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二章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1 植物保护技术的定义与重要性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1.2 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介绍物理保护技术、化学保护技术和生物保护技术解释每种技术的具体内容和应用第二章:物理保护技术2.1 隔离保护讲解隔离保护的原理和方法举例说明隔离保护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2 屏障保护介绍屏障保护的原理和方法展示屏障保护的实际应用案例第三章:化学保护技术3.1 农药的选择与应用讲解农药的选择原则介绍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2 农药的安全使用与环境保护强调农药安全使用的重要性讲解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及如何减少负面影响第四章:生物保护技术4.1 生物防治介绍生物防治的概念和方法举例说明生物防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2 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讲解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探讨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利弊及未来发展第五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5.1 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技术强调可持续发展在植物保护技术中的重要性讲解如何实现植物保护技术的可持续发展5.2 创新技术与植物保护介绍新兴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第六章:植物病害识别与监测6.1 常见植物病害的识别介绍真菌、细菌、病毒等导致的植物病害特征强调田间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的重要性6.2 植物病害的监测方法讲解病害监测的技术和方法展示监测工具和设备的实际应用第七章:害虫防治策略7.1 害虫的生命周期与防治时机分析害虫的生命周期强调在不同生育期进行害虫防治的重要性7.2 常用害虫防治方法介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第八章:作物抗性育种与栽培管理8.1 作物抗性育种技术讲解作物抗性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展示抗性育种的成功案例8.2 作物栽培管理的重要性强调合理施肥、灌溉和田间管理等对植物保护的影响介绍作物栽培管理中的新技术应用第九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与法规9.1 植物保护技术相关法律法规讲解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法律法规体系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在植物保护中的重要性9.2 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介绍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支持措施探讨国际合作在植物保护技术发展中的作用第十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案例分析10.1 成功案例分享分析成功案例中的植物保护技术应用总结成功案例的经验教训10.2 失败案例分析分析失败案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避免类似问题的建议和措施第十一章:植物保护技术的经济评估11.1 植物保护技术成本效益分析介绍植物保护技术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和指标分析不同植物保护技术的经济效益11.2 植物保护技术的风险评估讲解植物保护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强调风险评估和管理在植物保护中的重要性第十二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与应用12.1 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策略介绍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方法和技巧强调针对不同农户和农业生产环境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推广12.2 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成功应用植物保护技术的案例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启示第十三章:植物保护技术的社会与伦理问题13.1 植物保护技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探讨植物保护技术对人类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13.2 植物保护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讲解植物保护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应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第十四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教育与培训14.1 植物保护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植物保护技术教育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介绍植物保护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14.2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方法与实践介绍植物保护技术培训的方法和技巧强调结合实际操作进行植物保护技术培训的重要性第十五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植物保护技术研究的新进展介绍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15.2 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植物保护技术的概述、分类、物理保护技术、化学保护技术、生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二章
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进程:第5次课第2章第一节学时:2使用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肖启明欧阳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按节):第2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植物病害概述一、植物病害的定义1.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到其他寄生物的侵染,植物的正常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影响其使用价值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病理程序植物染病后,先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然后造成组织结构的改变,最后发病植物外观表现出病态。
这些病变均有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3.判断植物病害的两个衡量标准(1)病害必须有病理程序;(2)病害必须造成损失。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症状: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包括病状与病征两个方面。
(一)病状类型植物发病后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称病状。
大致可分为变色、斑点、腐烂、萎蔫、畸形五类。
1.变色指植物病部细胞内的叶绿素被破坏或形成受到抑制,以及其它色素形成过多而表现不正常的颜色。
2.斑点指植物病部局部细胞和组织坏死;但不解体,所形成的各式各样的坏死斑。
3.腐烂指植物病部整个组织和细胞被破坏而消解。
4.萎蔫植物失水而使枝叶凋萎下垂的现象。
5.畸形植物发病后,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或毒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
(二)病征类型指病部所长出的病原物的特征。
主要有以下几类:(1)霉状物;(2)粉状物;(3)颗粒状物;(4)线状物;(5)脓状物。
三、植物病害的病原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
按其不同性质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1.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是不能传染的,所以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该类病害的发生直接取决于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2.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是指能够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所以称为传染性病害,也称侵染性病害。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植物病害概述(二) 教学目标:1.知道病状的类型及具体表现2.了解病征的类型及具体表现3.掌握植物病害病原的种类和区别教学重点:1.病状的类型及具体表现2.植物病害病原的种类和区别教学难点:1.病状的类型及具体表现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课】一.试卷订正情况反馈二.复习1.植物病害的定义2. 植物病害判断的主要依据3. 症状、病状、病征的区别【新课】一.病状类型分别举例说明,图片见PPT二.病征是鉴别病原物和诊断病害的重要依据病征主要有以下几类:(1)霉状物(2)粉状物(3)颗粒状物(4)线状物(5)脓状物前四种多属于真菌的菌丝体和繁殖体,而细菌性病害的病征多为胶状菌脓。
