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课程准则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儿科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后期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崔焱主编的《儿科护理学》(第6版)为教材,将护理程序有机地贯穿于教材始终,突出了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突出了儿科护理专业的特点,力求反映当代儿科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儿科护理教学与临床的需要。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将教材内容按照按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来规定各章的考核目标与考核要求,以使考生便于理解及掌握好该门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讲授、示教、操练、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儿科护理学》教学模块、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一)教学模块《儿科护理学》教学包括两个模块。

儿科护理学I主要包括理论课教学和儿科临床基本操作的示教和操练,在学院完成。

具体教学单元和时数安排如下。

儿科护理学II为床旁教学实习,为期2周,内容包括儿科临床护理实践、儿科护理技术示教、儿科护理专题小讲课、儿科护理查房、儿科CBL教学、儿科护理临床进展讲座、儿科高级护理实践见习等。

(二)教学方法包括课堂多媒体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专题汇报和研讨、高仿真模拟的教学、床旁教学、在线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评价包括闭卷考试、技能考核、专题汇报、阶段测验、个案考核在内的多元化教学评价。

三、《儿科护理学》具体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了解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及儿科护士角色与素质的要求。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识记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所涉及的范围。

2.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理解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目的要求:1.了解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儿童护理》课程标准

儿童护理》课程标准

儿童护理》课程标准1.优化《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改进实践教学、完善考核机制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掌握医学知识的能力。

2.《儿童护理》是助产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领会和掌握儿童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临床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3.本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有妇产科专业医院、综合性医院妇产科、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月子护理中心、计划生育机构等。

4.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包括前置课程和同步或后续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和满足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

5.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动手能力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对应各级医疗机构的工作岗位。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掌握儿童护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小儿生长发育、营养与喂养、新生儿护理、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等。

此外,学生还将研究儿童护理的基本技能,如沐浴、抚触、包裹法、暖箱和蓝光箱使用、头皮静脉穿刺等。

同时,本课程也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病例讨论、情景模拟、实训操作、临床见、角色体验等。

并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教学资源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工作任务引领、工作过程为主线指导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研究和技能操作练、模拟人综合训练、临床见,工学结合,推进教、学、做一体化。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小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了解新生儿疾病、儿科各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等内容。

能力目标则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能评价小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营养状况,并给予科学喂养指导等。

素质目标则是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形成爱岗敬业、患者至上、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慎独品行。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按照“三领域、一时段、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儿科护理》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课程标准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为儿科护理课程制定标准,以确保培养具备全面儿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2. 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对儿科护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 培养学生具备识别和评估儿童健康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在儿童医疗和护理中的技术操作能力。

-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与儿童及其家属建立有效的关系。

- 培养学生具备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够应对复杂的儿科护理情境。

3. 课程内容
3.1 儿童健康管理
- 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
-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 儿童营养和体重管理
3.2 儿科护理技术
- 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技术
- 儿童行为管理和情绪支持
- 儿童药物管理和安全
3.3 儿科护理实践
- 儿童护理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模拟实和实际实的安排
- 儿科护理实践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4. 课程评估
- 课堂小测验和期末考试
- 实践技能考核
- 学生参与度和课堂表现评估
5. 授课方法
-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案例
- 授课讲座和小组讨论
- 模拟实和实际实
6. 研究资源
-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 学术期刊和研究文章
- 儿科护理实践指南和流程
7. 培养目标
- 学生能够独立承担儿科护理工作
- 学生具备终身研究和继续教育的意识
- 学生能够适应和应对儿科护理领域的变化和挑战
以上是《儿科护理》课程的标准,希望能通过该课程培养出优秀的儿科护理专业人才。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儿科护理适用专业:护理总学时数:54学时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护理药理学、健康评估、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传染病护理。

后续课程:顶岗实习二、课程定位:该课程是护理专业的职业技术课中的核心课程。

以儿科医学理论和护理理论知识为向导,为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学生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应全面掌握现代儿科护理学的理论,形成科学的儿科临床护理思路,提高临床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现代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儿童提供整体护理。

三、课程设计思路坚持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及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行动导向、模拟教学、情境教学、理实一体教学、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通过护理程序编排教学内容,融合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裂痕,逐步摆脱“医疗+护理”的传统模式,并充实和增设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四、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1)能对儿科常见病病人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并能正确处理。

(2)能够进行儿科常用护理技术的操作。

(3)能进行学习和更新儿科护理学及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知识目标:(1)掌握小儿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健康教育。

