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计量水平确认审核标准

合集下载

计量审核标准制度(收藏)

计量审核标准制度(收藏)

计量审核标准制度(收藏)一、概述计量审核标准制度是确保计量准确、公正、可靠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旨在规范计量审核行为,提高计量审核质量和效率,保障计量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二、计量审核标准制度的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计量审核活动的各级计量技术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以及从事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检测等活动的计量技术机构。

三、计量审核标准制度的基本原则1.依法依规原则:计量审核活动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计量技术规范和本制度的规定。

2.客观公正原则:计量审核活动应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确保计量审核结果真实可靠。

3.科学准确原则:计量审核活动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计量方法,确保计量审核结果准确无误。

4.高效便民原则:计量审核活动应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计量服务。

四、计量审核标准制度的主要内容1.计量审核机构资质管理(1)计量审核机构应具备国家计量行政部门认定的资质,并在有效期内开展计量审核活动。

(2)计量审核机构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设备设施等,确保计量审核活动的正常开展。

(3)计量审核机构应定期接受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计量审核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计量技术规范的要求。

2.计量审核人员管理(1)计量审核人员应具备国家计量行政部门认定的计量检定员资格,并在有效期内从事计量审核活动。

(2)计量审核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计量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

(3)计量审核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计量审核技能和业务水平。

3.计量审核程序(1)计量审核申请: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向计量审核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

(2)计量审核受理:计量审核机构应在收到申请后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受理。

(3)计量审核实施:计量审核机构应根据计量技术规范和本制度的规定,开展计量审核活动。

(4)计量审核报告:计量审核机构应出具计量审核报告,明确计量审核结果和结论。

计量认证流程及要求

计量认证流程及要求

计量认证一.概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此考核称为“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简称“计量认证”。

计量认证涉及计量、标准化、质量管理以及法律等各个领域的知计量认证一般都分为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第一方认证: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自身进行测试能力的自我评价或鉴定;第二方认证:检验机构的用户对提供测试服务的质量确认;第三方认证:由专门的认证机构站在第三方公正立场,对检验机构的测试能力进行考核,就是通常所称的既计量认证。

二.术语1.计量(measurement)是用法制和技术手段保证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2.认证(accredidation)是甄别合格和任命之意。

3.标准化(standardization)1993年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GB3935.1-83标准化基本术语中对标准化下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4.质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QM)是“对确定和达到质量要求所必须的职能和活动的管理”。

它是为保证和提高工作质量所进行的工作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信息反馈等各项工作的总称。

5.计量基准计量基准是国家计量基准器具的简称。

用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量值,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作为统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器具。

6.计量标准计量标准是计量标准器具的简称,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的、用于检定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它是把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及将测量结果在允许范围内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重要环节。

7.量值传递量值传递是将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计量检定(或其它传递方式),传递给下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并依次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被测对象的量值准确可靠,这一过程称之为量值传递。

QG540003(2004)计量确认体系的定期审核和评审程序

QG540003(2004)计量确认体系的定期审核和评审程序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审核项目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OO三年月日
JJ/SQC 02-36
QG540003-2004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总厂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审核理由
被审核部门
审核依据
审核日期
审核人员
序号
不符合项目情况详细描述
纠正措施建议
审核结论
QG540003-2004
审核组组长
(签名)
时间
质保部部长
(签名)
5.3.2评审会议参加者应准备好有关资料。厂长办公室负责做好《管理评审报告》,见附录A。
5.3.3对评审活动中发现的计量确认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或改进要求,由厂长办公室负责填写《管理评审整改通知单》,见附录B,并责成有关部门限期整改。厂长办公室、质量保证部负责做好跟踪检查及有效性评价。
5.3.4计量确认体系的评审包含在质量保证体系的评审之中,属于内容之一,不单独进行。
《计量确认体系的定期审核和评审程序》从批准之日起生效。
从本标准实施之日起QG540004-2000《计量确认体系的定期审核和评审程序》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B、C、D、E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总厂企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总厂企业标准化室归口。
B3100GQAQ(2004)149
QG540003
QG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齿轮总厂企业标准
计量确认体系的定期审核和评审程序
2004-01-28发布
2004-02-01实施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总厂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QG000101-2003《管理标准编制规则》、ISO10012—1:1992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国家技监局量函(1995)160号文附件2: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的原则要求,以及QG500002-2004计量管理手册的规定进行制订。

