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练习含解析选修4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东西方先哲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学案(含解析)岳麓版选修4
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清单一亚里士多德的主要事迹生平小传1.出生出生在希腊北部小城斯塔吉拉。
2.从师17岁时,到当时的文化教育中心雅典求学,师从柏拉图。
3.办学公元前335年,在雅典创立吕克昂学园。
历史上称亚里士多德与其弟子为“逍遥学派”。
4.去世公元前322年,在卡尔基斯逝世。
清单二亚里士多德的求理精神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1.尊师而不盲从治学严谨,绝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在著作中,经常把柏拉图作为批评对象。
2.真理越辩越明和同样研究修辞学的伊索克拉底学派商榷,和主持柏拉图学园的斯伯西波斯辩难,和智者学派交锋,和主张苦行的哲学家论争。
[深化认知]“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说明亚里士多德既对老师无限敬仰,又绝不盲从于老师,敢于坚持真理,超越老师。
作为学生来说,既要把老师当做良师益友,又要敢于独立思考,突破旧有观念的局限,勇于创新。
清单三亚里士多德的贡献百科全书式的大师1.讲究研究方法注重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有条理的论断。
2.对科学的分类首次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和创造的科学。
3.提出“三段论”认为逻辑学(分析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研究了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为一门科学。
4.对政体的研究在《政治学》中把希腊各个城邦的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六种,并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
5.提出“中道”理论鼓励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以理性为准绳。
6.历史地位人称“学者中的大师”“所有真正思想家中的永恒巨人”。
探究点一亚里士多德的求理精神[史料探究]材料一有一次柏拉图开玩笑说,他的学校由两部分组成:亚里士多德是学园的头脑,其他学生构成学园的躯体。
当亚里士多德遭到同学的攻击时,柏拉图总是出面解围,说:“亚里士多德这头小驹,需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
”(1)结合材料一,你怎样看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师生关系?[答案] 柏拉图看重亚里士多德,了解他的特点,给予保护和宽容,为亚里士多德研究学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创新演练大冲关 岳麓版选修4
第一单元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创新演练大冲关(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名言。
下列各项中,能充分体现他是这一名言的忠实践行者的是( )A.与柏拉图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B.坚持用三段论进行研究C.创立阿卡德米学园D.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解析:“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强调的是亚里士多德尊敬老师,但不畏权威,因此答案为A项。
答案:A2.亚里士多德曾对一位学生说:“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
”他可能在向这位学生解释( )A.三段论B.中庸之道C.唯物论D.伦理学[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演绎法,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推论,这应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答案:A3.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自己的“中庸”之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在政治上是( )A.反对民主制的激进派B.反对奴隶制的激进派C.温和的民主派D.激进的民主派解析:本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能力。
亚里士多德提出“中道”理论,鼓励人们以理性为准绳,反对过激行为,由此可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答案:C4.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这种观点( )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B.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亚里士多德认为意识第一,物质第二,这种观点属于唯心主义。
答案:B5.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
”在这里他特别强调的是( )[A.公民有权参与城邦事务B.城邦注重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C.公民应珍视个人自由,具有个性D.公民应有集体荣誉感解析:本题考查亚里士多德对雅典的民主政治的认识。
最新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课后练
最新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东西方先哲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课后练习第七篇第1题【单选题】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中阐述的政治哲学的突出特征就是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
他把社会整体视为唯一的目的,强调个人是为整体服务的工具。
由此可见,柏拉图著《理想国》( )A、强调对道德知识的追求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C、基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D、试图挽救城邦危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与亚里士多德有着直接关系的是( )。
①吕克昂学园②“逍遥学派”③“中道”理论④“三段论”推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
这一主张( )A、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B、规划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C、否定了雅典的城邦民主政体D、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没有绝对的美德,如仁慈、公正、美、平等,等等。
人们用感官体验到一切美德和品质都是相对的,不完美的。
绝对的美德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存在,只能用思想去理解。
这说明柏拉图( )A、主张“理念论”B、否定存在美德C、反对直接民主D、主张理性至上【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这种观点( )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从教生涯表述不正确的是( )A、曾教授于马其顿帝国的建立者亚历山大B、在马其顿创立了吕克昂学园C、教学方法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的思想家D、教授学生自然科学和伦理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这是柏拉图批判雅典民主制的核心理念。
岳麓版选修4第一单元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练习试题(word)
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一、选择题1.古希腊三大思想家的正确师承关系是( )A.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B.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D.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下面与亚里士多德有着直接关系的是( )①吕克昂学园②“逍遥学派”③“中道”理论④“三段论”推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主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主张放弃现实的幸福;在生物学领域,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在《物理学》一书中,他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这表明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 )A.注意各个研究领域的联系性B.注重客观实际,研究领域宽广C.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D.家学深厚,遗传影响比较大4.“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
”这种演绎逻辑贯穿于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的研究、思考之中( )A.甘地B.孙中山C.亚里士多德D.牛顿5.亚里士多德哪一成果的提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A.“三段论”B.“理念论”C.“中道”理论D.几何学6.主张中庸之道的思想家有( )①苏格拉底②孔子③柏拉图④亚里士多德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过度好胜就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
”反映了他的( )A.法治思想B.“中道”理论C.乌托邦思想D.唯心主义的理念论8.亚里士多德说:“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这句话表明亚里士多德( )A.认为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B.物质受精神世界形式的支配C.真理高于一切的信念D.认为友情和真理同等重要9.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评价正确的是( )①他的哲学认识是从彻底批判柏拉图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的②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③是“逍遥学派”的创立者④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下列关于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同之处正确的是( )①都是教育家②都提倡中庸之道③都主张民主政治④他们的思想中都有唯心主义成分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过多的饮食和过少的饮食都会损害健康。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四(岳麓版)配套课件: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问题思考 比一比: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理论与孔子的“中庸”思想有何 异同?
