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8-1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数字摄影测量学课堂实验报告(遥感08-1、2)

数字摄影测量学课堂实验报告(遥感08-1、2)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
《数字摄影测量学》教学实验报告
(专业必修课)
姓名:专业班级:
学号:序号:
指导教师:
2011年月日
┄┄┄┄┄┄┄┄┄┄┄┄┄┄┄┄┄┄┄┄┄┄┄┄
实验成绩:
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11年月日
实习报告一:点特征提取
专业班姓名:学号:日期: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点特征提取的原理、方法和过程,并能用计算机编程实现。

二、实验设备
1、计算机一台
2、立体数字图像
3、VC 开发平台
三、实验步骤
1.软件编写与调试
2.点特征提取
3.提取结果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体会
实习报告二:影像匹配
专业班姓名:学号:日期:
一、实验目的
掌握相关系数影像匹配的原理和基本过程,并能编程实现。

二、实验设备
1、计算机一台
2、立体数字图像
3、VC 开发平台
三、实验步骤
1.软件编写与调试
2.影像匹配
3.匹配结果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体会。

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卷参考答案

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卷参考答案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卷(甘肃卷专用)黄金卷·参考答案(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I 卷 选择题(43分)第II 卷 非选择题(共57分)三、实验题11.(6分) D(2分) 2.00(2分) A (2分) 12.(9分) 等于(1分) >(1分) 窄(2分) 112132111m m m t t t =+∆∆∆(2分) 是弹性碰撞,证明如下:(3分)若为弹性碰撞,则动能也是守恒的,2221A 1A2B 111222m v m v m v '=+ 整理222112132111()()()m m m t t t =+∆∆∆ 222112132111()()()m m m t t t -=∆∆∆ 2121313211111()()()m m t t t t t -+=∆∆∆∆∆① 由(3)中动量守恒推导出来的等式变换得,12132111()m m t t t -=∆∆∆② ②②两式联立得,132111t t t +=∆∆∆,故是弹性碰撞。

四、解答题13.(12分)(1)225K ;(2)0【详解】(1)由题图可得,553 1.210Pa 0.910Pa 4D p =⨯⨯=⨯(2分)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A A D DA Dp V p V T T =(2分) 代数数据解得,225K D T =(2分)(2)从A 状态到B 状态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因p V -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功的大小,可得 53J 2812.410J 400AB W -⨯=-⨯=-⨯(2分)从B 状态到C 状态的过程中,0BC W =(2分)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Δ0AB BC U Q W W =++=(2分) 14.(1)1N ,方向水平向右;(2)8m/s【详解】(1)当实验车的速度为零时,线框相对于磁场的速度大小为0v ,线框中左右两边都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则有02E BLv =(2分)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I R=(1分) 安培力为2F BLI =(2分)所以此时金属框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2200242BLv B L v F B L R R=⋅=(2分) 代入数值解得,1N F =,根据楞次定律可判断磁场力方向水平向右。

2008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物化实验及答案

2008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物化实验及答案

08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笔试题(物理化学实验部分)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1.测量液体饱和蒸汽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 C _。

A .测量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方法一般有静态法、动态法和饱和气流法。

B .等压计U 型管中的液体起着密封样品和平衡压力的作用。

C .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符合Clausius -Clapeyron 方程式,由实验所测数据进行[]p p T1ln -拟合可求得一定温度下的摩尔汽化热。

D .用等压计测液体蒸汽压所需试样少,方法简便,可用试样本身作封闭液而不影响测定结果。

2.静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一般适用于_ A _体系。

A .蒸气压较小的纯液体 C .蒸气压较大的纯液体B .含挥发性溶质的溶液 D .固态易挥发物质3.液体饱和蒸汽压的实验测量,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D 。

A .在排系统空气过程中,抽气速率必须慢,避免等压计中样品因抽气速率过快而挥发掉B .等压计样品上方空气必须排尽C .实验操作关键在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严防空气倒灌进入样品的蒸气中,为防空气倒灌,应经常调节U 型管液面,以防液差过大。

D .在升温测量过程中,当恒温槽温度恒定后,即可马上进行测量。

燃烧热的测定4.氧弹热量计是一种较为精密的实验仪器,燃烧热的测定是在环境温度恒定的条件下进行测定(以室温水夹套作为环境),同时用到雷诺温度校正,原因是_ D _。

A .校正燃烧前体系的温度。

B .校正燃烧后体系的温度。

C .校正环境的温度。

D .因热量计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无法完全避免,为了消除这一影响而进行校正。

5.用环境恒温法测定物质燃烧焓的实验中,为减少测量的实验误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 C __。

A.确保样品在氧弹内燃烧完全B.样品需要精确称量C.在标定量热计热容和测定未知样品燃烧焓的前后两次实验中,内筒的盛水量随意D.使用高纯度氧气6.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点火及停止读数关闭电源后,打开氧弹若发现有黑色残渣说明样品燃烧不完全,其可能原因不正确的是C。

微专题08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实验探究及应用(解析版)

微专题08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实验探究及应用(解析版)
答案选A。
3.(2022·北京顺义·二模)常温下,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探究Ca(ClO)2的性质。
实验步骤和现象

取少量Ca(ClO)2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取少量Ca(ClO)2溶液于试管中,通入CO2,有白色沉淀生成

