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必修一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1237cda964bcf84b8d57b34.png)
7.根据运动的具体特点,下列运动中可简化成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模型的是() A.冬季下雪时,雪花的下落 B.跳伞运动员下落的运动C.从桌边落下的钢笔的运动 D.从水面自由下沉到水底的石子8、关于弹力和摩檫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摩檫力的接触面上一定有弹力B、有弹力的接触面上一定有摩檫力C、摩檫力大小跟支持力大小成正比D、摩檫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力的方向垂直9、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B.质点沿不同的路程由A到B,其路程可能不同,位移也不相同的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零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10.在下列图象中,可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AB B. AC C. AD D. BC11.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v0 >0,a< 0, 物体做加速运动 B.v0< 0,a >0, 物体做加速运动C.v0< 0,a< 0, 物体做减速运动 D.v0 >0,a >0, 物体做加速运动12.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线是一条抛物线,方程为x=-5t2+4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大位移是80mB.质点的初速度是20m/s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D.t=4s时,质点的速度最大13.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BC等于()A. 1:l B.1:2 C.1:3 D.1:4第12题图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共有小题,共20分)14.(5分)如图所示,n块厚度均为d质量为m的相同砖块,靠在一起平放在地面上,今将它们一块一块向上叠迭起来,全部叠完这堆砖,砖的重心升高了_______ _。
15、(6分)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得到轻质弹簧的弹力F大小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1) 弹簧的原长是 cm(2)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3) 表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是图线16.(9分)在做“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7点,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2.73cm,1、2间的距离x2=3.12 cm,2、3间的距离x3=3.51 cm, 3、4间的距离x4=3. 90 cm,4、5间的距离x5=4.29 cm,5、6间的距离x6=4.68 cm (f=50Hz)(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
湖南省长沙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湖南省长沙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74a81a647d27284a735137.png)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必考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5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答案写在答卷上.)1. 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 确定中国航母“辽宁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B. 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当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的时候C. 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D. 在研究地球的日夜变化时2. 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 期中考试高一物理开考时间是2012年11月8日上午10﹕20B. 寄宿生早上6 时起床C. 某人用15 s跑完D. 长沙地铁1号线估计计划2014年底通车3.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的正方向,今有一个小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5 m时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再经7 m而停下.则上述过程中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 12 m;2 mB. 12 m;-C. -2 m;2 mD. 2 m;2 m4.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x =4t+2t2,其中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 4 m/s与2m/s 2B. 4 m/s与1m/s 2C. 4 m/s与4 m/s2D. 0与4 m/s25.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A. 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的方法B. 用实验进行探究的方法C. 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并用实验进行验证的方法D. 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6.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7.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A.10 m B.20 m C.30 m D.40 m8.沿平直路面以20m/s的速度向东运动的汽车,在刹车后4s,速度减为12m/s.在此减速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分别是A.2m/s 2;向东 B.2m/s 2;向西C.3m/s 2;向东 D.8m/s 2;向西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相等10.物体做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s/2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t/2处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错误的是A.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答案写在答卷上.)1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速度不变化,加速度一定为零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1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的物体的g值大B.同一地点的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C.g值在地面任何地方一样大D.g值在赤道处小于南北两极处13.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B.0~2 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C.0~1 s内的加速度大于2~4 s内的加速度D.0~1 s内的运动方向与2~4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14.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下落的时间之比是1:2B. 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2:1C. 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之比是1:1D. 下落过程中最后1秒内速度的增加量之比是1:1第II卷非选择题(共44分)三、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选择题为单选。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https://img.taocdn.com/s3/m/7b881c6110a6f524ccbf85de.png)
