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壶知道为您带来了10篇《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壶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金色的草地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
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
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
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弓队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玩耍游戏“和“蒲公英的变色”上。
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这也是学习本篇课文的难点所在。
教学准备:(包括资料查询,课件准备等)课件、蒲公英的图片教学过程:(包括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检查生字、初读课文1、自由读,检查生字:⑴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精美PPT课件

写这个情节是为了体现蒲公英给“我们”带来 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草地、蒲公英的喜爱之 情,也为下文“我”发现草地会变色作铺垫。
变色的秘密
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1.作者是如何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的? 2.为什么作者强调很早去钓鱼? 3.在文中找一找,作者接着又发现了什么?
作者是如何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的?
草地上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以及可爱 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 了快乐,还给我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我会写
pú
蒲扇 蒲
结构:上下
音序:P 部首:宀
书写指导:上下结构不要写
组词:蒲草 蒲公英
成左右结构。“甫”中竖
造句:爷爷摇动着蒲扇驱赶苍蝇。 贯穿上下,右上角有一点。
我会写
小练笔
用“多么……多么……”造句。
我家乡的老树是多么挺拔,多么苍翠啊。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拟人
把蒲公英当作人来写,更直接地表达出“我” 对蒲公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对周围的事物要细致观察,多多思考。
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
朗读全文时,要通过语气、语调的变 化,把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把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体现出来, 把草地上玩耍、游戏的童真童趣体现出来, 语气语调轻松活泼,语速较快。
蒲公英给“我”和弟弟带来快乐 发现了草地变色的秘 抒发我密对蒲公英的喜爱
草地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有
可
趣
爱
课堂演练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动词。
( 钓 )鱼 ( 提 )篮子 ( 捡 )果子 ( 背 )柴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张开—( 合拢 ) 仔细— ( 粗心 ) 美丽—( 丑陋 ) 升起— ( 下降 ) 随意—( 刻意 ) 喜爱— ( 厌恶 )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苏联的普里什文,译者茹香雪,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案教学要求:1.学生独立识字6个,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盛开、玩耍”等词语。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同时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课文主题:这篇课文描写了一个发生在两个小兄弟和蒲公英之间的有趣的故事,文章叙述条理清楚,富有童趣,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表达了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
字词部分:一、生词草地、窗前、蒲公英、谢廖沙、一本正经、茸毛、假装、打哈欠、寻开心、揪掉、引人注目、钓鱼、返回、傍晚、走近、观察、花瓣、合拢、手掌、黄色、随意二、近反义词近义词:许多----众多仔细----细心观察----查看喜爱----疼爱反义词:假装-----真实合拢-----张开傍晚-----黎明开心-----伤心返回-----出发三、短语一本正经地喊、吹茸毛、朝我脸上吹、走近草地、随意揪掉、手掌张开(合拢)、花瓣合拢(张开)、仔细观察、攥拳头、开心的日子四、同音字注:注意、注目,住:停住查:调查、查看,察:观察进:走进、进去,近:接近返:返回、往返,反:反方向五、量词一片草地一朵小花一种花六、成语:含有数字的成语一本正经千千万万两全其美三言两语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牛一毛十全十美七、多音字假(jiǎ)假如假想(jià)假期放假觉(jiào)睡觉;(jué)觉悟觉醒觉察混(hún)混水;(hùn)混乱混合混战八、理解词语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引人注目:注目:注视。
吸引人们注意。
九、AABB式词语许许多多千千万万风风光光风风雨雨三三两两平平安安大大小小高高兴兴快快乐乐认认真真句子部分:一、句式(会造句)1、并不是………而是……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2、最……,一起……一起……蒲公英成了我最喜爱的一种花,因为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也和我们一起起床。
二、修辞1、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
(比喻)2、蒲公英成了我最喜爱的一种花,因为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也和我们一起起床。
人教版三年级 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原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原文《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的经典一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原文,欢迎参考阅读!金色的草地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金色的草地》记叙了一个小男孩由无意中发现了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到开始注意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与蒲公英成为朋友的经过。
课文语言通俗,内容浅显易懂。
学生要通过读课文,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目标]1.学会“色、草、片、变、发、并、而、怎”8个生字,会认“英、钓、注、意、观、察、便、张”8个生字,认识偏旁“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体会第1自然段的发现与第2自然段的发现有什么不同,增强观察自然的意识。