取少量Ca(ClO)2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浓盐酸,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故合理选项是A。
2.(2022·广东茂名·二模)I2的一种制备方法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富集”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B.转化反应为 ,说明 的还原性大于
C.通入过量Cl2,氧化产物只有一种
D.制备的I2可直接用于加碘盐
【答案】A
【解析】A.“富集”时AgNO3与碘离子发生反应生成AgI的黄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A项正确;
B.玻璃中含有Na元素,因此灼烧时使火焰呈黄色,不能证明溶液中含Na元素,B错误;
C.应该采用对照方法进行实验,但两种溶液的浓度未知,盐的种类也不同,因此不能通过测定溶液的pH来判断H2CO3、CH3COOH的酸性强弱,C错误;
D.氧气有助燃性,把水滴入盛有少量Na2O2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可以证明Na2O2与水反应产生了O2,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8种判断依据:
(1)化学反应方程式;
(2)金属、非金属活动性;
(3)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
(4)反应条件及反应剧烈程度;
(5)氧化或还原的程度;
(6)电化学信息;
(7)外界条件;
(8)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方法一、依据反应原理判断

第08章--复杂反应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第08章--复杂反应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 复杂反应动力学8-1.对于平行反应 CB A 21−→−−→−k k ┤,设E a 、E 1、E 2分别为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两个平行反应的活化能,证明存在以下关系式:E a = (k 1E 1 + k 2E 2)/(k 1 + k 2) 。

证明: 总速率: - d[A]/d t = k 1[A] + k 2[A] = (k 1 + k 2)[A] = k '[A]其中 k ' = k 1 + k 2 = Ae x p(-E '/RT ), ∵2'd 'ln d RTE T k = 又∵Tk k k k T k k T k d )d(1d )dln(d 'ln d 212121+⋅+=+=⎪⎪⎭⎫⎝⎛+⨯+=⎪⎭⎫ ⎝⎛+⨯+=T k k k T k k k k k T k T kk k d d d d 1d d d d 1222111212121⎪⎭⎫ ⎝⎛+⨯+=⎪⎭⎫ ⎝⎛+⨯+=222211212211211d ln d d ln d 1RT E k RT E k k k T k k T k k k k21221121k k E k E k RT ++⨯=所以 212211'k k E k E k E ++=8-2.醋酸高温裂解制乙烯酮,副反应生成甲烷 CH 3COOH —k 1→CH 2=CO +H 2O CH 3COOH —k 2→CH 4+CO 2已知在1189k 时k 1=4.65s -1,k 2=3.74s -1。

试计算: (1)99%醋酸反应需要的时间;(2)在1189 K 时,乙烯酮的最高效率? 如何提高选则性? 解: A B C t =0 a 0 0 t =t x y z(1) ln(a /x )=(k 1+k 2)t x =(1-0.99)a =0.01at =[ln(a /0.01a )]/(k 1+k 2) =(ln100)/(4.65+3.74)=0.5489s (2) y /z =k 1/k 2=4.65/3.74=1.243 z =0.4414a 解得 :y +z =a -x =0.99a y =0.5486a收率,就是产率=产品量/转化反应物量=0.5486a /0.99a =55.42%由于k 1与k 2 相差不大,说明两者解离能相差不大,改变温度效果不好。

专题08实验设计专题题型及解题技巧

专题08实验设计专题题型及解题技巧

专题08 实验设计专题题型及解题技巧目录导航一、真题考法归纳考法01 实验变量分析考法02 正确写出实验目的考法03 准确写出实验原理考法04 完整写出实验思路与实验步骤考点05 实验结果与结论的预测与分析二、常考热点实验梳理三、实验热点专练1.(2023·山东·高考真题)当植物吸收的光能过多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阶段的PSⅡ复合体(PSⅡ)造成损伤,使PSⅡ活性降低,进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细胞可通过非光化学淬灭(NPQ)将过剩的光能耗散,减少多余光能对PSⅡ的损伤。

已知拟南芥的H蛋白有2个功能:①修复损伤的PSⅡ;②参与NPQ的调节。

科研人员以拟南芥的野生型和H基因缺失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中强光照射时对野生型和突变体光照的强度相同,且强光对二者的PSⅡ均造成了损伤。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有(答出2个因素即可)。

(2)根据本实验,(填“能”或“不能”)比较出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与野生型的PSⅡ活性强弱,理由是。

(3)据图分析,与野生型相比,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中流向光合作用的能量(填“多”或“少”)。

若测得突变体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根据本实验推测,原因是。

浓度、温度【答案】(1) 光、H蛋白 CO2(2)不能突变体PSⅡ系统光损伤小但不能修复,野生型光PSⅡ系统损伤大但能修复(3)少突变体PNQ高,PSⅡ系统损伤小,虽然损伤不能修复,但是PSⅡ活性高,光反应产物多【解析】(1)据题意拟南芥的野生型和H基因缺失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中强光照射时对野生型和突变体光照的强度相同,结合题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有光照、H蛋白;影响浓度、温度、水分等。

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有CO2(2)据图分析,强光照射下突变体的NPQ/相对值比野生型的NPQ/相对值高,能减少强光对PSⅡ复合体造成损伤。

但是野生型含有H蛋白,能对损伤后的PSⅡ进行修复,故不能确定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与野生型的PSⅡ活性强弱。

专题08 伏安法实验之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解析版)-2021年中考物理电学提优特训专题

专题08 伏安法实验之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解析版)-2021年中考物理电学提优特训专题

