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氧的注意事项课件
合集下载
给氧注意事项护理课件

部分患者可能对氧气过敏或出现其他不 良反应,需要特别关注和处理。
VS
详细描述
在给氧前,应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情 况,如有过敏风险,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 施。如发现患者对氧气过敏或出现其他不 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给氧,并采取相应的 急救措施,同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此外 ,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 道分泌物,确保氧气能够顺利进入肺部。
02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呼 吸急促、缺氧等症状,及时给氧 。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给氧需求
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进展、治疗情况等,以便更好地制定 给氧方案。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确定合适的给氧流量和浓 度。
03
给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奏,判断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症状。
氧气流量不足或过大
总结词
氧气流量不足或过大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或造成不适。
详细描述
在给氧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氧气流量是否合适。如果发现流量不足或过大,应及时调整流量表,确保 患者能够获得适宜的氧气流量。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处理。
患者对氧气过敏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总结词
给氧注意事项护理课件
目录
• 给氧设备介绍 • 给氧前的准备事项 • 给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给氧后的护理工作 • 给氧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 给氧的护理实践案例分享
01
给氧设备介绍
氧气瓶
氧气瓶是储存和供应氧气的容器,一 般用优质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成,外 形为圆柱状,并配有压力表、减压阀 和输氧导管等附件。
定期检查氧气管道是否通畅, 防止管道堵塞或漏气。
保持氧气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VS
详细描述
在给氧前,应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情 况,如有过敏风险,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 施。如发现患者对氧气过敏或出现其他不 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给氧,并采取相应的 急救措施,同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此外 ,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 道分泌物,确保氧气能够顺利进入肺部。
02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呼 吸急促、缺氧等症状,及时给氧 。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给氧需求
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进展、治疗情况等,以便更好地制定 给氧方案。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确定合适的给氧流量和浓 度。
03
给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奏,判断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症状。
氧气流量不足或过大
总结词
氧气流量不足或过大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或造成不适。
详细描述
在给氧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氧气流量是否合适。如果发现流量不足或过大,应及时调整流量表,确保 患者能够获得适宜的氧气流量。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处理。
患者对氧气过敏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总结词
给氧注意事项护理课件
目录
• 给氧设备介绍 • 给氧前的准备事项 • 给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给氧后的护理工作 • 给氧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 给氧的护理实践案例分享
01
给氧设备介绍
氧气瓶
氧气瓶是储存和供应氧气的容器,一 般用优质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成,外 形为圆柱状,并配有压力表、减压阀 和输氧导管等附件。
定期检查氧气管道是否通畅, 防止管道堵塞或漏气。
保持氧气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氧气吸入法(中心供氧)培训课件

8-6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供氧装置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中心供氧装置
医院氧气集中由供应站供给,设管道至病房、 门诊、急诊。供应站有总开关控制,各用氧 单位配氧气表,打开流量表即可使用
氧气浓度与流量的关系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8-3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氧疗副作用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肺不张
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 氧气被肺循环血液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 症状:烦躁、呼吸及心率增快、血压上升,
呼吸困难、发绀、昏迷 预防:深呼吸、多咳嗽、改变体位
8-4
操作程序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介绍) 环境准备
8-9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操作程序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注意事项】
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注意用氧安全,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 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先分离鼻导管与湿 化瓶导管连接处,调好流量再接上 常用湿化液冷开水、蒸馏水。急性肺水肿用20~30%乙醇 用氧过程中,应加强监测
缺氧程度的判断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程度 PaO2(kPa)
轻度 >6.67
(50mmHg)
SaO2(%) 症状
>80
无发绀
给氧
1-2升/分
中度 >4~6.67 60~80 发绀
氧气吸入PPT课件-2024鲜版

症状缓解程度
根据患者的症状缓解程度,如呼吸困难、咳 嗽等,评估治疗效果。
17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2024/3/28
18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分析
01
02
03
呼吸道黏膜干燥
由于氧气流量过大或湿化 不足,导致呼吸道黏膜干 燥,出现咳嗽、咳痰等症 状。
2024/3/28
氧中毒
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气, 可能导致氧中毒,表现为 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 困难等。
2024/3/28
氧气的生理作用及在 医疗领域的应用
27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氧气吸入的操作方法与步骤
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不同方式的操作要点
吸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处理
2024/3/28
28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氧气吸入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 析
2024/3/28
不同疾病状态下吸氧治疗的策 略与效果评估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对氧气吸入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因设 备故障导致并发症。
20
处理方法总结和经验分享
2024/3/28
针对呼吸道黏膜干燥的处理
立即停止吸氧,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或气道湿化治疗,同时鼓励患 者多饮水。
氧中毒的处理
立即降低吸氧浓度或停止吸氧,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如使用镇静剂、 止痛药等。
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其他系统
危害
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等。
心悸、胸闷、气短、心率 加快等。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
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等。
