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课:天然免疫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天然免疫
五、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的作用时相
初次感染时,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可分为以下三个时相 • 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 发生于感染0-4小时之 内。 • 早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 发生在感染后4-96小 时之内。 • 特异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
(一)屏障结构:包括皮肤粘膜屏障、
血-脑屏障及血-胎屏障等
• 其中皮肤粘膜屏障具有物理屏障作用、化学屏障作用 及生物学屏障作用。
• 1.物理屏障:皮肤黏膜、肠蠕动、呼吸道上皮纤毛 运动、尿液冲洗。 • 2.化学屏障:汗腺分泌的乳酸、皮脂腺分泌的不饱 和脂肪酸、胃酸、呼吸道和消化黏液中的溶菌酶、抗 菌肽、补体等。 • 3.生物学屏障:皮肤黏膜寄生的正常菌群,如大肠 杆菌可分泌细菌素抑制厌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定居和 繁殖。
活化。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
NK细胞属于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具 有不须事先致敏,不须其它辅助细胞或分子的参与而直接 杀伤靶细胞的功能。
NK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酶造成靶细胞
死亡,也可通过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杀伤靶细胞。 某些肿瘤细胞和微生物感染细胞可以成为NK细胞 的靶细胞,因此在抗肿瘤抗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中起重 要作用。
共生菌群的作用 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大量正常菌 群,通过在表面部位竞争必要的营养物,或者产生如 象大肠杆菌素、酸类、脂类等抑制物,而抑制多数具 有疾病潜能的细菌或真菌生长。 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素,肠道内对药物敏 感的细菌被抑制,破坏了菌群间的拮抗作用,则往 往引起菌群失调症,如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 炎。
• 3.gdT细胞 •
• 分布:黏膜、上皮、外周血。 •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较少,应答较局限。 • 以非MHC的限制性方式识别完整的多肽抗原,还可识 别CD1递呈的非多肽抗原。 • 参与体表皮肤黏膜的免疫防御功能,为抗胞内菌和病 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课件
药物研发的相关思考了解天然免疫系统细胞药物的反应有助于优化药物研发过程。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对天然免疫系统细胞作用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未来这一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
结论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是人体天然防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它们的类型、 功能和应用,对深入了解人体免疫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单核细胞
能够吞噬细胞膜上的异物及微生 物等。
自然杀伤细胞
能够杀葬病毒感染细胞及癌细胞 等。
嗜酸性粒细胞
能够杀伤大多数寄生虫。
好氧菌和厌氧菌杀伤细胞
能够杀葬细菌及真菌等微生物, 并产生许多细胞因子。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的功能
1
引发炎症反应
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来引发炎症反应,进
杀伤感染病原体
2
而吸引更多的免疫细胞加入防御队伍。
1. 文献1 2. 文献2 3. 文献3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 PPT课件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课件将详细介绍它 们的类型、功能及应用,帮助您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
什么是天然免疫系统
天然免疫系统是人体天生具有的免疫反应能力,它能够抑制病原体的扩散, 促进感染的治愈。
为什么需要天然免疫系统细胞
1 早期防御
通过吞噬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或直接
杀死感染的宿主细胞来保护人体免受侵
3
促进组织修复
害。
通过促进血管生成、组织再生等方式来
调控免疫反应
4
帮助受损组织的修复和愈合。
通过释放或抑制免疫分子,调节免疫系 统的反应,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的应用
医疗研究与应用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免疫疗法。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对天然免疫系统细胞作用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未来这一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
