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一般护理常规
眼科一般护理技术常规

眼科一般护理技术常规一、局部用药常规1.每次治疗或检查眼部前后,均须洗手,以免交叉感染。
2.滴药前须仔细查对瓶签、姓名与左右眼。
特殊药物应贴不同颜色的瓶签,并应放于瓶架的固定位置。
3.应用散瞳药或能致痛的眼药,须事先告诉患者以消除顾虑。
4.对角膜溃疡患者,在用药或检查时切忌压迫眼球,以免穿孔。
5.滴药或冲洗时,一般先右眼后左眼,以免错用眼药;但如右眼疑为传染性眼病则先左眼,以免两眼间传染。
6.用药前以干棉球吸去眼泪,以免冲淡药液,一眼须滴数种药液时,两药间至少相隔3min,以免减低疗效。
7.滴阿托品等毒性药液后,应以手指压迫泪囊2min~3min,以免中毒(小儿更应注意)。
8.滴用荧光素等带色药液,应注意勿使外流,以防污染面部及衣服。
9.药物应经常灭菌,防止细菌污染。
二、滴眼药法及涂眼膏法。
详见有关常规。
三、结膜囊冲洗法【方法与步骤】1.一般用微温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32~37℃)作冲洗剂。
2.患者仰头坐于诊疗椅上或仰卧床上,头向病侧眼倾斜。
以塑料布置于患者肩前或枕后,以免沾污衣服或床单。
3.将受水器紧贴颊部,先轻轻冲洗眼睑皮肤,再用拇指与示指轻轻分开上下眼睑,嘱患者向上、下、左、右各方向转动眼球,由眼内呲至外呲冲洗结膜囊各部分。
每次冲洗时间为l~2min。
4.冲洗完毕,应以无菌棉球揩拭患眼及颊部,然后取下受水器。
5.对不能配合的幼儿,操作者膝上盖塑料布,与助手对坐,患儿躺在二人膝上,操作者以两膝固定其头部,并将其双腿向助手二侧分开,助手以前臂及双手夹住患儿身体及双手使其不能乱动。
操作者用一手拇指与示指向上下眶缘方向微加压分开上下睑,眼睑即自行翻转,暴露睑结膜及穹窿结膜,另一手将冲洗液冲洗结膜囊,接着滴眼药水或涂眼膏。
【注意点】1.眼球穿通伤及深层角膜溃疡,禁忌冲洗。
2.冲洗前,眼部如有软膏,应行擦净。
3.冲洗时,冲洗器应距眼3~5cm,太近易于触及患眼而受污染。
4.冲洗时翻开上下眼睑,务使穹隆部结膜暴露。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眼科病房护理是为了提供给患者专业的眼科护理服务,旨在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是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内容:1. 患者接待与评估- 患者接待:护士应友善地接待患者,引导他们到达指定的病房区域,并协助他们完成入院手续。
- 评估患者:护士应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症状、体征等,并记录在病历中。
2. 护理计划制定-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护士应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预期效果等,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确认。
3. 病情观察与护理措施- 观察病情: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眼部症状,如视力、眼压、疼痛等,并记录在病历中。
- 眼部护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眼部护理,如眼部清洁、眼药物滴眼等。
同时,护士应教育患者正确使用眼药物和护理方法。
4. 疼痛管理- 评估疼痛:护士应根据患者的表述和观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记录在病历中。
- 疼痛缓解: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医嘱,给予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如使用镇痛药物、热敷等。
5. 安全护理- 防跌倒:护士应确保病房环境安全,如保持地面干燥、清晰标识危险区域等,以预防患者跌倒。
- 防感染:护士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措施,确保病房的清洁和无菌环境,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护理技巧、饮食指导等,以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 心理支持:护士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和心理安慰,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7. 护理记录与交接班- 护理记录: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包括观察结果、护理措施、患者反应等,并在病历中进行签名确认。
- 交接班:护士应在交接班时向接班护士详细介绍患者的情况和护理计划,确保患者的连续护理。
以上是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内容,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以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眼科病房是专门为患有眼部疾病的患者提供护理和治疗的部门。
在眼科病房中,护士需要提供全面的护理,包括对患者的观察、疼痛管理、药物管理、卫生保健、心理支持等方面。
下面是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内容:1. 观察和评估:- 观察患者的眼部症状和疾病进展,如眼痛、红肿、视力变化等。
- 定期测量患者的视力、眼压、瞳孔大小等指标,记录相关数据。
- 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合理选择和调整镇痛药物的使用。
- 提供疼痛缓解措施,如冷敷、热敷、按摩等,帮助患者缓解眼部疼痛。
3. 药物管理:- 根据医生的嘱托,准确计算和给予眼部药物,如眼药水、眼膏、眼药膏等。
-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量给予口服药物,如抗生素、抗炎药等,确保患者按时用药。
4. 卫生保健:- 帮助患者进行眼部卫生,如清洁眼睛、清洗眼镜、更换眼贴等。
- 定期更换患者的床单、枕套、毛巾等,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 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和保养眼镜,避免眼部感染和损伤。
5. 心理支持:- 倾听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中的困惑和焦虑,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康复治疗。
-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如日常眼部护理、用药注意事项等。
6. 病情记录和报告:-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效果等。
- 及时向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汇报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情况,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7. 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眼部疾病的知识,如病因、症状、预防措施等。
- 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和使用眼部辅助器具,如眼罩、眼贴、眼药水等。
- 强调患者定期复诊和遵医嘱,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治疗和康复意识。
