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知识点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一地质灾害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质灾害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质灾害知识点总结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壳内外部作用和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

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亡。

地球是一个活跃的行星,地质灾害是地球活动的产物之一。

本文将对高一地质灾害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地震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引起的。

地球内部的岩石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产生流动性,并且存在于几个大型岩石板块之间的接触带。

当这些岩石板块发生滑动时,就会引起地震。

地震是短时间内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它的规模可以通过里氏震级来衡量。

地震的破坏力取决于震源深度、震中距离以及地表岩石的结构和地质构造。

人类可以通过建设抗震建筑、加固老旧建筑和发展地震预警系统等措施来减少地震造成的破坏。

除了地震,火山喷发也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火山是地壳中岩浆上升至地表形成的地形构造,火山喷发时,岩浆和热气体会从火山口喷发出来。

火山喷发的规模取决于岩浆的粘度和气体的压力。

火山喷发不仅会造成火山熔岩的破坏,还会产生火山灰和火山弹等。

火山灰会对环境和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火山弹可能会对周围的居民和建筑物造成伤害。

人类可以通过监测火山活动、提前疏散居民以及开展科学研究等方式来降低火山灾害带来的风险。

洪水是地质灾害中的另一种常见形式。

洪水是指河流或海洋的水位上升到超过警戒水位,造成周围地区的淹没和破坏。

洪水的发生通常由于暴雨、融雪、堤坝坍塌等原因导致水位上升。

洪水会对居民的生活、农作物的生长以及基础设施的运作造成巨大影响。

人类可以通过加强河道管理、修建防洪堤坝以及制定灾害预警系统等方法来应对洪水灾害。

除了上述地质灾害外,还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

滑坡是指土壤或岩石在坡面上滑动或崩塌的现象,这种地质灾害常发生在陡峭的山坡上。

泥石流是指因降雨等原因,山坡上的土壤和岩石混合物流动到低洼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伤亡。

地面塌陷是指由于地下水开采、地质结构不稳定等原因,地表发生沉降和坍塌的现象。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各种自然灾害重要知识点总结【地质灾害】地震一、与其他灾害相比地震具有的特点: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

二、地震分布: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一般呈带状分布。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台湾四个多发区。

三、成因:岩层在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造成地震。

四、危害:人员伤亡、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山体滑坡、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堰塞湖、瘟疫等次生灾害。

五、防治措施:①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②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③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④增强抗震意识⑤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滑坡、泥石流一、滑坡1.成因(1).自然原因:岩体破碎、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较差、暴雨集中。

(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如修水库、山脚下采石等)2.影响滑坡危害程度的因素有:滑坡体的位置高低、体积大小、移动速度快慢、移动路径远近等。

二、泥石流的成因1.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2.植被: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3.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4.人类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的活动三、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1. 破坏森林、农田、道路;2.摧毁城镇、村庄;3.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4.泥石流能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造成洪涝灾害。

四、滑坡泥石流的防御措施1.加强监测预报2.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3、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4.建立应急预案5、加固稳定变形土体6、建立护坡、挡墙、格栅坝等支挡物7、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8、暴雨过后注意滑坡迹象,及时转移居民9.掌握一些自救互救知识,发生泥石流时,沿与泥石流垂直的高处逃跑,并保护好头部。

五、中国的滑坡、泥石流1.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危害大的原因(1)我国山地面积广、地质构造复杂、岩性相对松软(2)降水集中、多暴雨,(3)植被破坏严重,(4)山区人口较多、耕地面积较大,铁路运营里程长,人口财产相对集中2.我国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点(1)空间分布不均(2)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3)主要发生在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较集中(4)西密东疏,西南地区是重灾区六、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高一地理地质灾害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质灾害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质灾害知识点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地下或海洋中的某些地理现象,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的现象。

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涉及范围广泛,对我们人类来说既有威胁也有挑战。

作为高一学生,了解地质灾害的知识点,不仅能增加对自然环境的认知,还有助于应对灾害风险。

首先,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地震是地球内部的地壳板块发生断裂产生的震动现象。

地震的震中一般位于地壳板块断裂带附近,常见于板块交界处。

地震的强度可以用里氏震级来衡量,一般分为轻微震动、中等震动和强震。

地震不仅会造成建筑物的倒塌和土地的裂缝,还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如滑坡、地陷、火灾等。