结论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是人体天然防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它们的类型、 功能和应用,对深入了解人体免疫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单核细胞
能够吞噬细胞膜上的异物及微生 物等。
自然杀伤细胞
能够杀葬病毒感染细胞及癌细胞 等。
嗜酸性粒细胞
能够杀伤大多数寄生虫。
好氧菌和厌氧菌杀伤细胞
能够杀葬细菌及真菌等微生物, 并产生许多细胞因子。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的功能
1
引发炎症反应
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来引发炎症反应,进
杀伤感染病原体
2
而吸引更多的免疫细胞加入防御队伍。
1. 文献1 2. 文献2 3. 文献3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 PPT课件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课件将详细介绍它 们的类型、功能及应用,帮助您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
什么是天然免疫系统
天然免疫系统是人体天生具有的免疫反应能力,它能够抑制病原体的扩散, 促进感染的治愈。
为什么需要天然免疫系统细胞
1 早期防御
通过吞噬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或直接
杀死感染的宿主细胞来保护人体免受侵
3
促进组织修复
害。
通过促进血管生成、组织再生等方式来
调控免疫反应
4
帮助受损组织的修复和愈合。
通过释放或抑制免疫分子,调节免疫系 统的反应,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的应用
医疗研究与应用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免疫疗法。
天然免疫ppt课件
挥胞毒效应: • 分泌细胞因子:IFN-g增强其胞毒作用,诱导MΦ
活化。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
NK细胞属于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具 有不须事先致敏,不须其它辅助细胞或分子的参与而直接 杀伤靶细胞的功能。
NK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酶造成靶细胞 死亡,也可通过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杀伤靶细胞。
哺乳动物体内存在两种防御素,即a-防御素和b-防御素。
• 2.溶菌酶: 来源于巨噬细胞,存在于各种体液、外分 泌液 和巨噬细
•
胞溶酶体中;能水解细菌胞壁的肽聚糖,使细菌
溶解;可激活补体和促吞噬。
• 3.补体系统 感染早期,抗体尚未产生时,通过 MBL 或旁路激活补
• 体,引起溶菌,发挥第一道防御功能。补体的活性 片段具有趋化
• 1.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 通过黏附、渗出、趋化作用募集和迁移到炎症灶 • 通过甘露糖受体、补体受体、Toll样受体和IgGFcR等
受体识别和吞噬病原体。 • 通过无氧杀伤(乳酸、溶菌酶、乳铁蛋白)和有氧杀
伤(H2O2、氧自由基、NO)机制杀伤病原体。 • 分泌多种炎性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反应
1)血脑屏障:
阻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从血液透入脑组织或脑脊 液,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
婴幼儿因其血脑屏障还未发育完善,故易患脑膜炎或 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
2)血胎屏障:
能阻挡病原微生物由母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但并不妨碍母子间的物质交换。
(二)参与天然免疫的效应细胞及功能
• 参与天然免疫的细胞包括吞噬细胞(中性粒细 胞、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 gdT细胞、B-1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活化。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
NK细胞属于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具 有不须事先致敏,不须其它辅助细胞或分子的参与而直接 杀伤靶细胞的功能。
NK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酶造成靶细胞 死亡,也可通过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杀伤靶细胞。
哺乳动物体内存在两种防御素,即a-防御素和b-防御素。
• 2.溶菌酶: 来源于巨噬细胞,存在于各种体液、外分 泌液 和巨噬细
•
胞溶酶体中;能水解细菌胞壁的肽聚糖,使细菌
溶解;可激活补体和促吞噬。
• 3.补体系统 感染早期,抗体尚未产生时,通过 MBL 或旁路激活补
• 体,引起溶菌,发挥第一道防御功能。补体的活性 片段具有趋化
• 1.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 通过黏附、渗出、趋化作用募集和迁移到炎症灶 • 通过甘露糖受体、补体受体、Toll样受体和IgGFcR等
受体识别和吞噬病原体。 • 通过无氧杀伤(乳酸、溶菌酶、乳铁蛋白)和有氧杀
伤(H2O2、氧自由基、NO)机制杀伤病原体。 • 分泌多种炎性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反应
1)血脑屏障:
阻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从血液透入脑组织或脑脊 液,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
婴幼儿因其血脑屏障还未发育完善,故易患脑膜炎或 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
