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美学听课笔记

合集下载

09年自考“美学原理”听课笔记(八)

09年自考“美学原理”听课笔记(八)

09年自考“美学原理”听课笔记(八)8 、掌握美感中理解的特征?答:美感中的理解,不是抽象的逻辑思维。

而是理化为情,情又融于理。

钱钟书曾这样说诗中的理性内容:“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

”这同样是美感中理的特征,它与情感交融在一起,参与对对象的感性体验。

美感中的理解,对某种特殊的事物加以抽象的处理,。

使它以某种具体的形势呈现出来是抽象与具象统一。

9 、掌握崇高的特点?答:崇高的对象常常体积巨大,力量雄伟和气势磅礴的;崇高的东西往往通过令人惊心动魄的途径,刺激我们学习和赶上它,表现人们认识与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信心,使得人们争奇好胜的心理得到满足,因而引起了一种愉悦感。

10、掌握悲剧性的本质?答:本质是:1 、悲剧的本质在于悲剧人物的悲剧性格所导致的悲剧冲突。

2 、悲剧冲突的本色在于主体所代表的正义精神和永远不能满足的现实之间发生了矛盾。

3 、悲剧是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和毁灭而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

11、理解丑的美学意义?答:丑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

它和美彼此依存,彼此斗争,又彼此转化。

没有丑,就不成能有美。

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

恶和丑是刺激人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

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示奇丑怪异的杰作。

最后,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转化成艺术中的美,即“花丑为美”,进而成为报复丑的巨大的艺术力量。

12、简答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答:首先,艺术的美不美,不在于生活是丑或美。

生活的美可以成为艺术的美,生活的丑也可以成为艺术的美。

因为任何艺术作品,即根植于现实生活,有是艺术家的创造。

把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其中的现实性因素是丑的,而创造性因素有是美的。

其次,生活中的丑成为艺术中的美,不是丑变成了美,而是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的表示,变得更加典型了。

美学自考笔记重点讲义

美学自考笔记重点讲义

00037美学自考笔记七章全笔记依据教材《美学》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X〕笔记依据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开展第三节美学的哲学根底第四节审美与人生第五节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第二章审美活动论第一节审美活动的存在方法第二节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第三节审美活动的发生第三章审美形态论第一节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第二节审美形态的形成和开展第三节优美与崇高第四节悲剧与喜剧第五节丑和荒谬第四章审美经验论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第二节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第三节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第五章艺术论(一)第一节艺术与艺术作品第二节艺术品的层次结构第三节艺术品:制造意象世界第四节意境第五节艺术的功能第六章艺术论(二)第一节艺术的存在方法第二节艺术意象的制造和生产第三节艺术的制造力与艺术技巧第四节艺术的形态第五节艺术意象的接受和重建第七章审美教育论第一节中西美育观的源流第二节美育的内涵第三节美育的特点第四节美育的功能第五节美育的目的第一章绪论单选:1.1.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的是(柏拉图)1.2.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1.3.维特根斯坦是的代表人物。

(分析哲学)1.4.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

1.5.曾对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从恋母情结的角度进行解释的是(弗洛伊德)1.6.在心理学领域,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观点的是〔荣格〕1.7.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1.8.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是〔艺术美〕1.9.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审美对象是观赏者与艺术品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是〔英伽登〕1.10.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的是(科技美)1.11.人类的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不包含(哲学学科)1.12.美学的性质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型的人文学科)1.13.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审美活动)1.14.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1.15.于1750年创立了美学的是(鲍姆加登)1.16.美学演变的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审美意识)1.17.悲剧意识属于(高级审美意识)1.18.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是(理念)1.19.蒋孔阳认为,美学从哲学与文艺理论中独立出来是在(文艺复习之后)1.20.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低级的感性认识)的学科。

美学--自考美学笔记

美学--自考美学笔记

美学--自考美学笔记篇一:00037美学_自考笔记完整版00037美学自考笔记七章全笔记依据教材《美学》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笔记依据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第三节美学的哲学基础第四节审美与人生第五节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二章审美活动论第一节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第二节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第三节审美活动的发生第三章审美形态论第一节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第二节审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第三节优美与崇高第四节悲剧与喜剧第五节丑和荒诞第四章审美经验论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第二节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第三节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第五章艺术论(一)第一节艺术与艺术作品第二节艺术品的层次结构第三节艺术品:创造意象世界第四节意境第五节艺术的功能第六章艺术论(二)第一节艺术的存在方式第二节艺术意象的创造和生产第三节艺术的创造力与艺术技巧第四节艺术的形态第五节艺术意象的接受和重建第七章审美教育论第一节中西美育观的源流第二节美育的内涵第三节美育的特点第四节美育的功能第五节美育的目的第一章绪论单选:1.1.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的是(柏拉图) 1.2.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1.3.维特根斯坦是的代表人物。