其次,火山喷发也是地质灾害的一种。

火山是地球上特殊的地质地貌,喷发过程中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大量的火山灰、岩浆和毒气。

火山喷发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岩浆和火山灰的喷出,会导致房屋倒塌、农田损毁和空气污染。

此外,火山喷发还可能引发火山爆炸、火山崩塌和火山洪泛等次生灾害。

另外,地质灾害中还包括滑坡、地陷和泥石流等。

滑坡是指山坡或河岸等地表土壤由于重力作用而发生失稳并滑下的现象。

滑坡常见于斜坡陡峭的地区,不仅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可能导致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破坏。

地陷是指地下水位下降、地质构造变动或人类活动等原因引起地表或地下土层下陷的现象。

地陷会导致房屋沉降、地下管道断裂以及地表形态的改变。

泥石流是由山坡上的土壤和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流动性强的泥浆状物质,泥石流往往具有较大的速度和冲击力,对于沿途的建筑、农田和河道等构成巨大威胁。

最后,高一学生了解地质灾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原理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灾害防范的意识。

例如,在选择居住地时,我们可以避开地震活跃带和滑坡易发区,减少灾害风险。

其次,学习地质灾害的预警和应对技巧,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救能力和互救能力。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找到避难所,采取正确的求生措施。

高一必修一地理地震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地理地震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地理地震知识点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为了提高对地震的认识和了解,本文将介绍高一必修一地理地震的相关知识点。

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指地球表层岩石在地壳运动中发生的震动现象,通常由岩层断裂和移动引起,释放出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

2. 地震的发生原因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产生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地球板块运动:由于地球板块相互碰撞、拉伸或剪切而引起的地震。

- 导致地震的构造:如断层、地块运动等。

- 地壳内能量积累:地壳岩石在长时间的应力作用下积累能量,当超过岩石抗压强度时就会发生地震。

3. 地震带和震中地震带是指地球表面上环绕地震活跃区的带状区域,主要集中在板块边界地区。

震中则是地震发生的具体点位,通常以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4. 地震波和地震测量地震波是地震能量传播的方式,分为初级波(P波)、次级波(S波)和表面波。

地震测量包括地震仪器的使用,可以测量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

5. 地震灾害的影响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广泛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员伤亡和失踪:地震会导致房屋倒塌、山体滑坡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失踪。

- 建筑物破坏:地震能够破坏建筑物结构,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用设施的损坏。

- 经济损失:地震造成的破坏和人员伤亡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社会发展造成阻碍。

6. 预防地震灾害的措施为了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抗震建筑设计: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地震的可能性,采用抗震结构和材料。

-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地震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地震的迹象,尽可能减少灾害。

-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向公众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总结: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危害。

了解地震的发生原因、地震波传播、地震测量以及地震灾害的影响和预防措施,对我们更好地应对地震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地质灾害知识点汇总

高一地质灾害知识点汇总

高一地质灾害知识点汇总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造成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地质灾害是地球系统内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高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保护自身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我们先来了解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源的释放和岩石破裂的结果,导致地壳快速震动。

地震有强、中、弱三个级别,可以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震级等参数来评估地震的危害程度。

地震的发生会引发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地裂缝等灾害,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地震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地震应对的能力。

第二,山体滑坡也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山体滑坡是指山体由于重力、水分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坡体失稳滑动造成的灾害。

常见的山体滑坡类型有崩塌、滑坡、倾斜等。

山体滑坡往往会导致堰塞湖的形成,给周围地区和居民的生活带来威胁。

因此,加强山地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制定合理的防灾减灾措施,对于降低山体滑坡对人类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地貌发展也是地质灾害的重要方面。

地貌发展是指地形与地貌进行演化的过程。

在地质历史上,地表会经历侵蚀、堆积、挤压等多种作用,形成了各种形态各异的地貌。

地质灾害与地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因为河流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峡谷地带,地震、滑坡易发生,这些都需要我们了解地貌发展的规律,制定预防灾害的策略。

第四,火山爆发也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火山爆发是指火山体内部熔岩、岩浆释放出来,伴随着火山气体和喷发物的喷发现象。

火山喷发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周围区域的破坏。

火山爆发的危害不仅局限于火山喷发本身,还会引发热山体崩塌、火山灰降落等次生地质灾害。

我们需要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预测方法,提高对火山灾害的认知,以便在火山活动增加时能够及时采取避难措施。