计量认证流程及要求

计量认证流程及要求

计量认证一.概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此考核称为“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简称“计量认证”。

计量认证涉及计量、标准化、质量管理以及法律等各个领域的知计量认证一般都分为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第一方认证: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自身进行测试能力的自我评价或鉴定;第二方认证:检验机构的用户对提供测试服务的质量确认;第三方认证:由专门的认证机构站在第三方公正立场,对检验机构的测试能力进行考核,就是通常所称的既计量认证。

二.术语1.计量(measurement)是用法制和技术手段保证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2.认证(accredidation)是甄别合格和任命之意。

3.标准化(standardization)1993年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GB3935.1-83标准化基本术语中对标准化下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4.质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QM)是“对确定和达到质量要求所必须的职能和活动的管理”。

它是为保证和提高工作质量所进行的工作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信息反馈等各项工作的总称。

5.计量基准计量基准是国家计量基准器具的简称。

用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量值,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作为统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器具。

6.计量标准计量标准是计量标准器具的简称,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的、用于检定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它是把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及将测量结果在允许范围内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重要环节。

7.量值传递量值传递是将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计量检定(或其它传递方式),传递给下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并依次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被测对象的量值准确可靠,这一过程称之为量值传递。

公司计量工作分级管理细则及现场检查标准(精选5篇)

公司计量工作分级管理细则及现场检查标准(精选5篇)

公司计量工作分级管理细则及现场检查标准(精选5篇)第一篇:公司计量工作分级管理细则及现场检查标准集团公司计量管理工作分级管理细则1.目的为了加强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保证量值传递准确,充分发挥计量检测工作在生产、研发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公司执行法定计量单位,保证计量单位制的统一,逐步建立计量工作的量值溯源体系,确保计量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通过学习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来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为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计量保证。

依据国家计量法和计量法实施细则,来制定本办法 2.适应范围适用于对本集团公司下属各相关部门的管理。

3.职责.1 集团设备部计量室是公司主管计量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标准计量器具、各类测量仪器、仪表、测量装置(以下简称计量器具)的归口管理工作,是公司唯一对外计量业务联系部门,在业务上接受地方政府计量部门领导,参加计量工作的有关活动。

3.2 集团公司各使用单位负责对各类计量器具装置的保管、发放及正确使用、日常维护并按时进行周期送检工作。

4.管理内容4.1设备部计量室的职责4.1.1贯彻国家计量法令、政策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公司计量管理制度和周期检定计划,组建公司计量管理体系。

4.1.2建立本公司所需的计量标准,保证量值传递准确可靠,负责公司计量体系的审核和验收工作。

4.1.3依据公司生产要求组织建立公司计量器具管理台账,制定公司年度计量器具校验计划(周期检定计划)并监督予以实施,进行相关汇总管理工作。

4.1.4对公司各部门计量工作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及时进行指导整改、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就犯。

4.1.5各部门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负责对各部门上报的计量器具购置计划进行审核工作,对购进计量器具进行入库前检定工作;负责对各部门计量器具的领用进行统一建账工作;负责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修理直至报废各环节工作。

4.1.6组织公司计量人员培训和工作经验交流,推广应用计量新技术。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2020年修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1号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2020年修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1号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2020年修订)正文:----------------------------------------------------------------------------------------------------------------------------------------------------计量标准考核办法(2005年1月1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2号公布,根据 2018年3月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96号第一次修改,根据2018年12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第二次修改,根据2020年10月2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1号第三次修改)第一条为实施计量标准考核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考核。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计量标准考核,是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评定和开展量值传递资格的确认。

计量标准考核包括对新建计量标准的考核和对计量标准的复查考核。

第四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计量标准考核工作。

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计量标准考核工作。

第五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建立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及各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持考核;地(市)、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由上一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持考核;各级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建立其他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由组织建立计量标准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持考核。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由同级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持考核。

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持考核;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由当地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持考核;无主管部门的企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由该企业登记注册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持考核。

计量认证评审准则

计量认证评审准则

计量认证评审准则1. 引言计量认证评审准则是为了保证计量认证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计量认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而制定的评审标准。

本文将对计量认证评审准则的定义、目的、评审内容、评审方法和评审程序进行详细介绍。

2. 定义计量认证评审准则是指对计量认证活动进行全面评估和审查的标准和规范。

它包括了评审的目的、评审的内容、评审的方法和评审的程序等方面的要求。

3. 目的计量认证评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计量认证活动的质量和可靠性,保证计量认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通过评审,可以发现计量认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