以上是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内容,护士在执行任务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和护理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士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心理护理能力,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一、引言眼科病房是专门用于接收和治疗眼科疾病的医疗机构。
在病房中,护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操作和注意事项。
二、护理常规操作1. 患者接待和入院- 护士应与患者亲切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 协助患者完成入院登记和相关手续。
-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床位和床上用品。
2. 观察和记录- 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眼部症状、疼痛程度等。
- 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 观察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和排尿情况,并及时记录。
3. 眼部护理- 护士应根据医嘱,定期为患者进行眼部护理,包括清洁、滴眼药物等操作。
- 注意眼部护理的卫生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眼药水和眼罩,以促进康复。
4. 疼痛管理- 护士应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
- 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VAS评分,以便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
- 注意观察和记录患者对止痛药物的反应和不良反应。
5. 患者营养-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
- 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 教育患者关于饮食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6. 患者活动-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协助其进行适当的体位转换和活动。
-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康复。
- 注意患者的体力状况和疲劳程度,避免过度劳累。
7. 环境卫生- 护士应定期清洁病房,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 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 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8. 患者心理支持- 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关心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 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
- 协助患者和家属解决问题和困惑,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
三、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医院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操作规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眼科病房护理是指为患有眼科疾病的患者提供全面、安全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下面是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内容和标准格式的文本:1. 患者接待和评估- 确认患者身份和病历信息,核对医嘱。
- 进行患者评估,包括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监测和视力评估等。
- 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2. 眼部护理- 进行眼部护理,包括清洁眼周皮肤、清洗结膜囊、滴眼药物等。
- 按照医嘱进行眼部湿敷、冷敷或热敷等治疗。
- 协助医生进行眼部检查和操作,如眼底检查、眼压测量等。
3. 疼痛管理- 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和特点,及时记录疼痛评估结果。
- 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 提供非药物疼痛缓解措施,如冷敷、按摩等。
4. 液体管理- 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记录尿量和体重变化。
- 根据医嘱进行静脉输液或口服液体补充。
- 观察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及时报告异常。
5. 卫生与安全- 维护病房的清洁和整洁,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 按照感染控制标准执行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
-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的功能,确保其安全可靠。
6. 疾病教育和康复指导- 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眼科疾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
-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视力恢复训练、眼部肌肉锻炼等。
- 提供社会支持和资源,帮助患者顺利康复回归社会。
7. 护理记录和交接- 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包括护理措施、病情变化等。
- 完成交接班时,向接班护士详细汇报患者的情况和护理计划。
- 与团队成员保持有效的沟通,共同关注患者的护理需求。
以上是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内容,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患者得到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一、引言眼科病房是专门用于接收和治疗眼科疾病患者的医疗场所。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提高护理质量,护士需要熟悉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科病房护理常规的内容和要求。
二、患者接待和评估1. 患者接待- 热情接待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指导。
- 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
- 给予患者舒适的住院环境,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
2. 患者评估- 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病史、症状等。
