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课教学设计
一堂阅读课 灰姑娘 教案教学设计
一堂阅读课《灰姑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灰姑娘》这个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善良、勇敢和爱心等品质。
2. 培养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灰姑娘》故事的内容和主题。
2. 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主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体会故事中的善良、勇敢和爱心等品质。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故事寻找答案。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的情境。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灰姑娘》这个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故事:让学生阅读《灰姑娘》故事,边读边思考问题。
3. 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4. 情境体验: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身临其境感受故事情境。
5. 主题提炼:让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理解并体会故事中的善良、勇敢和爱心等品质。
6. 想象与创造:让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灰姑娘”故事。
7. 分享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价和交流。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善良、勇敢和爱心等品质。
9.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续写“灰姑娘”故事,延伸课堂学习。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灰姑娘》故事文本,确保文本适合学生阅读水平。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故事插图、视频片段等,以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兴趣。
3. 准备小组讨论卡片,上面写有引导性的问题,用于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思考和交流。
4.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和服装,以便学生在情景表演时使用。
5. 准备评价表,用于学生在分享和评价环节中对彼此的作业进行评估。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记录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情况。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一、引言在阅读过程中,读书交流会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旨在促进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对话和探索。
本文将介绍一堂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通过本次读书交流会,学生将有机会分享对这本书的理解,并从彼此的观点中获取启发和深入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的教育》的情节和主题,并能就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展开讨论。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字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用适当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见解。
4.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和阅读其他相关作品的欲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爱的教育》这本书的背景和作者简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主题:爱的教育。
2. 阅读时间(15分钟)学生开始独立阅读《爱的教育》。
鼓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做好书签或做一些读书笔记,以便后续的讨论。
3. 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他们将分享彼此的阅读理解和观点,并讨论以下问题:a. 你认为故事主要讲述了什么?b. 作者如何描述爱的教育?你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有效吗?c. 哪位人物的形象对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d. 是否有任何情节或场景让你感到困惑或不满意?为什么?4. 小组汇报(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和观点。
鼓励其他学生就相同或不同的观点提出问题或提供反驳意见。
5. 教师引导讨论(15分钟)在小组汇报后,教师将对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进行总结,并引导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a. 是否有其他可能的解读或观点?b. 爱的教育是否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为什么?c. 你认为这本书对你的人生观或价值观产生了哪些影响?6. 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本堂课的讨论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探索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
五年级上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主题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主题阅读教学,学生能够:1. 理解文本中的主题和中心思想;2. 掌握提取关键信息的技巧;3. 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4.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选择适合五年级学生的主题相关文本,如短篇故事、科普文章等;- 制作或准备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图表、问答题等教具;- 准备小组活动和课堂讨论的问题。
2. 学生准备:- 学生自备笔记本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头的教学引导环节,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主题背景、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同时,提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
2. 预测主题与做好准备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预测主题的活动。
可以通过观察标题、图片、关键词等来预测文章的主题,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预测结果。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知识或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为阅读做好准备。
3. 阅读文本并提取关键信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整体阅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取关键信息,可以使用标记、摘录等方式。
教师可以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答案。
