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83c04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7.png)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教诲(huì)魁梧(wú)解剖(pāo)锐不可当(dāng)B 倔强(jué)模样(mú)屏息(bǐng)称心如意(chèn)C 庇护(pì)颈椎(jǐng)巢穴(xué)脍炙人口(kuài)D 单薄(bó)狭隘(yì)订正(dīng)满载而归(z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狼籍元宵张皇失措铤而走险B 飘渺阴霾销声匿迹戒骄戒燥C 讴歌决别栩栩如生好高骛远D 寒暄狡黠一代天骄断章取义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毋庸_____,杭州有着良好的治安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②谁来为这些弱势人群_____正义?③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_____走过我的身旁。
A 质疑声张悠然自得B 置疑伸张泰然自若C 置疑声张泰然自若D 质疑伸张悠然自得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 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C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 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C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 “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语文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文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58f58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6.png)
语文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瞭望(liào wàng)蹒跚(pán shān)B. 蹊跷(qī qiào)窈窕(yǎo tiǎo)C. 饕餮(tāo tiè)踌躇(chóu chú)D. 翩跹(piān xiān)徜徉(cháng y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B.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D. 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3. 下列诗句中,属于唐代诗人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学无术,却总是喜欢班门弄斧。
B. 她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处事不惊。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D. 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没有恒心。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B. 他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脆。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脸色像纸一样苍白。
6.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A. 跑跳飞B. 快乐悲伤愤怒C. 桌子椅子书本D. 红蓝绿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唱了。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
C. 他不仅成绩好,而且品德高尚。
D.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8. 下列成语中,使用错误的是:A. 他不拘一格,善于创新。
B. 他不学无术,却总是喜欢班门弄斧。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处事不惊。
D. 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没有恒心。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94e78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9.png)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ān)蹒跚(pán)蹊跷(qī)B. 踌躇(chóu)缱绻(quǎn)佝偻(lǚ)C. 踉跄(liàng)翩跹(xiān)踯躅(zhí)D. 徜徉(cháng)逡巡(qūn)咫尺(zhǐ)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而且在生活中也表现得很出色。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答案:B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C.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D.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答案:D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满志(犹豫)栩栩如生(生动)B. 囫囵吞枣(整个)戛然而止(突然)C. 咫尺天涯(距离很近)锱铢必较(非常小气)D. 徜徉自得(随意)瞠目结舌(惊讶)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地在天空中飞翔。
B.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性格如同钢铁一般坚强。
答案:A6.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B.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著称,被誉为“诗仙”。
C. 王维是宋代的山水画家。
D. 苏轼是元代的词人。
答案:B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筵席(yán)窸窣(sū)蹉跎(cuō)B. 踌躇(chóu)缱绻(quǎn)佝偻(lǚ)C. 踉跄(liàng)翩跹(xiān)踯躅(zhí)D. 徜徉(cháng)逡巡(qūn)咫尺(zhǐ)答案:C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福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
![福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d0f97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c.png)
福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福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早操、课间操B、体育课C、体育竞赛D、学生自觉锻炼2、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表明了人格的()。
A、稳定性B、复杂性C、综合性D、独特性3、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4、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
A、认定制B、审定制C、选定制D、国定制5、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A、160B、140C、150D、1306、发现的策略是指()的教学策略。
A、以学生为中心B、以教师为主导C、个别化D、交互式7、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A、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B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C、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D、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8、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总的说,应该是()。
A、重点掌握直接经验B、重点掌握间接经验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重D、先掌握直接经验,后掌握间接经验9、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应该是()。
A、神学和哲学B、哲学和心理学C、哲学和伦理学D、伦理学和心理学10、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
A、政治、经济、文化B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C、社会、知识、儿童D、教育目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11、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A、学习动机B、学习兴趣 C、学习目的D、学习内容12、下列不属于学习的组织策略的是()。
A、摘录B、画线C、小结D、群集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桑代克D、沃尔克14、“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5、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7e1b6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7.png)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教诲(huì)花蕊(ruǐ)脊梁(jǐ)刚劲(jìn)B 勉强(qiǎng)削弱(xuē)提供(gōng)记载(zǎi)C 直奔(bēn)龟裂(jūn)冠军(guàn)悄然无声(qi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妨碍崩塌完壁归赵震天动地B 销毁汛期难以置信理所当然C 繁殖稀罕金壁辉煌众星拱月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总是随心所欲,一点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B 这位医生妙手回春,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
