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粒缺伴发热的抗感染治疗及案例介绍ppt
合集下载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热时的抗感染治疗PPT
抗感染治疗的原则
经验性用药
在明确病原体之前,可根据临 床经验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 。
联合用药
在某些严重感染情况下,可能 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感染药物 。
及时诊断
对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热应尽 早诊断,明确感染源。
针对性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敏感的抗感染药物。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密切监测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 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代谢改变
发热可引起代谢增快,加 重心脏负担,导致心率加 快、呼吸急促等症状。
免疫功能抑制
发热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 能降低,增加感染风险。
抗感染治疗的意义
控制感染源
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能 够控制感染源,减轻病情 。
缓解症状
抗感染治疗有助于缓解发 热、咳嗽、疼痛等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
及时抗感染治疗可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
分类
根据粒细胞缺乏的原因,可分为 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和后天获得 性粒细胞缺乏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病因多种多样, 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药物因素 、感染因素等。
发病机制
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涉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包括免疫系 统异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损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抗寄生虫药物
吡喹酮
对多种寄生虫感染有效,如血吸虫病 、肺吸虫病等。
青蒿素
主要用于疟疾的治疗,通过干扰疟原 虫的细胞膜结构及功能而起到抗疟作 用。
05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热时的护理与预防
护理措施
监测体温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 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发
热。
保持清洁
一例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感染治疗分析PPT
联合治疗策略
总结词
采用两种或多种抗菌述
联合治疗策略是为了提高治疗效果而采用两种或多种 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对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 患者,由于其免疫力低下,单一药物治疗可能难以控 制感染,因此联合治疗策略常被采用。联合治疗可以 增加对病原体的覆盖面,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 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但联合治疗也需要注意药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 行治疗。
03
发热的原因分析
感染性发热
诊断标准
发热伴有感染灶,如肺炎、尿路感染等,血象检 查显示白细胞减少或缺乏。
常见病原体
细菌、病毒、真菌等。
治疗原则
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 疗。
非感染性发热
诊断标准
发热不伴感染灶,血象检查显示白细胞减少或 缺乏。
常见病因
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药物反应等。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或停药等。
发热的诊断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史、用药史、自身免疫 性疾病等。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是否有感染灶,如皮肤、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等。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培养、痰培养等检 查,以确定病原体或白细胞计数。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等,有助于发现感染灶和诊断病 因。
粒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吞噬和杀 灭入侵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起到防御作用。
炎症反应
粒细胞能够分泌炎症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对损伤和 感染部位进行修复。
免疫调节
粒细胞能够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维持免疫系统 的平衡。
粒细胞缺乏的症状
01
02
03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热时的抗感染治疗PPT课件
治疗结果
经验总结
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粒 细胞计数逐渐上升,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热,应尽早使用 抗生素和免疫增强剂进行治疗,同时注意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案例二:失败教训总结
患者情况
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因粒细胞缺乏症发热入院治疗。
治疗方案
采用常规抗生素进行治疗,未使用免疫增强剂。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可能出现发热、感染、疲劳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败血症、 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
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主要依据外周血检查结果,当外周血中粒细胞数量明显减 少时即可诊断为粒细胞缺乏症。同时,还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02
发热与抗感染治疗的重 要性
发热对人体的影响
详细描述
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是指在接触可能的病原体前或发生感染前,采取一系列预防性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这些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加强手卫生、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等。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 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也是必要的。
04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热 的抗感染治疗药物选择
抗生素类药物
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总结词
根据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详细描述
针对性抗感染治疗主要依赖于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对病原体敏感的抗菌药物。通过实验室检测确定病原体 种类和药敏情况后,医生可以调整抗菌药物种类和剂量,以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总结词
在接触可能的病原体前或发生感染前,采取预防性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01
02
03
体温调节
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业务PPT资料课件
或预计48小时内ANC<0.5×109/L这老伯我听说过,老伴早已过世,每月除政府的补贴外,生活仅靠这家店维持,生活的担子压得他好累。但当乞丐乞讨之时,他会端上一碗热汽腾腾的馄饨;放学晚归的学生,小巷无灯,总也能感受到微弱灯光下的爱。感动的心绪不只一次涌动......
