剂是保证消毒效果的重要措施。
根据产品说明书的建议,及时更换新鲜的消毒剂,并清洁存放容器。
六、消毒剂记录在手术室内,建立完善的消毒剂使用记录非常必要。
记录使用的消毒剂种类、批号、使用时间、表面或器械名称,以及操作人员的信息等。
这将有助于追查问题和管理消毒剂的使用情况。
七、定期检查和培训定期对手术室内的消毒剂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操作符合规范化管理。
同时,为手术室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消毒剂使用培训,以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总结:手术室内消毒剂的规范化管理是维护无菌环境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消毒剂、正确储存和稀释、遵循使用准则、及时替换消毒剂、建立记录和进行定期检查等步骤来实现。
消毒剂使用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三篇)
![消毒剂使用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039de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0.png)
消毒剂使用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消毒剂的使用管理,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并提高消毒效果,适用于本单位内需要使用消毒剂进行清洁和消毒的场所。
二、定义和术语1. 消毒剂:指能够杀灭或去除有害微生物的化学物质或物理手段。
2. 使用者:指本单位内使用消毒剂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的人员。
3. 配置:指将消毒剂与适量的水或其他添加剂按照规定的比例混合。
4. 浓度:指消毒剂在水或其他添加剂中的含量百分比,用于指导消毒剂的正确配制。
三、管理责任1. 本单位负责人应制定和监督本规章制度的实施,并确保消毒剂的供应和储存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 消毒剂使用者应具备相关的消毒知识和技能,并按照本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
3. 安全保卫部门应对使用消毒剂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消毒工作的安全进行。
四、消毒剂的选择和购买1. 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环境进行,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并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要求。
2. 购买消毒剂应选择正规渠道和具有资质的供应商,确保消毒剂的质量和效果可靠。
五、消毒剂的储存和保管1. 消毒剂应储存在专用的储存室内,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 消毒剂的储存室应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储存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3. 消毒剂应远离易燃和易爆物品,避免与有机物接触。
4. 消毒剂的容器应密封严实,防止泄漏和挥发。
5. 消毒剂的储存室应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六、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 使用前应仔细阅读消毒剂的说明书,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使用消毒剂时应确保操作人员穿着齐全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等。
3. 配置消毒剂时应按照规定的比例和浓度进行,避免过量使用或稀释不足。
4. 消毒剂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5. 使用消毒剂时应注意通风,避免长时间在封闭空间内作业。
6. 操作完成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使用工具和容器,并按照要求妥善存放。
医院消毒剂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消毒剂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e00d5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4.png)
医院消毒剂管理制度范文医院消毒剂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内环境的卫生与安全,切实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消毒剂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科室、护士站、门诊等各个区域和岗位。
第三条医院消毒剂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科学、规范、安全地使用、保管和管理医院内的消毒剂,提高环境卫生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和员工的健康。
第四条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消毒剂管理机构或委派专人负责消毒剂的购买、管理、使用、保管等工作。
第五条医院应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立消毒剂的登记、审批、采购、使用、台帐管理、废物处置等制度和流程。
第二章消毒剂的采购与存储第六条医院消毒剂的采购应按照医院的采购制度进行,必须从正规渠道购买,严禁使用过期的消毒剂。
第七条医院应建立消毒剂的专门存放区域,存放区域应远离热源和火源,通风良好,与其他物品隔离。
第八条消毒剂应按照规定的标签和包装进行分类、摆放,避免交叉污染和混乱。
第九条消毒剂的存放区域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标示消毒剂的名称、危险等级和防护措施。
第十条除了使用的消毒剂外,其他消毒剂应有确切的进货日期、使用日期、数量等记录,并保留原始凭证。
第三章消毒剂的使用第十一条消毒剂的使用应遵循操作规程,按照正确的比例和方法进行配合、稀释和使用。
不得随意更改比例和方法,并严禁使用过期或不符合规定的消毒剂。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使用消毒剂时应戴上相应的防护用具,确保自身安全,并注意消毒剂对人体的危害。
第十三条消毒剂的使用应注意对患者和员工的影响,避免使用过于刺激性的消毒剂,尽量选择对人体无害或低害的消毒剂。
第十四条患者和员工离开消毒区域后,应及时通风换气,确保消毒剂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和危害。
第四章消毒剂的保管第十五条消毒剂的保管应负责人与专职人员共同管理,确保消毒剂的特点、储存条件、规范、有效期等知识为专职人员所清楚。
第十六条消毒剂的保管室或柜应上锁,不得让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第十七条消毒剂的保管人员应做好定期检查和盘点工作,确保消毒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并及时补充和报废。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535b53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5.png)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