- 观察患者的眼部症状,如视力、眼压、眼球运动等。
-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三、眼部护理1. 眼部清洁- 按照医嘱或医生建议,使用生理盐水或适当的眼部清洁液进行眼部清洁。
- 使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轻轻擦拭患者的眼部,注意避免刺激眼球。
2. 眼药物管理- 根据医嘱,正确给予患者眼药物,包括滴眼药、眼药膏等。
- 按照正确的方法给予眼药物,避免交叉感染和误伤患者眼部。
3. 眼部按摩- 根据医嘱或护士长指导,进行适当的眼部按摩,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和舒缓眼部疲劳。
四、视力保护与促进1. 视力保护- 提供合适的照明环境,确保患者有足够的光线进行日常活动。
- 提供防护眼镜或眼罩,保护患者的眼睛免受外界刺激。
2. 视力促进- 鼓励患者进行眼部运动,如注视远处、眼球转动等,以促进视力恢复。
- 提供视觉训练器材,帮助患者进行视觉康复。
五、卧床护理1. 姿势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及时调整患者的卧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造成不适。
- 协助患者进行翻身,防止压疮和肌肉萎缩。
2. 皮肤护理- 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避免皮肤湿疹、瘙痒等问题的发生。
- 给予患者适当的按摩和保湿,促进血液循环和皮肤健康。
3. 尿液管理- 监测患者的尿液情况,包括尿量、颜色等。
- 定期协助患者排尿,并记录尿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六、营养与饮食1. 营养评估- 进行患者的营养评估,了解其营养状况和特殊需求。
眼科护理常规

眼科疾病护理常规眼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外眼手术护理常规.. 0内眼手术护理常规 (1)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常规 (2)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护理常规 (4)青光眼护理常规 (6)眼外伤护理常规 (9)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护理常规 (12)慢性泪囊炎护理常规 (13)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护理常规 (15)眼科整形手术的护理常规 (16)角膜炎的护理常规 (17)视网膜血管阻塞的护理常规 (19)视神经炎的护理常规 (21)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护理常规 (23)青睫综合症(青光眼睫状体炎危象) (24)眼球摘除术和眼内容物剜除术的护理常规 (25)眼科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方法 (28)点眼方法 (28)剪睫毛法 (31)泪道冲洗及探通法 (32)眼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 入院接特病人入院应热情接待,安置床位, 填写病历及各项卡片,给予住院期间用具, 介络各项有关制度及病区环境,井通知主管医生。
2 体息与环境病室内保持安静、整洁、通风, 以利病入治疗和体息。
3 饮食护理一般膳食,特别膳食遵医嘱。
4 病病情观察根据病人病情,按时测量生命体征T、 P、 R、BP井准确及时的记录。
5 定期进行卫生宣教及卫生指导。
6 隔离病人入院.按床边隔离处理。
7 危重病人记好护理记录单。
外眼手术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 作好解释工作.消除思想顾虑,取得病人的合作。
2 术前一日按医嘱,准备皮肤, 冲洗结膜囊等。
3 按医嘱通知病入禁食或少食,术前给予镇静剂或止血剂等。
(二)术后护理1 一般体位.可自由活动。
2 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情况。
如有敷料绷带松动移位等,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3 术后伤口一般性疼痛,可结子止痛剂。
内眼手术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 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消除思想顾虑,取得病人的合作。
2 了解手术有无禁忌症,如有咳嗽、发热、月经期等应立即报告医生。
3 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每日4次。
眼科护理常规3

眼科护理常规3第一篇:眼科护理常规 3眼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一、眼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送至床位休息。
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与有关制度,介绍主管医师、主管护士以及护士长的姓名,及时通知医生诊治。
2、病房保持整洁、安静,空气流通,光线柔和偏暗,保证病人充足睡眠。
3、遵医嘱进行分级护理。
对视力极差及双眼包扎的患者协助日常生活。
加强巡视,做好交接班,以免烫伤、摔倒等意外发生。
4。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忌烟酒,忌喝浓茶。
由于香烟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视网膜血管痉挛,导致视神经缺血,视网膜和玻璃体出血。
大量吸烟还可引起咳嗽,发生伤口裂开、前房出血。
大量饮酒可造成眼球毛细血管扩张,眼部充血加重。
喝浓茶由于过度兴奋,影响睡眠,易引起眼压升高。
5、新入院患者每日2次测体温、脉搏、呼吸,连续3日。
体温在37。
5℃以上者,每日测4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次。
每日记录二便1次,便秘者遵医嘱给予缓泻剂,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入院时测体重和血压,每周一次并记录。
6、严格执行医嘱,按时使用眼药。
7、严格执行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内眼手术患者与外眼手术患者分开病房收住。
传染性眼疾应严格隔离,注意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清洁消毒,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8、加强心理护理。
对心理负担重、焦虑的患者,做好心理疏导。
9、健康指导:⑴指导并协助患者安排好生活,做到生活规律、禁烟酒。
应充分休息,少阅书报,尤应避免在强光或弱光下阅读。
必要时佩戴有色眼镜保护。
⑵疾病恢复期应选择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的饮食,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抵抗力。
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⑷按时服药。
坚持按时使用眼药,点眼前应洗净双手,预防交叉感染。
⑸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二、内眼手术护理常规内眼手术包括:角膜、虹膜、巩膜、晶状体、视网膜、及球内异物、玻璃体切割等手术。
(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取得患者信任,从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眼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眼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眼科一般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入院后根据病情安置床位,做好入院介绍,及时通知医生。