4. 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根据所阅读的文本,进行合作探究活动。
可以设置讨论问题、小组演讲、角色扮演等形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帮助他们深入思考。
5. 课堂展示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介绍小组的结论、答案以及他们在讨论中的思考和争论过程。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和互动。
6. 总结与归纳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本次阅读主题的核心思想和重要信息。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补充材料,让学生对主题有更全面的了解。
7. 拓展阅读与延伸学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寻找相关的资料、书籍等。
同时,布置一些延伸学习的任务,如写一篇与主题相关的小作文、制作主题相关的海报等,以提高学生对主题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主题阅读教学设计七年级上
主题阅读教学设计七年级上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阅读能力被认为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对学生来说,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扩展知识面,并提高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设计一套有效的主题阅读教学计划对于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识记、理解、应用和拓展阅读技巧。
2. 培养学生主题阅读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阅读材料的选择: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容易理解和引起兴趣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
2. 阅读策略的引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主题句、关键词汇的判断和确认方法,并培养其区分主次信息的能力。
3. 阅读活动的设计:a) 完成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阅读材料,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为课堂互动做好准备。
b) 阅读小组合作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课文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分享观点和解释重点内容。
c) 阅读后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所阅读的文章内容,完成简短的书面表达练习,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d) 阅读角色扮演活动:将学生组织成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分配不同角色,模拟对话和情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a) 教师精心挑选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并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b) 教师准备阅读活动所需的课件、讲义和素材。
2. 导入活动:教师利用图片、视频或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主题阅读的探索欲望。
3. 阅读活动:a) 学生课前预习所选阅读材料,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b) 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分享对文章中关键信息的理解和观点。
c)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情景和对话。
d) 学生根据所阅读的文章内容进行书面表达练习,提高其写作能力。
4.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和策略,并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互动思考的过程。
5.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书面练习作为课后作业。
五年级上册爱国主题阅读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关键语句,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如今的毁灭之痛,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2.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的含义。
3.明白题目是“毁灭”,却花大量时间写“辉煌”的原因。
4.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和平宣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圆明园的辉煌1.搜集资料,感受“举世闻名”(1)点出“举世闻名”上课,同学们你好,请坐。
这节课我们接着走进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皇家园林?预设:举世闻名。
(板书:举世闻名)“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预设:全世界都知道。
全乐山的人都知道这座皇家园林,它是——全中国的人都知道这座万园之园,它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东方有个神奇的地方,它是——圆明园。
(2)高度评价,筛选资料乾隆皇帝这样评价圆明园。
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乾隆皇帝《圆明园后记》1744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法)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1861年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建筑史学家郭黛姮2020年·为什么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会给圆明园如此高的评价?请同学们拿出上节课做的研学单,结合研学单,你认为圆明园值得这么高的评价吗?(出示研学单)评价:能从众多资料里挑选出有用的,你真会筛选。
你找到了支撑观点的依据。
(3)世人对圆明园高度评价,作者王英琦也称赞圆明园——指读举世闻名。
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请同学们默读2-4段,你认为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谁来说,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宏伟建筑。
还凭什么举世闻名?珍贵文物。
(板书:宏伟建筑、珍贵文物)3.感受宏伟建筑(1)读好建筑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勾出圆明园的宏伟建筑。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年级主题阅读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_6
“月亮”之旅——一年级主题阅读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与学情分析】在校课题和我们组的子课题《关注学生细节阅读方法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行动研究》的指导下,我确定了本学期我们班级的小目标是“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考虑到一年级的孩子们刚入校两个半月,识字量不大,主要依靠拼音阅读和亲子阅读,选择的内容不能过于深奥。
他们对“月亮”这一话题并不陌生,不少孩子都听过有关月亮的故事。
以“月亮”为主题进行阅读,从课内引申到课外,从古代延伸到当今,打开阅读思路,并通过品读《月亮的秘密》,引导孩子在阅读中适当运用观察、猜测等方法。
