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大数据平台数据架构图 完整流程图

合集下载

基于Hadoop系统大数据平台在天津市地震局的应用

基于Hadoop系统大数据平台在天津市地震局的应用

基于Hadoop系统大数据平台在天津市地震局的应用作者:丁晶李刚谭毅培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第18期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所接触的数据量也在呈爆炸式增长,存储的数据也由GB、TB级迈向PB、ZB级,对传统的数据存储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而HDFS分布式存储系统以其低成本与高效率满足了我们海量数据存储的需求。

天津市地震局也通过建立起了Hadoop大数据平台对测震台网产生的大量宝贵的地震数据进行存储与应用。

【关键词】地震存储技术数据 Hadoop HDFS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信息量也在呈爆炸式增长。

在地震行业中也是如此,每天最少会产生几GB的SEED文件,解压后的文件达到几十GB,加上其他一些辅助信息和索引信息,每年至少会产生几十TB的数据量。

而且随着地震台站数量和强震数据的不断增多,可以预见今后的测震数据增速会越来越快。

如何有效存储管理这些海量数据,确保这些珍贵数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丢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天津市地震局从2014年开始,通过对11台PC服务器建立起了Hadoop 大数据系统,用于进行测震台网数据的存储与应用。

1天津市地震局Hadoop系统介绍Hadoop系统近几年发展迅速,它是由Apache基金会所开发的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是一种分布式处理软件框架,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并充分利用计算机集群的优势进行高速运算和安全存储。

Hadoop包括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分布式数据库HBase、海量数据并行编程模型与计算框架MapReduce、分布式数据仓库Hive、分布式协调系统zookeeper等等。

HDFS即基于Hadoop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HDFS具有高容错性的能力,使得该文件系统具有较好的容错特性,且可以在通用平台上使用,故此能够将该文件系统在廉价的机器上部署(郝伟姣等,2009);HDFS还具备高吞吐量特性,对超大数据集系统的应用程序有着良好的支持与服务。

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容灾备份项目设计方案

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容灾备份项目设计方案

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容灾备份项目设计方案XXX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XX月XX日目录一概述 (3)二建设目标 (3)三建设内容 (4)四规划设计 (4)4.1 政务云灾备架构规划设计 (6)4.2 部署方案设计 (7)4.3 灾备服务等级设计 (8)五解决方案 (10)5.1 数据库备份 (10)5.2 业务文件备份 (10)5.3 业务应用操作系统备份 (10)5.4 虚拟化平台备份 (11)5.5 数据压缩 (11)5.6 全局源端重复数据删除 (11)5.7 断点续传 (12)5.8 备份数据有效性验证 (12)5.9 备份空间测算 (12)5.10 备份策略规划 (13)5.11 灾备数据恢复服务 (13)5.11.1 虚拟机自动异机恢复 (14)5.11.2 文件丢失与误删 (14)5.11.3 数据库故障 (14)5.11.4 服务器系统故障 (14)一概述随着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新一代云中心在统筹利用信息化资源,统筹管理和节约国家信息化支出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委办局业务上云已经初具规模,各地市云平台建设渐入佳境。

但是,地震、水灾、火灾等天灾突如其来;错误操作、人为破坏、恐怖袭击等人祸防不胜防;设备失效、软件错误、通讯中断、病毒木马等技术风险无处不在。

在各级政府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今天,一旦业务中断、数据丢失,可能造成的是致命威胁。

甚至导致政府正常运转和对外服务中断。

数据显示,40%的政府机关平均 3 年就会遇到一次意外威胁,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作为今后政府行业信息化运行的平台,没有一个健全的灾备体系来应对这些事故隐患,造成的后果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结合XXX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的建设规划,将统筹规划和建设云灾备中心,以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云业务系统灾备需求,有效应对信息安全事件频发的严峻形势,而且能够避免政府信息化建设投资分散和重复建设,实现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技术人力资源的共享,确保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有序发展。

地质灾害预警平台方案

地质灾害预警平台方案

地质灾害预警平台方案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的地质现象,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地质灾害预警平台,提前预警和预防这些灾害的发生。