2.遵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3.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2次,连测3天正常后改每天1次。
术前晚、晨各测体温1次,术后每日2次,连测3天正常后改每日1次。
入院时测血压、体重各1次,以后根据病情测量。
4.根据病情,给予饮食护理,如流质、半流质或无渣饮食。
5.心理护理给予精神支持,鼓励病人坚持治疗。
(二)对症护理1.传染性眼病患者,特别是淋球菌性结膜炎、角膜炎患者,应严格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有畏光者室内光线宜暗,必要时戴有色眼镜,使进入眼球的光线减弱,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二、翼状胬肉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 正确进行心理疏导,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协助完善相关检查。
3. 预防感冒、发热,嘱患者注意保暖。
4. 做好个人卫生,如洗头、洗澡、剪指甲等。
5. 术日晨可正常进食,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6. 术晨去除饰品、义齿等,换穿清洁的病员服;排空大小便。
7. 术眼准备:(1)常规滴抗生素眼药水。
(2)术日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二)术后护理1. 嘱患者多休息,避免头部用力,避免碰撞术眼。
2.术后无特殊者,可进普通饮食,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避免用力咀嚼。
3.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眼部敷料有无渗出。
4. 嘱患者勿咳嗽或大声谈笑,勿用力大小便。
5.避免揉抓眼睛,保持眼部卫生。
6. 病房内光线不宜太亮,尽量减少光线的刺激。
7.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眼药水应用。
(三)健康指导1. 术后一周内避免污水入眼。
2. 2周内勿用力挤眼,避免剧烈活动头部及用力咳嗽或大声说笑。
3. 术后3个月内避免过度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4.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眼睛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
5. 指导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
6. 尽可能避免烟尘、风沙等因素的刺激,如果需要长期的户外工作,应戴上防护眼镜加以保护。
7. 嘱患者出院后2周复诊一次,不适随诊。
眼科护理常规

眼科护理常规眼科一般护理常规1.热情接待新患者,安置床位,介绍病室环境及入院须知,告知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及时通知医生诊治。
2.遵医嘱分级护理。
3.遵医嘱及病情给予饮食指导。
4.入院后测T、P、R、BP及体重,测T、P、R每日3次,连续3日无异常改为每日1次;体温在37.5度以上每日3次,38.5度每日4次,39度以上每日6次同时按高热护理常规;连续3日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5.体重、血压每周测量1次并记录,特殊情况遵医嘱。
6.每日记录大小便,便秘者遵医嘱给予缓泻剂,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8.严格执行医嘱,按时滴眼药,使用多种眼药时,先滴刺激性小的眼药,后滴刺激性大的眼药,眼药之间应间隔10-15分钟;滴可能出现毒副作用的眼药如阿托品时,应压迫泪囊区2-3分钟,以防吸收导致毒副作用。
9.传染性眼病患者,特别是淋球菌性结膜炎、角膜炎患者,应严格消毒隔离,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10.有畏光者室内光线宜暗,必要时戴有色眼镜,使进入眼球的光线减弱,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11.做好卫生宣教,术后患者不要用手擦拭眼眼睛,视网膜脱离者避免剧烈运动。
12.加强心理护理,对视力极差及双眼包扎的患者协助日常生活。
13.做好出院指导,告知保护眼睛与滴眼药的方法,嘱患者定期复查。
分级护理(一)一级护理(1)伴重要脏器损害的危重病人、眼部恶性肿瘤或严重感染危及生命者。
(2)眼球穿通伤、眼化学烧伤、青光眼急性发作、视网膜动脉阻塞、眶内容物剜除术后、全层角膜移植术后、玻璃体切割术后、有角膜穿孔倾向及已穿孔者。
(3)全麻术后未清醒者。
护理措施:(1)及时、正确采取应急治疗措施。
(2)卧床休息,按疾病要求采取正确卧位。
(3)随时巡视,观察眼部及全身病情变化,做到五到床头。
(4)了解心理状况给予精神鼓励。
必要时制定护理计划,做好护理记录。
(5)保持病室整洁,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料理日常生活。
(6)每小时巡视一次。
(二)二级护理(1)一般内眼手术后病情稳定、卧位要求不严格者,如白内障术、抗青光眼手术、板层角膜移植、眼球摘除术等。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眼科病房是专门为眼科患者提供护理和治疗的医疗部门。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是指在眼科病房中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的一系列标准化操作和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科病房护理常规的内容和步骤。
一、患者接收和评估1. 患者接收:当患者进入眼科病房时,护士应立即接待并引导患者到指定床位。
2. 患者评估: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生命体征等,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二、病情观察和记录1. 观察病情: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眼部症状、疼痛程度、眼压等,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2. 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护士应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三、眼部护理1. 眼部清洁:护士应定期为患者进行眼部清洁,包括使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清洁眼睑和眼周皮肤,并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2. 眼药物管理:护士应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眼药物,包括滴眼药物、眼药膏等,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四、疼痛管理1. 疼痛评估:护士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2. 疼痛缓解: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医嘱,护士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包括给予镇痛药物、热敷等。