长期缺氧可导致多器官功 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长期缺氧可导致肺动脉高 压、肺心病等并发症。
根据患者的症状缓解程度,如呼吸困难、咳 嗽等,评估治疗效果。
17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2024/3/28
18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分析
01
02
03
呼吸道黏膜干燥
由于氧气流量过大或湿化 不足,导致呼吸道黏膜干 燥,出现咳嗽、咳痰等症 状。
2024/3/28
氧中毒
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气, 可能导致氧中毒,表现为 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 困难等。
2024/3/28
氧气的生理作用及在 医疗领域的应用
27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氧气吸入的操作方法与步骤
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不同方式的操作要点
吸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处理
2024/3/28
28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氧气吸入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 析
2024/3/28
不同疾病状态下吸氧治疗的策 略与效果评估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对氧气吸入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因设 备故障导致并发症。
20
处理方法总结和经验分享
2024/3/28
针对呼吸道黏膜干燥的处理
立即停止吸氧,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或气道湿化治疗,同时鼓励患 者多饮水。
氧中毒的处理
立即降低吸氧浓度或停止吸氧,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如使用镇静剂、 止痛药等。
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其他系统
危害
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等。
心悸、胸闷、气短、心率 加快等。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
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等。
长期缺氧可导致多器官功 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长期缺氧可导致肺动脉高 压、肺心病等并发症。
氧疗 (中心吸氧)护理优秀课件ppt

给氧
-(1-2L/分)
+(2-4L/
分)
++(4-
6L/分)
血气分析是监测用氧效果的客观指 标,PaO2低于6.6kp,应给予吸氧
• 氧气筒及氧气表
– 氧气筒 容纳氧气6000L, 总开关、气门
– 氧气表 包括压力表、减压 器、流量表、湿化 瓶及安全阀
中心供氧装置 – 医院氧气集中由供应站供给, 设管道至病房、门诊、急诊。 供应站有总开关控制,各用氧 单位配氧气表,打开流量表即 可使用
预防 – 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 – 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8-29
• 原因: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氧 气被肺循环血液吸收引起
• 症状:烦躁、呼吸及心率增快、血压上升, 呼吸困难、发绀、昏迷
• 预防: – 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多咳嗽 – 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
8-15
4.氧气头罩给氧法
--氧气头罩法
患者头部置于头罩里,罩面 上有多个孔,可以保持罩内 一定的氧浓度、温度和湿度 主要用于小儿
8-16
--氧气枕法
氧气枕是一长方形橡胶枕, 枕的一角有一橡胶管,上 有调节器可调节氧流量, 氧气枕充入氧气,接上湿 化瓶即可使用
用于家庭氧疗、危重患者 的抢救和转运途中
8-20
【操作步骤】(鼻氧管给氧法)
– 插管将鼻氧管插入患者鼻孔1cm – 将导管环绕患者耳部向下放置,根据情况调整
松紧度 – 记录给氧时间、氧流量、患者反应
8-21
【操作步骤】
– 观察 缺氧症状、实验室指标、氧气装置是否漏 气及通畅、有无出现氧疗副作用
– 停止用氧时,先取下鼻氧管 – 安置患者,取舒适体位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完整版

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 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定期维护
4
定期对氧气瓶进行维护, 保持设备清洁和良好状态 。
使用规范
2
使用前应检查氧气瓶是否
完好,严禁使用过期或损
坏的氧气瓶。
压力调节
3
根据病情和医嘱调节氧气 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
Part
03
氧气吸入法操作步骤与规范
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确保氧气源安全、稳定,检查氧 气瓶或氧气管道的压力和流量。
适应症与禁忌症
• 中毒、溺水、电击等急性缺氧情况。
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氧中毒: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可能导致氧中毒,表现为 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无绝对禁忌症,但在某些情况下应慎用或避免使用高浓 度氧,如
二氧化碳潴留: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吸入 高浓度氧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呼吸衰竭。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介绍成功案例和经验
通过观察和交流等方式,评估患者的 心理状态和需求,及时发现并处理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和经验分享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积极性,提 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的 心理支持和安慰措施,如倾听、鼓励 、安慰等,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和 压力。
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通风良 好,禁止吸烟及明火。
选择合适的鼻导管或面罩,确保 其与患者面部贴合良好,无漏气 现象。
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 态及合作程度,确定合适的氧疗 方案。
正确佩戴和使用鼻导管或面罩
1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清 洁鼻腔及面部皮肤。
4
告知患者及家属鼻导管或 面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 项及保养方法。
定期维护
4
定期对氧气瓶进行维护, 保持设备清洁和良好状态 。
使用规范
2
使用前应检查氧气瓶是否
完好,严禁使用过期或损
坏的氧气瓶。
压力调节
3
根据病情和医嘱调节氧气 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
Part
03
氧气吸入法操作步骤与规范
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确保氧气源安全、稳定,检查氧 气瓶或氧气管道的压力和流量。
适应症与禁忌症
• 中毒、溺水、电击等急性缺氧情况。
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氧中毒: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可能导致氧中毒,表现为 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无绝对禁忌症,但在某些情况下应慎用或避免使用高浓 度氧,如
二氧化碳潴留: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吸入 高浓度氧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呼吸衰竭。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介绍成功案例和经验
通过观察和交流等方式,评估患者的 心理状态和需求,及时发现并处理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和经验分享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积极性,提 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的 心理支持和安慰措施,如倾听、鼓励 、安慰等,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和 压力。
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通风良 好,禁止吸烟及明火。
选择合适的鼻导管或面罩,确保 其与患者面部贴合良好,无漏气 现象。
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 态及合作程度,确定合适的氧疗 方案。
正确佩戴和使用鼻导管或面罩
1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清 洁鼻腔及面部皮肤。
4
告知患者及家属鼻导管或 面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 项及保养方法。
氧气吸入(中心供氧)PPT课件

见于Ⅱ型呼吸衰竭,PaO2↓,PaCO2↑ 预防:低浓度、低流量(1~2L/min)给氧
由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对二 氧化碳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周围化学感受器的 刺激来维持. 吸入高浓度氧,解除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 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
2020/7/18
氧气吸入法 (中心供氧)
任珈葭
2020/7/18
.
