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传》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鲁迅自传》课件
年代 1909年 年 1910年 年 1911年 年 1912年 年
主要经历
29岁,从日本回国,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 岁 从日本回国, 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
在绍兴师范学校做教务长 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任北京教育部部员,兼做北京大学、 任北京教育部部员,兼做北京大学、师 范大学、 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讲师
4.鲁迅先生走上文学救国的道路后,在文学 鲁迅先生走上文学救国的道路后, 鲁迅先生走上文学救国的道路后 创作方面有哪些重要成果? 创作方面有哪些重要成果? 明确: 明确 主要创作成果:两本短篇小说集, 主要创作成果:两本短篇小说集,即《呐 彷徨》 一本论文,一本回忆录, 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录, 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中国小说史略》 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中国小说史略》, 唐宋传奇集》 还有译文著作。 《唐宋传奇集》,还有译文著作。
3.为什么鲁迅先生会有“弃医从文”这次转折呢? 为什么鲁迅先生会有“弃医从文”这次转折呢? 为什么鲁迅先生会有 这在鲁迅先生一生中的重大意义是怎样的呢? 这在鲁迅先生一生中的重大意义是怎样的呢? 明确: 明确:
“弃医从文”的原因:在他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期 弃医从文”的原因: 间,看到一部时事影片中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竟有中国人 看到一部时事影片中日本人屠杀中国人, 在一旁围观, 热闹” 在一旁围观,看“热闹”,这一幕深深刺痛了作者的民族 自尊心。因此,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 自尊心。因此,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 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壮, 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 的材料和看客。因此,第一要著, 的材料和看客。因此,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 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神……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重大意义:这是鲁迅先生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重大意义:这是鲁迅先生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鲁迅最终 实现了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不愧为民族英雄。 实现了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不愧为民族英雄。
语文课件七年级语文鲁迅自传
鲁 迅 自 传
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鲁迅简介:
了解传记:
01
传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述生平的,叫“自传”;
02
一类是由别人撰写的,称“传”或“评传”。
03
传记要求内容真实,评价公允。
04
阅读人物传记要按照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
2
从鲁迅先生的这个选择之中,你能感觉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3
阅读思考:
时间:1881——1930 “水师学堂”改进“矿路学堂” 生平经历 决意学医 弃医从文内容
出生;
辍学回家,家庭变故;
父亲去世;
18岁,考取南京水师学堂,后又改进矿路学堂;
东渡日本留学;
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弃医从文,提倡文学运动;
29岁,回国,做生物和化学做教员;
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做师范学校的校长;
北京教育部做部员,兼做北京大学等学校的国文系讲师;
开始发表小说;
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做厦门大学教授,12月做中山大学的教授;
05
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
自主阅读:
熟悉文章的生字生词,了解文章大意。 用做记号的方法了解鲁迅1881年——1930年的主要经历。
了解鲁迅的主要创作成果。
鲁迅先生大半生的主要经历:
1881年 1893年 1896年 1898年 1902年 1904年 1906年 1909年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1918年 1926年 1927年9月
内容
创作成果:小说、论文、散文诗等
鲁迅自传
爱 国 爱 民
(救国救民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拓展延伸:
你觉得应该怎样写传记(或自传)? 请你为自己(或自己熟悉的人)写一篇传记。
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鲁迅简介:
了解传记:
01
传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述生平的,叫“自传”;
02
一类是由别人撰写的,称“传”或“评传”。
03
传记要求内容真实,评价公允。
04
阅读人物传记要按照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
2
从鲁迅先生的这个选择之中,你能感觉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3
阅读思考:
时间:1881——1930 “水师学堂”改进“矿路学堂” 生平经历 决意学医 弃医从文内容
出生;
辍学回家,家庭变故;
父亲去世;
18岁,考取南京水师学堂,后又改进矿路学堂;
东渡日本留学;
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弃医从文,提倡文学运动;
29岁,回国,做生物和化学做教员;
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做师范学校的校长;
北京教育部做部员,兼做北京大学等学校的国文系讲师;
开始发表小说;
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做厦门大学教授,12月做中山大学的教授;
05
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
自主阅读:
熟悉文章的生字生词,了解文章大意。 用做记号的方法了解鲁迅1881年——1930年的主要经历。
了解鲁迅的主要创作成果。
鲁迅先生大半生的主要经历:
1881年 1893年 1896年 1898年 1902年 1904年 1906年 1909年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1918年 1926年 1927年9月
内容
创作成果:小说、论文、散文诗等
鲁迅自传
爱 国 爱 民
(救国救民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拓展延伸:
你觉得应该怎样写传记(或自传)? 请你为自己(或自己熟悉的人)写一篇传记。
5《鲁迅自传》(黎求真)课件PPT
6.作者对自己的坎 坷持什么态度, 说明了什么?
