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17年中考历史试卷
江苏省镇江市201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镇江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共2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1.下图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A.奖励军功 B.统一度量衡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答案】B2.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代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
”这里的“委员制”是指()A.郡县制 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答案】C3.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A.澶渊之盟 B.金灭北宋C.岳飞抗金 D.签订《尼布楚条约》【答案】A4.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①设立西域都护②设立伊犁将军③设立驻藏大臣④平定准噶尔、回部贵族的叛乱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B5.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昂首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
自此,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历史宣告结束。
规定东交民巷不准中国人居住的不平等条约是()【答案】D6.观察下面战争态势图,你认为这一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始()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C.战略进攻 D.战略决战【答案】C7.“君子和而不同”,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大智慧,意思是“和谐但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1955年,周恩来总理巧妙运用这一智慧,为万隆会议成功召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提出了()A.“求同存异”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基原则C.“和平与发展”的战略 D.各国之间互不干涉内政【答案】A8.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优先发展()A.交通运输业 B.农业C.轻工业 D.重工业【答案】D9.邓小平在评价建国后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
2017中考历史试卷带答案_2017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带答案

2017中考历史试卷带答案_2017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带答案中考之中,历史的知识点是根据年份来划分的,你们做试卷时都能够回答得出来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中考历史试卷带参考答案,供大家参阅!陕西2017中考历史试卷带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A卷13. (2016•陕西,13,2分)下列图片所体现的制度或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14.右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A.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B. 外资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C. 洋务企业外资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D.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自然经济15.1918年11月,蔡元培提出的“劳工神圣”、“今后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口号很快风靡全国。
这说明A.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思想主流B. 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新希望C. “民主”和“科学”成为两面大旗D.五四运动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16.右图是新航路开辟时的一位航海家的漫画,此航海家双手将地球抱在胸前,身后是即将远航的中世纪帆船。
据图可知,此航海家A.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跨越大西洋的愿望B.是“新大陆”最早的发现者C.最先发现通往亚洲的新航线D.首次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中国和苏联(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取得过巨大成就。
据此回答17-18题17.对下表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重比例(%)农业 4.5 52.8 43.5轻工业 12.8 29.6 29.2重工业 25.4 17.6 27.3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8.由右图中的数据可判断出当时苏联正处于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B. “一五”计划实行时期C. “二五”计划实行时期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19.(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套试题】广东省百合外国语学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10、(2018•孝感)近现代中国,在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这一目标的激励下,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下面选项中全部属于科学家的一组是( )
①李四光 ②鲁迅 ③聂耳 ④徐悲鸿 ⑤钱学森 ⑥袁隆平
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⑤⑥D.①⑤⑥
二、材料题
11、(2016·郴州)各民族、各地区生生不息的文明在不断冲撞与融合中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请你沿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究:
9.在十四年抗战过程中,推动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关键是(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百团大战D.徐州会战
10.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我国( )
A.“863计划”已完成B.信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科技强军已实现D.高等教育形成相当规模
6、(2016·临沂)“863计划”的实施,是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为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该计划的第八个领域是()
A.原子能技术B.海洋高技术
C.自动化技术D.互联网技术
①政府注重民生②脱贫任务完成
③休闲需求增加④法制体系健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2018•安顺)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方向,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集中精干力量,突破并掌握一批关键技术,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政府提出了( )
A.“科教兴国”战略B.改革开放政策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江苏镇江润州区2017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

2017年初中历史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右图所示是出土的四方秦朝印文,这些文物可以佐证秦朝统一后的文字是()A.隶书 B.行书 C.楷书 D.小篆2、在西汉海昏候墓的考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组绘有“孔子”“颜回”等人物形象的屏风组件。
这说明西汉中晚期上流阶层将崇儒作为一种时尚,其主要原因是()A.百家争鸣的影响B. 孔子私学的推广C.孝文帝的汉化措施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北宋与金对峙B. 宋辽对抗C.南宋与金对峙D. 宋夏和议4、图示、图片、图表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好工具。
下图中央机构的演变所反映的实质是()图1图2图3图4A.社会制度的更替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专制的加强5、《清史稿》论曰:“圣祖(康熙)……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创焉。
”下列史实能支持这一论点的是()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B.设置伊犁将军C.册封达赖喇嘛D.抗击沙俄侵略6、1900年6月德国《前进报》的社论《铁拳》一文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战争”。
文章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
“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A.侵华英军B.英法联军C.甲午战争中的日军D.八国联军7、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
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A.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 B.引进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C.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变法图强 D.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8、北京城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变迁,下列事件首先发生在北京的是()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中华民国成立 D.辛亥革命的爆发9、孙中山对李大钊说:“你尽管一面做共产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国民党)帮助我。
江苏省镇江丹阳市2017届中考历史二模试题

江苏省镇江丹阳市2017届中考历史二模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计50分)1.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