总之,地质灾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知识点复习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知识点复习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知识点复习
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

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世界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类型:以里氏震级来表示。

3级以下无感觉:微震。

5级以上造成破坏:破坏性地震。

特点: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②死火山: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
③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1)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假设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

如川、滇、黔接壤地带,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原因: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清楚,暴集中。

(2)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灾害。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⑴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⑵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⑶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植树造林等综合措施。

⑷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高一地理灾难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地理灾难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地理灾难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灾害是指在地球表面上发生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风暴等。

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地理灾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不仅对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造成影响,而且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是对高一地理灾难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断裂释放的能量造成的地壳震动。

以下是地震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知识点:1. 地震的产生:地震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地壳运动、构造活动等。

地震带、地震波等也是地震研究中的重要概念。

2. 地震测定:地震测定是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表的传播和到达时间来确定地震的发生位置和震级大小。

常用的地震测定方法包括三角测量法和地震台网。

3. 地震破坏:地震对建筑物和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是严重的。

在地震预防和减灾方面,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灾害管理都是重要措施。

二、洪水洪水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降雨量超过地表径流的能力,导致水流超过河道和湖泊的泛滥。

以下是洪水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知识点:1. 洪水形成的原因:降雨量、流域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等都会影响洪水的形成。

洪水的形成过程包括洪水形成阶段、洪水水位、淹没区域等。

2. 洪水的影响:洪水对于造成农田退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洪水的预防和防御是非常重要的。

3. 洪水管理:洪水管理包括治理河道、建设堤防和修建洪水抗灾设施等措施。

三、风暴风暴是指强烈的气旋风系统,如台风、龙卷风等。

以下是风暴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知识点:1. 风暴的形成:风暴形成的条件主要有高温高湿、水温适宜等。

台风、龙卷风等都是风暴的一种。

2. 风暴的预测和监测:利用气象雷达、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可以对风暴进行预测和监测。

这对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非常重要。

3. 风暴的影响:风暴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交通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风暴的研究和了解是非常有意义的。

初中地理灾难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就到这里了。

通过学习这些地理灾害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变化和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高中地理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中地理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
第四章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定义
自然灾害又称自然灾害性灾难,是指由天文、地质、大气、水文等自然原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造成或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等方面的损失的现象。

2.自然灾害的分类
(1)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等;
(2)气象灾害: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等;
(3)水文灾害:包括洪水、干旱、泥石流等。

3.我国的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方面:我国是地震、喀斯特、泉奥等灾害分布最集中、破坏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气象灾害方面:我国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雪灾、寒潮、旱灾等。

(3)水文灾害方面:我国也是世界上水灾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较为严重。

4.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经济方面: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2)社会方面:影响社会稳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3)生态方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5.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
(1)预测方法:重点是对天气、地震等方面进行预测。

(2)防范措施: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别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地理高一必修一自然灾害的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一自然灾害的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一自然灾害的知识点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界的地质、气象、水文等原因引发的、给人类社会造成严重损失的一系列灾害事件。

在地理学中,自然灾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地理高一必修一课程中关于自然灾害的知识点。

第一章:地理思维方法与工具地理思维方法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我们认识和分析自然灾害的工具。

地理思维方法包括空间思维、环境思维、系统思维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能够系统地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发展规律,以及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地球与地理环境地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其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影响。

自然灾害是地球自身集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地球与地理环境的过程中,需要重点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以及与地球系统的相互作用。

第三章:自然现象及其灾害性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发生的基础。

常见的自然现象包括地震、台风、洪涝、干旱等。

地震是地壳运动引发的震动现象,台风是海洋中空气的大规模旋转气旋,洪涝是降雨量超过地表和地下水持有能力时的现象,干旱是某个地区长期降水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

学习自然现象及其灾害性,有助于我们了解自然灾害的具体表现和可能产生的危害。

第四章:自然环境与灾害自然环境是自然灾害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背景和条件。

地理高一必修一课程重点讲解了几种自然环境与灾害的关系。

例如,山地环境易发生山体滑坡,河流环境易引发洪水,海洋环境易造成海啸等。

通过学习自然环境与灾害的关系,我们能够预测地质灾害和水文灾害的发生概率,并提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第五章: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学习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巨大破坏力,进而从政策、经济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轻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损失。