4. 评审内容计量认证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计量认证体系文件评审计量认证体系文件的编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包括计量认证程序、计量认证标准、计量认证技术规范等。

4.2 计量认证活动执行情况评审计量认证活动的执行情况,包括计量认证人员的资质和能力、计量认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计量认证过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等。

4.3 计量认证结果评审计量认证的结果,包括计量认证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计量认证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等。

4.4 计量认证改进措施评审计量认证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包括计量认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采取的改进措施和效果等。

5. 评审方法计量认证评审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5.1 文件审查通过对计量认证体系文件的审查,评估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是否能够有效支持计量认证活动的开展。

5.2 现场检查对计量认证活动的执行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包括计量认证人员的资质和能力、计量认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计量认证过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等。

5.3 计量认证结果抽样检查对计量认证结果进行抽样检查,评估其准确性和可信度,确保计量认证结果的可靠性。

5.4 计量认证改进措施跟踪对计量认证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

6. 评审程序计量认证评审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6.1 确定评审计划制定评审计划,明确评审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确定评审的时间和地点等。

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

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

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试行)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试行)引言为提高企业计量管理水平,使计量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保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并参考GB/T19001(1SO9001一1994)《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和GB/T19022?1一1994(idtIS一1:199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一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制定本规范。

1 范围和适用领域1.1 范围本范围规定了对企业进行计量保证确认的要求,它还包括实施要求的指南。

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服务)特点、生产规模、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等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实现本规范的要求。

1.2 适用领域---工业企业,尤其是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有一定规模和计量管理基础的企业。

--- 用测量结果来证实其服务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或用户要求的商贸服务企业,尤其是一定经营规模和计量管理基础的企业。

2 定义2.1 计量管理确立计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计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计量策划、计量保证和计量改进使其实施全部的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2.2 计量体系为实施计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2.3 计量保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企业能够满足计量要求、在计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2.4 计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计最宗旨和计量方针。

注:计量方针是总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2.5 确认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表明一些针对某一特定预期用途的要求已经满足的认可。

2.6 客观证据建立在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他手段所获得事实的基础上,证明是真实的信息。

2.7 计量设备所有的计量器具、计量标准、标准物质和辅助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须的资料,本术语既包括测试和检验过程中使用的、也包括检定(校准)中使用的计量设备。

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能力评定考核细则

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能力评定考核细则

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能力评定考核细则
前言
1 / 6
为加强中小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计量基础工作,提高企业计量经管和计量技术水平,提供准确可靠地计量保证,改善经营经管,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局《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地有关规定,制定本考核细则.
说明
1.“考核细则”分为计量经管、计量器具(设备)配备、计量检测、计量检定和计量经管地评审与改进执行情况五个方面共十八条.
2.“考核细则”满分为100分.达到80分以上地为通过,80分至70分之间应进行整改,70分以下为考核不通过.
3.“考核细则”中“*”项为重点项,重点项有严重缺陷地为考核不通过.
4.在对企业实施考核时,如果遇到不相关考核工程,应免于考核,分数不计,考核应得分数按下式计算:
应得分数=实得分数×100
100分-免考项分数
2 / 6
一、计量经管
二、计量器具(设备)配备(25分)
3 / 6
4 / 6
5 / 6
6 / 6。

计量管理评审标准

计量管理评审标准
5.1.1
是否统一编制了计量器具台帐进行分类管理
5.1.2
是否统一安排周期检定计划
5.2.1
*
最高计量标准是否经考核合格
5.2.2
*
计量标准器是否执行周期检定
5.3*
强检计量器具是否申报并执行强检
5.4
非强检计量器具是否确定检定(校准)周期并按规定周期执行检定(校准)
5.5.1
计量器具是否有检定合格标志
1、计量文件审核
序号
审核内容
结论
符合
不符合
备注
1
计量管理制度
1.1
企业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计量培训教育制度
1.2
计量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1.3
计量器具采购、入库和流转制度
1.4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
1.5
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
1.6
不合格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
1.7
产品(或商品、服务)计量检测管理制度
1.2.2
是否有归口管理计量的部门并履行职责
1.2.3
是否有专(兼)职计量人员,并履行职责
1.3
计量制度
1.3.1
各项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并能有效贯彻执行
1.4
计量人员
1.4.1
计量人员配备是否与生产经营和计量管理相适应
1.4.2
计量人员是否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
2
计量单位
2.1
文件、报表是否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3
计量器具配备
3.1
工艺控制用计量器具配备是否符合要求
3.2
产品检测用计量器具配备是否符合要求
3.3
经营、能源、安环等计量器具配备是否符合要求