【教材分析】以“月亮”为主题的阅读,从整合课内资源开始,课本上有《小小的船》《古朗月行》《猴子捞月亮》三处与月亮有关联,再拓展引申到课外,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形式有散文、古诗、故事、绘本,以此来体现阅读面的宽度。
并选定了绘本《月亮的秘密》作为外国作家作品来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诵读课文《小小的船》、《古朗月行》2.学会认真观察图画;3.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过程与方法:1.学会倾听;2.学习初步阅读绘本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扩大阅读面。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以主题式阅读为线索,拓展阅读。
2、培养观察图画,想象故事情节的能力。
3、指导讨论绘本内容,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课件、绘本图书等【上课时间】2017年11月16日上午第一节【授课班级】一(5)班【教学过程】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猜谜:“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白天藏起来,晚上才出现。
”(月亮)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堂和月亮有关的课。
二、课内课外,交流分享1.关于月亮,我们前段时间学过了一篇课文叫什么?齐声诵读《小小的船》2.我国古代诗人也很喜欢在诗句中提到月亮,你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古诗吗?指名或齐诵古诗。
3.你还知道哪些与月亮有关的故事吗?指名让学生大声说一说其中一个故事。
小小说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小小说主题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最近,小学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而小小说作为一种短小精炼的文学形式,逐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本篇文章旨在设计一个小小说主题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在阅读小小说的过程中培养对主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1. 理解和提炼小小说的主题;2. 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主题;3. 分析小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对主题的贡献。
三、教学准备1. 确定一篇有明确主题的小小说,确保难度适当;2. 准备教学所需的教材和辅助教具;3. 提前准备好小组活动的指导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小小说的概念,并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
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阅读与理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选定的小小说。
老师可以采取分段阅读的方式,每段阅读后,引导学生讨论主题可能的线索和证据。
3. 主题提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小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和语言等要素,尝试提炼出可能的主题。
老师可提供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思考主题与情节的关系。
4. 主题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主题理解,以小小说的形式进行再创作。
他们需要编写一个简短的小小说,通过情节和语言表达出自己对主题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思考如何通过适当的情节和人物来展示主题。
5. 合作分享学生完成小小说的编写后,进行合作分享。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成员,代表小组给其他组呈现他们创作的小小说,并解释他们理解主题的思路和方法。
其他组成员提出问题和建议。
6. 主题分析通过小组分享后,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小组的小小说,理解不同的主题表达方式。
同时,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小组的作品,讨论不同的主题解读是否合理,并解释他们的观点。
7. 总结与展望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概括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继续关注小小说的主题,并思考作者通过情节和人物来表达主题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画家乡》阅读课教学设计
《画家乡》阅读课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分析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拓展想象力和审美观。
本文设计的阅读课以余华的小说《画家乡》为教学材料,通过深入解读小说的主题、剧情和人物,帮助学生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余华的文学作品及其创作背景;2.理解《画家乡》的主题与意义;3.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人物形象,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思考,例如:“你小时候有没有过类似小说中描绘的场景?”、“你小时候的家乡有什么特点?”2.文学背景介绍(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余华的文学作品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作者有个初步了解。
3.阅读与理解(30分钟)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小说并进行理解。
问题可以包括:- 主人公在小说中经历了哪些事情?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画家乡》这个标题有什么寓意?画家乡与现实世界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小说中有哪些动人的场景或描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确保学生对小说的核心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
4.文学语言鉴赏(30分钟)教师选择小说中的一段文字,让学生共同分析和品味其中的文学语言。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观点,指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从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5.深入思考(2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问题可以包括:- 《画家乡》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生观有哪些特点?- 你认为小说想要表达什么?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6.创作与表达(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创作或表达。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读后感,或者进行绘画、朗诵等其他形式的表达。
六下第四单元 “主题阅读课型”教学设计
六下第四单元“主题阅读课型”教学设计
大才学校马生花
教学内容:《安徒生的一生》《坚定的锡兵》《荒岛日记》《木偶奇遇记》教学目标:1. 阅读完4篇对应主题的课文内容,扩展阅读量。
2. 围绕单元主题体会外国名篇名著。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3分钟说话(介绍泰戈尔及其诗)
二、回顾单元主题
1.单元主题:外国名篇名著
2.读写要求: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命运。
3.回顾所学课文
三、阅读课文
出示问题:作者是谁?人物?选自哪篇名著?人物命运如何?