C 考试前,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复习,教室里鸦雀无声,万籁俱寂。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B 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C 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怎么啦?小敏。
”老师关切地问。
B 我喜欢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书。
C 参加国庆典礼的有工人、农民、解放军、青年等。
6、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是()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汉字的演变过程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C 马克·吐温是英国著名的作家。
8、下列不属于安徒生童话的是()A 《丑小鸭》B 《灰姑娘》C 《海的女儿》9、下列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比喻)B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C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设问)10、下列句子中,与“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A 杭州西湖真是一幅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1e0c2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0.png)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文课程性质?A. 工具性B. 人文性C. 科学性D. 实践性答案:C2. 以下哪个成语与“精卫填海”的故事无关?A. 坚韧不拔B. 水滴石穿C. 鹏程万里D. 奋不顾身答案:C3.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三点水旁”?A. 洒B. 洗C. 洋D. 浪答案:C4. 以下哪个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5. 以下哪个故事与《孟子》无关?A. 鱼我所欲也B. 得鱼而忘荃C. 不为五斗米折腰D.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第一学段的学生应认识____个常用汉字,并能写____个字。
答案:300,1007.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姿势要正确,做到“____、____、____”。
答案:头正、肩平、臂开8. 《狼和小羊》是一篇______童话,作者是______。
答案:寓言,伊索9. 《草原》一文中,老舍先生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草原的美丽。
答案:碧绿、一碧千里、翠色欲流10. 以下诗句出自《咏柳》:“______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二月春风似剪刀。
”答案:二月、似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1.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
答案:读写结合原则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言、知识、情感和思想,为写作提供素材;同时,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读写相互促进。
12. 请简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答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1)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阅读;2)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的阅读材料;3)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如讲故事、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等;4)鼓励学生相互交流阅读心得,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小学语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d7f5e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c.png)
小学语文(满分: 100 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5 分)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手势、————、眼神、————等来表达。
2 .努力建设————的语文课程。
3 .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4.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和————,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二、判断题(每小题分)1 .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
( )2.1--2 年级将“大纲”中偏于实践性要求的表述(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改为偏于学习过程的表述(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 )3 .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 )4.“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 )5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实践法。
( )第二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拜谒/枯竭冲锋枪/冲击波恣意妄为/千姿百态B .陨石/功勋倒胃口/倒栽葱崇山峻岭/怙恶不悛C.梗概/田埂迫击炮/迫切性瓜熟蒂落/啼笑皆非D .篆书/椽子空白点/空城计愚公移山/向隅而泣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以逸待劳B .漫不经心C .突如其来D .张灯结彩分庭抗理和颜悦色接踵而至休戚与共信口雌黄见微知著精妙绝伦不知所终哄堂大笑推心至腹浑然一体估名钓誉3.“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
A .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B .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C .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D .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4 .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 )。
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精编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9df42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6.png)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精编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知识与能力答案:D2. 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符合“启发式教学”原则?A. 演示法B. 讲授法C. 讨论法D. 情境法答案:C3. 以下哪个词语的书写有误?A. 持之以恒B. 自强不息C. 奋发图强D. 精卫填海答案:D二、填空题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学生应学会常用汉字________个。
答案:30002.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能力。
答案:听、说、读、写3. 以下成语中,与“水滴石穿”意义相近的是________。
答案:磨杵成针三、简答题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答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和价值观塑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体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 简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答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5)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全面发展。
四、案例分析题请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在一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荷叶母亲》这篇课文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
问题:请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并评价其优点和不足。
答案:这位教师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优点在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查阅资料,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含答案(3套)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含答案(3套)](https://img.taocdn.com/s3/m/6350590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4b.png)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试题(一)一、积累与运用(22分)1、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12分)⑴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为知类。
