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电子备课.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主备人:鹤山乡泗皋小学徐兴业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遗传与变异》,遗传与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3课:生物的遗传现象、生物的变异现象、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遗传和变异是建立在生物繁殖的基础上,通过上下两代或几代之间遗传物质的传递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生理和心理特征即形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2、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3、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
4、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5、能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合理的解释。
6、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教学重点:
了解动植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有些也会变异。
教学难点:
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教学关键:
教育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措施
设计思路:
本单元教学从了解自己与家人的一些生理特征,把它们作为研究人体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素材,通过观察和调查、比较和分析,使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其秘密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教学方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除采用通常的讲述方法外还可以采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讨论的方法、社会调查的方法等。
措施:
1、抓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做到及时诊断。
2、让学生多收集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谚语,了解它们的区别。
教学准备: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图片资料。
单元实践活动:制作遗传与变异宣传报
课时分配:
生物的遗传现象................................. 1课时生物的变异现象................................. 1课时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1课时复习课......................................... 1课时测试与讲评..................................... 2课时共6课时
1、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学内容:教材14T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
2、知道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3、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并能说出哪些地方相似。
4、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教学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动植物图片、带只有父母的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现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分组做游戏。
课前请小组内的一些同学从家里带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照片,混合在一起后与其他小组交换,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
2、小组交流。
用多媒体有选择地展示遗传遗传特征明显的组合。
由学生本人验证是否正确,大家再仔细观察对照,说说到底哪里最像。
3、老师讲解什么是遗传。
4、学生把各自的照片与父母的照片进行对照观察,然后思考并交流:遗传了父母的哪些特征?
5、活动:在课文中,用连线的方法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父母。
二、认识动物的遗传现象。
1、学生分别观察小狗、小兔、猎豹、企鹅、长颈鹿等家庭的图片,找找它们的相似点。
2、小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整理好。
3、小组交流。
4、师生小结:动物界也有遗传现象。
三、认识植物的遗传现象。
1、提问: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什么意思?植物难道也有遗传吗?
2、小组讨论。
3、学生看课文中的说明。
4、布置任务:回去找出类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谚语或成语。
提问: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找到答案?
5、学生交流。
四、综合练习。
谈话:仔细观察照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然后观察照片中的小猫妈妈,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说一说,也可以画一画,并讲讲你的理由。
五、限时作业:
1、我们人类除了外表,还有很多方面有遗传现象,血型就是很重要的一项,调查一下。
2、有很多谚语说明生物都有遗传现象,你能说几个吗?
板书设计:
1、生物的遗传现象
植物动物相似的特征
教学反思:
2、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内容:教材17-1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变异的谚语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
2、学生讨论。
3、小结: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
1、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
2、学生仔细观察。
3、交流发言。
4、汇报课前围绕自己家庭成员特征调查的结果。
5、小结。
6、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7、讲解:变异。
三、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
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3、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插图。
4、汇报交流。
5、小结。
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
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
四、了解变异的种类。
1、用课件展示介绍变异的种类。
(1)可遗传的变异。
(2)不可遗传的变异。
2、小结。
五、限时作业:
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这种现象称为()。
2、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另一种是()。
3、三叶草通常有三片叶子,但也有极少数是四片,这是()。
4、列举有关变异的谚语或俗语。
板书设计:
2、生物的变异现象
可遗传变异
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教学反思:
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教学内容:教材20-2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讨论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染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2、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3、知道可以用人的方法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并利用该技术培育生物优良的品种。
4、认识生物变异现象有利有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生产。
教学难点:
了解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相关图片、光盘资料。
2、了解孟德尔与袁隆平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
2、讲解:为什么子女有些特征像父母,有些又不像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遗传变异的
秘密。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了解孟德尔的遗传和变异研究
1、课件展示孟德尔的照片,简要介绍孟德尔。
2、学生阅读并思考。
⑴孟德尔是怎样研究的?
⑵他发现了什么秘密?
⑶为什么人们称他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
学生阅读完后,回答问题。
3、小结:除了因父母的结合会出现异外,生物体自身也可能产生变异。
有些变异是有害的,有些变异对生物是有益的,还有一些变异既无害也无益。
(二)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1、课件出示袁隆平的照片,提问:谁知袁隆平的故事?给大家说说。
2、学生阅读并思考。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⑴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应用了什么原理?
⑵袁隆平的研究有什么重要意义?
⑶为什么人们称他为“杂交水稻之父” ?
学生阅读完后,回答问题。
(三)了解贵传与变异技术的应用
1、课堂展示
教师出示一些人工变异培育出的优良品种的图片,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优良品种与我们平时所见的有什么不同?
2、学生讨论
(四)正确认识生物变异现象的利与弊。
1、开展正、反方辩论会。
2、总结
教师对辩论会的过程及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引志学生正确认识的看待生物变异现象。
三、教学延伸:
编辑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小报。
四、限时作业:
1、()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用人工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
3、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生物的变异现象呢?
板书设计:
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孟德尔——现代贵传学之父
袁隆平一杂交水稻之父
人工变异技术
生物变异既有利又有弊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
复习内容:复习第二单元
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知识
复习时间:1课时
复习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
1、学生整理知识题纲
2、汇报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
二、练习:
(一)填空
1、()和()一般或多或少地保持一些(),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与()之间,()之间,一般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 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3、()现象与()现象,都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选择: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对()现象的生动描述。
CD遗传(2)变异
2、用眼不当,造成近视,属于()
(1)可遗传变异(2)不可遗传变异
3、“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是对()现象的生动描述。
Cl)遗传(2)变异
(三)问答题:
1、你知道变异有哪两种形式吗?请举例说明。
2、用人工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你知道哪些用人工方法培育出的优良品种。
第二单元测试讲评
测试时间:一课时
讲评时间:一课时
计2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