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工艺(顺酐)危险性分析(一)

合集下载

生产装置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生产装置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工艺过程风险分析公司主要原料、辅料、产品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毒性辨识分析: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氢氧化钠、四氢呋喃。

其中氢氧化钠属第类碱性腐蚀品,四氢呋喃属第类低闪点液体。

分析评价单元的划分根据项目整体工艺条件、布置、功能综合考虑,分为生产装置、罐区、导热油炉、成品库房四个评价单元一、生产装置单元1、单元概况本单元为公司主要生产单元,集中了公司主要设备设施、生产人员,原料1,4-丁二醇在催化剂作用下脱水生成四氢呋喃,再经精馏提纯、脱水、干燥等工序得到合格产品—四氢呋喃。

主要设备精馏塔、加热釜、催化反应釜、产品储罐、进料罐、搅拌器、沉降罐、脱浑罐、冷凝器、分子筛塔、各种机泵及附属温度表、压力表、液位计、流量计、管线、闸、阀等主要物料及产品原料1,4-丁二醇;辅料氢氧化钠、催化剂、分子筛;产品四氢呋喃控制工艺指标压力:—常压最高控制温度:225℃ 2、工艺流程 反应机理C 4H 10O 2 催化剂 C 4H 8O+H 2O工艺流程:工艺操作过程简介原料精制:开原料真空泵,原料从储罐抽到原料罐加热滏中,控制加热滏液面低于65%-75%,控制加热滏温度110℃-120℃,轻组分自塔顶蒸出后进原料精馏塔精馏,控制精馏塔一定真空度,再沸器持续升温,控制塔底温度150℃,待回流罐见液面后,开启回流泵,建立平衡,平衡正常后,控制回流罐的液面50%-60%,塔内轻组分在气液分离器进一步分离出来,待回流罐采样分析合格后,开始自回流罐向反应器进料脱水。

反应转化:提纯得1,4-丁二醇,自回流罐用泵打入反映其中进行脱水反应。

反应器顶部温度维持在80℃,以110kg/h 的速度从顶部得到含有80%的四氢呋喃水溶液,进入四氢呋喃粗品罐。

精制分离:粗品四氢呋喃用泵打入粗品精馏塔,控制塔底温度66℃左右蒸馏,控制塔一定真空度,回流罐见液面后建立回流,控制回流液罐面60%左右,开始自回流少量采出头馏分去粗品罐,待回流采出组分分析合格后,用泵送碱洗塔。

顺酐生产火灾爆炸危险性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

顺酐生产火灾爆炸危险性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

顺酐生产火灾爆炸危险性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古斌斌(新疆克拉玛依市金源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3)摘要:通过分析顺酐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对可能出现的火灾爆炸事故进行危险性辨识,并尝试提出消除安全隐患的解决对策,以期减少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概率,为顺酐生产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顺酐;火灾爆炸;危险性;安全措施顺酐的化学分子式为C4H2O3,化学名为顺丁烯二酸酐,在工业上又称马来酸酐。

顺酐作为一种酸酐,在各行业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通常用于生产聚酯树脂、醇酸树脂、农药、涂料染料及药物等。

目前我国顺酐生产的常用方法是苯氧化法,但是这种方法造成的环境污染较大,近年来国内生产厂商逐渐采用起丁烷氧化法,该方法以正丁烷为主要原材料,对混合气体进行强化的放热化学反应,由于生产原材料和一些中间产品、副产品都是易燃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为了提高顺酐生产安全质量,本文首先对顺酐生产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辨识和分析,并结合相关专业知识来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

1顺酐生产的工艺流程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的工艺流程具体为:首先将正丁烷和空气按照一定比例(通常为1.5%~2.0%)混合,将混合气体和加入到氧化反应器中,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在400℃到450℃之间,混合气体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

反应器内发生氧化反应时会大量放热,产生的气体经过冷却器充分冷却后进入吸收塔,吸收塔中的溶剂会吸收掉冷却气体中的顺酐,充分吸收后将吸收溶剂送入解吸塔,将顺酐和吸收溶剂分离,得到顺酐的粗成品,再对粗顺酐进行洗涤、脱水,然后经过精馏产生液态顺酐,经过一系列冷却、切片等操作生成固态顺酐产品。