2)血胎屏障:
能阻挡病原微生物由母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但并不妨碍母子间的物质交换。
(二)参与天然免疫的效应细胞及功能
• 参与天然免疫的细胞包括吞噬细胞(中性粒细 胞、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 gdT细胞、B-1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天然免疫
第十五章
天然免疫
天然免疫/固有免疫 又称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
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功 能。其物质基础为皮肤、粘膜、吞噬细胞、NK细胞、
抗菌分子等。
特 点
先天性(无需抗原刺激)
非特异性(无针对性、作用广泛)
作用在先
无记忆性
适应性免疫应答
又称为特异性免疫应答,指机
体在个体生命过程中,受抗原物质刺激后产生的应
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
概念:主要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一 类能够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调亡细胞表 面某些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PAMP)的受体。 特点:较少多样性;非克隆性表达;快速生物 学反应
分类
固有免疫细胞膜表面的PRR: 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Toll 样受体。
2、诱导和促进炎症反应的CKS(IL-1、IL-6、TNF-α, IL-8,MCP-1等) 3、诱导和增强抗肿瘤作用的CKS(IFN-γ,GM-CSF, TNFα/β、IL-1和IL-12)
固有免疫效应分子
溶菌酶:是一种不耐热的碱性蛋白质,广
泛分布于各种体液、外分泌液和吞噬细胞溶 酶体中。作用于G+胞壁中肽聚糖结构,使之 裂解后溶菌。
免疫调节作用
T细胞
表 面 标 志 : CD2+ 、
CD3+、但多为CD4-、 CD8
-双阴性T细胞。
抗原识别谱为 :HSP、
CD1提呈的脂类Ag,磷
酸化抗原和病毒蛋白
特 征 : TCR 缺 乏 多
样性,抗原识别谱
功能:抗感染、抗肿
瘤、杀伤机制同CTL细
天然免疫
天然免疫/固有免疫 又称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
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功 能。其物质基础为皮肤、粘膜、吞噬细胞、NK细胞、
抗菌分子等。
特 点
先天性(无需抗原刺激)
非特异性(无针对性、作用广泛)
作用在先
无记忆性
适应性免疫应答
又称为特异性免疫应答,指机
体在个体生命过程中,受抗原物质刺激后产生的应
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
概念:主要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一 类能够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调亡细胞表 面某些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PAMP)的受体。 特点:较少多样性;非克隆性表达;快速生物 学反应
分类
固有免疫细胞膜表面的PRR: 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Toll 样受体。
2、诱导和促进炎症反应的CKS(IL-1、IL-6、TNF-α, IL-8,MCP-1等) 3、诱导和增强抗肿瘤作用的CKS(IFN-γ,GM-CSF, TNFα/β、IL-1和IL-12)
固有免疫效应分子
溶菌酶:是一种不耐热的碱性蛋白质,广
泛分布于各种体液、外分泌液和吞噬细胞溶 酶体中。作用于G+胞壁中肽聚糖结构,使之 裂解后溶菌。
免疫调节作用
T细胞
表 面 标 志 : CD2+ 、
CD3+、但多为CD4-、 CD8
-双阴性T细胞。
抗原识别谱为 :HSP、
CD1提呈的脂类Ag,磷
酸化抗原和病毒蛋白
特 征 : TCR 缺 乏 多
样性,抗原识别谱
功能:抗感染、抗肿
瘤、杀伤机制同CTL细
天然免疫系统.ppt
天然免疫分子
识别对象
效应
———————————————————————————————
补体
与细胞及微生物表面的 杀伤靶细胞;
糖及蛋白质共价结合 趋化炎症细胞等
LPS结合蛋白(LBP)
LPS
促进LPS与CD14结合
可溶性CD14
LPS
甘露糖结合蛋白(MBP) 富含甘露糖的糖
促进细胞与LPS结合 致敏微生物;
2)、有氧代谢杀伤机制
(1)呼吸爆发 (2)H2O2-MPO-Cl系统 (3)NO系统
活性氧途径
① 产生超氧离子 O2 + NADPH NADPH 氧化酶 O2- + NADP + H+
② 产生过氧化氢
过氧化物歧化酶
2O2 + 2H2
H2O2 + O2
③ 产生次氯酸
H2O2 + Cl + H+ ④ 产生有机氯胺
作
1、快。早期~96H
1、迟。96H~
用 特
不经克隆扩增分化 2、非特异性
①识别
T、B 经克隆扩增分化 2、特异性 ①识别TCR、BCR、MHC
点
②反应-- 炎症
②效应 Th1、CTL、 Ab
3、无免疫记忆
3、免疫记忆
一、 天然免疫系统的可溶性分子
Soluble Molecule of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指体表分泌液以及血浆和其它体液中能够识别或攻 击病原体的可溶性分子。
(2)、清杂受体:如氧化脂蛋白、阴离子多糖等
2)、间接识别受体:能与调理素结合的受体
调理素(opsonin):C3b、C4b、iC3b、IgG等。
天然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1 什么先天性免疫?
• 先天性免疫:是机体在种系发育进化过程 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天然防御功能, 是经遗传获得,能传给下一代,其作用并 非针对某种病原体故称非特异性免疫,由 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及正常体液和组织免 疫成分构成。
2 先天性免疫由谁执行?
