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方言
海安方言拾萃
![海安方言拾萃](https://img.taocdn.com/s3/m/f734e08fbceb19e8b8f6bae9.png)
海安方言拾萃1.我给个晓谕..你!(晓谕:警告,郑重告知。
)2.这迟鱼..的活谁干?(迟鱼:刮鱼鳞,杀鱼。
)3.你家相公..今年上几年级了?又:相公啊,替我带块做鞋子的面料回来吧。
(相公1:孩子。
相公2:丈夫。
)4.你手里拿的是甚的杲昃....?(甚:音“审”。
甚的:什么。
杲昃:东西。
)5.你在挦.甚的杲昃?(挦:寻找。
)6.草置..头睡着一条大黄狗(草置:草垛、草堆。
)7.等你等得心焦..。
(心焦:心急。
)8.独膀儿曾在生产队做过看青..的工作。
(看青:看护庄稼。
)9.你不要媚.啊,我才不理你呢。
(媚:努力讨好。
)10.做人要规规矩矩,不能这么吾儿禄山的。
(吾儿禄山:典出安禄山,意为“胡来”、“不守规矩”。
)11.灶台一尘不染,釜冠..也干干净净的。
(釜:锅。
冠:帽。
釜冠:锅盖。
)12.汤罐..快被烧干了,替我给替它添点水吧。
(汤:热水。
汤罐:旧式灶台上利用灶火暖水的容器。
)13.快把釜冠揭掉,粥透了,要潽.出来了!(透:烧开,煮熟。
潽:沸腾溢出。
)14.你噇.吧,撑死你!(噇:吃。
贬义。
)15.“诺.!我一定把事情做好。
”(诺:承诺声。
)16.那人颈项..上有一颗痣。
(颈项:脖子。
)17.收拾得蛮格局..的。
(格局:时髦漂亮。
)18.该煮中饭了,快拿淘篓淘米吧。
(淘篓:淘米的器具。
)19.我不是转,不是拿乔,实在怕胜任不了。
(转:音zhuǎi。
转、拿乔:意近,都是“端架子”的意思。
)20.说个不停,真是个穷嘴!(穷嘴:话多。
)21.树上有几只雀儿,叽叽喳喳的。
(雀儿:主要指麻雀。
)22.你可曾吃饭?要不要再来点儿?(可曾:有没有。
)23.你家妈妈儿做甚的工作?(妈妈儿:老婆。
)24.我家细姐儿今年要出嫁了。
(细:小。
细姐:最小的姐姐。
)25.时候不早了,赶紧打发人去接吧。
(打发:派遣。
)26.小褂开缝了,找根引线逢一下吧。
(引线:缝衣针。
)27.今朝早晨你去哪里了?明朝打算干嘛?(今:音“更”。
海安方言小故事
![海安方言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d4b1578312b3169a451a4c1.png)
海安方言小故事【篇一:海安方言小故事】有一个落地叫海安,有一种稀饭叫采儿粥,有一种哭叫挤麻油,有一种棉衣叫邓子,有一种硬币叫铅壳子,有一种动物叫赖宝,有一种昆虫叫假楼,有一种水桶叫大量子,有一种锅盖叫釜冠,有一种板凳叫趴趴凳儿,有一种食品叫格逮儿,有一种布叫绞布,有一种交通工具叫钢自车儿,有一种美味叫酱游偷儿,有一种鱼叫罗吼儿,有一种水产品叫味儿,有一种呆叫呆吧日猴,有一种夯叫夯里夯气,有一种傻叫二的不登的,有一种笨叫急害,有一种女人叫马马儿,有一种称谓叫假假,有一种学生叫豁棒,有一种网友叫甩子,有一种相好叫搭头儿,有一种小孩叫皮猴子,有一种子女叫辣巴儿,有一种坏人叫混混儿,有一种无赖叫没像管,有一种鸟人叫草鸡毛,有一种无礼叫老逼日像,有一种不好好学习叫叼儿浪当,有一种说话不作数叫飘飘而,有一种出错叫出豁子,有一种感情叫割得好,有一种睡觉叫两吊子,有一种闲逛叫冲暴,有一种离开叫死啊滚,有一种扯淡叫嚼吹子,有一种摔跤叫跌个大跟头,有一种吃苦叫挨搞,有一种失败叫完掉,有一种着急叫作照,有一种东西叫倒头,有一种出格叫冲头,有一种矜持叫假门日鬼,有一种闹事叫或桑,有一种追叫拴,有一种爱叫货喜,有一种说话叫凋b跶习,有一种能干叫能的拐知的,有一种身体语言叫扭头刮紧的,有一种丢人现眼叫现世,有一种交流方式叫跶贪话,有一种教育方式叫兜头一刮子,有一种男女关系叫打搞,有一种不讲卫生叫作世,有一种速度叫放哨点,有一种炫耀叫先范,有一种骂人叫活宝!()【篇二:海安方言小故事】智断分尸案光绪二十一年,韩紫石在河南做官的时候,调到镇平县做县令,一上任就碰到了一桩十几年不曾断得下来的分尸案。
镇平县元城有一个姓赵的人家,老大、老二南北两房,合了一个能够传宗接代的独生儿子。
也就是老百姓说的「两房合了一个」。
南北两房都怕缺了下一代,也就分别替这个宝贝儿子各娶了一个媳妇,两个媳妇又都替这个儿子生了一个儿子。
后来呢,这个在南北两房各生了一个独生儿子的人,怎啊吃得消两个老婆缠,也才三十多岁就死掉了,死的时候是死在南房里的,等到南房里替他娶的媳妇死了的时候,在南房里生的那个儿子,就把他和南房里的老婆合在一个墓里做了一个祖茔,后来,北房里替他娶的媳妇也死了,就只能一个人做了一个祖茔,在北房里养的这个儿子怎么想都不服气,一天夜里就把父亲的棺材扒到自己妈妈的这个墓地里埋了,南房里知道了,就又把父亲的棺材扒了回来。
海安县方言土话中比较难认的字,你会读吗?
