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出口现状及前景
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发展态势及对策分析

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发展态势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有色金属是我国的重要资源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也直接受到了影响。
了解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态势及面临的挑战,对于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有色金属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广泛出口到世界各地。
随着全球市场的变化和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深入研究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于促进我国有色金属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发展态势及面临挑战的分析,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有色金属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我国有色金属贸易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和发展态势,探讨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的良性发展,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和增长,推动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进一步完善我国有色金属贸易政策,提高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2. 正文2.1 我国有色金属进口贸易现状分析我国有色金属进口贸易一直处于较大规模和复杂多变的状态。
随着国内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有色金属进口贸易规模稳步增长。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色金属进口量从2010年的XX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XX万吨,增长了XX%。
2023年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你可能感爱好的关于进出口的讨论报告:2022-2022年中国预缩机进出口行业市场进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猜测报2022-2022年预缩机进出口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讨论报告2022-2022年中国日用化学品进出口行业市场进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2022-2022年日用化学品进出口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讨论报告2022-2022年中国技术进出口业务行业市场进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猜测查看更多报告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一、202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特点202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连续第四年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
其中,出口增长28.4%,进口增长17.6%,外贸总额在全球排名稳居第三位。
202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是:1.加工贸易增长速度依旧领先。
2022年,我国一般贸易增长21%,其中,出口增长29.3%,进口增长12.7%;加工贸易增长25.3%,高于一般贸易增速4.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27%,进口增长23.6%。
这说明国内产品对海外市场依靠度提高,对国际原料进口的需求下降。
2.机电产品出口增势不减。
2022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4267亿美元,增长32%;占全年出口总值的56%。
其中,机械及设备出口1497亿美元,增长26.7%;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1723亿美元,增长32.9%。
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持续。
202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2182亿美元,增长31.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已达到28.6%。
4.传统大宗商品出口未受大的影响。
2022年,我国的贸易摩擦依旧集中在传统商品领域,但其出口仍较快增长。
其中,服装出口739亿美元,增长19.9%;纺织品出口411亿美元,增长22.9%;鞋类出口190亿美元,增长25.3%;塑料制品出口113亿美元,增长22.9%;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73亿美元,增长17.2%。
浅析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析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越来越重要。
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国际贸易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我国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前景。
1. 外贸总体状况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外贸总额占GDP比重也已达到30%以上。
这一数字在不断增长,显示出我国外贸的发展势头良好。
2. 外贸部门结构我国外贸是由政府管理的,目前外贸总局直接管理的中国进出口总公司已经被分拆为独立的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外贸发展银行等机构,而进出口贸易企业主要由国有和民营企业组成。
此外,我国的外贸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境电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跨境电商的份额逐渐上升。
3. 特殊贸易线中国还设置了一些特殊贸易线,包括保税区、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等。
这些特殊贸易线为外贸提供了一些政策优惠和专门的贸易环境,有助于进一步推进进出口贸易。
4. 贸易伙伴当前,中国的贸易伙伴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和拉美等区域。
其中,亚洲国家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占据了我国贸易总额的近60%。
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而欧盟则是我国最大的贸易集团。
5. 外贸进出口形势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也在不断发展,虽然外贸总体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进出口额稳居世界前列。
此外,我国对外投资也在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建立自己的品牌和渠道。
6. 国际贸易前景我国国际贸易前景广阔,这与其自身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形势都有关。
目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一些需求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问题,但我国仍然可以在其内部市场拓展、加快服务业发展、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民生保障等方面寻求发展机会。
此外,跨境电商和新商业模式也提供了新的机遇。
综上所述,我国国际贸易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与其贸易伙伴的关系也在不断深化。
在以后的发展中,我国还需要加强贸易结构优化、探索新的市场增长点、增强自身品牌影响力等方面来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
外贸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外贸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一、外贸行业的背景外贸行业,也被称为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贸行业已经成为推动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当前,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不断推进,对外贸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外贸行业的现状1. 国际贸易量稳步增长近年来,全球贸易总量稳步增长。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数据,2019年全球商品贸易总量达到18.8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1%。