浙江省企业计量水平确认管理办法

浙江省企业计量水平确认管理办法

xx企业计量水平确认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快企业计量工作与国防惯例接轨,提高企业计量水平,增强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根据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省人民政府的有关政策规定,参照国际计量惯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浙江省范围内的工业企业、生产型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企业),凡需证明其计量水平的,均可按本办法自愿申请计量水平确认。

第三条企业计量水平确认分为三级和二级。

企业原则上应先申请三级计量水平确认。

测量设备在意800台(件)以上的,可根据其计量水平直接申请二级计量水平确认。

测量设备小于200台(件)的企业,只能申请三级计量水平确认。

第四条企业申请三级计量水平确认,应先向市(地)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转报市(地)技术监督行政部门。

企业申请二级计量水平确认。

应先向省级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转报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

省、部属企业申请计量水平确认,应先向其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转报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

无行政主管部门的企业申请水平确认,按申请确认的级别直接向省或市(地)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申报。

第五条企业提出申请时,应提供以下资料:(一)申请报告;(二)申请表;(三)计量工作总结;(四)计量确认体系文件。

第六条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接受申请后,会同同级企业主管部门共同组织经资格确认的审核员4-6人组成审核组开展审核工作,或委托下一级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组织审核。

对无行政主管部门的企业,按申请确认级别,由相应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组织审核。

第七条企业计量水平确认结束后,审核组要填写"企业计量水平确认报告",并由审核组长交给发证部门审批。

第八条二级计量水平确认时,有二项主要不符合或十项次要不符合,不予通过。

三级计量水平确认时,有三项主要不符合或十五项次要不符合,不予通过。

第九条审核结果、不符合项超过标准要求时,可允许企业有3个月整改时间。

计量合格确认规范

计量合格确认规范

计量合格确认规范1 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企业为实施科学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节能降耗,提高效益,建立计量检测体系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为社会提供产品,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的企业——用测量结果来证实其服务满足规定要求的企业。

1.2 本规范覆盖了企业从事的以下计量活动:1〉贯彻国家计量法律、法规,保证计量法律、法规在本企业的实施;2〉实施质量控制、能源计量、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经营管理监测等;3〉企业建立计量标准,开展测量设备(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4〉实施计量确认;。

5〉计量检测体系运行有效性,符合性的审核和评审。

1.3 本规范是通用的,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服务)特点、生产规模、经营方式,选择相应的途径和办法满足规范的要求,计量器具制造企业和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除满足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满足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计量要求。

2 引用文献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JJF1033-2001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G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GB/T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22.1-1994 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GB/T17167-1997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引用文献可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咨询。

3 术语定义3.1 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示例:记录、规范、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

注1: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他们的组合。

注2:某些要求(如易读的要求)与所有类型的文件有关,然而对规范(如修订受控的要求)和记录(如可检索的要求)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3.2 规范阐明要求的文件。

注:规范可能与活动有关(如:程序文件、过程规范和实验规范)或与产品有关。

3.3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作用的活动。

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

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

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试行)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试行)引言为提高企业计量管理水平,使计量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保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并参考GB/T19001(1SO9001一1994)《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和GB/T19022?1一1994(idtIS010012一1:199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一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制定本规范。

1 范围和适用领域1.1 范围本范围规定了对企业进行计量保证确认的要求,它还包括实施要求的指南。

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服务)特点、生产规模、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等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实现本规范的要求。

1.2 适用领域---工业企业,尤其是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有一定规模和计量管理基础的企业。

--- 用测量结果来证实其服务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或用户要求的商贸服务企业,尤其是一定经营规模和计量管理基础的企业。

2 定义2.1 计量管理确立计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计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计量策划、计量保证和计量改进使其实施全部的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2.2 计量体系为实施计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2.3 计量保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企业能够满足计量要求、在计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2.4 计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计最宗旨和计量方针。

注:计量方针是总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2.5 确认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表明一些针对某一特定预期用途的要求已经满足的认可。