以下是一个关于地质灾害预警平台方案的详细介绍。

一、技术架构1.数据采集:通过地质监测设备,如地震仪、山体监测仪、气象站等,实时获取地质灾害相关数据。

这些设备应分布在易发地质灾害区域,通过传感器将数据传输到地质灾害预警平台。

2.数据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模型以预测地质灾害的可能发生。

采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历史灾害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实时监测数据,提取地质灾害发生的关键特征。

3.预警发布: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通过网络平台、手机短信、电视等渠道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应包括地质灾害的类型、可能发生的地点、预计时间和建议的防灾措施。

二、关键技术1.数据采集:地质监测设备的选择和部署是地质灾害预警平台的重要环节。

不同地质灾害需要不同的监测设备,如地震设备、温度湿度传感器、岩石位移监测仪等。

这些设备应具备高精度、高实时性和长时间稳定运行的能力。

2.数据分析:地质灾害预警平台需要建立灾害发生的预测模型,可通过历史灾害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建立统计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

同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以及监控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技术创新点1.数据共享与智能分析:地质灾害预警平台应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机制,使得各级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和共享。

同时,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对多种监测数据的智能分析,提高地质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支持地质灾害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采用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模式,实现平台的高可用性和高可扩展性。

四、平台应用场景1.公众防灾:公众通过地质灾害预警平台可以了解到周边地区的灾害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如撤离、加固建筑等。

I-GeoSeis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软件

I-GeoSeis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软件

合成记录-井旁地震道相关 性平面分布分析
标定校正
过井地震剖面交互 验证
构造解释与地层格架建模
结合井对比分层数据,利用地震在高级序界面或地震标准层位横向连续性好的特点,以 高级序界面控制,进行井震结合统层,并在“分级控制”原则指导下,建立精确的低级序地 层格架。
井分层、 井位等
三维地震 数据体
测井曲线
■ 时间域、深度域和地质年代域实时转换
为方便地质研究,并符合地质家的思维习惯,对无论是在时间域还是深度域中提供的 数据,均可通过建立的速度模型和层序模型,统一在深度域中显示和分析,并可在剖面、 平面和三维视图内进行三种域的实时切换。
■ 实时三维体透视
软件提供的三维显示能力强、效率高,可很好的满足开发区块高分辨率地震大数据体、 大量井数据的显示要求。同时所采用的三维体透视技术地质体显示特征细腻、交互流畅。
速度分析与建模 构造成图
地震沉积相
地震沉积相学分析
地质分析
沉积相综合解释 交互分析 储层参数预测
三维可视化
三维可视化
I-GeoSeis 工作流程
钻井数据
测井数据
测井曲线标准化
地震数据 叠后数据处理
地质成果
生产数据
坐标转换
时间/深度/地 质年代域的测 井、地震综合
剖面视图
井、测井、地 质、地震信息 综合平面视图
谷或正/负零点。而且,采用基于 GPU 的并行算法,追踪速度快。
井震结合统层 利用地震标准层或高级次层序界面的空间连续性好、层位控制能力强的特点,在井震精
确标定基础上,可通过建立井震联合骨架剖面进行大区域的层位检查。
建立骨架剖面
[全局平均速度曲线]
地质分层深-时转换

如何利用地震解释成果绘制构造成果图

如何利用地震解释成果绘制构造成果图

交流提纲: ➢一、数据准备和有效性检验 ➢二、层位标定 ➢三、断层、层位解释 ➢四、绘制初步构造图
三、断层、层位解释
1、断层的解释
断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对于油气的 运移和聚集起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对断层的解 释是地震解释的重要内容.实际对比中由于断层附 近地层产状的变化,形成不同类型的断层,在断层 附近地震反射波错断特征变的十分复杂,因而,做 好断层解释是时间剖面构造解释的关健。
一、数据准备和有效性检验
1、资料准备
A、首先要收集与本区或邻区有关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 主要包括有:水平叠加和叠加偏移时间剖面,测线坐标和 相应的地质资料,测网图等。
B、了解工区区域地质背景,仔细研究与解释有关的地质和地 球物理资料,要做到对工区区域地质背景,盆地类型和主 要构造特点有一基本认识。
一、数据准备和有效性检验
(6)闭合断层 在进行层位环路闭合之前,应先对断层面进行环路闭合。先闭合断 层的好处: a、在复杂构造区,断层样式有助于确定存在该地区的构造类型。 b、当在一个包含有较低的地震频率,或数据不太一致的剖面的一 部分上绘制层位图像时,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 一条存在的断层会产 生闭合差。
三、断层、层位解释
三、断层、层位解释
E、断裂系统组合
通过时间切片及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合理进行断裂组合。 利用三维相干技术来检验断点,精确确定断层面的分布范围和 断层间的搭接关系,合理地反映构造和断层的空间分布特点。 剖面上断层的关系同平面上断层间的平面组合关系要保持一致, 明确断层间的主次之分。
001176 001174
构造图绘制的步骤
构造图是 通过钻井、测 井、地震资料 的综合解释为 依据作出的平 面图件。
交流提纲:

