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墙柱的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剪力墙垂直水平度计算公式

剪力墙垂直水平度计算公式

剪力墙垂直水平度计算公式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承重墙体,它能够承受水平方向的剪力和垂直方向的重力荷载。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剪力墙的垂直和水平度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正确计算剪力墙的垂直和水平度是非常重要的。

剪力墙的垂直度是指墙体垂直方向的偏差程度,通常用单位长度墙体的偏差值来表示,单位为毫米或厘米。

剪力墙的水平度是指墙体水平方向的偏差程度,也通常用单位长度墙体的偏差值来表示,单位为毫米或厘米。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来计算剪力墙的垂直和水平度。

剪力墙的垂直和水平度计算公式如下:1. 剪力墙的垂直度计算公式:垂直度 = |H1 H2| / L。

其中,H1为墙体顶部的高度,H2为墙体底部的高度,L为墙体的高度。

2. 剪力墙的水平度计算公式:水平度 = |L1 L2| / L。

其中,L1为墙体顶部的长度,L2为墙体底部的长度,L为墙体的长度。

根据以上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剪力墙的垂直和水平度。

在实际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通常要求剪力墙的垂直和水平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剪力墙的垂直和水平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剪力墙的垂直和水平度符合要求。

此外,剪力墙的垂直和水平度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际的检测和调整。

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剪力墙的垂直和水平度进行实际测量,如果发现偏差超出了要求的范围,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复。

总之,剪力墙的垂直和水平度是建筑结构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剪力墙的垂直和水平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际的检测和调整,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钢筋计算公式总结

钢筋计算公式总结

钢筋计算公式总结(个人总结)一、框架梁(一)首跨钢筋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以上三种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1)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 ae,0.5Hc +5d}。

(2)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 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3)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 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1)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2)拉筋根数:(1)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1)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2)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 m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跨钢筋计算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剪力墙钢筋计算

剪力墙钢筋计算

第一章:剪力墙钢筋在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图1) 1、剪力墙需要计算哪些钢筋?剪力墙主要有墙身、墙柱、墙梁、洞口四大部分构成,其中墙身钢筋包括水平筋、垂直筋、拉筋和洞口加强筋;墙柱包括暗柱和端柱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墙梁包括暗梁和连梁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

