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015级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东北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计划

东北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计划

东北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计划根据教育部2015年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及东北师范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特制订我校新的大学英语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生大学英语培养目标是通过大学英语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培养可持续的英语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通过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开展学术英语听说和学术英语写作等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辅助学业学习、学术交流。

(二)培养要求本科生在读期间,需根据教学要求修满10(8+2=10)学分的英语课程,并通过“东北师范大学英语水平测试”(DET)(普通类、术科类)(详见考试大纲)。

10学分课程中,8学分为大学英语必修课程,1-2学期修完;2学分为大学英语必选课程。

学生在修满8学分的课程后,可任选一门2学分英语选修课程。

(三)课程设置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大学英语语言基础课程、语言能力提高课程、通用学术英语课程、跨语言文化交际课程和第二外语课程五大模块(详见课程列表)。

其中,语言基础课程模块为必修课程,其余模块为选修课程。

大学英语语言基础课程(4学时/周)配每周1学时的数字化平台上机学习课程。

必修课成绩设通过(P)和不通过(NP)两种,通过后获得相应学分。

学生入学后,凡需修读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均需参加东北师范大学入学英语分级测试(英语读、写、听力),并按成绩分班。

普通类学生参加普通类大学英语分级测试,根据成绩分为A、B班,音体美专业学生及少数民族学生参加术科类大学英语分级测试,按成绩分为C、D班。

学生入学后,对已获得托福成绩90分(且单项分数不低于21分)或雅思成绩6.5分(且单项分数不低于6分)以上的学生可免修8学分的大学英语语言基础课程(成绩按折算成百分数后×1.2计算);托福成绩80分(且单项成绩不低于19.5分)或雅思成绩6.0分(且单项分数不低于5.5分)以上的学生可免修4学分的大学英语语言基础课程(成绩按折算成百分数后×1.2计算);大学英语四级成绩533分(且单项分数不低于70%)或大学英语六级成绩425分(且单项分数不低于60%)的学生可免修4学分的大学英语语言基础课程(成绩按折算成百分数后×1.1计算);校内英语水平考试80分以上,可免修剩余英语必修课程(成绩按实际成绩×1.1计算)。

2018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英语)

2018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英语)

国家试点学院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英语)专业(试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7年6月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英语)专业(试行)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专任教师。

培养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英语学科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包括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语言学习理论的基本知识,英语教师基本的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译等,以及中学英语课标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内容。

(三)课程意识与能力。

包括在整体性的课程理念下,进行课程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的能力。

(四)基于学生差异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包括分析学情和确定最近发展区的能力,差异化设计教学目标、任务、策略、评价的能力,以及支持特殊需要儿童学习的教学设计能力。

(五)交往与合作能力。

包括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交往和合作能力。

(六)持续专业发展能力。

包括反思、研究、终身学习的专业习惯与能力,分析与使用信息的能力,理解多元文化,具有国际视野。

(七)人文关怀能力。

包括尊重、宽容、关爱、平等、公正、真诚、同情等等。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本科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一)课程结构及学分要求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实践教学)。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二)课程列表五、培养方式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

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课程性质与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实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文件精神与温家宝总理视察我校的指示精神,为培养出优秀的基础教育师资,引导学生乐于从教、终身从教,特制定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思路东北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引导和促进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培养其成为有理想、有抱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且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中学教师,为其成为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地说,要培养我们的学生,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育技能、宽阔的学术视野、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立的研究能力”。

为实现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学校确定了“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的培养思路。

二、课程体系东北师范大学坚持“专业教育与教师职业教育高度融合”的师范大学模式。

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职业教育课程三大模块构成。

三大模块课程相互交叉,三类教育课程相互融合,将教师教育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

(一)通识教育课程(50学分)通识教育课程是专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

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公民教育,使学生了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形成学科知识的整体观念,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的互动与迁移;使学生具备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职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根据我校师范生培养目标和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学校规划通识教育课程由必修课(以下称“通修课”)和选修课(以下称“通选课”)组成。