1
操作目的
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 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 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一 种治疗方法
2020/7/18
.
8-2
2
缺氧程度的判断
程度 PaO2(kPa)
氧中毒
肺实质改变症状:胸骨下不适、疼痛、 灼热感; 呼吸增快、 恶心、 呕吐、 烦躁、断续的干咳 预防:
(1)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 (2)血气分析 (3)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2020/7/18
.
8-4
4
氧疗副作用
肺不张
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 氧气被肺循环血液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 症状:烦躁、呼吸及心率增快、血压上升,
轻度 >6.67
(50mmHg)
SaO2(%) 症状
>80
无发绀
给氧
1-2升/分
中度 >4~6.67 60~80 发绀
2-4升/分
(30-50mmHg)
呼吸困难
重度 <4
(30mmHg)
2020/7/18
<60
.
显著发绀 呼吸困难 三凹症
4-6升/分
8-3
由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对二 氧化碳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周围化学感受器的 刺激来维持. 吸入高浓度氧,解除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 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
2020/7/18
氧气吸入法 (中心供氧)
任珈葭
2020/7/18
.
1
操作目的
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 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 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一 种治疗方法
2020/7/18
.
8-2
2
缺氧程度的判断
程度 PaO2(kPa)
氧中毒
肺实质改变症状:胸骨下不适、疼痛、 灼热感; 呼吸增快、 恶心、 呕吐、 烦躁、断续的干咳 预防:
(1)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 (2)血气分析 (3)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2020/7/18
.
8-4
4
氧疗副作用
肺不张
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 氧气被肺循环血液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 症状:烦躁、呼吸及心率增快、血压上升,
轻度 >6.67
(50mmHg)
SaO2(%) 症状
>80
无发绀
给氧
1-2升/分
中度 >4~6.67 60~80 发绀
2-4升/分
(30-50mmHg)
呼吸困难
重度 <4
(30mmHg)
2020/7/18
<60
.
显著发绀 呼吸困难 三凹症
4-6升/分
8-3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氧气吸入法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措施,适用于治疗各种原 因引起的呼吸障碍和低氧血症。
氧气吸入法可以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功能,缓解呼吸 困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氧气吸入法包括鼻塞吸氧法、面罩吸氧法等,具有简单 易行、安全可靠的特点。
氧气吸入法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如氧中毒 、二氧化碳潴留等,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
防止并发症
通过纠正组织缺氧,可以预防由于 缺氧导致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 肺水肿、脑水肿等。
氧气吸入法的适用范围
呼吸系统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哮喘、肺炎等。
心力衰竭
由于心脏功能不全导致肺部淤 血,引起缺氧的患者。
休克
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如失血 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通过 氧气吸入可以改善组织缺氧状 态。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氧气流量不稳定
如发现氧气流量不稳定, 应及时调整流量计,确保 患者吸入的氧气浓度和流 量稳定。
吸氧管堵塞
如发现吸氧管堵塞,应及 时更换吸氧管或进行疏通 ,以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吸 入氧气。
氧气吸入器漏气
如发现氧气吸入器漏气, 应及时检查吸入器的密封 性,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氧气吸入法是通过给氧来提高血氧饱 和度和增加氧分压的一种治疗方法
氧气吸入法可以用于纠正各种原因导 致的低氧血症,如心肺复苏、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征等
氧气吸入法可以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 氧,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给氧方 式
氧气吸入法需要注意吸入氧气的湿度 和温度,以避免对呼吸道造成刺激和 损伤
03 氧气吸入法的操作步骤
氧气吸入法通常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 氧的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调 整氧气流量和浓度。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

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COPD、心衰等。
老年患者特点与应对
心理特点 可能存在孤独、焦虑等情绪问题。 对新事物接受较慢,需要更多耐心解释。
老年患者特点与应对
01
应对措施
02
03
04
选择低流量、持续吸氧方式, 避免氧中毒。
加强心理关怀,减轻焦虑情绪。
家属参与护理,提高患者依从 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特点与应对
雾化吸入
03
对于严重呼吸道干燥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直接增
加呼吸道湿度。
肺部感染控制方法
01
02
0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氧气吸入治疗过程中,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规范,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更换吸氧管路
长时间使用的吸氧管路容 易滋生细菌,定期更换可 减少感染机会。
