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结构BIM正向设计讲解

合集下载

基于GSRevit的BIM正向装配式设计建模与出图实践

基于GSRevit的BIM正向装配式设计建模与出图实践

基于GSRevit的BIM正向装配式设计建模与出图实践发表时间:2019-10-17T09:26:34.86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作者:朱恒特余健李伟钱学博[导读] GSRevit是在Revit上开发的结构BIM正向设计系统,在Revit上完成墙柱梁板以及荷载和设计属性的输入;形成的Revit模型可直接进行结构计算,并在Revit上自动生成墙柱梁板施工图。

GSRevit还可进行装配式结构的计算和设计。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300摘要:GSRevit是在Revit上开发的结构BIM正向设计系统,在Revit上完成墙柱梁板以及荷载和设计属性的输入;形成的Revit模型可直接进行结构计算,并在Revit上自动生成墙柱梁板施工图。

GSRevit还可进行装配式结构的计算和设计。

采用GSRevit进行结构设计,只需建立一次模型。

结构设计人员初步设计时建立三维模型,平面剖切形成模板图用于初步设计,添加荷载和设计属性即可用于结构计算,添加钢筋信息用于绘制施工图,三维模型可直接用于碰撞检查,最后把模型给算量、施工和运营维护。

关键词:Revit、BIM正向设计、装配式、建模引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作为一种新兴的三维设计技术,已经逐步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等阶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可视性、协调性、模拟性和可出图性,可以满足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的要求。

GSRevit是在Revit上开发的结构BIM正向设计系统,在Revit上完成墙柱梁板以及荷载和设计属性的输入;形成的Revit模型可直接进行结构计算,并在Revit上自动生成墙柱梁板施工图。

另外,GSRevit还可进行装配式结构的计算和设计。

1.正向设计流程“正向设计”是中国提出、却又没有严格定义的概念。

国外还没有相应的词条。

它采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和过程模型为指导,从复杂产品和系统的改进改型、技术研发和原创设计等为场景,旨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设计制造一体化能力。

面向对象的结构BIM正向设计解决方案及软件实现

面向对象的结构BIM正向设计解决方案及软件实现

面向对象的结构BIM正向设计解决方案及软件实现在建筑设计领域,传统的绘图方式已逐渐被三维建模所取代。

然而,对于结构工程师而言,如何将这种新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面向对象的结构BIM正向设计解决方案及其软件实现。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面向对象的结构BIM正向设计。

简单来说,它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将建筑物的各个部分视为独立的“对象”,并通过对这些对象的管理和操作来实现整个建筑的设计。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使设计过程更加直观、高效,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那么,如何实现这种设计方法呢?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软件工具。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成熟的BIM软件,如Revit、ArchiCAD等,它们都提供了强大的面向对象的设计功能。

通过这些软件,设计师可以轻松地创建和管理各种建筑对象,包括墙体、楼板、柱子等。

以Revit为例,该软件提供了一个名为“族”的功能,允许用户自定义各种建筑元素。

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创建出符合规范的各种构件,并将其应用到不同的项目中。

这样一来,每个项目都可以拥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特点。

此外,Revit还支持与其他软件的集成,如AutoCAD、Navisworks等。

这使得设计师可以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完成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绘制的所有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然,要充分发挥面向对象的结构BIM正向设计的优势,还需要设计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例如,了解建筑规范、熟悉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设计出来的建筑物既美观又实用。

总的来说,面向对象的结构BIM正向设计是一种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它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建筑设计任务。

而选择合适的软件工具,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设计方法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最后,我想用一个比喻来形容面向对象的结构BIM正向设计: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传统设计与现代科技。

bim正向设计标准体系

bim正向设计标准体系

BIM正向设计标准体系BIM(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设计是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从概念设计到施工图设计,从方案设计到深化设计,都基于BIM模型进行。

为了保障BIM正向设计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

本标准体系包含以下八个方面:1. 模型精度标准在BIM正向设计中,模型的精度对于设计的质量和施工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模型精度标准。

根据设计阶段的不同,模型的精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如LOD100、LOD200、LOD300等。

每个等级都对应不同的设计深度和施工精度要求。

2. 模型元素标准BIM正向设计中的模型元素包括建筑元素、结构元素、机电元素等。

为了确保模型的一致性和可读性,需要制定统一的模型元素标准。

该标准应规定各种元素的命名规则、属性信息、表现形式等,并确保元素之间的相互匹配和协调。

3. 模型实践标准在BIM正向设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模型实践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建模流程、建模方法、建模规范等。

例如,应规定在方案设计阶段应建立哪些模型元素、如何建立这些元素、如何进行元素的组合与协调等。

4. 模型数据标准BIM正向设计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模型数据标准。

该标准应规定数据的格式、编码方式、存储方式等,以确保数据的可读性和可交换性。

同时,还需要制定数据质量标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模型交换标准在BIM正向设计中,往往需要多个专业之间进行模型的交换和协调。