分别举例说明,图片见PPT。
三、植物病害的病原1.定义: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2. 非生物因素引起——非侵染性病害:不传染,无侵染过程;生物因素引起——侵染性病害,传染,有侵染过程;关系:非侵染性病害可以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降低对病原物的抵抗力,从而易诱发或加重侵染性病害,同时有些侵染性病害发生后往往又促使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人们对于植物病害的发生于流行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掌握病害消长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利于病原物生存和致病的生态环境,有效的控制植物病害。
【小结】1.病状的类型及具体表现2.病征的类型及具体表现3.植物病害病原的种类和区别【作业】1.植物病害的发生一定是由于受到其他生物的侵害。
()2.下列()是病害。
A.霜霉病 B.蚜虫伤害卷曲 C缺铁黄花 D韭菜黄花失绿 E茭白黑粉菌侵染肥大 F苹果腐烂 G植物没有浇水萎蔫 H锈病3.植物一定有病状,不一定有病征。
()4.哪些属于植物真菌病征()A霉状物 B菌脓 C粉状物 D颗粒状物5下列哪些病原引起的病害有病征()A真菌 B病毒 C细菌 D土壤等环境因素6.判断哪些属于植物病害的病状()A腐烂 B黄花 C褐斑 D黑色颗粒7.简述:植物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的区别和联系。
《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英文名称:Plant Protection Technology课程编号:ZH11317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学时:(总学时54、理论课学时34、实验课学时20)学分:3适用对象:农艺教育、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园艺、园林、动植物检疫等先修课程:化学、生物化学、气象学、微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普通微生物学、作物栽培学、生物统计学、遗传工程、分子生物、电子技术和系统工程等。
课程简介:植物保护技术是农艺教育、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园艺、园林、动植物检疫等专业一门必修的专核心或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主要讲授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知识,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作物主要病虫害识别、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等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后掌握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根据农业病虫害的具体情况,更密切地结合生产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制订和完善切实有效的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对策,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以提高现有的防治水平,开辟防治的新途径,完成治虫防病和保产的任务。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植物保护技术教学目标是使农艺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植物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及预测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防治植物病、虫、草、鼠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科学地开展综合防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重点:植物保护与生态环境;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教学难点:植物保护的对象;植物保护的目的;有害生物与生物灾害;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要求:基本内容:第一节植物保护的概念1.植物保护的对象2.植物保护的目的3. 有害生物与生物灾害4. 植物保护的方式第二节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1.植物保护与农业生产2.植物保护与生态环境第三节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1.有害生物的生物学2.有害生物发生规律与灾害预测3.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措施基本要求:(1)了解植物保护的概念、植物保护的对象和植物保护的目的。
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小班社会教案
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小班社会教案第一章:了解植物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植物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如提供氧气、食物、药材等。
2. 讲解植物对环境的作用,如净化空气、保水固土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 开展植物知识问答游戏,加深幼儿对植物的认识。
第二章:认识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
2.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漠化等。
2. 讲解植物对环境问题的缓解作用。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看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关注。
2. 开展环境保护讨论活动,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第三章:学习爱护植物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爱护植物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爱护植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爱护植物的基本方法,如浇水、施肥、修剪等。
2. 讲解爱护植物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状况。
2. 开展植物护理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
第四章:开展环保活动教学目标:1. 让幼儿参与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讲解环保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组织幼儿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植树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
2. 开展环保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环保理念。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让幼儿总结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培养幼儿自我反思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爱护植物和保护环境的方法。
2. 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教学活动:1. 开展知识小测试,检查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
第六章: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心。
教学内容:1.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等。
【教案】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关键字】教案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种植)学科高一年班任课教师:王云霞靖宇县那尔轰学校高一种植学科教学工作计划2013至2014年第二学期那尔轰学校王云霞植物保护技术是在研究植物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的根底上,对病虫草害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综合治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教学目标1、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2、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3、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4、掌握农药应用技术5、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6、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7、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8、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9、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10、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11、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12、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13、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掌握农药应用技术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2、难点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二、教学资源分析本书共有十三章内容,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掌握昆虫的繁殖、发育习性;掌握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农业昆虫的主要目、科识别。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植物病害概述;掌握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