1、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科室人员规范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培训指导与监督。
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遵照说明书进行配制,并按产品说明书进行有效浓度监测。
2、化学消毒剂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3.禁止使用过期、淘汰、无合格证明的消毒、灭菌剂。
4、科室配制消毒液应制定流程,必要时应根据使用目的建立消毒剂使用登记本,登记配制浓度、配制日期、消毒对象、消毒时间、操作人姓名和定期消毒效果监测的结果,以备查验,并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程序和所需浓度配制。
5、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1)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灭菌剂每月一次,监测结果符合《灭菌效果监测及质量改进制度》,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2)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
如含氯消毒剂应现配现用,每次监测,对戊二醛的监测应在每天使用前监测一次,用于软式内镜的消毒时,应根据说明书进行监测。
6、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理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3)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消毒剂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整其浓度。
(4)浸泡前将物品洗净并干燥,浸没在消毒液内的物品应打开轴节或套盖,管腔内应注满消毒液。
(5)消毒或灭菌的器械和物品在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避免消毒剂刺激人体组织。
医院制度--液体化学药液、消毒剂管理规范
![医院制度--液体化学药液、消毒剂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928b5d9ed630b1c58eeb5bd.png)
类别医院感染管理编号E-22 题目液体化学药液、消毒剂管理规范1化学药液、消毒液使用管理:1.1医院使用的化学药液、消毒液有经营许可证、产品注册证(卫生部消毒批件亦可)、生产许可证,保存在临工科处,院感科每半年检查一次。
1.2化学药液、消毒液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前检查外包装上的有效期以及包装有无破损,确保标识清晰。
开启后应标注开启日期、时间,并在开启后的有效期内使用。
1.3医院各部门使用中的消毒液应根据产品说明书配制所需的浓度,不同浓度用于消毒不同物品(参考本制度中附件1)。
1.4使用中的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戊二醛、OPA、酸化水应每日监测浓度,并记录。
1.5化学药液、消毒液保存见 J—07 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2消毒液新品投入使用,按照如下流程管理:2.1使用部门提出申请→院感科调查临床需要,审核同意→临工科审核产品三证→院感科监测参与临床试用→院感科向临工科出具试用监测报告→新品正式投入临床使用→院感科继续监控2.2“消毒液新品使用申请单”见附件 2。
3消毒剂的临时紧急使用,参照医院临时用药管理。
具体流程为:3.1使用部门提出申请→院感科调查临床需要,审核同意→分管院长签署意见→临工科备案并审核三证→院内使用→院感科监控,出具监测报告。
3.3 “消毒液临时使用申请单”见附件 3。
青霉素皮试液配制后有效期 24h(启用后用酒精棉球覆盖瓶口,冰箱保存)。
呋喃西林开启后有效期 24h(启用后用酒精棉球覆盖瓶口)。
胰岛素开启后有效期一个月(启用后用酒精棉球覆盖瓶口)。
所有配制或开启的消毒液、皮试液均应标注配制或开启的日期、时间。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范文(4篇)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71275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4.png)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消毒剂的使用管理,保障员工健康和产品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和所有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消毒剂使用管理的一般要求、使用程序、注意事项和违规处理等规定。
第二章使用管理要求第四条员工使用消毒剂时,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和跳过任何步骤。
2.使用前应对消毒剂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使用已过期的消毒剂。
3.确保消毒剂的储存和使用场所通风良好,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存。
4.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5.使用后应及时清理和归位消毒剂及相关工具,保持工作区的整洁和卫生。
第三章使用程序第五条消毒剂使用程序如下:1.准备工作:确认消毒剂种类和使用目的,准备相应的工具和器材。
2.使用前操作:检查消毒剂的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确保可正常使用。
3.稀释和配置: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稀释和配置。
4.使用过程: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消毒处理。
5.整理工作:使用后清理工具和器材,归位消毒剂和相关材料。
第四章注意事项第六条操作人员在使用消毒剂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注意消毒剂的储存和保存条件,确保其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2.严禁将消毒剂和其他化学品混放,以免产生有害反应和事故。
3.慎用含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成分的消毒剂,避免对人体和设备造成损害。
4.使用浓度较高的消毒剂时,应佩戴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5.使用消毒剂时,应遵循正确的方法和时间,不得随意增减或改变使用量和时间。
第五章违规处理第七条如果发现员工在使用消毒剂过程中存在以下行为,将会进行相应的违规处理:1.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或跳过任何步骤。
2.擅自更改消毒剂的使用方法、稀释比例等。
3.使用过期的消毒剂或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毒剂。
4.存放和使用消毒剂的场所不符合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消毒剂使用规范:医院消毒工作指导
![消毒剂使用规范:医院消毒工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d33121c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7.png)