加强患者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 内细菌滋生,从而降低肺 部感染风险。
作用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增 加组织供氧,促进组织代谢,维持 机体生命活动。
氧气吸入途径与方式
01
途径
氧气可通过鼻导管、鼻塞、面 罩、氧气帐等多种途径吸入。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可选择持 续吸氧、间断吸氧或高浓度吸氧
等不同方式。
02
方式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症状,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 炎、肺水肿、心功能不全等。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
目录
• 氧气吸入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 氧气吸入设备介绍与使用 • 氧气吸入操作规范与流程
目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特殊人群氧气吸入法注意事项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老年患者特点与应对
心理特点 可能存在孤独、焦虑等情绪问题。 对新事物接受较慢,需要更多耐心解释。
老年患者特点与应对
01
应对措施
02
03
04
选择低流量、持续吸氧方式, 避免氧中毒。
加强心理关怀,减轻焦虑情绪。
家属参与护理,提高患者依从 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特点与应对
雾化吸入
03
对于严重呼吸道干燥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直接增
加呼吸道湿度。
肺部感染控制方法
01
02
0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氧气吸入治疗过程中,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规范,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更换吸氧管路
长时间使用的吸氧管路容 易滋生细菌,定期更换可 减少感染机会。
加强患者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 内细菌滋生,从而降低肺 部感染风险。
作用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增 加组织供氧,促进组织代谢,维持 机体生命活动。
氧气吸入途径与方式
01
途径
氧气可通过鼻导管、鼻塞、面 罩、氧气帐等多种途径吸入。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可选择持 续吸氧、间断吸氧或高浓度吸氧
等不同方式。
02
方式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症状,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 炎、肺水肿、心功能不全等。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
目录
• 氧气吸入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 氧气吸入设备介绍与使用 • 氧气吸入操作规范与流程
目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特殊人群氧气吸入法注意事项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

件
氧气吸入法
概念: 通过给病人吸入高
于空气中氧浓度的氧气, 来提高病人肺泡内的氧 分压,达到改善组织缺 氧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 法。 目的:用于低氧血症 导致的缺氧改善组织缺氧
2
精选课件
缺氧的定义:
指氧的供给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或 组织由于氧化过程障碍不能正常利用氧, 使机体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变 化,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26
精选课件
6、选择鼻腔:检查鼻腔有无分泌物堵塞及异 常,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7、调节流量:先调节好流量再插入鼻导管, 避免大流量进入呼吸道,引起肺部组织损伤。
8、插管,固定。
9、记录观察:在氧气本上记录给氧时间,流 量,观察有无氧疗的不良反应。
10、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27
精选课件
停氧 撤下鼻导管,关闭总开关,放尽余气后关闭
2 .心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难者, 如心力衰竭时出现的呼吸困难。
3.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使氧不能由毛 细血管渗 入组织而产生缺氧,如巴比妥类药 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病人。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
分娩产程过长胎心音异常等。
6
2、取体位:嘱患者去舒适卧位。
3、吹尘:打开氧气筒上总开关,放出少量氧气,以 冲掉气门上的灰尘,立即关好。
4、装表:安装氧压表,将表倾斜15度,用手初步拧 紧旋钮,再用扳手扳紧,是氧气表直立,打开总开关 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5连接检查:鼻导管一端接湿化瓶,打开流量表,检 查是否通畅、漏气,关闭流量表。
精选课件
氧气吸入法
血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 血氧含量
9
精选课件
氧气吸入的技术要求
氧气吸入法
概念: 通过给病人吸入高
于空气中氧浓度的氧气, 来提高病人肺泡内的氧 分压,达到改善组织缺 氧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 法。 目的:用于低氧血症 导致的缺氧改善组织缺氧
2
精选课件
缺氧的定义:
指氧的供给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或 组织由于氧化过程障碍不能正常利用氧, 使机体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变 化,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26
精选课件
6、选择鼻腔:检查鼻腔有无分泌物堵塞及异 常,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7、调节流量:先调节好流量再插入鼻导管, 避免大流量进入呼吸道,引起肺部组织损伤。
8、插管,固定。
9、记录观察:在氧气本上记录给氧时间,流 量,观察有无氧疗的不良反应。
10、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27
精选课件
停氧 撤下鼻导管,关闭总开关,放尽余气后关闭
2 .心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难者, 如心力衰竭时出现的呼吸困难。
3.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使氧不能由毛 细血管渗 入组织而产生缺氧,如巴比妥类药 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病人。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