第三章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掌握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第四章农药应用技术,要求掌握农药的基本知识,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掌握农药的合理安排使用技术;掌握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第五章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水稻害虫;掌握水稻病害。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1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植物病害概述(一)
教学目标:1.树立新目标
2.理解植物病害的定义
3.理解植物病害判断的主要依据
4.症状、病状、病征的区别
教学重点:1.植物病害判断的主要依据
2. 症状、病状、病征的区别
教学难点:1.如何判断植物病害
2. 症状、病状、病征的区别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1.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2.新学期寄语
3.新学期的课程计划和学生交流
【新课】
一、试卷分析和订正
二、补考同学的动员工作
三、按照学案预习15分钟
四、植物病害的定义
1.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生物
的侵染,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机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反面影响——病害
正面影响——病态(对人类有力的,提高经济价值的)
分别举例说明,图片见PPT
3.判断植物病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是否有病例程序
什么是病例程序呢?进行解释,举例说明:如人的感冒现象
植物受到的虫伤、机械伤、风雹由于没有病理程序,就不称病害。
五、植物病害的症状
1.症状、病状、病征的定义解释,三者的区别
症状: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
病状:由植物本身表现出来的
病征:由病原物表现出来的
2.植物病害都有病状,但不一定有病征,(真菌、细菌所引起的病害上表现明显)【小结】
1.试卷订正
2.植物病害的定义
3.症状、病状、病征的区别。
《如何照顾植物》幼儿园小班教案
《如何照顾植物》幼儿园小班教案第一章:认识植物1.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常见的植物,如花草、树木等。
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植物,如花草、树木等。
观察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等特征。
1.3 教学活动:带幼儿参观花园或公园,观察不同的植物。
让幼儿触摸植物的叶子、花朵等,感受其质感。
第二章: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2.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如阳光、水分、土壤等。
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环境的关注。
2.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需求,如阳光、水分、土壤等。
讲解不同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2.3 教学活动:进行一次植物观察活动,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
让幼儿参与简单的植物照顾活动,如浇水、施肥等。
第三章:培养幼儿的植物照顾能力3.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习如何照顾植物,如浇水、施肥、修剪等。
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耐心。
3.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照顾植物,如浇水、施肥、修剪等。
介绍适合幼儿的植物照顾工具。
3.3 教学活动:组织一次植物照顾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照顾植物。
引导幼儿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其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第四章:学习植物的生态系统4.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培养幼儿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4.2 教学内容:讲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氧气产生等。
介绍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4.3 教学活动:进行一次植物观察活动,让幼儿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组织一次生态环境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保护植物的行动。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幼儿回顾学习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幼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内容:总结植物的特点、生长需求和照顾方法。
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植物照顾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5.3 教学活动:组织一次总结分享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照顾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教案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别:农业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1.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3.培养学生的农业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60分钟)1.植物保护技术的定义和分类;2.植物保护技术的原理和作用;3.植物保护技术与可持续农业的关系。
第二节: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120分钟)1.病虫害的种类和特点;2.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和分类技巧;3.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策略。
第三节: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应用(180分钟)1.农田病虫害调查和监测方法;2.病虫害的防治实践技术;3.组织学生进行病虫害调查和防治实践。
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第一节: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60分钟)教学方法:讲授学时安排:2学时第二节: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120分钟)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学时安排:4学时第三节: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应用(180分钟)教学方法:讲授+实践操作学时安排:6学时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1.多媒体投影仪、电脑、PPT等教学设备;2.相关教学材料、教学视频、植物保护技术实践案例等;3.实验室、农田等实践场地。
教学评估方法:1.课堂小测试:通过课堂小测试对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检测。
2.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撰写报告。
3.实践操作考核:组织学生进行农田病虫害调查和防治实践操作,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参考书目:1.《植物保护学》高喜平,农业出版社,2024年版2.《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南》农业部植物保护技术指导中心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版教学备注:本教案以植物保护技术为核心,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对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的掌握能力,并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农业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担子菌亚门