2、计算剪力墙墙身钢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础型式、中间层和顶层构造;墙柱、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剪力墙墙梁墙柱墙身钢筋水平筋拉 筋垂直筋洞口下方端 柱连 梁洞口上方暗 柱暗 梁楼层连梁顶层连梁中间层-变截面基础层-插筋暗 柱端 柱顶层-锚固外侧筋内侧筋洞口箍筋纵筋暗撑加强筋双洞口连梁跨层连梁第一节:暗柱1.1、总公式1)、帮扎连接: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基础外露长度+n(1.2Lae+层高)--板厚+锚固长 度Lae2)、机械连接: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n 层高--板厚+锚固长度Lae 1.2、分公式1)、帮扎连接: 基础层插筋=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基础外露长度+搭接长度1.2Lae 中间层纵筋=中间层高+搭接长度1.2Lae 顶层纵筋=顶层层高--板厚+锚固长度Lae2)、机械连接: 基础层插筋=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基础外露长度500 中间层纵筋=中间层高顶层纵筋=顶层层高--非连接区长度500--板厚+锚固长度Lae 1.3、变截面情况(以A 、B 层为例)1)、当c/(板厚++水平间距)<1/6时,,符合如图c 种情况 A 层情况:帮扎连接:外(内)侧纵筋长度=A 层高+斜度伸长值--板厚--水平间距+搭接长度1.2Lae机械连接:外(内)侧纵筋长度=A 层高-A 层非连接区500--板厚--水平间距+斜长+搭接长度1.2Lae B 层情况:帮扎连接:垂直纵向筋=B 层层高+搭接长度1.2Lae机械连接:垂直纵向筋=B层层高-B层非连接区500+上一层非连接区5002)、当c/(板厚+水平间距)>=1/6时,符合如图a、b两种情况①、如图a这种形式A层情况:帮扎连接:外侧垂直钢筋=A层高+搭接长度1.2Lae(外测纵筋)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板厚+锚固长度Lae(内侧纵筋)机械连接:&说明:若是A、B两层都是焊接(或机械连接)情况时外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B层非连接区500(外测纵筋)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板厚+锚固长度Lae(内侧纵筋)若是A层为焊接(或机械连接),B层为帮扎连接时外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搭接长度1.2Lae(外测纵筋)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板厚+锚固长度Lae(内侧纵筋)若是A层为帮扎连接,B层为焊接(或机械连接)时B层情况:帮扎连接:变截面插筋=1.5Lae(锚固长度)+搭接长度1.2Lae垂直纵向筋=B层层高+搭接长度1.2Lae机械连接:变截面插筋=1.5Lae(锚固长度)+B层非连接区500垂直纵向筋=B层层高-B层非连接区500+上一层非连接区500②、如图b这种形式A层情况:帮扎连接:外(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板厚+锚固长度Lae机械连接:&说明:若是A、B两层都是焊接(或机械连接)情况时外(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板厚+锚固长度Lae若是A层为焊接(或机械连接),B层为帮扎连接时外(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板厚+锚固长度Lae若是A层为帮扎连接,B层为焊接(或机械连接)时B层情况:帮扎连接:变截面插筋=1.5Lae(锚固长度)+搭接长度1.2Lae垂直纵向筋=B层层高+搭接长度1.2Lae机械连接:变截面插筋=1.5Lae(锚固长度)+B层非连接区500垂直纵向筋=B层层高-B层非连接区500+上一层非连接区5001.4、箍筋长度=(宽度--2*保护层)*2+(高度--2*保护层)*2+8d+1.9d*2+max{10d,75mm}*2根数计算表层数连接情况计算式基础层(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500(基础上下不布置箍筋要减“1”,基础层上下布置箍筋要加“1”,基础层上或下端布置箍筋不加也不减)底、中、顶层帮扎连接加密区根数[(1.2Lae*2+0.3Lae--50)/间距(5d且<=100)+1]+非加密区根数[(层高-搭接范围)/间距]机械连接(层高--50)/间距+11.5、拉筋1)、同时构住主筋和箍筋:L=(h--2c)+4d+1.9d*2+max{10d,75mm}*22)、只构住主筋:L=(h--2c)+2d+1.9d*2+max{10d,75mm}*23)、根数计算帮扎连接:基础层n=[(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500](基础上下不布置箍筋要减“1”,基础层上下布置箍筋要加“1”,基础层上或下端布置箍筋不加也不减)*每排拉筋个数底、中、顶层n=[(1.2Lae*2+0.3Lae--50)/间距(5d且<=100)+1+(层高-2.7Lae)/箍筋间距]*每排拉筋个数机械连接:[(层高-50)/箍筋间距+1]*每排拉筋个数第二节:连梁2.1、墙端部洞口处底、中、顶层纵筋L=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15d}+窗洞宽+max{Lae,600}中间层箍筋根数n=(洞口宽--2*50)/箍筋间距+1顶层箍筋根数n={[(左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洞口宽--2*50)/间距+1]+[(右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2.2、墙中部洞口单跨连梁底、中、顶层纵筋L=max{Lae,600}+窗洞口宽+max{Lae,600}中间层箍筋根数n=(洞口宽--2*50)/箍筋间距+1顶层箍筋根数n={[(左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洞口宽--2*50)/间距+1]+[(右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2.3、墙中部双洞口连梁(双跨)底、中、顶层纵筋L=max{Lae,600}+两洞口宽合计+窗间墙宽+max{Lae,600}中间层箍筋根数n=[(洞口宽a--2*50)/间距+1]+[(洞口宽b--2*50)/间距+1]顶层箍筋根数n={[(左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洞口总宽+窗间墙--2*50)/间距+1]+[(右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1)、连梁里拉筋直径的规定:①设计未注写时,侧面构造同剪力墙水平分部筋②拉筋直径:当梁宽<=350时为6mm,当梁宽>350时为8mm,拉筋的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竖向沿水平筋隔一拉一2)、拉筋根数的计算①连梁里排数的计算=[(连梁高-2*保护层)/水平筋间距+1](取整)/2②每排拉筋根数计算=(连梁净宽-2*50)/连梁箍筋间距的2倍+1③连梁里拉筋的总根数=①*②第三节:剪力墙3.1、基础层:插筋=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根数n=[(剪力墙净长-插筋间距)/插筋间距+1]*排数水平筋:①连续通过:外测L=墙外测长度-2*墙保护层内测L=墙外测长度-2*保护层+弯折15d②水平外测筋相互搭接:外测L=墙外测长度-2*墙保护层+0.65Lae*2内测L=墙外测长度-2*保护层+弯折15d③根数n=[(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间距+1]*排数拉筋: ①长度L=(b-2c)*2+4d+1.9d*2+max{10d,75mm}*2②根数n=[(墙净长-竖向筋间距)/拉筋间距+1]*基础水平筋排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基础插筋(基础平板中)当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h1+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4G101-3P45墙插筋构造一弯折长度a与框架注相同图1当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2-保护层+基础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4G101-3P45墙插筋构造二图2基础插筋(基础主梁中)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 04G101-3P32墙竖向钢筋插筋构造 注: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图3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图4图1 图2图3 图43.2、中间层:垂直筋=中间层高+1.2Lae(当遇到洞口时弯折15d)根数=[(剪力墙净长-竖向筋间距)/竖向筋间距+1]*竖向筋排数水平筋计算表筋号位置长度计算根数内侧墙外测长度-2c+弯折15d*2 (层高-离地高度-窗高-保护层)/间距1号筋外测墙外测长度-2c+15d (层高-离地高度-窗高-保护层)/间距内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2 (窗高+离地高度-门高)间距2号筋外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 (窗高+离地高度-门高)间距内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2 (门高-间距/2)/间距+1 3号筋外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 (门高-间距/2)/间距+1内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2 (离地高度-间距/2-保护层)/间距4号筋外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 (离地高度-间距/2-保护层)/间距拉筋根数:(墙总面积-门洞面积-窗洞面积-窗下面积-连梁-暗柱)/间距*间距即墙净面积/间距*间距3.3、顶层垂直筋=层高-板厚+锚固长度Lae根数=[(剪力墙净长-垂直筋间距)/垂直筋间距+1]*排数水平筋、拉筋同中间层算法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墙梁侧面纵筋和拉筋当设计未注写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03G101-1P51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200;当跨高比≤2.5时,侧面构造纵筋的面积配筋率应≥0.3%。

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计算

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计算

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中间层无变截面中间层变截面顶层内墙顶层外墙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第二节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一、连梁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2、箍筋第三章柱KZ钢筋的构造连接第一章基础层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剪力墙计算公式

剪力墙计算公式

第一部分剪力墙1、墙端无柱时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10d当墙厚度较小时,墙两侧钢筋在墙端处连通,不再单根设置弯折,且搭接长度为lle(ll) 水平筋长度=墙长-保护层2、墙端为暗柱时转角墙外侧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转角墙内侧水平钢筋、翼墙水平钢筋、端部暗柱墙水平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15d端部为暗柱时=墙长-保护层+弯折10d3、墙端为端柱时(1)外侧钢筋长度=墙净长+柱宽-保护层+15d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柱宽-保护层+15d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厚-保护层+上层露出长度+节点设置中的基础弯折+搭接长度lie2、首层墙身纵筋长度=首层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搭接长度lie。

3、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搭接长度lie4、顶层墙身纵筋长度=顶层层高-本层露出长度—板高+ 板厚-bhc+12d(当为搭接构造时,露出长度为0 当为机械连接构造时,露出长度为500绑扎的搭接长度为1.2lae)三、墙身拉筋1、拉筋长度=(墙厚-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第二部分剪力墙墙柱一、纵筋长度计算1、基础层墙柱纵筋长度=上层露出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计算设置设定的弯折+搭接长度2、首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 - 本层的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搭接长度3、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 - 本层的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搭接长度4、顶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本层的露出长度-节点高+锚固当设置为绑扎形式时,端柱、暗柱纵筋上层露出长度软件取值为0。

当设置为电渣压力焊、套管挤压形式时,端柱、暗柱纵筋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软件取值为500 mm 。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第三部分剪力墙墙梁1、主筋长度:A、顶层暗梁上部纵筋长度=暗梁净长+端部边缘构件支座宽度 - 保护层厚度 + 弯折长度B、顶层暗梁下部纵筋、中间层暗梁上下部纵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长度当支座宽-保护层 > = Lae时,即为直锚,可不设15d弯折,但图集要求应伸至边缘构件外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直锚长度=边缘构件支座宽度 - 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保护层厚度–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直径。