专题08 伏安法实验之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解析版)-2021年中考物理电学提优特训专题1. (2020山西)实践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阻值约为10 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 Ω 1 A”.第1题图(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2)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除保护电路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同学们把电路元件接入电路,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就立即发光,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检查无误后,接通电路,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继续向左移动滑片,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4)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题图丙【答案】(1)如答图所示(2)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未断开(3)电压表示数为 2.5 V8.3小灯泡亮度变亮(答案合理即可) (4)小灯泡两端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之比不是定值(或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答案合理即可)第1题答图2. (2020青海)如图甲所示,是某小组测量额定电压为2.5 V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电路.(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第2题图甲(2)根据实物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3)检查电路正确无误后,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压表、电流表指针均有示数,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测出的多组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I-U图像,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是________W.第2题图乙(5)另一实验小组的实验方案正确,实验时电表的连接和示数如图丙所示,该实验可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2题图丙【答案】(1)如答图甲所示(2)如答图乙所示(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4)0.75(5)电流表改用小量程被测电流小于0.6 A甲乙第2题答图【解析】(1)测小灯泡电功率时,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滑动变阻器遵循“一上一下”的接线原则接入电路,如答图所示;(2)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如答图所示;(3)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不是小灯泡短路,可能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太大,电路中电流太小所致,接下来应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4)由图像可知,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2.5 V时,额定电流为0.3 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额=U额I额=2.5 V×0.3 A=0.75 W;(5)图示中电流表的示数偏小,被测电流小于0.6 A,在小量程的范围内,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使读数更加准确,电流表应改用小量程.3. (2020孝感)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实验步骤如下:第3题图(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小);(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之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3)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小灯泡微弱发光,而电压表指针无偏转,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电压表________(选填“断路”或“短路”);(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额定电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_A;(5)通过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第3题图丁(6)在测量小灯泡额定电功率时,另一位细心的同学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记录了多组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并大致描绘出了小灯泡的I-U图像,如图丁所示.通过图像可以发现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不同,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答案】(1)如答图所示(2)A(3)断路(4)0.30 (5)0.75(6)增大第3题答图【解析】(1)要求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即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故将变阻器右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如答图所示;(2)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阻值最大处,即A端;(3)电流表指针偏转,小灯泡微弱发光,说明电路是通路,电压表无示数,电路故障只能是电压表断路;(4)如图丙所示,电流表接0~0.6 A量程,分度值是0.02 A,示数是0.30 A;(5)小灯泡额定电压是2.5 V,正常发光时电流是0.30 A,则小灯泡额定功率P=UI=2.5 V×0.30 A=0.75 W;(6)由图丁可知,灯泡两端电压增加量相同,电流增加量越来越小,由此可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 (2020福建)“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器材有电源、滑动变阻器、两个电流表、小灯为3.8 V),定值电阻R0(阻值为10 Ω)、开关及若干导线.泡(U额甲乙第4题图(1)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画出的两条导线补充完整.(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置于______(选填“A”或“B”)端.(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两电流表有示数且相同,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第4题图丙(4)排除故障后,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流表示数为______A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该示数为________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答案】(1)如答图所示(2)B(3)小灯泡处断路R0处短路(4)0.380.7 1.216第4题答图【解析】(1)由图甲知,电流表与R0串联后与小灯泡并联,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原则串联接入电路,具体如答图所示;(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阻值最大处,即B端;(3)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可能是电路断路或并联部分出现短路,两电流表有示数且相同,说明是小灯泡处断路或R0处短路;(4)定值电阻与小灯泡并联,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当并联电压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 L=3.8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U LR0=3.8 V10 Ω=0.38 A,由图丙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3 A,分度值是0.1 A,示数为I1=0.7 A,流过小灯泡的电流I L=I1-I2=0.7 A-0.38 A=0.32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 L I L=3.8 V×0.32 A=1.216 W.5. (2020镇江改编)小华用图甲所示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部分器材的规格已标明).(1) 图甲是小华正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请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2)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小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始终为3 V,而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已知仅导线发生故障,则图甲中导线______(选填“①”“②”或“③”)发生了________(填写故障名称).甲乙丙第5题图(3)小华进行了六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在U-I图像中描点,得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根据记录的数据和图像可知: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②实验中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为______.A. 5 Ω 2 AB. 10 Ω 2 AC. 20 Ω 1 AD. 30 Ω 1 A③小华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考虑到电压表中也有电流通过,该电路所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4)实验结束后,小华继续对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关系进行了探究,则他画出的U-I图像应为图丙中的虚线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你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开关未断开②滑动变阻器滑片未移至阻值最大处(2)①断路(3)①0.75②D③偏大(4)①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之和保持不变或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量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化量始终相等【解析】(1)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要滑到阻值最大处,所以图甲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①开关未断开;②滑动变阻器滑片未移至最左端(阻值最大处);(2)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小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始终为3 V,而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已知仅导线发生故障,则是图甲中导线①发生了断路;(3)根据记录的数据和图像可知:①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2.5 