尽管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单边主义倾向的挑战,但国际贸易仍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
2. 中国外贸规模居全球前列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外贸规模一直居于全球前列。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1.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
中国对外贸易稳步增长,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3. 外贸结构不断优化随着中国外贸的发展,外贸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中国的出口产品已从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转向中高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也加大了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不断扩大进口规模,提高了外贸结构的多元化程度。
三、外贸行业的挑战1.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不断抬头,各国普遍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如关税提升、贸易壁垒加强等,导致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外贸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可能影响到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2. 全球供应链的调整近年来,一些企业纷纷调整全球供应链布局,以减少对特定国家的依赖性。
例如,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一些企业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
全球供应链的调整给外贸行业带来了挑战,需要及时应对和调整。
四、外贸行业的趋势1. 网上贸易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上贸易成为外贸行业的新趋势。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可以直接与全球买家进行贸易,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中间环节,促进了贸易的便利化和便捷化。
国际贸易进出口数据分析与市场前景

国际贸易进出口数据分析与市场前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进出口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对全球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国际贸易市场的前景。
一、全球进出口趋势分析1. 全球进口总额趋势从全球进口总额的趋势来看,自2010年以来,全球进口总额一直在增长,2019年为18.7万亿美元。
其中,2018年至2019年全球进口总额增长了2.7%。
然而,2020年全球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进口总额出现下降。
2. 全球出口总额趋势从全球出口总额的趋势来看,自2010年以来,全球出口总额一直在增长,2019年为19.5万亿美元。
2018年至2019年,全球出口总额增长了0.2%。
然而,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出口总额产生了严重影响。
3. 全球主要进口商品分析全球主要进口商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汽车、电视和电影、计算机和通信设备、药品等。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依然是全球主要进口商品之一,但在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替代性能源可能会逐渐代替石油和天然气。
4. 全球主要出口国分析全球主要出口国包括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贡献了18.4%的全球出口量。
未来,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将会更加重要。
二、未来国际贸易市场的前景1.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贸易活动。
未来,电子商务将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之一。
2. 各国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些国家开始对贸易保护主义采取更加严格的态度。
这将导致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同时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 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在保护主义的背景下,各国也在不断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2018年,全球多个国家签订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尽管美国已退出该协定,但其他国家仍将在推进贸易自由化方面继续努力。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合理度分析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合理度分析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是贸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进出口商品的结构现状及其合理度进行分析。
一、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1.出口商品结构现状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主要由加工贸易为主导,以电子产品、纺织品、服装、机械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等为主要出口商品。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中国出口额达到2.5万亿美元,其中电子产品出口额占比最大,达到29.2%;纺织品出口额为12.3%;服装出口额为6.6%;机械设备出口额为9.6%;交通运输设备出口额为7.9%。
2.进口商品结构现状中国的进口商品结构主要以资源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为主。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中国进口额达到 2.1万亿美元,其中原油、天然气、铜、铁矿石等资源产品为主要进口商品,占比较大;高技术产品如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和汽车等也占有一定比重。
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首先,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度较高,如电子产品和纺织品等。
这些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有限。
其次,对资源消耗型产品的出口较多,这对于国内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压力。
此外,由于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不足,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度,中国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中国的进口商品结构相对较合理。
首先,对资源产品的进口符合国内产业需求,有助于增加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其次,对高技术产品的进口有助于国内企业学习和吸收先进技术,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此外,通过进口高品质的机械设备和零部件,可以提高国内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进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度,中国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拓展进口渠道,降低进口关税和贸易壁垒,吸引更多优质产品的进口,提高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需求。
2022年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2022年外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2022年外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可以从2022年运行数据来体现,2022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9.56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9%。
下文是我整理的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2022年外贸行业进展前景分析具体内容。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10月出口连续了9月的负增长态势,显示出当前外贸回稳的基础依旧不坚固。
2022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同比仍旧下降,但从季度状况看,呈现逐季回稳向好态势。
其中,第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分别下降7.2%、6.3%和8.3%;其次季度,进出口、进口值分别下降0.2%和1.3%,出口值增长0.6%;第三季度,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分别增长1.1%、0.4%和2.1%,底部企稳的迹象逐步显现。