分娩产程过长胎心音异常等。
6
2、取体位:嘱患者去舒适卧位。
3、吹尘:打开氧气筒上总开关,放出少量氧气,以 冲掉气门上的灰尘,立即关好。
4、装表:安装氧压表,将表倾斜15度,用手初步拧 紧旋钮,再用扳手扳紧,是氧气表直立,打开总开关 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5连接检查:鼻导管一端接湿化瓶,打开流量表,检 查是否通畅、漏气,关闭流量表。
精选课件
氧气吸入法
血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 血氧含量
9
精选课件
氧气吸入的技术要求
给氧的注意事项

2)中度低氧血症:PaO230~50mmHg SO260%~80%
3)重度低氧血症:PaO2<30mmHg SO2<60%
4.氧气装置
5、方法
• 鼻导管给氧法 • 鼻塞法 • 面罩法 • 氧气枕法
1)鼻导管给氧法
2)鼻塞法
3)面罩法
注意事项
1.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2.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热、
定义
•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 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 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 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
治疗方法。
• 低张性缺氧
• 血液性缺氧 • 循环性缺氧
1.适应症
• 组织性缺氧
• 低张性缺氧疗效最好。
3.缺氧程度判断
1) 轻度低氧血症:PaO2>50mmHg SO2>免一旦开关出错,大
量氧气进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导 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先分离鼻导管与湿化瓶 连接处,调节好流量再接上。
4.急性肺水肿患者湿化瓶内加 20%~30%乙醇,以改善肺部气 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3)重度低氧血症:PaO2<30mmHg SO2<60%
4.氧气装置
5、方法
• 鼻导管给氧法 • 鼻塞法 • 面罩法 • 氧气枕法
1)鼻导管给氧法
2)鼻塞法
3)面罩法
注意事项
1.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2.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热、
定义
•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 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 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 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
治疗方法。
• 低张性缺氧
• 血液性缺氧 • 循环性缺氧
1.适应症
• 组织性缺氧
• 低张性缺氧疗效最好。
3.缺氧程度判断
1) 轻度低氧血症:PaO2>50mmHg SO2>免一旦开关出错,大
量氧气进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导 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先分离鼻导管与湿化瓶 连接处,调节好流量再接上。
4.急性肺水肿患者湿化瓶内加 20%~30%乙醇,以改善肺部气 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氧气吸入ppt课件最新版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高流量吸氧的患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等。
优点是可以提供较高的氧气流量,同时可以避免对鼻腔造成刺激。
氧气帐或气泡床吸氧法
氧气帐或气泡床吸氧法是一种较 为特殊的吸氧方法,通过将患者 置于氧气帐或气泡床上,患者可
以吸入氧气。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时间吸氧 的患者,如慢性呼吸衰竭、肺纤
氧气吸入ppt课件最 新版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氧气吸入的种类和设备 • 氧气吸入的方法 • 氧气吸入的疗效及注意事项 • 氧气吸入的临床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氧气吸入的意义
纠正缺氧
促进代谢
通过吸入氧气,提高血氧含量,从而纠正 组织和器官的缺氧状态。
氧气是细胞代谢的必需物质,为细胞进行 新陈代谢提供必要的能量。
氧气可以通过呼吸道的黏 膜表面与血液中的血红蛋 白进行交换,从而被人体 吸收利用。
氧气的运输特性
氧气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 结合运输到全身各个器官 和组织,为身体提供所需 的氧气。
氧气吸入的适应症
低氧血症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低氧血症 ,如窒息、CO中毒、呼吸窘迫 综合征等,需要进行氧气吸入
治疗。
心肺功能不全
改善循环
缓解症状
氧气可以刺激心脏收缩和血管扩张,从而 改善血液循环。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心力衰竭等,氧气吸入可以缓 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氧气吸入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氧气的溶解特性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其 他气体高,因此可以通过 吸入水蒸气来提高氧浓度 。
氧气的扩散特性
维化等。
优点是可以提供较为均匀的氧气 分布,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活动
优点是可以提供较高的氧气流量,同时可以避免对鼻腔造成刺激。
氧气帐或气泡床吸氧法
氧气帐或气泡床吸氧法是一种较 为特殊的吸氧方法,通过将患者 置于氧气帐或气泡床上,患者可
以吸入氧气。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时间吸氧 的患者,如慢性呼吸衰竭、肺纤
氧气吸入ppt课件最 新版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氧气吸入的种类和设备 • 氧气吸入的方法 • 氧气吸入的疗效及注意事项 • 氧气吸入的临床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氧气吸入的意义
纠正缺氧
促进代谢
通过吸入氧气,提高血氧含量,从而纠正 组织和器官的缺氧状态。
氧气是细胞代谢的必需物质,为细胞进行 新陈代谢提供必要的能量。
氧气可以通过呼吸道的黏 膜表面与血液中的血红蛋 白进行交换,从而被人体 吸收利用。
氧气的运输特性
氧气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 结合运输到全身各个器官 和组织,为身体提供所需 的氧气。
氧气吸入的适应症
低氧血症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低氧血症 ,如窒息、CO中毒、呼吸窘迫 综合征等,需要进行氧气吸入
治疗。
心肺功能不全
改善循环
缓解症状