2顺酐生产过程中火灾爆炸危险性辨识与分析2.1原材料易燃性较强在顺酐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原料大多为易燃物,一旦原材料得不到适当处理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丁烷气是一种甲类易燃物质,对存储环境和反应条件都有着较高要求,如果出现疏漏有可能发生燃烧爆炸;在对混合丁烷的加压过程中,若加压系统出现泄露,混合丁烷在高速喷出的过程中会产生静电,也非常容易发生火灾爆炸;在将丁烷和空气根据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时,必须控制接触温度,在较高的温度下气体在混合过程中由于高温会发生爆炸。

安全管理论文之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

安全管理论文之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

安全管理论文之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前言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危险因素,这对于安全生产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

苯氧化法顺酐生产是化工行业中常见的生产方式之一,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苯氧化法顺酐生产的危险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和相应的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苯氧化法顺酐生产的危险因素苯氧化法顺酐生产是以苯为原料,通过苯氧化、丙烯腈合成、加氢反应等步骤制得顺酐的生产过程。

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危险因素,包括以下方面:1. 热力学危险苯氧化、丙烯腈合成、加氢反应等步骤都是发生在高温高压的反应器中,需要控制好反应的温度和压力。

在反应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剧烈的放热反应,引发爆炸等危险。

2. 化学危险苯氧化法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溶剂等化学物品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催化剂中含有铂、钯等贵重金属,如果操作不当造成泄漏,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此外,溶剂如过渡金属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因为反应条件不完全而产生不安全的化学反应。

3. 火灾爆炸危险在顺酐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甲苯等易燃物质,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

可能产生的危害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控制不严,可能会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危害:1. 对环境的危害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使用的催化剂、溶剂等化学品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2. 对人员安全的危害由于苯氧化法顺酐生产涉及到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对厂区内的人员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3. 对设备的损失苯氧化法顺酐生产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一旦操作不当或反应失控,可能会导致反应器中的设备损失严重,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防范措施为了保证苯氧化法顺酐生产的安全可靠,需要采取以下相应的防范措施:1. 热力学控制采用可靠的温度、压力控制装置,确保反应的安全进行。

在催化剂选择、温度设定、压力控制等方面要求严格,任何一点的失误都可能会引发事故。

顺酐的应急预案

顺酐的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顺酐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保障人员安全、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储存、运输、使用顺酐过程中的各类事故应急处理。

3. 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事故风险分析1. 事故类型(1)泄漏事故:顺酐泄漏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

(2)火灾事故:顺酐遇明火、高温可能引起火灾。

(3)爆炸事故:顺酐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4)中毒事故:顺酐泄漏可能导致人员中毒。

2. 事故风险等级根据事故类型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将顺酐事故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个等级。

三、应急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成立顺酐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应急小组设立事故现场救援组、人员疏散组、医疗救护组、环境保护组、信息报道组、物资保障组等应急小组。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救援(1)事故现场救援组:迅速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切断泄漏源,防止事故扩大。

(2)人员疏散组:组织事故现场及周边人员迅速疏散至安全区域。

(3)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4)环境保护组:对泄漏的顺酐进行收集、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3. 应急处置(1)泄漏事故:立即切断泄漏源,使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设备进行灭火。

(2)火灾事故:使用水、泡沫、干粉等灭火剂进行灭火,并采取冷却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3)爆炸事故:立即疏散周边人员,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爆炸波及范围扩大。

4. 信息报道及时向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发布事故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5. 应急结束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安全稳定后,宣布应急结束。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正式)

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8986-40 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摘要]介绍了苯氧化法顺酐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了各工序的设备和操作可能产生的危险与危害,结合实际生产经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关键词]苯;顺酐;危险危害性分析顺丁烯二酸酐简称顺酐,又称马来酸酐或失水苹果酸酐,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应用于塑料、造纸、合成树脂、涂料、农药、医药、有机分析化学等工业,它的发展和生产已成为仅次于苯酐和醋酐的第三大类酸酐产品。