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B.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C.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D.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2.201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正式出炉,其中不分文理科、取消6项加分项等调整内容备受人们关注。
我国考试制度的演变源远流长,唐朝时常考的科目是进士科和明经科,其中进士科主要考查( )A.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B.文史知识的运用能力C.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D.八股文的运用能力3.右下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南朝B.唐朝C.宋朝D.元朝4.下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它主要反映了( )A.大臣决策权的变化B.官员管理日益规范化C.内阁制度完全成熟D.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5.2016年初,右图电视剧在央视一台火热上映,剧中主人公以诗明志:“遥知岛夷浮天际,未敢忘危负中华。
”诗中的“危”指的是(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B.南海地区出现危机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D.台湾被殖民者侵占6.某同学在历史归类复习中将如下图片归为一类,他的归类标准是()A.时间B.地点C.性质D.影响7.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一半是封建社会,一半是殖民地B.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各占一半C.有主权但不完整,有封建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D.既是殖民地又是封建社会8.“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行香中学中考历史复习试卷(五)(解析版)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行香中学中考历史复习试卷(五)一、【练习】1.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C.建立县制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2.改革变法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促进社会发展。
下列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①商鞅变法②管仲改革③洋务运动④俄国1861年改革⑤明治维新⑥罗斯福新政。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⑤⑥D.①④⑤3.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说明()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的国情相结合②社会主义彻底失败③西方国家不会放弃“和平演变”战略④苏联模式失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以下改革既顺应了历史发展方向又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是()A.日本明治维新B.俄国农奴制改革C.罗斯福新政D.戈尔巴乔夫改革5.下列是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措施,属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有①建立经济特区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④农村建立人民公社()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比较它们的相同点是()A.都使本国迅速强大起来B.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D.都在此之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7.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A.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B.罗斯福新政能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调整D.罗斯福新政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8.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意义最深远的是()A.促使美国经济复苏B.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C.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D.促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9.明治天皇和光绪皇帝在位时期进行改革的内容都涉及()A.大力提倡和发展文化教育B.实行君主立宪制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废除封建制度10.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A.赫鲁晓夫改革B.匈牙利改革C.戈尔巴乔夫改革 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1.土地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基本问题。
江苏省镇江市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人教版】【试题】

2017年中考训练•历史第I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计50分)1.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
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2.右侧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
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的因素,汉武帝( )A.实行“削藩”B.推行分封制C.颁布“推恩令”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南朝B.唐朝C.宋朝D.元朝4.下列属于清朝加强君权措施的是()①焚书坑儒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设立军机处④大兴文字狱⑤设立锦衣卫A.①④ B.②③C.②⑤ D.③④5.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
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
”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7. 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
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
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爱国运动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8.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
20XX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XX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绝密镇江市20XX年中考历史试卷历史(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孟子认为,统治者要让百姓有田有宅,有劳动时间,有物质保障。
这反映出孟子主张()A .“兼爱”“非攻”B .实行“法治”C .“无为而治”D .“仁政”治国 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A .统一全国B .统一文字C .实行分封D .建立郡县3.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它便于在全球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它”指的是()A .分封制B .科举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4.观察下图《辽、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图中契丹族建立的政权都城所在位置是()A .①B .②C .③D .④5.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此论断评价的是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 A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禁止对外贸易 C .加强思想控制 D .拒绝西方殖民6.下图是小明同学创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它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 .南京B .上海C .厦门D .虎门7.清末某官员说:“战争骇人地向毫无准备的我们袭来,李鸿章所吹嘘的舰队、要塞、枪炮和人力,都已证明非一般所期待的那样厉害。
”这里的“战争”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近采(学习)日本治体……十年而图霸定矣。
”康有为主张学习日本的() A .君主立宪制 B .民主共和制 C .天皇专制 D .封建专制9.下图是《清帝退位诏书》,这一实物资料充分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A .资本主义B .封建制度C .封建帝制D .帝国主义10.“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
【中考真题】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真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某思想学派认为,治国首先要加强中央集权,其次必须用“术”,再次以法为教。
该思想学派是()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2.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归国后他向汉武帝汇报了在西域的见闻,使汉朝首次详细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
之后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
史书中的“他”是()A.商鞅B.董仲舒C.张骞D.郑和3.“这一运河网络,使隋帝国能以南方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供养洛阳,并且给北方边境提供战略后勤保障。