屏障作用 吞噬作用
• 中和作用 • 黏膜免疫作用 • 免疫调理作用 • ADCC作用 • 免疫溶解作用 • 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 用
抗体对外毒素的中和作用
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
返回
返回
免疫调理作用
• 依赖抗体的调理作用
• 依赖补体的调理作用
返回
返回
ADCC效应
返回
抗体与病原微生物的结合,可抑制病原 体的繁殖和运动
补体
• • • • • 补体的概念 补体的组成 补体的特性 补体的激活 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补体的概念
• 补体是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 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
补体的发现
Jules Bodet (1870-1961), Discoverer of Complement 1894 Bordet 发现绵羊抗 霍乱血清能够溶解霍乱弧 菌,加热56° C 30 min 阻止其活性;加入新鲜非 免疫血清可恢复其活性。 Ehrlich 在同时独立发现 了类似现象,将其命名为 补体(Complement)
抗感染免疫
制作 微生物教研室
教学目标
• 能叙述机体抗感染免疫的构成因素。 • 能简述补体的特点及生物学作用。 • 能简述抗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 免疫的要点。
抗感染免疫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机体抗感染免疫因素 抗细菌、真菌感染免疫 抗病毒免疫 抗寄生虫免疫
1 什么先天性免疫?
• 先天性免疫:是机体在种系发育进化过程 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天然防御功能, 是经遗传获得,能传给下一代,其作用并 非针对某种病原体故称非特异性免疫,由 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及正常体液和组织免 疫成分构成。
2 先天性免疫由谁执行?
屏障作用 吞噬作用
• 中和作用 • 黏膜免疫作用 • 免疫调理作用 • ADCC作用 • 免疫溶解作用 • 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 用
抗体对外毒素的中和作用
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
返回
返回
免疫调理作用
• 依赖抗体的调理作用
• 依赖补体的调理作用
返回
返回
ADCC效应
返回
抗体与病原微生物的结合,可抑制病原 体的繁殖和运动
补体
• • • • • 补体的概念 补体的组成 补体的特性 补体的激活 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补体的概念
• 补体是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 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
补体的发现
Jules Bodet (1870-1961), Discoverer of Complement 1894 Bordet 发现绵羊抗 霍乱血清能够溶解霍乱弧 菌,加热56° C 30 min 阻止其活性;加入新鲜非 免疫血清可恢复其活性。 Ehrlich 在同时独立发现 了类似现象,将其命名为 补体(Complement)
抗感染免疫
制作 微生物教研室
教学目标
• 能叙述机体抗感染免疫的构成因素。 • 能简述补体的特点及生物学作用。 • 能简述抗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 免疫的要点。
抗感染免疫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机体抗感染免疫因素 抗细菌、真菌感染免疫 抗病毒免疫 抗寄生虫免疫
《天然免疫》课件
适应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人体对病原体特异 性、记忆性的防御机制,它由T淋巴 细胞和B淋巴细胞介导,具有高度特 异性。
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记忆功能,一旦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能够更快 、更有效地启动防御反应。
适应性免疫应答通过抗原识别、淋巴 细胞活化、细胞因子分泌等过程,产 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或淋 巴细胞,从而清除病原体。
防御能力
天然免疫是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一 道防线,具有广谱的防御能力。
天然免疫的特点
01
02
03
先天性
天然免疫是先天具备的, 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快速反应
天然免疫反应速度快,能 够在病原体侵入后迅速启 动防御机制。
广谱性
天然免疫能够抵御多种病 原体的侵入,不局限于某 一特定病原体。
天然免疫的重要性
防止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概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和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类型
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
天然免疫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天然免疫系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识别和清除受损或异常细胞 ,防止自身免疫反应的过度激活。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两者相互协调,共同 发挥免疫作用。
免疫细胞
T淋巴细胞
包括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T细胞 和调节性T细胞等,在适应性免
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B淋巴细胞
负责产生特异性抗体,介导体液 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