人
生 阶
时间
段
经
历
求 学
1881年
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一姓周 的家里。
前 家 庭
十三岁 时
家遭大变故,寄住在亲戚家。
情 约有三 父亲去世。离开绍兴,前往南
况 年多 京求学。
十八岁 入江南水师学堂。
求学
过了半 年
毕业之 后
预备学 校毕业
改入矿路学堂学开矿。 到日本留学。 决意学医,进仙台医专学习。
民族魂 鲁迅
鲁迅先生逝世后,郁达
夫曾说:“没有伟大的人物 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 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 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 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 奴隶之邦。”愿以此与同学 们共勉。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 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 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 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 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 新文化的方向。”
宋庆龄许广平参 加鲁迅追悼会
以时间为顺序。
叙述自己的生平事迹和 主要成就。 用第一人称。 有详有略,选择反映性格 和思想倾向的内容详写。
鲁迅作品 扉页
拓展延伸: 赏析鲁迅的诗歌,感受 人物的形象。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有的人
作者:臧克家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如 何理解“决意”?
人
生 阶
时间
段
经
历
求 学
1881年
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一姓周 的家里。
前 家 庭
十三岁 时
家遭大变故,寄住在亲戚家。
情 约有三 父亲去世。离开绍兴,前往南
况 年多 京求学。
十八岁 入江南水师学堂。
求学
过了半 年
毕业之 后
预备学 校毕业
改入矿路学堂学开矿。 到日本留学。 决意学医,进仙台医专学习。
民族魂 鲁迅
鲁迅先生逝世后,郁达
夫曾说:“没有伟大的人物 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 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 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 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 奴隶之邦。”愿以此与同学 们共勉。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 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 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 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 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 新文化的方向。”
宋庆龄许广平参 加鲁迅追悼会
以时间为顺序。
叙述自己的生平事迹和 主要成就。 用第一人称。 有详有略,选择反映性格 和思想倾向的内容详写。
鲁迅作品 扉页
拓展延伸: 赏析鲁迅的诗歌,感受 人物的形象。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有的人
作者:臧克家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如 何理解“决意”?
《鲁迅自传》ppt课件-精选文档
是实业救国的道路。 第二次:矿路学堂毕业后被派往日本留学,并新局面意学医。改变自己 熟悉的专业是需要勇气的,但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民族的振兴,他毅 然选择了学医救国的道路。 第三次: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后,决定弃医从文。这是最重要的
揣摩思考: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文章 还写了鲁迅的著书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明确: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 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 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 歌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 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 贡献。显然,不能删去这些内容,否则传记就会有 很大的缺陷。
1、1909年 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 2、1910年。 浙江师范学校校长 。 在绍兴中学教务长 3、1911年任 4、1912年 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 ,5、后移入北 兼做北大、师大及女子师大的国文系讲师 京, 。6、1926年为躲避 段祺瑞政府迫害, 南下到厦门大学做教授 。后出走。7、 1926 年 到广东中山大学做教授,1927年4月辞职,9月出广东 。 1、两本知篇小说集: 《呐喊》和《彷徨》 。2、一本论文 。3、一 本 回忆记 。4、一本 散文诗 。5、四本短评 。6、若干翻译作品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 7、一本 《中国小说史略》 。8、一本 《唐宋传奇集》 。 友情提供
的一次转折,这次转折决定了他的后半生。在学医期间,看到一部反映日 俄战争的时速影片,影片上日军屠杀中国人,竟有一些中国人在一旁围观, 争看“热闹”。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作者的心,使作者学医的想法有了改 变,决心弃医从文,“我以我血荐轩辕。作者说:“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 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 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想提倡 文艺运动了。”所以,鲁迅开始学习文学,走文学救国道路。 救国救民的爱国心 2019/3/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 纵观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他所学专业几经变化,然而 始 友情提供 终不渝,从未动摇过。
七下《鲁迅自传》精品课件
四 主要 1、两本知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2、一本论文 。3、一
著作 本 回忆记 。4、一本 散文诗。5、四本短评。6、若干翻译作品。
7、一本《中国小说史略》。8、一本《唐宋传奇集》 。
揣摩思考:
鲁迅先生在人生道路上有几次重大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 反映了鲁迅怎样的思想?