”材料意在强调,运河网络()A.提高了行政效率B.加重了百姓徭役负担C.促进了民族融合D.有利于巩固隋朝统治4.下表呈现了元清两代对台湾的治理措施,其中体现的历史趋势是()历史时期治理措施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清朝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A.君主专制的强化B.中央官制的完善C.海外贸易的繁荣D.边疆管理的加强5.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从乾隆六年至五十三年,文字狱达53起,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造成以文肇祸的恐怖气氛,致使知识分子再也不敢轻易表露个人思想。
由此说明文字狱()A.禁锢了思想言论B.打击了违法犯罪C.提高了儒学地位D.保障了社会发展6.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洪秀全却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
”体现这一“情愫”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7.某历史教师采用朋友圈推文这一再阐乐见历史事件。
据右图指出他们探究的是()武昌首义、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我们终于推翻了清王朝!无数革命烈士的牺牲终于换来了今天的成功!A.鸦片战争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8.“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这昂扬的旋律和熟悉的歌词,曾唱响大江南北,成为当时的“中国最强音”。
镇江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2017),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镇江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2017),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长江一去无回浪,人老何曾再少年。中考频道第一时间为您公布镇江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2017),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您访问浏览更多中考资讯,了解最新信息请按CTRL F5刷新页面。更多镇江中考分数线、镇江中考成绩查询、镇江中考志愿填报、镇江中考录取查询信息等信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镇江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发布入口
以下是镇江2017年全部科目的试题发布入口:
中考试题
中考答案
镇江
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 历史 政治
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历史 政治
江苏省淮安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张老师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出示了两幅图片(右图)。
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A.太学是最早的私学B.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C.汉武帝首创殿试D.太学生通过钻研八股,求取功名【答案】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
2.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大发展。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现象的是①出现了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②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③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⑤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型可以用排除法来做,①出现了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少朝时期的典型青铜器代表,不属于题干的时间范围,应该排除①。
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
3. 下面是我国古代不同领域著作的杰出代表,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天工开物》②《齐民要术》③《史记》④《伤寒杂病论》A.③④①②B.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③④②①【答案】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4. 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亊件的直接触动有关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的签订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对戊戌变法的认识,分析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康有为联合考试的举子一百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存,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意味着维新派由原来的的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发展到政治运动。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请涂在答题卡上)1.《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此项规定主要破坏了中国的A.司法主权B.贸易主权C.关税主权D.海关主权2.割九龙司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黄埔条约3.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实际上是我们今天的A.北京B.南京C.东京D.上海4.属于沿海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手工业作坊主开设的工厂有①江南制造总局②发昌机器厂③继昌隆缫丝厂④安庆内军械所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5.光绪皇帝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追悼在中日海战中壮烈殉国的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
“足壮海军威”的悲壮场景,从哪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A.《鸦片战争》B.《虎门销烟》C.《末代皇帝》D.《甲午风云》6.戊戌变法的诸项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是A.发展农工商业B.开放言论C.废除八股文D.开办新式学堂7.在下列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辛亥革命后不久,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A.张作霖B.袁世凯C.段祺瑞D.冯国璋9.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护国军力量强大C.没有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D.北洋军阀力量分裂10.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课本一律废止。
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A.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还我山东D.废除“二十一条”12.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如图所示是出土的四方秦朝印文,这些文物可以佐证秦朝统一后的文字是()A.隶书B.行书C.楷书D.小篆2.在海昏侯墓的考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组绘有“孔子”“颜回”“叔梁纥”等人物形象的屏风组件。
这说明西汉中晚期上流阶层将崇儒作为一种时尚,其主要原因是()A.百家争鸣影响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孝文帝的汉化措施D.孔子私学的推广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4.图示、图片、图表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好工具。
综合如图,反映的实质是()A.社会制度的更替 B.生活习惯的变化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5.《清史稿》论曰:“圣祖(康熙)…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创焉.”下列史实能支持这一论点的是()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B.土尔扈特回归祖国C.册封达赖喇嘛D.抗击沙俄侵略6.1900年6月德国《前进报》的社论《铁拳》一文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战争”。
文章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
“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A.侵华英军B.英法联军C.甲午战争中的日军D.八国联军7.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
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A.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B.发展近代产业,抵御外侮C.引进先进技术,兴办民族工业D.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8.北京城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变迁,下列事件首先发生在北京的是()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中华民国成立D.辛亥革命的爆发9.孙中山对李大钊说:“你尽管一面做共产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国民党)帮助我.”李大钊拥有国共两个政党党员身份的时期是()A.抗日战争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国民大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0.如图漫画中的文字为“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卅四年(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二日作,子恺,圣扬学弟永存。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
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A.B.C.D.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问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3.如图是2016年5月中国邮政发行“二十四节气”(中国文明的独特贡献)特种邮票中的两张,这两张邮票最能直接体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A.刀耕火种B.铁犁牛耕C.耕织结合D.农商皆本4.《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苏州和湖州是我国的经济重心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6.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A B.B C.C D.D7.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