(分析哲学)1.4.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

1.5.曾对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从恋母情结的角度进行解释的是(弗洛伊德)1.6.在心理学领域,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观点的是(荣格)1.7.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1.8.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是(艺术美)1.9.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审美对象是欣赏者与艺术品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是(英伽登)1.10.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的是(科技美) 1.11.人类的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哲学学科) 1.12.美学的性质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型的人文学科) 1.13.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审美活动) 1.14.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 1.15.于1750年创立了美学的是(鲍姆加登)1.16.美学演变的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审美意识) 1.17.悲剧意识属于(高级审美意识) 1.18.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是(理念)1.19.蒋孔阳认为,美学从哲学与文艺理论中独立出来是在(文艺复习之后)1.20.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低级的感性认识)的学科。

2020年自考《美学》笔记串讲及重点解析一

2020年自考《美学》笔记串讲及重点解析一

2020年自考《美学》笔记串讲及重点解析一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理解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因为,在理解关系中,主体的目标是求得对客观事物内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人士,形成知识体系。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有,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而存有。

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两个同一层次的概念,二者不可分割。

◆审美活动(1)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

审美关系的外在展开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内在构成是审美关系。

审美关系是通过审美活动而建构起来的,而审美活动则只有通过审美关系才得到体现。

(2)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审美需要。

(3)审美活动一旦发生,便必然要由一般的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发展。

n 美与审美形态:审美形态可理解为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广义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有状态。

n 美感与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

美感是在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与美(审美对象)同时生成和当下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表现出来的存有方式和存有状态。

审美经验有以下三个特点:(1)审美经验主要不是理解,而是一种感性体验。

(2)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

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的快感。

(3)在审美经验中,主体也追求对象,但这种追求是与特定对象展开的精神性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实际的占有、利用对象。

n 艺术和艺术活动: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级的方式,也是最典型的形态。

审美活动的一切特性和规律在艺术活动中得到最集中,面的体现。

所以,艺术和艺术活动也是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n 审美教育:美育是内在地相关于人生实践,即以人生整体的培育,人生境界的提升为旨归的,而且,都必须和只有通过审美活动才能实现。

自考“美学”笔记复习资料

自考“美学”笔记复习资料

美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美学1.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正式宣告独立。

因此,鲍姆嘉登被被称为“美学之父”。

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

研究知,即理性认识的学科是逻辑学。

研究意志的学科是伦理学。

而情,即他所谓“混乱的”感性认识却没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加以研究。

因此,他决心通过自己的潜心研究来创立这一门学科,并最终用“埃斯特惕卡”(Aesthetica)来命名这门新学科,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美学。

他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埃斯特惕卡”(aesthetica)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由此可见鲍姆嘉登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美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的。

与美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而言,当推哲学、文艺学、心理学和伦理学。

2.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美学一直被看作哲学的一个分支,许多著名的美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哲学家。

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可以说,任何一种美学理论的建立都有一定的哲学理论作为基础。

美学与哲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是人文学科,都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某一个侧面:哲学研究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最基本的看法,研究人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研究各种方法论问题;美学研究的则是人类的审美现象。

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哲学研究的是整个客观世界以及人的主观世界的最普遍的规律,而美学则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

因此,哲学与美学的关系乃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3.美学其实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它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文艺学、社会学、人类学、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学科(神经生理学、色彩学、声学、几何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①在历史上美学被看作哲学的一个分支。

(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既是美学家也是哲学。

)②就文艺学而言,它也与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09年自考“美学原理”听课笔记(九)

09年自考“美学原理”听课笔记(九)

09年自考“美学原理”听课笔记(九)17、美的问题性质?答:美的问题性质在于:我们要探讨美是什么,是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而所谓美的本质,是指凡是美的事物都必需具有某种质的规定性,也就是说,美的本质是使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根本原因和按照。

18、从主不雅心意状态探讨美有何积极意义和不良后果?答:积极意义:把美归结为愉快或无意识的欲望等人的心意状态,使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深入到了人的主不雅精神世界,看到了美与人的主不雅世界之间的关联,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不良后果:这一求解路径也会导致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二是各人都会从个自的心意状态出发去衡量美,甚至会出现“趣味无可争辩”的情形。

美也就失去了衡量的标准。

19、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不雅念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答: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⑴现实世界是从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的,或者说是理念的自我显现。

⑵单纯是真实的理念还不美,还要理念直接承现于客现实的外在现象中,显现为感性的形象,成为我们感官感知的对象,这时理念才不仅是真的,并且放出光辉,显出外形,变成美的。

⑶“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它虽然分成理念和感性显现两个方面,但实际上是一个不成分割的整体。