目前国内的顺酐生产工艺主要有正丁烷法和苯氧化法,其中以焦化苯为原料的苯氧化法占主导地位。

顺酐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苯)、辅料(二甲苯、酒精、熔盐、钒钼系列催化剂等)、中间产物和产品都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类的物质,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及强腐蚀等特性。

在我国40多年的顺酐生产和发展史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不胜枚举。

本文对顺酐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顺酐生产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与评价

顺酐生产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与评价

工业安全与环保 Idsi a tadEvr m na Po ci nuta Sf y n nin et ret n rl e o l t o
2O 年第 3 卷第 4 O7 3 期 A 2O p O7
顺 酐 生产 火 灾爆 炸危 险 性分 析与评 价
辛晶
( 中国人 民武装警察部 队学院消防指 挥系 河北廊坊 050) 600
关键词 顺酐 氧化反应器 安全评价 火灾爆炸 危险指数评 价
An ls a d A s m n u n Hr s  ̄ n se y e tO e& E p oi n Rik f r Ma ecAn y rd r d l ̄ n x l s s li h d ie V o l o o o  ̄
Ab ta t F ee oinrs a t i h xd c o src w  ̄leo i kfc ̄ ntepv u f nd maec∞l i li
C m a yi sdt od c aeyassmeto h rd cine up n fmaecah die yt t nlssaecn u tdi eea o p n su e oc n utsft see n l epou t q imet0 lt o li n y r .S se i a aye r o d ce nsvrl d ma c apcs uh ∞ cn o n p ca tc n lgclr k ,a dc m e str  ̄e t,sc o mlnad se ile h ooia i s n o p naoym∞ s fr ad,o eigfail n rcia eee csfrsft rd cin ad m I ow r fr n es ea dpat lrfrn e o eyi o u t n b c a np o a I K 啊凼 i aeya ds|epe et nc atml  ̄zsm p t n sft n 0I rvni m l e de l o e a u .

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危险性分析

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危险性分析

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危险性分析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危险性分析在化工企业中,工艺装置的危险性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物料、工艺过程、设备设施、操作、环境、安全措施有效性和应急处理危险性等方面,对化工企业工艺装置的危险性进行分析。

1.物料危险性化工企业工艺装置所使用的物料种类繁多,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

例如,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原油、天然气等易燃物质,化肥生产企业中的氢气、氮气等易爆物质,以及制药企业中的有机溶剂、化学原料等有毒有害物质。

物料的危险性对工艺装置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2.工艺过程危险性化工企业工艺过程复杂,涉及多种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如氧化、还原、聚合、裂解等。

这些反应过程中,往往存在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此外,一些工艺过程还需要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氰化物、甲醛等,若处理不当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需要对工艺过程进行严格的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

3.设备设施危险性化工企业工艺装置中的设备设施多种多样,如反应器、换热器、储罐等。

这些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机械伤害、腐蚀、泄漏等风险。

例如,反应器的搅拌器在运行中若出现故障,可能导致物料泄漏或反应失控;换热器的密封失效可能导致易燃物质泄漏;储罐的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腐蚀和泄漏。

为确保安全,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等环节均应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

4.操作危险性化工企业工艺装置的操作涉及复杂的工艺参数控制和操作流程,如温度、压力、液位等。

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如温度控制过高可能导致物料自燃;压力控制不当可能引发爆炸;液位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影响反应的稳定性。

因此,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5.环境危险性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废弃物等污染物,若处理不当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例如,废气排放可能导致大气污染;废水排放可能引发水体污染;废弃物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

顺酐生产工艺控制分析

顺酐生产工艺控制分析

顺酐生产工艺控制分析一、顺酐的用途及其危害性分析顺酐归属于有机化工原料的范畴,通常又被称之为马来酸酐,性状为无色结晶粉末,化学表达式为C4H2O3,带有较为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熔点和沸点分别为52.8℃和202.2℃,闪点为110℃,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容易出现汽化现象,可溶于醇、丙酮,遇水后可以生成马来酸。

顺酐的应用范围较广,可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可作为润滑油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的中间体。