地震数据研究分析

地震数据研究分析

• 42•通过对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发生的地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频率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地震进行风险等级划分,目的在于加强对不同的区域地震的风险监控,从而提高地震预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由于近几年自然生态的破坏、全球变暖等原因,很多地区都遭受了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其带给使得国家、政府以及人民的伤害和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但我们可借助科学的方法掌握其发生规律,便于人们防范地震、减少社会损害与经济损失。

20世纪初期,法国的天主教会在上海设置了地震的观测项目,并开始研究、探测地震。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开始自行建立地震监测台,扩展了地震数据信息收集范围,数据量也随之增多。

时代在不断进步,人们对地震的监测与研究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新兴技术的不断迭代,提高了人们对地震的风险监控与预测,加强对地震的认识与防范。

例如我国推出了地震预警app 以及公众号,这不仅仅提高了人们应对地震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地震所带来的伤害。

虽然地震有着很大的随机性,但根据震区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分析统计,就能够相对准确地做出地震预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灾害的破坏度。

据统计,如果地震预警时间在3秒可降低14%的伤亡率;若时间在10秒可以减少39%的伤亡率;如果在60秒则可以降低95%的人员伤亡,同时地震预警是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

中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印度洋板的交界处,地震发生频率高,尤其是在新疆、西藏、四川等地。

因此能够有效地地震预警对中国、乃至全球都是很有必要。

自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成功预报后,我国近十余年又有几次较好的地震预报,这可以明显看出,在震前一段时间内会有可见的变化,无论是天气上或者动植物往往都会呈现异象。

如今大数据技术日渐成熟,利用数据分析方法对地震做出分析预测将会成为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1 地震风险划分及预测1.1 数据来源本文在大数据分析的实验场景下,运用相关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地震台网2019年2月20日至2020年2月19日的地震数据进行解读。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标准化研究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标准化研究

学术研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标准化研究■ 席继楼 薛 兵 孙汉荣 高尚华 武建华 刘 超(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摘 要:201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会议上,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为了规范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建设、运维和管理,促进实验场区域科学研究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本着继承、融合、补充及扩展等原则,开展了地震科学实验场标准化研究暨通用技术要求的编写工作。

本文通过综合调研和分析国内外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基本概况、最新发展动态及研究进展,分析和总结相关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最新科学设计方案,研究内容基本涵盖地震科学实验场的一般要求、基础监测、科学数据以及科技成果等几个重要方面。

本研究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及要求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和纲要性,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地震行业标准化研究现状,以及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的具体要求,开展系列标准的研究和编写工作。

关键词: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标准化研究,通用技术要求,标准编写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02.010Study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hina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XI Ji-lou XUE Bing SUN Han-rong GAO Shang-hua WU Jian-hua LIU Chao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Abstract: Chinese government announced to construct China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 (abbreviated as CSES) on May 12, 2018, in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Fourth Continental Seismological Conference.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construction,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CSES, and promote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g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the standardization research on the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SES ar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inheritance, integration, supplementation and expansion. Furthermore, in view of the latest scientific design scheme of CSES,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standard basically covers general requirements, basic monitoring, scientific data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CSE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basic situation, the latest development trend and research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Relevant new methods and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result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s the technical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 involved in this study can be seen as principles and outlines to a certain extent, related standards can be develop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research in the seismic industry and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SES. Keywords: China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 standardization research,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tandards compilation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YFC1503700)、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专项(项目编号:2019CSES0115)资助。

破坏性地震应急专题地图产出流程与制作规范

破坏性地震应急专题地图产出流程与制作规范

破坏性地震应急专题地图产出流程与制作规范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破坏性地震应急专题地图的产出流程与制作规范破坏性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对人类生活和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地震数据现场处理工艺流程ppt课件