在这整个整体中,理念始终占据统治的地位。

⑷理念之所以要把本身显现为感性的形象,完全是由人们的精神和心灵需要在实践的活动中、在改变外在事物的过程中直接实现本身、认识本身、创造本身和欣赏本身。

20、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为什么会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答:⑴现代西方在美和艺术的不雅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现当代艺术以更为多元化的面目出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美学家要给“艺术”下定义就显得异常困难。

⑵现代艺术和美理论的国际性以及不同文化区域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也促使人们放弃原先那种给艺术和美下单必然义的做法。

21、对美的问题进行哲学探讨的必要性?答:一方面,美的问题不仅是学理技术上的分析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情感和人生价值的问题,面对这样一种问题,更需要做哲学性的思悟和领会,尤其在当今这个高度技术化和市场化的社会,我们更应当努力维护人性的高贵的一面,而美正是人性高贵的一面的表示,因此,否定美的本质问题进行哲学探讨是不成能的。

自考“美学原理”听课笔记(六)

自考“美学原理”听课笔记(六)

11、“突然荣耀说”或“鄙夷说”:是由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霍布斯在《⼈类本性》中提出来的,⽆伤⼤节的拙劣才可以令⼈发笑。

当权威失去权威,让我们感到鄙夷时,他才使⼈感到可笑。

霍布斯说:“笑的情感不过是发见旁⼈或⾃⼰过去的弱点,突然想到⾃⼰的某种优越时所感到的那种突然荣耀感。

”喜剧性来⾃两个⽅⾯的原因,⼀是发现别⼈的⽋缺,对别⼈缺点的鄙夷,⼀是突然发现⾃⼰的优越,所以有⼀种荣耀感。

这种说法有⼀下的道理。

但不能涵盖⼀切喜剧性。

12、“乖讹说”或“预期失望说”:乖讹,指不和谐、不协调。

康德认为可笑的东西,是荒谬的、不伦不类的、乖讹的,常常出乎⼈的预料之外,让⼈们的⼼理期待突然归于消失。

13、⽣命的机械化:是柏格森提出的。

他认为⽣命是⼀个不断创造的过程。

⽣命的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紧张性和活动性。

⽽⼀般物质,作为⽣命的反⾯,则显得僵硬、呆滞,阻碍⽣命的前进。

⽽喜剧产⽣的原因,就在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

这种说法有⼀定道理,但不能涵盖⼀切喜剧性。

14、游戏说:游戏说⾸先由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康德提出,后由席勒、斯宾赛等⼈发展加以完善的。

游戏说的倡导者认为,艺术本质上是⼀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来的。

从⼼理学上看,艺术与游戏的确有相通之处,这是“游戏说”的合理之处。

因此把艺术仅仅归结为游戏显然是⽚⾯的。

15、集体⽆意识说:是由瑞⼠⼼理学家荣格提出,认为“集体⽆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种具有⼈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意识”的驱动下进⾏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意识。

它提⽰了艺术与⼈类集体⽆意识的某种内在联系。

然⽽,“集体⽆意识”只是⼀种⼼理学的假设,同时,这种理论抹煞了艺术家的个性,也是不符合艺术创造的实际的。

16、有意识味的形式说:20世纪英国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克莱夫。

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

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指由线条和⾊彩以某种特定⽅式排列⽽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所谓“意味”,乃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意味的来源。

自考“美学原理”听课笔记(十)

自考“美学原理”听课笔记(十)

28、理解丑是近代精神的产物? 答:⑴近代⾃然科学发达,⼀⽅⾯打破了上帝创世的神话,另⼀⽅⾯也打破了理性万能的看法。

⼈是从动物发展起来的,他⾝上有许多动物的、也就是⾮理性的东西。

恶并不完全来⾃于外界,⼈⾃⾝就⾃有恶的根源,⼈的本质⼒量不⼀定都是美的,他有丑的⼀⽅⾯。

⑵19世纪,20世纪都是⼈类遭灾遭难的时代。

发动战争,⼈们不能不感到空虚、恐惧和荒唐,就是在这种价值观念转变的情况下,⼈们内⼼传统的美的殿堂遭到摧毁,⽽且把丑当作新的桅杆树⽴起来。

⑶20世纪后,⼯业化的西⽅社会,出现了种种的畸形和⽭盾:⼀⽅⾯,⽣产⾼度丰富化、社会化;另⼀⽅⾯,⽣活却⾼度个⼈化、孤独化,⼈与⼈之间,⽼死不相往来,就宁愿追求丑。

29、作为中介,艺术品的特征: 答:⑴他律性。

艺术品的意向是创作主体审美经验和⼼理创造的结果,其基本特质决定于创作主体;同时,艺术品中凝定的艺术家创造的意象只是潜在的,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欣赏活动,才能重新被激活动,所以它也受制于接受主体。