【答案】 ①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②不同: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有哲学思考,是相对的;而孔子的“中庸”是 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并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 “过犹不及”。
判断正误 1.在阿卡德米学园,亚里士多德并不盲从柏拉图,他认为柏拉图 理论的最大弱点是一味追求尽善尽美的世界而不顾现有的条件。 ( )
3. 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是什么?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士多 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的一种具体思维方法是什么?举出一个例 子来。 【提示】 逻辑学。三段论推理。例如:大前提——所有动物都 会死;小前提——所有人都是动物;结论——所有人都会死。
重点聚焦 1.对“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认识 (1)体现出古希腊圣哲对哲学的终极关怀、对真理的孜孜以求。 (2)反映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实质。 (3)为古希腊哲学注入了批判、怀疑和超越精神,成为一切不为权 威所囿,敢于追求真理的人们的精神动力。
2.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1)亚里士多德把希腊哲学爱好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 到顶峰。他尊敬自己的老师柏拉图,但他更追求真理。他敢于批判老 师的观点,并指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 (2)亚里士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 的学者”。在哲学方面,他不仅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 且还创立了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在自然科学方面,他 提出了很多观点,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
3. 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发展所作的独创性贡献是动植物 分类法。( )
【答案】 (×)提示:创立的工具科学——逻辑学,即三段论不 仅始终贯穿于其研究、统计和思考中,而且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最独特的贡献。
高中历史:1.3《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测试岳麓版选修4
第一单元东西方先哲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测试【基础夯实】1.御医之家的出身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 使其有机会出入王宫,接触广泛的文化知识B. 为其一生中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物质基础C.使其具有良好的古代生物学、生理学素养D.为其将来的从政打下良好的基础2.“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句话是谁的名言()A.孔子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3.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A.敢于挑战权威 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XC.忘恩负义 D.求知欲强4.下列著作属于亚里士多德的是()A.《理想国》 B.《形而上学》 C.《国家篇》 D.《论语》5. 古希腊三大思想家的正确师承关系是()A.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B.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D.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6.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过度好胜就成了卤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
”这反映了他的A.法治思想 B.“中道”思想C.乌托邦思想 D.唯心主义的理念论7.亚历山大与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关系并不和谐,其表现不包括()A.前者暴躁,后者严谨B.前者狂傲,后者稳重C.前者博览群书,后者不学无术D.前者征服欲强,后者平和善思8.亚里士多德的阶级属性()A.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 B.代表地主阶级利益C.代表商人利益 D.代表平民利益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材料二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材料三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
希腊人是人。
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
——亚里士多德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二、三中亚里士多德研究的主要领域,各有什么意义?(2)依据所学知识,说说亚里士多德在其他领域的成就。
用一句话评价其贡献。
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道,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道,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道,文雅是滑稽和呆板的中道,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道,娇柔是坚韧和病态的中道。
历史选修4课堂探究:第二单元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含答案
课堂探究【问题1】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都极为丰富,他们的学说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来西方文化和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试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
提示:本问题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对教材知识的总结,也是对教材相关知识的升华.(1)亚里士多德对后来的整个西方思想界有巨大的影响。
在许多世纪中,他的作品一直统治着欧洲思想界,成为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和伊斯兰经院派哲学的支柱。
(2)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观点,在中世纪一直被奉为真理。
在今天,虽然其中大部分结论已经被推翻,但是,他探索自然的方法和角度、他所提出的问题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3)亚里士多德倡言法治,反对人治,在西方法律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法治学说。
(4)亚里士多德在著作中表述了大量理性思维的观点,这些反传统、反对迷信与神秘主义的主张,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问题2】苏格拉底与弟子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三大著名哲学家。
你认为他们的哲学思想有什么相同之处?他们哲学思想的意义是什么?提示:古希腊三大思想家的哲学思想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其哲学思想的相同之处应该从他们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角度去分析;对于他们哲学思想的意义,应注意结合他们各自的核心思想进行分析。
(1)同:他们三人的哲学思想都注重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突出人文主义精神。
(2)意义: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他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他的思想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柏拉图是欧洲哲学史上建立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第一人,他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提出理念世界是真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学说,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亚里士多德是集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创立了逻辑学,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