⑸曹刿阻止鲁庄公乘胜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古人写雪,手法不一。
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中的“”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比喻精妙;而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湖上影子,、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则用白描,同样形神兼备。
2、下面字形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A.间或(jiān)嗤笑(chī)锐不可当(dǎng)同仇敌忾B.啜泣(chuò)颔首(hàn)孜孜不倦(zī)海市蜃楼C.妖娆(ráo)匀称(chèng)根深蒂固(dì)盛气凌人D.悲怆(chuàng) 拮据(jū)毛骨悚然(shù)妄自菲薄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今天天气好,我们一起去登山,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老师的举动让孩子们停住了笑声,全场鸦雀无声。
4、依饮填入下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我想到,我们永远无法仰见这些壮士的面容,但是我们随时可以见到他们的重现,我们走入民间,到处都有与关云长的绘像;。
如果我们把关公的五给长髯去掉,相信就是壮士们的写生了,他们用生命的狂歌,为中国人的历史写下“忠义”两字。
①紫红色的面孔②浓正的长眉③写在脸上不可侵犯的正气④丹凤的亮眼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①④②③5、在句中,词语的顺序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也不同。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ff1e5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a.png)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 (共 10 题,共 20 分)1.代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 ( )。
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2. 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B. 《夜雨寄北》——李商隐一一唐代。
C. 《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 .宋。
D. 《春水》——鲁迅——现代。
3.下列说法错误的项是 ( )。
A.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
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B.《郭沫若诗两首》为我们描画了令人神往的天上仙境,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的黑暗,希望到天上寻找美好社会的愿望。
C.. 《女娲造人》只是一个神话故事,是人们没有掌握科学知识前对人是怎样产生的一种解释。
D.《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字里行间流淌着爱的清泉,使我们深受感动。
4.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恰当的一项是 ( )。
A.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B.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欺瞒与涣散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D.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5.下面四句诗中,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句是 ( )。
A.霜叶红于二月花B. 映日荷花别样红C.百般红紫斗芳菲D.乱花渐欲迷人眼6.诵读要注意节奏,下面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 /覆其口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C.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7.为“你欢迎我不欢迎”加上标点后,表意不明确的一项是 ( )。
A.你欢迎,我不欢迎。
B.你欢迎我?不欢迎。
C.你欢迎我不?欢迎。
D.你欢迎我,不欢迎。
8.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真题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真题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9ef55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8.png)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2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4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6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8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0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4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6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8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0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2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潍坊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试题
![潍坊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699e7c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0.png)
潍坊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1.下面哪个不属于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 A. 偏旁部首B. 声符部首C. 部首D. 常用部首2.“她笑了,笑得非常开心。
”这句话中,“笑”字的字义属于以下哪一类? A. 旁义 B. 反义 C. 成语义 D. 本义3.下列四个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机械化 B. 手机辐射 C.秋日的美景 D. 一昨日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 在她眼睛里仿佛有星星 B. 他笑了一哈。
C. “你好。
”他说。
D. 他们俩个去了游乐場。
5.下列成语中,取义错误的是: A. 九牛二虎之力 B. 叶公好龙 C. 井底之蛙 D. 画蛇添足6.“一篇好文章应当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并具有鲜明的思想观点。
”这句话中,“鲜明的思想观点”应该属于文中的: A. 议论文 B. 叙事文 C. 说明文 D. 描写文7.下列词语中,使用错误的是: A. 医学观察 B. 尺规画圆 C. 风华绝代 D. 增量扩张8.“这个问题不仅只关乎我们个人,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
”这句话中,“不仅只关乎”是错误的表达,下面哪项选项可以替换? A. 不仅关乎 B. 不仅仅关乎 C. 不仅只是关乎D. 不仅只有关乎9.下面哪个不是熟语的错误使用? A. 短小精干 B. 盲人摸象 C. 迷途知返 D. 趋之若鹜10.“每天坚持背诵经典名篇,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
”这句话中,“裨益”的意思是: A. 无益 B. 有益 C. 无害D. 有害第二部分:问答题(共40分)1.请解释什么是“通假字”?通假字指的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发音和意义的变化。
通假字在汉字中很常见,例如“客”字,既可以读kè,表示“旅客”,也可以读kù,表示“朋友”或“主人”。
2.请列举三个拼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
•云(yún / yùn)•针(zhēn / zhēn)•扎(zhā / zā)3.请问在汉字中,有多少个常用部首?汉字中有214个常用部首。
2024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2024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fe28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2.png)
2024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精华版)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4.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课程资源的种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5.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9.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10.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1.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至2年级为写话,3至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1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2024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小学语文