2.6 客观证据建立在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他手段所获得事实的基础上,证明是真实的信息。

2.7 计量设备所有的计量器具、计量标准、标准物质和辅助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须的资料,本术语既包括测试和检验过程中使用的、也包括检定(校准)中使用的计量设备。

计量工作的定期审核与评审制度

计量工作的定期审核与评审制度

计量工作的定期审核与评审制度第一篇:计量工作的定期审核与评审制度计量工作的定期审核与评审制度为验证本公司计量管理制度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确保计量管理制度有效运行,企业计量管理领导小组应制定本企业计量定期审核与年度审核计划。

一、审核前的准备工作1、由计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指定人员制定并组织实施计量管理工作审核方案;企业分管负责人负责审批审核计划和报告,确认重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负责编制审核检查表,进行现场审核,收集审核证据。

审核组由2人或2人以上企业计量工作人员组成。

2、企业计量管理部门负责计量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纠正 / 预防措施的验证。

计量管理部门制定计量管理工作年度审核方案,报企业分管领导批准后实施,计量工作审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3、审核前,审核员应根据审核准则编制审核检查表,准备好审核所需要的文件和表格(现场审核记录表,不合格报告和纠正措施等表格)。

内审组长提前向审核部门发出审核计划(审核计划日程表),其内容包括:受审核的部门、日期与时间安排;审核的目的、范围、审核准则及相关的文件;内审组成员及其分工。

二、审核实施1、现场审核前,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相关计量管理人员参加的首次会议,说明审核的目的、范围、审核准则以及审核的方式与方法。

2、现场审核依据企业计量管理制度进行,通过交谈、抽查记录,现场观察等方式收集审核证据,检查计量管理工作的运行状况。

如现场审核发现不合格事实时,审核人员应请该部门负责人确认,并做好现场审核记录。

3、现场审核结束时,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由相关计量管理人员参加末次会议,宣布不合格的报告和观察项报告和审核结论。

4、审核组长根据审核结论编写审核报告,对产生不合格的责任部门应对开具的不合格报告进行确认纠正。

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经企业分管领导确认后组织实施。

计量管理人员针对到期提交的纠正措施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第二篇: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评审制度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评审制度一、目的为了对本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定期评审,确保预案的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企业计量水平确认审核标准

企业计量水平确认审核标准
2.4.3企业最高计量规范应经建标考核,有在有效期内地考核合格证书和最近二个周期地检定合格证.
项次号
审核工程
审核内容
符合
不符合
不适合
主要
次要
2.4
测量设备地检定及校准
2.4.4强检工作计量器具应有最近二个周期地检定合格印、证.
2.4.5在用地工作计量器具应有最近二个周期地检定合格证或校准记录.
2.4.6企业进行自校地测量设备,应制定自校规范.
浙江省企业计量水平确认
审核标准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一九九七年七月
浙江省企业计量水平确认审核规范
项次号
审核工程
审核内容
符合
不符合
不适合
主要
次要
1
1.1
计量保证
计量经管文件
1.1.1有计量确认体系文件,并经企业最高经管者或经管者代表批准后颁布实施
1.1.2计量确认体系文件包括:
①总则(计量方针目标,组织结构与职责,文件编制、审核、批准、发放、修改、更换地经管)
2.3
不合格测量设备地经管
2.3.1不合格测量设备必须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有明显地标志和处置记录.
2.3.2不合格测量设备经修理后,重新投入使用前必须经检定合格,并有记录.
2.4
测量设备地检定及校准
2.4.1有检定及校准工作计划,有实施记录和受检率、合格率统计表.
2.4.2自检地测量设备有量值溯源图,送检地测量设备有送检计划明细表.
5.1计量资料和档案有专人经管.
5.2资料和档案齐全、保管规范.
6
计量监督
6.1有计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或有监督考核制度,并有实施记录.
注:本审核规范适用于浙江省省级、市级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原二、三级计量水平确认).