V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3 A,所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额=U额I额=2.5 V×0.3 A=0.75 W;②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0.5 V时,电流为0.1 A,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滑=U-U灯=3 V-0.5 V=2.5 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R=U滑I=2.5 V0.1 A=25 Ω;所以实验中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为“30 Ω 1 A”,故选D;③由图知,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所测电压较准确,而电流表测通过小灯泡和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所测电流值偏大,由P=UI可知所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与真实值相比偏大;(4)实验结束后,小华继续对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关系进行了探究,则他画出的U-I图像应为图丙中的虚线①,选择的依据是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之和保持不变或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量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化量始终相等.6. (2020贺州)如图所示,在探究“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现有器材:额定电压为3.8 V 的小灯泡(电阻约为12 Ω)1个,12 V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1个,规格分别为A:“10 Ω 1 A”、B:“20 Ω 1 A”、C:“50 Ω 1 A”的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第6题图(1)为了完成该实验,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选填“A”“B”或“C”).(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3)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置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4)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发现小灯泡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该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小灯泡断路”“小灯泡短路”或“滑动变阻器处断路”).(5)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3.8 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6)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然后拆除________两端上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7)以下不能用该实验装置完成的实验是()A.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B.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C.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D.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答案】(1)C(2)如答图所示(3)A(4)小灯泡断路(5)B 1.14(6)电源(7)C第6题答图【解析】(1)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 V,电阻约为12 Ω,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I=U LR L=3.8 V12 Ω≈0.32 A,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需要分压U滑=12 V-3.8 V=8.2 V,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R滑=U滑I=8.2 V0.32 A=25.625 Ω,故选用C规格的滑动变阻器;(2)实验中电压表应与小灯泡并联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 V,所以电压表应选用0~15 V量程,如答图所示;(3)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最大阻值处,即A端;(4)移动滑片,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存在断路,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可能是小灯泡断路;(5)电压表选的是0~15 V量程,分度值为0.5 V,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3.8 V,因此为了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增大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应减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移动;电流表接小量程,分度值为0.02 A,示数为0.3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U额I=3.8 V×0.3 A=1.14 W;(6)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然后拆除电源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它导线;(7)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不同处,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两端,可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而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不能用该装置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可以用该装置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进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故选C.7. (2020淄博)小明用图中所示的器材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额定功率估计在0.8 W左右.第7题图(1)请画出导线,完成电路连接.(2)小明刚连好最后一根导线,小灯泡就发出了明亮的光,他在连接电路中出现的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测量数据和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②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越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小,小灯泡越暗;③分析数据发现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明和同学交流时发现,他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实验方案后,接下来的操作是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选填“A”或“B”)调节,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答案】(1)如答图所示(2)①连接电路时开关未断开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未调至阻值最大处(3)①0.7②电流(或电压)③金属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4)电池组用两节即可B第7题答图【解析】(1)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 ,额定功率估计在0.8 W左右,则正常工作的电流I=PU额=0.8 W2.5 V=0.32 A,小灯泡的左接线柱接电流表的“0.6”接线柱,小灯泡的右接线柱接电压表的“3”接线柱,具体如答图所示;(2)他在连接电路中出现的错误是:①连接电路时开关未断开;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未调至阻值最大处;(3)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 2.5 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8 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额=2.5 V×0.28 A=0.7 W;②由数据可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小(或流经小灯泡的电流越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小,小灯泡越暗;③小灯泡电阻变化的原因是,随着电流的变化小灯泡的灯丝产生热量发生变化,而金属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4)实验设计不完善的地方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电源用两节干电池即可;修改后需要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移动,从而调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至2.5 V.8. (2020玉林)如图所示,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电阻约为8 Ω.(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选填“断开”或“闭合”).(2)图甲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打上“×” (表示不要),并用笔重新画一根正确连接的导线.第8题图(3)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原因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 用字母表示).A. 灯泡短路B. 灯泡断路C. 滑动变阻器短路D. 滑动变阻器断路(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A,由此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5)现有两个额定电压均为15 V的灯泡L1和L2,它们的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将L1和L2串联后接在15 V的电源上,则两灯消耗实际功率的差值为________W.【答案】(1)断开(2)如答图所示(3)D(4)0.340.85(5)1第8题答图【解析】(1)为了保护电路安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2)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电阻约为8 Ω,小灯泡的额定电流约为I=UR=2.5 V8 Ω=0.312 5 A,则电流表应该选0~0.6 A量程,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应该选0~3 V量程,并联在灯泡两端,因此应将小灯泡右接线柱与电压表的“-”接线柱相连,具体如答图所示;(3)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说明电路中某处发生了断路;如果灯泡断路,则电压表有示数,因此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断路,故选D;(4)电流表选0~0.6 A量程,分度值为0.02 A,其示数为0.34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U额I额=2.5 V×0.34 A=0.85 W;(5)两灯串联,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且总电压为15 V,由丙图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为0.2 A,两个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0 V和5 V,因此它们消耗的实际功率的差值为ΔP=U1I-U2I=10 V×0.2 A-5 V×0.2 A=1 W.9. (2020云南省卷)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测定额定电压为2.5 V,额定功率不大于1 W的小灯泡功率的实物连接图.