(2)熟悉小儿各系统疾病的护理。

(3)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监测须知。

3、职业素质目标:(1)具有严谨的护理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人文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职业技能证书要求: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证,约占考试内容比例的20%。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1、课程概述儿科护理是护理专业职业技术课中的核心课程,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营养卫生、保健、疾病护理及预防的临床医学学科。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全套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全套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PediatriCNursing总学时:64讲授学时:40实训、见习学时:24学分:3先修课程:基础医学课程、健康评估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儿科护理学》是临床专科护理的组成之一,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

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小儿营养卫生的需求,使学生了解其服务对象是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他们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及需求。

通过对各系统疾病知识的学习,掌握儿科常见疾病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思维方法、基本实践技能。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和专科护理知识进行卫生保健指导、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临床护理,为小儿提供全身心的最佳护理。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对〃绪论〃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儿科护理学概念、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明确儿科护理人员的角色与功能以及履行角色功能应具备的素质;清楚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掌握小儿年龄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正确认识儿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对儿科护理专业充满信心。

教学要求:识记:(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对象和范围(2)小儿年龄分期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理解:(1)儿科护理学的概念(2)儿科护士的角色(3)各期小儿的主要解剖生理特点应用:(1)根据小儿的特点提出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2)根据实际谈谈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结合,其中第四、五节内容自学为主第二章:生长发育(5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清楚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及其评估(体重、身长、头围、骨骼、牙齿);正确运用所学护理知识为小儿实施体格检查。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G133106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高职护理授课单位:生化工程学院学时:60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程红 2013.4.15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 课程性质与作用《儿科护理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营养卫生、保健、疾病护理及预防的临床医学学科,是护理专业的临床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医学院校的护理专科生,在教学中,要考虑儿科学的学科特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注重实践技能教学,通过教师示教和学生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基本技能操作能力。

注意与其他临床专业学科的区别与联系,适当介绍学科新进展,以使学生提高儿科学理论知识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力求把握课程的基本结构,加强本学科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上的衔接,知识的交叉渗透,将知识的传授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尤其要把增强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基本理念《儿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研究从胎儿至青春期小儿的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护理学课程。

该课程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

总论包括儿科护理学概述、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和生长发育、儿童保健、住院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基本操作技术。

各论包括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童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本课程教学通过课堂讲授、病例讨论、临床见习,并结合多媒体教学(CAI、VCD),使学生全面、系统地领会和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临床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儿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研究从胎儿至青春期小儿的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护理学课程。

该课程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

总论包括儿科护理学绪论、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和生长发育、儿童保健、住院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基本操作技术。

各论包括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免疫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和结核病患儿的护理。

本课程教学通过课堂讲授、病例讨论、临床见习,并结合多媒体教学(CAI、VCD),使学生全面、系统地领会和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临床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解决儿科临床护理问题奠定理论基础,并为以后的儿科临床工作奠定初步的实践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目标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及临床实习两部分: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住院儿童的护理、儿童营养、营养不良、佝偻病、新生儿总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营养性贫血、先天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川崎病患儿的护理等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小儿生长发育、儿科护理与操作、、婴儿腹泻患儿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等临床实习内容。

1、绪论儿科护理学定义、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特点、儿科护理学的一般原则、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等。

2、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儿童发展理论、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及干预、儿童保健、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住院儿童的护理。

3、常见疾病,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营养不良、小儿腹泻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营养性贫血、先天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川崎病的护理。

儿科护理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儿科护理2.课程编码:1404213.适应对象:供护理、助产专业使用4.总学时:565.学分:36.教学条件:6.1.教材选用情况:本院选取的教材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规划教材《儿科护理》第1版,主编:张玉兰,卢敏芳,该教材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技能、提升素质为一体,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教材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紧密衔接,力求满足专业需求、学教需求和社会需求。

6.2.配套教室、实训室: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护理实训基地,现有护理实训基地900多平方米,建设有专门的儿科护理实训室,拥有CPR模拟人、暖箱、远红外宝暖床、儿童体重秤、身高(身长)测量器等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实训仪器、设备,供学生课余时间开放练习。

目前,我校还拥有三个“三甲”和三个“三级综合”教学医院作为教学实训基地。

6.3.试题库建设:(1)以护士资格证考试的要求建设儿科护理课程试题库,采用计算机随机出题目,由教研室主任最后审定。

(2)儿科护理试题库应用于我院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的通例考试,学校教学质量检验测定。