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模型交换标准。

该标准应规定不同专业之间的模型交换方式、交换格式、交换流程等,以确保模型的顺利交换和协调。

6. 模型可持续性标准为了确保BIM正向设计的可持续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模型可持续性标准。

该标准应规定模型的可持续性指标、可持续性评估方法等,以确保模型在环保、节能、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表现。

7. 模型教育培训标准为了提高BIM正向设计的水平,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revit 正向设计 机电 管道尺寸计算

revit 正向设计 机电 管道尺寸计算

《Revit正向设计中的机电管道尺寸计算》在建筑设计和工程领域中,Revit软件一直被广泛应用于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模和设计过程中。

作为一种专业的建筑信息建模工具,Revit在机电管道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围绕着Revit正向设计中的机电管道尺寸计算展开讨论,探讨其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共享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一、了解Revit正向设计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Revit正向设计?Revit正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通过BIM软件进行建筑模型的创建和分析,以便在设计阶段就能够预测和解决潜在的设计和施工问题。

这一过程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强调设计和工程分析的整合,并在设计阶段就对管道尺寸进行计算和优化。

1.2 Revit正向设计的特点在Revit正向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利用软件自动化的功能,对建筑模型进行精确的机电管道尺寸计算。

Revit还支持多种设计数据的输入和分析,能够快速、准确地生成相应的管道尺寸方案。

这种全面性和高效性使得Revit正向设计在工程设计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机电管道尺寸计算在Revit正向设计中的重要性2.1 机电管道尺寸计算的意义机电管道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尺寸的合理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效果和工程的施工质量。

而Revit正向设计中的机电管道尺寸计算,则是在设计初期就能够对管道尺寸进行精确、全面的评估和优化,以保证在后续工程施工中能够顺利进行。

2.2 Revit在机电管道尺寸计算中的应用通过Revit的设计和分析功能,设计师可以在建筑模型中直接进行机电管道尺寸的计算,包括管道的直径、长度、连接方式和布置等。

Revit还支持对不同管道尺寸方案的对比和分析,从而为设计师提供了多种可选的设计方案,帮助其在设计阶段就做出最优的决策。

2.3 机电管道尺寸计算对整体建筑设计的影响合理的机电管道尺寸设计不仅可以保证建筑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以减少工程材料的浪费和减少施工的成本。

bim正向设计流程

bim正向设计流程

bim正向设计流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信息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法,通过整合建筑设计、工程和建造领域的各类信息和数据,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信息管理。

BIM正向设计流程是指在建筑设计阶段,通过BIM技术进行建筑设计和工程规划的一系列过程。

本文将结合BIM正向设计流程的特点,详细介绍BIM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并对BIM正向设计流程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BIM正向设计流程概述在BIM正向设计流程中,建筑设计团队通常会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工作,以实现高效、精准的设计和规划。

BIM正向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项目启动阶段: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项目计划和时间表,确定设计团队成员及其职责。

2.初始设计阶段:进行项目初步规划和设计,包括项目的整体构想、建筑结构和布局的初步设想,以及与相关方沟通,确定最终设计方向。

3.设计发展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设计,包括建筑外观、结构体系、建筑系统等方面的详细设计。

4.最终设计阶段:对设计进行最终修改和确认,确定各种建筑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进行设计效果图和施工图的制作。

5.建筑施工准备阶段:制定施工方案、组建施工团队、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并进行相关的协调和沟通。

6.建筑施工阶段: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建筑施工,实施各项工程和设施的安装和调试。

7.建筑竣工阶段:对建筑进行最终验收和整理,核对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工作,完成建筑的交付和验收。

BIM正向设计流程通过对以上各个阶段的持续优化和改进,能够有效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设计变更和延误的风险,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二、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建筑信息模型的创建建筑信息模型(BIM)是BIM正向设计流程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信息。

BIM可以基于三维模型对建筑的所有组成及相关数据进行管理,并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导入和导出。

bim正向设计流程

bim正向设计流程

bim正向设计流程BIM(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设计流程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方式,它将各个设计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从设计方案到施工建造全过程的数字化模拟与管理,从而达到更高效、更环保、更经济的建筑设计目标。

BIM正向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概念设计阶段概念设计阶段是BIM正向设计流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设计阶段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在这个阶段中,设计师需要对建筑项目的需求、条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思考,以确定最符合远期发展和预算要求的设计方案,同时要考虑优化设计方案、优化施工流程,以降低建造成本和时间消耗。

第二步:设计开发阶段设计开发阶段是BIM正向设计流程的第二步,主要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BIM)。