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是指ANC<0.1×109/L
➢ 血象:白细胞数目偏低;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9/L 。
➢ 骨髓象:粒系增生均受抑制。
➢ 咽拭子培养及血培养:确定病原菌。 这老伯我听说过,老伴早已过世,每月除政府的补贴外,生活仅靠这家店维持,生活的担子压得他好累。但当乞丐乞讨之时,他会端上一碗热汽腾腾的馄饨;放学晚归的学生,小巷无灯,总也能感受到微弱灯光下的爱。感动的心绪不只一次涌动......
头痛
这老伯我听说过,老伴早已过世,每 月除政 府的补 贴外, 生活仅 靠这家 店维持 ,生活 的担子 压得他 好累。 但当乞 丐乞讨 之时, 他会端 上一碗 热汽腾 腾的馄 饨;放 学晚归 的学生 ,小巷 无灯, 总也能 感受到 微弱灯 光下的 爱。感 动的心 绪不只 一次涌 动......
感染性症状 这老伯我听说过,老伴早已过世,每 月除政 府的补 贴外, 生活仅 靠这家 店维持 ,生活 的担子 压得他 好累。 但当乞 丐乞讨 之时, 他这会老端伯我上听一说碗过热,汽老腾伴腾早的已馄过饨世;,放每学月晚除归政的府学的生补,贴小外巷,无生灯活,仅总靠也这能家感店受维到持微,弱生灯活光的下担的子爱压。得感他动好的累心。绪但不当只乞一丐次乞涌讨动之..时...., 他会端 上一碗 热汽腾 腾的馄 饨;放 学晚归 的学生 ,小巷 无灯, 总也能 感受到 微弱灯 光下的 爱。感 动的心 绪不只 一次涌 动......
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是指ANC<0.1×109/L
➢ 血象:白细胞数目偏低;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9/L 。
➢ 骨髓象:粒系增生均受抑制。
➢ 咽拭子培养及血培养:确定病原菌。 这老伯我听说过,老伴早已过世,每月除政府的补贴外,生活仅靠这家店维持,生活的担子压得他好累。但当乞丐乞讨之时,他会端上一碗热汽腾腾的馄饨;放学晚归的学生,小巷无灯,总也能感受到微弱灯光下的爱。感动的心绪不只一次涌动......
头痛
这老伯我听说过,老伴早已过世,每 月除政 府的补 贴外, 生活仅 靠这家 店维持 ,生活 的担子 压得他 好累。 但当乞 丐乞讨 之时, 他会端 上一碗 热汽腾 腾的馄 饨;放 学晚归 的学生 ,小巷 无灯, 总也能 感受到 微弱灯 光下的 爱。感 动的心 绪不只 一次涌 动......
感染性症状 这老伯我听说过,老伴早已过世,每 月除政 府的补 贴外, 生活仅 靠这家 店维持 ,生活 的担子 压得他 好累。 但当乞 丐乞讨 之时, 他这会老端伯我上听一说碗过热,汽老腾伴腾早的已馄过饨世;,放每学月晚除归政的府学的生补,贴小外巷,无生灯活,仅总靠也这能家感店受维到持微,弱生灯活光的下担的子爱压。得感他动好的累心。绪但不当只乞一丐次乞涌讨动之..时...., 他会端 上一碗 热汽腾 腾的馄 饨;放 学晚归 的学生 ,小巷 无灯, 总也能 感受到 微弱灯 光下的 爱。感 动的心 绪不只 一次涌 动......