16G平法施工图集详解——墙

16G平法施工图集详解——墙

笔记本:得硕 的笔记本创建时间:2019-8-28 20:20标签:16G平法图集剪力墙剪力墙2019 年 8 月 28 日20:20一、剪力墙的组成剪力墙: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1. 墙柱编号:约束边缘构建: YBZ构造边缘构件: GBZ非边缘构件: AZ扶壁柱: FBZ2. 墙梁编号:连梁:LL连梁(对角暗撑配筋):LL( JC )连梁(交叉斜筋配筋): LL ( JX )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 LL ( DX )连梁(跨高比不小于 5 ): LLK暗梁: AL边框梁: BKL-二、墙柱的分类1. 墙柱按竖向位置①约束边缘位置划分2. 按平面形状划分 :钢筋图集lc表示:剪力墙的约束 边缘构件 沿墙肢方向的长度约束边缘构件包括约束边缘暗柱、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翼墙、约束边缘转角墙构造边缘构件包括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翼墙、构造边缘转角墙二者区别是约束边缘 lc 区域全加强配筋,构造边缘只加强阴影区域三、墙柱的平法识图1. 剪力墙的平法表示2. 墙柱的钢筋构造①约束边缘构建构造** 区分水平 Lc 范围内的拉筋间距与箍筋竖直方向的间距②纵向钢筋构造③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链接构造3. 墙柱的计算案例基本信息:三级钢筋、二级抗震、C 30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15mm 、筏板厚度 600mm ,捆扎搭接、接头面积率 25% 、地下室二层层高 3.05m 、顶层层高 2 120mmLae =40 d =40*16=640 mm大于 600-40=560mm (筏板厚度减去保护层厚度),基础插筋需要弯锚:弯折 15 d,且平直段长度需≥ 0.6Labe 且> 20d 0.6 Labe =0.6*40*16=384 mm, 20 d =20*16=320 mm,均小于 560 mmLle =48 d =48*16=768 mm(查表得知)<<剪力墙 - 电子表格.xlsx>><<剪力墙 - 电子表格.xlsx>>注意拉筋:需要拉住纵筋,长度计算 +2 d非阴影区拉筋的根数同阴影区<<剪力墙 - 电子表格.xlsx>>四、墙身的平法表示1. 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构造①转角墙转角墙一:伸过去后在配筋率小的一侧搭接转角墙二:两侧配筋率相等,两侧搭接转角墙三:转角处搭接,搭接长度一边 0.8Lae非转角处搭接长度 1.2Lae ,交错搭接②端柱转角墙外侧钢筋深入后减去保护层厚度弯折 15d ,且保证大于 0.6Labe2. 剪力墙竖向钢筋分布构造①墙身竖向分布钢筋在基础中构造基础高度满足直锚:隔二下一,伸至基础板底部基础高度不满足直锚:弯锚 15d ,保证平直段长度≥ Labe 且≥ 20d②保护层厚度≤ 5d③伸出基础顶面以后④顶部构造3. 剪力墙墙身钢筋计算案例基本数据:二级抗震、 C30 混凝土、筏板基础刚度 600mm 、墙身水平分部筋均两排 A8-150 ,拉筋 A6-300 ,层高 3000mmLae=35d=35*8=280mm 小于 600-40=560mm ,基础插筋满足直锚,插筋隔二部一剪力墙纵筋根数 = ( 1900-500-400-2-150 ) /150+1=6<<剪力墙 - 电子表格.xlsx>>拉筋布置说明 :①矩形布置长度 = 墙的厚度 - 保护层厚度 +2d+135 °弯钩长度 =200-2*15+2*6+ 2*1.9*6+2*max(75,10*6) =355mm (注意圆 6 钢筋的弯钩长度)横向根数计算 = (长度 - 两侧暗柱 - 两侧起算厚度) / 间距 +1= ( 1900-500-400-2*150 ) /300+1=4纵向根数计算 = (长度 - 底部起算距离 - 底部第一根钢筋不排布) / 间距 +1= ( 3000-50-150 ) /300=10合计 40 根②梅花形布置横向根数计算 = (长度 - 两侧端柱 - 两侧起算厚度 - 红色布置起算厚度) / 间距 +1= ( 1900-500-400-2*150-2*150 ) /300+1=3纵向根数计算 = (长度 - 底部起算距离 - 底部第一根钢筋不排布 - 红色底部起算厚度) / 间距 +1= ( 3000-50-150-2*150 ) /300+1=9五、墙梁的平法识图1. 连梁的配筋构造普通形式小墙垛处洞口连梁双洞口连梁2. 计算案例Lae =40 d =800 > 600 ,满足直锚<<剪力墙 - 电子表格.xlsx>>已使用 Microsoft OneNote 2016 创建。

剪力墙和各种剪力墙柱的受力图

剪力墙和各种剪力墙柱的受力图

请指教剪力墙和各种剪力墙柱的受力图!剪力墙钢筋计算在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图18)1、剪力墙需要计算哪些钢筋?剪力墙主要有墙身、墙柱、墙梁、洞口四大部分构成,其中墙身钢筋包括水平筋、垂直筋、拉筋和洞口加强筋;墙柱包括暗柱和端柱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墙梁包括暗梁和连梁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

2、计算剪力墙墙身钢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础型式、中间层和顶层构造;墙柱、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图18)一、墙身竖向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基础插筋(基础平板中)当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4G101-3P45墙插筋构造一弯折长度a与框架注相同图19当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2-保护层+基础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4G101-3P45墙插筋构造二图20基础插筋(基础主梁中)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04G101-3P32墙竖向钢筋插筋构造注: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图21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图22(图19)(图20)(图21)(图22)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中间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露出本层的高度+伸出本层楼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04G101-3P48注: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图24图25(图24)(图25)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顶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露出本层的高度-板厚+锚固lae(la) 04G101-3P48 图26(图26)二、墙身水平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15d-保护层+15d03G101-1P47剪力墙钢筋配置若多于两排,中间排水平筋端部构造同内侧钢筋(03G101-1P47注5) 图27外侧钢筋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则水平筋伸至墙对边,长度=墙长-2*保护层03G101-1P47根数基础层:在基础部位布置间距小于等于500且不小于两道水平分布筋与拉筋04G101-3P32、45 楼层:(层高-水平分布筋间距)/间距+1 03G101-1P47(图27)三、墙身拉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拉筋长度=墙厚-2*保护层+max(75+1.9d,11.9d)*2+2d 04G101-3P48 图28根数=(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所占面积-暗梁面积-连梁所占面积)/(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当剪力墙竖向钢筋为多排布置时,拉筋的个数与剪力墙竖向钢筋的排数无关。