高中历史同步测试题:第一单元《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岳麓版选修4)
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基础达标1.古希腊三大思想家正确的师承关系是( )。
A.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B.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D.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解析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答案D2.下列与亚里士多德有着直接关系的是( ).①吕克昂学园②“逍遥学派”③“中道”理论④“三段论”推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①②③④都是对亚里士多德的正确描述。
答案D3.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
A.设计了理想国B.提出了“中道"理论C.探究了希腊城邦政体D.提出了“三段论”解析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把政体分为六种,探究了希腊城邦政体。
答案C4.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过度好胜就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
”这反映了他的( )。
A.法治思想B.“中道”思想C.乌托邦思想D.唯心主义的理念论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是对古希腊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通常所说的折中调和主义有本质区别,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的火花.每种德行都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而每个极端都是一种罪恶。
这一点可以由考察各种不同的德行而得到证明。
勇敢是懦怯与鲁莽之间的中道;磊落是放浪与猥琐之间的中道;不亢不卑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
机智是滑稽与粗鄙之间的中道;谦逊是羞涩与无耻之间的中道。
答案B5.大前提:柏拉图主张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
小前提: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结论: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
该推论()。
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B.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正确C.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错误解析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对老师的思想主张并不盲从,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不是先天就有的。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1.3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同步测试
1.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当人达到他最高的发展程度时,他是一切动物中最好的;同样,当人违背法律与正义时,他就是最坏的动物了”。
这位哲学家是()A. 伯里克利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2.现在,许多学科的最早起源都与亚里士多德有关。
这是由于亚里士多德()A. 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B. 最早进行学科分类C. 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常用分类研究方法D. 在哲学研究中大量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3.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评价正确的是()①他的哲学认识是从批判苏格拉底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的②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④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②④4.马克思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恩格斯说: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
黑格尔说:他是“人类的导师”。
罗素说: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
以上材料中的“他”是指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A. 泰勒斯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5.亚里士多德说:“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这体现他对真理的尊重。
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相比较较,亚里士多德坚持的“真理”是()A. 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B. 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C. 具体事物是由形式与质料组成的D. 中庸之道是明知的态度与方法6.以下是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贡献总结,错误的是()A. 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在事物的感觉B. 他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植物进行分类C. 他提出的三段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D. 提出“中庸之道”与孔子的中庸思想相一致,都是一种明智的态度与方法7.亚里士多德认为“完美的人是最好的动物,但如果他与法律和公正剥离开来,那也会是最糟糕的动物”,但是他又告诉我们,人类的公正只能在城邦中找到。
高中历史选修4课时作业4: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训练3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基础达标]1.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A.敢于挑战权威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C.忘恩负义D.求知欲强2.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这句话表明他和柏拉图之间存在分歧,他们在哲学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A.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B.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C.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D.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3.马克思称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成就有()①讲究科学方法研究②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③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④提出“中庸之道”理论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4.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从教生涯表述不正确的是()A.曾担任过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B.在马其顿创建了吕克昂学园C.教学方法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的思想家D.教授学生自然科学和伦理学5.亚里士多德被称作“所有真正思想家中的永恒巨人”,主要是源于他下列哪个方面的卓越表现()A.“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的精神B.创办吕克昂学园C.博大精深的学识和思想D.创立了逻辑学[能力提升]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材料二沉思中的亚里士多德鼓励争论的亚里士多德材料三在吕克昂学园,有一门伦理学课程,讲授人生哲学。
亚里士多德向人们讲述: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