(3)儿科护理课程出题以护理、助产专业培养方针为基本依据,并服务于培养方针而开展教学工作。

(4)出题以课程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为基准,根据专业教学要求课程自身特点,合理确定题型、题量和难易度。

(5)出题以贯彻考核知识与考核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着重检查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出题范围以课程所选用教材为蓝本,试题掌握好深度与广度,有一定的覆盖面和侧重点。

试题格式规范;答案明确、科学;评分标准简洁、合理。

6.4.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研究条件(1) 教学参考资料1)教材建设: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儿科护理》教材。

2)实训仪器设备和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实验物品较齐全,先进,放置合理。

拥有CPR模拟人、暖箱、远红外宝暖床、儿童体重秤、身高(身长)测量器等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实训仪器、设备(2) 教学研究条件1)各教学人员经验丰富,深刻理解儿科护理教育教学的内容和规律;2)学校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及研究条件。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最新资料推荐------------------------------------------------------《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及代码中文名称:《儿科护理学》英文名称:《Pediatric Nursing》课程代码:G133106 (二)学时及适用对象课程总计 60 学时,其中理论课 45 学时,实验课 15 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三年制护理学助产专业。

(三)课程的地位及性质《儿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临床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门从整体护理概念出发,研究从胎儿至青春期小儿的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疾病护理的护理课程。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儿科临床护理从单纯疾病护理发展为以患儿及其家庭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指导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儿科护理工作从仅仅护理病童发展为包括健康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康的维护、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综合性护理。

在教学实践中,力求把握课程的基本结构,加强本学科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上的衔接,知识的交叉渗透,将知识的传授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尤其要把增强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3(四)课程的基本理念《儿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研究从胎儿至青春期小儿的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护理学课程。

该课程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

总论包括儿科护理学概述、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和生长发育、儿童保健、住院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基本操作技术。

各论包括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童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类型: (公共课限选课)总学时:80 理论学时: 58 实践学时: 22学分数:5适用专业: 护理、护理(助产)、护理(英语)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

其任务是使学生对《儿科护理学》有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技能。

不仅对小儿疾病进行护理,还包括开展优生优育、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的防治质量,为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

(二)课程基本理念1.构建《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发展平台。

按照“拓展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的原则,为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注重知识的新颖性及前卫意识,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

2.设置《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合理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

确定以坚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拓展“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应性”为原则。

《儿科护理学》课程要重新科学地审视儿科护理“三基”的内涵,基础部分在理论与方法上都应是最基本的,在医院和社区临床护理的应用中都应是最广泛的。

要确保学生学习必需的知识,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由此来打造既能体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儿科护理学》课程具有的基本特点,又能适合时代进步所要求学生必备的儿科护理基本知识。

成为学生获得学习专业护理课程、专业护理技能和职业就业能力的工具。

拓展部分为适应学生进一步升华提供必要的准备,使学生了解《儿科护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体会《儿科护理学》的文化价值,构建可供不同学生得到个性发展的有效平台。

3.关注《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进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性教学原则,促进师生互动。

以模块教学取代传统教学,通过理论讲授、课堂练习、案例讨论、实验实践、临床见习与实习等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4.体现《儿科护理学》课程现代文化氛围,要反映当代《儿科护理学》方面的新进展、新知识、新理念。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供护理专业使用)一. 课程任务《儿科护理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儿科领域病人临床护理、预防保健以及人群健康促进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全面健康为目的”的护理理念,培养和加强严谨的思维方式,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小儿保健、住院护理和家庭作用紧密融合在一起。

二. 课程目标(一)理论教学目标1.掌握儿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运用科学护理程序,对儿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协助和指导病人进行自我保健,并进行相关的家庭及社区护理,具备提供健康、促进服务的能力。

2.具备能够观察儿科常见疾病的病情变化、治疗反应的能力,能够初步提出病人的护理诊断,配合对儿科病人的检查和治疗工作,对危重病人做出应急处理。

(二)实践能力培养1.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具备按照正规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进行儿科护理工作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培养相互尊重、爱岗敬业、热情耐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具备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2.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良好的人文情怀、社会活动和价值取向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数理论实践合计第一章绪论 2 0 2 第二章生长发育 4 2 6 第三章健康小儿的一般护理 2 0 2 第四章患病儿童的护理 2 0 2 第五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8 4 12 第六章营养与营养紊乱患儿的护理 4 0 4教学内容学时数理论实践合计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8 0 8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0 4 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0 4 第十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6 0 6 第十一章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0 4 第十二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0 2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0 2 第十四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4 0 4 第十五章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2 0 2 第十六章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6 0 6 第十八章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 2 0 2 总计66 6 72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五.大纲说明(一)适用对象及参考学时本教学大纲主要供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使用。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儿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人员在儿科护理领域的实践能力和服务水平。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具备儿科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人才,为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包括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知识。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包括日常护理、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技能。