地震数据现场处理工艺流程ppt课件
根据合同要求选择合理的处置流程及处置参数; 评价每个处置步骤的输出结果,诊断由于
处置参数不适宜所呵斥的各种问题。
3、现场处置的内容 现场处置主要包括实验资料及消费资料两部分处置。
3、1 实验资料处置 阅读野外实验方案,了解实验目的和野外任务 方法。 实验工程:干扰波调查,环境噪腔调查,激发要素,
接纳要素,观测系统等。
(10)速度谱解释 1) 先解释质量比较好的速度谱,再解释其它速度谱。 2) 单谱解释时,先解释反射能量较好的速度点,再解释其它
速度点。 3) 速度在纵向、横向变化要有规律。纵向速度普通随深度添
加而添加;同一地层速度横向坚持相对稳定。 4) 对资料差,速度谱上难于求准速度的剖面段,应做速度扫
描。 5) 留意避开多次波和其它干扰波速度。
docincom地震数据处置是地震勘探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场处置在地震采集质量监控判别野外施工能否完成地质义务及时反响施工中存在问题等方面正发扬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震数据现场处置工艺流程 地震数据的储存与维护
地震资料处置根底知识
一. 地震勘探根底知识 二. 地震资料处置根本概念及内容 三. 现场处置目的、义务及内容
D. 观测系统定义及显示。 运用SPS信息完成观测系统定义。
E. 不正常道、炮编辑。 1) 一向道:某检波点在采集过程中一直没有正常任务。 2) 强干扰:当干扰波较明显的影响叠加剖面质量时,应进展编辑。
F.加载观测系统。
(2) 高通滤波 消除低频干扰波,普通选取低截频率为8~12Hz。
(3) 线性动校正(3D) 1)选择每炮中的一个或多个近陈列。 2)选择初至波速度。 3)线性动校正。 4)检查校正异常。
(13)最终叠加 原那么:运用自动剩余静校正后,叠加剖面的质量不低于初

地震大数据流式计算研究

地震大数据流式计算研究

2021.08理论算法地震大数据流式计算研究王鹏辉,司冠南(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00)摘要:在地震数据处理方面,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较高,而且随着地震检测台站的不断增多,地震数据的容量也在不断增加。

针对这些特点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出一种基于Spark Streaming技术的地震数据流式处理算法。

将原始地震数据经过清洗再由数据分发器Kafka传输至Spark大数据计算框架,使用Spark核心api-Spark Streaming进行流式计算,将计算结果实时存入数据库,最后在进行数据实时可视化。

关键词:大数据;spark;流式处理Research on big data flow computingWang Penghui,Si Guannan(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000)Abstract;In the aspect of seismic data processing,the requirement of real-time data,is high,an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eismic detection stations,the capacity of seismic data,is also increasing.In view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combined with big data technology,a seismic data stream processing algorithm based on spark streaming technology is proposed.The original seismic data is cleaned,and t h en t r ansm i t ted to the spark big data compu t ing framework by the data dis tributor Kafka.The spark core API spark streaming is used for streaming calculation,and the calculation resuIts are stored in the database in real time.Finally,the data,is visualized in real time.Keywords;big data;spark:st r eaming processingo引言地震数据的实时处理,可以更好对数据变化的检测,从而进行之后的决策。

Hadoop平台下的地震波形数据存储与应用规划

Hadoop平台下的地震波形数据存储与应用规划

Hadoop平台下的地震波形数据存储与应用规划作者:王丹宁柴旭超王文青来源:《软件工程》2016年第01期摘要:地震波形数据的存储与应用是国家地震数据灾备中心的重要业务之一。

本文主要针对海量地震波形数据基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和文件系统的存储方式所存在的数据存储离散、查询效率低下等问题,从大数据平台的角度,提出基于Hadoop的地震波形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着重阐述了业务需求、功能设计和实现原理。

希望为国家地震数据灾备中心存储平台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地震波形数据;Hadoop;Hbase;数据解析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Introduction)地震科学数据作为中国地震局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之一,对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业务提供强大的底层数据支持。