长沙市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以下各题为不定项选择,共计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少选的得2分,不选和多选的为0分)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很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 B .体积很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C .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形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D .地球虽大,且有自转和公转,但有时也可被视为质点2、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5倍,甲和乙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不考虑空气阻力,则:( ) A .两球同时落地 B .甲球先落地 C .乙球先落地 D .无法确定3、一辆汽车做单向直线运动,以速度v 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20km/h 的速度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结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7km/h ,则v 1的值为:( )A .32km/hB .35km/hC .56km/hD .90km/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一定受到重力B .重力的方向可以竖直向下,也可以垂直向下C .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D .重心是重力对物体的作用点,因此重心一定在物体上5、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也可以为零 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该物体一定总处于静止状态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大6、右图为某物体的v -t 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A .物体在第1s 内和第4s 内均沿正方向运动B .物体在第1s 内和第4s 内加速度相同C .物体在第5s 内的位移等于第1s 内的位移D .物体在第6s 末返回到出发点7、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1m m 乙甲,甲从高H 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高2H 处自由落下,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B .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CD .甲、乙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v8、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3s内的位移是20m,第9s内的位移是50m,则其加速度是:()A.2m/s2B.3m/s2C.4m/s2D.5m/s29、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ls内的平均速度为:()A.5.5 m/s B.5 m/s C.l m/s D.0.5 m/s10、P、Q、R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P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Q点的速度为v,到R点的速度为3v,则PQ∶QR等于:()A.l∶8 B.l∶6 C.l∶5 D.1∶311、从某一高度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两球被释放的时间间隔为1s,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它们在空中的运动过程中:()A.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B.在相等的时间内甲、乙两球速度的变化量相等C.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12、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
长沙市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
![长沙市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https://img.taocdn.com/s3/m/dba42d56763231126edb11cd.png)
长沙市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40分)1. (2分) (2017高一上·慈溪期中)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 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 . 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 .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2. (3分) (2019高一下·兰州月考) 轻杆可绕其一端自由转动,在杆的中点和另一端分别固定质量相同的小球A、B,如图所示,将杆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当杆转到竖直位置时,小球B突然脱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两球下摆至竖直位置的过程中,A球的机械能增加B . 两球下摆至竖直位置的过程中,A球的机械能减小C . A球仍能摆到水平位置D . A球不能摆到水平位置3. (2分) (2016高一上·平罗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说“月亮在乌云中穿行”是以月亮为参考系的B . 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 . 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D .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4. (2分)如图所示,一人沿一直山坡,自坡底A以速率v1跑到坡顶B ,随即又以速率v2返回到A ,已知AB间的距离为s ,那么人在这一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 0B .C .D . 无法确定5. (2分)一人沿着半径R=40 m的圆形喷水池边散步,当他走了3圈半时,他的位移大小和经过的路程是()A . 880m,880mB . 80m,880mC . 80m,80mD . 880m,80m6. (3分) (2019高一上·广州期中) 一物体大小为4m/s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2s的时间,其速度大小变为10m/s,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A . 2m/s2B . 3m/s2C . 5m/s2D . 7m/s27. (3分) (2017高一上·肇庆期末) 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 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相同的量是()A . 速度B . 位移C . 路程D . 速率8. (2分)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B . 它们都是使用10 V以下的交流电源C . 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 s打一个点D . 它们都是使用220 V的交流电源9. (2分)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接通电源与拉动纸带,这两个操作的先后次序应当是()A . 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B . 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C . 拉动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 . 先拉动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10. (2分)一个质量为0.3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图线a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时的v—t 图象,图线b表示撤去水平拉力后物体继续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水平拉力的大小为0.1N,方向与摩擦力方向相同B . 水平拉力对物体做功为1.2JC . 撤去拉力后物体还能滑行7.5mD .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11. (3分) (2018高一上·惠来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作息时间表上标出上午7:50开始上课,这里的7:50指的是时间B . 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时的地球可以看作质点C .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不为零),速度也不变D .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增大12. (3分) (2016高一上·来宾期中)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 .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C .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D . 