能够摄取、加工并呈递抗原,激 活T细胞和B细胞。
04
天然免疫与疾病
免疫学-第十五章 天然免疫31页PPT文档
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的作用时相
• 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0-4小时) 体表屏障:阻止病原微生物的粘附。 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激活补体旁路途径。
• 早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4-96小时) 吞噬细胞活化 吞噬功能增强。 分泌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 ① 免疫效应分子进入感染部位 ;② 吸引招募吞噬细胞 ; ③ 激活NK细胞、TCRγδT细胞。
(4)炎性介质 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1,6,8,IFN-γ)可致炎、致 热、促进肝脏合成急性期反应蛋白、趋化和激活吞噬细胞及 其他免疫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及胞毒作用。
活性氧和NO参与对病原体的杀伤。 脂质介质(如前列腺素、PAF等)参与炎症反应,利于 局限病原体及炎性细胞向炎症灶的渗出。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关系
固有免疫应答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巨噬细胞既是 固有免疫细胞,又是APC,在发挥固有免疫时,同时也 启动了抗原加工提呈过程。
固有免疫应答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通过表面PRR对不同种类病原体识别,可启动不同 类型特异免疫应答。如巨噬细胞受胞内寄生菌刺激可产 生IL-12和IFN-γ为主的CK,诱导初始T→Th1释放IL-2、 IFN-γ等 →诱导活化Th和CTL产生细胞免疫应答。而 NKT和肥大细胞受某些寄生虫刺激可产生IL-4 ,诱导初 始T→Th2,最终以体液免疫效应为主。
趋化因子
吞 噬 细 胞 的 趋 化 作 用
抗原呈递作用
吞噬并杀伤 病L-1 IL-6 IL-8 IL-12 TNF-α GM-CSF
溶菌酶 弹性纤维蛋白酶 酯酶 胶原蛋白酶 酸性水解酶 赖氨酸酶
杀伤 肿瘤细胞
其它因子
前列腺素 补体成分 白三烯 纤维蛋白 结合蛋白 凝血因子
最新免疫课件固有免疫系统及免疫应答
成熟DC
表面有许多树突样突起,高表达MHC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 粘附分子,抗原提呈能力显著增强;低表达模式识别受体, 识别、摄取和加工外源性抗原的能力较弱。外周免疫器官T 细胞区的并指状DC。
26
存在于淋巴滤泡 不属于DC
并指状树突细胞 (interdigitating DC)
滤泡树突细胞
(folicular DC, FDC)
– Monocyte (blood) – Kupffer cells (liver) – Microglia (brain) – Alveolar macrophages (lung)
11
单核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体积较大,蹄状 高尔基体发达、线粒体丰富 腹腔巨噬细胞粘附于玻璃
核(普通光镜)
、胞浆颗粒明显(透射电镜) 表面(扫描电镜)
30
DC的抗原提呈作用
D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31
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SR):识别衰老、损伤 细胞表面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凋亡细胞表面的磷脂酰 丝氨酸、G-菌脂多糖和G+菌磷壁酸等阴离子聚合体。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 识别多种病原体 独有的、保守的分子结构,目前已发现11种。
LPS/LBP
CD14
IL-1, 8, MCP-1, TNF
CD16a(FcgR III A) CD32 (FcgR II) CD64 (FcgR I)
补体
调理吞噬
CD35
(CR1)
CD11b/CD18 (CR3)
CD11c/CD18 (CR4)
表面有许多树突样突起,高表达MHC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 粘附分子,抗原提呈能力显著增强;低表达模式识别受体, 识别、摄取和加工外源性抗原的能力较弱。外周免疫器官T 细胞区的并指状DC。
26
存在于淋巴滤泡 不属于DC
并指状树突细胞 (interdigitating DC)
滤泡树突细胞
(folicular DC, FDC)
– Monocyte (blood) – Kupffer cells (liver) – Microglia (brain) – Alveolar macrophages (lung)
11
单核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体积较大,蹄状 高尔基体发达、线粒体丰富 腹腔巨噬细胞粘附于玻璃
核(普通光镜)
、胞浆颗粒明显(透射电镜) 表面(扫描电镜)
30
DC的抗原提呈作用
D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31
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SR):识别衰老、损伤 细胞表面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凋亡细胞表面的磷脂酰 丝氨酸、G-菌脂多糖和G+菌磷壁酸等阴离子聚合体。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 识别多种病原体 独有的、保守的分子结构,目前已发现11种。
LPS/LBP
CD14
IL-1, 8, MCP-1, TNF
CD16a(FcgR III A) CD32 (FcgR II) CD64 (FcgR I)
补体
调理吞噬
CD35
(CR1)
CD11b/CD18 (CR3)
CD11c/CD18 (CR4)
博士生课程固有免疫模式识别ppt课件
复习
Innate Immunity
机体在种系发生和进化 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 天然免疫防御功能,构 成机体抵御病原生物入 侵的第一道防线.