梁柱剪力墙计算公式

梁柱剪力墙计算公式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

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

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

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三、尾跨钢筋计算类似首跨钢筋计算四、悬臂跨钢筋计算1、主筋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

GTJ2018-剪力墙的计算学习

GTJ2018-剪力墙的计算学习

从计算设置学平法——剪力墙的计算学习剪力墙分为墙身、墙柱〔暗柱和端柱〕和墙梁〔暗梁、连梁和边框梁〕.剪力墙墙身中的钢筋一般有水平钢筋、垂直钢筋和拉筋.墙柱的钢筋有纵筋、箍筋和拉筋.墙梁的钢筋也分为纵筋和箍筋,有时候还有拉筋.下面主要介绍剪力墙的钢筋算法,墙柱的算法见柱/墙柱计算设置介绍,墙梁的计算比较简单,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一、剪力墙算量基本方法:〔一〕水平筋的计算〔图集规定〕:1、长度计算:水平筋计算,需要根据端部是暗柱或端柱,取不同的做法.一字型端部无暗柱时水平筋端部做法,见16G101-1第71页:水平钢筋伸至端部弯折10*d一字型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筋端部做法:见16G101-1第71页:水平钢筋伸至暗柱端部弯折10*d转角墙<斜交转角墙〕水平钢筋做法:见16G101-1第71页.翼墙水平钢筋做法:见16G101-1第72页.有端柱的墙水平筋做法,见16G101-1第72页.2、根数计算:根数=〔ceil〔墙高-起步〕/间距〕+1,扣洞口;当梁〔框架梁、连梁、暗梁、边框梁〕属性中输入了侧面钢筋时,也需要扣减.起步距离:见16G101-3第64页,图集规定为50mm,取计算设置第22项.〔二〕垂直筋的计算:1 / 131、长度计算:1〕基础层:插筋长度=露出长度〔按规范计算,见计算设置第14项〕+搭接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弯折〔按规范取,见计算设置第15项〕垂直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见16G101-1第73页.2〕中间层:垂直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见16G101-1第73页,同上图.3〕顶层:垂直筋长度=墙高-本层露出长度-节点高+锚固,见16G101-1第74页.2、根数计算:根数=〔ceil〔净长-2*起步〕/间距〕+1,扣洞口.〔三〕拉筋的计算:1、长度计算:墙身范围内拉筋长度=bw<墙厚>-2*保护层+2*拉筋弯勾长度边框梁范围内拉筋长度=hb<边框梁截面宽度>-2*保护层+2*拉筋弯勾长度2、根数计算:1〕计算拉筋应扣除连梁、洞口范围;2〕当墙上有暗梁、边框梁时,且暗梁、边框梁输入了拉筋时,则需要扣除暗梁、边框梁的范围;2 / 133〕当墙上有暗梁、边框梁时,且暗梁、边框梁没有输入拉筋时,则不扣除暗梁、边框梁的范围,同时边框梁范围的拉筋长度应根据边框梁的截面宽度进行计算;4〕计算拉筋数量时,还需要根据节点设置中拉筋的布置方式进行排列计算;5〕基础锚固区内拉筋数量和墙身部分分开计算.6〕基础锚固区内拉筋数量=排数〔取计算设置第17、18项〕*〔墙净长/水平间距〕拉筋双向布置计算方法:1〕N=ceil〔墙净面积/拉筋面积〕+12〕拉筋面积=S1*S2拉筋梅花布置计算方法:1〕N=2*[ceil〔墙净面积/拉筋面积〕+1]二、软件计算设置:公共设置项:1、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提供四种选项.来源:00G101第25页<选择0时〕和16G101-1第60页说明:指在同一截面上的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提供0、≤25%、50%、100%四种选择;影响范围:纵筋的长度;不同的接头率决定不同的搭接长度修正系数;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锚固长度;接头率越大,修正系数越大,需要的搭接长度越长不同的接头率决定错开的个数,接头率越小,错开次数越多.2、暗梁/边框梁拉筋配置:按规范计算,如图:来源:16G101-1第78页关于"连梁、暗梁和边框梁侧面纵筋和拉筋构造"的说明,如下图所示.说明:根据梁高度不同,配置不同规格的拉筋.3 / 13影响范围:影响梁属性中拉筋的默认值.3、暗梁/边框梁箍筋与拉筋弯勾角度:提供三种选择:90°、135°、180°来源:施工工艺不同影响范围:弯勾角度不同,按外边线计算时,箍筋与拉筋长度不同.4、暗梁/边框梁在中间暗柱内是否布置箍筋:默认为否.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一些需要布置,一些不需要布置.说明:暗梁/边框梁与暗柱相交位置,设置是否需要计算箍筋,选择为"是",计算暗柱位置的梁箍筋,选择为"否",不计算暗柱位置的梁箍筋.影响范围:影响着暗梁/边框梁的箍筋根数计算.5、暗梁/边框梁箍筋、拉筋、侧面纵筋根数计算方式:提供"向上取整+1"等6种计算方式.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说明:计算箍筋、拉筋和侧面纵筋根数时,用长度除以间距后,需要确定如何取整.影响:影响暗梁/边框梁的箍筋、拉筋和侧面纵筋根数的计算.6、边框梁与连梁重叠部位的箍筋间距:默认为"同连梁箍筋间距",可以选择"同边框梁箍筋间距".来源:08G101-5第74页,如图.说明:图集规定为边框梁与连梁重叠部位的箍筋间距,同连梁箍筋间距,但是实际工程中也有设计为同边框梁箍筋间距的,所以提供该设置.影响范围:影响与连梁重叠布置的边框连箍筋根数的计算.4 / 137、暗梁/边框梁侧面纵筋距暗梁/边框梁纵筋的距离:默认为s/2.来源:常用做法是s/2说明:存在有不同的算量要求,所以提供该设置供用户修改,满足不同需要.影响范围:当侧面纵筋按间距输入时有效,影响暗梁/边框梁的侧面钢筋根数计算.四、剪力墙:8、起始水平分布钢筋距楼面的距离:默认为50.来源:16G101-3第64页.说明:存在不同的做法,所以提供该设置供用户修改.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钢筋的根数计算.9、起始竖向分布钢筋距暗柱边的距离:默认为s/2.来源:08G101-5第72页.说明:存在不同的做法,所以提供该设置供用户修改.影响范围:剪力墙竖向钢筋的根数计算.10、剪力墙纵筋露出长度:默认为按规范计算,如图.来源:16G101-1第73页,如图:说明:剪力墙中间层的垂直筋计算公式一般为: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平法规定,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露出长度不同.影响范围:影响剪力墙垂直筋的长度计算.11、剪力墙基础插筋弯折长度:默认为按规范计算,如图.5 / 13来源:16G101-3第64页,如图.说明:平法规定,根据基础厚度的不同,墙插筋在基础层的弯折长度不同.影响范围:影响剪力墙基础插筋长度的计算.12、剪力墙纵筋错开距离设置:默认为按规范计算,如图来源:16G101-1第73页,如图说明:平法规定,依据不同的连接形式,错开距离不同,其中绑扎的错开距离设置适用于剪力墙垂直筋选择按错开百分率计算时.影响范围:影响剪力墙垂直筋的长度计算.13、墙在基础锚固区内的水平分布钢筋排数:默认为间距500,如图来源:16G101-3第64页,如图.说明:墙在基础内的水平筋根数间距≤500,且不少于2根.影响范围:剪力墙基础内水平筋根数.14、暗梁/边框梁/梁纵筋与水平钢筋的距离在数值范围内不计算水平钢筋:默认为s/2.来源:常用做法.说明:用来控制剪力墙钢筋相对于暗梁/边框梁/梁纵筋的起步.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筋根数.15、三、四级抗震与非抗震时竖向一级钢筋的端部做法:默认为"180度弯钩".来源:根据平法图集03G101-1第48页中的规定,如图.说明:软件提供了"5d直钩"和"180度弯钩"供用户选择.当选择为"5d"直钩时,弯钩长度为5d,当选择为"180度弯钩"时,弯钩长度为6.25d.影响范围:剪力墙垂直筋长度.6 / 1316、顶层墙身垂直筋锚固计算起点:默认为"从板底开始计算锚固".来源:根据平法图集16G101-1第74页中的规定,如图.说明:提供两种选择,"从板底开始计算锚固"和"从梁底开始计算锚固".