![海安县方言土话中比较难认的字,你会读吗?](https://img.taocdn.com/s3/m/1cf6949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4.png)
海安县方言土话中比较难认的字,你会读吗?1、噇发音:Chuáng释义:常用贬义词去指责对方在“吃喝”上表现的形态,一般解释为无节制的大吃大喝。
例句:旁的本事没得,一天到晚只晓得噇!2、滗发音:Bī释义:形容挡住稠物取出液汁。
例句:碗里的汤太多了,要滗掉点儿。
3、䤉发音:Mi释义:喝酒、喝茶一类的例句:亲朋好友相聚,开心热闹,免不了“老酒䤉䤉””(优哉游哉地喝点酒)4、囥发音:Kàng释义:藏例句:私房钱要囥好,不能被女将查到!5、潽发音:Pu释义:指汤沸腾后溢出例句:妈妈煮汤,火候要是没掌握好,汤就会一下子“潽出来”。
6、掿发音:Lé释义:握紧拳头。
例句:把拳头掿起来,恩好同你抽血。
7、扽发音:Dèn释义:拉,猛拉,使伸直或平整。
例句:快来人啊,我扽不住他啦!8、䁙发音:yàn释义:形容詞,(小孩)調皮例句:海安细拿宝儿都䁙得么得命。
9、勩发音:yī释义:形容詞,久用而磨損。
例句:搪瓷坝缸儿都用得勩掉嘞!10、“孩子”走啊,去买“孩子”啊!what?11、告作例句:这些个细拿宝不好好吃饭,只晓得告作!!12、摆啪不知道以为要去划船!海安话只是喜欢聊天吹牛的含义!!例句:别的本事没有,摆啪神的!13、打摆子看似是打了谁的意思其实是一种否定的意味。
例句:一个月赚了个一百块,你去打摆子的啊!14、膝头婆儿此婆儿非彼婆儿而是膝盖的意思15、下面来说活海安人嘴里最常说的“四个字”痴不核登羊儿帕痴呆不日猴淌猫儿虚过曾吃啊没摆子打。
海安话学习
![海安话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b116896601f69e314332942d.png)
海安话学习睡觉──猴皋受苦──挨稿晚上─雅里看什么东西呀──望神尼稿子啊很早──老早八早很大──无大不大嚣张---老象罗嗦-----穷咀很-----...的没的命小板凳──爬爬凳什么东西----什里搞子吃饭了吗----额成吃嘎一下子──一哈头刚才──先老儿拖鞋---嗒嗒儿脖子---井刚丈夫---孪强老婆----女将或马马儿没办法──么得八发螺蛳----乌裸儿螃蟹-----旁海回家------嘎去聊天──搭寡明天见---门淘见吃晚饭---床牙饭吵架---刚丧死相---死刑样子到你家玩---到里嘎耍仔温开水----闷汤咽小男孩:细拿宝小女孩----小啊头费话多----穷嘴吃东西----床倒头摩托车──魔耷差故弄玄虚──拿乔、拽蛤蟆------癞保青蛙-------田鸡蚯蚓-------湖仙蜈蚣---百脚做什么==做什呢啊瞎说==恰区(嚼蛆)笨蛋=二里不登的短裤——裤头烧水的罐子——汤罐斧头——胎五尺子——测厕所——毛缸鸟——恰儿鸟窝——恰阔鸽子——过子鲫鱼——就鱼黄鳝——长鱼鲤鱼——花鱼河蚌——活外文蛤——差偶、欢子臭虫——骚气娘子猪要生了——猪子要哈了水开了——水透啊粥溢出来——粥噗出来啊流水——侯水就是这样——秋搭样子小心脚下——相咯脚的就这么多了——秋大多打架-----擒搞瞎说--活嚼大头蛆女儿——阿头儿子——小火是的——恩拉美国——米国去哪儿——上哪爱去啊不上路子---5263的受苦——挨稿人来疯——先翻晚上——挽闹橡皮——唱皮看什么东西呀——望神尼东丝啊(望神尼稿子啊)很早——牢早八早很大——无大八大打人---偶做你啊嚣张---老象的杂实十三点---二不学五的罗嗦-----穷举很-----扎实坏蛋-----枪毙;比养的浇粪--阿粪粪坑--毛港小板凳——爬爬凳什么东西----什里搞子小提桶——小亮在吃饭了吗----额成吃嘎难看——瘸登一下子——一瞎头大便--乌死小便--乌需三轮摩托--三卡儿自行车--钢差儿说谎——谈谎刚才——先豆在拖鞋---嗒板儿脖子---井刚丈夫---孪强老婆----女养没办法——么得八发吹牛-----肉白螺蛳----乌裸儿螃蟹-----旁海回家------嘎嘎聊天——哒寡异想天开---拿心难看---缺灯、活丧行明天见---门淘子见吃晚饭---床呀饭吵架---刚丧死相---缺形样仔牛肉----鹅肉(姜堰话)到你家玩---到冷角耍儿仔(泰兴话)温开水----闷汤咽小男孩:细拿宝小女孩----小啊头费话多----穷嘴吃东西----床倒头睡觉----挺尸摩托车——魔搭卡儿故弄玄虚——拿乔、拽蛤蟆------癞保青蛙-------田鸡蚯蚓-------合仙蜈蚣---百脚姐姐---假假哥哥---锅锅妹妹------眯在爷爷-----嗲嗲外公----葡嗲嗲伯父---大大我跑啊跑啊跑还是没有追到她——恩溜啊溜啊溜蛤四不曾拴到她!不得了,水泼出来了——没得命,水斧出来溜!这件衣服是我自己缝的——这千衣上四恩自子饺的你吃饭了吗?——你鹅曾测帆啊?我的肚子都笑疼了-------恩滴堵在堵笑饿疼其来儿来。
海安方言量名结构探析
![海安方言量名结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b8cf81941ea76e58fa04bf.png)
海安方言量名结构探析贲成程(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海安方言的量名结构可表计量、遍指、任指、整指等数量意义,也有不定指、定指、类指等指称性用法。
从句法上 看,表数量的量名结构是数词短语,通过量词上移并入数词推导而来。