通修课学分约占4/5(40学分左右),通选课学分约占1/5(10学分左右)。

通修课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健康体育与国防教育课、交流与表达课、数学与信息技术课四大类课程组成。

思想政治理论课、健康体育与国防教育课参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全日制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翻译硕士055100)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和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1年8月修订)的精神,本着立足东北、面向全国的原则,紧紧围绕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结合自身学科优势,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培养方案将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及教指委对MTI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与训练,使其掌握扎实的专业化、职业化技能,获得丰富的行业经验,成为符合国家翻译专业资格认证标准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口笔译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积极进取、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能热忱地为我国的建设事业服务。

2.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翻译实践后,能够胜任科技、经贸、商务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口笔译任务。

3.在外事、外企或合资企业中,能够胜任翻译和外联工作。

4.能够从事基础性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研究。

二、领域方向结合吉林省尤其是长春市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的中心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地域特点、东北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以及我院翻译硕士指导教师队伍的研究特长,本专业还将以下三个领域作为翻译硕士培养的重点领域方向:1)商务翻译;2)教育翻译;3)文学翻译。

针对以上三个领域方向,特开设商务谈判与口译、商务交流、应用翻译、基础笔译和文学翻译等课程,并在口笔译工作坊、翻译实践和论文写作等方面均有所侧重,以期培养出能够充分胜任这三个领域翻译工作的口笔译人才。

三、学习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成绩优异者可按2年毕业)。

学生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规定的翻译量,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否则将视情况予以延期。

经批准延期毕业者,其修业年限不得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1.教学实行过程化、开放式、弹性化管理模式。

(完整版)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完整版)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小学教育)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研究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的优秀的小学教师或教育管理者。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正确理解与把握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形成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教育理念,养成多维度、多视角分析教育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与研究方法,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4.了解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际,具有较强的自主专业发展的意愿和能力。

二、培养方式1.研究生在选定导师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并在入学三个月内提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处备案。

2.课程学习环节应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硕士生可根据本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3.高度重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育。

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研究生研究教育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实习和实践在实习单位完成。

实习结束后要提交教育实践总结报告。

4.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的指导工作。

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三、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中小学教师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突出案例教学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研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按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四个类别设置课程。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外国语(2学分)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3.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专题(3学分)2.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专题(3学分)3.课堂管理艺术(2学分)4.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现代教育技术学(2学分)2.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3.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学分)4.小学数学学习心理(2学分)5.小学语文学习心理(2学分)6.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1学分)7.小学教学基本技能(1学分)8.小学教育管理(1学分)9.小学科学教育专题(1学分)10.小学课外活动研究(1学分)(三),小学教育(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1,学位公共课程18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2学分(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3)教育学原理专题研究3学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4)教育心理学3学分(5)儿童发展心理学3学分(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3学分(6)外语3学分2,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1)德育论(小学道德教育) 2学分(2)课程论(小学课程) 2学分(3)教学论(小学教育2学分(4)教育管理(小学管理) 2学分(5)教育史(学校发展史) 2学分3,专业选修课程至少8学分(1)教育法规与政策研究2学分(2)学校改革与发展策略研究2学分(3)学校教育评价研究2学分(4)学校环境与文化建设研究2学分(5)学校教育资源集聚与辐射研究2学分(6)校本教育研究2学分(7)学校儿童工作研究2学分(8)儿童身心健康教育研究2学分(9)教育伦理研究2学分(10)小学语文教学专题与案例研究2学分(11)小学数学教学专题与案例研究2学分(12)小学英语教学专题与案例研究2学分注:本科为非师范专业的研究生须补修3门课程,不记学分;跨专业的研究生须补修2门课程,不记学分。

东北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实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文件精神与温家宝总理视察我校的指示精神,为培养出优秀的基础教育师资,引导学生乐于从教、终身从教,特制定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思路东北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引导和促进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培养其成为有理想、有抱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且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中学教师,为其成为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地说,要培养我们的学生,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育技能、宽阔的学术视野、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立的研究能力”。