处理当前位置同时存在梁和板构件的情况.此项设置仅针对中间变截面与顶层锚固节点1有效.影响范围:剪力墙垂直筋长度.17、端柱满足直锚时,水平筋伸入端柱内的长度:默认为"伸至对边".来源:常见做法.说明:提供三种选择,"lae"、"labe"和"伸至对边".此设置仅针对[水平钢筋丁字端柱节点]节点一、节点二以与[水平钢筋拐角端柱内侧节点]节点一、节点二有效.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筋长度.18、洞口加强筋的最小锚固长度:默认为"lae".来源:16G101-1第83页.说明:可以输入具体数值,数值*d或者数值*lae.影响范围:剪力墙中洞口加筋长度.19、拐角墙中间层水平筋计算方式:默认为"同墙内侧水平筋".来源:常用做法.说明:提供两种选择"同墙内侧水平筋"和"同墙外侧水平筋".影响范围:剪力墙中间层水平筋长度.20、墙身钢筋搭接长度:默认为"按平法图集计算".7 / 13说明:提供两种选择"按搭接错开百分率计算"和"按平法图集计算".按搭接错开百分率计算时,搭接长度为lle,错开距离为0.3lle.按平法计算时,搭接长度为1.2lae,错开距离为500.来源:前者按照规范计算.后者参见16G101-1第73页,如图.影响范围:剪力墙垂直筋长度.21、一级钢筋末端弯折时带弯勾:默认为"是".来源:常用做法.说明:提供两种选择"是"和"否",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影响范围:剪力墙中一级钢筋长度.22、剪力墙与集水坑坑口相交处剪力墙水平筋是否计算:默认为"是".来源:常用做法.说明:提供两种选择"是"和"否",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筋长度和根数.23、剪力墙钢筋同间距隔一布一布置时,间距表示:默认为"不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来源:常用做法.说明:提供两种选择,选择"不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时,表示输入的间距为不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例如当格式为B12/B10200时,表示每排B12与B10实际间距为200;选择"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时,表示输入的间距为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例如当格式为B12/B10200时,表示每排B12与B12实际间距为200.影响范围:剪力墙中钢筋长度和根数.24、剪力墙拉筋弯钩构造:默认为"两端135度弯钩".来源:16G101-1第62页,如图8 / 13说明:提供两种选择,"两端135度弯钩"和"一端135度弯钩,一端90度弯钩".影响范围:剪力墙拉筋长度.连梁:25、楼层连梁两侧暗柱内是否布置连梁箍筋:提供"是"和"否"的选择,默认为否.来源:16101-1第78页.说明:可以设置洞口两侧的暗柱内是否布置箍筋.影响范围:影响连梁箍筋根数的计算.26、楼层双洞口连梁时,两洞口之间是否设置连梁箍筋:提供"是"和"否"的选择,默认为"否".来源:16101-1第78页.说明:用来设置双洞口连梁,两洞口之间是否设置箍筋.影响范围:影响连梁箍筋根数的计算.27、顶层连梁锚固区内箍筋间距:默认为150,如图.来源:16101-1第78页.说明:平法规定顶层连梁锚固区箍筋间距为150,但是一些设计中规定与平法不同,为了满足不同的设计需要,提供了该项设置.影响范围:影响顶层连梁的箍筋根数计算.28、连梁侧面纵筋距连梁纵筋的距离:默认为s/2.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说明:侧面纵筋按照间距输入时,侧面纵筋距离纵筋的间距不同,按间距计算出的根数不同.影响范围:侧面纵筋按照间距输入时,影响连梁侧面纵筋的根数计算.9 / 1329、连梁交叉暗撑的箍筋加密区长度:默认为600.来源:03G101-1第52页,连梁交叉暗撑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如图.说明:存在不同的设计方法,用户存在不同的算量要求,所以提供该设置,与图集设置不同时,可以修改计算设置满足多样的计算要求.影响范围:连梁交叉暗撑箍筋根数的计算.30、连梁交叉斜筋、集中对角斜筋、对角暗撑纵筋锚固长度:默认为max〔lae,600〕来源:16G101-1第81页,如图说明:锚固长度可输入具体数值或数值*lae影响范围:连梁交叉斜筋、集中对角斜筋、对角暗撑纵筋长度计算31、梁垫铁计算设置:默认为按规范计算,如图来源:《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P14 ;GB50010-2010混凝土设计规范中9.2.1中也有说明.说明:每处垫铁不少于两根.影响范围:梁垫铁长度与根数计算.32、一级钢筋末端弯折时带弯勾:默认为"是",提供两种选择"是"和"否".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需求说明:选择"是"时,则在侧面筋弯折端增加180度弯勾;否则不增加弯钩;该计算设置只适用于普通连梁的侧面钢筋为一级钢时.影响范围:普通连梁侧面钢筋长度.33、上部非通长筋与架立钢筋的搭接长度:默认为150来源:16G101-1第80页,如图说明:可输入具体数值或数值*d〔d为钢筋直径〕.10 / 13影响范围:架立筋长度.34.上部第一排非通长筋伸入跨内的长度:默认值为Ln/3.来源:16G101-1第80页,如图说明:支持输入函数为max、min即+、-、*、/运算符;支持代码:d:钢筋直径;lab:基本锚固长度;la:锚固长度;ll:搭接长度;hc:支座宽;ha:梁宽;Ln:梁净跨长;L:梁跨长;bhc:保护层;初始默认为Ln/3.影响范围:非贯通筋和架立筋长度计算.35、上部第二排非通长筋伸入跨内的长度:默认值为Ln/4.来源:16G101-1第80页,如上图说明:支持输入函数为max、min即+、-、*、/运算符;支持代码:d:钢筋直径;lab:基本锚固长度;la:锚固长度;ll:搭接长度;hc:支座宽;ha:梁宽;Ln:梁净跨长;L:梁跨长;bhc:保护层;初始默认为Ln/3.影响范围:非贯通筋长度计算.36、上部第三排非通长筋伸入跨内的长度:默认值为Ln/5.来源:常用做法.说明:支持输入函数为max、min即+、-、*、/运算符;支持代码:d:钢筋直径;lab:基本锚固长度;la:锚固长度;ll:搭接长度;hc:支座宽;ha:梁宽;Ln:梁净跨长;L:梁跨长;bhc:保护层;初始默认为Ln/3.影响范围:非贯通筋长度计算.37、不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距支座边的距离:默认值为0.1*L.来源:16G101-1第90页.如图说明:数值或数值*L〔L为梁净跨长〕.11 / 13影响范围:下部钢筋长度计算.38、侧面构造筋的锚固长度:默认值为15*d.来源:16G101-1第90页.说明:可输入具体数值或数值*d〔d为钢筋直径〕.影响范围:侧面构造筋长度计算.39、吊筋锚固长度:默认值为20*d.来源:16G101-1第88页.说明:可输入具体数值或数值*d〔d为钢筋直径〕.影响范围:吊筋长度计算.40、吊筋弯折角度:默认"按规范计算",如图.来源:16G101-1第88页.说明:输入具体角度.影响范围:吊筋长度计算.41、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默认为0.来源:常用做法.说明:可输入具体整数或整数+级别+直径〔肢数〕,肢数为空默认与箍筋肢数相同.影响范围:箍筋根数计算.42、起始箍筋距支座边的距离:默认值为50.来源:16G101-1第80页.12 / 13说明:可输入具体整数或s〔s为钢筋间距〕或s-bhc〔bhc为保护层〕或s-[1,100]的整数.影响范围:箍筋根数计算和箍筋排布.43、连梁箍筋加密长度:默认"按规范计算",如图.来源:16G101-1第80页.说明:支持输入函数max、min与+、-、*、/运算符;支持代码:d:钢筋直径;lab:基本锚固长度;la:锚固长度;ll:搭接长度;hc:支座宽;ha:梁宽;hb:梁高;Ln:梁净跨长;L:梁跨长;bhc:保护层;当非抗震等级区分加密与非加密时,取抗震等级≠1的数据.影响范围:箍筋根数计算即箍筋排布.44、箍筋弯勾角度:默认为135°,提供三种选择:90°、135°和180°.来源:16G101-1第62页.说明:提供三种选择影响范围:箍筋长度计算.45、拉筋配置:默认为"按规范计算",如图.来源:16G101-1第78页.说明:可输入级别+直径或级别+直径+间距.影响范围:拉筋长度计算.13 / 13。