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技术课程类型:专业课教学进程:第2章第二节学时:1班级:1、19授课内容:担子菌亚门教学目的1、了解担子菌亚门真菌的一般特点;2、重点掌握黑粉菌和锈菌的特征教学重点:1、黑粉菌的特点2、锈菌的转主寄生教学难点:锈菌的转主寄生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课1、说出子囊菌亚门的生活特性?2、子囊果的类型?担子菌亚门一、担子菌亚门的生活习性生活习性:寄生或腐生,全部为陆生,少数担子菌为专性寄生(锈菌)。
二、担子菌亚门的分类二、营养体:菌丝体发生,有分枝和隔膜。
菌丝有三种类型,即单核菌丝、双核菌丝和三生菌丝。
单核菌丝:亦称初生菌丝,担孢子萌发产生的菌丝;为单倍体。
双核菌丝:初生菌丝经质配后每个细胞内有两个核,亦称次生菌丝。
三生菌丝:组织化的特殊的一些组织菌丝,双核,常集结成各种子实体。
无性繁殖:多数担子菌没有无性繁殖,即不产生无性孢子。
有性繁殖:除锈菌外,一般不形成特殊分化的性器官,而由双核菌丝体的顶端细胞直接产生担子和担孢子。
三、冬孢纲1.黑粉菌的重要属2.锈菌的重要属复习节内容,预习半知菌亚门有两类担子菌。
一类是高等担子菌,其担子及担孢子产生于担子果内变为食用菌及药用菌,如蘑菇、木耳和灵芝。
另一类是低等担子菌,没有担子果而在寄主细胞内形成成堆的冬孢子,包括黑粉菌和锈菌,为寄生植物的活体营养生物。
(1)多型(态)现象0. 性孢子单核,性孢子器I. 锈孢子:双核,锈孢子器II. 夏孢子双核,夏孢子堆(III. 冬孢子:双核,冬孢子堆IV. 担孢子:单核,担子(3)寄生性4、分类(1)柄锈菌科:柄锈菌属和单孢锈菌属(2)栅锈菌科:栅锈菌属和层锈菌属。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二章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二章第二章:植物病原微生物分类与特征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方法;2.掌握常见的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特征及其对植物的危害。
教学重点:1.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2.常见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特征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教学难点:1.不同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方法;2.不同植物病原微生物对植物的具体危害。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植物病原微生物这一话题,比如问学生们是否听说过植物得病,是由什么引起的等等。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之前已有的知识。
二、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30分钟)1.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方法:根据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进行分类;2.真菌:介绍真菌的特征、分类和对植物的危害;3.细菌:介绍细菌的特征、分类和对植物的危害;4.病毒:介绍病毒的特征、分类和对植物的危害;5.真核生物:介绍真核生物的特征、分类和对植物的危害;6.具体列举常见的植物病原微生物及其对植物的危害。
三、活动与讨论(20分钟)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选择一个常见的植物病原微生物进行深入研究。
要求学生调查该微生物的特征、分类以及对植物的具体危害,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交流。
这样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回答,这样能够更好地检验学生对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理解程度。
扩展延伸: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关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动态,如最新发现的植物病原微生物种类、对植物病害的控制手段等,并与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
为了增加学生对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与植物病原微生物相关的书籍或文章,供学生拓展阅读。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并进行课堂报告或小组讨论。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和基本原理1.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技术的定义和作用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综合防治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防治目标、防治方法、防治时机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和基本原理1.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技术概述的图文并茂的课件视频:植物保护技术实例的视频资料1.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概念和分类的理解第二章:化学防治技术2.1 教学目标了解化学防治技术的概念和应用掌握化学防治技术的选择和使用方法2.2 教学内容化学防治技术的定义和作用化学防治技术的选择原则:防治目标、农药种类、使用时机化学防治技术的使用方法:喷雾、灌溉、种子处理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化学防治技术的概念和作用实验法:进行化学防治技术的实际操作演示2.4 教学资源课件:化学防治技术的图文并茂的课件实验材料:农药、喷雾器等实验材料2.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化学防治技术概念和选择原则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理解程度第三章:生物防治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防治技术的概念和应用掌握生物防治技术的种类和实施方法3.2 教学内容生物防治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生物防治技术的种类:天敌、病原微生物、植物免疫生物防治技术的实施方法:引入天敌、接种病原微生物、植物免疫诱导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物防治技术的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生物防治技术的种类和实施方法3.4 教学资源课件:生物防治技术的图文并茂的课件案例分析:提供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的案例分析3.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生物防治技术概念和种类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第四章:物理防治技术4.1 教学目标了解物理防治技术的概念和应用掌握物理防治技术的种类和实施方法4.2 教学内容物理防治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物理防治技术的种类:温湿度控制、隔离、光照控制物理防治技术的实施方法:温湿度控制器、隔离网、光照控制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理防治技术的概念和作用实验法:进行物理防治技术的实际操作演示4.4 教学资源课件:物理防治技术的图文并茂的课件实验材料:温湿度控制器、隔离网等实验材料4.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物理防治技术概念和种类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理解程度第五章:植物保护技术的综合运用5.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方法和原则5.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定义和作用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方法:交替使用、组合使用、轮换使用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原则:安全、高效、经济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方法和原则5.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图文并茂的课件案例分析:提供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实例的案例分析5.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第六章: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6.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病虫害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的方法和技术6.2 教学内容植物病虫害监测的概念和作用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的方法:田间调查、病原检测、害虫识别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的技术: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模型建立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病虫害监测的概念和作用实验法:进行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的实际操作演示6.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的图文并茂的课件实验材料:田间调查工具、病原检测设备等实验材料6.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病虫害监测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理解程度第七章: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与选择7.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方法和选择原则7.