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好担心》教案与反思
大班语言好担心教案

大班语言好担心教案### 大班语言好担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担心”的含义,并通过故事情境学习表达自己的担心。
2.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学会关心他人的感受。
3. 技能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能。
####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书《好担心的小兔子》、角色扮演用的头饰、音乐播放器。
2. 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温馨的阅读角,准备舒适的坐垫和靠垫。
####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轻音乐,引导幼儿安静下来,进入课堂状态。
- 提问:“你们有没有担心过什么事情呢?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讲述故事《好担心的小兔子》,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让幼儿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担心。
- 故事结束后,提问:“小兔子为什么担心?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做?”3. 角色扮演(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扮演。
- 教师指导幼儿如何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角色的担心。
- 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幼儿给予掌声,并讨论角色的感受。
4. 情感交流(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担心的经历,并讨论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担心。
- 强调关心他人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朋友担心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5. 语言游戏(10分钟)- 进行“担心接力”游戏,幼儿围成一圈,每人说一句表达担心的句子,下一个人接龙。
- 通过游戏,让幼儿练习用语言描述担心,并学会倾听他人。
6.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担心是正常的情绪,重要的是学会表达和处理担心。
-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他人,做一个有同理心的好孩子。
#### 四、作业布置- 请幼儿回家和父母分享今天学到的内容,并讨论一个他们共同担心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它。
#### 五、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和情感反应,以便调整教学方法,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大班语言《好担心》教案与反思

一、教案主题:大班语言《好担心》教案与反思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情感。
2. 能够表达自己的担心,并学会关心他人。
3. 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担心的情感,并能够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好担心》2. 情绪卡片:快乐、担心、生气等3. 画纸、画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情绪卡片引出故事主题,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卡片情绪的理解。
2. 故事讲解: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情景体验,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担心的情感。
4. 讨论交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担心经历,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
5. 创作表达:给幼儿发放画纸、画笔,让他们画出自己担心的情景,并分享给大家。
6. 总结反思:让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引导他们学会表达和关心他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体验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担心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关心他人。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对于担心的情感是否有深刻的理解,是本节课的关键。
在课后,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八、课后作业:1. 家长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让幼儿能够复述故事。
2. 家长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担心,并关心他人。
九、教学拓展:1. 开展关于“情绪管理”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学会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2.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十、教学资源:1. 《好担心》故事课件2. 情绪卡片3. 画纸、画笔六、教学延伸活动1. 情感体验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情绪传递”游戏,一个幼儿描述自己担心的情境,另一个幼儿猜测,通过游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情绪。
2. 家园共育:家长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担心,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意识。
大班语言《好担心》教案与反思

教案:大班语言《好担心》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情感。
2. 能够表达自己的担心,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体验角色情感,学会表达自己的担心。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感受,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好担心》。
2. 画纸、画笔,供幼儿绘画使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谈论自己曾经担心的事情,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故事分享: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聆听故事内容。
3. 故事讨论: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故事中谁在担心?他们为什么担心?”“你觉得他们的担心合理吗?”等,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4.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情感,表达自己的担心。
5. 绘画表达:邀请幼儿用画笔和画纸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五、作业与反思: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和感受。