剪力墙模板面积怎么算

剪力墙模板面积怎么算

剪力墙模板面积怎么算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抗震构件,其设计和施工对于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而在进行剪力墙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计算剪力墙模板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下面我们将介绍剪力墙模板面积的计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剪力墙模板面积的计算公式。

剪力墙模板面积的计算公式为,模板面积 = 剪力墙长度× 剪力墙高度。

其中,剪力墙长度是指剪力墙在平面上的长度,剪力墙高度是指剪力墙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在进行剪力墙模板面积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剪力墙的特殊形状。

一般来说,剪力墙的平面形状可以是矩形、L形、T形等,而在进行模板面积计算时,需要将其分解为不同的几何形状进行计算。

比如,对于L形的剪力墙,可以将其分解为一个矩形和一个矩形的一半,然后分别计算其模板面积,最后将两部分的面积相加即可得到整个剪力墙的模板面积。

另外,剪力墙模板面积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模板的重叠和浪费。

在实际施工中,为了保证模板的稳固和连接,模板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重叠,而在模板的裁剪和搭接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浪费。

因此,在进行剪力墙模板面积计算时,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合理地增加一定的模板面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除了以上提到的计算方法,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比如,对于有开口或者墙体中有横梁穿墙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模板面积进行修正,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另外,在进行模板面积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剪力墙周边的构造柱、梁等构件,以确保模板的搭接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剪力墙模板面积的计算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剪力墙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在进行模板面积计算时,需要根据剪力墙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应用相关的计算公式,考虑到模板的重叠和浪费,以及特殊情况的修正,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大家在剪力墙施工中的模板面积计算有所帮助。

