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

合集下载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于转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7〕77 号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切实保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委托,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组织专家制定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现将该指导性培养方案转发给你们,希望认真研究,在培养工作中落实执行,并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出本单位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细则,于2008 年3 月底前报秘书处备案。

附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二00七年十二月十日抄送: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展规划司,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秘书处附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1、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2、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力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各类人员;3、海外具有同等资质的汉语教师或专业人员。

(二)入学考试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或联考方式,实行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办法,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2-3 年;在职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3 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 学年。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1、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2、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力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各类人员;3、海外具有同等资质的汉语教师或专业人员。

(二)入学考试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或联考方式,实行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办法,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在职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学年。

四、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

公共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不低于28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

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一)公共课(8学分)政治 2学分外语 6学分(二)必修课(10学分)汉语语言学导论 2学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 2学分第二语言习得导论 2学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2学分课堂教学研究 2学分(三)选修课(10学分)选修课分为5大类,至少从3类中选修,须修满10学分。

1、语言类汉语语音概说 2学分汉语语法概说 2学分汉语词汇概说 2学分汉字概说 2学分汉外语言对比 2学分2、教学类汉语测试与教学评估 2学分汉语教材分析与编写 2学分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及教学应用 2学分3、文化类中国思想史 2学分当代中国概况 2学分国际政治与经济专题 2学分国别与地域文化 2学分礼仪与公共关系 2学分中华文化技能 2学分4、教育类外语教育心理学 2学分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 2学分儿童心理发展与成长 2学分教师发展概论 2学分教学设计组织与管理 2学分5、方法类教学调查与分析 2学分课堂观察研究 2学分案例分析研究 2学分(四)教学实习(4学分)教学实习包括汉语教学设计、观摩与实践,其中课堂教学实习不低于40学时。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国际学生)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国际学生)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国际学生)(试行)一、专业简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满足海外汉语教师的巨大需求而设置的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

为加快海外汉语教师本土化培养体系的建立,2009年国家汉办还专门设立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孔子学院奖学金项目,并出台了《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外国留学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主要培养了解中国,热爱中国文化,具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和较熟练的中国语言文化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胜任汉语教学任务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1、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2、具备较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3、具有较好的中华文化理解能力和中华文化融通能力;4、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5、具有一定语言文化项目组织管理能力。

三、授予学位: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修满规定的学分,教学实习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学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四、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五、学制与学分学制一般为两年,其中一年半在校学习,半年回国进行教学实习。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40学分,其中:核心课程16学分(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0学分)、拓展课程6学分、训练课程6学分、专题讲座2学分、文化体验2学分、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

六、培养方式采取课程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校内外教师联合指导的培养方式。

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力争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期间汉语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提高教学技能;同时对中华文化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中华才艺。

七、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要求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并有应用价值。

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

八、课程设置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2009年9月22日。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非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045300)一、专业学位类别简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为支持国际汉语教育事业发展,配合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培养能适应汉语国际教育新时代需求,能在国内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言或外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的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业学位。

本专业以提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能力为核心,同时注重培养人才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学科属性看,汉语国际教育融通语言学、哲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民族学与文化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等多学科,具有跨学科优势。

为适应硕士生培养结构性调整的需要,教育部于2007年首次批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2014年1月我校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合作组织申报,6月获批。

2016年开始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研究方向逐渐凝练,聚焦汉语国际教育理论与实践、汉语本体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三个方向。

依托学校能源行业特色与优势,以及人文学院语言人才培养教学资源,我校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特色建设,致力于服务“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国家汉语传播。

师资队伍逐渐壮大,现有硕士生导师10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搭配合理。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本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证。

同时,学校还拥有各具特长的中文、外语、音乐、体育以及与石油相关各专业的兼职教师队伍。

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院融合我校资源,建立特色见习、实习基地。

我校设有国际教育学院,每学期有200余名不同水平的留学生在此学习汉语,为学生进行教学实习提供优越条件。

此外,与厄瓜多尔基多圣弗朗西斯科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的见习、实习基地,为学生专业训练开拓更多机会。