计量确认体系的定期评审要求

计量确认体系的定期评审要求

计量确认体系的定期评审要求1.计量确认体系的评审内容1.1计量管理机构和资源保证能力,包括人员配置的合理性。

1.2计量确认体系内部审核及实施效果。

1.3计量方针和计量目标的实施情况。

2.计量确认体系的评审要求2.1计量确认体系的评审每年进行一次,必要时可随时进行评审,以保持计量确认体系运行持续有效。

2.2计量确认体系的评审在内部计量审核的基础上进行,重点是适用性和有效性。

3.管理评审的方式3.1计量确认体系的评审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组织各条线企业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参加评审会议。

3.2评审会议参加者应准备好有关资料。

3.3对评审活动中发现的计量确认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或改进要求,并责成有关部门限期整改。

3.4计量确认体系的评审包含在质量保证体系的评审之中,属于内容之一,不单独进行。

4.计量确认体系是质量保证体系的一部分,计量确认体系的审核包含在质量保证体系的审核之中,属于内容之一,原则上不单独进行,当需要全项目审核时,计量确认体系的审核应该单独进行。

4.1计量确认体系的审核每年二次。

管理者代表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决定调整频次。

4.2每个质量保证体系内审小组至少配备一名计量内审员参加计量审核。

当计量确认体系的审核工作单独进行时,审核组允许有质量体系的内审员参加。

5.计量确认体系的审核准备工作。

5.1由质量保证部编制内部计量确认体系的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5.2审核计划包括:审核项目、审核依据、审核时间、审核范围、审核人员、审核内容、审核日程。

5.3审核组依据审核计划填写《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记录》表中审核内容栏。

6.计量确认体系审核的实施。

6.1 与被审核部门会谈a)审核组向被审核部门领导介绍审核组成员;b)向被审核部门说明审核采用的方法和顺序,审核组长重申审核的目的和范围;c)落实审核组所需的资源。

6.2 现场检查a)审核员按照《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记录》上的审核内容逐项检查,根据检查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记录》。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标准(doc 25页)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标准(doc 25页)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宣贯参考材料陈华康1总则1.1 本准则为统一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而制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与实验室评审管理司于2000年10月24日以质技监函[2000]046号文发布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简称“评审准则”]。

文中明确规定,自2001年12月1日起,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评审实行新的评审准则,原《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JJG 1021-90)中的评审内容和评定方法不再作为计量认证的评审依据。

1.2 准则等同采用国家标准《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15481-1995的基础上增加了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中对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的特殊要求。

1.3 本准则的适用范围为:①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评审;②依法设置和授权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验收)的评审;③其他类型实验室自愿申请计量认证的评审。

1.4 为保持与GB/T 15481-1995 标准文本的一致性,在本准则中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统称为“实验室”。

2参考文件(略)3定义(略)4组织与管理4.1 实验室应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其组织和运作方式应保证固定的、临时的和可移动的设施满足本准则的要求。

申请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的实验室一般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需经法人授权,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证检验,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立的帐目和独立核算。

在这里实验室应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的基本含义为—实验室能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具有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有独立帐目和独立核算,并不等于必需有独立的银行户头和帐号,非独立法人可以使用挂靠单位的银行帐号,但在挂靠单位财务上,必须有独立的帐目和独立进行核算。

浅谈企业应如何进行“计量确认”工作

浅谈企业应如何进行“计量确认”工作

浅谈企业应如何进行“计量确认”工作浅谈企业应如何进行“计量确认”工作摘要:建立了计量检测体系/测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的建立对企业的计量工作关键词:计量确认校准检定无论从完善计量检测能力方面还是提高计量管理层次方面来说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参与部分企业的计量检测体系/测量管理体系评审过程中发现某些计量检定/校准人员以及计量管理人员对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与“检定”的各自定义不是很清楚,对这两个专业用语存在概念不清的现象,以为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就是测量设备的“检定”。

根据自己对这两个专业用语的理解,结合GB/T19022-2003/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工作,本人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有关专业用语的诠释1. “计量确认”的定义及解释在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解释》中“计量确认”的定义为:“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并说明此定义来源于ISO10012-1:199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一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

在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中对“计量确认”有5个注明。

是“计量确认”定义中所说的“一组操作”。

从上述定义可以明确“计量确认”是由3个过程组成的。

其中第一个过程是校准。

校准就是按照量值溯源要求,通过上一级测量标准及其装置测出被测测量设备的实际具体量值或示值误差及其技术参数。

第二个过程是计量验证。

计量验证就是将被测测量设备的实际校准测量得出的具体量值或示值误差及其技术参数与该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进行比较,如果被测测量设备的实际具体量值或示值误差及其技术参数满足该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则验证通过,即“计量确认”结论为“合格”。

可填发合格标签并按要求进行封印。

如果被测测量设备的实际具体量值或示值误差及其技术参数不满足该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则验证无法通过,将进行第三个过程。