1.安徒生的一生
安徒生童话伴我们度过了快乐的童年,但对安徒生的成长经历我们可能并不太了解,让我们来读读下面这篇文章,看看你对安徒生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方法:自读批注——展示反馈
批注方法:词语旁加注解;概括人的品格、精神或作点评;勾画好词佳句;用不同的符号勾画描写方法;对人物或者事件做出自己的看法或者不同感受的点评。
2.坚定的锡兵
方法:自读批注——小组交流——展示反馈
3.荒岛日记
方法:自读批注——同桌交流——同桌展示
4.木偶奇遇记
方法:自读批注——个人展示
四、外国名著推荐
世界文学宝库里,有许多中国的经典作品,换有许许多多外国名篇名著,它们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阅读它们既能增长见识,又能了解外国文化。
我推荐同学们读一读。
五、板书
课题作者人物人物命运感受或启发安徒生的一生
坚定的锡兵
荒岛日记
木偶奇遇记。
弯月亮_圆月亮——低年级主题性文学阅读课教学设计
案例采撷弯月亮圆月亮———低年级主题性文学阅读课教学设计文|徐颖【设计背景】月儿是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好朋友,孩子们望着月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会想起《猴子捞月》《天狗吃月亮》等故事。
月的文化意蕴也非常丰富,既有孩童般的可爱多变,又有母亲般的仁慈圣洁;既饱含了几千年的相思情怀,又寄托了人世间的美好祝愿。
所以,以月为主题的文学阅读非常有价值,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月牙》《月亮月亮藏猫猫》《乖月亮》《月亮妈妈》,这四首与月有关的童诗充满了童真童趣,饱含想象美、韵律美、画面美……孩子们会用各种喜爱的方式去品读,如拍手读、跺脚读、配上音乐读,等等,读出诗歌的韵味、意境,读出月亮的可爱有趣。
诗歌中的奇妙想象也点燃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他们恣意地想象、模仿、创编着自己的月之诗……最后的绘本故事《圆圆的月亮》又像一支淡雅、清新的蓝色小夜曲,孩子们在这个美丽的蓝色月圆夜再次放飞遐想,整个心灵被宁静、安详、温馨、唯美的感觉浸润充盈:那月亮如天使一般善良美好……这次文学阅读之旅让月儿住进每个孩子的心中!【设计呈现】一、教学目标通过诵读、表演、创作等阅读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听、说、读、思中感受月的美好,感受童诗、童谣与绘本故事的韵律美、画面美、情趣美,领悟月的淘气、友爱、善良、美好的意象特征,让圣洁的月光永远润泽孩子的心灵。
二、教学流程步骤一:好玩的乡音童谣1.(出示《月粑粑》)月粑粑,跟我走。
两个馒头一壶酒,杀只老鸭筛杯酒。
刚才小朋友为老师背诵了这么多儿歌,现在老师也要送你们一首,听仔细哦。
(师用家乡话吟诵)2.好玩吗?想不想也来说一说?好,我说一句,你们学说一句。
3.说得真好听。
不过这月粑粑是什么呀?为什么叫它月粑粑?预设:月亮圆圆的,就像圆圆的月饼儿,所以叫它月粑粑。
(设计意图:课始,教师用海门话念童谣,熟悉的乡音乡语和新颖的吟诵方式一下勾起了孩子们的诵读兴趣。
就这样,咿呀学念中,月亮也走入了孩子们的心中。
天方夜谭阅读教学设计
天方夜谭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天方夜谭是一本经典的中外文学合集,以其奇幻的故事情节和寓意深厚的教育价值而引发了广泛的阅读兴趣。
本文旨在设计一堂以天方夜谭为主题的阅读课,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天方夜谭的兴趣与情感共鸣。
2.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天方夜谭的电影片段或者演示一些精彩的故事情节来创设积极的阅读情境。
2. 导入讨论通过提问学生与天方夜谭相关的问题,如“你们听说过天方夜谭吗?”“你们读过其中的哪些故事?”等等。
激发学生对天方夜谭的回忆和想象,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铺垫。
3.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则天方夜谭故事进行阅读。
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将故事内容随机分发给各组,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
4. 合作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教育寓意等。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促进思维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5. 整体分享请各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进行全班共同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不同故事之间的异同,深化对天方夜谭的理解和思考。
6. 扩展阅读给予学生更多的天方夜谭故事资源,鼓励他们自主进行阅读。
同时,引导学生阅读与天方夜谭相关的扩展文献,如历史背景、作者介绍等,促进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7.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他们对天方夜谭的阅读体验和收获,并进行个人回顾和自我评价。
同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阅读中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运用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四、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综合考察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情况。
同时,可以设计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天方夜谭阅读教学的反馈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核心素养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主题阅读教学设计导语: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沟通技巧、协作精神等。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以主题阅读为核心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1. 教学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主题阅读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针对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采用主题阅读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2. 教学设计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3)发展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协作精神;(4)增强学生对实践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理解。