在这个阶段中,设计师将对概念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细化,确定建筑构造形式、选取材料、决定用地规划等,同时建立三维建模以及各种其他的数据集,如结构、机电液等,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建筑信息模型。

第三步: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是BIM正向设计流程的第三步,其主要工作就是将建筑信息模型转化为可用于施工建造的信息,包括施工图、分项分部工程清单、施工工艺流程等。

在这个阶段,施工队伍可以根据BIM模型所展示的实时状态,及时调整施工流程、材料准备和施工计划,以便更好地协调前期工作,减少施工阻力。

第四步:施工实施阶段施工实施阶段是BIM正向设计流程的第四步,其主要目标是将建筑设计方案的信息准确无误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体形式。

在这个阶段,工人和施工队伍可以利用BIM模型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这样就可以帮助项目的建设方快速定位施工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第五步:竣工验收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是BIM正向设计流程的最后一步,其主要工作是采用BIM技术进行竣工验收、质量保证和后续运维管理。

在这个阶段,项目的建设方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建筑物进行数字化管理、维护和更新,从而更好地保护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利益,降低建筑物使用成本。

bim正向设计流程

bim正向设计流程

bim正向设计流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协同设计工具,通过将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及运营信息整合到一个数据模型中,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效率、准确性和可持续性。

BIM的正向设计流程是指在建筑项目的全过程中,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协作和管理的一套系统化的流程。

在这种流程中,各专业团队协同工作、信息共享、数据一体化,从项目的规划阶段到运营管理阶段,都可以受益于BIM技术的应用。

正向设计流程的实施,需要由业主、设计师、施工单位和运营管理方合作达成,共同约定BIM协同设计的标准和流程。

在BIM正向设计流程中,包括了项目的规划、建模、协作、审核、优化和管理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

在项目规划阶段,业主和设计团队需要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和需求,同时确定BIM的使用标准和协作流程。

在这一阶段,还需要编制BIM执行计划,明确各团队的责任和权限,制定BIM的执行计划、项目阶段计划、模型管理计划等文件,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基础。

建模阶段是BIM正向设计流程的核心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各专业团队根据项目需求,利用BIM软件建立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并将各专业的信息集成到模型中。

建模的内容通常包括建筑结构、机电设施、室内设计等,这些模型包括了建筑物的几何信息、属性信息、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为后续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标准化的数据支持。

协作阶段是BIM正向设计流程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需要各专业团队通过协同工作平台,共享模型数据,并进行模型集成和碰撞检测。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并通过碰撞检测,发现各专业之间的冲突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审核阶段是在建模和协作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需要各专业团队对模型进行综合审核和评审,确保模型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可靠性。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排除模型中的错误和问题,提高模型的质量和可靠性。

bim正向设计的流程和实施方法

bim正向设计的流程和实施方法

bim正向设计的流程和实施方法BIM正向设计是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设计方法,它将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纳入一个统一的信息模型中,实现了设计、施工和运营的无缝衔接。

BIM正向设计的流程和实施方法如下:1. 建立BIM模型BIM正向设计的第一步是建立BIM模型。

BIM模型是一个包含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的三维模型,它可以包含建筑的几何信息、材料信息、设备信息、施工信息、运营信息等。

建立BIM模型需要使用BIM软件,如Revit、Archicad等。

2. 设计分析BIM正向设计的第二步是设计分析。

设计分析是指利用BIM模型进行各种分析,如结构分析、能耗分析、照明分析、通风分析等。

设计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师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的性能和效率。

3. 协同设计BIM正向设计的第三步是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是指多个设计师在同一个BIM模型上进行设计,实现设计的协同和协作。

协同设计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错误,提高设计质量。

4. 施工模拟BIM正向设计的第四步是施工模拟。

施工模拟是指利用BIM模型进行施工模拟,模拟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如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

施工模拟可以帮助施工方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5. 运营管理BIM正向设计的最后一步是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是指利用BIM模型进行建筑运营管理,包括维护管理、设备管理、能耗管理等。

运营管理可以帮助建筑运营方提高建筑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BIM正向设计的实施方法如下:1. 建立BIM团队BIM正向设计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BIM团队,包括BIM经理、BIM 技术人员、设计师、施工方和运营方等。

BIM团队需要具备BIM软件的使用技能和建筑专业知识。

2. 建立BIM标准BIM正向设计需要建立BIM标准,包括BIM模型的建立标准、BIM模型的使用标准、BIM数据的管理标准等。

BIM标准可以保证BIM模型的质量和一致性。

3. 建立BIM流程BIM正向设计需要建立BIM流程,包括BIM模型的建立流程、设计分析流程、协同设计流程、施工模拟流程和运营管理流程等。

基于BIM技术的正向设计流程探索

基于BIM技术的正向设计流程探索

基于BIM技术的正向设计流程探索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和行业趋势的引导,BIM技术快速发展,掀起了一场建筑行业的信息化革命。