![2024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小学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cca21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c.png)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范畴?A. 朗读课文B. 书写规范汉字C. 背诵古诗词D. 创作短篇小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语文课程基本特点是:A.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B.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C. 知识与技能并重D. 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下列哪一项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A. 探究式学习B. 背诵记忆法C. 公式化教学D. 单纯讲授法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A. 强制学生阅读指定书目B. 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好奇心C. 仅关注考试成绩,忽视阅读过程D. 单一讲解,缺乏互动“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为:A. 对所有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B.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C. 只关注优秀学生的发展,忽略后进生D. 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强制学习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A. 《静夜思》(李白)B. 《草船借箭》(节选自《三国演义》)C. 《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D. 《背影》(朱自清)填空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______个左右常用汉字,并能正确书写。
答案:3500语文教学中的“四会”能力指的是会______、会写、会读、会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阅读策略包括预测、提问、______和总结等。
答案:(答案多样,如“推断”、“联想”等,视具体教学理论而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注重______与实践的联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答案:生活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的______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答案:韵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和良好的语言习惯。
答案:交流表达简答题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情境教学?答:情境教学是通过模拟或创设具有情绪色彩、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2008-08-02 21:00:18)
转载
标签:
教师招聘
分类:教海拾贝
小学语文
语文教师
杂谈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
织、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_____________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
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
(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
)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
)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
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再接再
按就班颠不破床架屋枕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孟子》)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
④感时花溅泪,。
(杜甫)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
⑥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板桥)
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
”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
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三、阅读能力考查(18分)
阅读下列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往往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争论。
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李四光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
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
但是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他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他还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就要具有宽广的胸怀。
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容得下百川之流,听得进反对意见。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1分)
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C.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D.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
⒎文中有四句名人名言。
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可以做道理论据的两项是()(2分)
A.正如李四光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C.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
D.普鲁斯特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
⒏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2分)
⒐能否删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什么?(2分)
答:
⒑第一段中加点词语“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指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1分)
答:
⒒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1分)
(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⒓上文选自《陈涉世家》,作者是。
该作者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体通史(2分)。
⒔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3分)
①通,含义是
②通,含义是
⒕下面句中加点的“以”与“扶苏以数谏故”的“以”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1分)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而吾以捕蛇独存
D.杀之以应陈涉
⒖下列对“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今天逃跑也是死,举起大旗造反也是死,等着死,死在国家里可以吗?
B.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C.现在死亡也是死,举旗起义也是死,与其等死,不如为国而死可以吗?
D.今天逃亡也是死,商量发动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在国内好吗?
⒗简要概括陈胜认为起义将会得到百姓拥护的两条理由。
(2分)答:一是
二是
四、作文(30分)
题目:春风
要求: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②字数在800字左右;③不得抄袭。
小学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
1、(1)交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学生、教师、文本;学生
(3)观察、表现
(4)交际情境
(5)协调
(6)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素养
二、
2、(1)Rén;Chóng
(2)女;行
(3)击;从长计议
(4)曹丕;;曹植
(5)风;颂
3、①另外;②勉强;③尚且;④居然/竟然
4、(1)滥;儆;缈;厉;部;扑;叠;戈
(2)①思而不学则殆;②贫贱不能移;③虽九死其犹未悔;④恨别鸟惊心;⑤赢得生前身后名;⑥任尔东西南北风
5、①√②√③×④×⑤√
三、
6、B
7、A、C
8、引证法、例证法
9、不能删;这样写可以使论证更全面
10、研究角度的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会引起学术的争论
11、“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歌德也说……思想获得丰产”
12、司马迁;纪传体
13、①適通谪;含义是充军;②唱通倡;含义是倡导
14、C
15、B
16、一是“天下苦秦久矣”/天下的人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二是以扶苏、项燕的名义倡导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