二、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各种类型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教学人才,尤其力争服务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国家汉语传播。

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2009年6月修订稿)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

2、热爱国际汉语教学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汉语教学和交流;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1、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2、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各类人员;3、海外具有同等资质的外国籍(或具有所在国永久居留证)汉语教师或专业人员。

(二)入学考试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方式,实行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办法,着重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共有32学分。

课程分公共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三类,占28学分。

教学实习占4学分。

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一)公共课(6学分)政治 2学分外语 4学分(二)必修课(12学分)语言学理论及其应用 2学分现代汉语及其应用 2学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理论 2学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方法 2学分跨文化交际 2学分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 2学分多媒体汉语教学 2学分语言测量与汉语水平考试研究 2学分现代课程与教学论 2学分中国传统文化技能 2学分语言文化高级论坛 3学分(三)选修课(8学分)选修课分为5大类,至少从3类中选修,须修满8学分。

武汉大学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思想品德优良,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工作的高层次、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

2.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

3.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及有关专业基础、良好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技能。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汉语教学和交流。

6.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二、研究方向
1.汉语国际教育理论与实践
2.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汉语本体研究
3.跨文化交际研究
三、学习年限
一般为2年。

四、学分要求
应修满32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专业必修课16学分(含教学实践环节6学分),选修课10学分。

五、学位论文
可以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撰写研究性论文或调研报告,也可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需要出发研制教学课件或开发其他教学资源。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2.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之外,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国内或国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习或从事辅助教学工作,以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

七、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见下表)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300一、专业类别领域简介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作为全国首批12所试点院校之一开始招收、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到目前为止,共招收培养近500名该专业研究生。

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针对外国人进行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涉及语言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化学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

该学科旨在通过汉语本体研究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揭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学习心理、习得规律和教学方法,从而制订出汉语教学的基本语言规律及教学原则,并用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培养内容分为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

理论学习包含语言学理论、教育心理学、汉语教学技能、文化学、计算机技术等方面,教学实践包括对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法、教学技能学习以及海外、国内汉语教学实习。

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师范教育的传统和优势,整合学校在教师教育及音乐、体育、美术等师资为我所用;充分利用我院留学生教育的资源及有利条件,确保所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

我校在数个国家建有实习基地,且学生绝大多数能通过国家汉办组织的志愿者选拨考试并外派顶岗实习,因此学生都有半年以上海外或国内汉语教学实习的经历。

我校培养的该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多为国际学校汉语教师、国内中小学教师、公务员、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工作等,另有学生获得海外学校留校任教的资格。

二、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

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应职业道德的专业型技术人才。

应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附件二: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十一部委《关于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经研究、论证,拟在我国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一、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一)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适应“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语言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与此相比,我国语言与文化的国际推广能力却显薄弱,未能与我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相适应。

世界各主要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本国语言的推广,把语言的国际推广作为国家战略,视语言的国际地位为国家、民族和文化强盛的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是当务之急。

这不仅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战略举措,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指出:“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是件大好事,存在问题需引起重视,并研究解决的具体措施”,“汉语推广工作势头很好。

不少国家纷纷要求建立孔子学院。

我宜加大对此项合作的支持力度。

关键是培养合格的师资。

望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力求开办一所,就确保办好一所”。

温家宝总理指示:“建议教育部按照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综合研究汉语国际推广的有关问题”。

2006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阐明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指导思想、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把提升学科地位、建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学位制度列为重要任务之一。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70100)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了解中国,理解中华文化,具有较熟练的中国语言文化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胜任汉语教学任务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2、具有较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3、具有较好的中华文化理解能力和中外文化通融能力;4、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5、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项目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1.学生应该具备:①本科毕业证书;②HSK五级以上考试成绩;③在中国学习一年以上或者在母国学习两年以上汉语证明材料;④原学校汉语教师推荐信。

2. 对于在我校学习、成绩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培养方式1、采用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的培养方式。

根据学生人数和导师人数,建立2-5人的导师指导小组,小组由本专业导师及相关专业的教授、副教授以及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组成,由本专业导师担任组长。