五、饮食管理1. 饮食评估:护士应评估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偏好,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2. 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护士可以给予患者相应的饮食指导,包括限制盐分、低脂饮食等。
六、卧床护理1. 体位转换:护士应定期帮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避免长时间固定在同一姿势。
2. 压疮预防:护士应定期为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包括按摩、翻身等,以预防压疮的发生。
七、心理支持1. 沟通和倾听:护士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倾听,关注患者的情绪和需求。
2. 心理干预:护士可以采取一些心理干预措施,如提供心理支持、开展娱乐活动等,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恢复心理健康。
八、安全管理1. 病房环境整洁:护士应保持病房的整洁和清洁,定期消毒病房设备和用品。
眼科护理常规

眼科护理常规培训第一节眼科一般疾病护理及手术护理一、眼科一般护理常规(1)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安排舒适床位,介绍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病房环境及医院规章制度。
通知主管医生。
(2)病人入院后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以后每日2次,3d后每日1次。
体温在375C以上者每日测量4次,39C以上者每4h 测量1次。
待正常3d后改每日1次。
体重根据医嘱测量。
(3)一般病人给予普食;病情特殊者,按医嘱执行。
(4)每周检查视力1 次,若视力减退或其他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生。
(5)定时洗头洗澡、剪指(趾)甲,视力差给与协助,并注意皮肤护理,保持清洁。
(6)为病人滴散瞳药时,注意压迫泪囊;角膜溃疡或眼外伤点眼药时,勿压迫眼球,以免引起角膜穿孔。
(7)保持病室安静、整洁、舒适、空气流通,光线宜幽暗,以深色窗帘为宜,以免强光刺激。
(8)留取大小便化验标本并及时送检。
(9)做心电图检查和眼结膜囊细菌培养。
(10)对出院病人根据不同病情给予健康指导,如继续用药的方法和其他注意事项。
11 )待病人出院时,护士长评估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治疗、预防等知识掌握情况,必要时再做进一步介绍。
二、眼科病人手术前护理常规(1)主管护士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的必要的健康指导,并介绍手术、检查及其相关知识,以取得病人配合。
(2)了解病人有无手术禁忌症,如有腹泻、便秘、发热、咳嗽等,要及时通知医生暂停手术。
(3)手术前一天洗澡,洗头,剪指(趾)甲。
(4)手术前一天冲洗泪道及结膜囊;内眼手术者,剪睫毛。
(5)做开眶手术者,术前备、备血。
全麻病人术前做胸透、肝功能或肾功能检查。
(6)术晨禁食,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7)手术前一天及术晨按医嘱用药,嘱病人排便并穿手术衣,按手术时间手术室。
(8)按麻醉方式准备麻醉床,并备好术后需要的一切物品。
三、眼科病人手术后护理常规(1)外眼手术后,可按眼科一般护理常规或按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引言概述:眼科病房护理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它涉及到眼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在眼科病房中,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护理常规,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包括患者接待、护理操作、病情观察、药物管理和康复护理。
一、患者接待1.1 患者信息登记: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应仔细登记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等,以确保患者的身份准确无误。
1.2 安排住院床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护理人员应合理安排住院床位,确保患者的住院环境舒适和安全。
1.3 介绍病房设施: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病房的设施和使用方法,包括床位、卫生间、呼叫器等,以便患者和家属能够熟悉并正确使用。
二、护理操作2.1 眼部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和患者的病情,进行眼部护理,包括眼部清洁、眼药水滴眼、眼部按摩等,以促进眼部的康复和恢复。
2.2 睡眠护理: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睡眠情况,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调整病房的环境,保持安静和舒适。
2.3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和患者的饮食要求,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和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三、病情观察3.1 视力观察: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视力情况,记录视力的变化和恢复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3.2 眼部症状观察: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眼部症状,包括眼痛、眼红、流泪等,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3.3 病情变化观察: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眼部疼痛加重、视力下降等,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四、药物管理4.1 药物储存和配药:护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妥善储存和配药,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4.2 药物给予: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和护理要求,正确给予患者药物,包括眼药水、眼膏等,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4.3 药物记录和反馈:护理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的剂量、用法和用量,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反应。
眼科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加强营养,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注意眼部卫生,防止眼外伤,预防感染。 定时按摩眼球及正确使用滴眼药,同时应用2种以上眼药水,必须间隔5~10min,不能自行减药或停药。 定期复查,如有畏光、流泪、眼痛、视力下降应及时就诊。 避免诱发眼压升高的因素:保证生活有规律,情绪稳定,少量多次饮水,不宜关灯看电视,不在暗处久留。衣领,腰带不宜过紧,睡眠时枕头宜垫高,避免用力大便,咳嗽,打喷嚏,长时间低头弯腰等动作,以免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瞳孔散大,房水循环受阻,导致眼压升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第二节 青光眼手术护理