2.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延伸活动一: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选择故事中的其他角色,深入体验故事情节,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角色的情感。
2. 延伸活动二:开展“我的担心”分享会,邀请幼儿带来自己的担心,与同伴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评价一: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评价二: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和绘画表达环节的表现,评估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八、教学建议:1. 针对大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
2. 在故事讨论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情感波动,适时给予关爱和支持。
大班语言《好担心》教案与反思

教案:大班语言《好担心》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能够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提高倾听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了解故事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难点:1. 能够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提高倾听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好担心》2. 故事角色头饰3. 情感卡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它们在做什么?2. 讲述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并提问:故事中的小动物们为什么好担心?它们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担心的?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有好担心的经历,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担心。
4. 情景演练: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演练,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角色的心情,并尝试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一次自己的担心经历,并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2.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设置“情感卡片”活动,让幼儿在卡片上画出自己的担心表情,并写上相应的词语。
3.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讲述: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故事讲述,引导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提高同理心。
3. 情感卡片:运用创意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互动等。
2. 情感表达:评估幼儿在情景模拟中是否能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家庭作业:检查幼儿是否能完成家庭作业,并在记录中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担心。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关注个体差异。
大班语言案好担心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主题:大班语言活动《好担心》二、教案来源:根据绘本《好担心》改编三、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理解故事中小动物们的担心情绪。
2. 能够表达自己的担心,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安慰他人。
3. 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学会关心他人。
四、教学内容:1. 绘本《好担心》的阅读与讨论。
2. 情景表演:模拟故事中小动物们的担心情绪,进行角色扮演。
3. 绘画活动:画出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并互相分享。
五、教学准备:1. 绘本《好担心》若干份,每人一份。
2. 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绘画材料。
3. 角色头饰:小鸟、小兔、小鱼等。
4. 音乐CD:《安慰的歌曲》。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绘本阅读与讨论(10分钟)教师分发绘本《好担心》,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封面,猜猜故事内容。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故事,让幼儿感知小动物们的担心情绪。
读完故事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学会安慰他人。
3. 情景表演(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小鸟、小兔、小鱼等),戴上相应的头饰。
每组表演故事中小动物们的担心情绪,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4. 绘画活动(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画出自己最担心的事情。
画完后,教师组织幼儿互相分享,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一首《安慰的歌曲》,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幼儿进行积极的评价,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潜能。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本阅读与讨论环节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关心他人的意识。
2. 在情景表演环节,观察幼儿的角色扮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大班语言案好担心教案及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好担心》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好担心》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小动物们的情绪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教育幼儿学会关心他人,遇到问题时要勇敢、自信。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小动物们的情绪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学会关心他人,遇到问题时要勇敢、自信。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好担心》。
2. 动物手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动物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它们是谁。
教师讲述故事《好担心》,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们的情绪变化。
2. 故事分享: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故事《好担心》,引导幼儿观看并跟随故事情节发展,感受小动物们的情绪变化。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3. 情境体验: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小动物们的情绪变化。