monocyte macrophage
bacteria
The most ancient defense
Physical & chemical barriers and cellular line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 :是病原微 生物(尤其是原核生物)表面存在一些人体所没有的,但可为 许多相关微生物所共享、结构恒定、进化保守的分子结构。
PAMP的特征
1.通常为病原微生物所特有,乃天然免疫系统区分“自己”与“非己(微生
stimulating
Liver: synthesis of APR proteins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C-reactive protein & Mannose-binding lectin/MBL & Serum amyloid protein/SAP & fibrinogen)
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
固有免疫细胞表面、内体、溶酶体、细胞质中、可识
别一种或多种PAMPs或DAMPs的识别分子。
可溶性:体液和血液
甘露聚糖凝集素(MBL) C反应蛋白(CRP)
血清淀粉样蛋白 (SAP) 脂多糖结合蛋白(LBP)
PRR
C反应蛋白等(CRP)
补体
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 细胞因子和免疫相关细胞表面分子
Innate Immunity
机体在种系发生和进化 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 天然免疫防御功能,构 成机体抵御病原生物入 侵的第一道防线.
monocyte macrophage
bacteria
The most ancient defense
Physical & chemical barriers and cellular line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 :是病原微 生物(尤其是原核生物)表面存在一些人体所没有的,但可为 许多相关微生物所共享、结构恒定、进化保守的分子结构。
PAMP的特征
1.通常为病原微生物所特有,乃天然免疫系统区分“自己”与“非己(微生
stimulating
Liver: synthesis of APR proteins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C-reactive protein & Mannose-binding lectin/MBL & Serum amyloid protein/SAP & fibrinogen)
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
固有免疫细胞表面、内体、溶酶体、细胞质中、可识
别一种或多种PAMPs或DAMPs的识别分子。
可溶性:体液和血液
甘露聚糖凝集素(MBL) C反应蛋白(CRP)
血清淀粉样蛋白 (SAP) 脂多糖结合蛋白(LBP)
PRR
C反应蛋白等(CRP)
补体
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 细胞因子和免疫相关细胞表面分子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几乎所有TLR均可单独或共同识别多种结构不同的 配体,某些TLR(TLR4)则须依赖于辅助蛋白才能 识别相应配体。
* TLR与相应配体结合启动胞内信号转导介导多 种生物学效应。
Toll 分子的发现与命名:Toll分子最初是作为建 立早期果蝇胚胎背侧-腹侧轴途径中的关键成 员而发现的,发现Toll基因的缺失导致所有杂 合子果蝇胚胎不能孵化。
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又称固有免疫 是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免疫 防御功能。
特点: 1. 作用范围广, 不针对特定抗原; 2. 先天获得, 出生后即具备
获得性免疫(adaptive/acquired immunity): (又称特异性免疫) 指出生后通过与抗原物质接触后所产生的一 系列防御功能。
Toll表达于所有的淋巴组织中,在外周血白细胞中表 达水平最高,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及树 突状细胞都表达TLR mRNA。此外,脂肪细胞、小肠 上皮细胞和皮肤内皮细胞也表达TLR, TLR是防御 微生物侵入的“哨兵” 。
TLR1:
分布于各类免疫细胞;
TLR2、TLR4、TLR5:分布于除T、B、NK外的免疫细
天然免疫识别模式
—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天然免疫系统成分可识别自己与异己,仅对病原 体应答,其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具以下特征: 1.病原相关分子只由病原微生物产生, 宿主细胞不产 生。
2.被天然免疫系统所识别的这些结构往往对微生物的 生存或致病性势必不可少的。
3.病原相关分子为宿主天然免疫细胞泛特异性识别的 分子基础,是由一群或一类微生物所共同具有的恒 定的结构。
几类重要的PRR:MBL、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 体、Toll样受体
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
分泌型受体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MBL) 胞膜受体:
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 “清道夫”受体
TLR Fc受体和补体受体 胞内受体
NOD 视黄酸诱导基因样受体(RIG-1 like receptor, RLR)
(Toll like receptor, TLR)
Toll样受体
(Toll-like receptor, TLR)
定义: 为一家族分子,因其胞外段与一种果蝇蛋白