计量合格确认规范

计量合格确认规范

计量合格确认规范1 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企业为实施科学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节能降耗,提高效益,建立计量检测体系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为社会提供产品,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的企业——用测量结果来证实其服务满足规定要求的企业。

1.2 本规范覆盖了企业从事的以下计量活动:1〉贯彻国家计量法律、法规,保证计量法律、法规在本企业的实施;2〉实施质量控制、能源计量、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经营管理监测等;3〉企业建立计量标准,开展测量设备(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4〉实施计量确认;。

5〉计量检测体系运行有效性,符合性的审核和评审。

1.3 本规范是通用的,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服务)特点、生产规模、经营方式,选择相应的途径和办法满足规范的要求,计量器具制造企业和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除满足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满足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计量要求。

2 引用文献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JJF1033-2001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G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GB/T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22.1-1994 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GB/T17167-1997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引用文献可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咨询。

3 术语定义3.1 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示例:记录、规范、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

注1: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他们的组合。

注2:某些要求(如易读的要求)与所有类型的文件有关,然而对规范(如修订受控的要求)和记录(如可检索的要求)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3.2 规范阐明要求的文件。

注:规范可能与活动有关(如:程序文件、过程规范和实验规范)或与产品有关。

3.3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作用的活动。

计量标准考核的能力评定和资格确认

计量标准考核的能力评定和资格确认

() 4 环境 条件及 设施 应 当满足开 展检 定 或校准 工作 递 资格 。 的要 求 , 并按 要求 对环境 条件进 行有 效监控 和控 制 。
( ) 目需配 备至少 两名持 证的检 定或 校准人 员 。 5项
() 6 申请 考核 单位 应 当 建立 并 执行 下 列管 理 制度 ,
l面, 可以使供热企业提高供热服务质量和水平 , 使用户
I 花钱买“ 。 热” 并且实现按热计量收费后, 迫使供热公司

