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合集下载

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国家机关,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最高决策权。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代表制度,通过选举产生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代表,代表要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履行代表职责,为人民谋福祉,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制度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基础之上,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等方式,促进各党派和社会团体的参与和共治,形成广泛的社会合作和民主决策机制。

在这个制度下,各个政党和社会团体在国家建设和治理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享有平等权利,有权自主管理和发展自己的事务。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各个民族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发展空间和政治参与机会,推动各个民族的和谐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中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相互衔接、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这个制度体系在中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利益,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这个制度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发展规律。

在这个制度体系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将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指在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特点和最大优势,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人,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最高原则。

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代表决策、监督、管理国家事务。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逐步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四,依法治国。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司法独立,建设法治国家。

法律作为统治国家的基本准则,保障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第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决定、决策和监督国家事务的进行。

第六,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体现了民主与集中力量的统一。

在我国,个人和集体的力量得到合理的协调与统一,确保了制度的稳定性和效率。

总体来说,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的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法治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等。

这样的制度体系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确保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和区域自治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实行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负责制,分别主持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成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规定。

2、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1/2或以上的,其干部构成应当与本民族人口比例大体相当;少于1/2或者更少的,一般应高于本民族人口比例。

一、二、政府的界定广义: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等所有国家机构的总称。

狭义:国家行政机关我国宪法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则。

国家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镇的建制和区域划分。

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

人民检察院是国际的法律监督机关,最高的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我国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治制度我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的政治制度基本上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首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根据宪法规定,中国的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代表,参与国家和地方的决策、管理和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立法机关,分为国家和地方两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其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之一。

中国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可以合法参与政治权力的管理。

政治协商是政治决策的重要方式,各党派之间进行协商、各方面的代表共同参与决策,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平衡,实现多方共治。

第三,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权益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项核心任务。

根据宪法规定,民族地区享有自治权,有自治机关管理地方事务,制定和实施自治条例。

通过自治制度,各民族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得到保护和发展,实现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最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基层群众自治是中国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通过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组织,代表基层群众自治,管理基层事务,保障群众的利益和权益。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施,使广大群众能够直接参与政治管理和决策,实现了基层民主的落地。

总之,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凝聚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知识点归纳中国的的基本制度

知识点归纳中国的的基本制度

知识点归纳中国的的基本制度中国的基本制度是指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等各个方面的基本制度体系。

这些制度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对中国的基本制度进行归纳,涵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度四个方面。

一、政治制度中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实行全民所有制。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最高的权力来源和决策者。

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党的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和法律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不仅有中国共产党,还有其他政党参与国家事务。

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多党合作制度,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过参与政治协商,为国家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这种制度保证了民主党派和各阶层人士的合法权益。

二、经济制度中国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中国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市场机制的调节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1.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中国的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企业、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

这种多元化的经济制度体现了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原则。

2. 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中国的经济制度强调市场机制的调节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同时也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

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等手段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

三、教育制度中国的教育制度是基于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体系的教育制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

1. 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中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所有适龄儿童都有义务接受基本教育。

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基本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基本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基本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是: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
①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关设置人民代表大会,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享有立法、推选、行使其它职权等权利。

②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即维护少数民族地区及其他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经济、社
会文化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① 实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政党和政党以外的组织及其集体组织依据宪法和法
律的规定,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并进行政治协商,在政治管理中发挥作用。

② 遵循法治国家原则:即国家行使权力必须遵循宪法和法律,对国家行使权力进行法律
监督;同时建立以宪法为基础、有效实施宪法和法律的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由全国人民共同创造和坚持的,具有鲜明的优越性和特点。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首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生活的基本制度。

它是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特点、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制度。

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组成,它代表全国各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其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独特制度安排。

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一制度充分发扬了我国民主的优点,广泛团结各党派、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形成广泛的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多党合作的局面,既有利于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又有利于形成协商民主、互动共治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的重要政治制度安排。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具有自治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给予自治权利,使各族人民自己管理本民族地方事务,保护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这一制度的实施,既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民族的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最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乡村、城市的社区居民组织,依法享有自主管理权,通过选举产生的自我管理组织,具有一定的自治权,可以参与制定和执行民生事务的决策,有利于发展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总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以下哪些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以下哪些基本政治制度

(一)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二)在深刻体会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必然性和紧迫性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因此,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而不是照抄照搬西方的模式。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模式,而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这首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所决定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型民主形态。

在民主政治的主体地位上,社会主义否定了政治生活中少数剥削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使政治民主的主体性扩展到了大多数民众。

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就是为了保证广大人民当家做主。

因此,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高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也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其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之所以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经验所决定的。

在西方的中国研究中,曾盛行所谓的“中国例外论”,这说明中国的确有着极其特殊的国情,不能按照西方的逻辑去看待。

中国不仅幅员广、人口多、底子薄、发展极不平衡,而且文化传统独特。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会遇到像中国这样大的困难,我们也没有一个现成的民主模式可以模仿。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这一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的集中统一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体现了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少数民族特殊利益的正确结合。