有三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从考入不收学费的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 学堂”去学开矿。作者考入水师学堂,表明作者思想进步,因为在守旧
的一次转折,这次转折决定了他的后半生。在学医期间,看到一部反映日 俄战争的时速影片,影片上日军屠杀中国人,竟有一些中国人在一旁围观, 争看“热闹”。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作者的心,使作者学医的想法有了改 变,决心弃医从文,“我以我血荐轩辕。作者说:“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 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 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想提倡
听课文录音,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一、解释下列词语:
1、筹办: 筹划办理。 2、衰落: (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3、学籍: 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4、乞食者: 要饭的人。乞:乞讨。
5、呐喊: 大声喊叫助威。 6、彷徨: 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二、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试概括各段大意。 明确: 1、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2、第1段主要写家庭情况;第2段自述外出学;
的人们看来,水师学堂是走投无路的人才去上的学堂,没有出息;“大
约过了半年”,“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由此可见作者当时想走的 是实业救国的道路。 第二次:矿路学堂毕业后被派往日本留学,并新局面意学医。改变自己 熟悉的专业是需要勇气的,但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民族的振兴,他毅 然选择了学医救国的道路。 第三次: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后,决定弃医从文。这是最重要的
语文版七下《鲁迅自传》课件
传统观念束缚
鲁迅批判了传统观念对个体的束缚,认为这些观念限制了人的自由 和创造力。
道德沦丧
鲁迅指出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问题,认为道德沦丧导致了人性的扭曲 和社会风气的败坏。
对文学的探索
文学创作
鲁迅在自传中谈到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历程,强调了文学对社会和 个体的影响。
文学风格
鲁迅探讨了自己的文学风格和特点,认为文学应该具有思想性和批 判性。
文学价值
鲁迅认为文学具有很高的价值,能够启迪思想、唤醒人心,对社会 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05
《鲁迅自传》的实践应用
语文教学的应用
语言技能培养
通过分析《鲁迅自传》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 达能力。
文学素养提升
通过对鲁迅生平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引导学生理解鲁迅的爱国情怀和批判精神,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02
《鲁迅自传》概述
《鲁迅自传》的写作背景
个人经历
文化背景
鲁迅在1925年应邀为《语丝》杂志撰 稿,并决定撰写自传。
新文化运动后,文学界开始重视个人 社会 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鲁迅自传》的主要内容
童年生活
描述鲁迅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和 家庭背景。
文学鉴赏的应用
作品风格分析
分析《鲁迅自传》的文 学风格,如现实主义、 讽刺等,提高学生的文 学鉴赏能力。
人物形象研究
深入探讨鲁迅笔下的人 物形象,理解其塑造手 法和意义。
主题思想探讨
引导学生探讨《鲁迅自 传》的主题思想,理解 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 反思。
思想启迪的应用
独立思考的培养
通过《鲁迅自传》的阅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批判 性思维。
鲁迅批判了传统观念对个体的束缚,认为这些观念限制了人的自由 和创造力。
道德沦丧
鲁迅指出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问题,认为道德沦丧导致了人性的扭曲 和社会风气的败坏。
对文学的探索
文学创作
鲁迅在自传中谈到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历程,强调了文学对社会和 个体的影响。
文学风格
鲁迅探讨了自己的文学风格和特点,认为文学应该具有思想性和批 判性。
文学价值
鲁迅认为文学具有很高的价值,能够启迪思想、唤醒人心,对社会 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05
《鲁迅自传》的实践应用
语文教学的应用
语言技能培养
通过分析《鲁迅自传》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 达能力。
文学素养提升
通过对鲁迅生平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引导学生理解鲁迅的爱国情怀和批判精神,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02
《鲁迅自传》概述
《鲁迅自传》的写作背景
个人经历
文化背景
鲁迅在1925年应邀为《语丝》杂志撰 稿,并决定撰写自传。
新文化运动后,文学界开始重视个人 社会 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鲁迅自传》的主要内容
童年生活
描述鲁迅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和 家庭背景。
文学鉴赏的应用
作品风格分析
分析《鲁迅自传》的文 学风格,如现实主义、 讽刺等,提高学生的文 学鉴赏能力。