Toll同源而得名,在免疫应答的诱导和炎性反应中 发挥重要作用,现已发现十余种。
TLR的生物学特征:
* TLR识别的配体均属于保守的PAMP,并向机体 提供微生物感染的信号;
胞;
TLR3:
表达于幼稚的树突状细胞;
* 病原相关识别模式 * 模式识别受体 * 天然免疫识别自己和异己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
一类或一群特定的微生物病原体(及 其产物)共有的某些非特异性、高度保 守的分子结构,可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 所识别。包括:脂多糖(LPS)、磷壁 酸(LTA)、肽聚糖(PGN)、甘露糖、 细菌DNA、双链RNA和葡聚糖等。
三、Toll样受体
Toll样受体
属于先天免疫,TLR是防御微生物侵入的“哨兵”。 toll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系统是所有多细胞生物的最古老 的防御系统。
Toll 受体与CD14, IL-1R等同属富亮氨酸蛋白家族, 属于 PRR,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即模式识别受体 。
细胞及其功能的发现。
一、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天然免疫的识别机制
三、Toll样受体 四、NOD受体 五、天然免疫细胞 六、天然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一、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屏障结构 参与天然免疫的细胞 参与天然免疫的分子 防御素/抗菌肽 溶菌酶 补体 炎性介质
屏障结构
体表屏障:物理、化学、生物屏障 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
模式识别受体 PRR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定义:一类主要表达于天然免疫细胞表面、非克 隆性分布、可识别一种或多种PAMP的识别分子。
PRR的生物学特征:
* 较少多样性;
* 非克隆性表达:同一类型细胞(如巨噬细胞)表 达的PRR具有相同的特异性。
* 介导快速的生物学反应,无需细胞增殖。
1997年, 第一个与果蝇Toll蛋白同源的人Toll分子 首次得到证实,因其是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因而又称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 TLR)。
至今为止,人类TLRs发现了13个家族成员,即 hTLR1~13。
(一) TLRs家族成员、组织分布 表达及结构特点
组织分布表达:
天然免疫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免
NK、gdT、B-1、NKT 、肥大细胞
疫
膜式识别受体: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TLR 体液中的抗菌物质:补体、防御素、炎性介质、
防
MBL
御
黏膜免疫系统
适应性免疫 体液免疫:抗毒素、抗菌抗体、抗病毒抗体
细胞免疫
CTL TDTH及其释放的CK
二、天然免疫的识别机制
病原体甘
露糖残基 /GlcNAc残 基
C4 --→C4a + C4b
↑
↓
MASP --→ C4b2b(C3转化酶)
↓
↑
C2 --→C2a + C2b
膜型PRR:内吞型PRR
• 甘露糖受体:特异性识别 微生物细胞壁糖蛋白和糖脂 末端的甘露糖和岩藻糖残基, 介导吞噬细胞吞噬。
• 清道夫受体:识别并与细 菌细胞壁某些组分结合,有 效地清除血循环中的细菌。
分泌型PRR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MBL)
*属于肝脏合成的急性期 反应蛋白
*识别并结合G-/G+菌、酵 母菌、某些病毒等表面的 甘露糖
*激活MBL补体途径,发 挥调理、致炎作用。
Lectin(凝集素)途径 MBL(mannan-binding lectin)途径
MBL/
ficolin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hase of Immune Response
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布鲁斯·巴特勒(Bruce A. Beutler)、朱尔斯·霍夫曼( Jules A. Hoffmann),表彰他们
在先天免疫方面的发现;
拉尔夫·斯坦曼(
Ralph M. Steinman),表彰
他对获得性免疫中树突
* TLR与相应配体结合启动胞内信号转导介导多 种生物学效应。
Toll 分子的发现与命名:Toll分子最初是作为建 立早期果蝇胚胎背侧-腹侧轴途径中的关键成 员而发现的,发现Toll基因的缺失导致所有杂 合子果蝇胚胎不能孵化。
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又称固有免疫 是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免疫 防御功能。
特点: 1. 作用范围广, 不针对特定抗原; 2. 先天获得, 出生后即具备
获得性免疫(adaptive/acquired immunity): (又称特异性免疫) 指出生后通过与抗原物质接触后所产生的一 系列防御功能。
Toll表达于所有的淋巴组织中,在外周血白细胞中表 达水平最高,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及树 突状细胞都表达TLR mRNA。此外,脂肪细胞、小肠 上皮细胞和皮肤内皮细胞也表达TLR, TLR是防御 微生物侵入的“哨兵” 。
TLR1:
分布于各类免疫细胞;
TLR2、TLR4、TLR5:分布于除T、B、NK外的免疫细
天然免疫识别模式