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概念和作用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方法:效果评价、安全性评价、环境评价植物保护产品的选择原则:防治效果、安全性、环保性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方法和选择原则7.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与选择的图文并茂的课件案例分析:提供植物保护产品评价与选择的案例分析7.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保护产品评价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第八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与应用8.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方法和策略8.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概念和作用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方法:田间示范、技术培训、信息传播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策略:目标人群确定、推广渠道选择、效果评估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方法和策略8.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图文并茂的课件案例分析:提供植物保护技术推广实例的案例分析8.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推广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第九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9.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方法和意义9.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概念和作用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方法:技术交流、项目合作、政策协调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意义:资源共享、技术进步、全球农业发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方法和意义9.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图文并茂的课件案例分析:提供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实例的案例分析9.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第十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掌握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创新点10.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环境变化、病虫害抗药性、资源限制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生物技术创新、环保型产品研发、智能化技术应用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创新点:新材料研发、新靶标发现、新技术应用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创新点10.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图文并茂的课件-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环节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决定了学生将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1 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介绍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贡献1.2 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介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综合防治等基本概念分析各种植物保护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第二章:化学防治技术2.1 农药的基本知识介绍农药的分类、作用机理和应用方法强调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和环保性2.2 农药的正确使用讲解农药的选择、配制、施用和监测方法分析农药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第三章:生物防治技术3.1 生物防治的基本概念介绍生物防治的分类、原理和优势强调生物防治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3.2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讲解微生物防治、昆虫防治和植物防治等具体方法分析生物防治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及效果第四章:物理防治技术4.1 物理防治的基本原理介绍物理防治的方法和技术,如温湿度控制、光照控制等强调物理防治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4.2 物理防治设备的选用与维护讲解常见物理防治设备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分析物理防治设备维护和保养的关键点第五章:综合防治技术5.1 综合防治技术的基本理念介绍综合防治技术的核心概念和实施原则强调综合防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5.2 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具体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案及其效果讲解综合防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第六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与管理6.1 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环境解析国家关于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法规讨论政策对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影响6.2 植物保护技术的管理与监督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管理的基本流程强调植物保护技术使用的监管措施和责任第七章:植物保护技术的研发与创新7.1 植物保护技术研发的重要性阐述植物保护技术研发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强调创新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前景7.2 现代科技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介绍基因编辑、无人机监测等现代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探讨未来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八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案例分析8.1 成功案例分享分析具体植物保护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8.2 失败案例分析探讨植物保护技术应用中的失败案例及原因提出避免类似问题的建议和措施第九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教育与培训9.1 植物保护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植物保护技术教育对农业生产的意义讨论植物保护技术教育的现状与挑战9.2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的方法与内容介绍植物保护技术培训的基本方法和内容分析培训效果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第十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展望10.1 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植物保护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可持续农业中的作用10.2 植物保护技术的挑战与机遇分析植物保护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望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和分类:理解植物保护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类型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植物保护技术课件(二)
植物保护技术课件(二)植物保护技术课件教学内容•植物保护的定义和重要性•常见的植物病害和虫害•植物保护技术的方法和措施•植物保护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教学准备•PowerPoint软件或其他演示工具•讲解稿或笔记•小黑板或白板•图例、图表或模型等辅助教具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熟悉常见的植物病害和虫害的特征和危害•掌握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措施•强调植物保护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的重要性设计说明•本课件主要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图例和图表等辅助教具来直观、生动地介绍植物保护的相关内容。