[设计理念]鄂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是以“发现”为话题组织材料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知识点 图文解读 【部编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01我会写蒲pú(蒲扇、香蒲、蒲公英)英yīng(英雄、英俊、英姿飒爽)盛shèng(盛开、茂盛、盛气凌人)耍shuǎ(玩耍、戏耍、耍手腕)喊hǎn(呼喊、呐喊、哭天喊地)欠qiàn(哈欠、欠缺、亏欠)钓diào(钓鱼、垂钓、钓竿)而ér(而是、而且、从上而下)察chá(观察、察看、明察暗访)拢lǒng(合拢、聚拢、拉拢)趣qù(有趣、趣事、自讨没趣)喜xǐ(喜爱、喜好、喜闻乐见)睡shuì(睡觉、睡眠、呼呼大睡)02多音字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朝zhāo(朝阳)cháo(朝上)03近义词快乐一一欢乐观察一一观测喜爱一一喜欢仔细一一认真一本正经一一不荀言笑04反义词盛开一一凋谢仔细一一马虎合拢一一分开一本正经一一嬉皮笑脸引人注目一平淡无奇05理解词语盛开:(花)茂盛地开放。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假装: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态来掩饰真相。
仔细:当心、细心。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合拢:合到一起;闭合。
06句子解析1.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不是……而是……”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否定草地是金色的,肯定草地是绿色的,用“并” 字,让人感觉“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2.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蒲公英的花比作人的手掌。
这样写的好处是更加真实形象的描绘出蒲公英的花是如何张开、合拢的。
07问题归纳1.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本课主要讲了“我”和弟弟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以及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金色的草地》授课课件

喜爱蒲公英
细致观察,探究“变色之谜”
学习第3自然段,探究“草地的变化”。
学习提示: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 画面,用横线画出草地的颜色变化,用波浪 线画出草地变化的原因。
这是作者第一次 无意中发现。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 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 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课文结构
词语积累
表示观察的词语:
明察秋毫 定神细视 屏息凝视 目不转睛 察颜观色 眼观六路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一本正经 垂头丧气
大惊失色 目瞪口呆
从容不迫 兴高采烈
没精打采 眉开眼笑
美句拓展积累
与观察有关的名言:
1.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 2.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3. 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
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朗读链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2.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完后想一 想:这片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主 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认读词语
pú yīng
蒲公英
qiàn
哈欠
shuǎ
玩耍
diào
钓鱼
手掌
有趣
一本正经 观察 引人注目
绒毛
lǒng
——爱默生 ——伽利略 ——冈察洛夫
美文拓展阅读
朗读链接
槐乡的孩子
从小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
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八月,槐树打了花苞,美那句拓花展苞积米累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 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小槐米藏在槐树丛中,轻轻地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原文及教案【原文】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苏联的普里什文,译者茹香雪,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案】教学要求:1.学生独立识字6个,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盛开、玩耍”等词语。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同时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知识点 图文解读 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01我会写蒲pú(蒲扇、香蒲、蒲公英)英yīng(英雄、英俊、英姿飒爽)盛shèng(盛开、茂盛、盛气凌人)耍shuǎ(玩耍、戏耍、耍手腕)喊hǎn(呼喊、呐喊、哭天喊地)欠qiàn(哈欠、欠缺、亏欠)钓diào(钓鱼、垂钓、钓竿)而ér(而是、而且、从上而下)察chá(观察、察看、明察暗访)拢lǒng(合拢、聚拢、拉拢)趣qù(有趣、趣事、自讨没趣)喜xǐ(喜爱、喜好、喜闻乐见)睡shuì(睡觉、睡眠、呼呼大睡)02多音字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朝zhāo(朝阳)cháo(朝上)03近义词快乐一一欢乐观察一一观测喜爱一一喜欢仔细一一认真一本正经一一不荀言笑04反义词盛开一一凋谢仔细一一马虎合拢一一分开一本正经一一嬉皮笑脸引人注目一平淡无奇05理解词语盛开:(花)茂盛地开放。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假装: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态来掩饰真相。
仔细:当心、细心。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合拢:合到一起;闭合。
06句子解析1.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不是……而是……”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否定草地是金色的,肯定草地是绿色的,用“并” 字,让人感觉“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2.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蒲公英的花比作人的手掌。
这样写的好处是更加真实形象的描绘出蒲公英的花是如何张开、合拢的。
07问题归纳1.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本课主要讲了“我”和弟弟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以及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篇1 课题名称16.金色的草地课时2课标要求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初步感受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背景分析本篇课文内容贴近儿童,以日常生活中的植物为描写对象,重在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细致和好处,增强留心观察的意识。