因此,艺术品具有“他律性”。

⑵形式符号性。

艺术品以形式符号的⽅式负载着艺术意象⽽成为沟通两个主体的纽带。

⑶开放性。

艺术品作为中介,不能是封闭的,⽽只能是两头开放的,⼀⽅⾯,只有向艺术家开放,艺术家创造的意象,世界才能物态化,物化为艺术品。

另⼀⽅⾯,艺术品只有向接受者开放,才能呈现他的基本特质。

从⽽形成现实的审美对象。

30、艺术接受的主体性特征? 答:⾸先,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成。

其次,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

再次,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个特殊的结构。

3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答: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32、为什么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答:因为,⑴艺术是⼈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

《美学》自考资料_笔记_小抄精华版

《美学》自考资料_笔记_小抄精华版

《美学》自考资料笔记小抄精华版。

珍藏的,奉献给大家美学名词解释目录1.1.原型理论1.2.艺术美1.3.美学1.4.审美意识1.5.美学思想1.6.美学学科1.7.审美关系1.8.美1.9.美感1.10.审美形态2.1.审美需要**.审美理想2.3.审美趣味2.4.审美活动无功利2.5.自律性2.6.审美体验2.7.游戏说2.8.审美意识3.1.审美形态3.2.审美形态的二重性3.3.优美3.4.崇高3.5.《论崇高》3.6.利奥塔德3.7.悲剧3.8.《悲剧的诞生》3.9.罪孽说3.10.焦虑说3.11.狂欢化4.1.人本主义美学4.2.审美经验4.3.本质直观4.4.超验世界4.5.感知4.6.同化--调节律4.7.审美态度4.8.先验想象力4.9.审美距离4.10.反思判断力4.11.准主体5.1.游戏说5.2.集体无意识说5.3.模仿说5.4.表现说5.5.有意味的形式说5.6.符号说5.7.载道说5.8.娱乐说5.9.意象世界层5.10.兴象5.11.喻象5.12.意象的物态化5.13.艺术的审美功能6.1.他律性6.2.形式符号性6.3.开放性6.4.艺术敏感6.5.艺术想象力6.6.灵感6.7.期待视界6.8.艺术鉴赏中的”观“7.1.美育7.2.消融查滓7.3.《美育书简》7.4.审美教育7.5.完美的人7.6.审美的人名词解释答案1.1、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识,由此提出原型理论。

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而后由人类群体通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

1.2.艺术美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关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

艺术美就是人创造、提炼的结果,是高、于自然的,是人的精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和确证。

1.3.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1.4.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自考“美学原理”听课笔记(四)

自考“美学原理”听课笔记(四)

第四章西⽅美学的的崇⾼理论 42、正式提出崇⾼这⼀范畴,并加以较为系统的探讨的,⼀般认为是罗马时代的朗吉诺斯的《论崇⾼》。

(单选、填空) 43、在《论崇⾼》中,朗吉诺斯认为,⽂学作品的崇⾼风格包括五个⽅⾯的内涵:即庄严伟⼤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藻饰、⾼雅的措辞和尊严的结构。

(多选) 44、“崇⾼是伟⼤⼼灵的回声。

”这是贯穿在朗吉诺斯《论崇⾼》始终的⼀根红线。

(单选) 45、博克:明确使⽤“崇⾼”⼀词,出版了《论崇⾼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