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13. (3分) (2017高一上·福州期末)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B . 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C .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D . 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越小14. (2分)(2018·南宁月考)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无法求出的是()A . 前25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B . 第20 s末时汽车的瞬时速度C . 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D . 前10 s内汽车的受到的合力15. (3分) (2016高一上·呼和浩特期中) 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A .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 .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 . 速度变化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D .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16. (3分) (2019高一上·贺州期中) 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取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甲的加速度恒为2m/s2 ,乙的加速度恒为-3m/s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变化快B . 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慢C . 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率大D .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二、填空题 (共4题;共11分)17. (4分) (2017高一上·丽江期中) 一深4 m的井中用水桶提水,出井口后再往上提了1 m,选井口处为原点,水桶竖直向上提升的路线为x轴,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最后水桶的位置坐标是________.如果选水面为坐标原点,那么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最后水桶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18. (2分) (2018高二上·铜陵月考) 2017年12月3日在浙江省乌镇举行第4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按照互联网安保要求,去往乌镇车辆应接受随机停车检查.某汽车刹车后经过20m恰好停在检査岗,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不计驾驶员反应时间,则该车辆刹车时的车速为 ________m/s,刹车时间为________s.19. (2分)从给出的物理思想方法中选择相应的一个,并将序号填入后面的横线上:质点________;定义加速度时用了________(A)等效替代(B)微元法(C)理想模型法(D)极限法(E)比值定义法.20. (3分) (2017高一上·嘉兴期末) 某实验室为了研究某种新型汽车的运动特性,制造了一辆质量为200kg 的模型车,该模型车在运行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8倍,某次实验中该模型车在25s内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模型车4s末的加速度________ m/s2 ,在0~25s内运动的位移为________ m,0~5s内汽车受到的牵引力________ N.三、计算题 (共5题;共30分)21. (10分) (2017高一上·银川期中) 质点由静止开始以1.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s 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又经5s,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20s停止,求:(1)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2)整个过程中运动的位移大小.22. (5分)如图所示,某人距离墙壁10m起跑,向着墙壁冲去,挨上墙之后立即返回出发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45)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45)](https://img.taocdn.com/s3/m/6207db959e314332396893df.png)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得4分,选择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可能为零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相等的时间里物体变化的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D.加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4.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滑块在最开始2 s内的位移是最后2 s内的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第1 s内的位移为2.5 m,由此可求得( )A.滑块的加速度为5 m/s2 B.滑块的初速度为5 m/sC .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3 sD .滑动运动的总位移为4.5 m6.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7.一个物体自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末速度为v t ,则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 ) A .x < v t t /2 B .x = v t t /2 C .x > v t t /2 D .无法确定8.在轻绳的两端各系着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放手后两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 ;如果人站在四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 ′,则Δt 与Δt ′相比较有( )A .Δt ′<ΔtB .Δt ′=ΔtC .Δt ′>ΔtD .无法判断9.一初速度为6m/s 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受到力F 的作用产生一个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m /s 2的加速度,当它的位移大小为3m 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为( )()s ;A 、63+ ()s ;B 、63- ()s ;C 、323+ ()s D 、323-10.物体以速度v 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 、B 两点,所用时间为t ,现在物体从A 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1),到某一最大速度v m 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2),至B 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 ,则物体的( )A .v m 只能为2v ,与a 1、a 2的大小无关B .v m 可为许多值,与a 1、a 2的大小有关C .a 1、a 2须是一定的D .a 1、a 2必须满足a1·a2a1+a2=2vt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前1/3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后2/3位移内平均速度为4m/s ,则质点在全程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 ____m/s 。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4cb3e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c.png)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一个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5 m/s的速度向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以大小为3 m/s的速度向右运动.如图所示,碰撞时间是1s,则加速度是( )A.2 m/s2,向左B.2 m/s2,向右C.8 m/s2,向左D.8 m/s2,向右2、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一前一后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一定是静止的B.不选取参考系,就无法准确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C.