Hale Waihona Puke 申 请考 核 单 位 在提 交《 量标 准 考 核 ( 查 ) 计 复 申请 件 的完整性 、 真实性 、 正确性 和有效 性负 责 。 计量 负责人 对计 量文 件集 中数 据的 完整性 和真 实性 负责 , 对计 量标
( ) 学合 理 地配 置 计 量标 准 器及 配套 设 备 , 1科 其计 准文件 集保 存和正 确处 理负责 。 文件 的正式批 准 、 布 、 发 量技 术指标 应满 足相应 的 国家 计 量检定 规程 的要 求 , 进 更改 、 价 等应受 控 。计 量标准 的文件 应 为有效版 本 。 评
术 论 文
计量标准考核的能力评定和资格确认
口 张 越
根 据 我 国《 计量 法 》 《 量 法 实施细 则 》 、计 的规 定 : 社 会 公用 计量 标准 、 门和 企 、 部 事业 单 位建 立 的最 高 等级 的计 量标 准 , 只有 经过考 核合格 才能 投入 使用 并取 得相 应 的法律 地位 。 因此 , 考核不 仅是量 值传递 准确 、 有效 的 传递 资格 的确 认 。 书 》 前 。需 要完成 以下 准备工 作 : 之
位 : 州市凌 海计 量检 定测试 所 ) 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1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须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同意并备案.
项次号
审核工程
审核内容
符合
不符合
不适合
主要
次要
4
计量数据地经管
4.1大宗物料、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等,各种计量数据记录齐全、准确、规范.
4.2产品质量指标地检测数据记录齐全、准确、规范.
4.3安全环保地检测数据记录齐全、准确、规范.
5
计量资料、档案地经管
2.4.7检定或校准地记录、证书、报告等应规范、整洁,内容、日期、签字齐全,档案经管健全.
2.4.8进口地测量设备属于强检地,应向当地县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强检;属于非强检地,进行定其自检或其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
2.5
测量设备地标记经管
2.5.1测量设备应进行标识经管,并符合规定要求.
2.6
测量设备地封印经管
2.1.4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所配备地测量设备地计量特性(如准确度、稳定性、量程和分辩力),能满足被检测参数地要求.
2.1.5经营经管、能源经管所配备地测量设备地计量特性,能满足测量要求.
2.1.6安全环保医疗卫生所配备地测量设备地计量特性,能满足被检测参数地要求.
2.2
测量设备地流转经管
2.2.1测量设备地申购、采购、验收、入库、储存、发放、降级及报废能按经管文件执行,并有实施记录.
5.1计量资料和档案有专人经管.
5.2资料和档案齐全、保管规范.
6
计量监督
6.1有计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或有监督考核制度,并有实施记录.
注:本审核规范适用于浙江省省级、市级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原二、三级计量水平确认).
1.5.3有被委托方地有效检定(校准)证书或测试报告.
2
2.1
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地配备
2.1.1有测量设备地总台帐、部门分帐,帐、物相符
2.1.2有测量设备地配备计划,并实施.
项次号
审核工程
审核内容
符合
不符合
不适合
主要
次要
2.1
测量设备地配备
2.1.3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经营经管、能源经管、安全环保地测量设备配备量应满足有关规定检测点地需要.(提供能源计量网络图)
浙江省企业计量水平确认
审核标准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一九九七年七月
浙江省企业计量水平确认审核规范
项次号
审核工程
审核内容
符合
不符合
不适合
主要
次要
1
1.1
计量保证
计量经管文件
1.1.1有计量确认体系文件,并经企业最高经管者或经管者代表批准后颁布实施
1.1.2计量确认体系文件包括:
①总则(计量方针目标,组织结构与职责,文件编制、审核、批准、发放、修改、更换地经管)
2.4.3企业最高计量规范应经建标考核,有在有效期内地考核合格证书和最近二个周期地检定合格证.
项次号
审核工程
审核内容
符合
不符合
不适合
主要
次要
2.4
测量设备地检定及校准
2.4.4强检工作计量器具应有最近二个周期地检定合格印、证.
2.4.5在用地工作计量器具应有最近二个周期地检定合格证或校准记录.
2.4.6企业进行自校地测量设备,应制定自校规范.
⒁计量监督经管.
1.2
组织经管
1.2.1有企业领导分管计量工作,有明确地职责,能及时解决计量工作中地重大问题.
1.2.2有专职、兼职计量人员,有企业计量经管系统方框图(方框图中含有各组成部门和人员地姓名、职能、职务),经管系统能满足开展计量工作地需要.
1.2.3有负责统一经管计理工作地职能部门,并能发挥职能作用.
2.3
不合格测量设备地经管
2.3.1不合格测量设备必须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有明显地标志和处置记录.
2.3.2不合格测量设备经修理后,重新投入使用前必须经检定合格,并有记录.
2.4
测量设备地检定及校准
2.4.1有检2.4.2自检地测量设备有量值溯源图,送检地测量设备有送检计划明细表.
1.4.2计量实验室地温度、湿度、振动等影响测量准确度地环境因素,应符合有关检定和使用地规定.对温度、湿度有要求地要有监控记录.
1.5
外购测量设备与外协检测
1.5.1外购测量设备(不包括进口地)应有制造许可证证号、CMC标记和合格证书.
1.5.2企业委托外单位检定或测试时,应选择按有关规定认可地单位,而当选择未经认可地单位进行测试时,应对其地服务能力进行评价.
2.6.1有明确地封印经管部门和专人保管.
2.6.2经检定合格地测量设备,对可能影响计量性能可调部分进行封印.
2.6.3封印遭破坏后,有相应地补救措施,并有实施记录.
3
3.1
法定计量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地经管
3.1.1各种文件、产品说明书、产品标牌、规范、统计资料等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3.2
非法定计量单位地经管
项次号
审核工程
审核内容
符合
不符合
不适合
主要
次要
1.3
计量人员
1.3.1配备与计量工作相适应地专兼职计量人员,其素质满足工作需要.
1.3.2计量检定(校准)人员应取得检定员证,每个建标检定工程应有两名持证人员.
1.3.3有计量人员培训计划和实施情况地记录.
1.4
计量实验室环境条件
1.4.1计量实验室照明采光良好、整洁卫生,仪器设备摆放合理,便于操作.
②测量设备配置地策划.
③测量设备申购、采购、验收、入库、储存、发放、降级、报废地经管.
④测量设备量值溯源地经管.
⑤测理设备确认间隔地经管.
⑥测量设备标记地经管.
⑦测量设备封缄地经管.
⑧不合格测量设备地经管.
⑨外购测量设备与外协检测地经管.
⑩计量检测数据地经管.
⑾计量实验室地经管.
⑿计量人员地经管.
⒀计量资料档案地经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