46、康德:“严格说来,崇⾼不能包含在任何的感性形式⾥,⽽只能涉及理性的观念。

(选择) 47、康德把崇⾼分为数学的崇⾼和⼒学的崇⾼。

(单选、填空) 48、数学的崇⾼:主要指体积的⼤,这种体积的⼤,不能⽤计算⽅式来算,也不能⽤逻辑的⽅式来推论,⽽只能通过⽬测,从单纯的直观中把握对象的整体。

如:⼤海 49、⼒学的崇⾼:主要指威⼒⽽⾔。

50、⿊格尔:理念压倒形式,理念是崇⾼的本质。

(选择、填空) 在西⽅美学,古罗马的朗吉诺斯在《论崇⾼》中最早使⽤“崇⾼”这⼀范畴。

朗吉诺斯在西⽅美学⾸次使⽤的范畴是:崇⾼(单选) 认为崇⾼是“理念⼤于或压倒形式的是:⿊格尔(单选) 崇⾼是主客体⽭盾处于冲突对⽴状态的美。

(填空) 社会⽣活中崇⾼的例⼦是:巴黎公社起义;长征;张志新之死。

对优美和崇⾼作过精辟论述的名⼈是:李⼤钊;姚鼐。

康德认为⾃然对象的崇⾼性质是:由⼈的“暗换赋予的。

(单选) 崇⾼的本质: 51、①崇⾼是⼈的本质⼒量经由对象的震憾和压抑⽽获得的显现。

如:⼈⾯对⼤海,感到⾃⼰犹如“沧海⼀粟”感到⼤海的壮美,即崇⾼之美。

(美学中讲的崇⾼是壮美)②崇⾼既是客观存在的宏⼤的现象,⼜是⼈的本质⼒量的⾃我显现。

⼆者缺⼀,都不可能有崇⾼。

如,海岛:暴风⾬来临之前,安然进⾏海上劳作的渔民,给⼈以崇⾼之美,(敢⼲⾃然搏⽃,能战胜⾃然)。

西⽅悲剧性的历史演变: 西⽅美学曾将悲剧划分作: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

00037 美学复习资料(全)自考复习学习资料重点笔记

00037 美学复习资料(全)自考复习学习资料重点笔记

① 审美理想并不仅仅是审美活动本身的产物,而是主俺金部厶生尖践的结晶。 ② 审美理想所反映的不仅是主体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同时也是圭鎧厶
③ 审美理想也不是纯粹的个性特征,而是反映着一定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 MJt。 3.审美趣味 (1) 【单选】定义: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 .壬观爱 妊和倾.包。 (2) 【选择、简答】审美趣味的特征:(两重性) ① 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仝姓差妄。 ② 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仍是主体所面临的卮丟因素感狂会条在。
(2)以更麦坐理通遡为美学主要研完对象 ①费希纳:著有《实验美学》《美学入门》,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美感, 认为美学是“快与不快的学说
②弗洛伊德:发现心理的无意识层面,用来解释文艺中的心理学问题。
③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 4.著名美学家甚在其《美学新论》中,提出美学的根本问题和出发点是
差异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人文学科
研究 对象
自然现象总显现为 物质 社会现象总呈现 为客审美现象始终与人的 生存
实存,完全与 人生脱节 观物化形态 的社会关实践、活动等相 关,更关
不同
系、组 织、制度等 注非物化形态 的社会现象
研 究追求 对客观事物 属 性 力求判断的客观 性和更关注人的精神想象, 而
4. 【选择、简答】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1) 自律性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 接的就是 旦的圣进。 (2) 【简答】他律性指审美活动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与其 他实 践活动之间有着剪不断的复杂关系。 ① 审美活动从根本上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 ② 物质生产劳动所达到的历史水准以及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 之冋 相互关系的特点,还会通过各种社会中介因素最终渗透到审美活动的具 体内容中。 ③ 各种审美形态,如崇高、悲剧等实质上是人的现实境遇、生存状况以及理 想追 求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一种审美凝聚和反映。 (三)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1. 【选择、简答】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 (1) 审美活动由于体现着人.生价值而具有价值性。 (2) 人除了追求物质生产活动以外,也有各种各样.追求精神价值的活动。 (3) 审美活动就是实现人的.特殊.的精神价值的范动。 2. 【选择、简答】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 (1) 都表现为以主体为根据、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主客体关系亠 (2) 都必然要受到牡金裏践适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自考《美学》笔记

自考《美学》笔记

《美学》课堂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自西方美学思想产生两千几百年、包括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创立美学250多年以来,人们对美学的研究对象一直持有不同的意见,迄今尚无定论。

几种代表性看法第一种,有人说美学是研究美与美的规律这样一门学科。

柏拉图一苏格拉底的名义与希庇阿斯对话论著,苏格拉底提出“美是什么”的问题,而希庇阿斯的回答确只是“美就是一个漂亮的女人”。

第二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体系中,虽然也是研究美的本质,但是只是指艺术美,在他看来,自然美缺少精神性,因而不是美学研究的对像。

受黑格尔的影响,在他以后至少一百多年,很多西方美学家都把美学等同于艺术哲学。

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

一是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是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从客观转向主体,而且是转向主体的心理方面。

二是比审美经验深一层,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主要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也是主要偏重于主观方面,它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美感在心理上是怎样产生的”。

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如果说前面第一、第二观点重点放在审美的客体方面,第三、第四种放在审美的主体方面,第五种观点则把重点放在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上面。

在中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基本上也是持这种观点。

在他晚年著作《美学新论》中,他提出美学的根本问题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比如审美地欣赏一幅静物写生画,就不会对画上的香蕉、苹果等产生食欲,否则就是从审美关系回到实用关系中,审美的超越性就丧失了。

换而言之,一旦进入审美的关系体系中,其他种种实用关系就退居次要,不再处于主导地位。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即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

我们想用一句话来概括对审美研究对象的看法,那就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活动。

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公共课《美学》笔记 超给力

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公共课《美学》笔记 超给力

第一章绪论1.审美:人类对现实世界产生了美的意识的现象和活动。

2.美学学科: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人文学科:研究人的一些非物化的形态的社会现象,如精神、理想、价值等问题的一个科学门类。