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所以在任何情况下地球都不能视为质点D.行驶的火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视为质点3、下列物体或人,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奥运期间从北京开往天津的一列高速列车,通过一座高架桥所用的时间.B.邹凯在北京奥运会的单杠比赛中C.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嫦娥一号”飞船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为零C.加速度很小时,速度可以很大D.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5、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速度定义式v=xt∆∆,当Δt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极限法B.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vt∆∆,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6、一辆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4 m/s,经过4 s速度达到12 m/s,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2B.汽车每秒速度的变化量为2 m/sC.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 m/sD.汽车的位移为32 m7、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C.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且两者方向互相垂直D.物体间的压力增大时,摩擦力增大8、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都属于短程力B.物体同时受几个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C.物体悬挂静止不动,物体的重心必与悬点在同一竖直线上D.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中,一个物体如果是受力物体、则必定不是施力物体9、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弹性物体只要有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B.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D.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10、如图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出( )A.在t=4 s时,甲球的加速度大于乙球的加速度B.在t=4.4s时,两球相距最远C.在t=6 s时,甲球的速率小于乙球的速率D.在t=8 s时,两球相遇11、有四个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像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A和B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A、B的间距逐渐增大C.t=3s时,物体C、D的速度相同D.在0~3s的时间内,物体C与D的间距逐渐减小12、如图,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加速行驶,依次通过A、B、C三点,在AB、BC 间的速度增量均为2 m/s,已知AB=4 m,BC=6 m,则( )A.汽车在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B.汽车从B 处运动到C 处的时间为2 sC.汽车经过A 处的速度大小为3 m/sD.汽车加速度大小为2 m/s2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保持小车(含车中重物)的质量M不变,细线下端悬挂钩码的总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F,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1)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 .实验前应调节滑轮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木板平行B .平衡摩擦力时,在细线的下端悬挂钩码,使小车在线的拉力作用下能匀速下滑C .每次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后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 .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小车(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点A 、B 、C 、D 、E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未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 点间的距离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打B 点时小车的速度B v =__________m/s ,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_2m/s ,打A 点时小车的速度A v =___________m/s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物理必修1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物理必修1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669a5058fb770bf78a5599.png)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物理必修1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7题为单选题,8-10题为多选题,每题6分,共60分)1.如图所示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C.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D.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2.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3m/s2,这意味着()A.该物体在任1s末的速度是该秒初速度的3倍B.该物体在任1s末的速度比该秒的初速度大3m/sC.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为3m/sD.该物体在任1s初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3m/s3.在平直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它刹车后10s内的位移是()A.50m B.90m C.150m D.250m4.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
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B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C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D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5.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因故刹车,可以看做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2162m s t t =-,则它在停止运动前最后1s 内的平均速度为( )A .6m/sB .4m/sC .2m/sD .1m/s6.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 、B 、C 、D ,物体A 、B 运动的x —t 图像如图①所示;物体C 、D 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②所示.根据图像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物体A 和B 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A 的加速度比B 更大B .在0~3s 的时间内,物体A 运动的位移为10mC .t =3s 时,物体C 追上物体DD .t =3s 时,物体C 与物体D 之间有最大间距离7.两物体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 A . B . C . D .8.(多选)一质点在连续的6s 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 内位移为12m ,最后一个2s 内位移为36m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6m/s 2B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 2C .第1s 末的速度大小是6m/sD .第1s 末的速度大小是8m/s9.(多选)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m/s 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7d9a4a25c52cc58bd6be26.png)