第9题图(1)在小明连接好的电路中存在错误或不妥之处,请你找出其中的两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正错误和不妥之处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写选项中的字母).A. 小灯泡短路B. 连接小灯泡的导线接触不良C.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过大(3)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依次正确读取三组实验数据,随手写在了草稿纸上(如图乙所示).下表是小明在老师指导下设计的记录数据及现象的表格.请你补出阴影处所缺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数据后得到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________A,额定功率为________W.(4)实验后,小明将一只5 Ω的定值电阻与标有“20 Ω 1 A”的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在电压恒定为3 V 的电源上,请你帮小明计算出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为________W.【答案】(1)①电压表选用0~15 V量程②滑动变阻器连接成两个下接线柱(或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2)C (3)小灯泡的发光情况(或小灯泡的亮度)0.300.75 (4)0.45【解析】(1)第9题解图①滑动变阻器的接法:①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接入电路,滑片到下接线柱的距离越长,接入电路的阻值越大;②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滑片移动时,电路图和实物图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化情况应相符;②电表连接与量程的选取:电流表与被测元件串联;电压表并联在被测元件两端,电流均正进负出.a.电流表量程的选取:根据电源电压、电路总电阻,由欧姆定律求得电路电流,或根据小灯泡的U额、P额求出额定电流,确定电流表量程;b.电压表量程的选取:根据电源电压(实物图中电池的节数)或根据灯泡的U额确定电压表的量程0~3 V;(2)若小灯泡短路,则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小灯泡不亮,不符合题意;若连接小灯泡的导线接触不良,即小灯泡断路,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小灯泡不亮,B不符合题意;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过大,由欧姆定律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非常小,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由P=I2R可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很小,不能发光.C正确,故选C;(3)小灯泡的亮暗程度是由小灯泡实际功率决定的,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所以图中阴影部分应填上“小灯泡的亮暗”;小灯泡在2.5 V的电压下正常发光,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对应图乙中的三组数据可知,2.5 V时的电流应为0.3 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U L I L=2.5 V×0.3 A=0.75 W;(4)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P=I2R滑=(UR+R滑)2R滑=U2R滑(R+R滑)2=U2R滑(R-R滑)2+4RR滑,当R滑=R时,P最大,则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P滑=(3 V)24×5 Ω=0.45 W.10. (2020 包头)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由三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阻值约为8 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 Ω 1 A”.图甲是某实验小组未连接完整的实验电路.第10题图(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2)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小组成员找来一个两端接有导线的定值电阻(阻值为10 Ω),一端接在电源负极接线柱上,另一端依次触碰接线柱A、B、C,只有触碰到C时,灯泡才发光.若导线无断路,且导线和器材连接均完好,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4)某同学想利用该电路“测量定值电阻R x的阻值”.于是取下小灯泡,将电阻R x.接入小灯泡所在位置,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测量四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数据如下表:由数据可得,电阻R x的阻值为________Ω.(5)能否将阻值约为50 Ω的电阻接入图甲中小灯泡所在位置(其他连接均不变),测量其阻值.你的判断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如答图所示(2)电流表断路(3)2.50.7 (4)5(或5.03)(5)不能电阻两端电压超过电压表所接量程第10题答图【解析】(1)滑动变阻器与灯泡、电流表串联,采用“一上一下”接线柱接入电路,本题中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与开关的接线柱A连接即可.如答图所示;(2)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泡都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说明电路断路:找来一根完好的导线一端连在电源负极,另一端触碰接线柱A、B、C,当发现只有触碰接线柱C时,灯泡才发光,因为导线无断路,且导线和器材连接均完好,故电路故障是电流表断路;(3)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 V .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使用0~0.6 A 量程,分度值为0.02 A .由图乙知电流表的示数为0.28 A .故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 =U L I L =2.5 V×0.28 A = 0.7 W ;(4)根据R =U I ,由表中数据可得四次测量的电阻值分别为:R 1=U 1I 1=1.2 V 0.24 A =5 Ω;R 2=U 2I 2=1.6 V 0.32 A =5 Ω;R 3=U 3I 3=2.0 V 0.39 A ≈5.13 Ω;R 4=U 4I 4=2.4 V 0.48 A =5 Ω.故电阻R x 的阻值为R x =R 1+R 2+R 3+R 44=5 Ω+5 Ω+5.13 Ω+5 Ω4≈5.03 Ω;(5)电源电压为4.5 V ,电压表选用量程为0~3 V .将阻值约为50 Ω的电阻接入图甲中小灯泡所在位置,当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时,由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得,U R U 滑=50 Ω20 Ω=2.5,又U R +U 滑=4.5 V ,解得:U R ≈3.2 V .故此时电阻两端电压超过电压表所接量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时,电阻分得的电压更大.故不能将阻值约为50 Ω的电阻接入图甲中小灯泡所在位置测量其阻值.11. (2020咸宁)有一只小灯泡的铭牌上仅能看清“0.5 A”的字样,小强为了测量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第11题图(1)他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为零,电压表的示数接近3 V 保持不变,为了排除故障,接下来的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A. 拧紧开关两端的接线柱B. 拧紧小灯泡和它两端的接线柱(2)他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原理是______(填公式),图甲中________(填仪器名称)的量程选择不合理;(3)排除故障后,正确连接电路.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V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4)小强对实验进行了拓展,利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出了另一只已知额定电流为I 1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完成实验步骤:①闭合开关S1,开关S2连接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②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开关S2连接a,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为I1,读出电阻箱的示数为R0;③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P=________(用字母表示).额【答案】(1)B(2)P=UI电流表(3)2.4 1.2 (4)I1I21R0【解析】(1)闭合开关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出现了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之间是接通的,所以故障是灯泡断路,因此应拧紧小灯泡和它两端的接线柱,检查是否是由此引起的断路,故选B;(2)伏安法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原理是P=UI;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5 A,电流表应选小量程,图甲中的电流表选择大量程,故电流表的量程选择不合理;(3)图乙所示电压表选择小量程,分度值为0.1 V,示数为2.4 V,即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4 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额I额=2.4 V×0.5 A=1.2 W;(4)①闭合开关S1,开关S2连接b,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1, 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②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开关S2连接a,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串联,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为I1,读出电阻箱的示数为R0,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电阻与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相同;③则小=I21R0.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12. (2020雅安)小明在“探究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的实验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8 V),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 Ω 2 A”,小灯泡(额定电压2.5 V,额定功率小于1.2 W),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开关及导线若干.(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验电路图乙的连接(要求连线不能交叉).(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当电压表示数为2.5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第12题图。