肿瘤患者粒缺伴发热的抗感染治疗策略
β-内酰胺类
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和头 孢菌素类,适用于革兰 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
阴性菌感染。
氨基糖苷类
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等,主要用于革兰氏阴
性杆菌感染。
大环酯类
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主要用于支原体、衣
原体等感染。
喹诺酮类
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 星等,对多种革兰氏阳 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
有抗菌作用。
新的靶点。
多学科合作
03
加强多学科合作,包括肿瘤科、感染科、药学等,共同推进抗
感染治疗的研究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联合抗感染治疗是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这 种治疗方法适用于严重感染或耐药性较高的病原菌,能够更全面地覆盖病原菌种 类,降低耐药性产生的风险。
04
CATALOGUE
肿瘤患者粒缺伴发热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
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 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 接触感染源。
抗生素选择
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有效的抗生 素进行治疗。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对于高危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感染风险。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抗感染治疗 方案。
研究展望与挑战
新型抗生素的研发
针对耐药病原体的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是未来的重要方 向。
03
CATALOGUE
肿瘤患者粒缺伴发热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总结词
根据患者病情和既往经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详细描述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是在未明确病原菌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的 病情和既往治疗经验,选择一种或多种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 疗。这种治疗方法的目的是快速控制感染症状,减轻患者痛 苦。
粒缺伴发热处理指南课件PPT课件
Fever and Neutropenia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Version II /2006 by NCCN
NCCN对发热的定义:
单次体温>38.3℃或体温>38.0°C且持续时间≥1小时。
!多数发热由感染引起,但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如: 药物反应、肿瘤增殖、炎症反应、输血等,甚至还有一 些原因不明的发热。
感染风险评价(高危)
除了ANC降低之外,合并下列因素将使发生感 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1、住院病人; 2、临床合并症严重; 3、肿瘤未受控制而不断进展; 4、肺炎(肺部感染)或其他严重感染; 5、年龄>60岁; 6、近期做过干细胞移植; 7、肝肾功能异常; 8、脱水或低血压; 9、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病;
!感染早期一般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待培养结果出来 后,就可有针对性地投入抗生素。
粒减病人感染的处理:
1、药物治疗 *早期、足量用药 *先经验性用药,致病菌明确后有针对性给予药物 *注意药物副作用
2、随访 *复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 *检查感染部位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
3、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主要用于严重粒细胞低下且持续时间较长的 患者 *尽管预防性使用过抗生素,依然需要警惕感 染的可能
粒减伴发热时初始征象
*皮肤温度增高 *口腔疼痛