3.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儿童、尊重生命、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儿童生长发育:介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强调儿童各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培养学生关注儿童健康,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护理要点。

2. 营养与喂养:介绍儿童营养和喂养的基本知识,包括母乳、配方奶、辅食等,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喂养方法,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3. 预防接种与疾病预防:介绍儿童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和程序,强调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培养学生掌握疾病预防的护理技能。

4. 常见疾病护理:介绍儿童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强调疾病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掌握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

5. 意外伤害与急救:介绍儿童意外伤害的种类和急救方法,培养学生掌握意外伤害的急救技能,提高儿童安全意识。

6. 心理行为问题:介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四、教学方法与考核1.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实验实训: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实训项目包括儿童日常护理、疾病预防与治疗等。

3. 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实际能力的考核。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_01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_01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英文名称:Pediatric Nursing 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学时:60 学分:3. 5 理论课学时:50 见习课学时:8 讨论课学时:2 适用对象:四年制护理本科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科学。

小儿从生命开始直到长大成人,整个阶段都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疾病诊治、心理社会等方面均与成人不同,且各年龄期的小儿之间也存在差异,因此,在护理上有其独特之处。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小儿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疾病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实施整体护理。

将儿科基础知识、专科知识和护理操作技术应用于患儿的护理1/ 15过程中。

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和手段《儿科护理学》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讲授、临床见习、自学、考试等。

其中理论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模型挂图、病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及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法的应用,达到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目的。

临床见习是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病房进行临床实践的学习,以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自学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是学期末本学科的结业考试,是对学生学完《儿科护理学》的总体测试,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护理人才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的特点;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特点。

熟悉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了解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自学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我国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思考题:1、小儿年龄分期?2、小儿体重、身高估算公式?课内讨论:小儿骨骼为什么不易骨折,但却容易脱臼。

小儿出生后为什么托起头部。

掌握生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其意义;感觉运动功能和语言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二)课程编码:(三)学分:3(四)总学时:48(理论:36,实践:12)(五)授课时期:第二学期(六)适用对象及层次:护理专业本科层次(七)先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八)后续课程: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九)课程性质: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从胎儿期至青少年阶段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健康保健、疾病预防和疾病临床护理的学科。

二、课程目标、教学中注意的问题(一)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1)明确儿科护理学的任务目标(2)明确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及护理要点(3)明确儿科常见的四大疾病佝偻病、肺炎、小儿腹泻、贫血(4)掌握泌尿系统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小儿的护理(5)掌握缺铁性贫血小儿铁剂的治疗和护理(6)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2、能力目标(1)了解小儿喂养的知识(2)学会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3)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小儿进行整体护理3、思想目标(1)培养学生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热爱(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3)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二)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学生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应全面掌握现代儿科护理学的理论,形成科学的儿科临床护理思路,提高临床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现代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儿童提供整体护理。

三、教学重难点以先导课程为基础,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强化学以致用。

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着重阐明儿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各系统疾病护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训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四、课程基本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1.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1.2儿童年龄分期。

1.3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1.4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2.教学要求:3.熟悉儿童年龄分期。

4.了解4.1说明儿科特点。

4.2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5.教学难点:5.1儿科护理的特点。

6.教学重点:6.1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第二章生长发育1.教学内容:1.1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1.2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1.3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各系统发育。

1.4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1.5生长发育偏离。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选择合适的正常儿童体格生长标准参照值作为比较,正确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2.12陈述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2.13阐明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等体格生长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计算方法、测量方法及意义。

2.14阐明头颅骨、脊柱、长骨、牙齿等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计算方法、测量方法及意义。

2.2熟悉2.21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2.22列出儿童体格发育常用指标。

2.3了解2.31结合儿童神经系统形态及功能发育,阐述各年龄儿童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发展。

3.教学难点:3.1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4.教学重点:4.1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4.2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第三章儿童保健1.教学内容:1.1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1.2计划免疫。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复述各年龄期儿童的特点。

2.22计划免疫、疫苗的定义。

2.2熟悉2.21主动免疫制剂和被动免疫制剂。

2.22说出我国计划免疫程序的具体内容。

2.3了解2.31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查阅资料,为儿童制定合适的保健要点。

2.32指导家长进行预防接种反应的正确处理。

3.教学难点:3.1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4.教学重点:4.1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4.2计划免疫。