表指称的量名结构是限定词短语,其中不定指量名结构 含空限定词,定指量名结构的限定词位置则由上移的量词占据。
在通用量词“个”修饰专有名词、代名词等具有定指意义的名 词所构成的量名结构中,“个”的数量义弱化仅用作定指标记,已衍化为定冠词。
定冠词“个”也被借以表达类指。
关键词:海安方言量名结构数量指称引言量名结构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都有分布。
普通 话中量名结构的使用受到限制,仅在直接充当动词或介词 宾语且不强调数量时方可出现™52),而且从指称性质来看,此时的量名结构只能作不定指解读。
根据以往研究和我们 的调查,隶属江淮官话通泰片的海安方言中存在量词直接 与名词组合而构成的量名结构。
汪如东(2000)最早述及海 安方言量词前的数词“一”省 时量词读调值的现#2](32)。
(2008)对此作 的,认为独用的量词与数量组合“一 #量”的功能相,可表达定的数量及不定指,但没有定指功能#3](63)。
一结与不尽相符,得到汪如东(2012)的。
指出海安方言的量词定指功能,述了量名结构表定指的 #%$。
,从我们 的材料来看,海安方言的量名结构不可表达特定的数量 ,而且有类指、不定指、定指指称性用。
本文对这些不同语义性质的量名结构 ,并从 学的以分。
一、海安方言量名结构的量词和名词考察既有研究表明,多数汉语方言都 有类别的量词进人量名结构,有方言此有限制。
据 ^民 (2017)的方言考察,在一方言中,量词的通用度、语义 、数量 都可能量名结构成有:mew-1*7)。
比如,方言、方言等只 通用的或复数量词 定指量名结构;话有分时量词和合量词无法构成定指量名结构;方言只限量词 量名结构,量词[_9)。
方言俗语中的海安民谣谚
![方言俗语中的海安民谣谚](https://img.taocdn.com/s3/m/be320e91b307e87101f696ed.png)
方言俗语中的海安民谣谚海安方言俗语是由海安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造就并广泛流传在人民生活中的语言材料,这些俗语反映了当地人民对于生活和事物的共同认知以及他们自身的价值取向,其中民谣的研究价值更为广泛。
本文通过对收集到的海安民谣进行剖析,对其中包涵当地丰富的内在文化信息基因进行了挖掘。
标签:海安民谣方言俗语去年暑假有幸赴海安李堡消暑,期间发现海安民谣中的方言俗语意趣颇多。
海安地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被划分为第二方言区——江淮方言。
江淮居南北之中,江淮之间,风土人情,语言民俗,其特点也都居南北之中。
即受南方吴语方言区的影响,又受中原华夏文化的灌输。
所以,海安俗语在两大语言区的影响下,并融合了海安独具风采的民俗特色和人文风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
1、炸麻串海安有首民谣“炸麻串”——“正月半,炸麻串;别人家的菜长得铜钱大,我家的菜盘篮大;别人家的菜烂掉了,我家的菜卖掉了”。
就单单“炸麻串”这首民谣内容来说,大家或许觉得不知所云,甚或俗不可耐。
但如果了解了海安人文历史和其中的民俗特色则会对其内涵有另外一番特殊的感悟。
海安民间“炸麻串”的风俗,源于远古人们对火和火神的朴素的崇拜。
《诗经·小雅·大田》:“去其螟塍,及其蟊贼,无害我田雅。
田祖有神,重畀炎火。
”指的就是乡野阡陌上农夫手执火把驱虫赶兽,护卫田禾的情形。
另外清道光初年诗人李琪的《崇川竹枝词》:“山村好是晚风初,烧火连天锦不如,但祝麻虫能照尽,归来沽酒脍池鱼。
”诗后作者原注:“元夕放燒火,谓之照麻虫。
”其实讲的也是这样的意思。
而具体的“炸麻串”是指:先扎“麻串靶子”,将稻草裹在芦柴里面,夹紧,然后扎成碗口粗的一节(外面用稻草捻成的绳子将它扎紧),这样第一节就算扎好了。
一般而言麻串靶子基本要扎十二节,因为一年有十二个月;要是遇到了闰月,就得扎上十三节了。
有时还往靶子里塞小鞭炮。
每年正月十五傍晚人们便把麻串靶子点着,扛了靶子在田边便转开了。
海安方言词语札记
![海安方言词语札记](https://img.taocdn.com/s3/m/1ffe3a4c51e79b8969022658.png)
海安方言词语札记文章遴选了6个富有特色的海安方言词语,以大量文献材料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这些海安方言词语的词义、语源以及使用情况等,并对方言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以期为汉语语言学(尤其是词汇学、方言学)、文化学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辞书编撰及修订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标签:海安方言词义语源海安方言隶属江淮官话,但它地处方言孤岛,故海安方言中包含了许多独特、鲜明的词语,这些词语对于非母语者来说理解较为困难。
我们发现,部分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在《汉语方言大词典》,甚至《南通方言词典》中均存在漏收或者谬误的情况。