*疲倦 *心跳弱
*腹泻
*头痛
*感觉困惑、发晕、虚弱
*便
秘
*腹痛
*身体发冷或发热
*颤抖,特别是出汗之后
*身
体疼痛
*喉咙痛
粒减伴发热的早期处理:
一、自我处理 1、测口温4次/天,感觉不适时随测(进食或饮水之后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Version II /2006 by NCCN
NCCN对发热的定义:
单次体温>38.3℃或体温>38.0°C且持续时间≥1小时。
!多数发热由感染引起,但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如: 药物反应、肿瘤增殖、炎症反应、输血等,甚至还有一 些原因不明的发热。
感染风险评价(高危)
除了ANC降低之外,合并下列因素将使发生感 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1、住院病人; 2、临床合并症严重; 3、肿瘤未受控制而不断进展; 4、肺炎(肺部感染)或其他严重感染; 5、年龄>60岁; 6、近期做过干细胞移植; 7、肝肾功能异常; 8、脱水或低血压; 9、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病;
!感染早期一般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待培养结果出来 后,就可有针对性地投入抗生素。
粒减病人感染的处理:
1、药物治疗 *早期、足量用药 *先经验性用药,致病菌明确后有针对性给予药物 *注意药物副作用
2、随访 *复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 *检查感染部位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
3、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主要用于严重粒细胞低下且持续时间较长的 患者 *尽管预防性使用过抗生素,依然需要警惕感 染的可能
粒减伴发热时初始征象
*皮肤温度增高 *口腔疼痛
*疲倦 *心跳弱
*腹泻
*头痛
*感觉困惑、发晕、虚弱
*便
秘
*腹痛
*身体发冷或发热
*颤抖,特别是出汗之后
*身
体疼痛
*喉咙痛
粒减伴发热的早期处理:
一、自我处理 1、测口温4次/天,感觉不适时随测(进食或饮水之后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热时的抗感染治疗课件
繼發感染的病原學診斷難度大,而 且繼發感染的治療效差,死亡率高。與感 染相關的死亡主要由繼發感染引起。
三、初 始 評 估
1、採集病史:注意詢問旅遊史,寵物接觸 情況,結核接觸史,血液製品使用史,近 期抗生素使用史,家庭成員是否有類似症 狀。
2、查體:應著重檢查消化道、腹股溝、外 陰部、肛周區、肺部、鼻竇、耳道、皮膚、 血管置管處。
原則上用藥時間持續至中性粒細胞>500
個/ul, 可考慮停藥。具體可依據感染
部位及病原學估計治療時間。
皮膚、黏膜感染者:4-7天
敗血症(沒有心內膜炎):
病原體為G+菌 7-14天
病原體為G-菌 7-14天
金葡菌
14天
酵母菌
≧ 14天
鼻竇炎: 14-21天
肺炎: 14-21天
真菌感染(黴菌、酵母菌):持續治 療直到臨床、微生物檢查、放射學檢 查均提示感染已控制
針對癌症患者支持治療的多國協 作組織於2000年制定的多國協作組 織評分標準(MASCC-危險評分系 統)
MASCC-評分系統
1. 病人年齡 : ≧ 60歲或<60歲 2. 發熱時所在的地點 : 院內? 院外? 3. 臨床症狀或體征:沒有?嚴重? 4. 有無下列臨床體征:
脫水?合併真菌感染?低血壓? COPD?
(一)需要初始治療的原因 1.感染的粒缺病人在臨床表現上與非 感染病人鑒別困難,現有的診斷性實驗 不能迅速、有效、高敏地區分發熱的原 因: 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
2. 粒細胞缺乏症患者的感染死亡率高 在患者出現感染徵象開始階段就應該
經驗性地使用大劑量廣譜抗生素,而選擇 適當的初始治療方案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減輕副反應。
組織藥物濃度不夠?嚴重的粒細胞缺乏? 根據病原學使用藥物,並可考慮粒系
三、初 始 評 估
1、採集病史:注意詢問旅遊史,寵物接觸 情況,結核接觸史,血液製品使用史,近 期抗生素使用史,家庭成員是否有類似症 狀。
2、查體:應著重檢查消化道、腹股溝、外 陰部、肛周區、肺部、鼻竇、耳道、皮膚、 血管置管處。
原則上用藥時間持續至中性粒細胞>500
個/ul, 可考慮停藥。具體可依據感染
部位及病原學估計治療時間。
皮膚、黏膜感染者:4-7天
敗血症(沒有心內膜炎):
病原體為G+菌 7-14天
病原體為G-菌 7-14天
金葡菌
14天
酵母菌
≧ 14天
鼻竇炎: 14-21天
肺炎: 14-21天
真菌感染(黴菌、酵母菌):持續治 療直到臨床、微生物檢查、放射學檢 查均提示感染已控制
針對癌症患者支持治療的多國協 作組織於2000年制定的多國協作組 織評分標準(MASCC-危險評分系 統)
MASCC-評分系統
1. 病人年齡 : ≧ 60歲或<60歲 2. 發熱時所在的地點 : 院內? 院外? 3. 臨床症狀或體征:沒有?嚴重? 4. 有無下列臨床體征:
脫水?合併真菌感染?低血壓? COPD?