《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A.作者经历的真实性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8.“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001]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001]](https://img.taocdn.com/s3/m/4bc6492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7.png)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第I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孟子认为,统治者要让百姓有田有宅,有劳动时间,有物质保障。
这反映出孟子主张()A. “兼爱”“非攻”B. 实行“法治”C. “无为而治”D. “仁政”治国【答案】D【解析】题干孟子的“统治者要让百姓有田有宅,有劳动时间,有物质保障”体现的是以农为本的思想,这反映出孟子主张“仁政”治国。
故D符合题意;“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主张,故A不符合题意;实行“法治”是法家韩非的思想主张,故B不符合题意;“无为而治”是道教的思想,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 “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A. 统一全国B. 统一文字C. 实行分封D. 建立郡县【答案】A【解析】“秦王扫,虎视何雄哉!”的意思是“秦始皇扫灭六国,虎视天下,(这样的气势)是何等英雄啊!”。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封建国家。
由此可见,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统一全国。
故A符合题意;统一文字、建立郡县是秦始皇的功绩,与李白的诗句不符。
故BD不符合题意;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它便于在全球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它”指的是()A. 分封制B. 科举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的“选拔人才”可知是一种考试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由此可知,科举制便于在全球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故B符合题意;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CD不符合题意。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真题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A.诸侯争霸局面B.“百家争鸣”局面C.竞相改革局面D.儒学独尊局面【考点】2P: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解答】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
随着当时社会的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著书立说发表意见,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郭沫若之所以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指的就是百家争鸣这个学术繁荣局面。
故选B。
【点评】要理解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2.秦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规定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的字体是()A.B.C.D.【考点】3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以统一文字为切入点,考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解答】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A为小篆.故选A.【点评】本题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3.“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A.分封制B.行省制C.科举制D.郡县制【考点】5D: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创立的知识点,应把握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影响.【解答】依据题干信息“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结合所学知识:隋朝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的办法进入政府任职.故选C.【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科举制的有关内容.4.《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表明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珠江流域D.长江流域【考点】69: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分析】本题以《宋史》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解答】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末年开始,到南宋最终完成.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正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到长江流域的历史状况.故选D.【点评】本题以《宋史》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5.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5题,没题2分工50分)1.(2分)“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
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A.推行县制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编制户口2.(2分)如图是汉朝前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主要交通线,当时这条交通运输线上最多的商品是()A.茶叶B.丝绸C.牲畜D.瓷器3.(2分)下列为唐朝三省六部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中部门之间隶属关系示意准确的是()A. B. C.D.4.(2分)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他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行省制D.郡国制5.(2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他抗击外来侵略者是()A.沙俄B.英国C.荷兰D.日本6.(2分)恩格斯曾高度评价镇江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行为。
他说:“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
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评价的镇江军民反侵略斗争发生在()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2分)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取而代之以共和国家”。
他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A.推翻清朝统治B.建立共和制C.推翻封建制度D.建立君主立宪制8.(2分)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D.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9.(2分)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函中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以全变反应日本侵华罪行,“14年抗战”的起点是()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一•二八事变10.(2分)观察如图的战役态势,他反应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A.辽沈战役B.渡江战役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11.(2分)周恩来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一天一天地好起来……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这一原则的双边谈判是()A.中缅B.中日C.中美D.中印12.(2分)与如图反应的历史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B.成立手工业产合作社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13.(2分)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4.(2分)邓小平指出,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基地和窗口……是市场取向改革的试验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镇江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计50分)(2017·江苏镇江)1.“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
”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A.推行县制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编制户口【答案】C(2017·江苏镇江)2.下图是汉朝前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主要交通线。
当时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A.茶叶B.丝绸C.牲畜D.瓷器【答案】B(2017·江苏镇江)3.下列为唐朝三省六部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中部门之间隶属关系示意准确的是()A BC D【答案】A(2017·江苏镇江)4.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行省制D.郡国制【答案】C(2017·江苏镇江)5.“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