本文遴选了6个比较有特色的海安方言词语加以考释,以管窥海安方言词语之一斑。
一、“杲昃”“杲昃”一词在海安方言中语音为[kou214ts?21],其义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东西”类似,但同时它也可以指代事件。
例如:“这是个什么杲昃?”义为:“这是个什么东西?”又如:“这杲昃怎么办才好呢?”义为:“这事情怎么办才好呢?”“杲昃”和“东西”的语义有重合之处,而“杲昃”除了能表达“东西”语义之外,在言语交际中还有一种虚化、无实义的情况。
例如“你为什么杲昃这么干?”义为“你为什么这么干?”或者“你理他做什么杲昃?”义为“你为什么要理他?”“杲昃”字面上似乎难以和“东西”相联系,但是深究“杲”和“昃”的含义后便不难理解了。
“杲”,《说文·木部》:“杲,明也。
从日在木上。
”可见,“杲”是个会意字,日至木上,即为明亮。
《诗经·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日出。
”其中的“杲杲”义为“太阳明亮的样子”。
“昃”,《说文·日部》:“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从日仄声。
”可见,“昃”的本义为“太阳西斜”。
《周易·丰卦》有“日中则昃”,义为“太阳升到天空正中后便开始西斜”。
这样似乎就不难解读为何“杲”“昃”连用可以代指“东西”了。
日至木上,太阳升上树梢的时候必然是从东边升起,日出之处为东;而太阳升到正中就要开始西斜,日落之处为西。
海安方言语音研究
![海安方言语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952915890c69ec3d4bb7549.png)
海安方言语音研究海安方言属江淮方言通泰片,既有通泰方言的典型特征,又有自己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对海安28个乡镇进行田野调查,以第一手语音资料为基础,考察各乡镇语音地理分布。
全面研究海安话共时音变,深入探讨方言语音的年龄差异及发展趋势。
以《切韵》音类为比较单位,结合汉语语音史、语音学的相关理论方法,研究海安方言声母、韵母、声调的历时演变,厘清各种音读形式的历史层次。
此外,还对海安方言前高元音i、y的擦化、深臻曾梗摄阳声韵尾鼻化现象进行专题讨论。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海安方言的历史地理背景,移民与方言的关系,方言概况,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内容,材料来源及发音人情况。
第二章包括音系及共时音变。
音系部分介绍海安城关话声韵调系统,制作音系语图并进行实验语音学分析。
共时音变主要分析连读变调,舒声促化,语流音变中的同化、弱化、脱落;讨论方言的小称形式,如儿缀、变调。
另外,分老、中、青、少四个年龄层进行专项调查,考察古全浊声母舒声字的新老音变,泥来母的分混,影疑母开口一二等字的新老差异,蟹止摄部分唇音字韵母oi/i异读情况、阳入字今读差异等,深入探讨海安方言语音的年龄差异及发展趋势。
第三章讨论声母的演变及历史层次。
本章主要考察微母v→(?)v→(?)的发展轨迹,认为第一轮v→O的演变是浊母清化的结果,而O→v是由于声母失落,-u-介音带摩擦性质,为了保持音系协合,-u-由半元音变为辅音v;第二轮v→(?)则是受强势官话方言影响产生的。
探讨知系二分格局,指出知系按今开合口分化为两类:开口读舌尖音ts-,合口读舌面音tc-,tc-类读音是舌尖音声母与介音-u=相互作用的结果。
讨论日母(?)-→z(?)-的演变,认为(?)-是方言底层,浊擦音z-是晚近产生的形式。
考察匣母今读的历史层次,认为k‘-声母反映了匣母部分字与古群母相混,是方言最古老的层次。
探讨影疑喻母的演变,指出(?)-是早期层次,后来在合口韵前脱落,在开口韵前按等分化,一二等保留原读音形式,三四等或声母失落,或变为鼻音n-:v-由后接介音-u-演变而来;n-是(?)-与三等-i-介音相互作用,导致声母舌位前移的结果。
海安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比较
![海安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d75592e647d27284a735103.png)
海安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比较摘要:海安话及其周围的其他地方都是吴语与江淮方言融合的产物,无论在词汇意义的表达上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我们力争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将平面比较与历史比较相结合,对海安方言词汇进行多方位、立体式的研究。
关键词:海安话普通话词汇比较正文:海安县位于江苏省东部的苏中地区,位于北纬32°32′至北纬32°43′,东经120°12′至120°53′之间。
东临黄海,与如东接壤,南和如皋毗邻,西通泰兴,并与姜堰市相交,北与东台市相连。
2005年底全县总人口95.8万人左右。