当顺酐与高热、明火或是氧化剂发生直接接触时,极有可能出现燃烧现象,并且顺酐还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它能够通过三种途径侵入人体,即吸入、服食和皮肤吸收。

顺酐粉尘及蒸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不仅会对人体造成化学烧伤,而且还会对皮肤、黏膜、眼睛产生刺激,如果人体吸入过量的顺酐,则会导致呼吸困难,并且容易引起支气管炎、咽炎等病症,同时会伴有腹痛;顺酐还具有一定的致敏性,人体长时间接触会引发皮疹和哮喘;顺酐的慢性影响表现为鼻黏膜溃疡、慢性结肠炎等;顺酐燃烧后会生成一氧化碳,过量吸入会造成窒息甚至死亡。

二、顺酐的生产工艺与过程控制(一)生产工艺。

目前,顺酐生产常用的工艺有两种,分别为苯法和正丁烷法,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原料利用、生产成本、产出量等进行对比可知,正丁烷法要明显优于苯法。

鉴于此,下面重点对正丁烷法生产顺酐的工艺过程进行分析。

1.氧化工艺的选择。

(1)固定床反应器。

具体的工艺过程如下:经过气化之后的正丁烷原料,会与压缩空气进行混合,然后一并被送入到固定床反应器当中,再向反应器内加入熔融状态的硝酸盐混合物,借助熔盐泵的作用,使这部分混合物在反应器的夹套内不断循环,将反应热去除,使介质冷却;随后使生成的气直接进入到冷却器当中,与软水完成热交换过程,使气的温度低于顺酐的露点。

气会以下进上出的形式进入到固定床反应器当中,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进而制成顺酐。

在顺酐制备的过程中,固定床反应器内还会生成丙烯酸及乙酸等物质。

装置工艺(顺酐)危险性分析(一)

装置工艺(顺酐)危险性分析(一)

装置工艺(顺酐)危险性分析(一)一、概述某顺酐装置采用正丁烷直接氧化工艺,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原辅材料和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性,使用的设备、管道很多,必须对其工艺危险性进行深入分析。

二、工艺流程说明顺酐装置采用催化剂,用空气与正丁烷进行部分氧化生成顺酐,主要化学反应式如下:主要副反应是丁烷燃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即:当正丁烷通过反应器时,80%以上的正丁烷参加反应,顺酐的初期收率为90%(w/w)以上(进口催化剂),其余部分转化为CO、CO2和H2O。

正丁烷原料中的杂质主要是异丁烷,几乎100%的异丁烷和其他烃类都按照副反应方程式(2)转化为CO、CO2和H2O。

各组分的比例随反应条件而变化。

顺酐生产中所有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除CO、CO2和H2O外,在反应器中还生成少量乙酸、丙烯酸等物质,在回收过程中还生成包括富马酸在内的基他副产品。

三、工艺危险特性1.丁烷罐区工艺危险性混合丁烷经管线输送至2台1000m3球罐贮存。

混合丁烷经气分系统分离后的异丁烷送至1台1000m3球罐贮存。

液化丁烷,常压下为气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一旦遇有明火、高热或静电火花就有爆炸、燃烧的危险。

丁烷储罐区具有重大危险性,一旦设备、管线、阀门等发生泄漏,如果没有及时堵漏,则事故造成的破坏是很大的。

液化丁烷气具有以下危险特性:(1)火灾液化丁烷气在常温常压下由液态极易挥发为气态,体积能迅速扩大几万倍,并迅速扩散及蔓延。

由于它的比重是空气的2倍,就是在平地上,也能沿地面迅速扩散至远处,若遇到坑、沟、下水道等低洼处、就会积聚在那里,一时不易被风吹散,万一遇有明火,会回燃,将渗漏和集聚的液化丁烷气引燃,导致火灾。

(2)爆炸液化丁烷气,其爆炸极限范围较宽,只要达到1.5%~8.5%的浓度,一遇明火就会爆炸。

(3)中毒液化丁烷气虽于低毒类,但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接触高浓度者,有麻醉状态或意识丧失;入过量的丁烷气,就会晕迷、呕吐或有不愉快的感觉,严重时因缺氧窒息死亡。