剪力墙的计算

剪力墙的计算

剪力墙的计算剪力墙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其正截面抗震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7 章和第10.5.3 条的规定计算,但在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右边,应除以相应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

剪力墙各墙肢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对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应按墙肢底部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弯矩设计值采用,其他部位可采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弯矩设计值乘以增大系数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Vw 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 底部加强部位1)9 度设防烈度(11.7.3-1)且不应小于按公式(11.7.3-2)求得的剪力设计Vw2)其他情况一级抗震等级Vw=1.6V (11.7.3-2)二级抗震等级Vw=1.4V (11.7.3-3)三级抗震等级Vw=1.2V (11.7.3-4)四级抗震等级取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剪力设计值2 其他部位Vw=V (11.7.3-5)式中Mwua———剪力墙底部截面按实配钢筋截面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有翼墙时应计入墙两侧各一倍翼墙厚度范围内的纵向钢筋;M———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底部截面的弯矩设计值;V———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

公式(11.7.3-1)中,Mwua 值可按本规范第7.3.6 条的规定,采用本规范第11.4.4 条有关计算框架柱端Mcua 值的相同方法确定,但其γRE 值应取剪力墙的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11.7.4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当剪跨比λ>2.5 时(11.7.4-1)当剪跨比λ≤2.5 时(11.7.4-2)11.7.5 考虑地震作组合的剪力墙在偏心受压时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1.7.5)式中N———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轴向压力设计值中的较小值;当N>0.2fcbh 时,取N=0.2fcbh;λ———计算截面处的剪跨比λ=M/(Vh0);当λ<1.5 时,取λ=1.5;当λ>2.2 时,取λ=2.2;此处,M 为与剪力设计值V 对应的弯矩设计值;当计算截面与墙底之间的距离小于h0/2 时,λ 应按距墙底h0/2 处的弯矩设计值与剪力设计值计算。

剪力墙配筋率计算公式

剪力墙配筋率计算公式

剪力墙配筋率计算公式
剪力墙是一种结构形式,它是由一系列的横向梁和竖向柱组成的,可以抵抗水平力,以及抵抗垂直力。

剪力墙的配筋率是指在剪力墙中,横向梁和竖向柱的钢筋的比例。

剪力墙配筋率的计算公式是:
配筋率=横向梁钢筋重量/(横向梁钢筋重量+竖向柱钢筋重量)
其中,横向梁钢筋重量是指横向梁中所有钢筋的重量,竖向柱钢筋重量是指竖向柱中所有钢筋的重量。

剪力墙配筋率的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剪力墙的结构强度。

如果配筋率过低,剪力墙的结构强度将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结构垮塌。

因此,在设计剪力墙时,必须正确计算剪力墙配筋率,以确保剪力墙的结构安全可靠。

总之,剪力墙配筋率的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剪力墙的结构强度,以确保剪力墙的结构安全可靠。

剪力墙模板计算公式

剪力墙模板计算公式

剪力墙模板计算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

剪力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的为主龙骨,即外龙骨。

组装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侧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

根据规范,当采用容量为大于0.8m3的运输器具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6.00kN/m2;一、参数信息1.基本参数次楞(内龙骨)间距(mm):25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500;主楞(外龙骨)间距(mm):5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500;对拉螺栓直径(mm):M14;2.主楞信息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48×3.5;钢楞截面惯性矩I(cm4):12.19;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 5.08;主楞肢数:2;3.次楞信息龙骨材料:木楞;次楞肢数:1;宽度(mm):60.00;高度(mm):80.00;4.面板参数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2.00;面板弹性模量(N/mm2):95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5.木方和钢楞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500.00;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钢楞弹性模量E(N/mm2): 206000.0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205.00;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4.000h;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5.000℃;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H -- 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一建剪力墙高度计算公式

一建剪力墙高度计算公式

一建剪力墙高度计算公式一、引言。

建筑结构中的剪力墙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它能够有效地承受水平荷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剪力墙的高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结构和荷载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剪力墙高度计算公式,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剪力墙的设计原理。

二、剪力墙的作用和结构形式。

剪力墙是一种用来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形式,它通常沿着建筑物的纵向布置,承担着承受风荷载、地震荷载等水平力的重要作用。

剪力墙的结构形式一般包括墙体和墙底板,墙体负责承受水平力,墙底板则负责将水平力传递到建筑物的基础上。

三、剪力墙高度计算公式。

剪力墙的高度计算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荷载情况、材料强度等多个因素。

一般来说,剪力墙的高度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H = K × (V/W)。

其中,H表示剪力墙的高度,K为修正系数,V为水平荷载,W为剪力墙的有效宽度。

修正系数K是一个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的参数,通常需要考虑剪力墙的形式系数、墙体的材料强度、连接形式等因素。

水平荷载V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荷载计算得出的数值,剪力墙的有效宽度W则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形式和要求进行确定。

四、剪力墙高度计算实例。

以某建筑物为例,假设设计荷载为1000kN,剪力墙的有效宽度为3m,修正系数K为1.2。

则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剪力墙的高度为:H = 1.2 × (1000/3) = 400m。

这个实例说明了剪力墙高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方法,同时也说明了修正系数K、水平荷载V和剪力墙有效宽度W对剪力墙高度的影响。

五、剪力墙高度计算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剪力墙高度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考虑建筑物的具体结构形式和荷载情况,选择合适的修正系数K;2. 确定剪力墙的有效宽度W,需要考虑墙体的厚度、连接形式等因素;3.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考虑剪力墙的整体稳定性和变形性能,确保剪力墙满足设计要求。

剪力墙砼工程量计算公式

剪力墙砼工程量计算公式

剪力墙砼工程量计算公式一、剪力墙的定义剪力墙是一种用来支撑建筑物侧向荷载的结构构件,它可以分散侧向荷载,从而使建筑物能够更好地抵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剪力墙的设计与计算剪力墙的设计与计算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其中最关键的是砼工程量的计算。

剪力墙砼工程量包括壁板、节点、柱条等不同部位的混凝土用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确计算。

三、剪力墙砼工程量计算公式1. 一般墙板:V=0.55ABH其中,V为砼体积,A为墙板长度,B为墙板宽度,H为墙板高度。

2. 节点部位:V=5AS其中,V为砼体积,A为节点截面面积,S为节点高度。

3. 柱条部位:V=0.785D²L其中,V为砼体积,D为柱条直径,L为柱条长度。

以上三个公式适用于大部分剪力墙设计,但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墙体结构、荷载等因素,以达到最佳设计效果。