消毒剂使用规范:医院消毒工作指导2023年,消毒剂是医院消毒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它能够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保障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但是,如果消毒剂使用不当,反而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险。
因此,正确的消毒剂使用规范非常重要。
一、摆放消毒剂的位置医院的消毒剂应该摆放在专门的储存间中,以免消毒剂被放置在政策所禁止的场所中,造成人身伤害。
此外,在消毒储房中,所有的消毒剂应该按照规定的标准分类、容积,标注清楚名称、成分、规格、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以免出现因消毒剂类型和性质不同而造成混淆或交叉使用的情况。
二、消毒剂使用顺序消毒工作的先后顺序应该是:清洗、消毒、灭菌、干燥。
其中,消毒杀菌是重点,也是核心工作,是首先要保证的一项内容。
三、科学合理使用消毒剂1、掌握消毒剂的知识医护人员在消毒工作中,不仅需要对消毒剂的性质、种类、优缺点有一定了解,而且还需要熟知消毒剂的活性成分、浓度、PH值等指标,以便消毒过程中对不同细菌、病毒制定科学合理的杀菌方案。
2、选择合适的消毒剂除了掌握消毒剂的基本知识以外,医护人员还需要科学选择适合不同消毒对象、不同杀菌需求的消毒剂。
比如,对于血液污染的物品,常用的消毒剂是含氯杀菌剂或其他强效消毒剂。
而对于非常规污染,例如肝炎和艾滋病病毒等传染病的感染源,需要使用消毒力更强的消毒剂。
3、保证消毒剂的浓度使用高浓度的消毒剂容易造成化学灼伤,而低浓度的消毒剂容易产生残留,对人体健康也有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保证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时间达到标准,能够消除有害细菌而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4、合理避免暴露消毒剂是有毒的,常见的氯制品、酒精、氢过氧化物等化学物品暴露于人体后会引起皮肤过敏、嗅觉障碍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时应随时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特别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消毒剂的合理避免暴露。
四、消毒剂的存储管理消毒剂的存储应该放置在通风、干燥、防潮、不受阳光、高温等因素影响的地方存放,以防止剂如果直接暴露在光线下或温度过高的环境中,会影响消毒剂质量和有效期。
消毒剂的使用管理制度
![消毒剂的使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07d8e93cf84b9d529ea7a38.png)
消毒剂的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剂的使用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医院药事委员会对全院消毒剂的购入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具体由医院感染科和药剂科负责组织实施。
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医疗用品消毒要求提出医院消毒制剂的种类申请,经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引进使用。
3、药剂科负责消毒剂的采购,保障医院各科室的消毒剂供应。
对消毒剂的供应企业资质进行审核,查验的供应企业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产品备案凭证或卫生许可批件》等。
4、药剂科根据临床使用状况,负责购入合格的规格性消毒制剂(碘剂、乙醇、戊二醛等),每次下发科室使用前应核准药物浓度及有效期。
5、使用科室应掌握消毒制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和更换时间,严格按使用方法、浓度、消毒时间执行,保障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性。
6、医院感染科应对全院消毒制剂的使用状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定期对临床使用中的消毒制剂进行监测。
7、使用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消毒制剂的管理和使用,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医院感染科和药剂科联系解决。
医院消毒剂的管理规定
![医院消毒剂的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9ea2f0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5.png)
医院消毒剂的管理规定1. 前言医院消毒剂是保障医疗机构卫生安全的重要工具,为了正确、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医院消毒剂,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2. 管理责任- 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和执行消毒剂管理制度,确保其落实到位。
- 各科室主管负责消毒剂的采购、存储、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 医院设立专门的消毒剂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和协调各项管理工作,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3. 采购管理- 医院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消毒剂的采购计划,并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进行采购。
- 采购的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必要的有效成分,并提供相应的质量检测报告。
- 采购人员应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建立消毒剂的台账,记录采购数量、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4. 库存管理- 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消毒剂存储区域,确保存储条件符合相关要求。
- 每批次进货的消毒剂应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的应及时退回供应商。
- 库存消耗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并定期备查库存记录。
5. 使用管理- 医院应制定消毒剂的使用标准和操作规程,并确保所有使用人员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如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 按照要求进行消毒剂的稀释和涂抹,确保消毒剂能够发挥最大的杀菌作用。
6. 废弃物处理- 废弃的消毒剂应集中存放,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标识。
- 医院应委托专业的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7. 监管和检查- 消毒剂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各科室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每年对消毒剂的库存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相关部门对医院消毒剂的管理情况进行监察,并定期发布监管报告。