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Ⅰ卷(40分,共10题)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有一个或多个正确
........选项,全对得4分,漏选和少选得2分,多选
或不选得零分)
1.研究物体运动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物理学中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等效替代B.理想化模型C.控制变量D.理想实验
2.在平直行驶的汽车内,一个乘客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考系向外观察,他看到的下述现象
哪个肯定错了?()
A .与汽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向后运动
B .另一辆汽车总在自己的车的前面不动
C .公路两旁的树不动
D .路旁的房屋向后运动
3. 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 )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4. 如图1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
针指示在如左图所示的位置,经过7s后指针指示在如右图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加速度恒
定的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
A. 7.1m/s2
B. 5.7m/s2
C. 1.6m/s2
D. 2.6m/s2
图2 图1
5.某质点以大小为9.8m/s2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288f5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a.png)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某动车进站前刹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14t-3.5t2(m),则它在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7m/sB.9m/sC.12m/sD.14m/s2、在田径运动会的400米比赛中,第1跑道和第8跑道的运动员同时到达终点。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研究运动员全程的平均速率时,可以把运动员看做质点B.研究运动员是否同时到达终点时,不能把运动员看做质点C.两个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相等D.两个运动员的平均速率相等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一米为三尺),如从此陡峭山项的瀑布静止落下,则瀑布的水从静止落下到山底的时间,可能正确的是()A.5s B.10s C.15s D.30s4、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
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为()A.μmg B.μ(mg+F sinθ)C.μ(mg-F sinθ)D.F cosθ5、下列测量工具中不能直接测量国际单位制基本物理量的是A.弹簧测力计B.秒表C.刻度尺D.天平6、两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的加速度为,乙的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C.甲物体某1s末的速度总是该1s初速度的2倍D.乙物体某1s末相对于前1s初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7、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位移B.时间C.速度D.路程8、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先由静止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0时刚好到达乙地.从汽车启动开始计时,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汽车()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速度(m/s) 3.0 6.0 9.0 12 12 9.0 3.0A.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 sB.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2.0 sC.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 sD.匀减速直线运动从第9.0 s末开始9、下列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间接观察桌面的形变,用到了微量放大法B.将物体看成质点运用了理想化模型法C.当物体的运动时间△t趋近于0时,△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D .最先把猜想、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落体运动研究的科学家是牛顿10、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在0~4s 内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在第2s 末,两车处于同一位置B .在第2s 末,两车的速度相同C .在0~4s 内,甲的加速度和乙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D .在0~4s 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11、从离地面3 m 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 m 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 )A .小球通过的路程是13 mB .小球的位移大小是13 mC .小球的位移大小是3 mD .小球的位移方向是竖直向上的12、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 A .123::3:2:1v v v =B .123::32v v vC .)123::1:21:32t t t = D .()123::32:21:1t t t = 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某同学获得一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频闪仪每隔0.05 s 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 m/s 2,小球质量m=0.2 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4时刻小球的速度v4=____m/s.(2)小球上升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____m/s2.(3)测量值________实际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并对误差作出解释:_________.14、(10分)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研究运动常用的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V 交流电,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V交流电,当电源频率是50 Hz时,它们打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s.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地面上方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用绝缘丝线悬挂在电场中,当小球静止时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此时小球到地面的高度为h,求:(1)匀强电场的场强?(2)若丝线突然断掉,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地?16、(12分)滑雪运动是冬季奥运会运动项目之一,受到众多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滑雪运动员,在倾角为θ的斜坡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80m到达坡底,用时10s,若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运动员:(1)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大小.(3)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力大小.17、(12分)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体静置于水平面上,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cm,一端固定于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逐渐增大F,当弹簧长度为11 cm时,物体刚好被拉动(g=10 m/s1) .试求:(1)当弹簧拉长到11 cm 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3)当弹簧拉长到13 cm 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A【解题分析】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220114 3.52x v t at t t =+=- 可知汽车刹车时的初速度v 0=14m/s,加速度a =-7m/s 2根据速度与时间关系可得汽车刹车用时002s v t a-== 则2s 末刚好停止,则它在2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07m/s 2v v +== 故选A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ba351ad15abe23482f4df8.png)