4. 情感共鸣: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扰和担心,以及如何克服。
教师教育幼儿学会关心他人,遇到问题时要勇敢、自信。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的主题,让幼儿明白遇到问题时要勇敢面对,相信自己。
教师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积极参与故事分享、情境体验和情感共鸣环节。
在总结与反思环节,幼儿表达了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的认识,以及对他人关心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在情境体验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紧张情绪,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培养幼儿的自信和勇敢。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共同教育幼儿学会关心他人。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有关关心他人的主题墙饰,引导幼儿关注并参与其中。
幼儿园大班教案《好担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课程计划《好担心》与反思大班课程计划《好担心》反思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建立自信,了解学校将面临的变化 -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差异.要解决幼儿的顾虑,并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变化,培养孩子的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班《好担心》对教学计划的反思.学习目标:1.了解学校将面临的变化 -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差异.解决幼儿的顾虑,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变化.2.树立幼儿的自信心.3.培养儿童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4,愿意与同龄人,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交谈和交流,激发兴趣:这几天老师很伤心.你知道为什么吗?那么当你要离开幼儿园三年时,老师想知道你现在的心情是什么?2,孩子的沟通3.老师的总结:每个人的心情都不同.他们快乐,紧张,担心,有些人快乐和害怕.今天,我们的小朋友,他的心情和你是一样的吗?感受这首歌,引导思考1.孩子们看课件.2.问:这首歌中的小男孩心情是什么样的?他在担心什么?你有这种担心吗?除此之外你还担心吗?4,孩子们互相沟通老师:事实证明,我们的孩子仍然有很多关于上小学的担忧.我有个好主意.有一种说法是人们更强大.老师来和你讨论,看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这些恐惧消失.观看课件和交流讨论老师数着,发现我们的孩子特别担心这些事情.2,演示课件3,孩子们讨论交流.通过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你现在的情绪和前一种情绪有什么区别?5,那么我们进入小学后会遇到困难,或者会让你担心的事情,你会做什么?6.老师总结.活动延期1.现在不要担心上学,让我们很高兴被一个小书包唱歌去上学.2,孩子们唱歌.课后反思:在活动中,老师以人物形象的形式表达了小学和幼儿园之间的具体差异,并引导孩子感受到人物形象的心理变化:担心 - 不担心.也就是说,因为我担心面对“变化”,我对“不变”(熟悉友好的人际环境,熟悉的好朋友,'笑脸'老师)感到宽慰,然后积极鼓励父母“不要担心”“.请理解,理解将要面对的“变化”观察,体验“模式”(角色形象)对“变化”心态的反应,并帮助幼儿制定应对策略以应对这种变化------什么是变化,什么是“不变”,以及失去的焦虑.在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们总结了一些问题,并根据孩子们现有的经验,在孩子们达成共识后,当场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是孩子们没有经验,老师会指导孩子们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当你访问小学时,要注意观察并寻求答案.在这项活动中,教师将以及时和适当的方式为儿童创造一个环境,让儿童有机会以大胆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内心原则,为小学做好准备,帮助他们解决他们仍然担心的问题,以及终于健康快乐了.心理状态进入小学.小珂克:忧虑是一种中文词汇,意味着你不能担心某事或某事或某事,你心中就会有顾虑.。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好担心》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好担心》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2.理解情感,掌握基本的情感知识,识别和描述情感;3.能在情境中感知自己的情感,并学会寻求有益的情感解决方法。
二、教学内容1.情感知识——“担心”这一情感的认知;2.阅读故事《好担心》;3.听音乐,唱歌谣《担心歌》;4.活动:情感识别与表达游戏。
三、教学过程1. 情感知识教学首先,老师介绍“担心”这一情感,向幼儿解释担心的含义:心中有一种不安的感觉,通常是因为对未来的事情感到不确定。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恐惧和担心,例如:上学、远离父母、遇到陌生人等等。
幼儿需要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解决它们。
2. 阅读故事《好担心》老师向幼儿讲述故事《好担心》。
在故事中,小兔子因为担心父母、害怕黑暗、害怕白天的长尾巴等等,感到很不安。
但最后,它发现说出自己的担心后,会感到舒缓和放松。
3. 听音乐,唱歌谣《担心歌》老师播放音乐,唱唱歌谣《担心歌》。
通过唱歌谣,幼儿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能够学习到更多关于担心的相关知识。
4. 活动:情感识别与表达游戏在游戏中,老师会挑选一些表述情感的卡片,让幼儿看到并识别相关的情感表情,然后介绍这些情感表情的含义,例如“担心”、“快乐”、“生气”等等。
在幼儿识别了这些情感后,老师会带领他们讲述自己曾经拥有过的某种情感,或是表演出某个情感的样子,这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反思这堂课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把讲故事、唱歌、玩游戏结合到一起。
整个课堂氛围活泼欢快,幼儿们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幼儿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情感知识,也能够在活动中不断地寻求更多相关的情感解决方法。
但是,教学中依然存在问题。
例如,在讲故事时,老师应该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更形象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在游戏环节中,老师应该认真观察幼儿的情感状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
总之,情感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十分重要。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好担心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好担心教案名称:好担心教学目标:1.了解并认识情绪:担心。
2.学会表达自己的担心,并寻求安慰和支持。
3.学习几种缓解担心的方法。
教学内容:1.识字:担心、安心、支持。
2.识认情绪:担心。
通过图片、故事等资源,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担心的情绪特征。
3.教授表达担心并寻求安慰和支持的方式。
教学重点:1.学会表达自己的担心。
2.学会寻求安慰和支持。
教学难点:1.学会寻求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2.学会自己找到缓解担心的方法。
教学准备:1.图片、故事等资源关于担心的情绪教学。