4.审美意识: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的审美追求的意识。

5.美学:在人类审美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的,专门研究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的一种学问。

6.人生实践:人的感性活动,人类自我创化并变革世界的现实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

7.审美活动:人由于有了审美需求,有目的而无功利地与客观世界发生审美关系的活动,是人生实践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审美活动的一切特征和规律在艺术活动中得到最集中、最全面的体现。

8.人生境界:在个人人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一体圆融的状态。

这种人与世界的统一关系着重体现在个体人对自身生存实践的觉解与对宇宙人生意义的体悟的不同程度、层次和水平上。

9.高级人生境界:人对宇宙人生觉解程度最高的等级,达到跟宇宙天地化为一体的关系。

处于这一境界中的人不仅能超个人,而且能超社会,因而他具有更加宽广的胸襟和眼界,“是觉解的进一步提升;自觉的理性已化为人的内在品格,因而遵循规范已无需勉强。

”而是把天地万物、自然社会的运行法则化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化为自己心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化为自己的一种血肉,于是不知不觉中与天地万物已经融为一体了。

10.审美关系:是植跟于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11.美(广义的美):广义的美包括审美意义上的丑,它是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客体)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12.审美形态:可理解为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广义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自考美学听课笔记

自考美学听课笔记

第一章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1.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学科柏拉图2.是研究艺术的学科黑格尔3.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审美经验:维特根斯坦、杜威、李泽厚审美心理:弗洛伊德、布洛、阿恩海姆4.是研究人和现实之间审美关系的学科蒋孔阳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1、美学的研究对象:审美现象2、审美现象: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和活动3、艺术中的审美现象,即艺术美自然界中的审美现象,即自然美科技活动中的审美现象,即科技美-----杨振宁4、审美:“审”的主体是人【我】,所以审美现象和活动的前提是人与现实世界发生审美关系。

也就是说先有审美关系,再有美或者不美(不美≠丑),最后有审美的人。

所以,美学研究的对象既不是客体的美,也不是主体的美感,而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和活动。

三、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1、审美现象:美学的研究对象2、综合:跨三门学科,汉语言、哲学、艺术3、人文学科:相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具有主观性)四、美学的研究方法诞生于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后虽独立,但从来没有脱离哲学。

核心研究方法:哲学的研究方法小结: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以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和活动为研究对象,美学的核心研究方法是哲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一、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一)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某种不明晰的审美追求的意识。

初级的审美意识(原始陶器等如人面鱼纹彩陶盆)高级审美意识(神话、悲剧等)如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人的命运与生俱来,受神控制,不可抗拒,无法改变。

中国古代的悲剧观《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匆然而已。

……….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

”中西悲剧观的不同之处:1、就内在联系而言,西方与宗教密切联系,牺牲精神中国宗教仪式淡薄2、就结局而言西方强调冲突和对抗中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式大团圆(二)美学思想:使不自觉的感性直观的认识上升为比较自觉的理性的认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美学思想是以哲学、艺术评论、创作理论等形式存在的。

00037美学_自考笔记完整版

00037美学_自考笔记完整版

00037美学_自考笔记完整版00037美孥自考笔记七章全笔记依据敃材《美孥》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孥処版社,2007,笔记依据目彔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孥是一门什举样的孥科第事节美孥的诞生不孥科収展第三节美孥的哲孥基础第四节审美不亰生第亏节美孥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事章审美活劢论第一节审美活劢的存在斱式第事节审美活劢丨的主体不对象第三节审美活劢的収生第三章审美形态论第一节审美形态的典涵呾特彾第事节审美形态的形成呾収展第三节优美不崇高第四节悲剧不喜剧第亏节丑呾荒诞第四章审美经验论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呾特彾第事节审美经验的典在结构1 / 88第三节审美经验的劢态过程第亏章艺朮论(一)第一节艺朮不艺朮作品第事节艺朮品的层次结构第三节艺朮品:创造意象丐界第四节意境第亏节艺朮的功能第六章艺朮论(事)第一节艺朮的存在斱式第事节艺朮意象的创造呾生产第三节艺朮的创造力不艺朮技巧第四节艺朮的形态第亏节艺朮意象的接叐呾重建第七章审美敃育论第一节丨西美育观的源流第事节美育的典涵第三节美育的特点第四节美育的功能第亏节美育的目的第一章绪论单选:1.1,在《大希庇阿斯篇》丨,区分了美的亊物不美本身的是(柏拉图)2 / 881.2,黑格尔讣为美孥是研究(艺朮)的。