他抗击的侵略者是()A.沙俄B.英国C.荷兰D.日本【答案】C(2017·江苏镇江)6.恩格斯曾高度评价镇江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行为。
他说:“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评价的镇江军民反侵略斗争发生在()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2017·江苏镇江)7.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代之以‘共和国家’”。
他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A.推翻清朝统治B.建立共和制C.推翻封建制度D.建立君主立宪制【答案】B(2017·江苏镇江)8.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
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D.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答案】A(2017·江苏镇江)9.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函中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以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
“14年抗战”的起点是()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一二八事变【答案】B(2017·江苏镇江)10.观察下面的战役态势,它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A.辽沈战役B.渡江战役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答案】D(2017·江苏镇江)11.周恩来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一天一天好起来。
……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最早提出这一原则的双边谈判是()A.中缅B.中日C.中美D.中印【答案】D(2017·江苏镇江)12.与右图反映的历史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B.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C(2017·江苏镇江)13.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这次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答案】C(2017·江苏镇江)14.邓小平指出,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基地和窗口……是市场取向改革的试验场所”。
“他”指的是()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C.民族自治区D.自由贸易区【答案】A(2017·江苏镇江)15.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
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
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答案】D(2017·江苏镇江)16.14世纪欧洲著名思想家彼特拉克说:“我自己是凡人,只追求凡人的幸福。
”“忽视或蔑视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以及人们的来处和归宿,这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呢?”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A.浪漫主义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自由主义【答案】B(2017·江苏镇江)17.北师大教授黄安年认为: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这一“最大内部障碍”是()A.黑人奴隶制度B.封建农奴制度C.英国殖民统治D.封建等级制度【答案】A(2017·江苏镇江)18.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
”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完全西方化的原因是()A.门户开放B.倒幕运动C.明治维新D.对外侵略【答案】C(2017·江苏镇江)19.2017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举国欢庆,举世瞩目。
最早发明飞机这一交通工具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德国D.中国【答案】B(2017·江苏镇江)20.胡适说:“‘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我自己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
”下列哪位科学家的思想影响了这一社会风气?()A.达·芬奇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答案】C(2017·江苏镇江)21.下图是一艘创造了历史的战舰。
1917年11月7日晚上9时40分,该舰空炮射击发出了开始向冬宫总攻的信号。
由此引发的革命推翻了()A.沙皇专制统治B.封建农奴制度C.斯图亚特王朝统治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答案】D(2017·江苏镇江)22.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上升。
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1415亿美元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
失业人数从1200万降至1939年的800万。
这些经济指标的变化,是由于美国实施了()A.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策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答案】D(2017·江苏镇江)23.1946年丘吉尔曾说:“重建欧洲大家庭,或尽我们所能地给它提供一个机构,使欧洲大家庭得以在和平、安全和自由中安居。
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
20世纪90年代,丘吉尔这一愿望得以实现的组织是()A.欧洲共同体B.欧洲联盟C.亚太经合组织D.联合国【答案】B(2017·江苏镇江)24.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关系表述最准确的是()年份1970年1992年国家类别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A.同步发展B.差距拉大C.差距缩小D.互相促进【答案】B(2017·江苏镇江)25.2017年5月14日--15日,来自世界29个国家的元首和130多个国家的政要,在北京参加了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当今世界()A.经济全球化趋势B.政治多极化趋势C.经济区域化趋势D.贸易保护主义趋势【答案】A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12分,29题13分,计50分)(2017·江苏镇江)26.(12分)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
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
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
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
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分)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2分)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1分)(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3分)【答案】(1)自强;(或维护清朝统治);(2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分)(2)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2分)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的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缓解清朝的财政紧张状况。
(2分)(3)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1分)(4)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分)(2017·江苏镇江)27.(13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广大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12月17日,应张学良邀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达西安。
在弄清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地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材料二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许多人进一步认清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受到舆论的热烈赞誉。
诗人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的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
张治中也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材料三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邓小平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为解决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方针?(1分)提出这一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1分)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中国共产党从这个出发点考虑的依据是什么?(1分)(2)材料二涉及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大事?(2分)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亲赴重庆为什么广受赞誉?(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什么?(2分)(3)材料三反映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香港问题持什么态度?(1分)从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主权的坚决捍卫?(1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2分)【答案】(1)和平解决;(1分)从全民族利益出发;(1分)在日本侵略下,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只有联合国民党共同抗击日寇,才能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