2021-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测量型)专题08-电功率的测量(六)

2021-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测量型)专题08-电功率的测量(六)

专题08-电功率的测量(六)1、(2020•资阳)现在各种光色的LED在家庭照明、交通信号灯和大面积显示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小明想测算LED灯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他将10个相同的LED灯(额定电压2.5V)焊接在一块电路板上,制作了一个简易LED灯组,用两节干电池做电源。

(1)要比较准确地完成探究,焊接在电路板上的10个LED灯应该是(选填“串联”或“并联”)关系;(2)小明将LED灯组连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LED灯均不亮,经检查发现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这根连接错误的导线编号是。

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3)消除故障后,滑片P滑到图示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使LED灯组正常发光,应将滑片向(选填“a”、“b”)端移动;(4)滑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U=2.5V时LED灯组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流过每个LED 灯的电流I0=A,每个LED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0=Ω;(5)电路板上AB间的总电阻R=Ω,该LED灯组正常发光时的总功率P=W。

2、(2020•广西)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为了比较精确的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压表的量程应选0~V;(2)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故障可能是(选填“电流表与导线”或“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是2.5V,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4)测量结束后,应先,再拆除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5)某实验小组在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描点法,在坐标纸上作出了如图所示的I﹣U图像,请指出作图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之处是;(6)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还缺一根导线连接才完整),可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其中R 为定值电阻。

2021-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测量型)专题08-电功率的测量(五)

2021-中考物理(苏科版)实验(测量型)专题08-电功率的测量(五)

专题08-电功率的测量(五)1、(2020•广西)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在8Ω左右。

(1)为了比较精确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流表量程应选0~A。

(2)实验时,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与电流表均无示数,小灯泡不亮,则故障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了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选填“大”或“小”)。

(4)实验小组在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描点法,在坐标纸上做出了如图乙所示U﹣I图像,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由图像可知灯泡的U﹣I图像不是一条直线,原因可能是灯丝的电阻与有关。

(5)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图丙的电路(还缺一根导线连接才完整),可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其中R为定值电阻,请写出本实验主要测量步骤及所测物理量:①电路连接完整后,先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S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为。

②再,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

③灯泡的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

(用R、U额、I表示)2、(2019·武汉)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1)该同学接错了一根导线,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

(2)正确连接电路后,用开关进行试触,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而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

故障原因可能是(填“电流表”、“滑动变阻器”或“小灯泡”)断路。

(3)排除故障后,按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结果保留两位小数)Ω。

(4)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降低,小灯泡逐渐变暗,这段时间内,若小灯泡电阻变化量的绝对值是△R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量的绝对值是△R2,则△R1和△R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标号)。

2020年苏科版中考物理实验(探究型)专题练习08-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一)

2020年苏科版中考物理实验(探究型)专题练习08-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一)

专题08-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一)1、(2019·呼伦贝尔)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应选择(选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按实验要求摆放器材,点燃蜡烛A,观察蜡烛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选填“未点燃”或“点燃”)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是等大的;(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在光屏上接收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4)若蜡烛A从距平面镜10cm处向远离镜面的方向移动5cm,则蜡烛A的像与蜡烛A相距cm。

2、(2019·岳阳)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应选择______(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3、(2019·扬州)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找来两枚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关系;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应该选择___来代替平面镜;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还应准备的器材是___。

4、(2019·重庆B)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1)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小斌同学将薄玻璃板放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另一侧蜡烛A的像;再拿另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调整蜡烛B的位置,若与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正立的(选填“虚”或“实”)像。

(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图2甲的实验中温度计使用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改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如图2乙所示,此时水温为℃;实验中如果增大水面的气压,则水的沸点将(选填“升高”或“降低”)。

国开作业建筑材料(A)-即学即练11.5 石油沥青实验08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建筑材料(A)-即学即练11.5 石油沥青实验08参考(含答案)

题目:延度测定试验时,试样加热温度不得超过试样估计软化点()选项A:C.30oC
选项B:A.10oC
选项C:D.100oC
选项D:B.20oC
答案:D.100oC
题目:延度测定试验,测定结果应取()
选项A:C.平行试验测定结果的中间值
选项B:D.平行试验测定结果的算数平均值
选项C:B.平行试验测定结果的最小值
选项D:A.平行试验测定结果的最大值
答案:D.平行试验测定结果的算数平均值
题目:软化点测定试验主要目的是()
选项A:D.测定石油沥青的防水性
选项B:B.测定石油沥青的溶解度大小
选项C:C.测定石油沥青的大气稳定性
选项D:A.测定石油沥青的粘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程度
答案:A.测定石油沥青的粘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程度
题目:软化点测定试验时,当试样软化点小于80℃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选项A:D.4℃
选项B:C.3℃
选项C:A.1℃
选项D:B.2℃
答案:A.1℃
题目:针入度测定试验时,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不得少于()
选项A:A.10次
选项B:B.8次
选项C:D.3次
选项D:C.5次
答案:D.3次
题目:针入度测定试验时,沥青试样加热时间不得超过()
选项A:A.10min
选项B:C.30min
选项C:D.60min
选项D:B.20min
答案:C.30min。

2020届高考生物实验突破 专题08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解析版)

2020届高考生物实验突破 专题08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解析版)

2020届高考生物实验突破专题08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根尖、芽尖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2)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4)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能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2.实验试剂(1)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1∶1配制而成。

(2)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3)漂洗液:清水,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

3.实验过程取材——剪取洋葱根尖2~3 mm↓解离——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以1∶1的比例混合解离时间:3~5 min解离程度:根尖酥软解离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同时将细胞杀死并固定↓漂洗——漂洗液:清水漂洗时间:约10 min漂洗目的: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影响染色↓染色——染色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或0.02 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时间:3~5 min染色目的:使染色体着色↓制片——用镊子取出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观察——先低倍镜:根据细胞特点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后高倍镜:先找出分裂中期细胞,再找前、后、末期细胞↓绘图——绘制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示意图4.注意事项(1)解离①解离充分细胞才能分离开来。

②解离时间要适当:过长会使根尖过于酥软且染色体成分被破坏,过短会使根尖细胞不能相互分离。

(2)漂洗①漂洗一定要彻底,防止解离液有残留。

②染色前必须先漂洗,这两步不能颠倒,否则影响实验效果。

(3)染色:染色时要掌握好染色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若染色时间过长,染色过深,显微镜下会出现一片紫色,无法观察到染色体。