通过在某二层地下车库应用BIM技术,有效较少了设计中的错漏碰缺,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实现了基于BIM技术的正向设计。

本文介绍了BIM正向设计流程思路,详细描述了各专业设计、建模、协同流程及项目出图流程,并总结了BIM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标签:BIM正向设计流程;出图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二层地下车库兼人防工程,地下一层为核6级常6级甲类人防物资库,地下二层为核6级常6级甲类二等人员掩蔽所,总建筑面积26536m?。

结构形式为框架(板柱)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GBF)薄璧方箱楼盖,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

暖通系统包括平时通风系统和战时通风系统,电气系统包括高、低压配电、动力配电、照明、消防报警及柴油发电系统,给排水系统包括给排水系统及消防系统。

2工作内容2.1 工作流程介绍本工程基于Revit软件进行BIM正向协同设计,考虑到各专业样板文件建模、出图等要求均不一样,采用专业内工作集,专业间链接中心文件的方式进行协同设计,工作流程如下图1所示。

图1 工作流程图2.2 样板文件设置项目样板文件是统一的设计设置,工作开展前根据各专业的需求及出图标准创建专业样板文件。

基于样板的文件均继承来自样板的所有族、设置(如单位、填充样式、线样式、线宽和视图比例)以及几何图形。

2.3轴网、标高设置三维建模基于标高系统生成的二维平面视图,标高系统的设置是绘图建模的重要前提。

轴网设置完成后开始建模绘图,在标高和轴网的绘制当中,设计者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对标高的的表头样式和轴网样式进行设置。

2.4中心文件中心文件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工作集和链接两种方式。

Revit工作集主要是提供一种工作共享的方式,将工作集的设计快速反映到其它工作集中去,及时将设计意图,进度反馈给其它专业并进行信息共享。

以电气专业为例,不同系统设计者领取各自的工作集,在各自工作集中进行设计动力工作集:权限设计者,包含动力设备布置、桥架布置。

基于revit平台的bim全过程正向设计

基于revit平台的bim全过程正向设计

! " # $ 许良梅(1967-),女,安徽肥东人,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
政府新一轮的规划思路,明确提出了我国工业
专业,本科,高级工程师。专业方向:土木工程。
“从跟踪研仿向自主创新转变”。基于此,转型创新已 )-
安徽建筑
经成为中国制造提升竞争力的“必修课”。40多年的 改革开放,中国打开国门,中国工业向全世界学习。通 过基于逆向工程的跟踪研仿,中国工业补课成功。就 像刚开始学写作的孩子,总是从好词好句开始,慢慢 的才能够有自己的意境,又好比练字,临摹的够多才 能够自成一派。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不掌握核心技术, 不去自主创新始终是寄人篱下,这一点从有些科技巨 头背在身上的官司就可以看出来。所以说正向设计是 中国走向大国形象的必经之路。
行模型的设计优化、工程算量、造价、出图等一系列的 管理模式。提高了设计的完成度和精细度,减少二维 的设计盲区,让模型服务后期施工成为可能,这也是 BIM正向设计的最终目的。
第 ④ 点 是 最 重 要 的 一 点 , 当 下 将 BIM 称 为 BuildingInformationManagement即建筑信息管理,因 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施工措施、资源整合以及设 计阶段的各方提资,是成本管控和工期优化的重灾 区。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多数路缘石防护墙等工程仍采用传统的以人工为主的施工方法在提高施工进度和质量方面遇到了瓶颈而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依靠耗用大量劳动力施工的传统方法成本越来越高在国内采用滑模施工从提高工程质量建设速度以及降低造价等方面来说都是势在必行也符合我国公路快速稳定发展的要求
67 89:7; 89: (0< ;<=>?@A
目前来看,Revit要想做到不辜负广大 Bimer们 的期望,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bim正向设计的概念

bim正向设计的概念

bim正向设计的概念BIM是源自于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中文译为“建筑信息模型”。

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那么,BIM正向设计具体是怎么操作的?BIM正向设计是指项目从草图设计阶段到交付阶段全部过程都是由三维模型完成的。

BIM正向设计可以提高设计质量、减少错误、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成本、提高业主满意度等。

以下是基于REVIT软件进行BIM正向暖通设计的步骤:1. 协同的两种形式:链接的方式和中心文件的方式。

2. 基础设置。

3. 风系统设置。

4. 水系统设置。

5. 冷热负荷计算。

6. 暖通出图。

7. 暖通族的制作。

BIM正向设计在哪些项目中得到了应用?BIM 正向设计已经在许多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1. 建筑设计:BIM 正向设计可以帮助建筑师更好地理解和可视化建筑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2. 结构工程:BIM 正向设计可以帮助结构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结构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3. 机电工程:BIM 正向设计可以帮助机电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设计机电系统,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4. 施工管理:BIM 正向设计可以帮助施工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5. 运维管理:BIM 正向设计可以帮助运维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建筑运维,提高运维效率和质量。