顺酐

顺酐
泄露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危险货物安全卡
顺丁烯二酸酐
Maleic anhydride
UN NO.2215
CN NO.81624
危险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有腐蚀性。在冷水中缓慢水解,生成马来酸。与强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烧和爆炸。若温度超过66℃、与胺类或碱金属接触(即使在200ppm低的浓度)会发生聚合反应。封闭区域内的蒸气遇火能爆炸。蒸气能扩散到远处,遇点火源着火,并引起回燃。
储运要求: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灭火方式: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NIOSH/OSHA10mg/m3:连续供气式呼吸器、自携式呼吸器、全面罩呼吸器。应急或有计划进入浓度未知区域,或处于立即危及生命或健康的状况: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全面罩高效微粒空气净化呼吸器、自携式逃生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其他: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

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

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摘要]介绍了苯氧化法顺酐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了各工序的设备和操作可能产生的危险与危害,结合实际生产经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关键词]苯;顺酐;危险危害性分析顺丁烯二酸酐简称顺酐,又称马来酸酐或失水苹果酸酐,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应用于塑料、造纸、合成树脂、涂料、农药、医药、有机分析化学等工业,它的发展和生产已成为仅次于苯酐和醋酐的第三大类酸酐产品。

目前国内的顺酐生产工艺主要有正丁烷法和苯氧化法,其中以焦化苯为原料的苯氧化法占主导地位。

顺酐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苯)、辅料(二甲苯、酒精、熔盐、钒钼系列催化剂等)、中间产物和产品都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类的物质,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及强腐蚀等特性。

在我国40多年的顺酐生产和发展史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不胜枚举。

本文对顺酐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1 工艺流程以苯和空气为原料,采用V2O5-Mo2O3系列催化剂,经固定床反应器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顺酐物料混合气,经气体冷却器降温,进入部分冷凝器捕集部分液态粗酐,未冷凝的顺酐气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成顺丁烯二酸水溶液;在精制工序以二甲苯为脱水剂,将顺酸水溶液中的游离水和分子水脱出,形成的二甲苯-粗酐混合物与氧化的液态粗酐一起进行减压蒸馏,二甲苯循环使用,所得液态精酐在包装工序经冷却、刮片、包装制成成品(图1)。

图1 苯氧化法顺酐简要工艺流程上一页 1 234下一页2 主要危险危害物质及特性表1特征苯邻二甲苯顺酐熔盐分子式 C6H6 C8H10 C4H2O3 KNO3 NaNO2分子量 78.11 106.17 98.06 101.10 69.01熔点/℃ 5.5 -25.5 52.8 334 271沸点/℃ 80.1 144.4 202(升华) 320(分解)闪点/℃ -11.1 30 110 无意义无意义自燃点/℃ 560 463 447 无意义无意义爆炸极限/Vol%1.2~8.0 1.0~7.0 1.4~7.1 无意义无意义相对密度(水=1) 0.88 0.88 1.48 2.11 2.17相对密度(空气=1)2.77 3.66 3.38危险中闪点易高闪点易酸性腐氧化氧化类别燃液体燃液体蚀品剂剂禁忌物3 生产过程中危险危害性分析3.1 储存和输送危险危害性分析苯、二甲苯的原料储罐、中间计量罐、成品储罐、粗酐储罐、稀酸罐(可能有二甲苯)上部有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遇明火、静电、高热、雷击等激发源时有发生燃爆的危险。

马来酸酐产品精制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马来酸酐产品精制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马来酸酐产品精制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2宁波大风江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200摘要:近两年,作为可降解塑料重要原料的马来酸酐行业出现爆发式增长。

对于大量上马建设的新装置、新工艺,其安全生产管理过程往往缺乏实践经验。

本文通过对实际生产案例进行分析,阐述了正丁烷法马来酸酐产品精制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了马来酸酐精制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马来酸酐;顺酐;顺丁烯二酸酐;正丁烷;溶剂;精制;安全;生产0 引言马来酸酐,又称顺丁烯二酸酐(Maleic Anhydride,简称“顺酐”),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苯酐和醋酐的第三大酸酐,是用途非常广泛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