【一般概念】 当各种原因所致眼球内压力(眼压)超越了眼球组织,特别是视神经所能承受的范围,引起视神经萎缩及视野缺损时,称为青光眼。主要为头痛、头昏、眼痛、眼胀、视蒙、虹视,急性发作时常伴随视力骤降、恶心、呕吐、寒颤等。 【护理常规】 按眼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讲解疼痛的原因,帮助其放松,避免情绪紧张,术前需测定眼压,房角镜检查、视野检查、眼科超声检查。 保持病室安静,光线不宜过暗,衣领不宜太紧,睡眠以高枕位为宜。 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蔬菜,忌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第一节 白内障手术护理
6、术眼准备: (1)术前滴抗生素眼药水3-5日。 (2)术前1日晚口服镇静剂, 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帮助入睡。 (3)术日晨患眼作结膜囊冲洗后滴散瞳药,使瞳孔散大,便于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 三、术后护理: 1、术后嘱患者24小时内平卧或健侧卧位,加强基础护理,给予生活照顾。 2、普食但避免用力咀嚼,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 3、观察术眼情况,对持续性眼涨痛、发热、分泌物增多、流泪等,应警惕有眼压增高及感染可能,需及时处理。对前房积血者,需立即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防止血液流入玻璃体内。 4、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因术后视力增加而过于激动。 5、嘱患者勿揉眼,勿用力大、小便,咳嗽大声谈笑。 6、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取重物,避免剧烈活动,以免晶体脱位。 7、正确为病人滴注眼药水,防止感染。遵医嘱使用激素类药物,给予用药指导,告知患者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加强用药观察。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眼科病房是专门为眼科患者提供护理和治疗的医疗单位。
在眼科病房中,护士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负责提供全面的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包括患者评估、护理计划、护理技术和护理注意事项。
一、患者评估1. 患者信息收集: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症状和就诊目的等。
2. 视力评估:使用标准的视力表或其他视力评估工具,记录患者的视力情况。
3. 眼部检查:检查患者的眼睛,包括眼球运动、瞳孔反应、眼压等,以评估眼部病变情况。
4. 疼痛评估:询问患者眼部的疼痛程度和特点,以便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二、护理计划1. 目标设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护理目标,如减轻疼痛、改善视力等。
2. 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包括眼部护理、疼痛缓解、药物管理等。
3. 护理记录:及时记录患者的护理过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以便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交流。
三、护理技术1. 眼部护理:根据医嘱,进行眼部护理,包括清洁眼睛、点眼药、冷敷等,确保眼部清洁和舒适。
2. 疼痛缓解: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口服或静脉注射镇痛药物,热敷等。
3. 药物管理:负责给予患者眼部用药,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剂量控制。
4. 患者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疾病、治疗和护理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疾病。
四、护理注意事项1. 患者安全:确保患者的安全,如防止跌倒、避免感染、正确使用医疗设备等。
2. 环境整洁:保持病房的整洁和卫生,定期消毒和清洁设备和床铺,防止交叉感染。
3. 患者隐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隐私。
4. 沟通协作:与医生、其他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
以上是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内容,护士应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护士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眼科常规护理ppt课件

护理措施 知识缺乏
1.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 2.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 3.认真做好术前宣教,训练其眼球向上下左右四个 方向转动,以便术中配合。 4.指导患者做好术前各项准备,禁止吸烟、饮酒, 做好个人卫生,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当增减衣 物,避免受凉感冒
出院指导
1、注意用眼卫生,切勿揉眼,白天外出时,请戴镜保护眼睛(平镜、太阳 镜均可),术后1月内避免碰撞术眼,避免低头弯腰等活动,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 2、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当参加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愉快的心情有 利于疾病的康复。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保证睡眠,预防感冒,咳嗽厉害时,要服镇咳药,以免影起人工晶体移位。 3、按医嘱用药,点眼药水前请先洗手,按指导方法正确点眼药水。两种以上的滴眼液滴用时,至少要间隔10~15分钟,每次1~2滴即可,不宜过 多,以免药液外溢。眼药水与眼药膏要放在阴凉避光处保存。 4、为预防术后感染,出院两周内请勿进入污染的环境中以免污物入眼;洗头、洗脸、洗澡时,动作轻柔,勿使脏水流入眼内。 5、遵守复诊时间,出院后1周、1月、3月,应有3次回院复查。有不适 随时来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6、糖尿病患者术后要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检查眼底,必要时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或行眼底激光治疗,才能保证和巩固白内障术后的效果。 7 、术后三个月视力趋于稳定,做屈光检查,必要时配戴眼镜,以调节看 远或看近的视力,以达到最佳效果。
沟通 协调 细心
建议
注意事项
3.滴药动作轻柔、准确,角膜溃疡有穿孔危险者,勿压迫眼球。 4.双眼滴药时,先滴健眼,后滴患眼。 5. 混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滴眼液,滴入眼睑的时间至少要间隔5-15分钟。