BIM正向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BIM 正向设计是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BIM 正向设计也将更加智能化。

bim正向设计运用和看法

bim正向设计运用和看法

BIM正向设计运用和看法引言B u il di ng In fo rm ati o nM od el in g(BI M)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的方法,通过集成设计与施工各个阶段的信息,促进设计方案的协同和优化。

本文将讨论BI M正向设计的运用和看法,探讨其在建筑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1. BI M正向设计的定义和原理B I M正向设计是一种以设计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流程,旨在通过系统化的信息管理和协同设计来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其原理包括:1.1模型驱动设计:B I M正向设计以建筑信息模型(B ui ld in gI nf or ma t io nM od el)为核心,通过建模和参数化设计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设计团队可以实时查看和修改模型,从而减少错误和冲突,提高设计效率。

1.2跨学科协同:B IM正向设计鼓励建筑设计师、结构工程师、机电工程师等多学科之间的协同工作,促进设计过程中各专业的交流与协调。

这使得设计方案能够在各个专业之间进行整体考虑,从而提高设计的综合性和可持续性。

2. BI M正向设计的重要性B I M正向设计在当前建筑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提高设计效率:通过BI M正向设计,设计师可以快速生成模型并修改设计方案,减少传统设计过程中的重复工作和纸质文件的使用。

设计师可以通过对模型的实时调整和仿真分析,快速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化性,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2.2改进设计质量:B I M正向设计通过建模和虚拟现实技术,使设计师更直观地理解设计方案,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上的问题。

同时,BI M还提供了多种分析工具,例如结构分析、能源分析等,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全面地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从而改进设计质量。

2.3优化工程协调:B I M正向设计促进了不同专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减少了工程协调过程中的冲突和误差。

通过模型的共享和碰撞检测,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设计冲突,从而减少施工和运维阶段的问题,并降低项目的风险和成本。

Revit结构BIM正向设计专题讲座PPT

Revit结构BIM正向设计专题讲座PPT
Revit 结构BIM正向设计专题讲座
吴文勇 焦柯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深圳市广厦科技有限公司
结构BIM技术本质上是三维技术,我们 结构本身就是三维的结构,以二维为主要 手段的设计发展到以三维技术为主要手段 的设计是历史的必然。但是路在何方?今 天就与大家走走这条路。
结构BIM技术大规模应用必须达到如下 3个目的:
1、提高设计速度 2、提高设计质量 3、提供新的服务
基于BIM的设计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建筑和机电设 计方面应用成效较显著,结构设计方面由于设计过程 中模型较多(会出现4个模型:方案模型、计算模型、 施工图模型和碰撞模型)和结构BIM技术发展慢的原因, 大大落后于整个BIM应用的发展,拖了整个行业技术发 展后腿。
Revit正向设计的流程图
在Revit上, 演示如下一个2层结构:直接建模、 计算和施工图绘制,自动生成如下4类施工图。
2层三维模型
墙柱梁板模板图
墙柱钢筋图:
板钢筋图:如下地上30层, 地下室3层结构,直接建模、计算和自动生成结构施工 图。
自动生成的墙柱钢筋平面图和暗柱表。
结构设计人员初步设计时绘制一遍模板图,计算时
又输入一遍模型,最后施工图重新绘制一遍,碰撞时
又要精确建立模型。整个结构设计过程重复建了4次模,
模型重用虽然也做了些工作,效率比较低。
还要重新输入一遍
逆向设计的流程图
正向设计:一模7用。 只建立1次模型,结构设计人员初步设计时建立三 维模型,平面剖切形成模板图用于初步设计,添加荷 载即可用于结构计算,再添加钢筋信息绘制施工图, 三维模型直接用于碰撞检查,最后把模型给算量、施 工和运营维护。
目前,结构BIM应用有如下2种发展模式:
1)BIM1.0版(后BIM模式):结构设计完,形成BIM模型,用于碰撞 检查和管线综合设计。

基于Revit的结构BIM正向设计的研究分析

基于Revit的结构BIM正向设计的研究分析

基于Revit的结构BIM正向设计的研究分析
崔晓燕
【期刊名称】《建材发展导向》
【年(卷),期】2024(22)8
【摘要】工程建筑行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优化工程建筑施工工艺,提高工程建筑技术水平对保障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需求。