15.一辆汽车从车站由静止起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有人未上车,急忙刹车,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而停下来,结果总共在5s内前进了10m。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最大值vm=___________m/s。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
A.40NB.10NC.20 ND.10 N
【解析】(1)当圆锥体的母线与底面夹角达到一定角度时,细沙不再下滑,此时应有沙粒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与重力的向下分力平衡,有
即
所以,要测量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就须间接测出圆锥体的母线与底面的夹角θ,测出测
量沙堆的高度H和底面的周长s,就能算出θ的正切,算出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 。
12.【答案】C
A.F逐渐增大,FN逐渐减小
B.F先增大后减小,FN逐渐减小
C.F逐渐增大,FN逐渐增大
D.F先减小后增大,FN逐渐减小
6.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g=10m/s2)( )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3)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3)](https://img.taocdn.com/s3/m/65635e2469eae009581becd6.png)
5.在离地高3m处将一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球上升2m后开始下落,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在最高点和落地时的位置坐标分别为()A.2m, 3m B.2m,-3mC.5m,-2m D.5m, 06.对位移和路程的正确说法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等于位移的大小C.质点作直线运动,路程一定等于位移的大小D.质点位移的大小不可能比路程大7.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时的速度大小是1.0m/s ,车尾经过站台该点时的速度大小是7.0m/s ,则车的中部经过站台该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A. 3.5m/s B.4.0m/s C.5.0m/s D.5.5m/s(双项选择题)8.两个质点甲与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末甲、乙将会相遇;B.在第2s 末甲、乙速度相等;C.在前2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D.甲追上乙时距出发点距离为40 m9.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式v=v0+at可以作以下的理解()A.v0是时间间隔t开始的速度,v是时间间隔t结束时的速度,它们均是瞬时速度B. v一定大于v0C.at可以是在时间间隔t内速度的增加量,也可以是时间间隔t内速度的减少量,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t为正值,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t为负值D. a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倾斜程度无关10. 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反映自由落体运动图象的是( )二、填空及实验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16分)11.(5分)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
由图可知在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m/s2,方向是;在10-40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m/s2,在40-6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方向是12.(5分)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____计时器和________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所以都是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但前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V,后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V.13.(6分)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的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图中未画出),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s,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m/s2 ,小车在D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m/s。
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5881f2daef5ef7bb0d3c09.png)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满分56分,每小题4分)1.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减小B.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有可能和速度方向相同C.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D.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增大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1s末和4s末C.第2s末乙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D.乙在前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2018年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实现量产,全球首款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将投人到商业化运营。
某车在试车时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平直公路驶向乙地。
0﹣10秒内汽车先以加速度a1=2m/s2做匀加速运动,3秒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8秒时制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0秒时恰好停止,则10秒内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1.5m/s B.3m/s C.4.5m/s D.5.6m/s4.甲同学站在三楼阳台上,同时以v0抛出两个小球,其中一个小球竖直上抛,另一个球竖直下抛,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t1;乙同学站在六楼阳台上,按照甲的方式同时以v0抛出两个小球,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t2.丙同学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用手拿着绳子上端的小球,站在三楼的阳台上,释放小球,使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3;丁同学站在六楼的阳台上,按照丙同样的方法释放小球,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t4;不计空气阻力,几个时间差相比较()A.△t1<△t2B.△t1>△t2C.△t3<△t4D.△t3>△t4第1 页共23 页5.正在海上行驶的一艘帆船,行驶方向如图所示,海风吹来的方向与船行驶的方向夹角为53°,升起风帆,调整风帆的角度,使海风垂直吹在帆面上,若海风吹在帆面上的风力大小为500N,则沿船行驶方向获得的推力大小为(sin53°=0.8,cos53°=0.6)()A.300N B.375N C.400N D.450N6.如图所示是商场安装的智能化电动扶梯的简化示意图。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05d85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06.png)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答案在最后)1.四名运动员在标准田径场上进行400m赛跑,如图所示,他们从不同起点起跑,均顺利地按照比赛规则要求完成了比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们跑完全程的位移相同B.他们跑完全程的路程相等C.他们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零D.最外圈运动员跑完全程的平均速率最大2.汽车的“G值”是一个用来量化某一加速区间汽车加速性能的参数,测试中,“G值”是在一定加速区间测得的加速度的平均值除以重力加速度g得到的数。