2.备好教学板书。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情境(10分钟)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曾经有过担心的经历,例如:第一次上幼儿园时是不是担心过?2.引导幼儿说出“担心”这个词,并拼写在黑板上。
Step 2:认识担心(15分钟)1.展示图片或讲述担心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担心的情绪特征。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担心,例如:上学期间的担心、放学后的担心等等。
Step 3:学习表达(15分钟)1.讨论幼儿可能遇到的担心情景,例如:生病、父母离开、朋友生气等等。
2.教导幼儿如何表达担心,并分角色示范如何寻求安慰和支持。
3.让幼儿自由练习角色扮演,表达他们的担心。
Step 4:学习缓解担心的方法(15分钟)1.介绍一些常见的缓解担心的方法,例如:和朋友聊天、做运动、听音乐等等。
2.讨论幼儿可以自己尝试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方法。
Step 5:练习与总结(15分钟)1.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每个孩子轮流表达自己的担心,并其他同学提供建议和支持。
2.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寻求安慰和支持的重要性。
3.下课前,再次强调学过的方法,鼓励幼儿在需要的时候使用这些方法。
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写下自己的担心,并找一种方法缓解担心。
2.家长互动:家长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担心经历,讨论如何共同缓解担心的方法。
评估与反思:1.通过幼儿参与度的评估,观察幼儿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担心,并寻求安慰和支持。
大班语言好担心教案

大班语言好担心教案教案名称:大班语言好担心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激发大班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2. 培养幼儿正确表达、理解、交流的能力;3. 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大班教室准备画板、彩色粉笔、卡片等教学用品;2. 准备一些与担心和安慰相关的图片和故事书籍;3. 备好一些音乐和相关的大班游戏。
教学活动:活动一:引入1. 教师展示一张表情卡片,向幼儿询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表情吗?”并引导幼儿回答。
2. 教师继续引导幼儿描述这个表情的可能原因,并解释“担心”这个词的意思。
活动二:“谁担心了?”游戏1. 教师以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为背景,制作卡片,每张卡片上写着一个动物的名字和一个担心的情景,如“小兔子担心爸爸妈妈不回来”、“小狗担心自己找不到朋友”等。
2. 教师将卡片分发给幼儿,让幼儿按照卡片上的担心情景完成对应的表情,并配以适当的动作。
3.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一首与担心相关的歌曲。
活动三:互动故事1. 教师打开一本担心和安慰相关的故事书,向幼儿讲述一段担心的故事,并引导幼儿讨论解决办法。
2. 教师邀请幼儿参与故事的角色扮演,根据故事情节,安慰和帮助故事中的角色解决担心的问题,并让幼儿讲述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活动四:情景模拟1. 教师利用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模拟担心和安慰的情景,鼓励幼儿用语言和行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不同担心情景下的可能解决办法,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活动五:总结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总结担心的原因、表现和解决办法。
2. 教师提醒幼儿在面对困难和担心时,可以积极寻求帮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担心和快乐,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2. 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人一起分享今天学到的担心和安慰的故事。
大班语言案好担心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主题:大班语言活动《好担心》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担心”的情感体验,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担忧。
2. 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交流技巧。
三、教学内容:1. 故事《好担心》:通过故事让幼儿体验担心的心情,并学会表达和处理担忧。
2. 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曾经担心的事情,以及如何解决。
3. 情景表演:分组进行情景表演,模拟生活中担心的情况,锻炼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好担心》2. 情景表演道具3. 记录表:用于记录幼儿的讨论和分享内容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过担心的经历?担心是什么感觉?”2. 讲故事:《好担心》,让幼儿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担心情绪,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分组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曾经担心的事情,以及如何解决,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4. 情景表演:分组进行情景表演,模拟生活中担心的情况,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锻炼表达和沟通能力。
5.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让幼儿认识到担心是正常的情绪,关键是如何表达和处理。
教案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情景表演,表现出较强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但在情景表演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紧张情绪,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以引导和锻炼。
总体来说,本次教案设计较为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在讨论和情景表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担心”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通过记录表,评估幼儿在分享自己担心经历时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幼儿在情景表演中的表现,观察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七、教学拓展:1. 开展一次“担心日记”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记录下自己的担忧和解决方法,促进他们的自我反思和表达能力。
2. 组织一次“关心同伴”的活动,让幼儿学会倾听和关心他人的担忧,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大班语言案好担心教案及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好担心》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让幼儿通过故事体验到担心他人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小动物们的担心情感。