它可以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更好地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它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尽快地发展,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昌盛;它可以促进民族团结,保证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加强边疆建设和巩固国防。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发展城乡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保障城乡居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

根据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我国实行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全国各族人民选举产生。

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由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民主制度,通过选举方式使人民的利益得到真正的代表。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的组织形式。

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政党,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个社会团体的代表共同组成,可以自主选举、提名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国家领导人。

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政治协商制度。

这种制度能保证各方的利益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平衡,实现多方参与、多方合作的政治格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少数民族的民族权利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境内有多个民族,为了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我国在宪法中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个制度赋予了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具有自治权力,可以管理本地的经济、文化、教育等事务。

特别行政区制度是我国的特殊政治制度,在香港、澳门的回归后得到实施。

特别行政区制度是中国政府为了保持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定、实现“一国两制”的政治安排。

特别行政区拥有高度自治权,可以保持自己的社会经济制度,通过选举方式产生行政长官和立法机构,独立负责特区内事务的决策。

总之,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等。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

该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含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人权保障等。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党的领导地位通过宪法得以确立,体现了党的最高领导权,同时确保了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结合,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其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通过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立法、决定、监督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原则,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促使政治权力与人民的利益相结合。

此外,我国基本政治制度还包括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但同时也与其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保持着合作关系。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治协商、参与决策等方式,实现了不同政治力量的对话、合作与共治,保障了政治体制的稳定性与活力。

另外,为了保障不同民族的权益,我国还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依法保障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各族人民管理本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事务,实现了民族团结和睦共处。

最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还注重人权保障。

在宪法中明确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并通过法律制度保护人权,为人民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总的来说,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党的领导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人权保障等重要特点。

在这个制度的指导下,我国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家的繁荣稳定和人民的共同发展。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指的是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指的是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指的是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规定:“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首先发育于城市。

中共十七大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正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纳入了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实用版4篇】目录(篇1)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概念与内涵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意义和作用四、总结正文(篇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政治体制,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和基本国情,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它是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代表着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着国家的立法、决策、监督等重要职能。

其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它是为了实现少数民族的民族自治权利,保障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利益,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繁荣而制定的。

第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它是为了保障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促进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而制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为中国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和基本国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目录(篇2)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概念与内涵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构成要素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特点与优势四、总结正文(篇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政治体制,体现了中国的国情和政治发展道路。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基本内容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基本内容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基本内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基本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政治制度根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以及根据法律规定的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机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党的领导地位体现在国家政治制度的方方面面,包括国家机构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运作、国家宪法的制定和修订等。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指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选举、监督、决策等方式参与国家管理。

这种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我国政治制度还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指既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又要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都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我国政治制度还有一些其他特点,如选举制度、宪法制度、依法治国原则等。

选举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现人民直接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

宪法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规范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依法治国原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加强法治建设。

总而言之,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民主集中制原则、选举制度、宪法制度以及依法治国原则等。

这些政治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和区域自治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实行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负责制,分别主持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成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规定。

2、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1/2或以上的,其干部构成应当与本民族人口比例大体相当;少于1/2或者更少的,一般应高于本民族人口比例。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有:民族立法权、变通执行权、财政经济自主权、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组织公安部队全、少主民族干部具有任用优先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也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举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的制度。

其内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指以无产阶级为主导力量,实行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制度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的政治制度建立在人民当家作主基础上,体现在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方面。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以及在其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根本原则和核心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通过选举方式进一步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参与性的重要体现。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

我国的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的广泛参与,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实行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特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适应中国国情,确立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如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总体来说,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人民当家作主为基本原则,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具体方式体现。

这一制度体系保障了人民的广泛参与和合法权益,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和区域自治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实行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负责制,分别主持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成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规定。

2、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1/2或以上的,其干部构成应当与本民族人口比例大体相当;少于1/2或者更少的,一般应高于本民族人口比例。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有:民族立法权、变通执行权、财政经济自主权、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组织公安部队全、少主民族干部具有任用优先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也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举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的制度。

其内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共同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一、政府的界定广义: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等所有国家机构的总称。

狭义:国家行政机关我国宪法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则。

国家行政区划分为盛县、乡三级。

盛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镇的建制和区域划分。

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

人民检察院是国际的法律监督机关,最高的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二、中央人民政府的架构1、国务院组成人员: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2、任期:5年,总理、副总理、国务院委员连续任职布的超过两届。

3、国务院行政机构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务院直属机构(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但行政首长不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但可列席国务院全体会议、如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量监督总局、环保总局、民航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体育总局、统计局、林业局、知识产权局、旅游局、安全按生产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宗教事务局等)、国务院办事机构(不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如国台办、新闻办、法制办、侨办、港澳办、研究室等)、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绿化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等)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架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

即省长(主席、市长)、市长(州长)、县长(市长)、乡长(镇长)负责制。

政府行政首长均由人大选举产生。

1、地方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合并、要由本级政府报请上级政府批准,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2、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编制、财务等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局。