从贸易主体来看,民营企业成为出口的主力军,在我国外贸进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当前外贸增长最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还是来自外部。
商务部外贸司相关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2022年是外部需求的分水岭,2022年之后全球贸易增速仅为全球GDP的60%。
世界贸易组织(WTO)近期下调2022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猜测至1.7%,连续五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同时也是今年以来最低的猜测。
支撑外贸持续反弹的基础尚不坚固。
首先表现在目前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旧严峻简单,影响我国外贸进展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连续低迷增长态势,全球需求仍旧呈现疲态;外贸增长空间受到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的不利影响,发达经济体中高端制造业回流,以及新兴经济体中低端制造业崛起,都对我国出口产生挤压;全球贸易爱护主义抬头,我国贸易环境蒙受贸易摩擦加剧的危急。
外贸行业进展前景:外贸行业亟需加快转型人民币贬值对于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有肯定作用,选购商用同样的总价,可以在中国选购到更多的商品,必定会更多地选择中国商品。
但值得留意的是,从长期来看,这部分由汇率产生的利润很简单被国外选购商计提,从而抵消了人民币贬值对企业带来的好处。
中国外贸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外贸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中国外贸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贸易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国外贸的现状和趋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中国外贸的现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1.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
其中,出口总额为17.2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进口总额为14.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6%。
对外贸易总顺差达到2.92万亿元人民币。
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的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如电子产品、纺织品、玩具等,而进口商品则以原材料、能源、机电设备和高技术产品为主。
从贸易伙伴来看,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欧盟、东盟、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2019年,中国自美国进口总额为2.0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6%;自欧盟进口总额为2.1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自东盟进口总额为2.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自日本进口总额为1.6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自韩国进口总额为1.3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
二、中国外贸的趋势1.外贸转型升级。
中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多为低附加值产品,未来将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品质和服务水平等方式,逐渐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
同时,中国将积极拓展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推动服务业开放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贸易结构优化。
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提升,未来中国的出口将更加注重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鼓励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绿色环保产品、智能制造产业等。
同时,中国也将加强对进口商品的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监管和管理。
3.多元化贸易伙伴。
中国未来将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合作,如中亚、南亚、非洲等地区,增加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和贸易往来。
同时,中国也将深化与欧美等传统经济体的经贸合作,建立更加开放、透明、互利的贸易关系。
4.市场准入更加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进出口现状及前景摘要根据我国进出口产业结构现状,客观分析我国进出口产品市场构成;解读其在产品开发、加工制作以及出口贸易的特点,从中正确解析我国现在进出口贸易现状。
并且根据当前发达国家的成熟贸易模式,在我国目前的国际贸易模式的基础之上,思考如何规范合理的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策略、如何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如何实现更好的规划我国将来的国际贸易战略,使我国国际进出口贸易更好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国际贸易AbstractAccording to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China import and export products, objectively analyze the market, Reading in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manufacture and export trade of China, correct analy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now.An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mature trade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China, the thinking mode based on how to regulate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China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of how to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how to realize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our future better planning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strategy,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et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ter and faster.Keywords: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dustrial structure;The international trade目录摘要ⅡAbstract Ⅲ1 我国进出口市场产业结构 21.1 我国目前进口市场的产品构成 21.2 我国目前出口市场的产品结构 32 目前国际市场概况 42.1 国际贸易成熟的发达国家进出口产品结构 42.2 我国目前的进出口现状及问题 43 我国要如何应对发展进行改变73.1 如何规划我国的国际贸易战略73.2 如何规范合理的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市场9参考文献111我国进出口市场产业结构1.1我国目前的进口市场产品构成2005 2006 2007 2008 2009.1-3总值6601.18 7916.14 9558.18 11330.86 1831.99初级产品1477.10 1871.41 2429.78 3627.76 492.89食品及活动物93.88 99.97 114.97 140.50 30.44饮料及烟类7.82 10.41 14.02 19.20 2.67非食用原料702.12 831.64 1179.09 1672.08 266.2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639.57 890.02 1048.26 1691.09 181.31动、植物油脂及蜡33.70 39.38 73.44 104.88 12.25工业制成品5124.09 6044.72 7128.41 7703.11 1339.10化学品及有关产品777.42 870.79 1074.99 1191.95 213.0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811.59 869.60 1028.67 1071.59 194.67机械及运输设备2906.28 3571.08 4125.08 4419.18 772.21杂项制品608.72 712.95 875.04 976.19 152.38未分类的其他商品20.08 20.30 24.65 44.20 6.78(2005年-2009年中国进口主要商品结构表)由上图可知我国从2005年到2009年进口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进口总量逐年增加。