•每个章节通过简洁明了的标题进行分隔,便于学生跟随和理解。
•在介绍常见的植物病害和虫害时,结合实际案例,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应用能力。
•强调植物保护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1.导入植物保护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概述植物保护的定义和重要性。
2.讲解常见的植物病害和虫害–介绍常见的植物病害和虫害的特征、传播途径和危害等信息,利用图表和图例进行直观展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析。
3.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方法和措施–分别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和措施,强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4.强调植物保护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通过教学引导和案例讲解,重点强调植物保护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5.总结和讨论–对整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并进行讨论,加深对植物保护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教学的效果,总结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反馈。
•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评估和反思,寻找改进的空间。
•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提供相应的解答或帮助,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注意:文章内不可出现html字符,也不可出现网址、图片及电话号码等内容。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2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2《植物保护技术》教案2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授课对象:高中生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农作物病害、虫害、杂草防治的方法和技术。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课程介绍(5分钟)介绍课程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材。
2.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与意义(15分钟)分析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讲解植物保护技术对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作用。
3.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20分钟)介绍常见的农作物病害、虫害、杂草的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讲解植物免疫系统及其应对病虫害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保护技术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课时:农作物病害的防治1.常见农作物病害(15分钟)分析常见的农作物病害,介绍主要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2.农作物病害防治技术(20分钟)介绍常用的农作物病害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栽培措施等。
3.病害防治案例研讨(25分钟)选取一种农作物病害,让学生分组进行病害的识别和防治措施的讨论。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解决方案。
第三课时:农作物虫害的防治1.常见农作物虫害(15分钟)分析常见的农作物虫害,介绍主要虫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2.农作物虫害防治技术(20分钟)介绍常用的农作物虫害防治技术,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栽培措施等。
3.虫害防治案例研讨(25分钟)选取一种农作物虫害,让学生分组进行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措施的讨论。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解决方案。
第四课时:杂草的防治1.常见杂草及其危害(15分钟)分析常见的杂草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危害。
2.杂草防治技术(20分钟)介绍常用的杂草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文化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3.杂草防治案例研讨(25分钟)选取一种常见的杂草,让学生分组进行杂草的识别和防治措施的讨论。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解决方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doc第一章: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1 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和目的解释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强调保护植物免受害虫、病害和杂草侵害的必要性1.2 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介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和综合防治等不同植物保护技术的方法1.3 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现代植物保护技术的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章:化学防治技术2.1 农药的类型和作用机制介绍常见的农药类型,如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解释不同农药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2.2 农药的使用技术教授正确的农药配制和使用方法强调农药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3 农药残留和环境问题探讨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减少农药残留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第三章:生物防治技术3.1 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介绍生物防治的概念和利用生物来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法强调生物防治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3.2 常见生物防治剂的应用探讨常见生物防治剂,如微生物菌剂、性信息素和天敌昆虫等的使用方法和效果3.3 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和限制分析生物防治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提出克服限制和提高生物防治效果的策略第四章:机械防治技术4.1 机械防治设备和方法介绍常见的机械防治设备,如除草机、喷雾器和筛网等教授机械防治的操作技术和应用方法4.2 机械防治的优缺点分析机械防治技术的优点和缺点讨论机械防治技术在不同农业生产环境中的应用情况4.3 机械防治技术的未来发展探讨机械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趋势提出提高机械防治效率和减少劳动力的方法第五章:综合防治技术5.1 综合防治技术的基本原则介绍综合防治技术的目标和原则强调综合防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效果5.2 综合防治技术的实施步骤教授综合防治技术的实施步骤和操作方法强调监测和评估植物病虫害状况的重要性5.3 综合防治技术的成功案例分析分析成功实施综合防治技术的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第六章:植物保护技术的评估与监测6.1 植物保护技术效果的评估方法介绍植物保护技术效果评估的指标和方法,如防治效果、安全性等强调现场试验和实验室测试的重要性6.2 监测植物病虫害的方法教授监测植物病虫害的方法和技巧,如采样、观察和数据记录等强调及时监测和预警的重要性6.3 植物保护技术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探讨植物保护技术使用中的风险因素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介绍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第七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法规与政策7.1 植物保护技术相关法规概述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相关法规的基本内容和目的强调遵守法规的重要性7.2 植物保护技术的审批和登记流程介绍植物保护产品审批和登记的流程和要求分析审批和登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7.3 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探讨植物保护技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第八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8.1 作物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成功案例强调综合运用不同植物保护技术的必要性8.2 草坪和园林植物保护案例分析探讨草坪和园林植物保护的案例,如草害防治、病虫害管理等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景观维护中的应用8.3 