专题08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题(解析版)

专题08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题(解析版)

专题08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题本实验需要学的基本知识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当发生折射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

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大。

3.折射的现象实例:①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

②筷子在水中好像“折”了。

③海市蜃楼。

④彩虹。

从岸边看水中鱼N 的光路图(图1): 图中的N 点是鱼所在的真正位置,N'点是我们看到的鱼,从图中可以得知,我们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高。

像点就是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在完成折射的光路图时可画一条垂直于介质交界面的光线,便于绘制。

N水空气O水空气ON图1入射角折射角折射角入射角抓住考点学根据考点考【例题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

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NN'和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

(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AO、OC为同一直线),你认为出现光线OC是因为________所致,鉴于本实验的目的,此时最应该记录的两条光线是________________。

(2)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与MM'齐平,入射光线应该从A点向O点射入,这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_____,其实本实验小华还考虑了入射光线所在一侧的________相同。

热点08 实验探究题之定量探究类-2021年中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解析版)

热点08 实验探究题之定量探究类-2021年中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解析版)

热点08 实验探究题之定量探究类【命题趋势】定量探究重点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在考查初中化学核心概念并兼顾化学基础知识与理论覆盖率的基础上,将学生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是突出考查学生在解决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中分析、概括、归纳、判断、推理的化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定量实验是初中化学学科较为难的实验,是一般结合定性实验,除了干扰因素外,还要考虑进行化学定量的计算。

【满分技巧】1.认真读题,审清题意,确立探究课题。

2.根据课题,选择合适方法,提取相关化学知识,设计探究方案。

3.根据课题要求,将探究的问题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与提炼,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

【热点内容】1.质量守恒定律;2.碳酸盐含量的测定;3.催化剂或催化效果的比较;4.金属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21•长沙市模拟)足球比赛中让昏迷球员快速恢复意识会用到“嗅盐”,同学们对嗅盐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嗅盐是由一种盐类物质和香料(不参与下列探究中的任何反应)组成,能释放出氨味气体,对人体神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但过量吸入会危害健康。

(2)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不发生反应。

(3)氨气极易溶于水,且能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铵。

【提出问题】嗅盐中盐类物质是什么?【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方案嗅盐与(填一种物质的俗名)混合研磨现象闻到刺激性气味且试纸变蓝有白色沉淀出现结论嗅盐中含有NH4+嗅盐中含有CO32-确认了小青的实验结论证明嗅盐中盐类物质是碳酸铵【质疑】小竹认为小青的实验结论不严谨。

小竹通过补做一个实验(方案见上表),进而确认了小青的结论。

小竹的实验目的是排除嗅盐中含有离子的可能性。

【继续探究】小湖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一步测定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

【实验主要操作步骤】①关闭止水夹,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实验08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解析版)

实验08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解析版)

实验08探究光的折射特点1.【实验目的】通过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

2.【实验器材】(1)光源、水槽、一个可折转的光屏、一块玻璃砖、刻度尺、量角器、支架等。

(2)主要器材作用:A、玻璃砖(或水):发生光的折射。

B、粗糙的光屏:①粗糙硬纸板可以显示光路。

②可翻折光屏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3.【实验装置图】4.【实验步骤】(1)观察折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2)将有折射光线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观察光屏上还有折射光吗?为什么?(3)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4)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情况。

(5)换用玻璃砖,将上面的实验重复一次。

(6)让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观察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

5. 【实验表格】实验次数123入射角折射角7.【实验结论】(1)三线共面: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两线异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3)角不等: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空气中角大)。

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B.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1、在光的折射中角的变化规律: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

2、在光的折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我们会把河水看浅了:(1)原理如图所示。

(2)如图:S′是所有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也是虚像。

(3)光的传播方向:由水中斜射入空气,进入人眼。

4、水中的鱼会把我们看高了(原理如图):【典例1】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实验08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解析版)

实验08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解析版)
(5)难以控制匀速拉动木块;
(6) 等于;水平向右;
(7)0;
(8)不同意;因为该实验的关键是利用二力平衡的来测出摩擦力,水平面受到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拉力,改为斜面后,会受到重力的影响,难以直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
(1)在以上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3]将B放在水平木板上进行实验,再与用A做的实验进行对比,两物体质量相同,即对接触面的压力相同,故目的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4]用A、B分别做实验时,水平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不变,与地面的接触面不变,故地面对水平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练习2:(2020·阜新)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6)如图丁所示,小强还利用以上实验器材来研究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他水平拉动木板向右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相对地面保持静止。
静止状态为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为平衡力,则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相反,即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向右;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压力和接触面都不变时,摩擦力大小不变,即摩擦力与木板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5、实验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5、转换法应用:通过拉力的大小来反映摩擦力的大小。
6、在木块移动时,如提高拉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会不变。
7、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拉力大小等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八指针程序设计班级:学号:姓名:评分:一.【实验目的】1、理解指针、地址和数组间的关系。

2、掌握通过指针操作数组元素的方法。

3、掌握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的编程方式。

4、进一步掌握C程序的调试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1、程序调试题A.目标:进一步学习掌握程序调试的方法和技巧。

B.内容:有n个整数,使各数顺序往后循环移动m个位置(m<n)。

编写一个函数实现以上功能,在主函数中输入n个整数并输出调整后的n个整数。

改正程序中的错误,使其实现程序的功能。

(注:程序文件保存在“调试示例”文件夹中,文件名为error08.cpp)①调试正确的源程序清单#include <stdio.h>void mov(int *, int, int);int main(){int m, n, i, a[80], *p;printf("Input n, m:");scanf("%d%d",&n,&m);for(p=a,i=0;i<n;i++)scanf("%d",p++);mov(a,n,m);printf("After move: ");for(i=0;i<n;i++)printf("%5d",a[i]);printf("\n");return 0;}void mov(int *x, int n, int m){int i,j,k;for(i=0;i<m;i++){k=x[n-1];for(j=n-1;j>0;j--)x[j]=x[j-1]; /* 调试时设置断点 */x[0]=k;}}②运行结果:(提示:通过屏幕截图,贴粘程序运行界面)。