3. 行为目标:让幼儿能够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表达自己的担心和关心。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关心他人,分享快乐2. 故事主要人物:小猴子、小兔子、小狐狸等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表达自己的担心和关心。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 情境教学法:设置情境,让幼儿体验担心和关心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角色头饰、担心情绪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s://example./lessonplan/bigclass/language/careforyou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图片或动画形式展示故事主要人物,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
2. 故事讲述:教师生动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们的担心情感。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曾经担心过的事情,以及如何关心他人。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主题,强调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心他人。
2. 课堂作业:让幼儿绘制一幅关于关心的画作,展示自己学会关心他人。
八、教学评价:1. 情感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是否表现出关心他人的行为。
2. 认知评价:通过提问,了解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行为评价: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是否能正确表达担心和关心的情感。
九、教学反思:1. 教师需反思故事选择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能否引起幼儿的共鸣。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好担心》消除上小学的担忧幼小衔接活动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好担心》教案背景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中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时期。
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帮助幼儿融入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一个幼儿园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为大家提供一份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好担心》。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描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帮助幼儿消除上小学后的担忧和不安。
教学内容活动一:《好担心》绘本故事通过阅读绘本故事《好担心》,让幼儿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引导幼儿思考一些问题,如:为什么小鸟会担心?你有没有过和小鸟一样的情绪?你会怎么做来消除这种情绪?活动二:情境模拟游戏将小鸟的故事和幼儿生活实际结合,模拟幼儿上小学后的情境,如认识陌生的老师、同学、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等。
引导幼儿想象自己上小学后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担忧,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会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消除上小学的担忧和不安。
活动三:情绪表达绘画提供绘画卡片和彩笔,让幼儿根据小鸟故事中自己担心的情节进行描绘和表达,也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绘画作品和与幼儿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幼儿的情感状态和思维方式。
活动四:拓展阅读和交流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选择其他与情感相关的绘本故事进行分享,加强幼儿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幼儿之间的小组交流,让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教学方法•听说结合,通过阅读、游戏、绘画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学会表达和理解自己的情感。
•体验式教学,通过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个性化教学,根据幼儿的不同情感和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总结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幼儿能够从多个角度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并学会了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
大班语言《好担心》教案与反思

教案:大班语言《好担心》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能够表达自己的担心,并学会安慰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能够表达自己的担心,并学会安慰他人。
难点:1. 学会安慰他人,表达关心和理解。
2.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担心。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好担心》。
2. 角色头饰。
3. 记录卡、画笔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最近有没有什么担心的事情。
2. 故事讲述:播放故事课件或展示图书,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讲完故事后,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角色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担心和安慰他人的方式。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帮助担心的人,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5. 绘画活动:发给幼儿记录卡和画笔,让他们画出自己在故事中的感受和体验,鼓励他们用画笔表达自己的心情。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担心,并学会安慰他人。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表现出对故事的理解和共鸣。
在绘画活动中,部分幼儿可能表现出对绘画技巧的担忧,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担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个别环节仍需改进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于故事角色和情节的理解程度。
2. 倾听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评估他们对关心和帮助他人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查看幼儿的绘画作品,分析他们对于自己情感的表达和对于故事的理解。