2、采用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在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参加汉语教学实习或者辅助教学工作,增强教学实践能力。

(二)学习年限学制为两年,其中课程学习一年,实习及论文一年。

分为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和学位论文三个阶段,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实行申请答辩制。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本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依据国家教育部“教指委”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09年9月)而定。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课程名称部分采用《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部分沿用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课程。

对选修课选课的规定依从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选修课系列中的具体课程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实际情况选择而定,有些课程属有待建设的课程。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70100)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了解中国,理解中华文化,具有较熟练的中国语言文化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胜任汉语教学任务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2、具有较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3、具有较好的中华文化理解能力和中外文化通融能力;4、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5、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项目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1.学生应该具备:①本科毕业证书;②HSK五级以上考试成绩;③在中国学习一年以上或者在母国学习两年以上汉语证明材料;④原学校汉语教师推荐信。

2. 对于在我校学习、成绩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培养方式1、采用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的培养方式。

根据学生人数和导师人数,建立2-5人的导师指导小组,小组由本专业导师及相关专业的教授、副教授以及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组成,由本专业导师担任组长。

2、采用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在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参加汉语教学实习或者辅助教学工作,增强教学实践能力。

(二)学习年限学制为两年,其中课程学习一年,实习及论文一年。

分为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和学位论文三个阶段,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实行申请答辩制。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本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依据国家教育部“教指委”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09年9月)而定。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课程名称部分采用《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部分沿用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课程。

对选修课选课的规定依从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选修课系列中的具体课程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实际情况选择而定,有些课程属有待建设的课程。

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300一、专业类别领域简介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作为全国首批12所试点院校之一开始招收、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到目前为止,共招收培养近500名该专业研究生。

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针对外国人进行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涉及语言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化学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

该学科旨在通过汉语本体研究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揭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学习心理、习得规律和教学方法,从而制订出汉语教学的基本语言规律及教学原则,并用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培养内容分为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

理论学习包含语言学理论、教育心理学、汉语教学技能、文化学、计算机技术等方面,教学实践包括对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法、教学技能学习以及海外、国内汉语教学实习。

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师范教育的传统和优势,整合学校在教师教育及音乐、体育、美术等师资为我所用;充分利用我院留学生教育的资源及有利条件,确保所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

我校在数个国家建有实习基地,且学生绝大多数能通过国家汉办组织的志愿者选拨考试并外派顶岗实习,因此学生都有半年以上海外或国内汉语教学实习的经历。

我校培养的该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多为国际学校汉语教师、国内中小学教师、公务员、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工作等,另有学生获得海外学校留校任教的资格。

二、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

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应职业道德的专业型技术人才。

应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CUCAS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CUCAS

杭州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方向硕士培养方案(留学生)一培养目标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方向)的硕士学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1)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4)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招生对象(1)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力的外国留学生。

(2)达到汉语HSK五级水平的其他专业(非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力的外国留学生。

说明:符合条件(2)的研究生,应补修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并取得相应学分。

三入学考试实行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办法。

初试采用统一考试方式,着重考察学生汉语水平及专业基础知识;复试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汉语交际能力和教师潜质。

四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其中一年在校学习课程,第二年实习并撰写学位论文。

总学分30分,包括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

五课程设置(22学分)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门类,共计22分(其中,必修课共计18学分,选修课共计4学分)。

六实践教学(4学分)实践教学共计4学分。

(一)教学实践方式1.在留学生所在国的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中进行汉语教学实习。

2.在中国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中进行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实习。

(二)教学实践管理1.实习期间,培养学校应安排教师进行指导,实习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

2.由实习单位出具考评意见,实习生提交实习报告。

七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共计4学分。

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70100)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强的外语口语能力、外语教学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研究方向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3.第二语言习得4.汉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5.语言测试与评估三、修业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在职攻读学位者基本修业年限一般也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学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28学分。

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习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可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五、培养方式1.实行导师组集体培养和指导教师负责相结合的方式。