氧气可以刺激心脏收缩和血管扩张,从而 改善血液循环。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心力衰竭等,氧气吸入可以缓 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氧气吸入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氧气的溶解特性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其 他气体高,因此可以通过 吸入水蒸气来提高氧浓度 。
氧气的扩散特性
维化等。
优点是可以提供较为均匀的氧气 分布,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活动
儿科给氧氧气疗法护理课件

性,提高其依从性。
05
儿科给氧氧气疗法未来发展与展 望
新技术应用
智能给氧设备
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实现 氧气流量、压力等参数的实时监 测与控制,提高给氧准确性和安
全性。
富氧疗法
研究利用高浓度氧气治疗疾病的 方法,拓展给氧氧气疗法的应用
范围。
富氧液治疗
将氧气溶解于生理溶液中,通过 输液方式给予患者,提高氧疗效
案例三:学龄前儿童给氧氧气疗法护理
总结词
认知教育
认知教育、行为干预、游戏 化治疗
向学龄前儿童解释给氧氧气 疗法的目能力。
行为干预
游戏化治疗
通过行为干预措施,如奖励 机制、行为矫正等,激励学 龄前儿童积极配合治疗,提
高治疗效果。
将给氧氧气疗法与游戏相结 合,让学龄前儿童在游戏中 接受治疗,增加治疗的趣味
定期评估给氧效果
通过观察患儿症状和体征,定期评估 给氧效果,如效果不佳应及时调整。
预防氧中毒
严格控制氧流量和浓度,避免长时间 高浓度给氧导致氧中毒。
培训医护人员
对医护人员进行给氧氧气疗法相关培 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风险意识。
04
儿科给氧氧气疗法案例分享
案例一:新生儿给氧氧气疗法护理
总结词
护理要点、给氧方式、注意事项
常压给氧、高压给氧(需要呼吸机辅 助)。
按方式分
面罩给氧、鼻导管给氧、鼻塞给氧、 头罩给氧等。
02
儿科给氧氧气疗法护理流程
给氧前护理
01
02
03
评估病情
对患儿的病情状况、年龄 、体重等进行评估,确定 给氧方式和流量。
准备用具
准备好氧气装置、湿化器 、氧气面罩或鼻导管等用 具,确保设备完好、安全 。
05
儿科给氧氧气疗法未来发展与展 望
新技术应用
智能给氧设备
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实现 氧气流量、压力等参数的实时监 测与控制,提高给氧准确性和安
全性。
富氧疗法
研究利用高浓度氧气治疗疾病的 方法,拓展给氧氧气疗法的应用
范围。
富氧液治疗
将氧气溶解于生理溶液中,通过 输液方式给予患者,提高氧疗效
案例三:学龄前儿童给氧氧气疗法护理
总结词
认知教育
认知教育、行为干预、游戏 化治疗
向学龄前儿童解释给氧氧气 疗法的目能力。
行为干预
游戏化治疗
通过行为干预措施,如奖励 机制、行为矫正等,激励学 龄前儿童积极配合治疗,提
高治疗效果。
将给氧氧气疗法与游戏相结 合,让学龄前儿童在游戏中 接受治疗,增加治疗的趣味
定期评估给氧效果
通过观察患儿症状和体征,定期评估 给氧效果,如效果不佳应及时调整。
预防氧中毒
严格控制氧流量和浓度,避免长时间 高浓度给氧导致氧中毒。
培训医护人员
对医护人员进行给氧氧气疗法相关培 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风险意识。
04
儿科给氧氧气疗法案例分享
案例一:新生儿给氧氧气疗法护理
总结词
护理要点、给氧方式、注意事项
常压给氧、高压给氧(需要呼吸机辅 助)。
按方式分
面罩给氧、鼻导管给氧、鼻塞给氧、 头罩给氧等。
02
儿科给氧氧气疗法护理流程
给氧前护理
01
02
03
评估病情
对患儿的病情状况、年龄 、体重等进行评估,确定 给氧方式和流量。
准备用具
准备好氧气装置、湿化器 、氧气面罩或鼻导管等用 具,确保设备完好、安全 。
氧气吸入疗法PPT课件

卸表 先用扳手将螺帽旋松,再 用手将表卸下
消毒 湿化瓶和橡胶管用 消毒液浸泡消毒
换卡
取下“四防”卡,换上“满”或“空”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4.评价
(1)患者缺氧症状得到改善。 (2)护士操作规范,保证用氧安全。 (3)护患之间沟通有效,患者能有效
配合并获得安全用氧知识。
要求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应先调节流量再插管 根据病情、年龄、缺氧程度调节 蘸水润滑 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长
— 固定与记录 记录用氧开始时间、氧流量并签名
整理与观察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解释
拔管
先拔管再 关开关
先关总开关
关流量开关
放余气 记录停氧
时间并签 名
整理与记录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检查 确认已关好总开关, 放完余气
换卡、吹尘
取下“满”卡
挂上“四防” 卡
吹尘:开总开关 关总开关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装表、接瓶、检查
装表 :手旋 — 使表稍向后倾
扳手旋 — 使表呈直立位
接瓶 :上湿化瓶,连接橡胶管
检查 :开总开关
开流量开关
关流量开关 备用
装表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扳手 旋
手旋
管道化 装置装
表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等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血氧饱和 度(SaO2)
动-静脉氧压差
常见病因
↓ 正常
呼吸道阻塞、慢性
Hale Waihona Puke ↓↓或正常呼吸衰竭、肺部及 胸腔疾病使肺泡通
气不足
严重贫血、CO中毒、
↓
消毒 湿化瓶和橡胶管用 消毒液浸泡消毒
换卡
取下“四防”卡,换上“满”或“空”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4.评价
(1)患者缺氧症状得到改善。 (2)护士操作规范,保证用氧安全。 (3)护患之间沟通有效,患者能有效
配合并获得安全用氧知识。
要求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应先调节流量再插管 根据病情、年龄、缺氧程度调节 蘸水润滑 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长
— 固定与记录 记录用氧开始时间、氧流量并签名
整理与观察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解释
拔管
先拔管再 关开关
先关总开关
关流量开关
放余气 记录停氧
时间并签 名
整理与记录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检查 确认已关好总开关, 放完余气
换卡、吹尘
取下“满”卡
挂上“四防” 卡
吹尘:开总开关 关总开关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装表、接瓶、检查
装表 :手旋 — 使表稍向后倾
扳手旋 — 使表呈直立位
接瓶 :上湿化瓶,连接橡胶管
检查 :开总开关
开流量开关
关流量开关 备用
装表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扳手 旋
手旋
管道化 装置装
表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等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血氧饱和 度(SaO2)
动-静脉氧压差
常见病因
↓ 正常
呼吸道阻塞、慢性
Hale Waihona Puke ↓↓或正常呼吸衰竭、肺部及 胸腔疾病使肺泡通
气不足
