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得)之后进生教育“三十六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论文之后进生教育“三十六计”

90年代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3岁,14岁左右青少年违法犯罪明显增多。违法犯罪的低龄化趋势潜伏着巨大的社会危害。通过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剖析,我们发现,青少年违法犯罪产生的原因,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诸多方面。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从学校的角度看,对“双差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这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必须严肃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一部哲理性很强的秘本兵法,流传很广。

此摘录后进生教育精品“十三计”献给广大教师,供课任教师及班主任老师的实际工作参考。其目的在于成功地教育转化各类后进生、问题生,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真正体现教育的伟大意义。

一、准备阶段

(一)思想篇

一计,“爱心永恒”——以爱心作为教育出发点。

后进生的心理更敏感、更脆弱,更需要别人的关爱。有些老师常常忽略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学生的感受,认为他们头脑简单、反应迟钝、缺乏自尊。尽管这些老师平时很少直接表露这种看法,但稍不留神,内心的这种想法就溢于言表了。一个冷漠的眼神、一句无心的话语,一件平常的小事,都会使后进生敏感的心灵受到伤害。正由于感受到了老师有意无意的不喜欢,学生才会感到自己可能确实愚笨,确实无药可救,从而变得消极、自卑,破罐子破摔。久而久之,再也无力鼓起勇气、提起精神、唤起信心去克服困难,逐渐也就沦为真正的差生了。人们常把老师比作母亲,比作园丁,母亲对于有毛病的孩子会更为精心的关心、爱护、教育;园丁对于受虫害的幼苗会格外照顾。所以,对于后进生,我们自然也应该“偏爱”,以深厚的感情去关心、爱护。这种爱不仅是生活上的体贴和照顾,而且是从育人的高度产生的爱,这是一种诲人不倦的爱,是

造就一代新人的爱。我们应该努力建设一种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对后进生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将对他们的教育建立在充分理解之上。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育过程中。老师的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关爱的动作,都能象和煦的春风,拨动学生敏感的心弦。没有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带人情味的关怀,常常能以情动情,以心换心。只有以爱心作为教育出发点,才能温暖冰冷的心,才能使浪子回头“爱心永恒”在这“十三计”中,是最重要的。

二计,“连环计”——有计划地安排系列活动。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从而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后进生的基础较差,毛病很多,不能求全责备,要求他们“一次成型”。所以必须一步一步来,“化整为零”,分解要求,降低难度,让他们能一步一个台阶坚实地向前迈进。对于某些可预见的反复,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班集体的整体工作,提前做好系列性的安排,做到有备无患,即使出现突发事件,经过适当调整也可以有条不紊地处理。“化整为零”,有计划地安排系列教育活动,这就是“连环计”。初中的后进生是教育难度最大的,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如果教育不当,很容易形成品德方面的缺陷。因此,人们称这个时期为“人生的危险期”。我们可以对初中阶段的班级活动进行全程的设计,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系列活动。

如初一的上半学期:主题:做合格的中学生活动:

1、我是这样起步的(上几届优秀毕业生经验介绍)

2、难忘的“黄金时代”(家长代表与学生座谈会)

3、我是家长的好助手(家务劳动比赛)

4、学海初航品甘苦(学习一得交流)

5、互帮相助同进步(一帮一结对子)

6、我最喜爱的一句格言(格言交流)

7、每一个人都是一颗星(尊重他人与自尊自信教育)

8、嘿,瞧我的!(个人特长展示)

9、温故知新话复习(学习经验交流)……

(二)观察篇

三计,“混水摸鱼”——留心观察后进生的异动。

班主任的工作真是千头万绪,其中老师的精力很大的一部分是被后进生所牵绊的。“差生”、

“后进生”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问题儿童”。问题儿童是指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而问题行为是“儿童扰乱他人或障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即那些经常引起麻烦的行为”

问题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攻击型的,表现为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不遵守纪律和规则、与同学不合作、破坏公共财物、欺骗或偷窃。另一类是退缩型的,表现为羞怯胆小、沉默寡言、神经过敏、过度焦虑、自卑、孤僻、对人对事冷漠、回避与他人接触等。攻击型问题行为具有明显的扰乱性、破坏性和对抗性,极易引起家长和教师的烦恼和厌恶。其实退缩型问题行为对儿童身心的障碍要比攻击型问题行为要严重得多,而这类孩子的问题却往往会被我们忽视。一旦发生问题,往往就已经是大问题了。对于“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越是早发现问题,越是好教育转化。不要等到问题行为发生才去处理,要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在日常工作中“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对异常情况要及时询问调查,多侧面地进行了解,然后适时处理。能在众多孩子中间,在众多事件里面,特别留心观察后进生的异动,做到明察秋毫,于混水中摸鱼,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后进生的问题。

四计,“隔岸观火”——冷静分析后进生的错误。

当问题行为出现后,不能急躁——“我都说了这么多遍了,你怎么还犯?”因为这类训斥甚至简单粗暴的惩罚只能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之与教师间的隔阂更深。“隔岸观火”并非冷眼旁观,置之不理,而是要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对问题行为的性质和

程度仔细分析,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实际上,问题行为是可以改善、矫正的。很多时候,发生了问题,当事人都是心不平、气不顺的,教师一定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耐心地倾听学生说说事情的经过与心里的想法,既能更好地了解产生问题行为的主客观原因,又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省的机会,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从而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学生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比许多成年人更具有时代气息。如果我们再用上一代人的观念和行为来约束学生,是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的。教师在处理后进生的问题时,应经常换位思考。要多考虑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想一想自己与学生同年龄段时的不羁行为和怪异想法,正确把握学生行为的性质,分清事情的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故意的、还是生理发展的自然现象。从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和维护班级利益出发,选择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切忌简单粗暴,伤害学生。

五计,“无中生有”——尽力挖掘后进生的优点。

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①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

②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所以后进生的言行比较偏激。例如,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情况是“出卖朋友”。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从后进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不管多么桀骜不驯的孩子,骨子里满是自卑,很多情况下,他们之所以做了一些我们不能容忍的事,是因为他们想用另一种方面引我们的注意,以满足他们的有些扭曲的自尊。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在后进生身上多找找优点,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被别人欣赏,从而进一步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的一些老师并非不想赏识孩子,但实际工作中有的后进生的身上真的很难发现优点。但是“难”并不代表“没有”。无中生有,“无”是相对的,而“有”是绝对的。这个“无”是我们尚未发现的,“有”是急待我们去发现的。有一次我听了一位老教师的报告,很受启发。他的方法是要求他们班的每一个孩子写几条自己的优点,时间是三天。三天后,其他孩子都完成了,只有班上最差的那个孩子在他的办公室前徘徊,这位老师询问时,孩子说他想了三天,也想不出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