学习目标1.会认“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生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述的场景。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学习重难点重点: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难点: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所需条件学生:课前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16.金色的草地时间:早上——中午——傍晚草地颜色:绿色——金色——绿色花的形状:合拢——张开——合拢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2.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3.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生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5个词语。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语文《金色的草地》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语文《金色的草地》原文及教案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原文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小学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课件

绒毛朝我脸上吹。
动作描写
这片金色的草地,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 来了不少快乐。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6 金色的草地
第二课时
课文回顾
蒲公英盛开的场景 兄弟俩玩耍的场景
草地的变化
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 课文描写的画面,思考草地是怎样变化的, 并圈画相关词句。
蒲公英盛开的场景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 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 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兄弟俩玩耍的场景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有一次,弟弟跑
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
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
毛吹到他的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
瞧,你用手_轻_轻__一__碰__,它的叶片就会 _慢__慢_合__拢__起__来__,好像一位_害__羞__的__小__女__孩__。 过了一会儿,它的叶片_又__会__重__新__打__开__。 (变化)
这真是_有__趣___极了!
2.认真观察,完成“观察记录单”。
小朋友,你可以观察一样事物,如动物、植物,或者 观察一个场景,如吃年夜饭、逛游乐场等,你会有哪些发 现呢?把你观察到的简要记录下来,可以写写你看到的、 听到的、闻到的……
二 读拼音,写字词。
周末,妈妈在看她xǐ à喜i( 爱 ) 的电视节目,
我在guān ch观á(察
) yǒ有u q趣ù(
) 的小猫、
sh盛èn开g kāi (
) 的pú g蒲ōn公g英yīng(
而 ),
ér(
) 弟弟一直在院子里玩w耍án shuǎ(
)。
2018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qiu)PPT课件

(总起句)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 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 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 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弟弟也假 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 (演示一本正经的表情) 上吹。 形容很规矩、很庄重的样子。 一本正经: 我会说一句话 (会演也会说)
引人注目: 引起人的注意,使人
我会说一句话: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 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 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 ( 大声 )喊:“谢廖沙!”他 (以为 )回过头 我摔跤了 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 的绒毛吹到他脸上。他的脸上 (顿时 他的脸上沾满了“雪花” )我 哈哈大笑 (忍不住 )。 我来演
你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
16 金色的草地
金色的 (阳光) 金色的 (稻谷)
金色的 (树叶)
金色的 (草地)
?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扫读:小声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
读第2段,揣摩哥哥弟弟玩耍时的神态、 心理
神态:我——一本正经、 弟弟——假装打哈欠
心理:我——假装正经,哄骗弟弟 弟弟——假装漫不经心,哄骗哥哥
请一对搭档来表演。
带 来
快
乐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有一次,弟弟跑在我 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 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就这 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 乐。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金色的.草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学习本课的13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教具准备】课件、蒲公英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词语搭配练习。
金色的(阳光)金色的(麦浪)金色的(童年)金色的(草地)……师:《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呢?二、新授1、同学们,你们见过蒲公英吗?说说你看过的蒲公英:老师拿出事先准备的蒲公英,拿给学生看。
点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
课文中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蒲公英的呢?2、自读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中批注:⑴ 学生质疑:老师估计学生的问题有:① 乡下是什么地方?② 为什么蒲公英开花的时候,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日子?③ 什么叫不引人注目?④ 我的新发现是什么?⑤ 草地的颜色是做梦变化的?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⑦ 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提出后当时就解决。
⑴ 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有什么关系?出示上面两幅图,让学生观察,直观上的不同。
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⑴ 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
老师行间巡视。
老师把蒲公英的实物交给动手实验的这一组学生。
点评:老师没有过多地设计问题来牵着学生,而是让学生找到有相同兴趣的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2018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案例教案