导师组以指导教师为主,由3-5人组成,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

2.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一学期脱产学习外语(英语、俄语或朝鲜语零起点),寒暑假时间学习专业课程。

对于有英语、俄语或朝鲜语基础的学生,可以申请外语免修,但必须参加外语结业考试。

学习一年后,可以到学校指定的国内外教学实习基地进行教学实习,也可推荐参加汉语教师志愿者遴选,到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3. 硕士生应于入学之初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并根据本专业硕士生必读文献阅读目录,每学年至少提交一篇文献阅读报告。

4.采取师生互选方式确定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负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研究方向。

5. 有计划地聘请校内外专家担任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开设专题讲座,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六、课程学习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2.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国内外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汉语教学和辅助教学工作,以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成立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成立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成立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日期】2007.08.14•【文号】学位[2007]27号•【施行日期】2007.08.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成立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学位[2007]27号)有关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为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水平,保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健康、顺利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决定成立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

教指委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指导下的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组织。

其主要任务是:探索我国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指导、协调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活动,加强高等学校与实际部门的联系,推动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顺利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指委成员是在有关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选聘。

请各有关单位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

教指委秘书处设在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二ΟΟ七年八月十四日附件: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主任委员:赵沁平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许琳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金铭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韩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马箭飞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宁继鸣山东大学教授石坚四川大学教授朱永生复旦大学教授何锡章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向农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学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晓琪北京大学教授吴长安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吴振武吉林大学教授张晓光黑龙江大学教授张晓慧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周小兵中山大学教授周芸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段业辉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宫辉力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贾益民暨南大学教授徐宝妹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殷企平浙江大学教授萧国政武汉大学教授程爱民南京大学教授曾晓渝南开大学教授秘书长:马箭飞(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十一部委《关于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经研究、论证,拟在我国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一、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一)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适应“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语言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与此相比,我国语言与文化的国际推广能力却显薄弱,未能与我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相适应。

世界各主要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本国语言的推广,把语言的国际推广作为国家战略,视语言的国际地位为国家、民族和文化强盛的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是当务之急。

这不仅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战略举措,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指出:“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是件大好事,存在问题需引起重视,并研究解决的具体措施”,“汉语推广工作势头很好。

不少国家纷纷要求建立孔子学院。

我宜加大对此项合作的支持力度。

关键是培养合格的师资。

望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力求开办一所,就确保办好一所”。

温家宝总理指示:“建议教育部按照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综合研究汉语国际推广的有关问题”。

2006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阐明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指导思想、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把提升学科地位、建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学位制度列为重要任务之一。

2006年7月,陈至立国务委员在全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树立新的汉语国际推广观,从发展战略、工作重心、推广理念、推广机制、推广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六大转变”,强调要加强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建设,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9月,陈至立国务委员明确指示,要超常规、大规模地培养教师,加大派出规模,成千上万地向国外派遣教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实现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目标,完成《若干意见》提出的任务,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满足海外汉语教师巨大需求的必要举措近年来,汉语作为世界了解中国及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与中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其战略价值和实用价值正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受到外国政府、教育机构、企业和民众的重视,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显示,2005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近4000万,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不足4万,师生比为1:1000。

该报告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到1亿人,需要数百万汉语教师。

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报道,目前“中文教师短缺已经成了制约美国中文教学开展的瓶颈”;据美国亚洲协会估计,在2015年将有5%的美国学生学习汉语,届时将至少需要7000名中文教师,但现在美国只有500至700名中文教师,缺口非常大。

英国文化委员会于2006年发表的《英语下一步》报告中提出,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英国学生应加强汉语等外语的学习。

印度尼西亚教育部最近决定,2007年在全国各地1.6万所中学开设汉语课程,需要教师至少8万人。

目前韩国有142所大学开设了中文课,而且即将在中小学开设中文课。

汉语教师短缺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在东亚和东北亚等国尤其突出。

随着海外汉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和学习汉语人数的急剧增加,海外汉语教师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与需求相比,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培养能力远远不足。