2、完善程序,并调试运行程序题目(1)分类统计。

程序功能:输入一行文字,分类统计其中的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空格以及其他字符的个数。

(注:程序文件保存在“第1题”文件夹中)打开proj1.cpp文件,在两条星线之间填入相应的代码,使程序完成该功能。

例如:输入:bFaE3 +8=1B输出:大写字母个数:3小写字母个数:2数字个数:3空格个数:1其他字符个数:2①调试正确的源程序清单#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void main( ){int i,count[5]={0,0,0,0,0};char str[80],*p;printf("Input a line char: ");gets(str);p=str;//请在两条星线之间填入相应的代码, 输入一行文字,分类统计其中的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空格以及其他字符的个数。

//要求:利用指针方法来处理。

/*******************************************************************************/ for(i=0;*p!='\0';p++){if(*p>='A' && *p<='Z') {count[0]++;continue;} //大写字母else if(*p>='a' && *p<='z') {count[1]++;continue;} //小写字母else if(*p>='0' && *p<='9') {count[2]++;continue;} //数字字符else if(*p==' ') count[3]++; //空格字符else count[4]++; //其他字符}/*******************************************************************************/printf("The result is: \n");for(i=0;i<5;i++){switch(i){case 0:printf("Upper Char: ");break;case 1:printf("Lower Char: ");break;case 2:printf("Digit Char: ");break;case 3:printf("Space Char: ");break;case 4:printf("Other Char: ");break;}printf("%d\n",count[i]);}}②运行结果:(提示:通过屏幕截图,贴粘程序运行界面)。

题目(2)排序。

程序功能:输入一个整数n(1<n≤10),然后输入n个整数存入数组a中,要求定义一个函数void sort(int list[],int n),用选择法对list数组中的元素升序排列,其中:n为list数组中的元素个数。

在main函数中调用sort函数实现排序,最后输出排序后的结果。

(注:程序文件保存在“第2题”文件夹中)打开proj2.cpp 文件,在两条星线之间填入相应的代码,使程序完成该功能。

①调试正确的源程序清单//程序功能:输入一个整数n(1<n≤10),然后输入n个整数存入数组a中,定义并调用一个// 函数void sort(int list[],int n),用选择法对list数组中的元素按升序排// 列,其中:n为list数组中的元素个数。

最后输出排序后的结果。

//提示:除在指定位置添加语句之外,请不要改动程序中的其他内容。

#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i, a[10];void sort(int *, int);for(i=0; i<10; i++) scanf("%d", &a[i]);//请在两条星线之间填入相应的代码, 调用sort函数,对数组a中的元素按照升序排列/*************************************************************************/sort(a,10);/*************************************************************************/printf("The result is: ");for(i=0;i<10;i++)printf("%d ",a[i]); //输出排序后的结果printf("\n");}//定义一个函数void sort(int *p,int n),用选择法对指针p指向的数组中的元素按升序//排列,其中:n为数组中的元素个数。

void sort(int *p, int n){int i,j,iMin,temp;//请在两条星线之间填入相应的代码, 用选择法对指针p指向的数组中的元素升序排列//其中:n为list数组中的元素个数。

//要求:利用指针方法来处理。

/*************************************************************************/for(i=0;i<n;i++){iMin=i;for(j=i+1;j<n;j++)if(*(p+iMin)>*(p+j))iMin=j;temp=*(p+i);*(p+i)=*(p+iMin);*(p+iMin)=temp;}/*************************************************************************/ }②运行结果:(提示:通过屏幕截图,贴粘程序运行界面)。

题目(3)找最长的字符串。

程序功能:连续输入5个以空格分隔的字符串(字符串的长度不超过80),输出其中长度最长的字符串。

例如:输入:li wang zhang jin xiao,输出:zhang。

(注:程序文件保存在“第3题”文件夹中)打开proj3.cpp文件,在两条星线之间填入相应的代码,使程序完成该功能。

①调试正确的源程序清单//程序功能:连续输入5个字符串(字符串的长度不超过80),输出其中长度最长的字符串。

//提示:除在指定位置添加语句之外,请不要改动程序中的其他内容。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void main( ){int i,MaxLen;char str[80], longest[80], *p;printf("Input 5 strings: ");scanf("%s",str);//输入第一个字符串strcpy(longest,str);MaxLen=strlen(str);//将第一个字符串设置为初始的最长字符串p=str;//将指针p指向字符串str//请在两条星线之间填入相应的代码, 输入其它4个字符串,查找其中最长的字符串。

//要求:利用指针方法来处理。

/***********************************************************************/for(i=0;i<4;i++){scanf("%s",p);if(strlen(p)>MaxLen){MaxLen=strlen(p);strcpy(longest,p);}}/************************************************************************/ printf("The longest string is: %s \n", longest);}②运行结果:(提示:通过屏幕截图,贴粘程序运行界面)。

题目(4)找最大的字符串。

程序功能:连续输入5个以空格分隔的字符串(字符串的长度不超过80),输出其中最大的字符串。

例如:输入:li wang zha jin xiao,输出:zha。

(注:程序文件保存在“第4题”文件夹中)打开proj4.cpp文件,在两条星线之间填入相应的代码,使程序完成该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