海安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近880人,是全国、全省人口最密的县之一。
截止2010年底,全县常住人口总数为86.63万。
海安县绝大多数为汉族,有极少数为回、蒙、苗、壮等18个少数民族。
古代海安话与吴语应有密切的关系。
《春秋左传注疏》卷第五十九杜氏注、孔颖达疏:“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
”杜注:“郧,发阳也,广陵海陵县东南有发繇亭,繇音遥。
”孔疏:“注郧,发阳也。
”可知在古书中,“郧”“发阳”即指今海安地区。
在《左传·哀公十二年》中有将“郧”称作为“夷”的记载,可见讲的是吴语。
西汉以后相当长时间,古海陵地区人们说的是吴方言。
三国时期,因战乱,曹操“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徽令内移”,海陵一带居民四散迁徙。
《宋书·州郡志》序:“自夷狄乱华。
司、冀、雍、凉、青、并、兖、豫、幽、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移,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
”中原人口在填实了几近虚空的海陵同时,也使当地的语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今海安话及相邻江淮方言点的北方话特性从此便确定了下来。
从泰州到黄海之滨的古海陵地区主要是在中古以后发展起来的,先秦曾是吴语区,比起北边的江淮话,如扬州、南京等更多地受到吴语的影响。
后来北方话逐步南压,遂成为南北兼容的一种方言,词汇、声母系统偏向北方话,韵母、声调系统偏向南方话(吴语),而且从西北往东南方向这种特点变得愈发明显。
海安方言小称研究
![海安方言小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2d66ba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79.png)
海安方言小称研究顾海洋【摘要】海安话小称形式丰富,有儿化[-r ]、变调(35/213)、重叠式“AA”等。
受官话影响,儿化成为主流小称形式。
变调、重叠不单独出现,变调往往与儿化叠加使用;重叠往往与变调、儿化叠加使用。
变调[213]小称功能泛化,是吴语底层遗留。
%There are severai diminutive expressions of Haian diaiect:Erhua(儿化)[ -r],diminutive tone sandhi(35/213)and overiap such as“AA”. Under the infiuence of Mandarin,Erhua becomes the mainstream form. Tone sandhi and overiap do not appear separateiy,tone sandhi is often usedwith Erhua;Overiap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tone sandhi and Erhua. Tone sandhi[213] is remnant of Wu diaiects bottom.【期刊名称】《宜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4页(P95-98)【关键词】海安方言;小称;儿化;变调【作者】顾海洋【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3小称在汉语方言中分布广泛,一般通过语音、词汇、语法等手段标记体型较小或量较少的事物,并附带喜爱、亲昵或厌恶、藐视等感情色彩。
小称表现形式主要有词缀(常见的有“儿”、“子”、“囝”、“崽”)、变音(常见的有、变调)、重叠等。
曹志耘(2001)指出:“‘小称’的基本功能或初始功能是指小,在‘指小’的过程中,自然衍生出表示喜爱亲昵戏谑等功能,有时‘指小’功能甚至已经不太明显了。
海安方言轻声变调的分布
![海安方言轻声变调的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f6c0f541376baf1ffc4fad80.png)
语言文学研究海安方言轻声变调的分布贲成程(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海安方言存在两种类型的轻声变调,一种是词内音节变读与阴平或上声调值相同的中和调,分布限于词法层 面;另一种是特征延展式连调,轻声声调由前字调右侧特征的右向延展填入,分布遍及词法和句法层面。
透过海安方言轻声变 调与官话和吴语相关变调在调式与分布上的异同可以看到,轻声变调或可提供窥析通泰方言过渡性的视角。
关键词:海安方言轻声变调类型分布海安方言隶属江淮官话通泰片,地理上位于官话方言 区和吴方言区的过渡带,历史上曾属吴语区。
鲁国尧(2003) 指出,通泰方言是三、四世纪汉语北方话的后裔,同时具有 吴语底层,比一般官话方言更复杂[1]。
通泰方言与官话和吴 语间的渊源在音系、词汇、语法等方面均有体现。
我们行将探讨的是海安方言轻声变调的类型及分布。