在此种背景下,工程建筑产业人员也逐步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中,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工程项目在BIM技术应用过程中往往以二维图纸为基础,通过“翻模”的形式进行三维结构模型设计,此种逆向程序难以实现标准化成果交付,对工程建设效率和成本估算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利用BIM技术进行正向设计也成为当前工程建筑行业技术人员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基于此,该文围绕着BIM正向设计展开论述,对其优势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基于Revit的结构BIM正向设计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探究其应用要点。

【总页数】3页(P64-66)
【作者】崔晓燕
【作者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
【相关文献】
1.基于Revit的建筑结构BIM正向设计方法及软件实现
2.分析基于Revit的建筑结构BIM正向设计及软件实现的方法
3.基于Revit的软件二次开发在地铁结构BIM正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4.基于Revit的结构BIM正向设计技术要点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im结构正向设计

bim结构正向设计

bim结构正向设计BIM结构正向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BIM结构正向设计是一种以BIM技术为基础,通过在设计阶段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和优化的方法。

本文将重点探讨BIM结构正向设计的概念、应用以及优势。

BIM结构正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利用BIM软件对建筑结构进行建模、分析和优化的过程。

相比传统的结构设计方法,BIM 结构正向设计通过将建筑模型与结构分析软件相连接,实现了结构设计的自动化和数字化。

设计师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建筑模型的受力情况,快速调整结构参数,并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和优化。

BIM结构正向设计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首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快速创建建筑模型,并准确模拟结构的受力情况。

其次,在结构分析中,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模型与结构分析软件的无缝连接,将设计参数自动传递给分析软件,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设计师,帮助其优化结构方案。

此外,BIM结构正向设计还可以在建筑施工和运营阶段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帮助项目团队实现建筑生命周期的全程管理。

BIM结构正向设计相比传统设计方法具有多个优势。

首先,BIM技术可以提高设计效率。

通过BIM软件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功能,设计师可以快速创建建筑模型,并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和优化,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

其次,BIM技术可以提高设计质量。

通过BIM软件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优化,设计师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结构的性能,并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此外,BIM技术还可以提高项目的协作效率。

不同专业的设计师可以在同一个BIM平台上共同进行设计,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避免了传统设计中的信息孤岛和重复工作。

然而,BIM结构正向设计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BIM技术的应用需要设计团队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

其次,BIM 软件的复杂性和学习曲线较高,需要设计师进行一定的培训和学习。

基于Revit的建筑结构BIM正向设计方法及软件实现

基于Revit的建筑结构BIM正向设计方法及软件实现

基于Revit的建筑结构BIM正向设计方法及软件实现吴文勇;焦柯;童慧波;陈剑佳;黄高松【摘要】分析了影响结构设计效率的原因,提出了基于Revit的结构BIM正向设计实用方法,研究了结构计算模型BIM数据标准和满足全国各地设计习惯的结构施工图BIM数据标准.当前阶段实现结构BIM正向设计方法的关键技术包括Revit快速建模、BIM模型计算和BIM出图.本文研究解决了这三个关键技术,并通过软件开发实现.根据本文提出的结构BIM正向设计方法进行结构设计,采用Revit代替AutoCAD进行结构方案设计,可解决结构设计全过程BIM应用难题,显著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推动BIM技术在行业的应用.【期刊名称】《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年(卷),期】2018(010)003【总页数】7页(P39-45)【关键词】BIM技术;结构设计;正向设计;自动成图;REVIT【作者】吴文勇;焦柯;童慧波;陈剑佳;黄高松【作者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 510010;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10;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 510010;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10;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 5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7;TU171 前言建筑设计行业的BIM技术应用大都选择了Revit软件作为平台,故基于Revit结构模型实现直接建模、计算和自动出图是大势所趋[1-6]。

目前Revit结构设计功能较弱,尚不满足中国制图规范和设计规范的要求,拖了结构专业BIM应用的后腿。

在Revit上开发一套满足中国设计规范要求的结构CAD 成了当务之急。

基于Revit的结构BIM正向系统正是下一代以BIM技术为基础的结构CAD系统,将有力推动我国BIM技术的落地应用。

BIM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针对建筑结构设计,提出在当前软硬件条件下实现基于Revit的结构BIM正向设计的方法,并且在GSRevit系统开发中,研究总结了适合我国行业应用的结构计算模型BIM数据标准和满足全国各地设计单位习惯的结构施工图BIM数据标准,以解决Revit快速建模、BIM模型计算和BIM出图等三个关键技术。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结构正向化设计要点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结构正向化设计要点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结构正向化设计要点分析摘要:BI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及建造中。

BIM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筑工程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工具,其可视化、协调性及模拟性的优势,也为传统的建筑结构CAD/CAE设计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目前的应用来看,那种基于“逆向设计”的BIM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十分有限,更多是服务项目整体专业的协调。