七、家园共育:1. 教师应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特别是他们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担心并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2. 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进行类似的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幼儿练习表达和安慰他人的技巧。
大班语言案好担心教案及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好担心》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担心”的情感。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3. 学会关心他人,分享彼此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1. 感知故事中的角色情感,体验“担心”的感受。
2.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担心和关心。
三、教学难点:1. 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担心。
2. 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关心和安慰。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好担心》。
2. 画纸、画笔,用于绘制故事场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出示故事课件或图书,吸引幼儿注意力。
1.2 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封面,引发兴趣。
2. 讲述故事:2.1 讲述故事《好担心》,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2 提问:故事中谁好担心?为什么会好担心?3. 讨论故事:3.1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有没有过担心的经历。
3.2 讨论如何安慰担心的人,培养幼儿的关爱意识。
4. 情景扮演:4.1 分组进行情景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担心场景。
4.2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担心和关心。
5. 创作环节:5.1 发放画纸、画笔,引导幼儿绘制故事场景。
5.2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绘制自己担心的场景。
6. 总结与反思:6.1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感受。
6.2 总结故事中的关心与关爱,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人。
7. 作业:7.1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好担心》。
7.2 观察家人是否有担心的情节,学会关爱他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2. 评估幼儿在情景扮演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用语言表达担心和关心的情感。
3. 检查幼儿在创作环节中是否能够绘制出自己担心的场景,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是否有担心的情节,学会关爱他人。
2. 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共同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关爱意识。
大班综合活动好担心教案

大班综合活动《好担心》教案一、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感到担心。
2. 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担心和感受。
3. 学会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好担心》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三、活动过程:1. 引入:邀请孩子们坐好,问他们:“你们有没有过担心的经历?是因为什么而担心呢?”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担心经历。
2. 讲述故事:《好担心》。
通过故事课件,讲述故事内容,让孩子们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感到担心。
3. 讨论:提问孩子们:“故事中的人物是怎么解决担心的呢?你们觉得他做得怎么样?”引导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创作环节:分发创作材料,让孩子们根据故事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担心和感受。
可以绘画、制作手工等。
5. 分享作品:邀请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担心和感受。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自己的担心经历,分享故事中的解决方法。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关心角”,让孩子们在需要帮助时,可以在这里找到倾听和支持。
五、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担心经历。
在创作环节,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担心和感受,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学会了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在活动延伸中,孩子们能够将活动中的经验应用到家庭和班级环境中,进一步巩固活动效果。
六、教学内容:1. 复习故事内容,回顾故事中人物如何面对和解决担心。
2. 引导孩子讨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担心时可以采取的措施。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们模拟如何帮助他人解决担心。
七、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好担心》2. 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围巾等)3. 小组讨论卡片八、活动过程:1. 复习故事:通过故事课件,复习故事内容,引导孩子们回忆故事中人物是如何面对和解决担心的。
2. 讨论:提问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担心时,可以怎样做来解决问题呢?”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大班语言案好担心教案及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好担心》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2. 能够表达自己的担忧,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安慰他人。
3. 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体验角色情感,学会表达自己的担忧和安慰他人。
2. 教学难点: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担忧,并学会安慰他人。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角色头饰、情绪卡片。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类似担忧的经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情绪卡片游戏,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为故事情境铺垫。
2. 基本部分:a.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b.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担忧及如何安慰他人的经验。
c. 角色扮演,让幼儿通过表演体会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担忧和安慰他人。