(一)需要初始治療的原因 1.感染的粒缺病人在臨床表現上與非 感染病人鑒別困難,現有的診斷性實驗 不能迅速、有效、高敏地區分發熱的原 因: 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
2. 粒細胞缺乏症患者的感染死亡率高 在患者出現感染徵象開始階段就應該
經驗性地使用大劑量廣譜抗生素,而選擇 適當的初始治療方案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減輕副反應。
組織藥物濃度不夠?嚴重的粒細胞缺乏? 根據病原學使用藥物,並可考慮粒系
粒缺发热经验性治疗策略ppt
粒缺伴发热患者的抗感染诊治流程
风险评估
临床评估 MASCC评估
治疗调整
根据病情进展和微生物学检 查结果调整初始给药方案
MASCC:多国癌症支持治疗学会评分系统
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
根据风险评估,确定初始 抗细菌治疗给药方案
治疗终点
根据ANC值、病原体或 感染部位确定治疗终点
Freifeld AG,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1;52(4):e56-e93.
1. Freifeld AG, Bow EJ,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1 Feb 15;52(4):e56-93 2. 胡龙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 年第12 卷第3 期:191-192 3. de Naurois J, Novitzky-Basso I,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 21(Supplement 5):v252–v256,2010
发热与感染的发生率
• 患者在≥1个疗程化疗后,发生与中性粒细胞缺乏有关的发热的比例1:
发热率(%)
100
80
60
10-50%
40
20
0 实体瘤
>80%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 在国内医疗条件下,当外周血WBC<0.5×109/L时,感染发生率可能达到 95.3%~98.1% 2。
•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粒缺感染相关死亡率高达11% 3。
粒缺患者感染风险评估
高危患者
• 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ANC<0.1×l09/L)或预计中性粒细胞 缺乏持续>7 d
• • 有以下任一种临床合并症(包括但并不限于)
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②口腔或胃肠道黏膜炎,吞咽困难 ③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或腹泻 ④新发的神经系统改变或精神症状 ⑤血管内导管感染,尤其是导管隧道感染 ⑥新发的肺部浸润或低氧血症,或有潜在的慢性肺部疾病
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治疗-PPT课件
3
年龄<60岁
2
Page 13
低危门诊患者的治疗
在家中静脉应用抗生素
每日长效静脉注射剂±口服治疗
家庭或诊室
仅口服治疗z
每8小时一次500mg环丙沙星,加每8小时一次500mg阿 莫西林/克拉维酸(1类)( 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可以使用环 丙沙星+克林霉素)
其他口服疗法缺乏很好验证(例如,左氧氟沙星)
疗 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如: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或美罗培南),或哌拉西林-三唑巴 坦,被推荐用于一线治疗 氨基糖苷类单药不应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间的经验性覆 盖或菌血症治疗,因为微生物对这类药物可很快发生耐药。
Page 15
经验性治疗
目的:是要预防细菌病原体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及死亡, 直至→能准确选择抗菌药物的血培养结果出现。
2. 如有临床指征,应取得来自其他可疑感染部位的培养标本。 1)尿培养(如果有症状、尿管以及异常尿液分析) 2)特殊位置培养 腹泻(梭状芽孢杆菌检测、肠道病原体筛查) 皮肤(穿刺/活检所致皮损) 血管通路附件皮肤炎症(考虑常规/真菌/分枝杆菌) 3)病毒培养 皮肤和粘膜上有水泡/溃疡 咽喉或鼻咽部有呼吸Pag道e 1病9 毒症状,特别是在发病时
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 严重低血压或感染性休克,没有一个确定的病原体(即临
床不稳定) 软组织感染Leabharlann Page 18明确病原