果蔬花卉保护案例分析分析果蔬花卉生产中的植物保护技术应用案例强调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性第九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创新与发展9.1 新型植物保护技术的研发探讨新型植物保护技术的研发方向和趋势强调技术创新对植物保护事业的重要性9.2 植物保护技术的智能化与信息化介绍智能化和信息化在植物保护技术中的应用强调数据分析和在植物保护中的潜力9.3 植物保护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探讨国际间植物保护技术的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强调共享植物保护技术知识和经验的必要性第十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展望10.1 植物保护技术的挑战与机遇分析植物保护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10.2 植物保护技术的教育与培训强调植物保护技术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探讨教育和培训方法的创新和改革10.3 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持续创新和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和目的补充和说明:本环节需重点关注植物保护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植物免受害虫、病害和杂草侵害的必要性。
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小班社会教案
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小班社会教案第一章:认识植物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爱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植物对环境的作用,如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提供氧气等。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察校园或社区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状况。
2. 教师讲解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爱护植物。
第二章: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
2.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如污染、过度开发等。
2. 让幼儿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环境问题的原因。
2. 组织幼儿讨论如何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
第三章:学习环保知识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环保知识。
2. 培养幼儿实践环保行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2. 引导幼儿实践环保行动。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环保知识,让幼儿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2. 组织幼儿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第四章: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教学目标:1. 让幼儿参与环保主题活动。
2. 培养幼儿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组织环保主题活动,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
2. 让幼儿通过参与活动,实践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学活动:1. 教师组织幼儿参加植树节等环保主题活动。
2. 引导幼儿通过活动,了解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2. 培养幼儿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2. 组织幼儿反思自己在爱护植物、保护环境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活动:2. 组织幼儿进行反思,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在爱护植物、保护环境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章:亲身体验种植活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亲身体验种植活动。
2. 培养幼儿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内容:1. 组织幼儿参与种植活动,如种花、种菜等。
植物保护技术教学课件2
死体营养型(necrotroph):除寄生于活
的植物组织上外,还可以在死的植物组织上 生活,或者以死的有机质作为营养物质的寄 生物.
腐生物(saprogen):只能从死的有机体
上获得营养物质。
2、致病性(pathogenicity) 又称致病力,指病原物在寄生过程中侵染危害
苹果树腐烂病
苹 果 树 腐 烂 病
小麦条锈病
小 麦 条 锈 病
韭菜
第二节、植物病害的重要性
作物减产:平均10-15%,严重时绝产; 品质下降:纤维、油料和糖料作物,除
了减产,纤维低劣、含油率和含糖量下 降,品质低,降低商品价值。 引起人畜中毒:赤霉病-赤霉烯酮,头昏、 恶心、呕吐、抽风,严重者死亡;甘薯 黑疤病-黑斑酮甘薯引起牲畜中毒;
状和病征。
病状:是患病植物本身在受到某种致病因 素的作用后,由内及外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斑点、炭疽、疮痂、溃疡、腐烂、腐朽、萎蔫、立枯、猝倒、枯焦、 花叶、条纹、畸形、瘿瘤、丛生等。
病征:是生长在植物生病部位表面的病原 体。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病害都有病征表现。真 菌、细菌。
粉、霉、黑点、菌核、溢脓等。
畸形:多种促进性和拟制性的病变都可能导致 各种畸形病状,大多表现为散发性。
叶片
果实
瘤:局部细胞增生,形成不定形畸形结构。 瘿:内部包孕着大量的病原物叫瘿。 癌:某些细菌引起的植物根部肿瘤,具残余疏导
组织。
丛生:枝叶密集 发生,形如扫 帚状。
病征类型
1、粉:某些真菌孢子在病部表现的特征。
锈
白锈
单元二
植物病理基础
植物病理基础
植物病害概述 植物病原生物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植物病害的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进程:第5次课第2章第一节学时:2使用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肖启明欧阳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按节)~:第2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植物病害概述一、植物病害的定义1.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到其他寄生物的侵染,植物的正常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影响其使用价值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病理程序植物染病后,先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然后造成组织结构的改变,最后发病植物外观表现出病态。
这些病变均有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3.判断植物病害的两个衡量标准(1)病害必须有病理程序;(2)病害必须造成损失。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症状: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包括病状与病征两个方面。
(一)病状类型植物发病后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称病状。
大致可分为变色、斑点、腐烂、萎蔫、畸形五类。
1 •变色指植物病部细胞内的叶绿素被破坏或形成受到抑制,以及其它色素形成过多而表现不正常的颜色。
2•斑点指植物病部局部细胞和组织坏死;但不解体,所形成的各式各样的坏死斑。
3 •腐烂指植物病部整个组织和细胞被破坏而消解。
4•萎蔫植物失水而使枝叶凋萎下垂的现象。
5•畸形植物发病后,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或毒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
(二)病征类型指病部所长出的病原物的特征。
主要有以下几类:(1 )霉状物;(2)粉状物;(3)颗粒状物;(4)线状物;(5 )脓状物。
三、植物病害的病原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
按其不同性质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1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是不能传染的,所以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该类病害的发生直接取决于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2.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是指能够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所以称为传染性病害,也称侵染性病害。
该类病害的发生除了寄生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外,还应该包括环境条件的影响。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2.掌握植物病害的病原。
♦教学重点和难点: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植物病害症状概念和类型。
其中掌握植物病害症状及使学生理解症状的概念为教学难点。