马来酸酐含有共轭顺酰基,其中一个乙烯基相连两个羰基,所以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通过光化反应、加成反应、酰胺化反应、酯化反应、磺化反应、水合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加氢反应等衍化产生众多的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涂料、油漆、油墨、工程塑料、医药、农药、食品、饲料、油品添加剂、造纸、纺织等行业。

以马来酸酐为原料生产的化学品如丁二酸酐、1,4-丁二醇(BDO)、γ-丁内酯(GBL)、四氢呋喃(THF)以及这些产品的次级衍生产品如PBAT、PBS、NMP、PTMEG等更属目前热门的化工原料。

本文所述的马来酸酐装置采用正丁烷氧化、溶剂吸收工艺,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马来酸酐精制产品。

装置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空压、氧化、吸收、解析、溶剂处理、尾气焚烧、精制等生产单元。

装置以正丁烷为主要原料,经LPG液化气气分、氧化、吸收、解析后得到粗产品。

粗产品经进一步精制处理后得到马来酸酐精制产品,供市场销售。

其中,精制系统为间歇精馏工艺。

由于马来酸酐特殊的化学性质,相对于连续精馏工艺,数十年的实践经验证明间歇精馏所得到的精制产品具有极优的热稳定性能,其各项质量指标可满足下游高端市场需求,并已得到下游客户的充分认可。

顺酐 msds

顺酐 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 2,5-呋喃二酮、二氢-2,5-二氧代呋喃化学品英文名:cis-butenedioic anhydride;maleic anhydride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顺丁烯二酸酐、马来酸酐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GHS危险性类别:物理危害:金属腐蚀物;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和蒸气具有刺激性。

吸入后可引起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可伴有腹痛。

眼和皮肤直接接触有明显刺激作用,并引起灼伤。

慢性影响:慢性结膜炎,鼻粘膜溃疡和炎症。

有致敏性,可引起皮疹和哮喘。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是有害的。

化学危险性信息:第8.1类酸性腐蚀品象形图、信号词、标识符名称:腐蚀警告危害警示:可能腐蚀金属;皮肤接触有害;吞食、吸入有毒;腐蚀/灼伤皮肤、损伤眼睛危害防范措施:勿吸入气体/烟气/蒸汽/雾气;若接触到皮肤立即脱下更换衣物应以清水冲洗皮肤;如接触到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洗涤治疗;锁上储存场所/存放在通风良好地点或容器。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急性和迟发效应及主要症状和影响:无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禁用干粉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有腐蚀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置和应急处置程序: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安全管理论文之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

安全管理论文之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

安全管理论文之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前言顺酐是合成纤维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生产方式包括苯氧化法、乙烯法、蔗糖发酵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苯氧化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

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危险和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来保证生产的安全性。

本文主要分析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以及常见的防范措施。

危险危害性爆炸危险顺酐生产中最常见的危险就是爆炸危险,特别是在苯氧化过程中容易产生爆炸。

苯浸渍和氧化是一个高危险的过程,因为苯和氧气的混合物易于自燃。

气体中的苯蒸汽与酸性溶液接触时会引发爆炸,这种爆炸具有燃烧物质多、范围广、威力大的特点。

因此,顺酐生产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必须非常小心。

高温危害苯氧化过程中的反应温度非常高,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没有及时散热,就会发生爆炸或其他严重安全事故。

此外,高温和高压状态下,容易引发化学反应过程,产生大量的有毒和危险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异氰酸酯等等,这些物质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需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毒性危害顺酐生产中还存在着苯、苯甲酸钠和鞣酸等毒性物质的危害。

这些物质对人体有害,会造成严重的中毒和长期的健康损害。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这些有害物质的浓度,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防范措施为了防止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和危害,生产单位需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安全操作与技术生产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掌握操作要求和技能,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同时,生产单位需要采用高精度、高效的操作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以确保工艺处于稳定状态。