注意事项
6.一天之内滴多种眼药水注意时间安排。 7. 注意压迫泪囊区,预防中毒。 8.开封后尽快使用(冷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护理诊断/问题1.自理能力下降与视力下降有关。
2.焦虑、恐惧与疾病的预后、经济负担、陌生环境等有关。
3.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知识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外伤、异物、手术、疾病。
二、护理措施1、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及时安排床位,取适宜卧位,介绍科室工作人员、病房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同室病友、医院规章制度。
作卫生处置和人院评估,通知管床医生。
2.病人人院后即测T、P、R、BP与体重,以后每天3次,3天后每天1次,体温在37.5度以上者每日测量4次,39度以上者每4小时1次,待正常3天后改每日1次。
3.留取大小便化验标本并及时送检。
4.督促完成疾病的相关检查,作相应的健康教育。
5.一般病人给予普食,病情特殊者,按医嘱执行。
6.保持病室内环境清洁舒适,光线宜幽暗,以深色窗帘为宜,以免强光刺激。
7.定时测量血压、体重、洗头、洗澡、剪指甲,保持皮肤、口腔清洁。
8.滴扩瞳药时,注意压迫泪囊区2-3分钟,角膜溃疡或眼外伤点眼药时。
勿压迫眼球,以免引起角膜穿孔。
9.眼液不可直接滴于角膜上,以免损伤角膜。
内眼手术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按眼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全麻者按全麻术前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3.体位:根据病情取半卧忙、半坐卧位或俯卧位。
4.术前准备:(1)术前3日:手术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每日3次。
(2)指导患者术巾配合手术的方法:练习眼球上、下、左、右转动(视网膜脱离患者除外),教会患者用舌尖顶上腭或用手指按压人中穴位等方法避免咳嗽、打喷嚏。
(3)术前1日:冲洗术眼结膜囊,滴抗生素眼药水,用无菌眼垫遮盖术眼;冲洗汨道,小儿及不合作者进手术窒后在全麻下进行;洗头、淋浴、更衣。
(4)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术后护理】1.按眼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全麻者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体位:了解术巾情况及用药情况,根据病情取不同的卧位.,3.术眼护理:戴眼罩,防止碰撞眼部,保持术眼敷料清洁干燥,观察术眼敷料有无松动移位、伤口有无渗血,观察眼压、前房情况,如病人有眼胀、眼痛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胁助处理。
4.饮食护理:避免进食过硬食物。
外眼手术护理常规【术前护理】。
1.按眼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全麻者按全麻术前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司能山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3.术前准备:(1)植皮术者,术前做好供皮区准备。
(2)鼻腔泪囊泪道手术者,行泪道冲洗。
(3)眼部整形、美容手术者照相,以备术后对照。
(4)眼眶手术者应注意全身状况,必要时备血。
【术后护理】1.按眼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全麻者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有无活动性出血,敷料有无松动、移位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白内障手术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健康史及对手术的耐受性,了解发病年龄、职业、用药史、外伤史及家族史。
2.各项检查结果,了解患者视觉功能及是否合并有眼压增高、视神经姜缩等。
3.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按内眼手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扩瞳:术前1小时遵医嘱给术眼滴敞瞳眼药水。
2.术后护理(l)按内眼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体位:取仰卧位休息,限制头颈部活动,避免低头及头部震动,滴散瞳药后平卧4小时。
(3)眼部护理:术眼遮盖眼垫,防止碰撞眼球,遵医嘱滴抗生素眼药水。
(4)密切观察病情:了解麻醉方式及手术情况,出现术眼疼痛剧烈等异常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健康指导】1.术后一周内眼内避免进生水,3-6个月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和低头作业时间过久。
2.一掌握正确的滴眼药水方法。
3.定期门诊复查,不适随时就诊。
青光眼手术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健康史、既往史及家庭史,有无远视眼、暴饮暴食、气候突变等诱发青光眼的因素。
2.评估有无头痛、眼胀、视物模糊等眼压高的症状,了解视功能、眼压、视野检查等结果。
3.评估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情说。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按内眼手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胀胀、虹视、雾视等高眼压先兆,协助完善各项专科检查,如视功能、眼压、视野检查等。
(3)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降眼压类药物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闭角型青光眼者,禁用散瞳药及血管扩张类药,以免瞳孔散大引起眼压升高。
静脉输入甘露醇必须快速滴入,年老体弱者要注意脉搏、呼吸的变化,以防发生意外;滴入缩瞳剂后压迫泪囊2-3分钟,以减少药物的全身吸收,防止中毒;出现眩晕、气喘、心率加快、多汗等毛果芸香碱的中毒表现,应注意保暖、更衣,防止着凉;眼压高时,禁止擅自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4)生活及饮食护理:睡眠时抬高枕部,衣服宣宽松,衣领不宜过紧,避免长时问低头弯腰;禁烟酒、浓茶,一次饮水量不超过300ml。
(5)心理护理:给患者讲解手术方式、过程、配合要点及术前注意事项,做好心理疏导,保持精神愉快,防止因情绪过分紧张,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2.术后护理(1)按内眼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病情观察:原发性青光眼术后,需注意非术眼有无青光眼发作,如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
(3)用药护理:遵医嘱手术眼滴扩瞳药,非手术眼滴缩瞳药以防青光眼急陛发作。
滴药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分清手术眼和非手术眼,以免滴错眼药。
(4)生活护理:术后适当卧床休息,避免过度低头、弯腰、咳嗽、打喷嚏等,以防眼内出血。
(5)饮食护理:宜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健康指导】1.用药指导:遵医嘱用药并告知用药注意事项。