某型号汽车在0−100km/ℎ加速性能测试中,测得的加速时间是6.2s,重力加速度g取9.8m/s2,由此推算,该车的“G值”约为()A.1.6B.1.0C.0.46D.0.303.最近网上热传一段视频,唤醒了无数“80、90后”的记忆,奶奶站在凳子上用杆秤给小孙子称体重,多才的网友根据视频画了一幅漫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孩所受的重力方向一定垂直于地面B.小孩被提起后的重心一定位于秤钩的正下方C.奶奶对凳子的压力是由于凳子的形变引起的D.凳子对奶奶的支持力与奶奶对凳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4.如图所示,让半径为R的小球从光电门上方自由下落,测出其经过光电门的时间Δt,则小球球心经过光电门中心时的速度()A.大于 RB.等于 RC.小于 RD.无法比较与 R 的大小关系5.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轻质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
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轻质弹簧,在此过程中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A. B. C. + D. +6.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计时开始时,甲、乙两车相距s0,在两车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车在乙车前方且s0=s1+s2,两车相遇2次B.若甲车在乙车前方且s0<s1,两车相遇1次C.若乙车在甲车前方且s0=s2,甲车在T时刻之后会追上乙车D.若乙车在甲车前方且s0=s1,甲车无法追上乙车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附详解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附详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7503eea0116c175e0e4817.png)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吉林省长白山第一高中20xx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附详解答案)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Ⅱ卷的答题栏中,本题共12小题)1. 在研究下面的问题时,下列情况下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的是A.比较两火车的长短B.计算从甲站到乙站运行的时间C.火车从车站开出通过车站门口的时间D.研究旅客在火车中的位置2. 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l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3.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在乙地停了一段时间,又从乙地返回甲地,如图所示的四个图线中,正确的是4.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B.时间C.路程D.速度5.甲、乙两人都同时从直跑道的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一半时间内跑,在另一半时间内走,乙在一半路程上跑,在另一半路程上走,他们跑或走的速度都是相同的,则他们两人先到达终点的是A.甲B. 乙C .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D.无法进行比较6. 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为正值B.为负值C.为零D.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7.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0,物体A以初速度V1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物体B在斜面上距顶端L=15m处同时以速度V2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经历时间t物体A和物体B在斜面上相遇,则下列各组速度和时间中满足条件的是(sin37O=0.6,cos370=0.8,g=10 m/s2)A.V1=16 m/s,V2=15 m/s,t=3s.B.V1=16 m/s,V2=16 m/s,t=2s.C.V1=20 m/s,V2=20 m/s,t=3s.D.V1=20m/s,V2=16 m/s,t=2s.8.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B. 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C. 只有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D.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9.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4t+2t2)m,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分别是A.0.4m/s2B. 4m/s、2 m/s2C..4m/s、1 m/s2D. .4 m/s、4 m/s210. 在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11.河水的流速与随离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甲乙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100秒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米/秒12.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O B.2r,向东;πrC.r,向东;πrD.2r,向东;2r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道简答题2道实验题4道计算题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下表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二.简答题(共3小题)13. 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以下叙述:A.物体在第1秒内的速度是2m/s;B. 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3m/s;C.物体在通过某点时的速度是4m/s;D.物体在通过某段位移内的速度是5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一中09-1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00分时量85分钟一、选择题(以下各题为不定项选择,共计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少选的得2分,不选和多选的为0分)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很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B.体积很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C.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形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和公转,但有时也可被视为质点2、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5倍,甲和乙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不考虑空气阻力,则:()A.两球同时落地 B.甲球先落地C.乙球先落地 D.无法确定3、一辆汽车做单向直线运动,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结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7km/h,则v1的值为:()A.32km/h B.35km/h C.56km/h D.90km/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一定受到重力B.重力的方向可以竖直向下,也可以垂直向下C.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D.重心是重力对物体的作用点,因此重心一定在物体上5、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也可以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该物体一定总处于静止状态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大6、右图为某物体的v-t图像,根据图像可知:()A.物体在第1s内和第4s内均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在第1s内和第4s内加速度相同C.