1. 推荐至少行两套血培养检查,如果存在中心静脉导管 (CVC),一套采集自存在CVC的管腔,另一套同时采集自外 周静脉区;如果无CVC,应送检不同静脉穿刺处的两套血培养 检查。
Page 3
病原菌
常见革兰氏阳性病原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肿瘤患者粒缺伴发热的抗感染治疗ppt(完整版)
亚胺培南单药治疗粒缺伴发热患者的疗效显著
研究显示,亚胺培南治疗粒缺伴发热肿瘤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达71%
N=102 有效 71%
无效 29%
不明原 已知病原 不明原 因发热 体感染 因感染
结果来自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02名1996-2001年入院治疗的肿瘤患者接受亚胺培南500mg IV 每6h治疗
头孢他啶对革兰阴性菌的 抗菌活性降低
头孢他啶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 的活性较弱
1.Spanik S et al. J Infect Chemother.1999;5:180-184 2. Fritsche TR et al.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03;47:435–440
根据可能致病菌初始经验性治疗
环丙沙星+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院内静脉给药
符合院外治 疗条件
高风险
院内静脉给药:单药治疗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碳青霉烯类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门诊观察4-24h,确保患者对初 始经验性治疗可以耐受,且患者 状态稳定可以出院治疗
根据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和/培养结果 调整抗菌药物,如
• 根据ANC 值、病原体 或感染部位 确定治疗终 点
粒缺伴发热患者重度感染风险评估
粒缺伴发热患者应进行重度感染并发症风险评估
临床评估 MASCC评估
经验性抗细菌治疗
根据风险评估确定: • 给药方式:口服或 静脉给药 • 给药地点:院外治 疗或入院治疗 • 治疗持续时间
临床重度感染风险评估
高风险患者
─ 化疗≥1个周期的实体瘤患者约10-50%出现发热 ─ 化疗≥1个周期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80%以上出现发热 约20-30%的发热有临床感染证据 常见感染部位有消化道、肺部和皮肤 菌血症发生率约为10-25%,常见于粒减持续时间长或重度粒减患者(ANC<
一例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感染治疗分析PPT课件
检查
• 血常规 :WBC 2.1×10^9/L,N% 84.7% N 1.8,L 0.3,PLT 31 10^9/L
• proBNP: 19833.00 pg/ml • PCT: 0.70 ng/ml • 淀粉酶 <30 U/L • D I C :PT 14.5s,INR 1.30,D-D二聚体
5.99 mg/L,余正常
①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有其他严重血流感染证据; ②X线影像学确诊的肺炎; ③在最终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前,血培养
为革兰阳性菌; ④临床疑有严重导管相关感染; ⑤任一部位的皮肤或软组织感染; 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入院日期:2013.10.20
辅助检查:
腹部CT示:升结肠近肝曲处肿块影,考虑恶性肿瘤可 能,伴周围渗出,网膜转移及多发肿大淋巴结,十二 指肠局部受累伴内瘘形成待排除,胆囊结石,胆囊炎, 左肾小囊肿,腹盆腔少量积液,扫及两肺慢性感染灶, 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既往史:无特殊 过敏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患者基本情况
10^9/L •肝功:直胆 13.0umol/L •胰淀粉酶:19711.0 IU/L
腹腔感染可能
结论:患者低烧,中性粒细胞高,手术创伤大,予以特治星抗感染治疗合理
参考指南
粒缺伴发热初始治疗分析
美国感染病学会中性粒细胞缺乏肿瘤患者抗菌 药物应用临床实践指南(2010)
NCCN癌症相关感染防治指南
亚太癌症患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和不明原因发 热治疗指南 (2005)
1.10 mg/L,余正常