为实现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学校确定了“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的培养思路。

二、课程体系东北师范大学坚持“专业教育与教师职业教育高度融合”的师范大学模式。

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职业教育课程三大模块构成。

三大模块课程相互交叉,三类教育课程相互融合,将教师教育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

(一)通识教育课程(50学分)通识教育课程是专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

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公民教育,使学生了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形成学科知识的整体观念,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的互动与迁移;使学生具备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职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根据我校师范生培养目标和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学校规划通识教育课程由必修课(以下称“通修课”)和选修课(以下称“通选课”)组成。

通修课学分约占4/5(40学分左右),通选课学分约占1/5(10学分左右)。

通修课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健康体育与国防教育课、交流与表达课、数学与信息技术课四大类课程组成。

思想政治理论课、健康体育与国防教育课参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学科教学(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具体要求为: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

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2.教育原理(2学分)3.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4.中国语言文化(2学分)5.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6.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2学分)1.英语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2.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2学分)3.外语教育心理学(2学分)4. 教育统计学(2学分)5.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与论文写作(2学分)6.英语语音实践(2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1)认知语言学与中学英语教学(2学分) (2)中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2学分)(3)语用学与中学英语教学(2学分)(4)西方文化概况(2学分)(5)翻译理论与实践(2学分)(6)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学英语教学(2学分) 2.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1)现代教育技术(2学分)(2)英语教师口语(2学分)(3)中学英语写作与教学(2学分)(4)中学英语阅读与教学(2学分)(5)语言测试学(2学分)(6)高级英语写作(2学分)3.教育教学管理类课程(1)中学英语教学专题研究(2学分)(2)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3)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四)实践教学(8学分)1.校内实训(2学分):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

东北师范大学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英语)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研究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的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或教育管理者。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正确理解与把握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形成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教育理念,养成多维度、多视角分析教育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与研究方法,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4.了解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际,具有较强的自主专业发展的意愿和能力。

二、培养方式1.研究生在选定导师之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

并于入学三个月内完成并提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处备案。

2.课程学习环节应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硕士生可根据本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3.高度重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育。

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研究生研究教育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实习和实践在实习单位完成。

实习结束后要提交教育实践总结报告。

4.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的指导工作。

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三、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中小学教师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突出案例教学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研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按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四个类别设置课程。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外国语(2学分)2.政治理论(2学分,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3.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1.英语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2.英语学习理论(2学分)3.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学分)4.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2学分)5.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现代教育技术学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3.中外教育简史4.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5.外语评估与测试6.语言学导论7.心理语言学8.应用语言学注:本科为非师范专业的学生须补修3门课程;跨专业的学生须补修2门课程。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向培养⽅案-北京师范⼤学研究⽣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向培养⽅案⼀、培养⽬标与基本规格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具有较⾼⽔平的中⼩学英语教学的⾻⼲教师。

基本规格如下:(⼀)热爱教师职业和英语教学⼯作,有志于英语教学、教学改⾰的实践与研究,事业⼼、责任感强;(⼆)具有较宽厚的⽂化基础与英语专业基础,能通过阅读专业⽂献了解国内外英语学科教学理论和发展趋势,具有较⾼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英语教学⽅⾯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的⼯作,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

(三)⾝⼼健康。

⼆、招⽣对象及⼊学考试(⼀)招⽣对象⼤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学位,有三年以上基础教育教学⼯作经验,教学效果良好的中⼩学教师。

未获取学⼠学位者,需具有中学⼀级教师任职资格。

报考者必须经过所在学校推荐。

(⼆)⼊学考试1、考试⽅式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在职攻读教育硕⼠专业学位全国统⼀联考。

2、考试科⽬基础英语、教育学、⼼理学、专业英语、政治理论。

三、学习年限与教学⽅式学习年限为三⾄四年。

学习分两个阶段:第⼀阶段主要进⾏课程学习,第⼆阶段主要是撰写学位论⽂(含调查研究与实验)。

其中,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年。

实⾏导师负责与教研室(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同时强调发挥学⽣⾃主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