因此,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最理想应用方式应为正向设计,这也是BIM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方向。

本文主要分析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结构正向化设计要点。

关键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BIM技术;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引言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以及结构体系、形态与使用功能的愈加复杂,这种以CAD/CAE为主要工具、以二维图纸为核心成果的设计方式存在表达方式不直观、各专业交叉干扰较为严重、建筑信息不够全面、校对修改流程复杂等问题。

如今,BIM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筑工程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工具,其可视化、协调性及模拟性的优势,也为传统的CAD/CAE设计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1、定义建筑结构正向化设计概念建筑结构正向化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的早期阶段,将建筑结构设计作为整个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并在设计初期就重点考虑结构的性能、功能要求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相比传统的反向化设计,即在已有建筑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正向化设计更加强调在建筑设计的初期就主动地考虑和协调结构设计与其他设计要素之间的关联,以达到优化整体设计效果的目的。

建筑结构正向化设计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使用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和相关工具,在建筑设计的早期阶段就进行全面的结构分析、参数化建模和优化设计。

这种全过程参与的设计方法可以实时而准确地预测和评估不同结构方案对建筑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建议,同时也便于设计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和信息共享。

bim正向设计的流程和实施方法

bim正向设计的流程和实施方法

bim正向设计的流程和实施方法BIM正向设计的流程和实施方法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建模的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方法,它可以帮助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更好地协作,提高建筑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BIM正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通过BIM技术实现建筑设计的全过程数字化,从而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BIM正向设计的流程和实施方法。

BIM正向设计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项目模型:在BIM软件中建立项目模型,包括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2. 设计分析:通过BIM软件进行设计分析,包括结构分析、能耗分析、照明分析等,以便优化设计方案。

3. 协作设计: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通过BIM软件进行协作设计,共同完成建筑项目的设计。

4. 模拟施工:通过BIM软件进行模拟施工,包括施工进度、材料使用、人员安排等,以便优化施工方案。

5. 建筑管理:通过BIM软件进行建筑管理,包括维护、保养、更新等,以便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BIM正向设计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BIM团队:建立专门的BIM团队,包括建筑师、工程师、施工人员等,以便协作设计和施工。

2. 选择BIM软件:选择适合自己的BIM软件,包括Revit、Archicad、Tekla等,以便实现数字化建模和协作设计。

3. 建立BIM标准:建立BIM标准,包括模型标准、数据标准、协作标准等,以便保证BIM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4. 建立BIM流程:建立BIM流程,包括设计流程、施工流程、管理流程等,以便实现数字化建模和协作设计。