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失误,中间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并受人称赞。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亚里士多德是如何突破柏拉图哲学思想的?(2)依据材料二,指出亚里士多德突出的教学方法是什么?(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什么思想?他的这种思想有何特点?7.“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敬重师长但不盲从,对古希腊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苏格拉底)主张财产公有,甚至妻子、孩子也公有。
最新-高中历史 第2单元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
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第2单元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新人教版选修4)1.古希腊哲学文化的集大成者说过的名言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当仁不让于师C.认识你自己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解析:选D。
首先明确古希腊哲学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他的名言自然是D项。
2.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大学问家、古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历代人读他的著作,都会为他的博学而感叹不已。
但他也犯过无知的错误。
据说他认为男人的牙齿要比女人的多。
这个问题,只要他数数夫人和自己的牙齿便一清二楚。
可是他对自己的看法深信不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去数牙齿。
因此,他一生都未发现这个错误。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一生都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A.他没有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B.他忽视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C.他没有认识到矛盾具有特殊性D.他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解析:选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从材料得知亚里士多德的错误在于没有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
3.亚里士多德宣称:“有一些人天生是自由的,另一些人则天生是奴隶。
”这句话的本意是( )A.奴隶归奴隶主私人占有B.奴隶占有制是天然合理的C.把社会上的人分成三个等级D.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解析:选B。
本题容易误选A项。
主要是因为没有弄清“本意”是指这句话的本质含义。
A 项仅是表面含义,不能反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认为奴隶占有制是天然合理的。
C、D两项都没在题目中体现出来。
4.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自己的“中庸之道”,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在政治上是( ) A.反对民主制的激进派B.反对奴隶制的激进派C.温和的民主派D.激进的民主派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依据题意中的“中庸之道”,可知亚里士多德应属于中间派,即温和的民主派。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材料2: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训练3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同步强化练习 岳麓版选修4
训练3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一、选择题1.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从教生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曾教授马其顿帝国的建立者亚历山大B.在马其顿创立了吕克昂学园C.教学方法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的思想家D.教授学生自然科学和伦理学2.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这种观点( ) 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3.柏拉图说,亚里士多德是阿卡德米学园的灵魂。
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亚里士多德是阿卡德米学园的决策者B.在学园中,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点与柏拉图最相符C.亚里士多德积极探索的精神是学园最需要的D.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在柏拉图的基础上还有发展4.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大学问家、古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历代人读他的著作,都会为他的博学而感叹不已。
但他也犯过无知的错误。
据说他认为男人的牙齿要比女人的多。
这个问题,只要他数数夫人和自己的牙齿便一清二楚。
可是他对自己的看法深信不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去数牙齿。
因此,他一生都未发现这个错误。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一生都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 A.他没有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B.他忽视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C.他没有认识到矛盾具有特殊性D.他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5.与早期希腊哲学家相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更侧重于( ) A.将自然作为观察的对象B.探讨社会和人生C.探讨宇宙的生成奥秘D.整理古代的典籍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
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
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2018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习题:第2单元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含解析)
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也努力探寻能够理性地指导人的行为的有效政府形式。
与柏拉图不同的是,他并不谋求一个体现完美正义形式的理想国;他试图通过理性地检视当时政府来找到最好的政府形式。
在其《政治学》中,他考察了158个城邦的制度并且对有组织政府归类。
他划分了三种形式的良好政府:君主制、贵族制和制宪政府。
根据他的观察,他警告说,君主制很容易变成僭主制,贵族制容易变成寡头政治,制宪政府容易变成激进的民主或无政府状态。
他最赞赏制宪政府,认为它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最好的。
——摘编自[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政治活动有何明显的共同点,并分析产生这些共同点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亚里士多德最赞赏的政府形式,并分析说明其赞赏的形式与柏拉图最赞赏的政府形式明显不同的原因。
(1)问时,要从他们二人都探讨有效的政府形式着手,结合希腊当时的社会状况,分析说明其共同点产生的社会背景。
回答第(2)问时,既要结合材料,也要结合二者哲学观点的不同进而分析二者观点不同的原因。
共同点:都致力于探讨有效的政府形式。
背景:希腊城邦制度衰落,社会动荡。
(2)政府形式:亚里士多德赞赏制宪政府。
原因:柏拉图主张由哲学王担任统治者,护国者、守国者和生产者各司其职。
柏拉图的观点源于其哲学上的理念论,仅以斯巴达的社会制度作为原型;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源于其对现实世界中现有政治制度的哲学思考。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不过亚里士多德后来在许多问题上背离了他的老师而另辟蹊径,并常把柏拉图的思想作为批判的靶子,甚至有意夸大他与老师的分歧。
学习多年之后,他自己创立了一个哲学学派,后世称为逍遥学派。
可以说,在他的思想里既有柏拉图思想的继承,也有自己思想的创新。
时代的交错,历史的动荡,使得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二人的思想必然是两个交集,新与旧、继承与发展,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最新精选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岳麓版复习巩固三十八