生白: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针 100ug 皮下 qd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针 100ug 皮下(临 嘱)
抗感染:
停用 特治星 换用 亚胺培南 0.5 q6h ivgtt
• 血常规 :WBC 2.1×10^9/L,N% 84.7% N 1.8,L 0.3,PLT 31 10^9/L
• proBNP: 19833.00 pg/ml • PCT: 0.70 ng/ml • 淀粉酶 <30 U/L • D I C :PT 14.5s,INR 1.30,D-D二聚体
5.99 mg/L,余正常
①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有其他严重血流感染证据; ②X线影像学确诊的肺炎; ③在最终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前,血培养
为革兰阳性菌; ④临床疑有严重导管相关感染; ⑤任一部位的皮肤或软组织感染; 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入院日期:2013.10.20
辅助检查:
腹部CT示:升结肠近肝曲处肿块影,考虑恶性肿瘤可 能,伴周围渗出,网膜转移及多发肿大淋巴结,十二 指肠局部受累伴内瘘形成待排除,胆囊结石,胆囊炎, 左肾小囊肿,腹盆腔少量积液,扫及两肺慢性感染灶, 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既往史:无特殊 过敏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患者基本情况
10^9/L •肝功:直胆 13.0umol/L •胰淀粉酶:19711.0 IU/L
腹腔感染可能
结论:患者低烧,中性粒细胞高,手术创伤大,予以特治星抗感染治疗合理
参考指南
粒缺伴发热初始治疗分析
美国感染病学会中性粒细胞缺乏肿瘤患者抗菌 药物应用临床实践指南(2010)
NCCN癌症相关感染防治指南
亚太癌症患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和不明原因发 热治疗指南 (2005)
1.10 mg/L,余正常
生白: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针 100ug 皮下 qd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针 100ug 皮下(临 嘱)
抗感染:
停用 特治星 换用 亚胺培南 0.5 q6h ivgt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如何处理?
MASCC风险指数评分
特征
粒缺伴发热,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 无低血压(收缩压>90mm Hg) 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实体瘤或血液恶性肿瘤且无霉菌感染史 不伴有需静脉补液的脱水症状 粒缺伴发热,症状明显 无需入院治疗 年龄<60岁
分值
5
5√
4√ 4√ 3√ 3√
3
2
• 高风险患者:MASCC评分<21分,应入院给予经验性治疗 • 低风险患者:MASCC评分≥21分,应口服给药和/或门诊经验性治疗
早期评估的实验室检查及细菌培养
实验室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 • 白细胞分类计数 • 血小板计数 • 血浆肌酐浓度 • 尿素氮浓度 • 电解质浓度 • 肝转氨酶浓度 • 总胆红素浓度
血培养
• 至少两组血培养 − 中心静脉插管:分别来自 导管内和外周静脉 − 无中心静脉插管:来自不 同穿刺部位
• 可疑感染部位血培养 • 患者体重<40kg时,血培养
有效率
亚缺伴发热肿瘤患者的疗效与联合治疗相当
*P>0.05 VS亚胺培南
80%
头孢他啶对革兰阴性菌的 抗菌活性降低
头孢他啶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 的活性较弱
1.Spanik S et al. J Infect Chemother.1999;5:180-184 2. Fritsche TR et al.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03;47:435–440
粒缺伴发热肿瘤患者的治疗
抗细菌治疗 抗真菌治疗 抗病毒治疗 造血生长因子治疗
粒缺伴发热肿瘤患者的抗感染诊治流程
风险评估
初始经验性 抗细菌治疗
治疗调整
治疗终点
• 临床评估 • MASCC评估
• 根据风险评 估,确定初 始抗细菌治 疗给药方案
• 根据病情进 展和微生物 学检查结果 调整初始给 药方案
• 根据ANC值、 病原体或感 染部位确定 治疗终点
粒缺伴发热患者重度感染风险评估
粒缺伴发热患者应进行重度感染并发症风险评估
临床评估 MASCC评估
经验性抗细菌治疗
根据风险评估确定: • 给药方式:口服或 静脉给药 • 给药地点:院外治 疗或入院治疗 • 治疗持续时间
临床重度感染风险评估
高风险患者
根据可能致病菌初始经验性治疗