四、课程设置按⼀年左右的时间来安排课程学习。

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前两类为必修课程。

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1、学位公共课(15学分)2、专业必修课(⾄少15学分)3、选修课(⾄少4学分)五、学位论⽂⼯作及学位授予修满学分后⽅可进⼊撰写学位论⽂阶段。

论⽂内容应紧密联系本学科中学教学的实际,并有⼀定的理论分析与概括。

论⽂要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由学⽣独⽴完成。

论⽂的格式应符合规范要求。

论⽂必须在研究⽣院规定的⽇期以前全部完成,并打印成册,按研究⽣院规定的程序申请答辩。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限硕士生修业年限一般为3年,如果以第一作者且第一署名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在外语核心期刊或CSSCI检索源刊物上发表与硕士论文相关的论文1篇以上(含1篇),修完规定全部课程且成绩优异者可提前申请答辩毕业,否则不能提前申请答辩毕业。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硕士生在修得课程学分(不低于27学分)和通过论文答辩(3学分)后方可被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合理安排课程学习、论文工作和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

1.硕士生培养采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及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在引导和促进硕士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

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包括学习计划和研究计划,应在入学后3个月内完成。

2.硕士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负责硕士生培养的全过程,并帮助学生选择发展方向;成立以导师为核心的指导小组,原则上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工作。

3.充分发挥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方面的作用,在确定硕士生录取名单后,尽早将其选择专业方向的必读经典文献目录发给录取的每位硕士生,提出阅读和考核要求,要求每位硕士生必须在开题报告之前做至少两次公开的读书报告,并上交两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六、课程学习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本培养方案设公共基础课(7学分)、学科基础课(6学分)、专业主干科(6学分)、发展方向课(8学分),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7学分。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备注公共基础课1000文学24021060限为3年的硕士生应第三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修业年限为2年的硕士生应在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8个月。

开题报告的审查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108)一、培养目标总体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扎实英语基本功,深厚的英语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又具有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与专业发展能力,为我国基础教育服务的高素质的英语教师与未来教育家。

具体要求如下:1.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善于吸收国外先进思想和文化,为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服务。

2. 了解并掌握国内外最前沿的外语教育教学研究动态,具有前瞻性思维能力和国际化的视野。

3. 系统掌握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坚实的英语教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用英语从事教学实践的能力。

4.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外语教学研究,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制与学分基本学制为二年,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

三、培养方式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合理安排课程学习、论文工作和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

1.英语学科教育硕士的培养,计划采用基于教学实践平台的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即实行全过程到中学的培养方式,采用“体验-理论提升-实践-反思”的教学方式,将实践体验和教学反思贯穿于教育硕士整个培养过程。

2. 实行大学和中学双导师制度,聘请优秀的中学英语教学名师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指导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指导并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

大学导师参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侧重对学生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的指导。

3. 规范论文写作要求及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将教学体验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以调查研究或行动研究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

4. 充分发挥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方面的作用,在确定硕士生录取名单后,尽早将其选择专业方向的必读经典文献目录发给录取的每位硕士生,提出阅读和考核要求,要求每位硕士生必须在开题报告之前做至少两次公开的读书报告,并上交两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东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106)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坚实的高等教育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现代教育与管理的技能与方法,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高等教育及相关领域独立开展教学、研究、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1.高等教育理论2.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3.教师教育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高校公民与道德教育三、修业年限硕士生修业年限为2-3年,基本修业年限为2年。

其中生源为跨专业、同等学力以及非全日制硕士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发展方向课的学分不少于20学分。

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1.硕士生培养中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并重。

2.每位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通过阅读本专业的必读文献,夯实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在第2学期期末之前至少提交二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3.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并应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4.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六、课程学习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硕士生培养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讨方式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3.考核方式(1)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

除实践类课程可以采取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一律以考试的方式进行。

考试可采用笔试、口试、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

(2)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以撰写文献阅读报告、实验报告和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过程考核,以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