总结:地理高一必修一课程中关于自然灾害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地理思维方法与工具、地球与地理环境、自然现象及其灾害性、自然环境与灾害以及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地质灾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地质灾害

包括( C )
A.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经济活动频繁 B.西部人口稠密,聚落众多
C.西部人们的抗震避险意识较差
D.西部经济发达
[解析] 台湾西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聚落众多,经济活动频
繁,这是导致台湾岛的西部灾情比东部严重的原因,而不是人们的抗震避险意识较差。
探究点二 滑坡和泥石流
链接生活
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地质构造特点是大致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个部 分。中国西部地区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密集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 带对我国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影响最大。地震带的分布基本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图表点拨
读教材图6.12“滑坡”与图6.13“泥石流”,思考: (1) 分析阿富汗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自然原因。 提示 地形坡度大,松散物质多,又遭强降水,导致滑坡强度大。 (2) 滑坡、泥石流有什么共同点? 提示 都具有突发性,都多发生在山区;二者的发生机制都是地质、地貌、水文、气象 因素。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地质灾害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程标准呈现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地震、滑坡与泥石流的概念、分类与分布规律,提
运用资料,说 高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明常见自然灾 2.运用资料,分析地震、滑坡、泥石流的成因,提高综合思维素养。
害的成因。 3.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各类地质灾害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提高 人地协调观素养。
情境探究
2021年4月23日晚至24日凌晨,受强降雨影响,甘肃省临夏回族 自治州部分地区发生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灾害,折达公路张家塬1号隧 道和2号隧道之间棚洞处,大量泥沙涌入隧道导致交通中断,淤泥量 约9 000立方米,导致折达公路交通中断;东乡县唐汪镇照壁山村一 处山体发生滑坡,土方量约28 000方,致使500米灌渠被毁,影响照壁山村、河沿村 210户群众约190亩(1亩=1/15公顷)耕地灌溉。

高一地质灾害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质灾害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质灾害知识点归纳地质灾害是指地质过程和地质条件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破坏的自然灾害。

在高一的地理学习中,地质灾害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而且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针对高一学生学习地质灾害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一、地震地震是指地球上地壳的震动。

高一地理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地震的原因、形成地震波的过程和地震的危害。

地震不仅可以引起地表的破坏,还可能引发海啸、地裂缝以及山体滑坡等其他灾害。

二、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指地壳内部岩浆上升、喷发到地表的现象。

我们学习了火山的形成过程、火山岩的特点以及火山喷发的危害。

火山的喷发会产生巨大的火山灰、岩浆和烟尘,对周边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造成威胁。

三、地质滑坡地质滑坡是指山体的岩层在重力和外部因素作用下发生滑动的过程。

高一地理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地质滑坡的成因、分类以及危害。

地质滑坡可能导致土石流、崩塌和滑坡等灾害,对土地利用和交通运输有重要影响。

四、地下水倒灌地下水倒灌是指由于人类开发活动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进而渗入低洼地区的现象。

我们学习了地下水倒灌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地下水倒灌可能导致地层沉降、地面下陷和土壤侵蚀等问题,对农田、建筑和水源产生威胁。

以上是高一地理课程中较为重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当然还有其他类型的地质灾害,如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除了了解地质灾害类型外,我们还需要掌握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测方法。

一、地震的监测与预测地震的监测与预测是地震学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学习了地震仪、震级和震源距离的概念,还了解了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测的方法。

地震监测与预测有助于提前发现地震的迹象,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失。

二、火山的监测与预测通过地质仪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对火山的活动进行实时监测。

我们学习了火山的震动、气体排放和地形变化等指标,以及火山喷发的预测方法。

火山的监测与预测有助于保护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章 第二节地质灾害

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章 第二节地质灾害

第二节地质灾害一、地震灾害1.概念(1)地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2)相关概念①震源②震源深度③震级④震中⑤震中距⑥烈度⑦等震线2.危害(1)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间接危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

3.频发地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4.我国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主要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思考我国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概念: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多发地:岩体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地丘陵区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3)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2.泥石流(1)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多发地: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区。

(3)危害: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

3.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发生频繁,西南地区最为多发。

判断1.地震可能会诱发滑坡灾害。

( √ )2.我国西北地区松散物质多,是泥石流多发区。

( × )3.滑坡和泥石流都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 √ )探究点一地震灾害材料一我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

材料二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31°N,103.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