其中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较初级产品高。
5(2005年-2009年3月)年中工业制成品的总额约占进口商品总额的73%,而初级产品约占25%。
我国进口商品多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是我国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增长率要小于对初级产品的进口增长率,可见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不再单单的进口工业品,而是进口资源能源性产品开始不断发展。
我国进口结构的逐步变化,说明我国的自主生产力已经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和改进。
我国进口产品的的结构在不断的优化和完善。
1.2我国目前出口市场的产品结构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外出口贸易,都是在一定的出口商品结构中进行的。
从总体而言,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出口商品在整个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它是反映一国工农业发展水平,资源状况以及对外贸易政策方面的指标。
依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按附加值的高低,可将一国的出口商品划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初级产品附加值低,创汇能力较差。
工业制成品附加值较高,具有较强的创汇能力。
工业制成品按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三大生产要素在产业经济活动中的结合方式和密集程度来划分,通常可以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种。
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221.2亿美元。
其中,出口762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 %;进口660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6%;全年贸易顺差达到1018.8亿美元。
据海关统计,2006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额为2263.1亿美,其中,出口1191.5亿美元,同比增长25.4%。
我国在入世后,出口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与2001年入世之初的出口总额2661.5亿美元相比翻了几番,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出口总额在世界上的排名从2001年的第6位上升到了2004年的第3位,成绩可喜。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贸易大国并非贸易强国。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业附加值不高,而且传统的优势产业受到国际市场影响比较大,人均外贸额还不到850美元,更远低于世界人均外贸额近2400美元的水平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贸出口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出口额从1980年的193.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7620.0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我国外贸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主要是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向以制成品为主,1981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首次超过初级产品,随后工业制成品出口发展迅速,1995年工业制成品比重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85%以上,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接近1:6,而2005年这一比例接近1:14,成功地实现了出口产品结构由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2发达国家成熟的贸易模式2.1国际贸易成熟的发达国家进出口产品结构2.1.1虽然我国进出口贸易近年来迅速发展,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大国,但我国的贸易成熟度还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结构高级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国际市场的贸易高级化表现在货物贸易的商品结构的高级化和服务贸易的商品结构的高级化。
首先,国际货物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技术因素在国际货物贸易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电子产业、海洋及微生物技术、太空航天技术、环境保护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产业及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的比重直线上升,并使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国际货物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趋势。
在国际技术贸易增长的同时,技术贸易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向着知识型、信息型等软件技术方面倾斜。
以微电子技术为例,其产品及与其相关的办公信息设备类商品的增长速度2003年高达31%,其力度超过历来唱“主角”的化工、汽车、纺织、服装等主要出口商品,在世界贸易组织划分的11大类商品中增幅最大。
2.1.2国际服务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就一直在60%以上。
在国际服务贸易规模和速度迅猛发展的同时,服务贸易商品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同世界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呈正相关态势。
二战以后,由于第三次产业革命,电讯金融以及各种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得以迅速崛起并快速进入服务贸易领域,。
从而使得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原有的运输,旅游及其他服务中,运输服务比重下降。
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金融,信息服务业在新的世界服务贸易的构成中,国际运输服务占38.5%,国际旅游占28.2%。
其他服务占30.8%。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种结构已经发生变化。
截止2003年,国际运输服务比重由38.5%下降到27%国际旅游的比重由28.2%上升到31.9%,其他服务的比重由30.8%上升到41.1%。
金融服务,电信服务业的增长率为7%,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正体现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商品结构高级化趋势。
近年来,在国际服务贸易构成中,运输和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所占比重相对下降,通讯、保险、广告、租赁、管理等新型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数据处理、咨询等知识含量较高的服务行业发展更快,使服务贸易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2.2我国目前的进出口现状及问题目前,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新兴服务业市场大部分为发达国家所垄断,他们占据了服务贸易3/4的份额。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国,在电信、数据处理、银行、保险等新兴服务贸易行业有明显优势,其服务行业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的近1/5。
世界服务贸易的其他份额也大部分为经合组织(OECD)成员所占据。
而发展中国家则由于受经济整体水平的制约,其服务贸易内容主要局限在旅游、国际工程承包、一般劳务输出等旅游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传统劳动密集型项目上。
显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结构变化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而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同时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势必会在复杂的国际市场中步履维艰。
2007年底中国对外贸易总规模高达2173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9558亿美元,全年贸易顺差达到2662亿美元。
连续数年的外贸高速增长不仅为中国积累的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同时也造成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大,物价水平不断攀升,贸易摩擦和纠纷不断等一系列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