2.生活指导: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规律,避免在光线过暗处久留。
3.定期复查,不适随时就诊。
视网膜脱离手术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健康史、既往史、家族史,了解是否为高度近视眼。
2.评估患者的视力及其他症状与体征。
3.评估心理及社会支持情况,了解患者是否有紧张、恐惧、悲观情绪。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按内眼手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体位:卧床休息,根据裂孔位置决定正确的卧位,使裂孔处于最低位。
(3)扩瞳:按医嘱使用扩瞳药,协助完善各项术前检查。
(4)防止网脱范围扩大: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避免头部碰撞及震动,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勿用力咳嗽打喷嚏;勿用力咀嚼。
2.术后护理(1)按内眼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体位:卧床休息,根据视网膜裂孔的位置及手术情况选择正确的卧位。
(3)防止呕吐:教会患者预防呕吐的方法。
(4)预防再次网脱: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防止咳嗽打喷嚏;勿用力咀嚼;嘱患者放松头部,禁止剧烈活动。
【健康指导】1.避免震动性活动及过重体力劳动,避免过度弯腰及低头,宜乘坐平稳的交通工具2.定期复查,不适随时就诊。
玻璃体切割手术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健康史,了解既往病史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2、评估患者的视力及其他的症状与体征。
3、评估心理及社会支持情况。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按内眼手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减少用眼,尽量卧床休息。
(3)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4)扩瞳:遵医嘱予术前1小时扩瞳。
(5)心理护理:玻璃体切割术手术难度大,费用高,做好患者及家属解释工作,取得理解与配合。
2术后护理(1)按内眼于术后护理常规。
(2)体位:根据医嘱指导患者采取合适体位。
(3)病情观察:密切注意眼压变化,如眼部出现胀痛难忍、恶心、呕吐等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4)眼部护理:术眼遮盖眼垫,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5)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饮食。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
2.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过重体力劳动。
3.定期检查复诊,不适随时就诊。
眼球化学烧伤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详细了解眼部受伤的时间,致伤物名称、性质、浓度、量以及与组织接触时问长短。
2.评估症状与体征,了解角膜、结膜烧伤程度及全身情况。
观察结膜囊有无残存的固体化学物质。
3.了解心理及社会因素。
【护理措施】1.急救处理:争分夺秒彻底冲洗结膜囊,选择具有中和性质的冲洗液持续冲洗结膜囊30分钟以上,如化学性质不明者,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以清除可能存留在结膜囊的固体化学物质。
酸性眼化学伤球结膜下注射1-2ml的5%磺胺嘧啶钠溶液;碱性眼化学伤者注射1-2ml维生素c;严重碱化学伤者行前房穿刺术。
2.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用药,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每口换药时用玻璃棒分离结膜囊,并涂大量抗生素眼膏,以防睑球粘连。
3.心理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详细讲解疾病知识,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眼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角膜穿孔、睑球粘连等并发症。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滴药方法。
2.告知晚期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嘱定期复查。
眼球破裂伤、角膜穿通伤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详细了解受伤的时间与程度,致伤物的性质及污染程度。
2.评估患者的健康史,了解目前有无眼部疼痛、视物模糊、头痛等症状与体征。
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按内眼手术术前护理常规护理,做好急诊手术准备。
(2)心理护理:对视功能及眼球外形恢复无望需行眼球摘除术者,应耐心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
(3)用药护理:遵医嘱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破伤风抗毒素及止血药物等。
感染性眼内炎者,行玻璃体注射抗生索及糖皮质激素或行玻璃体切割术。
2.术后护理(1)按内眼手术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病情观察:观察有无眼痛等不适,伤口疼痛给予止痛药;头痛、术眼疼痛剧烈者评估有无感染可能,以便及时处理.预防交感性眼炎的发生。
(3)用药护理:按医嘱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并告知用药注意事项。
2.定期门诊复查,不适随时就诊。
眼内异物手术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健康史及受伤的时间与方式,致伤物的性质及污染程度。
2.详细了解临床症状、体征,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3.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无紧张、害怕等。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按内眼手术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病情观察:了解眼压的变化,观察有无虹膜脱出和嵌顿,以及瞳孔变形或偏位。
注意视力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等药物,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4)心理护理:详细介绍疾病知识,减轻焦虑及紧张情绪。
2.术后护理(1)按内眼手术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病情观察:观察有无眼痛等不适。
伤口疼痛给予止痛药;头痛、术眼疼痛剧烈者评估有无感染可能,以便及时处理,预防交感性眼炎的发生。
(3)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等药物,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4)球壁及后极部异物或视网膜脱离者,按视网膜脱离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