3. 教学设计步骤(1)确定主题选取一个与学生关系密切,有实际意义的主题,如环境保护、人工智能等。
(2)选择文本根据主题选择适合的文本材料,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
(3)阅读策略指导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快速浏览、重点标记、思维导图等,提高阅读效果和理解力。
(4)讨论与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鼓励他们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通过合作完成一些任务和项目。
(5)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辩证思考问题等。
(6)创新思维培养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提出解决方案等。
(7)实践与反思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定期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进步。
4. 教学设计评估(1)个人表现评估根据学生在讨论、分析、批判和创新能力上的表现进行评估。
(2)小组项目评估对小组合作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合作程度、创新性和实用性等。
(3)综合评估结合个人表现和小组项目评估,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估。
阅读课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课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阅读活动,学生能够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培养阅读的兴趣。
-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娱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难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学材料:教科书、阅读材料、电脑、投影仪。
- 教学环境:教室、教学平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本精美的图书,并谈论自己对阅读的喜爱。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阅读的重要性和好处。
2. 阅读活动(30分钟)- 教师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个别阅读并找出关键信息。
- 学生互相交流并讨论自己的答案。
-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推理和解决。
3.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 教师提供更多阅读资源供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 教师收集学生的答案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 教师提供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取得进步。
六、教学拓展-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写读后感或分享给同学。
-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图书馆或社区图书馆的阅读活动,拓展阅读经验。
七、教学反思- 教师反思本堂课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回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上是一份阅读课教案的教学设计,通过合理的分段和符合教案的格式,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主题学习教学设计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李秀兰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词语,理解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二、教学重点:凭借语言文字材料,了解谈迁写《国榷》的过程,体会谈迁之所以在逆境中有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是因为他有打不垮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能从谈迁的故事中受到启迪,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坚强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一起学习史学家谈迁的故事。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讲谈迁的什么事?请你用上文中的几个四字词概括说说。
三、研读课文,探究文本。
1、谈迁遭受了什么厄运?⑴、指名回答,并读有关语句。
(第二自然段)板书:书稿被盗(2)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一箱书稿吗?引导学生找到第一自然段中的几个数字,读一读,想想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这仅仅是几组枯燥的数据吗?此时的数字都充满了生命了。
让我们带着感受,读出有生命的数字吧!(3)出示: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指导读出谈迁写《国榷》的艰辛(4)小结:他实际上是偷走了谈迁约三分之一的生命啊!(板书:心血化为乌有)过渡: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这对谈迁来说该是怎样的打击呀!(5)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痛不欲生、极其痛苦,甚至是绝望啊)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导读: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过渡:有些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会垂头丧气、唉声叹气,这些人是怯懦的。
那谈迁在遭受到了这致命的打击后,也是这样吗?他又是怎样面对的?2、谈迁是如何面对厄运的?⑴、自由发言,交流。
初中主题阅读课教案设计意图
初中主题阅读课教案设计意图教案设计意图:通过主题阅读课,培养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2. 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并进行相关讨论。
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并进行相关讨论。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与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