人物形象研究
深入探讨鲁迅笔下的人 物形象,理解其塑造手 法和意义。
主题思想探讨
引导学生探讨《鲁迅自 传》的主题思想,理解 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 反思。
思想启迪的应用
独立思考的培养
通过《鲁迅自传》的阅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批判 性思维。
鲁迅自传-ppt课件
熟悉的专业是需要勇气的,但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民族的振兴,他毅
然选择了学医救国的道路。 第三次: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后,决定弃医从文。这是最重要的
的一次转折,这次转折决定了他的后半生。在学医期间,看到一部反映日
俄战争的时速影片,影片上日军屠杀中国人,竟有一些中国人在一旁围观,
争看“热闹”。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作者的心,使作者学医的想法有了改
四 主要 著作
2019/12/15
1、两本知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2、一本论文 。3、一 本 回忆记 。4、一本 散文诗。5、四本短评。6、若干翻译作品。 7、一本《中该国课小件由说【史语友文略情公提》社供。】8yu、we一n52本0《唐宋传奇集》 。
鲁迅先生在人生道路上有几次重大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
5、因感到学医无用, 便放弃学医从事文艺 。
三 工作 1、1909年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 简历 2、1910年。在绍兴中学教务长 3、1911年任浙江师范学校校。长
4、1912年 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 ,5、后移入北 京兼,做北大、师大及女子师大的国文系讲师。6、1926年为躲避 段祺瑞政府迫害,南下到厦门大学做教授。后出走。7、 1926 年 到广东中山大学做教授,1927年4月辞职,9月出广东 。
终不渝,从未动摇过。
友情提供
揣摩思考: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文章 还写了鲁迅的著书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明确: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 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 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 歌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 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 贡献。显然,不能删去这些内容,否则传记就会有 很大的缺陷。
鲁迅自传优秀课件
鲁迅自传优秀课件
鲁迅自传优秀课件
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自传这种文体的相关常识及写法。
2.了解鲁迅先生18811930的人生经历和着述情况。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的'伟大抱负和崇高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梳理鲁迅先生18811930年间的人生经历。
2.理解并认识鲁迅弃医从文,实现思想转变的深刻原因。
3.认识自传的文体特点及写法。
教学设想:
1.一课时
2.运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解题、作者简介
1、了解鲁迅这位文学巨匠的人生经历、思想转变。
2、了解掌握自传的特点和写法。
D.说到鲁迅,同学们应该记得我们在接触他的散文《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所了解的相关情况,现在请大家与我们一起来回顾。
(抽生简述,屏示资料)
二.学生速读课文,解决字词疑难。
1.圈点勾画疑难字词,结合注释注音释义。
2.提问讨论疑难字词。
3.屏示重要字词资料。
三.学生细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梳理鲁迅的人生经历。
1.投影表格,学生结合课文思考,书上标注。
2.师生共同完成屏示表格。
四.讨论。
1.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其思想动因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2.从此文可以看出,自传有什么特点写法大致如何
五.总结延伸。
1.屏示鲁迅的《自题小像》、《自嘲》两诗。
2.屏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臧克家《有的人》等材料。
六.资料显示屏。
从略。
七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版)课件:9 鲁迅自传 教学课件
鲁 迅
作者介绍:
鲁迅(l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 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参任《新青年》编辑,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 话小说《狂人日记》。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 《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等。 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 献,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终因积劳成疾于1936年10月 19日在上海病逝。一生著译近千万字,现有《鲁迅译文集》10 卷、 《鲁迅全集》16卷。被译成英、日、俄、 西、法、德、阿拉伯、 世界语等50 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影响广泛。
历史成就其伟大的原因:
• 将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 起!