如加装爆炸防护措施,建立急救方案等。

好的通风系统顺酐生产中的有害气体需要通过合适的通风系统进行排放。

因此,生产单位需要建立高效的通风系统,让有害气体被即时排出,防止它们在生产环境内积累太多。

检测和监测为了避免有害气体的累积和超标排放,生产单位需要建立稳定的检测和监测系统,可监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

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

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

编号:AQ-Lw-02876( 安全论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Hazard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in maleic anhydride production by benzene oxidationprocess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

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介绍了苯氧化法顺酐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了各工序的设备和操作可能产生的危险与危害,结合实际生产经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关键词]苯;顺酐;危险危害性分析顺丁烯二酸酐简称顺酐,又称马来酸酐或失水苹果酸酐,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应用于塑料、造纸、合成树脂、涂料、农药、医药、有机分析化学等工业,它的发展和生产已成为仅次于苯酐和醋酐的第三大类酸酐产品。

目前国内的顺酐生产工艺主要有正丁烷法和苯氧化法,其中以焦化苯为原料的苯氧化法占主导地位。

顺酐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苯)、辅料(二甲苯、酒精、熔盐、钒钼系列催化剂等)、中间产物和产品都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类的物质,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及强腐蚀等特性。

在我国40多年的顺酐生产和发展史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不胜枚举。

本文对顺酐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1工艺流程以苯和空气为原料,采用V2O5-Mo2O3系列催化剂,经固定床反应器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顺酐物料混合气,经气体冷却器降温,进入部分冷凝器捕集部分液态粗酐,未冷凝的顺酐气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成顺丁烯二酸水溶液;在精制工序以二甲苯为脱水剂,将顺酸水溶液中的游离水和分子水脱出,形成的二甲苯-粗酐混合物与氧化的液态粗酐一起进行减压蒸馏,二甲苯循环使用,所得液态精酐在包装工序经冷却、刮片、包装制成成品(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置工艺(顺酐)危险性分析(一)
一、概述
某顺酐装置采用正丁烷直接氧化工艺,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原辅材料和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性,使用的设备、管道很多,必须对其工艺危险性进行深入分析。

二、工艺流程说明
顺酐装置采用催化剂,用空气与正丁烷进行部分氧化生成顺酐,主要化学反应式如下:
主要副反应是丁烷燃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即:
当正丁烷通过反应器时,80%以上的正丁烷参加反应,顺酐的初期收率为90%(w/w)以上(进口催化剂),其余部分转化为CO、CO2和H2O。

正丁烷原料中的杂质主要是异丁烷,几乎100%的异丁烷和其他烃类都按照副反应方程式(2)转化为CO、CO2和H2O。

各组分的比例随反应条件而变化。

顺酐生产中所有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除CO、CO2和H2O外,在反应器中还生成少量乙酸、丙烯酸等物质,在回收过程中还生成包括富马酸在内的基他副产品。

三、工艺危险特性
1.丁烷罐区工艺危险性
混合丁烷经管线输送至2台1000m3球罐贮存。

混合丁烷经气分系统分离后的异丁烷送至1台1000m3球罐贮存。

液化丁烷,常压下为气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一旦遇有明火、高热或静电火花就有爆炸、燃烧的危险。

丁烷储罐区具有重大危险性,一旦设备、管线、阀门等发生泄漏,如果没有及时堵漏,则事故造成的破坏是很大的。

液化丁烷气具有以下危险特性:
(1)火灾
液化丁烷气在常温常压下由液态极易挥发为气态,体积能迅速扩大几万倍,并迅速扩散及蔓延。

由于它的比重是空气的2倍,就是在平地上,也能沿地面迅速扩散至远处,若遇到坑、沟、下水道等低洼处、就会积聚在那里,一时不易被风吹散,万一遇有明火,会回燃,将渗漏和集聚的液化丁烷气引燃,导致火灾。

(2)爆炸
液化丁烷气,其爆炸极限范围较宽,只要达到1.5%~8.5%的浓度,一遇明火就会爆炸。

(3)中毒
液化丁烷气虽于低毒类,但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接触高浓度者,有麻醉状态或意识丧失;入过量的丁烷气,就会晕迷、呕吐或有不愉快的感觉,严重时因缺氧窒息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