最新精选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岳麓版复习巩固三十八第1题【单选题】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亚里士多德说:“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都主张以德治国B、都强调中庸之道C、蕴含着东西方文化的冲突D、体现道德在不同方面的价值【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评价正确的是( )①他的哲学认识是从批判苏格拉底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的②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③是逍遥学派的创立者④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对古代西方三位著名学者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以下两幅图分别是明朝人绘制的孔子讲学图与拉斐尔于1509——1510年绘制的亚里士多德讲学图。
从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有误A、孔子强调“礼”,亚里斯多德主张和谐B、孔子强调专制,亚里斯多德主张民主C、孔子讲学强调灌输,亚里斯多德主张双向交流D、明代注重等级礼仪,文艺复兴看重自由平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
”这种演绎逻辑贯穿于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的研究、思考之中?A、甘地B、孙中山C、亚里士多德D、牛顿【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的先哲,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有中庸思想,反对过和不及,认为要“恰到好处”B、都怀着济世救人的热情,主线以礼治国,为政以德C、都热衷于教育事业,创立学校,广招门徒D、都对知识孜孜以求,著书立说,在文化上颇多建树【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 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基础达标
1.古希腊三大思想家正确的师承关系是
A.柏拉图一一苏格拉底一一亚里士多德
B.亚里士多德一一苏格拉底一一柏拉图
C.柏拉图一一亚里士多德一一苏格拉底
D.苏格拉底一一柏拉图一一亚里士多德
解析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答案D
2.下列与亚里士多德有着直接关系的是()。
()。
① 吕克昂学园②“逍遥学派”③“中道”理论④“三段论”推理
A.①②③
C.①③④B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①②③④ 都是对亚里士多德的正确描述
答案D
3.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
A .设计了理想国()。
B.提出了中道”理论
C.探究了希腊城邦政体
D.提出了三段论
解析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把政体分为六种,探究了希腊城邦政体。
答案C
4.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过度好胜就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
”这反映了他的
A.法治思想()。
B.中道”思想
C.乌托邦思想
D.唯心主义的理念论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是对古希腊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通常所说的折中调和主义有本质区别,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的火花。
每种德行都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而每个极端都是一种罪恶。
这一点可以由考察各种不同的德行而得到证明。
勇敢是懦怯与鲁莽之间的中道;磊落是放浪与猥琐之间的中道;不亢不卑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
机智是滑稽与粗鄙之间的中道;谦逊是羞涩与无耻之间的中道。
答案B
5 .大前提:柏拉图主张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
小前提: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
结论: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
该推论
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B.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正确
C.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错误
解析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对老师的思想主张并不盲从,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不是先天就有的。
答案C
6.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句话表明他和柏拉图之
间存在分歧,他们在哲学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
A.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B.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
C.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D.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解析柏拉图认为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是不真实的,只有他们的理念才是真实
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具体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
答案B
7.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
()。
① 都被看作是至高的美德② 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
③ 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④ 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
A.①②③
C.①②④B .②③④
D.①③④()。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根据他们的时代背景和各自的思想主张可以得知他们“中庸”思想的标准是不可能相同的。
答案A
8.以下有关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人都认同奴隶制度
B.都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C.两者都主张以德治国
D.两人都提出中庸之道”
解析依据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生活的时代特征及其思想主张进行比较;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而孔子主张以德治民。
答案C
9.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的是
A.亚里士多德()。
()。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孔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主张。
亚里士多德在其代表作品《政治学》中强调“订立好法制”,这就是他的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
答案A
能力提升
10.阅读下列材料:
(亚里士多德)的研究都是从大量收集材料开始,经过严密的分析、概括、推理,最后才得出结论。
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把它看做哲学的一部分,提出归纳与演绎两种方法。
前者由个别到一般,后
者由一般到个别,逻辑思维的重点在于后者。
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之中。
请回答:
(1)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方法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借鉴?
(2)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是什么?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的一种具体思维方式是什么?请举出一例。
答案(1)注重对材料的收集,注重对事物的观察和研究,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推理,对科学进行分类。
(2)逻辑学。
三段论推理。
例如,大前提:所有动物都会死;小前提:所有人都是动物;结论:所有人都会死。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