以上是医院消毒剂的管理规定,医院和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确保医疗机构的卫生安全。
医院消毒剂的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剂的使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e1de6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9.png)
医院消毒剂的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医院的环境卫生和患者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病区等使用消毒剂的部门。
三、消毒剂的种类和使用规范1. 医院内常用的消毒剂主要包括漂白粉、双氧水、酒精、紫外线灯等,使用前必须了解其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按照医院规定配制消毒剂,不得私自调配或更改配比。
3. 使用消毒剂时必须佩戴专用手套,并注意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4. 使用消毒剂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了解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应急处置措施。
5. 消毒剂使用的场所必须通风良好,防止气体积聚造成危险。
四、存放管理1. 消毒剂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库房或储藏室内,禁止存放在食品、药品或易燃物品的附近;2. 消毒剂的存放地点必须分开放置,严禁混放,定期检查消毒剂的有效期,并及时清理过期或破损的产品;3. 对存放消毒剂的库房或储藏室必须进行定期的清洁消毒,并保持整洁。
五、消毒剂的使用记录1. 每位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填写消毒剂的使用记录,包括消毒剂的种类、用量、使用日期、操作人员姓名等信息;2. 每位操作人员必须在使用完毕后将使用记录及时上交给相关主管人员;3. 医院必须建立完善的消毒剂使用档案,定期对消毒剂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复核。
六、废弃物的处理1. 使用完毕的消毒剂包装物必须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分类处理,禁止乱扔或随意丢弃;2. 废弃的消毒剂必须交由专门的废弃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禁止随意倒入下水道或排入垃圾场。
七、事故应急处理1. 如在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发生事故,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向主管人员报告;2. 对于消毒剂的泼溅、误震、误吸等情况,操作人员必须迅速脱离现场,并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3. 医院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消毒剂事故的处理程序和责任分工。
八、安全培训和教育1.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消毒剂安全使用和操作培训,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2. 对于老员工,医院必须定期组织消毒剂安全使用和操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并进行考核。
医院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847680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9.png)
医院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1.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对消毒剂的管理,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医院消毒剂使用及管理制度如下:1.1购入消毒剂前,医院感染管理科应根据消毒剂的类别,审核相关证件并查验其分类与产品性质、审批机构是否相符。
1.2采购部门应根据临床需要、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审核意见以及产品招标意见统一采购,使用科室不得擅自采购。
1.3消毒剂应具备如下证件的复印件。
1.3.1生产企业所在地省卫生厅发放的卫生许可证(进口产品无)O13.2卫健委颁发的国产(进口)消毒药剂卫生许可批件。
另有文件注明的,如75%单方乙醇、次氯酸钠、戊二醛、紫外线灯、压力容器灭菌器等不需索要卫生许可批件。
14贮存:消毒剂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15发放:小包装破损、过期、不洁的产品不得发放。
16使用中的管理:16.1科室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过期、不洁等情况。
认真阅读产品包装上的产品说明、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严格遵照执行。
严格按照卫生许可批件审批的方法、范围等使用。
准确掌握消毒剂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等。
用于浸泡消毒时容器应加盖,并存放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使用中的消毒剂浓度应符合使用要求,连续使用的消毒液每天使用前进行有效浓度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生物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1.6.2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除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
消毒剂均有一定的腐蚀性,不宜长时间浸泡物品或残留在物品表面,作用时间达到后应取出或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残留消毒剂。
1.6.3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戴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等。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时,人员应尽可能离开消毒现场或加强环境通风。
16.4怀疑使用产品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封存、送检,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医学装备科。
消毒剂使用管理规章制度(6篇)
![消毒剂使用管理规章制度(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0e4b7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c.png)
消毒剂使用管理规章制度为了进一步完善我院消毒剂的管理工作,改变以往多部门分管的局面。
经医院有关领导部门决定,全院的消毒剂由本院药剂科统一购买、贮存、供给。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消毒药械的购置、查验卫生许可证,并定期监测消毒效果。