第四章儿童营养1.教学内容:1.1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1.2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婴儿喂养。

1.3儿童营养状况评估。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儿童能量的分配及儿童特殊能量需要。

2.12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概念及母乳喂养的优点。

2.13食物转换的概念与原则。

2.2熟悉2.21按照儿童月龄、体重、能量的需要能正确计算出奶量,并能指导母亲进行正确的人工喂养。

2.22儿童营养状况评估的方法。

3.了解3.1说明食物转换的顺序。

4.教学难点:4.1儿童营养状况评估。

5.教学重点:5.1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5.2儿童喂养。

第五章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1.教学内容:1.1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

1.2儿科护理技术。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儿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

2.12脱水程度及性质。

3.熟悉3.1儿童体液平衡特点。

4.1了解4.11混合液的配制。

5.教学难点:5.1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

6.教学重点:6.1儿科护理技术。

第六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新生儿分类。

?1.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1.3新生儿窒息。

?1.4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1.5新生儿黄疸。

?1.6新生儿溶血病。

1.7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掌握护理程序,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黄疸、溶血病、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患儿实施护理。

?2.2熟悉?2.21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中性温度的概念。

?2.22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法。

?2.23新生儿窒息ABCDE复苏方案。

?2.24描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黄疸、溶血病的临床表现。

?2.3了解?2.3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

?2.32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2.33指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

?3.教学难点:?3.1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4.教学重点:?4.1新生儿分类。

?4.2新生儿护理。

?4.3新生儿各种疾病的护理。

第七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1.2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儿童单纯性肥胖患儿的护理计划。

?2.12制定营养性Vit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计划。

?2.2熟悉?2.21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22营养性VitD缺乏性佝偻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

?2.3了解?2.3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概念、临床表现。

?2.3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治疗要点。

?2.33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

3.教学难点:?3.1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

?4教学重点:?4.1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护理。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2口炎。

?1.3婴幼儿腹泻。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应用护理程序对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 2.2熟悉?2.21婴幼儿腹泻的易感因素、分类、临床表现。

?2.3了解?2.31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32婴幼儿腹泻的发病机制。

?3.教学难点:?3.1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4.教学重点:?4.1婴幼儿腹泻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护理。

1.教学内容:?1.1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3急性支气管炎。

??1.4肺炎。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应用护理程序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护理。

?2.2熟悉?2.21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

?2.3了解?2.31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32支气管肺炎的发病机制。

3.教学难点:?3.1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4.教学重点:?4.1肺炎的分类和护理。

1.教学内容:?1.1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2先天性心脏病。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计划。

?2.2熟悉?2.21正常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2.22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2.3了解?2.31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32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

?3.教学难点:?3.1正常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3.2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4.教学重点:?4.1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1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2急性肾小球肾炎。

??1.3肾病综合征。

??1.4泌尿道感染。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计划。

?2.12制定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计划。

?2.2熟悉?2.21列出小儿正常尿量、少尿及无尿的正常值范围。

?2.22复述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

?2.23复述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3了解?2.31说明小儿泌尿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

?2.32说明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特点。

?3.教学难点:?3.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4.1泌尿系统各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第十二章?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儿童造血和血液特点。

?1.2小儿贫血。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贫血患儿的护理计划。

?2.2熟悉?2.21小儿造血的特点、血液特点。

?2.22生理性贫血、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定义。

?2.3了解?2.31解释小儿贫血的病因、营养性贫血的血象特征。

?3.教学难点:?3.1生理性贫血的概念。

?3.2贫血的临床表现。

?4.教学重点:?4.1小儿贫血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第十三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2化脓性脑膜炎。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计划。

?2.2熟悉?2.21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

?2.22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

?3.了解?3.1说明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

4.教学难点:?4.1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

?5.教学重点:?5.1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特点。

?1.2风湿热。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风湿热患儿的护理计划。

?2.2熟悉?2.21风湿热的临床表现。

?2.3了解?2.31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特点。

?3.教学难点:?3.1风湿热的临床表现。

?4.教学重点:?4.1风湿热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第十六章?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的护理?1.教学内容:?1.121-三体综合征。

??1.2苯丙酮尿症。

?2.教学要求:?2.1掌握?2.11制定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计划。

?2.12制定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护理计划。

?2.2熟悉?2.21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22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

?2.3了解?2.3121-三体综合征的病因。

?2.32苯丙酮尿症的病因。

?3.教学难点:?3.1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