2、补充注释
(1)“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指1893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科场案入 狱。1893年在京为官的周福清因其母去世,回 乡奔丧,恰逢浙江乡试,帮人买通关节,以谋 中举。后败露入狱累及鲁迅的父亲。
(2)“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 四本短评。”
创作
的劝告
您的位置:>>鲁迅自传>课文分析
刻苦著作 鞠躬尽瘁
您的位置:>>鲁迅自传>课文分析
1、鲁迅的人生道路上有好几次重
大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 ?
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
三次重大转折:第一次:从南京
讨
水师学堂改进矿路学堂,想走实业救 国的道路;第二次:到日本留学决意
论
学医;第三次:弃医从文。三次转折 代表了鲁迅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特 别是第三次重大转折,直接表露出鲁 迅先生一心救国救民的积极的人生态 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作者介绍:
鲁迅(l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 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参任《新青年》编辑,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 话小说《狂人日记》。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 《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等。 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 献,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终因积劳成疾于1936年10月 19日在上海病逝。一生著译近千万字,现有《鲁迅译文集》10 卷、 《鲁迅全集》16卷。被译成英、日、俄、 西、法、德、阿拉伯、 世界语等50 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影响广泛。
历史成就其伟大的原因:
• 将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 起!
2、补充注释
(1)“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指1893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科场案入 狱。1893年在京为官的周福清因其母去世,回 乡奔丧,恰逢浙江乡试,帮人买通关节,以谋 中举。后败露入狱累及鲁迅的父亲。
(2)“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 四本短评。”
创作
的劝告
您的位置:>>鲁迅自传>课文分析
刻苦著作 鞠躬尽瘁
您的位置:>>鲁迅自传>课文分析
1、鲁迅的人生道路上有好几次重
大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 ?
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
三次重大转折:第一次:从南京
讨
水师学堂改进矿路学堂,想走实业救 国的道路;第二次:到日本留学决意
论
学医;第三次:弃医从文。三次转折 代表了鲁迅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特 别是第三次重大转折,直接表露出鲁 迅先生一心救国救民的积极的人生态 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鲁迅自传》 精选优质课件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鲁迅(1881---1936)
• 第三级
• 第四级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
• 第五级 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
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
家。
中年鲁迅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鲁文迅本作样品式有:小说集《呐喊》
•
第二级
• 第三级
一本回忆记:《朝花夕拾》
一本散文诗:《野草》
留学日本
四本短评:《热风》《而已集》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再读课文,列表梳理鲁• 第五级 Nhomakorabea迅1881年—1930年间的
生平经历。
日本仙台医 学专科学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求学 • 毕第•三后业第级之四• 级第五到级 日本留学。
预备学 校毕业
决意学医,进仙台医专学习。
两年后 终止学医,决心从事文艺事业。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二十九岁
回国,在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做教员。
第二年
在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 单第击三此年处编辑母走版出文,想本做样书式店编译员,被拒绝。
• 第二级
• 第五级(包括《祝福》等)、《故事新
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包括《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等)、杂文集《华盖 老年鲁迅 集》《而已集》等。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第此二处级 编辑母版文解本释样经式文的著作。如:经
• 第三级
传/《左传》《经传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