1.3,维特根斯坦是的代表亰物。

(分析哲孥)1.4,丨国当代著名美孥家李泽厚讣为,美孥是以,美感经验,为丨心研究美呾艺朮的孥科。

1.5,曾对索福兊助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辫•芬奇的《蒙娜,莎》,仍恋殎情结的觇度迕行览释的是(弗洛伊德)1.6,在心理孥领域,提処了“集体无意识”的观点的是,荣格, 1.7,丨国当代著名美孥家蒋孔阳主张美孥的研究对象是(亰不现实乀间的审美兰系) 1.8,审美活劢最高级、最兵型的形式是,艺朮美,1.9,讣为审美对象呾艺朮品是分开的,审美对象是欣赏者不艺朮品相于作用的结果的是,英伽登,1.10,诹贝尔奖获径者杨振宁在《美不物理孥》丨提到的是(科技美) 1.11,亰类的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关丨不包括(哲孥孥科)1.12,美孥的性质是(一门兰二审美现象的综合型的亰文孥科)1.13,美孥研究的真正对象是(审美活劢)1.14,美孥研究的核心斱法是,哲孥斱法)1.15,二1750年创立了美孥的是(鲍姆加登)1.16,美孥演发的三丧阶殌的第一丧阶殌是(审美意识)1.17,悲剧意识属二(高级审美意识)1.18,柏拉图讣为,真正的美是(理念)1.19,蒋孔阳讣为,美孥仍哲孥不文艺理论丨独立処来是在(文艺复习乀后)1.20,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孥乀父,1.21,鲍姆加登将美孥觃宐为研究(低级的感性讣识)的孥科。

自考汉语言文学美学笔记1

自考汉语言文学美学笔记1

自考“美学”串讲笔记一, 知识点1, 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 美学家鲍姆嘉登的《美学》标记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出现。

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

《美学》(Aestetica)“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

中国的“美学之父”是王国维。

2, 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 情, 意三个方面。

3, 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 与哲学相识论(为美学供应基本理论框架, 世界观的基础)紧密相关, 联系亲密的其他学科: 哲学, 文艺学, 心理学, 伦理学。

4, 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苏格拉底强调美与善相统一;孔子提出“里仁为美”的主见。

5, 雄鸟在雌鸟面前展示其色相俱美的羽毛这并不能证明这种鸟类能观赏美, 而只是出于性选择本能的须要。

6, 哲学探讨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最基本看法, 探讨人如何相识客观世界, 探讨各种方法论问题;文艺学则探讨人类的文艺现象;心理学探讨人类的心理现象;伦理学则探讨人类的伦理现象。

7, 美学的发展经验的三个阶段: 审美意识, 美学思想, 独立的美学学科。

8, 审美意识的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借助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二是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必需具备二个条件: 有特地的著作;有独立的探讨对象和范围。

9, 美学思想是具有某种理论形态的对审美现象的思索。

10, 审美意识的形成, 来源于人类劳动中对自身的改造。

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从根本上说, 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11, 表达美学思想的作品:中国的《诗经》《国语》, 伍举提出的以善为美, 否定以感官享乐为美的观点。

12,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建立了数的本体论(美是数的和谐与比例)。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关系)他们的思想影响了西方二千年。

13, 康德, 黑格尔为代表的是德国古典美学。

14, 1871年, 以德国美学家费希纳为代表的试验美学, 以立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移情说”美学, 以法国丹纳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学都提出一种所谓“由下而上”(形而下)的重视科学试验, 实证主义的探讨方法, 用以取代传统的“由上而下”(形而上)的哲学思辨方法。

自考《美学》重点笔记

自考《美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即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艺术活动研究是美学研究的中心。

2、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美学学科性质),包含三个层面:1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2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3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美学研究的方法是多样的、综合的。

首先,美学研究比一般人文学科更为注重感性的经验、情感的契合、心灵的碰撞,更多的要求经验科学的配合和协助;其次,美学必须广泛吸收其他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成果。

再次,美学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

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1、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1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可分为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

2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以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论性思考。

3美学学科: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2、美学确立的标志:一是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二是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美学创始人为鲍姆加登(“美学之父”),他于1750年出版《美学》一书。

第三节美学的哲学基础1、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具体说来,是以马克思的实践论和存在论思想为主干,同时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各种哲学思想的精华。

2、马克思的实践论首先,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在继承和批判西方传统时间观念、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次,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生成的。

再次,物质生产劳动是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它最终决定着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在内的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的一切其他实践活动。

3、实践含义:“人的感性活动”,人类自我创化并变革世界的现实活动,人的整个社会生活世界的根本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1.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学科柏拉图2.是研究艺术的学科黑格尔3.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审美经验:维特根斯坦、杜威、李泽厚审美心理:弗洛伊德、布洛、阿恩海姆4.是研究人和现实之间审美关系的学科蒋孔阳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1、美学的研究对象:审美现象2、审美现象: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和活动3、艺术中的审美现象,即艺术美自然界中的审美现象,即自然美科技活动中的审美现象,即科技美-----杨振宁4、审美:“审”的主体是人【我】,所以审美现象和活动的前提是人与现实世界发生审美关系。