四、剪力墙砼工程量计算实例以一座10层建筑为例,其中一些节点、柱条较大,要求在剪力墙设计中进行详细计算。

假设该建筑的高度为30米,宽度为20米,剪力墙设计中应按以下方式进行砼工程量计算:1. 墙板:V=0.55×20×30×10=3300立方米2. 节点部位:V=5×0.8×1.8×10=72立方米3. 柱条部位:V=0.785×1.2²×10=11.3立方米综合计算得出该剪力墙砼工程量为3383.3立方米。

五、总结由于剪力墙在建筑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剪力墙的工程量计算也十分关键。

剪力墙砼工程量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确计算,并考虑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设计,以确保构建出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建筑物。

剪力墙钢筋计算详解

剪力墙钢筋计算详解

剪力墙钢筋计算详解1、暗柱钢筋计算(1)(A)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B)顶层: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C)纵筋根数:按图数(D)箍筋计算:(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E)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2)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3)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4)剪力墙中的连梁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5)拉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墙身纵筋计算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3、墙身垂直钢筋(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200。

剪力墙剪跨比计算公式

剪力墙剪跨比计算公式

剪力墙剪跨比计算公式
狭义的剪跨比为承受集中荷载的简支梁中,剪跨与梁截面有效高度的比值,最外侧的集中力到临近支座的距离a为剪跨,计算公式为:
λ=a/h_0 \\
广义剪跨比为承受集中荷载或均布荷载的构件截面弯矩除以剪力计算值乘以墙肢截面有效高度,规范给出的计算公式为:
λ=M^c/(V^ch_0) \\
λ—剪跨比,应按柱端或墙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计算值M^c对应的截面组合剪力计算值V^c及截面有效高度h_0确定,并取上下端计算结果的较大值;反弯点位于柱中高部的框架柱可以按柱净高与2倍柱截面高度之比计算。

全部钢筋计算公式及钢筋锚固长度计算

全部钢筋计算公式及钢筋锚固长度计算

全部钢筋计算公式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剪力墙钢筋计算

剪力墙钢筋计算

剪力墙钢筋计算一、墙体水平分布钢筋节点做法1、墙端无暗柱时:水平分布钢筋=墙长-保护层+10d弯拐(水平钢筋弯拐放置在竖向分布钢筋外侧)。

2、墙端为暗柱不连续通过时:(1)水平分布钢筋=墙长-保护层-暗柱纵筋直径(按图集上水平分布筋是要紧贴角筋内侧,如果这样扣减施工很困难,通常情况是再-25mm,让水平分布筋端部与暗柱纵筋留出一个25mm的空位)+10d弯折。

(2)外侧水平分布钢筋连续通过转弯(As1≦As2)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长度。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暗柱纵筋直径-25mm+15d弯折。

(3)外侧水平分布钢筋连续通过转弯(As1=As2)时: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长度。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暗柱纵筋直径-25mm+15d弯折。

(4)外侧水平分布钢筋在转角处搭接(这种做法也是施工过程中用得较多的一种方式)。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8Lae(18G901-1图集中此处0.8Lae弯折是放在暗柱纵筋内侧的,如果实际施工中放在暗柱纵筋内侧那我们在翻样计算的时候还需-暗柱纵筋直径-25mm)。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暗柱纵筋直径-25mm+15d弯折。

3、墙端为端柱转角墙时:外侧钢筋=墙净长+≧0.65Lae+15d弯折。

内侧钢筋(直锚长度≧lae)=墙净长+锚固长度。

内侧钢筋(直锚长度<lae)=墙长-保护层-柱纵筋直径-25mm+15d弯折。

4、墙端为端柱翼墙时:外侧纵筋直锚时(直锚长度≧lae)=墙净长+锚固长度。

内侧纵筋直锚时(直锚长度≧lae)=墙净长+锚固长度。

外侧纵筋弯锚时(直锚长度<lae)=墙长-保护层-柱纵筋直径-25mm+15d弯折。

内侧纵筋弯锚时(直锚长度<lae)=墙长-保护层-柱纵筋直径-25mm+15d弯折。

5、端柱端部墙时:外侧钢筋(直锚长度≧lae)=墙净长+锚固长度。

内侧钢筋(直锚长度≧lae)=墙净长+锚固长度。

外侧钢筋(直锚长度<lae)=墙长-保护层-柱纵筋直径-25mm+15d弯折。

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

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

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一、引言剪力墙是一种常用的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刚度特性。

在剪力墙设计中,轴压比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受力性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的相关内容。

二、剪力墙的轴压比剪力墙的轴压比定义为剪力墙柱子轴力与其承载力的比值。

轴压比越大,代表剪力墙柱子所承受的轴向压力相对承载力较大,结构的稳定性较差。

轴压比的计算公式如下:轴压比 = 剪力墙轴力 / 剪力墙承载力其中,剪力墙轴力通常通过结构分析计算得出,剪力墙承载力则根据设计规范和验算方法得到。

三、轴压比的影响因素剪力墙的轴压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常见的几个影响因素:1. 剪力墙尺寸和布置剪力墙的高度、宽度、厚度等尺寸参数都会影响轴压比。

较小的剪力墙尺寸会导致轴压比增大,增加结构的不稳定性。

而合理的剪力墙布置可以减小轴压比,提高结构的受力性能。

2. 材料性能剪力墙所采用的材料的强度、刚度等性能参数也会对轴压比产生影响。

高强度材料可以提高剪力墙的承载力,降低轴压比。

3. 水平荷载剪力墙受到的水平荷载也会对轴压比有所影响。

较大的水平荷载会导致剪力墙受压能力不足,轴压比增大。

4. 建筑高度建筑的高度也是影响轴压比的重要因素。

较高的建筑会增大剪力墙的轴压比,需要采取相应的结构设计措施来保证其稳定性。

四、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剪力墙设计中需要对轴压比进行限制。

国家相关规范中通常给出了针对不同工况和结构类型的轴压比限值。

以下是常见的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的示例(仅供参考):1.一般住宅建筑的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为0.6;2.商业办公建筑的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为0.7;3.高层建筑的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为0.8;4.特殊结构和重要设施的四级剪力墙轴压比限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限值仅作为设计参考,具体的轴压比限制还需要根据结构的特点和设计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