多年来,地震科学数据经过不断的采集、观测、传输、存储,形成了极大的数据规模,相应地,地震局各级机构分别构建了自己的数据存储和应用系统。

2008年,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拟建设国家地震数据灾备中心,2013年,项目开始实质运行,至今,已经进入软硬件测试和存储方案设计阶段,将来汇入灾备中心的地震数据如何进行存储和应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地震数据存储和应用现状(The status ofearthquake data storage and application)地震数据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进行认识。

狭义上,地震科学数据按照其获取途径可以划分为观测数据、探测数据、调查数据、实验数据和专题数据[1];按照观测手段可以划分为测震、前兆等数据。

比如,专业上习惯称测震数据为地震波形数据,为了规范地震波形数据的存档和交换,方便地震研究人员使用,由FDSN、IRIS和USGS共同发布的地震数据交换标准(The 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Earthquake Data,简称SEED)便成为国内地震行业地震波形数据的标准数据格式[2]。

针对地震资料解释的GeoEast云计算管理系统应用

针对地震资料解释的GeoEast云计算管理系统应用

第28卷第4期2020年10月Vol.28No.4Oct.202035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LICATIONS OF PETROLEUM•特邀论文•针对地震资料解释的GeoEast云计算管理系统应用杨显峰,郭峰,曹士炳,罗刚,张卫华,林辉(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计算机技术服务中心)摘要:针对多个分布于全国的地震资料解释站点业务迅猛发展的需要及特点,基于GeoEast云计算平台,研发了地震资料解释云计算管理系统,实现了跨区域的地震资料解释业务软硬件资源共享及动态调配,在满足大数据量、大数据体解释需要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软硬件采购成本。

关键词:云计算;GeoEast云平台;地震资料解释0引言中油物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传统解释业务面临着诸多问题,急需要一种新的软硬件资源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团队就此诸多问题展开研讨,开发云计算管理系统,使其既能满足传统地震数据解释业务的生产需要,又能满足大数据软硬件资源前后方共享。

通过设备的选型、安装、配置及应用展开论述,使传统的地震数据解释业务软硬件资源统一集中部署、集中管理、集中应用,提供高效稳定的后台保障,最终达到前后方数据安全共享、提高前后方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1解释业务面临的问题1.硬件传统解释系统的硬件设施,通常是由一套装载软件的服务器或工作站、N个与服务器相关联的客户端主机及挂载在这台服务器上的磁盘存储组成。

客户端主机需要调取服务器上的软件资源进行作业。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解释业务分布在全国各地,如大庆、吉林、辽河、新疆、华北等地均有站点,均形成了大小规模不等的集群或工作站群,因此硬件设施较为分散,资源调用及管理相对复杂。

即使同一个站点的本地工作站及客户端也可能分散在不同楼层,资源无法统一集中管理。

硬件资源作为解释业务的主要成本之一,一台双路服务器年折旧超过万元海年设备能耗费用数千元,再加上机房配套设施、维保、人工等成本每年超过数万元。

数据灾备建设方案

数据灾备建设方案

目录一、需求分析 ..........................................................................................................................1.1 数据连续性面临挑战......................................................................................................1.2 需求分析...........................................................................................................................二、技术方案 ..........................................................................................................................2.1 方案一.数据集中保护建设方案....................................................................................2.1.1方案设计...............................................................................................................2.1.2方案说明...............................................................................................................2.2 方案二.业务系统应用容灾及集中保护平台建设方案 ..............................................2.2.1方案设计...............................................................................................................2.2.2方案说明...............................................................................................................三、方案优势及技术说明 .......................................................................................................3.1 方案优势...........................................................................................................................3.1.1契合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建设.........................................................................3.1.2业务连续性保障..................................................................................................3.1.3成本可控...............................................................................................................3.1.4混合IT数据保护................................................................................................3.1.5降低成本投入&最大化提高投资回报率...........................................................3.1.6极简化的数据保护系统......................................................................................3.2 爱数备份柜数据保护技术 .............................................................................................3.2.1 源端重复数据删除技术.....................................................................................3.2.2 虚拟化平台备份.................................................................................................3.2.3 LAN-free备份 ....................................................................................................3.2.4 远程复制(D2D2R)...........................................................................................3.2.5 Oracle多通道备份等高级备份功能...............................................................3.2.6 操作系统备份与恢复.........................................................................................一、需求分析1.1 数据连续性面临挑战如何保证计算机系统连续不断的运行,保护企业中最宝贵的数据资产,成为其稳定发展的关键。