据统计,目前国内专、兼职教师仅5000人,承担着国内14万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育,难以“走出去”承担汉语教学任务。

同时,教师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对国外教育体制和学生状况缺乏了解,无法适应国外的需要。

从国内师资培养看,2005年,据教育部信息中心统计,培养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的院校有47所,毕业生人数不足350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海外汉语教学的需求。

目前,海外汉语教师的本土化培养体系尚未建立,作为汉语的母语国,更好地满足世界上不断增长的汉语学习与汉语教师的需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大胆创新,采取有力措施,通过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一大批能够胜任海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解决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养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学科设置和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无法满足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独立的学科依托。

现有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没有独立的对外汉语学科,人才培养主要分散在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领域,不利于培养汉语国际推广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二是人才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

现有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对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对第二语言教学实践技能训练不足;三是培养规格上不适应。

现有的人才培养主要在本科层次上,由于综合素质、知识储备和实际教学能力训练不足,大部分人不能直接走上汉语教学岗位;四是培养规模小、数量不足,适合到国外中小学从事教学者更是严重缺乏。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是一门具有特殊规律的科学,在学科方向、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特点。

同时也是一门高度交叉、高度综合的前沿学科,具有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多重学科的综合属性,而且要求有实践环节的训练。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不仅承担汉语教学任务,还要具有较强的从事汉语国际推广、管理和文化交流的能力。

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在社会阅历、知识结构、年龄等方面均不足以承担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传播推广任务,也不符合国外对我国提出的汉语教师资历的基本要求。

(四)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有利于促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与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与成长1、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有利于加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规律的研究,有效解决国外通常认为的“汉语难”的问题。

同时,依据该学科的外向型、应用型、跨学科、跨文化等特性,促进学科发展,为培养该学科的研究型人才奠定基础。

2、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有利于拓宽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源渠道。

专业学位具有开放性的优势,有利于将招生对象扩展到更为广阔的专业领域,从中文、外语、教育、心理、历史、哲学等学科的本科毕业生中招收有志于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工作的人才,从而吸纳具有不同教育背景的人才加入到汉语国际推广的队伍中来,促进汉语国际推广人才的多样化。

3、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有利于完善现行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现有的学术型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基础上,增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不仅可以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层次,也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培养模式上可采用全日制和在职攻读相结合的方式,使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更好地结合起来。

一方面为不同专业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的本科毕业生提供学习渠道,另一方面也为正在从事语言教学工作的人员提供深造和提高的机会,使现行的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同时,还有利于吸引海外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士攻读中国学位,扩大中国学位的国际影响力。

4、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有利于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专门化和职业化。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应用性、国际化、复合型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培养目标直接面向世界范围内汉语教学的第一线,强调对学生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着重提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人才的能力与素质,增强其对海外教学环境的适应性。

在学位层次上也能够适应一些国家对教师资格的要求,尤其更能适应国外中小学的汉语教学需要,从而为汉语进入国外中小学主流教育体系发挥作用。

总之,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解决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养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可以解决现有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创新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专门化和职业化。

二、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可行性(一)已具备了较好的学科基础教育部于1983年批准设置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主要目标。

1986年,北京大学和原北京语言学院等院校开始培养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目前,中国语言文学共有2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共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共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学分别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以及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课程与教学论等学科、专业下,开展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并招收研究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这些学科领域,对外汉语教学以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形成了一支理论素养和教学经验兼备的优秀教师队伍,这些都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高层次、应用型硕士专门人才方面已经进行了初步探索对外汉语教学既是具有自身理论体系的一门学科,也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带有较强行业色彩的职业领域。

多年以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上一直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语言教学技能、教育管理与评估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对外汉语教学职业领域所需要的实用技能。

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实践性内容,注意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目前,国家确立了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新战略,即从对外汉语教学向全方位汉语国际推广转变。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12所高校已开始招收"汉语国际教育方向"研究生,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同科研教学型研究生之间有明显区别,开展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型职业人才的试点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学生的欢迎。

英美等英语国家开展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硕士学位的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其成熟的理论及丰富的经验足资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