3. 结束部分:总结故事主题,引导幼儿学会面对担忧,并用适当的方式安慰他人。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探讨幼儿在生活中的担忧,鼓励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并学会安慰他人。
2. 园内作业:通过主题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继续培养幼儿表达担忧和安慰他人的能力。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能否积极表达自己的担忧和安慰他人。
2. 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环节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准确地表达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安慰。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表达担忧和安慰他人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情绪小画家”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担忧,并尝试用色彩为情绪添加安慰。
2. 进行“情绪故事接龙”活动,让幼儿分组创作故事,主题围绕面对担忧和互相安慰。
八、教学调整:1. 对于表现出紧张和抵触情绪的幼儿,可在课后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顾虑,给予个别辅导和支持。
2. 在角色扮演环节,可适当降低表演难度,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练习表达和安慰。
九、家庭配合:1. 家长在家中可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担忧,并引导他们用适当的方式安慰家人或朋友。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好担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好担心》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到什么是担心、为什么会担心。
2.能够通过学习建立正确的担心态度和克服不必要的担心。
3.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粉笔。
2.幼儿绘本《好担心》。
3.笔和本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先用一个小游戏进行导入,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担心的具体含义和形式,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唯一有担心的人。
2. 导读课文教师给幼儿看绘本《好担心》,让幼儿通过图画和故事了解担心的表现形式和可能的原因,并讨论过程中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通过积极的方式克服担心。
3. 探究担心1.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进一步探讨幼儿可能出现的担心场景和表现。
2.教师利用PPT或黑板展示担心的相关知识,包括担心的成因、分类等,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担心和正确的应对方式。
4. 分角色感悟让幼儿分角色感悟,通过低碳环保小组、关爱周围小动物小组等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了解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会产生着急或担心的情绪。
5. 书写心情日记让幼儿写下自己当下的不安和担心。
通过心情日记的方式呈现自我,接受自己的情绪,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这是正常的。
6. 主题式游戏用游戏引导孩子放下内心的担心和不安,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
比如举办小型运动会,让孩子积极参与,用体育运动的方式释放压力。
7. 反思过程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反思孩子今天学到了什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什么不足和不好的地方,以及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四、教学效果评价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方式,如绘本、问答、小组讨论、主题式游戏等,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担心、正面积极地应对和克服不必要的担心。
2.通过写心情日记的方式,让孩子思考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担心态度和克服不必要的担心。
3.教师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口头反馈和书面反馈,帮助孩子回顾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更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好担心》教案与反思
学习目标:
1、了解将面临入学的变化——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差异。
化解幼儿的顾虑,并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变化。
2、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1、老师这几天心里很难过,你们知道为什么?
那么老师想知道当你们马上要离开生活学习了三年的幼儿园时,你们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
2、幼儿交流
3、教师总结:每一个人的心情都是不一样的,有开心,有紧张,有担心,有的既高兴又有些害怕……..那今天我们这位小朋友他的心
情和你们一样吗?
感受歌曲,引导思考
1、幼儿观看课件。
2、提问:歌曲里的小男孩他是什么样的心情?他担心什么?
3、你们有这种担心吗?除了这个之外,你还有什么担心的?
4、幼儿相互交流
5、师:原来我们小朋友对上小学还有那么多的担心,我倒有个好主意,有一句话说:人多力量大。
老师就来和你们一块儿商量讨论一下,看看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这些担心消失。
观看课件,交流讨论
1、老师统计了一下,发现我们小朋友对这些事特别担心。
2、演示课件
3、幼儿讨论交流。
4、通过刚才我们大家的努力,我们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那么你们现在的心情和刚才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5、那么我们进入小学以后还会遇到困难,或者发生让你担心的事,你会怎么办?
6、教师总结。
活动延伸
1、现在对上学不担心了吧,那么让我们一块儿高高兴兴被起小书包唱着歌去上学。
2、幼儿演唱歌曲。
课后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以角色形象的口吻将小学与幼儿园的具体差异表达出来,更要引导幼儿去感受角色形象的心态变化:担心——不担心。
也就是,因为将面临“变化”而担忧,有因为“不变化”(熟悉而亲切的人际环境,熟悉的好朋友,“笑眯眯”的老师)而放心,进而主动劝慰家长“别担心”。
请楚地认识,了解将面对的“变化”观
察,体验“榜样”(角色形象)应对“变化”的心态历程,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如何面对这一变化的应对策略————认识“变化”的是什么,“不变化”的是什么,去除茫然失措的焦虑。
活动中幼儿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帮助归纳,有的问题在活动中根据幼儿已有经验达成共识后当场解决,而有的问题是幼儿没有经验的,教师则引导幼儿在下一个教学活动中参观小学的时候注意观察,寻求答案。
本次活动,教师适时适宜地为幼儿创设环境,给幼儿大胆表诉自己内心的相法的机会,为他们入小学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帮助他们化解仍然担心的问题,最终以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进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