3、实行省级政府垂直的有:地方税务局、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4、派出机关/派出机构:政府设立的下属机构称派出机关(如行政公署、街道办事处、区公所);政府工作部门下设的下属机构称派出机构(如派出所、工商所等)。

其不属于一级行政机关,但他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管理,并在管理效力上与派出它的政府或政府部门相同。

第三章公共行政一、公共行政的含义公共行政就是指公共行政组织依法行使权力,对国家事物、自身事物和社会公共事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

主要包含四个方面:1、公共行政组织是公共行政活动的主体;2、社会公共事务是公共行政活动的主要客体;3、公共行政的实质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组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活动中,运用公共权力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实现维护政治统治的根本目的;4、公共行政活动应遵循法制原则、民主原则、服务原则、绩效原则。

二、公共行政的主体1、概念: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公共管理组织。

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不属于公共行政的主体。

公共管理组织除国家行政机关外,还有依法成立、具有一定行政权的独立行政机构和法定组织。

2、国家行政机关是依法成立的公共行政机关,由不同的层级组成,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

政府的不同层级构成不同的公共行政的主体,发挥不同的政府作用。

一般而言,中央政府负责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如国防、外交、货币、银行、全国铁路、国道等全国新的公共事务;地方政府则负责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如铁道公路、地方基础设施、地方医疗与教育等地方性公共事务。

我国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负责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产品的提供,如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

3、公共行政主体不等于行政机关,除行政机关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4、分类:从名义上享有公共行政权力和具体行使公共行政权力的角度分析,国家行政管理的主体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各行政机关,政府各行政机关的公共行政权力是通过法律规定以及在法律规定之下的政府内部授权获得;行政首长,各国政府行政机关通常行使首长负责制因而,行政首长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在实际执行上都是公共行政权力的一种主体,行政首长可以分为四类,分为政府首脑、政府首脑以下的高级政务类行政首长(各职能部门部长)、政务首长以下的各级常务首长、由宪法和有关法律所特别授权的一部分官员,主要是指主持人事行政事项的少数首长。

政府普通公务员。

5、公共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特征职权和职责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及其全能。

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啊形式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特征:第一,公共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这是行政主体与其他国家机关、组织的区别所在第二,公共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这是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内部的组成机构和受行政机关委托执行某些行政管理任务的组织的区别第三,公共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这是行政组主体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具体表现,也是一个组织成为行政主体的必备条件。

在我国,公共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三、公共行政的客体1、概念:即公共行政的对象,也就是公共事务。

公共事务依其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国家事务、公共事务、地方事务、公民事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主要责任是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政府的公共产品体系构成政府所管理公共事务的范围,包括经济类公共产品,政治类公共产品,科技,教育与文化类公共产品2、客体分类包括行政机关内部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特别是政府通过行使公共行政权,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由此与社会生活中的几乎一切行为主体发生行政、法律关系。

通常情况下,所谓社会行为主体是指具有法人和自然人的资格和地位、且有一定行为能力的公民、公民团体、社会组织。

政府的行政行为是影响乃至决定他们社会生存条件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概括的说分为以下六点:第一,经济性组织,包括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科技业和其他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

政府与其关系表现为利率、税收、正当开支、工业卫生、环境保护、人身保障等。

执照、许可证等申请、登记、备案、审批制度、限期改正、吊销营业执照直至拘捕等惩罚制度,是政府对经济性组织实施行政管理的经常性方式第二,社会性组织,包括教会、社区团体等一切非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

一般来说政府对它们的公共行政管理以不妨碍他人、不危害社会和公众、不违反国家法律和公共行政管理法规为限度。

登记制度和检查制度是政府对其管理的主要方式第三,政治性组织,包括政党和一切以政权或政治性权力为第四,第五,第六,目的的组织。

政府对他们的行政管理主要四依据法律促使他们按照政治竞争的规则开展政治活动,防止和制止他们颠覆国家的政治企图。

登记制度和检查制度通常也适用于政治性组织科教文组织,包括学校、科学研究单位和各种文化团体。

政府在多数情况下对这类组织予以支持、财政资助和提供各种便利,但同时要求他们遵守国家法律和政府行政法规,不得危害公共安全和公共健康,在必要时,也可能对其采取强制性的行政措施新闻性组织,包括报社、新闻社、电台、电视台等一切新闻传播媒介组织。

政府对他们的公共行政管理也以不违背国家法律和政府行政法规为限度。

新闻性组织是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一大难点,因为政府本身是新闻监督的主要对象之一。

在实际过程中,新闻传播的合法性,也常常是分歧最大的领域之一公民,是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最大量的行为对象。

管理的原则仍然是依据国家法律和政府行政法规、其最基本的标准是:履行对国家所承担的义务,比如,缴纳税金、服兵役等;遵守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比如,不妨碍公共道德和他人私生活等。

在对公民实施公共行政管理方面,政府可能采用的行政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四、公共行政的职能公共行政职能,一般称为行政职能或政府职能,它是政府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公共行政活动的依据1、概念: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作为i国家公共行政机关,依照法律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和应起到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