—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天然免疫系统成分可识别自己与异己,仅对病原 体应答,其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具以下特征: 1.病原相关分子只由病原微生物产生, 宿主细胞不产 生。
2.被天然免疫系统所识别的这些结构往往对微生物的 生存或致病性势必不可少的。
3.病原相关分子为宿主天然免疫细胞泛特异性识别的 分子基础,是由一群或一类微生物所共同具有的恒 定的结构。
几类重要的PRR:MBL、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 体、Toll样受体
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
分泌型受体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MBL) 胞膜受体:
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 “清道夫”受体
TLR Fc受体和补体受体 胞内受体
NOD 视黄酸诱导基因样受体(RIG-1 like receptor, RLR)
(Toll like receptor, TLR)
Toll样受体
(Toll-like receptor, TLR)
定义: 为一家族分子,因其胞外段与一种果蝇蛋白
Toll同源而得名,在免疫应答的诱导和炎性反应中 发挥重要作用,现已发现十余种。
TLR的生物学特征:
* TLR识别的配体均属于保守的PAMP,并向机体 提供微生物感染的信号;
胞;
TLR3:
表达于幼稚的树突状细胞;
* 病原相关识别模式 * 模式识别受体 * 天然免疫识别自己和异己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
一类或一群特定的微生物病原体(及 其产物)共有的某些非特异性、高度保 守的分子结构,可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 所识别。包括:脂多糖(LPS)、磷壁 酸(LTA)、肽聚糖(PGN)、甘露糖、 细菌DNA、双链RNA和葡聚糖等。
三、Toll样受体
Toll样受体
属于先天免疫,TLR是防御微生物侵入的“哨兵”。 toll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系统是所有多细胞生物的最古老 的防御系统。
Toll 受体与CD14, IL-1R等同属富亮氨酸蛋白家族, 属于 PRR,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即模式识别受体 。
细胞及其功能的发现。
一、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天然免疫的识别机制
三、Toll样受体 四、NOD受体 五、天然免疫细胞 六、天然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一、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屏障结构 参与天然免疫的细胞 参与天然免疫的分子 防御素/抗菌肽 溶菌酶 补体 炎性介质
屏障结构
体表屏障:物理、化学、生物屏障 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
模式识别受体 PRR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定义:一类主要表达于天然免疫细胞表面、非克 隆性分布、可识别一种或多种PAMP的识别分子。
PRR的生物学特征:
* 较少多样性;
* 非克隆性表达:同一类型细胞(如巨噬细胞)表 达的PRR具有相同的特异性。
* 介导快速的生物学反应,无需细胞增殖。
1997年, 第一个与果蝇Toll蛋白同源的人Toll分子 首次得到证实,因其是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因而又称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 TLR)。
至今为止,人类TLRs发现了13个家族成员,即 hTLR1~13。
(一) TLRs家族成员、组织分布 表达及结构特点
组织分布表达:
天然免疫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免
NK、gdT、B-1、NKT 、肥大细胞
疫
膜式识别受体: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TLR 体液中的抗菌物质:补体、防御素、炎性介质、
防
MBL
御
黏膜免疫系统
适应性免疫 体液免疫:抗毒素、抗菌抗体、抗病毒抗体
细胞免疫
CTL TDTH及其释放的CK
二、天然免疫的识别机制
病原体甘
露糖残基 /GlcNAc残 基
C4 --→C4a + C4b
↑
↓
MASP --→ C4b2b(C3转化酶)
↓
↑
C2 --→C2a + C2b
膜型PRR:内吞型PRR
• 甘露糖受体:特异性识别 微生物细胞壁糖蛋白和糖脂 末端的甘露糖和岩藻糖残基, 介导吞噬细胞吞噬。
• 清道夫受体:识别并与细 菌细胞壁某些组分结合,有 效地清除血循环中的细菌。
分泌型PRR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MBL)
*属于肝脏合成的急性期 反应蛋白
*识别并结合G-/G+菌、酵 母菌、某些病毒等表面的 甘露糖
*激活MBL补体途径,发 挥调理、致炎作用。
Lectin(凝集素)途径 MBL(mannan-binding lectin)途径
MBL/
ficolin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hase of Immune Response
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布鲁斯·巴特勒(Bruce A. Beutler)、朱尔斯·霍夫曼( Jules A. Hoffmann),表彰他们
在先天免疫方面的发现;
拉尔夫·斯坦曼(
Ralph M. Steinman),表彰
他对获得性免疫中树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