(3)学科基础课除一门课程将在学期末实行闭卷考试之外,其他主要以撰写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考核;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以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

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制订公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制订公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制订公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宽厚的理论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并具备较高专业发展意愿与能力的优秀中小学教师。

具体要求为:1.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感。

2.拥有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教育理念,具备宽厚的理论素养和多角度分析教育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深刻理解与掌握执教学科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法,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4.深刻理解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具有较强的育人意识和能力。

5.熟练掌握与运用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研究能力。

6.勤于反思,善于合作,具有较强的自主专业发展能力和一定的教育领导能力。

二、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并实行弹性学制,最低不少于2年,最长不超过4年。

三、培养过程1.师生互选:公费师范毕业生可在拟入学年度的4月1日至15日期间向各学院提出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申请(正式入学的时间与毕业时间的间隔不得少于一年)。

经审核合格,于当年7月10日前办理入学手续,并在一个月内经过师生互选确定导师。

2.学习与研究计划的制定:研究生在选定导师时应与导师协商制定学习与研究的初步计划,并在入学三个月内将学习与研究计划提交各学院备案。

3.课程学习:研究生自申请入学年度的9月份开始网络课程学习。

建议课程学习集中在前三个学期及假期进行。

4.教育实践研究:研究生除了进行课程学习以外,还要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实践研究。

教育实践研究应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5.学位论文的开题:学位论文必须以开题报告的形式进行论文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

学位论文的开题应尽早进行,建议开题报告安排在研究生入学一年后的暑期集中学习期间进行。

开题报告时间与论文答辩时间间隔不得少于8个月。

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研究与撰写。

6.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英语考研经验分享

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英语考研经验分享

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经验2015年4月2日,复试结束的第四天,我看到了东师外院网站上的拟录取名单,最终排名前五。

心中没有预期的激动,更多的是一份从容。

一、关于学校与专业:不用多说,东北师范大学是211院校,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认可度很高,本科生就业率为99%。

而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属于专硕,学制两年,培养上重教学实践,当然也需要经常写论文。

这个专业就业前景就是初高中英语教师,励志当高校教师的同学慎报,还有一点就是继续读博可能受限。

东北师大的这个专业越来越火,今年复试最低分是367,想考的同学一定要抓住机会!我本科是外国语大学翻译方向的,打算考研的时候不够自信,想报本校的学硕,后来受到我们学院考上这个专业的学姐的鼓舞,去年五月才正式决定考东北师大。

这里我想说的是,择校的时候不要自卑、纠结,考研考名校比高考容易得多,尊重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当然也要量力而行,可以选择上届学长学姐考上的学校,一来你们实力接近,他们是最好的参照物,二来他们能提供宝贵的资料和经验,能让你们少走弯路。

如果你不认识已经考上的学姐(这里已经不想再带上学长了,因为这个专业今年没有男生考上),你可以去逛逛考研论坛,下个“考研帮”APP,找到你报考的学校,在这里搜你报考的专业的经验贴,你一定会有很大收获!二、笔试各科经验:1.政治我高中是理科生,政治零基础,出于心理上的安慰,暑假报了班。

我们那个机构马原、毛中特……各个部分是分开讲的,老师实力也是参差不齐,坑的是15年大纲变动很大,暑假的讲义基本没用了。

暑假其实我没学到什么,就是对知识基本有个印象。

开学以后,我买了肖秀荣那个大厚本,有详细知识点,每节还有一些习题,名字记不清了。

我每天早上坚持做。

到了十月份,出了新的大纲解析,随后肖秀荣也出了新的资料,大纲解析我看不进去,我还是做肖秀荣的练习册,有不懂的知识点再翻看高教版的大纲解析,因为它是最权威的资料。

教育硕士(英语)(045108)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英语)(045108)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英语)(045108)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教育硕士英语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Master in Education(学科教学·英语045108)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本专业以本校教育学和英语教育学科长期以来进行职前和在职英语教师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基础,依托学校其它相关学科和在上海教育教师培养的社会影响力,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具体要求:(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恪守教育职业道德规范。