严重贫血、CO中毒、
↓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

吸氧浓度尽可能不要超过60% 若施行通气治疗,可用呼气末正压通气 鼓励排痰
25
(三)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形成
妊娠四个月内胎儿,视网膜尚未出现血管,四月后才开始 血管化过程,直至足月娩出后一个月,才完成血管化。视 网膜上未成熟的血管,易受氧的损害。
视网膜血管改变与PaO2高有关,也与血管未成熟有关。 新生儿吸氧应注意:应监测视网膜血管直径改变,由于婴
儿取血困难,不易常规行血气检查,故此方法是有价值的 监测措施。
26
(四)氧中毒
1.目前认为氧中毒所造成的特殊的细胞损害,主 要归因于细胞内产生氧自由基或其它化学活性的 氧代谢物。 2.氧中毒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吸气时 加重,刺激性干咳等。若继续吸入高浓度氧,即 可出现肺顺应性和弥散功能下降,进行性发展为 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临床表现具有滞 后性、非特异性,尚无一项可帮助确诊的辅助检 查。
分娩产程过长、胎心音异常等。
4
氧疗的禁忌症:
– 百草枯中毒:高浓度氧会增加其毒性作用。 – 使用博来霉素患者:博来霉素为碱性糖肽类
抗癌药物,可引起肺炎样症状及肺纤维化, 来自浓度氧会加重这种副作用。5
氧气吸入法
血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 血氧含量
6
氧气吸入的技术要求
供氧设备及用物 给氧操作程序
评估患者 调节流量
注意事项
7
供氧设备
中心供氧装置2
8
氧气筒和氧气表装置1
供氧设备
9
吸氧器具
10 鼻导管
面罩
鼻套管
辅助用物
11
氧气吸入法
评估患者
12
病情 年龄 缺氧程度 治疗情况 鼻腔状况 心理反应 合作程度
氧气吸入法
25
(三)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形成
妊娠四个月内胎儿,视网膜尚未出现血管,四月后才开始 血管化过程,直至足月娩出后一个月,才完成血管化。视 网膜上未成熟的血管,易受氧的损害。
视网膜血管改变与PaO2高有关,也与血管未成熟有关。 新生儿吸氧应注意:应监测视网膜血管直径改变,由于婴
儿取血困难,不易常规行血气检查,故此方法是有价值的 监测措施。
26
(四)氧中毒
1.目前认为氧中毒所造成的特殊的细胞损害,主 要归因于细胞内产生氧自由基或其它化学活性的 氧代谢物。 2.氧中毒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吸气时 加重,刺激性干咳等。若继续吸入高浓度氧,即 可出现肺顺应性和弥散功能下降,进行性发展为 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临床表现具有滞 后性、非特异性,尚无一项可帮助确诊的辅助检 查。
分娩产程过长、胎心音异常等。
4
氧疗的禁忌症:
– 百草枯中毒:高浓度氧会增加其毒性作用。 – 使用博来霉素患者:博来霉素为碱性糖肽类
抗癌药物,可引起肺炎样症状及肺纤维化, 来自浓度氧会加重这种副作用。5
氧气吸入法
血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 血氧含量
6
氧气吸入的技术要求
供氧设备及用物 给氧操作程序
评估患者 调节流量
注意事项
7
供氧设备
中心供氧装置2
8
氧气筒和氧气表装置1
供氧设备
9
吸氧器具
10 鼻导管
面罩
鼻套管
辅助用物
11
氧气吸入法
评估患者
12
病情 年龄 缺氧程度 治疗情况 鼻腔状况 心理反应 合作程度
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注意事项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妇产科护士培训 2016.1.9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护士必须掌握给氧标准:以血气分析 为氧疗的可靠指标。动脉血氧分压 (PaO2)正常值为10.6-13.3kPa( 80-100mmHg)。当患者血气 PaO2<7.98kPa(60mmHg)为氧 疗的指征。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肺心病患者遵医嘱应给予鼻导管低流量吸氧 ,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血气指标。
SUCCESS
THANK YOU
2024/10/27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急性左心衰患者遵医嘱给予30%-50%酒精 吸氧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泡沫痰及听诊 肺部湿性罗音有无改善。
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 。
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 先分离氧气管与鼻导管,调节好氧流量后再 将二者连接。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 再关流量表。
用氧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精神状 态、皮肤颜色、温度与呼吸方式等有无改善 ,以此来衡量氧疗效果,还可测定动脉血气 分析判断疗效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 鼻导管长时间应用,一般每4小时清洁鼻孔 一次,持续吸氧者应每日更换鼻导管。双侧 鼻孔交替插管。如采用鼻塞法给氧,应选择 适宜的鼻塞。
注意用氧安全,在使用氧气桶时注意防火、 防油、防热、防振。
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
SUCCESSTHANΒιβλιοθήκη YOU2024/10/27
妇产科护士培训 2016.1.9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护士必须掌握给氧标准:以血气分析 为氧疗的可靠指标。动脉血氧分压 (PaO2)正常值为10.6-13.3kPa( 80-100mmHg)。当患者血气 PaO2<7.98kPa(60mmHg)为氧 疗的指征。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肺心病患者遵医嘱应给予鼻导管低流量吸氧 ,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血气指标。
SUCCESS
THANK YOU
2024/10/27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急性左心衰患者遵医嘱给予30%-50%酒精 吸氧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泡沫痰及听诊 肺部湿性罗音有无改善。
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 。
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 先分离氧气管与鼻导管,调节好氧流量后再 将二者连接。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 再关流量表。
用氧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精神状 态、皮肤颜色、温度与呼吸方式等有无改善 ,以此来衡量氧疗效果,还可测定动脉血气 分析判断疗效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 鼻导管长时间应用,一般每4小时清洁鼻孔 一次,持续吸氧者应每日更换鼻导管。双侧 鼻孔交替插管。如采用鼻塞法给氧,应选择 适宜的鼻塞。
注意用氧安全,在使用氧气桶时注意防火、 防油、防热、防振。