2. 教师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点。
3. 教师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词汇和短语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问题等方式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提出一个问题或引用一句名言,让学生思考与主题相关的话题。
步骤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
2. 学生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讨论。
3.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并与学生一起进行操练。
步骤三:阅读策略培养(15分钟)1. 教师介绍一种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概括等。
2. 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3. 学生分享他们使用阅读策略的体会和效果。
步骤四:拓展阅读(10分钟)1. 教师提供额外的阅读材料,与课文内容相关。
2. 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步骤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并强调学生在课堂中取得的进步和提高。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自主选择与主题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并进行读后感的撰写。
2. 学生可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心得。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新课标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主题阅读能力,使其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和作者的思想,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主题阅读能力,理解主题的内涵和特点。
2. 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包括寻找关键信息、推理思维等。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阅读能力,能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选取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经典文本,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可灵活选择主题进行教学,如亲情、友情、成长等。
四、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思考和探索主题。
例如,通过短篇小说、诗歌、影视剧等多样化的材料,让学生感受到主题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2. 合作学习策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共同探讨主题的意义和见解。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3. 问答式教学策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主题。
通过提问、回答、解释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发现,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主题导入:通过图片、音频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对主题的好奇心。
2. 文本引入:选取适合主题的文本段落,进行整体阅读和解读。
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和表达方式。
3. 主题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中所体现的主题。
提醒学生关注细节、情感及作者意图。
4. 思辨拓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鼓励学生展开探究,形成独立的见解和思考。
5. 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提升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的主题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作品等,评价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性阅读能力:通过学生在讨论环节的表现以及思辨性文章的写作,评价学生的思考深度和批判性阅读能力。
游记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游记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引言:游记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既融合了旅行经历的真实记录,又具备了文学性的艺术表达。
通过阅读游记,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土人情,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本篇文章将针对游记单元主题阅读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游记,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土人情。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游记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游记的定义以及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强调游记的真实性和文学性。
2. 游记单元主题阅读: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游记文本,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利用游记单元主题阅读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和模板,引导学生撰写自己的游记作品。
三、教学步骤:1. 游记的定义和特点:a.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游记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游记的好奇心。
b. 理论讲解:简要介绍游记的定义和特点,与学生一起分析游记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
c. 练习与应用:提供几个游记片段,让学生辨别其特点并解释为什么可以被称为游记。