粒缺伴发热
低风险
院外治疗:口服给药
环丙沙星+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院内静脉给药
符合院外治 疗条件
高风险
院内静脉给药:单药治疗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碳青霉烯类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门诊观察4-24h,确保患者对初 始经验性治疗可以耐受,且患者 状态稳定可以出院治疗
根据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和/培养结果 调整抗菌药物,如
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 患者抗菌药物治疗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ANC)<0.5x109/L或预估未来48小时 内 ANC将减少到0.5x109/L以下称为 中性粒细胞缺乏,简称粒缺。
肿瘤患者常因化疗而导致中性粒细胞 缺乏
粒缺肿瘤患者常伴发热
单次口腔温度测量≥38.3℃或温度≥38.0℃且持续时间>1h称为发热,发热在 粒缺肿瘤患者较为常见
•加抗G+药物治疗蜂窝织炎或肺炎 •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治疗肺炎或革兰阴 性菌血症 •甲硝唑治疗腹腔症状或可疑艰难梭菌感染
IDSA 2002与2010指南对比
2010年IDSA指南明确指出:由于头孢他啶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
降低,且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活性较弱,因此不再推荐头孢他啶为 经验性单药治疗粒缺伴发热患者的首选药物
亚胺培南单药治疗粒缺伴发热患者的疗效显著
研究显示,亚胺培南治疗粒缺伴发热肿瘤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达71%
N=102 有效 71%
无效 29%
不明原 已知病原 不明原 因发热 体感染 因感染
结果来自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02名1996-2001年入院治疗的肿瘤患者接受亚胺培南500mg IV 每6h治疗
─ 化疗≥1个周期的实体瘤患者约10-50%出现发热 ─ 化疗≥1个周期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80%以上出现发热 约20-30%的发热有临床感染证据 常见感染部位有消化道、肺部和皮肤 菌血症发生率约为10-25%,常见于粒减持续时间长或重度粒减患者(ANC<
0.1x109/L)
针对粒缺伴发热的肿瘤患者应选择适当抗菌药物,早期开 始经验性治疗!
体积应小于总血容量的1%
总血量约为70mL/kg
粒缺患者感染常见致病菌
G+致病菌
G−致病菌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 • 肠球菌,包括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 草绿色链球菌 • 肺炎链球菌 • 化脓性链球菌
• 大肠埃希菌 • 克雷伯杆菌 • 产气肠杆菌 • 铜绿假单胞菌 • 枸橼酸杆菌属 • 不动杆菌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临床评估
低风险患者
粒减持续时间>7天且ANC≤0.1x109/L 和/或
伴有明显的并发症,如低血压、肺炎、 新出现的腹痛或神经病学改变
粒减持续时间≤7天 或
无并发症或并发症不明显
推荐治疗方式:入院给予经验性治疗 推荐治疗方式:经验性口服给药
临床案例—病例简介和诊断
病史:65岁女性。以NHL化疗后4个月,鼻塞、耳鸣、呼吸困难1个月入院。 患者于14个月前在某医院行颈部淋巴结活检并行6个周期化疗(具体不详)。1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耳鸣、呼吸困难症状来我院就诊。诊断为NHL 并鼻腔浸润、双上颌窦炎。入院后因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并相继行咽部 放疗,每次2Gy,共18 次。后行全身化疗。在此期间无不良反应。于全身化 疗结束的次日突然出现发热、多汗、畏寒、寒战、咳嗽、咳痰、全身肌肉酸 痛。
查体:T38.7℃,BP100/70mmHg,P84/min,R19/min。精神萎靡,浅表 淋巴结未扪及,颈部正中见气管套管,管腔内见少量白色黏液,颈软,双肺 呼吸音强,双肺底部闻及湿性罗音。
辅助检查:WBC0.5×109/L,N0.3ⅹ109/L ,L0.1ⅹ109/L, RBC2.7ⅹ1012/L ,MCV65.5fl,Hgb80g/L,Plt84ⅹ109/L 。大便高倍镜未 见到真菌。X线胸片显示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