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
SUCCESSTHANΒιβλιοθήκη YOU2024/10/27
吸氧操作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置一套、氧气表、胶布、 棉签、治疗碗一个(内盛温开水)、弯盘、手消毒液
---无中心供氧装置的另备氧气桶、扳手、挂四防牌。
4
吸氧的操作步骤-评估患者
携用物至病人床边,评估患者 1、了解病情、意识、病人缺氧程度,鼻腔内状况,解释用
氧目的; 2、病人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 3、环境:宽敞明亮,符合用氧要求(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抢救危重症患者,注意保持氧 气通畅,关注氧气管两端的连 接,注意剩余氧气的压力;
氧气筒的固定。
20
临床使用是高压容器请不要在高
于室温50℃的地方使用,应避免阳光直射。 3.由于氧气的助燃性质,请不要靠近火源或
接近油脂;氧气自身不会燃烧,但它会辅助一 些易燃物燃烧,所以请不要和易燃易爆品混放。
11
吸氧相关知识
8、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应持续低流量、低浓度 给氧,即1-2升/分。 原因:由于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主要通过缺氧刺激颈动 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 使之兴奋,反射性引起呼吸运动,若高流量吸氧,则通 过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加重,引起患者嗜睡、昏睡、昏迷,甚至死亡。
操作注意事项: 1、清洁哪一侧鼻腔,用哪
一侧鼻腔吸氧; 2、流量表,使用前检查开
关否关闭; 使用氧气桶,各开关的开 关流程;
9
吸氧相关知识
1、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一次性氧气湿化 瓶每5天更换一次,在瓶上标时间;
2、吸氧浓度=21+4*氧流量 3、氧气桶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降至5kg/cm2或0.05MPa
12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
1、无效吸氧 2、气道粘膜干燥 3、氧中毒:持续吸入60-80%的氧气24小时或
---无中心供氧装置的另备氧气桶、扳手、挂四防牌。
4
吸氧的操作步骤-评估患者
携用物至病人床边,评估患者 1、了解病情、意识、病人缺氧程度,鼻腔内状况,解释用
氧目的; 2、病人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 3、环境:宽敞明亮,符合用氧要求(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抢救危重症患者,注意保持氧 气通畅,关注氧气管两端的连 接,注意剩余氧气的压力;
氧气筒的固定。
20
临床使用是高压容器请不要在高
于室温50℃的地方使用,应避免阳光直射。 3.由于氧气的助燃性质,请不要靠近火源或
接近油脂;氧气自身不会燃烧,但它会辅助一 些易燃物燃烧,所以请不要和易燃易爆品混放。
11
吸氧相关知识
8、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应持续低流量、低浓度 给氧,即1-2升/分。 原因:由于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主要通过缺氧刺激颈动 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 使之兴奋,反射性引起呼吸运动,若高流量吸氧,则通 过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加重,引起患者嗜睡、昏睡、昏迷,甚至死亡。
操作注意事项: 1、清洁哪一侧鼻腔,用哪
一侧鼻腔吸氧; 2、流量表,使用前检查开
关否关闭; 使用氧气桶,各开关的开 关流程;
9
吸氧相关知识
1、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一次性氧气湿化 瓶每5天更换一次,在瓶上标时间;
2、吸氧浓度=21+4*氧流量 3、氧气桶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降至5kg/cm2或0.05MPa
12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
1、无效吸氧 2、气道粘膜干燥 3、氧中毒:持续吸入60-80%的氧气24小时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6
1)鼻导管给氧法
学习交流PPT
7
2)鼻塞法
学习交流PPT
8
3)面罩法
学习交流PPT
9
注意事项
1.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2.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热、防
油。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以免一旦开关出错,大
量氧气进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导 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先分离鼻导管与湿化瓶
连接处,调节好流量再接上。 4.急性肺水肿患者湿化瓶内加 20%~30%乙醇,以改善肺部气
体交换,减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氧症状。
学习交流PPT
10
注意事项
5.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
管道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扭曲。 6.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 7.氧气筒内氧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 0.5mPa,以免灰尘进 入筒内,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8.对未用完或已用尽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 9.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10.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及耳廓皮肤的受压情况。
学习交流PPT
11
3
3.缺氧程度判断
1) 轻度低氧血症:PaO2>50mmHg
SO2>80%
2)中度低氧血症:PaO230~50mmHg
SO260%~80%
3)重度低氧血症:PaO2<30mmHg
学S习O交流2P<PT60%
4
4.氧气装置
学习交流PPT
5
5、方法
• 鼻导管给氧法 • 鼻塞法 • 面罩法 • 氧气枕法
给氧的注意事项
学习交流PPT
1
定义
•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 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 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 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 治疗方法。
学习交流PPT
2
• •
低 血1张 液.适性性缺缺应氧氧症
• 循环性缺氧
• 组织性缺氧
• 低张性缺氧疗效最好。
学习交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