地震数据处理讲课PPT课件

地震数据处理讲课PPT课件


30年代
由折射地震法改进为反射法

50年代
出现多次覆盖技术

60年代
出现数字地震仪及数字处理技术
探 发
70年代初
偏移归位成像技术

70年代中期 三维地震勘探出现
90年代
高分辨率与三维地震结合
一、引言
数据处理的主要机型及软件:
微机 — 简单常规处理,主要用于野外质量监控。 工作站、服务器 — 具有单个或多个CPU,处理能力较强, 能满足常规处理及特殊处理。 微机集群 — 含有多个节点,具有较强处理能力和速度, 主要用于大数据量三维处理、三维连片处理及迭前时间域或深 度域偏移迭加。 兰德马克公司的PROMAX处理系统 帕拉代姆公司的FOCUS处理系统 西方地球物理公司的OMEGA处理系统 法国CGG公司的CGG处理系统 中石油球公司的GRISYS处理系统
瑞利(Rayleigh)准则:一个反射波的分辨率的极限是1/4波长。
横向分辨率不常用,而且在迭偏剖面上很难讨论清楚。
一、引言 处理技术涉及的基本概念
3、“三高”处理 三高是指高保真度,高信噪比,高分辨率。这是我们在数
据处理中应当严格执行的一条准则。 高保真度是指处理的成果剖面主要目的层构造特征清晰、断
三、常规处理流程
二维地震资料处理流程
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流程
三、常规处理流程
地震数据输入— 解编
由于野外数字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数据是按时序排列的,也 就是说在磁带上记录的地震数据是按采样间隔以时间序列排列, 既依此记录每道的第一样值,各道记完后,再依此记录以下各 道的第二个样值,依此类推。目前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多半是采 用单道或多道处理,因此要求地震数据是按道序排列,这种将 野外磁带上按时序排列的数字样值,转换为适合计算机处理的 按道序排列样值转换过程,称为数据解编或数据重排。

地震数据采集中的数据汇聚系统设计

地震数据采集中的数据汇聚系统设计

地 震 数 据 采 集 中的数 据 汇聚 系统 设 计
程 宏 才 杨 俊 峰 宋 克柱 。 王东 旅h
(. 国科 学 院核 探 测 技 术 与 核 电子 学 重 点 实 验 室 , 肥 ,3 0 6 1中 合 20 2 ; 2 中 国科 学 技 术 大 学 近 代 物 理 系 物 理 电 子学 安徽 省重 点 实 验 室 , 肥 ,30 6 . 合 202)
da a g t e i y t m o — a l y t m t o a l 8 h nn l .Th y t m e u e t a h rng ofa s s e f ur c b e s s e wih t t ly 7 6 0 c a e s e s s e fat r s smp e s r c ur i l t u t e,h gh s e d o t r n f r i i p e fda a t a s e rng,hi h p r o ma e o e ltme d t a he — g e f r nc f r a — i a a g t r i ng.M or ov r tc n b a iy a p id t he a g — c l a a a q i ii n s s e . e e ,i a e e sl p le o ot rl r e s a e d t c u sto y t ms Ke r :da a g t e i g;CPCI c a e;DM A r ns iso y wo ds t a h rn rt t a m s i n;fed pr g a il o r mma e g t r a bl a e a r y
据传 输速 度较 低且 受环境 影 响较 大 。 对地 震数 据 针 采集 系统 的 特点 , 文 给 出了 一个 海上 地震数 据数 本