5. 建立BIM文化:建立BIM文化,包括培训、交流、分享等,以便提高BIM团队的素质和能力。

BIM正向设计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建模的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方法,它可以帮助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更好地协作,提高建筑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要重新输入一遍
5
逆向设计的流程图
正向设计:一模7用。 只建立1次模型,结构设计人员初步设计时建立三 维模型,平面剖切形成模板图用于初步设计,添加荷 载即可用于结构计算,再添加钢筋信息绘制施工图, 三维模型直接用于碰撞检查,最后把模型给算量、施 工和运营维护。
正向设计的流程图
6
2、Revit上结构BIM正向设计方法 Revit软件同时支持建筑、结构、机电的二次开发,
GSRevit
广厦GSSAP SATWE计算
YJK计算 ETABS计算
AutoCAD 自动成图
广联达 钢筋算量
广联达 混凝土算量
物资 提量
施工 模拟Leabharlann 流水 视图BIM5D
工程
合约
计量
管理
质量
安全
进度 成本 质量
广联达 钢筋下料
1)Revit模型与4个计算模型双向互导;
2)接力GSSAP、SATWE和YJK生成Revit结构施工图;
结构CAD以Revit为平台,便于不同专业之间协调设计, 所以建筑、结构、机电的正向设计都将在Revit上进行。
7
Revit结构BIM正向设计具有如下3个特点:
1)在Revit上直接建模、计算和结构施工图绘制。 2)实现滚动式结构设计:三维结构模型随着设计深 度的加深,不断添加更丰富的信息:加偏心、加荷载、 加钢筋信息。 3)只需维护一个三维模型:模型中只有一套墙柱梁 板,施工图阶段改了模型,仍可进行结构计算。
结构BIM正向设计将是我们结构人员的工作常态,每 位结构设计人员都要了解其基本的原理。从如下两方面 来介绍其原理:
3)也可以接力生成Dwg图,导入广联达钢筋算量、
混凝土算量和BIM5D。
24
结构BIM正向设计意味着: 从此,结构CAD以AutoCAD为平台,变成了以Revit为
平台,建立三维结构BIM数据,为在建造全过程中应用 结构BIM提供数据基础,打破目前初步设计、结构计算、 施工图绘制、碰撞检查、算量、施工和运营维护数据分 裂的状态,使结构设计真正起到建造龙头的作用。
13
自动生成的墙柱钢筋平面图和暗柱表。
14
梁钢筋图。
15
板钢筋图。
16
BIM在接力计算(GSSAP/SATWE/YJK)自动成 图中的应用:自调重叠、联动修改、校核审查
1、字符重叠问题:板、梁、墙柱钢筋图字符重叠的
自动调整。
17
2、相关图元联动修改
1)所有墙柱梁板修改时,有关内容都自动联动修改; 2)如下改板钢筋长度字串为1200,相关多义线会自动伸长; 3)如改梁钢筋,挠度裂缝自动重算; 4)改暗柱钢筋,自动算实配钢筋。
Revit正向设计的流程图
8
在Revit上, 演示如下一个2层结构:直接建模、 计算和施工图绘制,自动生成如下4类施工图。
2层三维模型
墙柱梁板模板图
9
墙柱钢筋图:
10
板钢筋图:
11
梁钢筋图:
12
结构BIM正向设计用于高层结构:如下地上30层, 地下室3层结构,直接建模、计算和自动生成结构施工 图。
墙柱:(2条)
10)柱纵筋箍筋体积配箍率是否满足计算要求;
11)暗柱纵筋和墙身水平筋是否满足计算要求。
20
“婚礼庄园”复杂体型结构的正向设计。
21
结构BIM正向设计用于机场航站楼复杂结构的初步 设计、结构计算、碰撞检查和管线综合设计。
22
体育场馆结构的正向设计。
23
3、结构BIM应用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实现流程如下:
18
3、校核审查Dwg图
修改Dwg图后,针对规范强条校核审查Dwg图。
19
“校核审查”检查如下11点设计人员和结构总工关心的内 容,方便审查当前Dwg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板: (2条) 1)板面筋和底筋是否满足计算面积; 2)板挠度裂缝是否超限;
梁: (7条,除第3条外其它6条同修改梁的警告) 3)梁面筋底筋箍筋是否满足计算面积; 4)梁底筋和面筋比是否满足抗规6.3.3要求; 5)梁箍筋是否满足抗规表6.3.3要求; 6)梁贯通筋应大于等于面筋或底筋1/4; 7)梁面筋底筋净距是否满足混规9.2.1要求; 8)梁挠度裂缝是否超限; 9)梁支座宽减保护层厚度是否>=0.4La;
1)BIM1.0版(后BIM模式):结构设计完,形成BIM模型,用于碰撞 检查和管线综合设计。
2)BIM2.0版(前BIM模式):建立BIM模型,完成结构设计,用于碰 撞检查和管线综合设计。 BIM1.0:在结构设计中BIM没有用,增加了工作量,又不减少初 步设计、结构计算、施工图绘制的工作量。 BIM2.0:结构设计中就有4个模型:方案模型、计算模型、施工 图模型和碰撞模型,更急需BIM来解决模型互通的问题,把结构 建模系统前置到Revit,BIM模型直接用于初步设计、结构计算3 、 施工图绘制和碰撞检查,就发挥了BIM的用途,实现了一模多用。
Revit 结构BIM正向设计专题讲座
1
结构BIM技术本质上是三维技术,我们 结构本身就是三维的结构,以二维为主要 手段的设计发展到以三维技术为主要手段 的设计是历史的必然。但是路在何方?今 天就与大家走走这条路。
结构BIM技术大规模应用必须达到如下 3个目的:
1、提高设计速度 2、提高设计质量 3、提供新的服务
2017年---完成了GSRevit的开发,实现了在Revit上 直接结构建模、计算和自动生成结构施工 图的功能。
历经4年,系统地研究了结构BIM正向设计, 掌握了结构BIM正向设计理论及其实现的具体方法, 今天就一些内容与大家一起交流。
Revit中建的模型
Revit中的平法施工图4 此平法图是自动生成的
2
基于BIM的设计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建筑和机电设 计方面应用成效较显著,结构设计方面由于设计过程 中模型较多(会出现4个模型:方案模型、计算模型、 施工图模型和碰撞模型)和结构BIM技术发展慢的原因, 大大落后于整个BIM应用的发展,拖了整个行业技术发 展后腿。
目前,结构BIM应用有如下2种发展模式:
第一部分、结构BIM逆向设计和正向设计
1、逆向设计和正向设计概念
来体现三维
结构模型
逆向设计:建造过程中分别建立7次模型。
结构设计人员初步设计时绘制一遍模板图,计算时
又输入一遍模型,最后施工图重新绘制一遍,碰撞时
又要精确建立模型。整个结构设计过程重复建了4次模,
模型重用虽然也做了些工作,效率比较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