(二)掌握英语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英语教学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二、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三、研究方向与导师(一)研究方向:中小学英语教学本研究方向是专门为有志于成为优秀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而设置。

具体课程类别包括学位课程,其中包括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选修课程和实践与论文写作。

学位课程围绕获得学位需要完成的基础教育教师所必需掌握的教育教学原理、基础理论以及教育教学方法、英语语言能力和意识、对各教学环节和要素的操控实践能力等,是本专业学位的主干课程体系。

选修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学生拓展和深化专业基础和专业兴趣开设的专门课程,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点进行选择研读。

实践与论文写作要求学生能够在完成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圆满完成学校实习和见习任务,并能够基于课堂教学实践完成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本方向导师主要有:卜友红、武成、王丹斌、胡俊杰、宋梅砚、盛迪韵等。

东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整理归纳

东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整理归纳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东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整理归纳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凯程东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考研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一、东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333教育综合参考书:①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②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③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王晨副编教育科学出版社④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二、东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对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

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教育硕士,您直接问一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学生了。

在业内,凯程的东北师范大学教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育硕士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凯程有系统的《333教育综合讲义》《333教育综合应试题库》《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333教育综合掌中宝》,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深入的理解和及时的考研信息。

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

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最新-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版)

最新-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版)

东北师范大学攻读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数学)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研究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的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或教育管理者。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正确理解与把握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形成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教育理念,养成多维度、多视角分析教育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与研究方法,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4.了解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具有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教育理念。

5.具有较强的自主专业发展的意愿和能力。

二、培养方式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合理安排课程学习、论文工作和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

1.数学学科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计划采用基于教学实践平台的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即实行全过程到中学的培养方式,采用“体验-理论提升-实践-反思”的教学方式,将实践体验和教学反思贯穿于教育硕士整个培养过程。

2.实行大学和中学双导师制度,在中学聘请优秀的数学教学名师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指导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指导并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

大学导师参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侧重对学生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的指导。

3. 规范论文写作要求及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将教学体验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以调查研究或行动研究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

4. 充分发挥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方面的作用,在确定硕士生录取名单后,尽早将其选择专业方向的必读经典文献目录发给录取的每位硕士生,提出阅读和考核要求,要求每位硕士生必须在开题报告之前做至少两次公开的读书报告,并上交两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三、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总学分原则上不低于38学分。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中小学教师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突出案例教学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研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东北师范大学MTI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修订版)

东北师范大学MTI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修订版)

全日制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翻译硕士055100)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和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1年8月修订)的精神,本着立足东北、面向全国的原则,紧紧围绕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结合自身学科优势,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培养方案将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及教指委对MTI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与训练,使其掌握扎实的专业化、职业化技能,获得丰富的行业经验,成为符合国家翻译专业资格认证标准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口笔译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积极进取、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能热忱地为我国的建设事业服务。

2.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翻译实践后,能够胜任科技、经贸、商务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口笔译任务。

3.在外事、外企或合资企业中,能够胜任翻译和外联工作。

4.能够从事基础性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研究。

二、领域方向结合吉林省尤其是长春市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的中心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地域特点、东北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以及我院翻译硕士指导教师队伍的研究特长,本专业还将以下三个领域作为翻译硕士培养的重点领域方向:1)商务翻译;2)教育翻译;3)文学翻译。

针对以上三个领域方向,特开设商务谈判与口译、商务交流、应用翻译、基础笔译和文学翻译等课程,并在口笔译工作坊、翻译实践和论文写作等方面均有所侧重,以期培养出能够充分胜任这三个领域翻译工作的口笔译人才。

三、学习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成绩优异者可按2年毕业)。

学生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规定的翻译量,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否则将视情况予以延期。

经批准延期毕业者,其修业年限不得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1.教学实行过程化、开放式、弹性化管理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5108)
一、培养目标
总体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扎实英语基本功,深厚的英语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又具有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与专业发展能力,为我国基础教育服务的高素质的英语教师与未来教育家。