2. 游记单元主题阅读:a. 选取主题: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如“大自然探险之旅”,作为游记单元的主题。
解释主题的意义和可能的内容。
b. 分发游记文本:提供几篇与主题相关的游记文章给学生,鼓励他们在课堂上进行阅读。
c.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想。
教师充当引导者,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观点。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a. 撰写模板:提供游记写作的模板给学生,并解释每个部分的写作要点。
b. 指导写作:引导学生根据游记单元主题展开想象和写作,提供必要的写作指导和反馈。
c. 互相交流与修改: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写作成果,并给予修改意见,以改进自己的游记作品。
四、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评价:通过提问、讨论和书面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游记文本的理解程度。
《迷人的故事》精品阅读课教学设计
《迷人的故事》精品阅读课教学设计迷人的故事精品阅读课教学设计1. 引言本教学设计以《迷人的故事》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技巧。
通过精选的故事和相关活动,学生将能够深入探索故事的主题、人物以及情节发展等方面。
2.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主旨理解、细节理解和推理能力。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评价故事。
-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 教学内容3.1 故事选择- 从经典文学作品或故事集中选择3-5个迷人的故事。
建议选择内容丰富、情节吸引人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主题和人物分析- 学生阅读每个故事后,分组讨论故事的主题和人物塑造。
学生需要挖掘故事中的隐含信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发展变化。
3.3 情节发展分析- 学生分析每个故事的情节发展,包括起承转合和迭起的情节设计。
学生需要思考故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4. 教学活动4.1 组织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故事。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激发思维碰撞。
4.2 分组展示和讨论-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对故事的分析和理解。
全班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进行讨论。
4.3 个人写作- 要求学生根据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写一篇个人感想或评论。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5. 教学评估5.1 口头表达- 对学生的讨论、展示和讨论活动进行评估。
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5.2 书面评估- 对学生的个人写作进行评估。
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6. 教学资源- 教师准备故事集或相关文学作品。
- 学生准备纸笔和批注工具。
7.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故事,扩展阅读面和思维深度。
- 组织讨论和辩论比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辩证能力。
-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设计中的活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阅读课教案设计新疆第二师华山中学胡玉婷教案目标:、通过渗透快速阅读基本方法的指导,学生提高速读能力。
、结合教师的范批,通过练习与交流,让学生初步掌握范批的方法,掌握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
、通过主题系列阅读材料,拓宽阅读视野。
教案重难点:通过批注方法的渗透,掌握刻画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
课时:课时教案过程:一、主题回顾同学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了解名人,学习名人精神。
我们认识了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福楼拜等名人。
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四位名人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之一的葛朗台、火箭队球星林书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去继续感受名人带给我们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教师范批、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梵高,请同学们打开电脑速读《梵高传》,然后看老师给同学们的旁批,谈谈从旁批的格式和内容上你发现了什么?——格式:旁批——内容:抓住人物的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在说展现了人物什么精神品质。
①正面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②侧面描写③还可以以事写人,围绕人物特征选择典型事件加以描写。
、渗透快速阅读的方法三、自选一篇,试做旁批快速阅读三篇文章,任选喜欢的一篇做旁批。
四、交流收获找志同道合的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批注,然后小组选择一人准备全班交流。
五、布置作业推荐书目:《名人传》《曼德拉传》《朴瑾惠传》《乔布斯传》。
附录:配套阅读材料梵高传(节选)作者:欧文·斯通()十一月和冬天已经到来,是移居的时候了,再留在纽南毫无意义了,他已经画好了要画的一切东西,了解了要了解的农家生活。
他认为在又一次的公愤中,无法要住下去了。
很明白,离去的时刻已经来到,但是上哪儿去呢?()"凡·高先生,"阿德里安娜敲门后难过地说,"保维尔斯神父说,你得马上离开这所房子,另找住处。
"()"很好,就照他所希望的办。
"()他在工作室里兜了一圈,看着他的画。
足足两年的苦役,成百张习作:织工和他们的妻子、布机、田里的农人、教区牧师住宅花团深处的截去枝梢的树、陈旧的教堂尖塔、阳光照耀下的荒原和树篱,以及寒冷的冬日黄昏。
()他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他的作品全是那么残缺不全,许多小品表现了布拉邦特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没有一幅总结了农民,抓到了他的茅舍和蒸土豆的精神,他的布拉邦特农民的《晚祷》在哪儿?在画出来之前,他怎么能够离去呢?()他瞧瞧日历,到月底还有十二天,他叫唤阿德里安娜。