高一地理防灾救灾知识点

高一地理防灾救灾知识点

高一地理防灾救灾知识点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挑战之一。

地理防灾救灾知识的学习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一地理防灾救灾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自然灾害。

一、地质灾害1. 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一种现象。

地震带来的破坏性非常大,我们在地震来临时应采取如下行动:保持冷静,躲避危险区域,遵循自救互救原则,确保人身安全。

同时,在地震之后,需要做好善后工作,如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灾,确保生活秩序恢复正常。

2. 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预防地质灾害需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及早发现危险信号。

此外,合理规划用地、加强植被保护、加强工程防治等措施也是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方法。

二、气象灾害1. 台风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会带来强降雨和强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为了减少台风给人们的伤害,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如加固房屋、储备食品和药品、避免靠海等。

在台风来临时,应该迅速采取避难措施,确保个人安全。

2. 暴雨洪涝暴雨洪涝是指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导致洪水泛滥的现象。

为了防范暴雨洪涝的灾害,我们需要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同时,加强堤坝和排水系统的建设,提高城市抗洪能力。

三、火灾防控火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灾害。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火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火灾防控意识。

此外,加强建筑物的消防设备建设,完善消防通道和应急疏散措施也是有效的防火措施。

四、应急救援1. 抢险救援组织当灾害发生时,及时组织抢险救援是非常重要的。

抢险救援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2. 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应急预案,可以在灾害发生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应急预案应该包括灾害事前预防、事中救援和事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内容。

结语地理防灾救灾知识的学习是我们应对自然灾害的基础。

通过了解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火灾防控和应急救援等知识,我们能够提前预防灾害的发生,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必修第1册 第6章 第6讲 考点二 地质灾害(含防灾减灾)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必修第1册 第6章 第6讲 考点二 地质灾害(含防灾减灾)

考点二地质灾害(含防灾减灾)1.常见的地质灾害(1)地震概念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震级表示地震能量的大小。

一次地震只有_一个震级烈度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危害会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会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分布规律世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我国: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地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的原因震级反映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由于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则反映了地面实际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不仅与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及地震波通过区域的介质条件、地面建筑等多种因素有关,是根据地面受震动的各种现象综合评价的。

所以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

(2)滑坡概念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多发区特点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地丘陵区以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3)泥石流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形成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危害能够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各种地质灾害具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同时各灾害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

高一必修一地理地质灾害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地理地质灾害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地理地质灾害知识点地质灾害,是指由地壳构造及其内部和外部地球力的作用,发生并对人类活动、经济社会利益造成一定损失的自然现象。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岩溶塌陷、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了解地质灾害的知识对我们非常重要。

首先,地震是一种地球表面地壳发生破裂、释放能量并引起震动的现象。

地球上的地壳是由许多块状的岩石构成的,这些块状岩石称为板块。

当地球板块发生运动时,板块之间可能发生相互碰撞、剪切或滑动,从而引发地震。

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道路毁坏、人员伤亡等重大损失。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我们需要建设抗震设施,加强公众的地震常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其次,火山喷发是由于地球内部高温的熔岩迫使地壳表面裂开,并释放出岩浆、烟气和火山灰等物质。

火山喷发不仅会对火山附近的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引发火山灰的漂浮,影响大气质量,甚至对周围的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对火山地质环境的研究,及时预警火山喷发,引导人们疏散到安全地带。

再者,滑坡是由于地面下方的土壤松弛,或受到雨水的冲刷侵蚀,导致土壤无法支撑,从而形成坡面的崩塌。

滑坡通常会发生在山坡上,其带来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农田、居民区和交通基础设施等。

为了预防滑坡灾害,我们需要加强土地利用和环境规划,避免在易发滑坡的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

同时,要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现滑坡迹象,采取有效措施。

另外,岩溶塌陷是指地下岩石溶解后形成的空洞倒塌,导致地面下陷的现象。

岩溶塌陷通常发生在石灰岩或大理岩等可溶性岩层地区。

地下水的循环和溶解作用会使岩层产生空洞,当空洞过大或岩层过薄时,就会发生塌陷,给生活和农业带来极大的困扰。

为了防止岩溶塌陷,我们需要进行地质勘测,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合理规划和利用岩溶地区的地质资源。

最后,泥石流是由于山坡上的土壤和石块随着雨水的冲刷流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地质灾害。