物体在第5s内的位移等于第1s内的位移D.物体在第6s末返回到出发点7、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1m m乙甲,甲从高H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高2H 处自由落下,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B.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CvD.甲、乙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8、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3s内的位移是20m,第9s内的位移是50m,则其加速度是:()A.2m/s2 B.3m/s2 C.4m/s2 D.5m/s29、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ls内的平均速度为:()A.5.5 m/s B.5 m/s C.l m/s D.0.5 m/s10、P、Q、R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P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Q点的速度为v,到R点的速度为3v,则PQ∶QR等于:()A.l∶8 B.l∶6C.l∶5 D.1∶311、从某一高度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两球被释放的时间间隔为1s,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它们在空中的运动过程中:()A.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B.在相等的时间内甲、乙两球速度的变化量相等C.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12、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二.填空题(此大题总计24分,每小题4分)13、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
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24m/s,则从开始刹车的时刻起,经过_________s,汽车速度减为零,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_________m。
14、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下落后的第一秒内下降高度为 m,第3秒内下降的高度为 m(g=10m/s2)。
15、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o 6v=m/s,加速度为0.5a=m/s2,物体在3s 内的位移为 m,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为 m。
16、电梯从一楼开始从静止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速度达到v后,匀速上升一段时间,再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30层楼停止运动。
30层楼高h,则电梯匀速运动时间为,电梯完成上述运动总的时间为。
17、一列火车从车站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1=0.2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s后,火车改做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过20s恰好静止,则a2的大小是 m/s2,在这30s时间内,火车运动的总位移是 m。
18、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
每相邻两点间还有四点未画出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Hz的低压交流电,求打点计时器打“2”时,小车的速度v2= m/s,小车的加速度a= m/s2。
(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此大题共计28分,其中第19题12分,第20题10分,第21题6分)19、一火车以2 m/s的初速度,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火车在第3 s末的速度是多少?(2)在前4 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在第5 s内的位移是多少?(4)在第2个4 s内的位移是多少?20、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通过某一段距离h所用的时间为t1,通过与其连续的下一段同样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为t2,求该地的重力加速度g。
21、甲、乙两物体相距x,它们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 o ,加速度为a 2的匀加速运动,试分析讨论两物体能否相遇的条件,如能相遇,请通过计算分析相遇次数及相应条件。
题中x 、a 1、v o 、a 2均不为零。
答卷满分100分 时量85分钟一、选择题(以下各题为不定项选择,共计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少选的得2分,二.填空题(此大题总计24分,每小题4分)13、 s 、 m 14、 m 、 m 15、 m 、 m 16、 、 17、 m/s 2、 m 18、 m/s 、 m/s 2三.计算题(此大题共计28分,其中第19题12分,第20题10分,第21题6分)19、一火车以2 m/s 的初速度,0.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火车在第3 s 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4 s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第5 s 内的位移是多少? (4)在第2个4 s 内的位移是多少? 解:密 封 线20、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通过某一段距离h所用的时间为t1,通过与其连续的下一段同样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为t2,求该地的重力加速度g。
解:21、甲、乙两物体相距x,它们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 o,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试分析讨论两物体能否相遇的条件,如能相遇,请通过计算分析相遇次数及相应条件。
题中x、a1、v o、a2均不为零。
解:答案一、选择题(以下各题为不定项选择,共计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少选的得2分,二.填空题(此大题总计24分,每小题4分)13、 2.5 s 、 12.5 m 14、 5 m 、 25 m 15、 20.25 m 、 7.25 m 16、 v a 、 v a17、 0.1 m/s 2、 30 m 18、 0.49 m/s 、 0.88 m/s 2三.计算题(此大题共计28分,其中第19题12分,第20题10分,第21题6分)19、一火车以2 m/s 的初速度,0.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火车在第3 s 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4 s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第5 s 内的位移是多少? (4)在第2个4 s 内的位移是多少? 解:(1)3o 3v v at =+=2+0.5×3=3.5m/s (2)4o 4v v at =+=2+0.5×4=4.0m/so 41(+)2v v v ==3m/s (3)5o 5v v at =+=2+0.5×5=4.5m/s 54511(+)(4+4.5)122x v v t ==⨯=4.25m (4)8o +v v at ==2+0.5×8=6m/s54811(+)(4+6)422x v v t ==⨯=20m 20、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通过某一段距离h 所用的时间为t 1,通过与其连续的下一段同样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为t 2,求该地的重力加速度g 。
解:第一段h 的平均速度为11h v t =,第二段h 的平均速度为22h v t = 则 2121121212121211h()2()1(+)(+)222v v t t h t t a t t t t t t t t ---===+21、甲、乙两物体相距x ,它们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 1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 o ,加速度为a 2的匀加速运动,试分析讨论两物体能否相遇的条件。
题中x 、a 1、v o 、a 2均不为零。
解:由于 x 甲=v 0 t +½a 2t 2,x 乙=½a 1t 2,相遇时有x 甲-x 乙=x ,则v 0 t +½a 2t 2-½a 1t 2=x ,½(a 1一a 2)t 2一v 0 t +x =022t =○1 ①当a 1<a 2时,①式;只有一个正解,则相遇一次。
②当a 1=a 2时 x 甲一 x 乙=v 0 t +½a 2t 2-½a 1t 2=v 0 t =x ,∴t =x /v 0 t 只有一个解,则相遇一次。
③当 a l >a 2时,若v 20<2(a l -a 2)x ,①式无解,即不相遇。
若v 02=2(a l -a 2)x ,①式t 只有一个解,即相遇一次。
若 v 02>2(a l -a 2)x ,①式t 有两个正解,即相遇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