地震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

地震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

1勘探开发数据管理现状
数据模型 的选择决定 了数据 集成的程度 , 也决定 了用 户在数 据 银行环境 中所 能达到 的完善程度 , 石油数 据银行 按照P O S C 标 准, 采用 其E p i c e n t e r 数据 模型和 可变 规模 的开放 式结 构 , 可对 P O S C 标准数据 , 包括地球物 理勘 探资料 、 井下资料 、 地质资料 、 地 理及 管理信息 、 文档资料【 5 l 进行管理 , 按照规范通 过严格质量控 制 加 载数 据 , 应 用高密度大容量 的存储介质 , 采用在线 、 近线和脱机
三种数 据访 问方式 , 具有WE B 和可视化数据 查询系统及可靠 的安 随着 跨国能源公司在海外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 , 石油勘探 全保密措施 开 发数据量与 日俱增 , 尤其是地震数 据逐年积累 , 使得其保存 、 管 2 . 2 . 1发展 现状 理、 重复使用存在很多 困难和 问题 , 如下 : 国外有许多石油 公司都在建立石 油数据银行 , 具有 国家级 或 ( 1 ) 存储介质易老化 。 存储磁带包括8 mm、 3 4 9 0 D、 3 4 9 0 E、 3 5 9 0 、 企业级的不 同规模 , 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管理技术、 多个公司共 D L T等多种规格磁带 , 由于保存时间、 条件多种原 因, 很多记录地震 同研发形成公共数据银行和数据 中心 , 共享数据及成果 , 减小数据 数据的磁带发生老化、 粘连, 甚至损坏 , 造成数据丢失 , 同时 , 存储介 管 理 及 服 务 费 用 。 现有 国 外 比较 大 的数 据银 行 有 I B M 公 司 质多样 , 造成科研 人员准备数据 需转换格式, 过程繁琐 , ( 2 ) 存储费用
关键词 : 数据银 行 集成 存储 技术 地 理信息 系统 中图 分类 号: T P 3 1 5 文献标识 码: A

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常常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地震监测信息的及时共享对地震预警和救援工作至关重要。

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提高地震灾害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现状目前,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集成地震观测数据、分析处理工具和灾情反馈机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

这种平台可以向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地震应急救援机构、学校和公众等各个使用者提供快速、准确的地震监测信息。

目前,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数据收集和存储: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各个地震观测站点收集到的地震监测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地震震级、震源参数、震中坐标等地震相关信息。

同时,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还可以整合其他相关数据,如气象数据、地质数据等,从而更好地综合分析地震灾害风险。

2. 数据处理和分析: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对采集到的地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以获取更详尽的地震信息。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过程主要包括数据去噪、波形拟合、震相识别等。

通过这些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

3. 灾情反馈和预警发布: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及时向相关机构和公众发布地震灾情和预警信息。

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政府部门可以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和避险工作。

同时,公众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等终端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提高个人和社区的自救能力。

二、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需求尽管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已经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1. 数据质量和准确性: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平台需要保证采集到的地震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目前,地震观测站点的建设和维护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准确性不够理想。

GIS 与大数据结合的地震救援信息管理

GIS 与大数据结合的地震救援信息管理

GIS 与大数据结合的地震救援信息管理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在地震救援工作中,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管理至关重要。

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大数据技术的结合为地震救援信息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显著提高了救援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一、GIS 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GIS 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

在地震救援中,GIS 可以发挥以下重要作用:(一)地震风险评估与预测通过整合地质、地形、土壤等地理数据以及历史地震数据,GIS 能够建立地震风险模型,预测不同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和潜在强度,为灾害预防和准备工作提供依据。

(二)地震破坏评估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卫星遥感、航空摄影等手段获取灾区的影像数据,结合 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快速评估建筑物损毁情况、道路破坏程度等,为救援力量的部署和物资调配提供参考。

(三)救援路径规划考虑到灾区的地形、道路状况和交通拥堵情况,GIS 能够为救援队伍规划最佳的行进路线,确保救援人员和物资能够及时到达受灾地点。

(四)灾民安置点选址根据灾区的地理环境、基础设施分布等因素,利用 GIS 可以合理选择灾民安置点,确保安置点具备安全的居住条件、便利的交通和充足的资源供应。

二、大数据在地震救援中的作用大数据是指规模巨大、类型多样、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低的数据集合。

在地震救援中,大数据具有以下重要价值:(一)实时数据采集社交媒体、物联网设备、移动应用等产生的海量数据可以实时反映灾区的情况,如受灾群众的需求、道路的通行状况等,为救援决策提供最新的信息。

(二)舆情分析通过对社交媒体上的文本、图片、视频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公众的情绪和关注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稳定民心。

(三)需求预测基于历史地震数据和当前灾区的人口、经济等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预测救援物资的需求种类和数量,提前做好物资储备和调配工作。

(四)救援效果评估收集和分析救援行动中的各种数据,如救援队伍的工作效率、物资的发放情况等,能够对救援效果进行评估,为后续的救援工作提供经验教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