先行研究已揭析海安方言中两 型的轻声现象及变调,在 方面有,明晰其具体分布。
我们将在归总既往材料的基上,轻声在词法和法层面的共时分布,后将海安方言的轻声变同官话和吴语中的 变 比。
中,通泰方言的过渡 轻声变 一。
一、海安方言的轻声变调类型轻声变现在于汉语各方言中,学界对其认方言 的。
(2013)理过 有 轻声 的,在 轻声及读变调、轻音等语音现的方言材和既有认的基上,轻声的 及变调 与 总结,轻声的 是层调,底层调 调,层音 出是中和调;轻声变调由语t 、语 ,的类型 的语汇语 [2]。
一于的方言中的轻声变调现 ,是 具 的。
在海方言中有两类变调上述对轻声的广义界定而归人轻声畴。
一类是词内音节变读调值同于上声阴平的中和调,即词的内部组分语融合 起声调中和化,底层调 替调值与上声阴平同的低调。
中,变读上声的现已为王韫佳(1998)、汪如东 (2000)、倪志佳(2015)等及供数量 的词例,变阴平的现仅汪如东(2013)有 及,另外也 方志供的标音材中找例证。
另一类是特征延展 调。
浅谈海安方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谈海安方言与文化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cc10298a0116c175f0e4835.png)
浅谈海安方言与文化的关系我的家乡——海安。
海安县位于江苏省东部的苏中地区,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位于南通、盐城、泰州三大市交界处;东临黄海,与如东接壤,西与泰州的姜堰区为邻,南和如皋、泰兴相连,北与东台毗邻;海安南接沪浙,北依江淮,西靠扬泰,东望黄海之滨的如东洋口大港。
海安的方言是江淮官话泰如片——江淮官话通泰片,又称泰如片,为即通泰方言圈所使用的地方话,为下江官话(也称江淮官话)的一个亚区。
如泰话流行于江苏省的泰兴、如皋、海陵、高港、姜堰、崇川、港闸、通州、兴化、海安、如东、扬中、东台、大丰等县市(区)以及常州沿江的孟河、春江,江都东部,盐都南部,江阴利港沿江,张家港段山沿江,高邮东南角,覆盖了扬州、泰州、南通、盐城、常州、无锡、苏州等地级市沿江地区。
江淮官话如泰片分布在江苏中部核心地区,其地理位置是东面大海,南临长江,北望淮河,西接扬州,以江淮官话泰如片为母语的总人口约1200万。
一、海安方言的历史文化海安县位于江苏省东部的苏中地区,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位于南通、盐城、泰州三大市交界处;东临黄海,与如东接壤,西与泰州的姜堰区为邻,南和如皋、泰兴相连,北与东台毗邻;海安南接沪浙,北依江淮,西靠扬泰,东望黄海之滨的如东洋口大港。
海安历史悠久,是南通江海文化的源头。
南莫境内青墩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海安县西部地区就有人类居住。
春秋《左传》记载的“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中的“郧”,即是今天海安的立发桥。
吴侯会卫侯、宋皇瑗于海安立发,说明当时海安已成为吴国与中原诸国密切交往的要冲之地。
而海安人的语言从那时起就既受吴语的影响,又受中原华夏文化的灌输。
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中心开始东移,楚语对江淮地区的语言影响就更大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全国处于分裂状态,战争频繁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中原士民纷纷避乱南迁,江淮和江南地区受到中原汉语的冲击,以致江淮之间逐步演变为江淮方言,甚至扩大到南京、镇江一带。
海安话
![海安话](https://img.taocdn.com/s3/m/ef678022ccbff121dd3683cd.png)
1.辛苦——挨稿
2.夜里--呀的
3.看什么东西呀——标绳的稿子啊
4.很早——牢的八早
5.很大——无大不大
6.嚣张---老象的杂实
7.浇粪--阿肥
8.粪坑--毛港
9.小板凳——爬爬凳
10.什么东西----什里搞子
11.吃饭了吗----过成吃格
12.一下子——一瞎头
13.小便--饿需
14.三轮摩托--三卡儿
15.自行车--钢子差儿
16.说谎——谈网
17.刚才——才二
18.拖鞋---搭撒儿
19.脖子---井刚
20.丈夫---男强
21.老婆----女双
22.螃蟹-----爬海
23.回家------嘎去
24.聊天——兜怕恶
25.难看---丧四
26.明天--- 门套
27.吃---床
28.吵架---刚丧
29.玩---耍子
30.温开水----闷汤烟儿的水
31.小女孩----细丫头
32.睡觉----侯告
33.蛤蟆------癞保
34.蚯蚓 -------和音
35.姐姐---假假
36.哥哥---锅锅
37.妹妹------眯子
38.爷爷-----嗲嗲
39.外公----葡嗲嗲
40.伯父---大打。
海安方言轻声变调的分布
![海安方言轻声变调的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733494bdf8c75fbfc77db279.png)