根据消毒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及研究成果,引进新的高效消毒剂,具体使用规范如下:一、必须对全院各科室需用的消毒剂进行全面调查,明确使用目的,按卫生部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认可,核准后由药剂科进行选购。
二、药剂科购买消毒剂,应选用卫生部批准的消毒剂,产品标签上注有“(年号)卫消准字(省号序号)”,产品说明书中注明该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并有详细可行的使用说明,注明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注意事项等。
还应有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名、厂址。
三、为了安全起见,药剂科应设有消毒剂专管人员,对产品的性质、用途、使用方法应有全面了解,对新购产品应测定细菌含量,质量合格者方可配制,在配制前应测定该产品(批号)有效成分含量,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稀释用水要求用离子水或无菌蒸馏水,所用稀释液的用具、容器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盛放消毒液的容器应洗净消毒,稀释后的消毒液应及时使用,以防失效。
四、药剂科对于购进的消毒剂应统一保管,一般应将消毒剂保存在阴凉处,特别是卤素类制剂,受日晒后很容易分解而失效。
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消毒剂的挥发导致的危险性,对易于分解的消毒剂,不宜一次购入量大,防止贮存较久失效,用前应测有效成分含量。
五、药剂科根据科室的消毒液的用量情况,可选用不同的容器规格。
用量大、周转快的消毒液可用大包装,用量少、稳定性差的消毒液可用小包装,发至科室的各种溶液要保证质量和使用方便,且标明名称、浓度和有效期限等。
各科室对本科消毒剂的使用应有计划,及时领取,短期用完。
领取需要现用现配的消毒剂时可预先与制剂中心联系,便于做好准备。
六、我院消毒剂的使用原则1、对于能够采用热力消毒灭菌物品尽量不用化学消毒剂。
医院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f71a0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b.png)
医院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1. 概述本文旨在规范医院消毒剂的使用管理,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医院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与消毒剂相关的部门和人员。
2. 质量控制2.1 确保消毒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消毒作用并安全可靠。
2.2 确保消毒剂的储存环境符合要求,避免直接日光照射和高温环境。
2.3 消毒剂使用前应进行检验,确认其有效成分并检查是否完好。
2.4 消毒剂的配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浓度或混合使用。
3. 使用程序3.1 使用消毒剂前,使用人员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剂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2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正确的消毒剂进行使用。
3.3 使用消毒剂时,使用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3.4 消毒剂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使用工具和材料,并做好消毒剂残留物的处理工作。
4. 储存和保管4.1 消毒剂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防火的库房或储存柜中。
4.2 对于易燃易爆的消毒剂,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并与易燃物隔离存放。
5. 废弃物处理5.1 消毒剂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储存。
5.2 废弃物交由专门的处理机构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排放。
6. 监督检查6.1 医院应建立消毒剂使用管理台账,记录消毒剂的进出库情况和使用情况。
6.2 定期对消毒剂的储存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6.3 对消毒剂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7. 培训和教育7.1 医院应定期组织消毒剂使用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消毒剂使用管理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7.2 新员工上岗前应进行消毒剂使用管理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
以上为医院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所有医院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医院消毒灭菌剂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剂使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4ab75d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5.png)
医院消毒灭菌剂使用管理制度1、消毒、灭菌剂对人体组织和病原微生物之间无选择作用,吸收后对人体可产生毒性,因此一般不作全身应用,主要用于体表(皮肤、黏膜、伤口)、器皿、排泄物和周围环境的消毒。
2、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3、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4、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5、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1)对受到致病菌芽胞、真菌胞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6、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1)耐高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3)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7、消毒、灭菌剂使用时应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肤、黏膜的损伤。
8、消毒剂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医院消毒剂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剂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ae41c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c.png)
医院消毒剂管理制度
一、医院使用的所有消毒剂由药剂科统一采购,必须证件齐全,分类存放,以备查验。
二、所有购进的消毒剂按照要求严格质量验收,建立进货登记账册,项目齐全。
三、消毒剂分类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的产品发放至使用科室。
四、科室不得使用包装破损、失效、不洁净的消毒剂。