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善于吸收国外先进思想和文化,为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服务。

2. 了解并掌握国内外最前沿的外语教育教学研究动态,具有前瞻性思维能力和国际化的视野。

3. 系统掌握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坚实的英语教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用英语从事教学实践的能力。

4.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外语教学研究,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制与学分
基本学制为二年,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

三、培养方式
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合理安排课程学习、论文工作和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

1.英语学科教育硕士的培养,计划采用基于教学实践平台的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即实行全过程到中学的培养方式,采用“体验-理论提升-实践-反思”的教学方式,将实践体验和教学反思贯穿于教育硕士整个培养过程。

2. 实行大学和中学双导师制度,聘请优秀的中学英语教学名师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指导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指导并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

大学导师参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侧重对学生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的指导。

3. 规范论文写作要求及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将教学体验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以调查研究或行动研究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

4. 充分发挥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方面的作用,在确定硕士生录取名单后,尽早将其选择专业方向的必读经典文献目录发给录取的每位硕士生,提出阅读和考核要求,要求每位硕士生必须在开题报告之前做至少两次公开的读书报告,并上交两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四、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本培养方案设公共基础课(2学分)、教育理论课(6学分)、学科基础课(7学分)、学科教育课(8学分)、实践课(10学分)、选修课(4学分),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

学科教学(英语)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2. 个人学习计划
导师应根据学生生源特点、学科基础程度、职业发展方向等因素,指导每个硕士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个人学习计划须在新生入学一个月内完成,并提交培养单位备案。

生源为非师范的硕士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门本学科的本科生学科教育理论课作为补修课程。

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列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不收费。

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1)教学方式:硕士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案例教学,讲授与研讨相结合、讲授与演讲相结合、专题讨论与学术报告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2)考核方式:硕士生课堂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

学科基础课和学科教育课为考试课,其它课程为考查课,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考查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

学科基础课中的“★”号课程为闭卷考试课程,其它课程考核方式详见课程简介。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硕士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

学位论文工作包括以下环节:个人研究计划、开题报告和论文评阅与答辩等。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后方可获得教育硕士学位。

1. 个人研究计划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尽早进入论文研究状态。

个人研究计划应在新生入学3个月内完成,并提交院里备案。

2. 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开题报告时间原则上应在第二学期内完成。

开题报告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时间间隔不少于8个月。

开题报告须公开进行。

3.论文进展报告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

4. 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生学位论文经导师同意,并经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具体要求详见《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六、文献阅读
1.Brown, J. D. 语言教学大纲要素:课程设计系统法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Creswell, J. W.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9.
3.Cunningsworth, A. 如何选择教材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Davies, P. & Pearse, E. 英语教学成功之道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Dörnyei, Z., & Taguchi, T. Questionnaires i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Construction,
administration, and processing (2nd ed.).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10.
6.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7.Ellis, 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8.Harmer, J. 怎样教英语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9.Hedge, T.语言课堂中的教与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0.Pickering, J. H. & Hoeper, J. D. Concise Companion to Literature, Macmillan, 1981.
11.Lightbown, P. M. & Spada, N. 语言学习机制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2.Macaro, E. 第二语言的教学与学习—近期研究与应用指南 [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13.Moran, P. R. 文化教学:实践的观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14.Nunan, 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Boston: Heinle and Heinle.1999.
15.Richards, C. J. & Rodgers T. S. 语言教学的流派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16.Richards, J. C. & Lockhart, C. 第二语言课堂反思性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2000.
17.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8.Steinberg, D. D. & Sciarini, N. V. 心理语言学导论 [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19.Stern, H. H. 语言教学的问题与可选策略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0.Willis, J. & Willis, D. 语言教学的挑战与变迁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1.Yalden, J. 课文教学课程设计原理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2.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4.王蔷、张虹编.高校与中学英语教师合作行动研究的实践探索——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
发展[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5.魏立明、刘丽艳.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6.许力生.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阶段俄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11.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俄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七、本培养方案自2015级硕士研究生开始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