海安方言轻声变调的分布作者:贲成程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09期摘 ; ;要:海安方言存在两种类型的轻声变调,一种是词内音节变读与阴平或上声调值相同的中和调,分布限于词法层面;另一种是特征延展式连调,轻声声调由前字调右侧特征的右向延展填入,分布遍及词法和句法层面。
透过海安方言轻声变调与官话和吴语相关变调在调式与分布上的异同可以看到,轻声变调或可提供窥析通泰方言过渡性的视角。
关键词:海安方言 ; ;轻声变调 ; ;类型 ; ;分布海安方言隶属江淮官话通泰片,地理上位于官话方言区和吴方言区的过渡带,历史上曾属吴语区。
鲁国尧(2003)指出,通泰方言是三、四世纪汉语北方话的后裔,同时具有吴语底层,比一般官话方言更复杂[1]。
通泰方言与官话和吴语间的渊源在音系、词汇、语法等方面均有体现。
我们行将探讨的是海安方言轻声变调的类型及分布。
先行研究已揭析海安方言中两种典型的轻声现象及其变调规律,但在描写方面仍有所疏略,并且未能明晰其具体分布。
我们将在归总既往材料的基础上,着重描写轻声在词法和句法层面的共时分布,最后将海安方言的轻声变调同官话和吴语中的相关变调略作比较。
从中可以看到,通泰方言的过渡性或可由轻声变调窥其一斑。
一、海安方言的轻声变调类型轻声变调现象普遍存在于汉语各方言中,学界对其认识随着方言受关注度的提高而逐步拓深。
拙作(2013)梳理了过去有关轻声问题的重要观点,在广泛考察跟轻声及连读变调、轻重音等语音现象相关的方言材料和吸纳既有认识的基础上,对轻声的性质及变调机制与动因作了总结,认为轻声的根本特点是深层无调,底层调本为无调或者被删除,表层音高输出形式是中和调;轻声变调由语义虚化、语法化引发,负载特定的类型化或形式化的语汇义或语法义[2]。
这一表述适用于迄今所报告的众多方言中的轻声变调现象,是较具普适性的结论。
在海安方言中有两类变调可据上述对轻声的广义界定而归入轻声范畴。
一类是词内音节变读调值同于上声或阴平的中和调,即词的内部组分因语义虚化或融合而引起声调中和化,其底层调被删除并替以调值与上声或阴平相同的低调。
海安方言的“—子”尾与“—儿”尾
![海安方言的“—子”尾与“—儿”尾](https://img.taocdn.com/s3/m/f0d361f1ccbff121dc36834e.png)
海安方言的“—子”尾与“—儿”尾海安方言处通泰腹地,具有吴语底层。
受北方方言强势影响,“-儿”尾使用广泛,与“-子”尾互补、共用。
本文具体考察了“-子”尾、“-儿”尾的语法形式及功能,归纳出两者在海安方言中的使用规律。
与周边方言对比,尝试从方言地理学角度,解释通泰地区“-子”有“-儿”与扬州、盐城等地有“-子”无“-儿”的差异。
标签:词缀海安方言-子尾-儿尾语法形式语法功能一、引言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是渐变的,受多种因素影响。
古汉语词的模糊性、多义性、灵活性等特征不利于言语交际职能地发挥,势必产生大量复音词,中古时期就有由词根和“阿、第、子、儿、头”等词缀合成的词。
石毓智(2005)指出,5至12世纪是双音化趋势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双音词快速增加。
5至10世纪双音节词构词词缀大量出现,自此双音节作为汉语词汇的基本语音单位逐渐成为主流。
[1]王力(1980)推断:“魏晋以后,到了中古时期,名词词尾“子”字已经很发达了,并且它有构成词的能力。
”[2](P223)并提出“-儿”尾产生于唐代。
潘允中(1982)则认为“儿在南北朝的时候部分半虚化,部分完全虚化,并且有了新的发展:开始作为动词名物化的形态了。
”[3](P37)学界普遍认为“-子”尾比“-儿”尾形成略早。
刘新中(2003)认为“大体来说,唐代以前变成词缀的在南方方言中较活跃,唐代以后变为词缀的在北方话中较发达。
中部方言则是南北交叉的地带。
”[4]江苏中部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方言情况较为复杂,有吴语、江淮官话和过渡方言交叉存在。
语法化词缀“-儿”尾、“-子”尾的使用在该地区也呈现出明显的方言地理分布特征。
吴语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江北南通境内启东、海门方言亦属吴语,吴方言绝大部分地区不使用“-儿”尾,“-子”尾的使用也有限。
淮河以南方言古属吴语。
顾黔(2001)指出:“江淮间各府志均有‘春秋时属吴、越,战国时属楚’的记载,光绪《重修淮安府志》:‘淮安在西晋以前未尝为郡,其射阳、盐读、淮阴、襄贲、淮浦诸县,秦以上属吴、越、楚’。
海安方言撮口韵研究
![海安方言撮口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a28a22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a.png)