()"请告诉保维尔斯神父,我的房租付到月底,所以月底前我是不会走的。
" ()他收集好画架、颜料、画布和画笔,迈着吃力的步子,向德·格罗特的茅屋走去,没有人在家。
他着手一幅室内景的铅笔速写,一家人从田头回到家里,他便把纸撕掉。
德·格罗特合家坐下来吃蒸土豆、黑咖啡和火腿。
文森特架起画布,埋头画到全家去睡觉。
当天晚上,他在工作室里润色这张画,白天他睡觉。
一觉醒来,他极其恶心地把画布烧掉,又向馆·格罗特家走去。
()前代的荷兰大师教导过他,素描和色彩是一回事。
德·格罗特一家坐在桌旁他们一生一世所坐的老位置上。
文森特要描绘清楚这些在灯光下吃土豆的人们,是如何用伸进菜盘的双手锄地的。
他要这幅画表现体力劳动,表现他们是怎样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口粮。
()他的猛然投向一幅画的老习惯现在又来了,他以惊人的速度和气魄描绘着,不需要思考在画什么。
他已经画过上百张农人、茅舍和坐在蒸土豆前的家庭的习作了。
()"保维尔斯神父今天到这儿来过。
"母亲说。
()"他要干什么?"文森特问。
()"他愿意给我们钱,如果我们不为你摆姿势的话。
"()"你对他怎么讲?"()"我们说,你是我们的朋友。
"()"这儿附近的每一家他都去过了。
"斯蒂恩插嘴说,"但是他们告诉他,他们宁愿为你摆姿势挣一个苏,而不要他的施舍。
"()第二天早晨,他又把画毁掉了。
一种一半是怒、一半是无能为力的情绪揪着他的。
只剩下十天了,他得离开织市,情况变得益发难以忍受,然而,在他对勒的诺言兑现之前,他不能离去。
()每日晚上,他回到德·格罗特家去,一直画到他们疲倦得坐不下去为止。
每日晚上,他实验色彩的新组合、不同的明暗和比例;每日白天,他看到没有命中,他的作品是不完全的。
()月底的一天到了,文森特必须发狂地工作,他不睡觉,几乎不吃东西。
他靠神经质的力量支撑着。
他愈是失败,就愈兴奋。
当德·格罗特一家从田里归来时,他已经在他们家里等着了。
画架立好,颜料挤好,画布张在框子上。
这是他的最后一次机会了,明天早晨,他就要离开布拉邦特,一去不复返。
()他画了几个小时。
德·格罗特家理解他。
他们吃完晚饭后,仍留在桌旁,用方言轻声地交谈田里的活儿。
文森特不知道在画些什么。
他一股劲儿地猛画,在他的手和画架之中,没有任何想法和知觉插进来。
十点钟光景,德·格罗特一家昏昏欲睡,文森特精疲力尽。
他能画下来的都画了。
他收集好画具,亲吻斯蒂思,与他们一家道别。
他在夜色中拖着腿回家,不知道自己是在走。
()在工作室里,他把画搁在椅子上,点燃烟斗,站着审视他的画。
整个儿都画得不对,没有命中,精神没有表现出来,他又失败了,他在布拉邦特的两年劳动白费了。
()他一直吸到烟斗里的滚烫的渣脚子。
他收拾好提包。
把墙上的和书桌内的全部习作,统统放进一只大盒子里。
倒在躺椅上。
()他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光。
他起身,把框上的画布扯下来,扔在角落里,又装上一块新的。
他挤了一些颜料,坐下来,开始画起来。
()人家以为我最在想象不是那么回事我是在回忆。
()这就象皮特森在布鲁塞尔对他讲的那样,他与模特儿过于接近了。
他不可能有透视。
他一直把自己投入大自然的模子里,现在,他要把大自然投入他的模子里。
()他以一个完好的、肮脏的、没有剥皮的土豆的色彩描绘一切。
不干净的台布、烟熏的墙、粗木梁上吊下来的灯、斯蒂思把土豆递给她的父亲、母亲在倒黑咖啡、兄弟把杯举向口边,他们的脸上露出对事物永恒秩序的听天由命的神情。
()太阳升起,一丝光透进贮藏室的窗口,文森特从凳上站起来,他感到万分恬静安宁,十二天来的兴奋状态结束了。
他看着画,画冒着火腿、烟和土豆的气味,他微笑,他画下了他的《晚格》。
他做到了精益求精,布拉邦特农民将永远活着。
()他用蛋渍把画洗了一遍。
他把一盒子画带到牧师住宅,托母亲保管,向她告别。
他回到工作室里,在油画上写下《食土豆者》,把最好的一些习作与这幅画放在一起,动身到巴黎去。
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ī)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á)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ǒ)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á)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像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像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修剪疯长的胡须,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
——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
这样一来,我们不免开始畏缩起来。
因为,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
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
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
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讲真话。
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从青年时代起,托尔斯泰就深深意识到自己这副嘴脸是不讨人喜欢的。
他说,他讨厌任何对他长相所抱有的幻想。
“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正因为如此,他不久就任凭须发长得满脸都是,把自己的嘴唇隐藏在黑貂皮面具般的胡须里,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
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竟然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身上找到了简陋归宿,从这个人身上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缺乏诗人、幻想者和创造者的气质。
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
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戴这顶帽子,还是那顶帽子,都没什么不合适。
一个人长着这么一张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的脸,既有可能在台上主持大臣会议,也有可能在酒肆同一帮酒徒鬼混;既有可能在市场上卖面包,也有可能披着大主教的法衣,举起十字架从跪地的教徒的头上掠过。
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托尔斯泰做学生的时候,可能属于同龄人的混合体;当军官的时候.没法把他从战友里面分辨出来;而恢复乡间生活以后,他的样子和往常出现在舞台上的乡绅角色再吻合不过了。
要是你看到一张他赶着马车外出的照片,还有个白胡子随从与他并排坐着,你也许要动脑筋想上好一阵,才能判断手握缰绳的是马车夫,坐在一旁的是伯爵。
再看另一张照片,是他在同一些农民交谈。
你假如不明真相,根本就猜不出坐在老农中间的列夫是个有地位有钱财的人,他的门第和身份大大不同于格里高、伊凡、伊利亚、彼得等在场的所有人。
他的面相完全没有特征,完全属于普通的俄罗斯人,因此,我们得把他称为普通人,而且此刻会产生这么一种感觉,即天才没有任何特殊的长相,而是一般人的总体现。
所以说,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围普通大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