♦教法建议:以生产中发生的实例,认识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归纳植物病害的概念。
通过一些图片或发病植物标本使学生理解病害症状概念、类型。
♦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病理程序症状非侵染性病征病原病原物侵染性病害病害2.简答题1•简述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与特征。
2.植物病害的病征主要有哪些类型?♦教学进程:♦复习思考题答案:1.名词解释病理程序:即植物染病后,先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然后造成组织结构的改变,最后发病植物外观表现出病态,这些病变,均有一具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病状:指植物发病后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病部所长出的病原物的特征。
病原:指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
病原物:指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
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称为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能传染的一类病害。
2.简答题答:植物病害的类型有变色、斑点、腐烂、萎蔫、畸形。
主要特征是:(1)变色:植物病部细胞内的叶绿素被破坏或形成受到抑制,或其它色素形成过而表现不正常的颜色。
如褪绿、花叶、红叶、黄化等。
(2)斑点: 植物病部细胞和组织坏死,但不解体,形成各式各样的坏死斑。
(3)腐烂:植物病部整个组织和细胞被破坏而消解。
有干腐、湿腐。
(4)萎蔫:植物失水而使枝叶凋萎下垂的现象。
(5)畸形:植物发病后,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或毒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异常生长。
答:植物病害的病征主要有:(1)霉状物;(2)粉状物;(3)颗粒状物;(4)线状物;(5)脓状物。
教案(课时备课)教学进程:第6次课 第2章第二节使用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 肖启明 ♦教学内容(按节)~:第2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第二节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植物病原生物包括真菌、细菌、植原体、病毒、类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一、植物病原真菌(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1. 真菌的营养体(1) 菌丝体典型的真菌营养体为纤细分支的丝 状体,单根的丝状体称为菌丝,很多菌丝交织成团,称菌丝体。
低等真菌菌丝为无隔菌丝,高等真菌菌丝 为有隔菌丝。
菌丝的正常功能是摄取养分并不断生长 发育。
(2)菌丝体的变态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或生 长发育后期,可发生变态形成特殊的结构体,常见的 有菌核、菌索和子座。
菌核:由许多菌丝紧密交结而成的颗粒状物。
外 层组织较坚硬,是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当环境条 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或形成产生孢子的结构体。
菌索:由菌丝体平行交织而形成的绳索状物。
菌索在不良环境下呈休眠状态,条件适宜时又可从生长点恢复生长。
所以,菌索兼有抵抗不良环境条件和蔓延侵入的双重作用。
子座:由菌丝组织或其中夹杂有寄生组织结合而形成的垫状物。
子座一般紧附在基物上,其上或内部形成产生孢子的子实体,兼有渡过不良环境的作用。
2. 真菌的繁殖体真菌典型的繁殖体是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
真菌孢子的功能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 子”,它是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体,无论简单与复杂,统称为子实体。
(1)无性孢子 是没有经过两性结合而直接由营养体菌丝分化形成的孢子。
真菌的无 性孢子有:芽孢子、厚壁孢子、粉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其中分生孢子是 真菌最常见的无性孢子。
(2)有性孢子 是指经过两性细胞或两性器官结合后形成的孢子。
真菌的有性孢子有 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3. 真菌的生活史是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 过程。
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
多型现象:许多真菌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孢子。
单主寄生:多数植物病原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生活史。
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 时:2欧阳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A 无隔菌丝B 有隔菌丝转主寄生:有的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
真 菌 无 性 孢 子 的 类 型真 菌 有 性 孢 子 的 类 型植物病原真菌属于植物系统真菌门,下分五个亚门,其主要特征如下:真菌类别营养体 无性孢子 有性孢子 鞭毛菌亚门 无隔菌丝 游动孢子 卵孢子 接合菌亚门 无隔菌丝 孢囊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菌亚门 有隔菌丝 分生孢子子囊孢子 担子菌亚门 有隔菌丝 不发达,锈菌产生夏孢子担孢子半知菌亚门有隔菌丝分生孢子无,如发现多为子囊孢子真菌所致的病害,常在寄主被寄生部位的表面长出霉状物、粉状物、黑点状物等,1 •鞭毛菌亚门 经常引致植物根部或茎基部腐烂,在湿度大时,常在病部长出白色绵 毛状物。
比较高等的多为害植物的地上部,引致叶斑或花、穗变形,在病部产生霜霉状物。
2 •接合菌亚门 主要引起瓜果贮藏期的腐烂。
3•子囊菌亚门除少数菌(如白粉菌卜,一般都形成病斑,并有明显的颜色较深的边缘,在病斑上产生各种颜色的霉状物或小黑点。
4. 担子菌亚门 是高等真菌。
其共同特征是菌丝体有隔。
担子菌亚门中重要的农作物 病原菌是黑粉菌和锈菌,分别引起作物锈病和黑粉病。
5. 半知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是一群只有无性阶段没有或至今没有发现有性阶段的真菌 故称半知菌。
(三)真菌所致病害的特点真菌所致病害,常在寄主发病部位的表面长出霉状物、 害的重要标志。
♦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五个亚门真菌的主要特征及所致病害的特点。
2. 掌握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和分类命名。
♦教学重点和难点:五个亚门的主要特征; 有性孢子的类型和无性孢子的类型。
其中理解有性繁殖及有性孢子的类型为教学难点。
♦教法建议:粉状物、黑点状物等,是真菌性病利用书中插图或图片等生动真实的病原真菌形态来系统讲授。
♦复习思考题:1.真菌的无性孢子有哪些类型?2.简述植物真菌五个亚门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
♦教学进程:♦复习思考题答案:1 .答:真菌的无性孢子有:(1)芽孢子;(2)厚壁孢子;(3)粉孢子;(4)游动孢子;(5)孢囊孢子;(6)分生孢子。
2•答:真菌所致的病害,常在寄主被寄生部位的表面长出霉状物、粉状物、黑点状物等,(1)鞭毛菌亚门经常引致植物根部或茎基部腐烂,在温度大时,常在病部长出白色绵毛状物。
比较高等的多为害植物的地上部,引致叶斑或花、穗变形,在病部产生霜霉状物。
(2)接全菌亚门主要引起瓜果贮藏期的腐烂。
(3)子囊菌和半知菌亚门除少数菌(如白粉菌)外,一般都形成病斑,并有明显的颜色较深的边缘,在病斑上产生各种颜色的霉状物或小黑点。
(4)担子菌中的黑粉菌和锈菌形成黑色或锈色的粉状物。
教案(课时备课)第2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第二节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二、 植物病原细菌1. 细菌的一般性状植物病原细菌绝大多数是杆状,多数有鞭毛,无芽孢,细胞壁外有粘质层,但很少有荚膜。
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是阴性,少数是阳性。
植物病原细菌以裂殖的方式繁殖。
植物病原细菌都可以 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而且是好氧的,以微碱性培养基为宜, 一般生长适温为26〜30C 。
2. 植物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 细菌病害的病状类型主要有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等四类,病征为脓状物。
三、 植物病毒1. 植物病毒的主要特性 病毒是超微的、结构简单的细胞内寄生物, 植物病毒颗粒的基本形态为杆状(或线状)、球状、弹状(或杆菌状)三种。
病毒与细胞生物的根本区别有两点:一是没有细胞结构;二是颗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 DNA 或 RNA 绝大多数植物病毒的化学组成是核蛋白,蛋白质以亚基的形式将核酸包被在中 央,蛋白是衣壳,有保护核酸的作用,核酸是芯子,病毒的遗传信息存在于核酸中。
2 •植物病毒的增殖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改变寄主细胞的代谢途径,以本身的核酸作为模板,利用寄主细胞的原材料、 能量和酶系统,合成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再组装成新 的病毒颗粒,这种繁殖方式称增殖。
植物病毒是严格活细胞寄生的分子生物, 其增殖只能在寄主细胞内进行。
病毒的增殖过程也是病毒的致病过程。
3. 植物病毒的传播途径植物病毒的传播途径很多, 可经汁液摩擦传播;介体昆虫传播;土壤中线虫和低等真菌传播;种子和花粉传播;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
4. 植物病毒病的症状特点由于植物病毒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所以,植物病毒病没有明显的病征。
常见的症状有花叶、黄化、斑驳、皱缩、矮化、丛枝及畸形等。
另外,病毒侵 染寄主后,常常在寄主的细胞内产生各种形状的内涵体, 观察寄主细胞内的内涵体可作为鉴定病毒种类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