海安方言撮口韵研究顾海洋【摘要】海安方言撮口韵在方言音系里成系统地出现,较周边方言如南通、如皋、泰州等地丰富,值得研究.考察它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古以后,汉语的韵母介音增加,导致声母腭化,声母的腭化又反过来影响韵母介音的撮口化;二是海安方言“支微入鱼”所含韵摄较多,也是造成撮口韵丰富的原因之一.【期刊名称】《绥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5)002【总页数】4页(P80-83)【关键词】撮口韵;腭化;推平链;介音;“支微入鱼”【作者】顾海洋【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1一、引言海安方言属江淮方言通泰片,在南通最西部,与泰州接壤,有6个声调,入声分阴阳,有吴语底层,撮口韵较丰富。
由于撮口韵发达,海安方言韵母总数比周边方言都多(根据笔者2012-2013年在通泰地区海安、如皋、兴化、泰州等6个方言点进行的田野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整理出各点字表及音系:海安韵母54、南通韵母53、泰兴韵母52、兴化韵母52、如皋韵母48、泰州韵母48)。
这些韵类所辖字数较少,有的只有一到两个,根据语音互补条件,可以将它们与合口韵归为一类。
但是考虑到它们成系统地分别在阴、阳、入声韵里出现,我们将其理解成一种音变萌芽的体现,是语音演变由不充分向充分过渡的前期阶段,故而将它们独立成一类。
二、腭化是撮口韵产生的重要原因受前高元音的影响,中古汉语舌根、舌尖音逐渐舌面化,具体表现为见精组的腭化演变。
周骥(2007)指出,精组ts-发音部位在舌尖位置,介音-i-、-y-是舌面元音,为使发音和谐,舌尖声母ts-的发音部位被同化靠后,变成舌面音。
[1]可见,撮口韵是相对后起的类别,所以,在几点方言语音对比中由它引起的差异最为显著。
下面列举海安方言撮口韵母及例字,并列出它们在6点方言里的读音。
表1 海安方言撮口韵例字?仔细对比各点数据,我们发现海安音与南通音韵母仅相差一个,且在“闩、赚”这两个字上差异尤为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杲(gǎo)昃(zī)。
杲昃可以说是海安方言中最具特色的一个词语,它的意思是指“东西”。
古代称日出之处为“杲”,日落之处为“昃”。
再如“釜冠”。
海安城乡所有老百姓都称锅盖为“釜冠”。
古汉语中“釜”是指锅子,冠是指“帽子”,由“帽子”引申为“顶”或“盖”,因此锅子的“帽子”就是“釜冠”了。
海安方言的深厚文化底蕴,由此可见一斑。
妈妈:在海安方言中,“妈妈”读作“māmā”,指的是母亲;如读作“mam a”,则指的是伯母(伯母与母亲平辈);如果读音儿化,读作“mǎmer”,则是丈夫对妻子的呢称;若后面再带点尾声,读作“mǎmergǎ”,那就是对女人的蔑称了。
爹爹:爹爹在海安方言里不读diē而读diā,辈份则增加一辈,用以称呼祖父辈的人。
细、大:海安方言中通常将最小的称为“细”,如“细姐”(最小的姐姐)、“细哥”(最小的哥哥)、“细舅”(最小的舅舅);也称最大的为“大”(tou),即不读“da”而读“tou”,如“大(tou)爹”,用以指排行第一的中老年男人……
海安方言举例
爷爷-----嗲嗲外公----葡嗲嗲伯父---大大
姐姐---假假哥哥---锅锅妹妹------眯子
我跑啊跑啊跑还是没有追到她——偶溜啊溜啊溜蛤四不曾拴到她!
不得了,水泼出来了——没得命,水斧出来溜!
这件衣服是我自己缝的——这千衣上四偶丝嘎饺的
你吃饭了吗?——你咕曾7帆啊?
睡觉——猴皋
受苦——挨稿
晚上—亚哩
看什么东西呀——望神尼稿子啊
很早——老早八早
很大——无大不大
嚣张---老象
罗嗦-----穷咀
很-----...的么的命
小板凳——爬爬凳
什么东西----什里搞子,沈的倒头
吃饭了吗----过成吃嘎
一下子——一哈头
刚才——新老儿
拖鞋---嗒嗒儿,哒板儿,哒散儿脖子---井刚
丈夫---孪强
老婆----女将或马马儿
没办法——么得八发
螺蛳----乌裸儿
螃蟹-----旁海
回家------嘎去
聊天——搭寡
明天见---门淘见
吃晚饭---床牙饭
吵架---刚丧
死相---死刑样子
到你家玩---到里嘎耍仔
温开水----闷汤咽
小男孩:细拿宝,细背锹,细小乌
小女孩----小啊头,细啊头
费话多----穷嘴,噜苏
吃东西----床倒头
摩托车——魔耷差,魔耷卡
自行车--- 擦子
故弄玄虚——拿乔、拽,
蛤蟆------癞保
青蛙-------庭鸡
蚯蚓-------湖因
蜈蚣---播贾
小提桶——小亮子---小瓷亮淘米的器具---驼裸
热水烫壶--- 汤普子,汤乌子月亮--- 腊月子
调羹--- 沙儿
做什么==做什呢啊
瞎说==恰区(嚼蛆)
笨蛋=二里不登的
短裤——裤头儿
烧水的罐子——汤罐
斧头——胎五(胎府)
尺子——测
厕所——毛缸(第三声)鸟——恰儿
鸟窝——恰阔
鸽子——过子,咕子
鲫鱼——就鱼
黄鳝——长鱼
鲤鱼——花鱼
河蚌——活外
文蛤——差偶、欢子
臭虫——骚气娘子
猪要生了——猪子要哈
水开了——水透啊
粥溢出来——粥噗出来啊
流水——侯水
就是这样——秋搭样子
小心脚下——相咯脚的
就这么多了——秋大啊多
打架-----擒搞、逗搞
瞎说--活嚼大头蛆
女儿——阿头
儿子——小火
是的——恩拉
美国——米国
去哪儿——上哪爱去啊
不上路子---吾儿禄山,没相款漂亮可爱--- 痛
聪明--- 神奇
爱漂亮-- 怪
乱搞--乌儿咯三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