五、使用消毒剂时应准确掌握消毒剂的使用范围、使用浓度、配置方法、消毒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做到正确使用。
六、使用不稳定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时,应现配现用,并在每次配置后进行浓度监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七、感控管理科履行对消毒剂的相关证件进行审核及采购、使用管理的监督职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S].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与计划委员会.WS/T525-2016《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医院消毒溶液的规章制度
![医院消毒溶液的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a9a6b6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3.png)
医院消毒溶液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环境卫生,预防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提高就诊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院消毒溶液是用于对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医院环境等进行消毒的化学药剂。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消毒溶液的选择、配制、使用、存储、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医院消毒溶液的使用必须遵循“三不原则”,即不伤害人体健康,不破坏设备结构,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四条医院消毒溶液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质证书。
第五条医院消毒溶液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第六条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人员,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章医院消毒溶液的选择第七条医院应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溶液,包括醇类消毒剂、氯类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等。
第八条医院消毒溶液的选择应遵循安全、有效、低毒的原则。
第九条医院消毒溶液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环境和设备特点,制定相应的消毒方案。
第十条医院消毒溶液的选择应避免过多种类的混合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第三章医院消毒溶液的配制第十一条医院消毒溶液的配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第十二条医院消毒溶液的配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和操作经验。
第十三条医院消毒溶液的配制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药剂的浓度、 pH值等参数,确保消毒效果。
第十四条医院消毒溶液的配制后应标注清晰的标签,包括药剂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第四章医院消毒溶液的使用第十五条医院消毒溶液的使用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控制用量和时间。
第十六条医院消毒溶液的使用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如有溅洒应及时冲洗。
第十七条医院消毒溶液的使用应保证空气流通,避免浓度过高导致中毒。
第十八条医院消毒溶液的使用结束后,应做好清洁工作,避免残留。
第五章医院消毒溶液的存储第十九条医院消毒溶液的存储应设立专门的存放区域,禁止与食品、药品等混放。
第二十条医院消毒溶液的存储区域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消毒剂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医院消毒剂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医院消毒剂管理工作,规范医护人员操作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最大限度消除或降低因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或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
2.适用范围
全院各医疗部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医务部等。
3、监督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感染管理科负责监督、管理等工作;
各医疗部门、护理部、医务部、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负责执;
各医疗部门所有工作人员认真履行本制度。
如有违反者,将视情节严重程度按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4.内容
凡是直接从生产或经营企业采购的消毒剂,应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要求,验明“三证”,索取供货厂家生产或经营的必要证件(如:卫生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营业执照、该批产品的检验报告单、产品合格证等)、销售人员的合法身份。
感染管理科应安排专人负责消毒剂管理,建立消毒剂的索证验收制度,严格执行并做好记录(如:购进产品的企业名称、产品名称、
型号规格、产品数量、生产批号、产品有效期等),做好质量验收工作,严把消毒剂购入关。
存放消毒产品的场所应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并保持清洁卫生;定期对库存的消毒液进行检查,发现过期消毒液,应丢弃不用,并做好记录,
临床科室领回消毒剂后应存放于整洁、阴暗避光处,每次打开后应立即密封,避免挥发和污染,影响消毒效果。
盛装消毒剂的容器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灭菌处理。
使用消毒剂前必须二人以上查对浓度、有效期、出厂日期及领回日期,并有签字记录。
临床医务人员应了解各种消毒剂的性能、有效浓度、作用时间、使用方法及影响因素等。
如多酶洗液应随时更换,不能反复使用。
严格按照对物品消毒与灭菌的要求程度选用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不得擅自更改,若遇质量问题,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指导临床正确使用各种消毒剂,应每月或每季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临床科室应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正确使用消毒剂,任何科室不得擅自采购消毒剂。
感染管理科根据各科室使用的消毒剂,定期检查请领及库存数量,分析各科室是否能正确使用,能否达到感染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