泥石流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会毁坏农田、道路和建筑等。

高中地理必修一 学习笔记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高中地理必修一 学习笔记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二节地质灾害[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资料,指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

(区域认知)2.利用地理视频等资料,解释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机制。

(综合思维)目标一地震1.概念: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______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2.地震构造(1)图中C为______、B为震中、BC为____________、AB为震中距。

(2)D位于________上,等震线是指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3.震级和烈度(1)震级:反映地震______的大小。

一次地震只有____个震级。

3级以下为无感地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

(2)地震烈度:反映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______程度。

一次地震可以有____个烈度。

地震烈度的大小与________、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

图示法记忆影响烈度的因素4.危害(1)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____________,导致人员______和财产损失。

(2)间接危害: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____________,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3)次生灾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________、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5.分布(1)从世界范围看,地震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2)我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______、______等。

拓展延伸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1)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减灾意识。

(2)建立地震灾害监测预报体系。

(3)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4)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5)加强国际合作等。

(2023·山东烟台期中)某年5月22日0时5分,山东省文登区(36.9°N,121.9°E)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

6.2地质灾害-2023年高一地理讲义(必修一)2

6.2地质灾害-2023年高一地理讲义(必修一)2

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二节地质灾害思维导图知识点01 地震一、发生机制地壳中地应力积累导致岩层发生断裂或错位,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急剧释放,地震波传播使地面震动。

二、衡量指标1.震级:代表地震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2.烈度①含义:表示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②特点:烈度越大,破坏越严重;一次地震可有多个烈度。

③影响因素:震级、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

三、主要危害1.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

2.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4.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四、分布1.世界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2.中国①特点: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灾情严重。

②频发地区: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即学即练1】(2022·浙江·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2021年5月21日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云南地震局及时发布电视地震预警,为抗震救灾争取了时间。

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地面2.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正确的是()A.震级越大,破坏越大B.震源越浅,破坏越小C.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小D.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小【答案】1.A 2.A【解析】1.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

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最厚处可达70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

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发生在云南大理州,位于大陆震源深度为8千米,小于大陆地壳的厚度,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等。

地质灾害知识点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地质灾害知识点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6.2地质灾害(主要知识点)一.地震:1.概念: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2.地震结构:3.地震类型:(1)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类:①构造地震:由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②火山地震:由火山活动造成的地震③塌陷地震:固岩层(特别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④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売外界因素诱发(如陨石坠落、水库蓄水、深井注水)而引起的地震。

(2)根据震源深度进行分类:①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米的地震;②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千米;③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地震。

4.震级与烈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5.危害:这些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隐蔽性,持续时间往往长久。

6.分布规律: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是地震易发地区。

(1)世界:地震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喜马拉雅地带。

世界主要地震带分布图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2)我国: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①特点:西多东少②频发地区: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③分布规律: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问题:唐山大地震造成极为严重的灾情,原因是?自然原因:①此次地震位于华北地震带,震中位于市区②地震发生在凌晨,人们处于睡眠中,逃生机会少人为原因:②唐山是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密度大②城市中房屋抗震系数小③人们的防震意识差二.滑坡和泥石流:1.概念 2.形成条件3.危害 4.分布滑坡与泥石流的异同5.我国的状况: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尤以西南地区最为多发。

问题: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自然原因:①位于地震带,构造活跃②地表起伏大,地形复杂,地表不稳③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人为原因:①开发山区,破坏植被②建筑物、人、财产等趋于密集④建设者防范意识和措施不到位问题:我国为什么多自然灾害?①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两大地震带交界处②季风环流不稳定,促成水旱灾害的形成③人口稠密,自然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大④我国经济基础薄弱,防灾减灾的投入不足⑤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的的人类活动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频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知识点复习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知识点复习
技巧1:地质灾害主要类型
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

技巧2:地震:
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世界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类型:以里氏震级来表示。

3级以下无感觉:微震。

5级
以上造成破坏:破坏性地震。

特点: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技巧3:火山喷发: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
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月球、火星、金星也有火山活动?分类:
①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②死火山: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
③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技巧4: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地重力作用下,
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技巧5: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包含泥沙、石
块以到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技巧6: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
是有关联的。

如川、滇、黔接壤地带,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原因: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
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2)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技巧7:地质灾害防御
⑴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⑵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⑶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植树造林等综合措施。

⑷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s();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知识点复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