2018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观察力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小学生的观察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和观察训练。
在生活中,善于发现事物的新、异、奇并把它们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一方面可以锻炼观察力,另一方面还可以积累知识经验。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第五册《金色的草地》这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俄罗斯乡下的兄弟俩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快乐成长的情景,表现了“我们”对这片草地朴实的爱,以及这片草地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乐。
小男孩无意中发现草地会变颜色,然后开始观察,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并从此和蒲公英成了好朋友的故事。
本文语言优美,再现的景色奇特美丽,是激发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下面就是我设计的《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的教学案例。
二、设计本课的设计,主要分三部分:(一)、课前准备性学习1、组织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蒲公英外形特征及生长变化的规律。
2、收集有关蒲公英的材料。
(二)、师生互动1、整体入手,以情贯穿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生: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师:你们见过蒲公英吗?谁能把它的样子说一说?生:述说蒲公英的样子。
师:出示蒲公英的图片。
这些蒲公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课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称赞这片菜地、这些蒲公英的呢?生:蒲公英一会儿金色一会儿绿色,很有意思。
生: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生: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可爱的蒲公英!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
2、品位课文,体会感情我拿起一支蒲公英吹蒲公英种子,同学们看后笑逐颜开,“哎,真有意思!”“我也玩过。
”师:吹过这种绒毛的小朋友请举手。
生:我们学校前面的原野上就有蒲公英,我们上学路过时,经常吹着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教材内容】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
【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讲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我”家门前的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快乐。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蒲公英的花瓣会合拢、张开,长满蒲公英的草地也随之变色。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课文的语言清新活泼,比喻生动形象,充满童趣。
【学情分析】
结合学生年龄小,以形象直观认知为主的年龄特征,教学中我准备利用情境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
另外,三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逐步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积累语言的方法。
学生习作训练才刚刚起步,在本课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就成了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
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2、教学难点:草地变颜色的原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研学稿。
【教学过程】
*课前研学*
一、回顾旧知,诱发参与
1.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a 、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b、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c、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
*课中导学*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 、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3、“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 、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5、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三、内化练习,巩固新知
小组交流任务二
(1)小组汇报,品读词句。
(2)练笔拓展,迁移运用。
草地变成金色,是因为;草地变成绿色,是因为。
四、自主检测、活学活用
小组交流任务三
五、拓展延伸、自我提升
1、与老师合作完成小诗,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
《大自然之歌》
放下书本,带着闲情,走进大自然,以花草树木为友,以,以,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2、课后作业:找一些蒲公英开花的变化规律。
板书设计:2、金色的草地
新发现: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新发现前:我和弟弟揪它们做游戏
新发现后:我们不再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课后思学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本新教材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特别是课文中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又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教学中,我用下面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情?”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第一件事指导学生进行表演。
演之前,要把课文读熟,然后让学生揣摩兄弟两人的心理、神态,并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还可以加进有关的对话。
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不脱离课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样化。
学生兴趣浓厚。
表演得很好。
学生对“草地为什么会变色?”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但蒲公英到底是什么样的?同学们不是很清楚。
曾佳钰同学提了个问题很好,他问:“我知道蒲公英是白色的,这里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怎么成了金色的了?”接下来,我们通过同学们拿出查找的资料了解到蒲公英花的样子,明白了草地为什么成金色的原因。
同学们的印象就更深刻了。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