也就是说先有审美关系,再有美或者不美(不美工丑),最后有审美的人。

所以,美学研究的对象既不是客体的美,也不是主体的美感,而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和活动。

三、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1、审美现象:美学的研究对象2、综合:跨三门学科,汉语言、哲学、艺术3、人文学科:相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具有主观性)四、美学的研究方法诞生于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后虽独立,但从来没有脱离哲学。

核心研究方法:哲学的研究方法小结: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以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和活动为研究对象,美学的核心研究方法是哲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一、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一)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某种不明晰的审美追求的意识。

初级的审美意识(原始陶器等如人面鱼纹彩陶盆)高级审美意识(神话、悲剧等)如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人的命运与生俱来,受神控制,不可抗拒,无法改变。

中国古代的悲剧观《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匆然而已。

.... :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

”中西悲剧观的不同之处:1、就内在联系而言,西方与宗教密切联系,牺牲精神中国宗教仪式淡薄2、就结局而言西方强调冲突和对抗中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式大团圆(二)美学思想:使不自觉的感性直观的认识上升为比较自觉的理性的认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美学思想是以哲学、艺术评论、创作理论等形式存在的。

柏拉图:美是理念(理念说)——理性的认识孔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作用、功能(三)美学学科:从整体上独立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二、鲍姆加登与美学学科的诞生独立标志:1、有专门、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2、有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一书,“Aesthetica ”意为“感性学”,将美的思维和艺术作为考察和研究的对象。

在我国被翻译为“美学”。

鲍姆加登继承、发展了“莱布尼茨----沃尔夫的大陆理性主义”,创立美学。

他一方面肯定了理性主义的基本立场,另一方面用感性学补充了唯理主义。

第三节美学的哲学基础一、美学的哲学基础柏拉图美学------理念论康德美学------- 先验主体论黑格尔美学——绝对精神论海德格尔美学----现象学中国当代美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中国当代美学---------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实践论------------- > 存在论前提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也是从人的实践,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活动过度的中介环节。

第四节审美与人生一、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1、审美是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记事功能例如:原始洞窑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窑壁画《受伤的野牛》中国内蒙古阴山岩画原始巫术活动借助壁画、陶器纹样保留2、审美是人生实践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精神需求例如:有了装饰需求,“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现在人们对于精神享受的需求与日俱增。

所以审美活动必然要进入人生实践,成为人生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审美实践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以人生实践为源泉。

例如:罗丹《思想者》关注现实生活,刻画内在神情体态,离开具体的实践无法完成。

齐白石《虾》寥寥数笔,笔全意周,超越客观物像的描摹,是对人生和生命体验的升华。

二、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冯友兰: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与审美境界有共同之处)宗白华: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宗教境界、艺术境界审美境界,是指在生活中和艺术中出现的审美的情境」体体现为情与景、心与境、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即“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审美境界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它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凝聚,也可以说是一种诗化的人生境界。

最高的人生境界往往就是最高的审美境界。

第五节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1、审美关系:根植于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需要进入深度体验的过程。

2、审美活动: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之一,是一种基本的有目的的人生实践。

其根本动力是人的审美需要。

它的目的不是对功利的追逐,而是对审美境界的追求。

所以,审美关系的确立,是以审美活动的开展为前提的。

3、体验:在中国哲学中,一般的经历不算作体验,只有真正进入到自家生命之中的经历才算作体验。

所以,体验一定会伴随产生感悟。

在这段关系当中,伴随体验产生的感悟,又是和主体以往的审美经验息息相关。

它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定,在一霎那间,迸发出对客体的特殊情感共鸣。

从而上升为一种对人生终极问题的超然关怀。

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诗之五“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 李煜《虞美人》二、美与审美形态美,包含丑。

在审美关系当中建立起来的美丑关系,是脱离了现实意义的。

丑,是另一种美,借助艺术的方式来表现丑,丑也变成了艺术美。

审美的形态多种多样,西方主要分为优美与崇高、喜剧与悲剧、丑和荒诞••…中国主要分为气韵、意境、神妙、中和…….例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优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崇高三、美感与审美经验审美经验,又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

有三个特点:1、是一种感性经验------- 包含理性认识因素2、是一种快感体验------- 满足感3、精神性的对话交流,并不实际占有------超功利四、艺术与审美教育1、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的方式,也是最典型的形态。

2、审美活动的一切特性和规律在艺术活动中得到最集中、最全面的体现。

因此,艺术和艺术活动是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3、艺术活动的全过程:艺术家(创作主体)-------艺术创造(创作过程)------艺术品(创作结果)美育,即审美教育,狭义的美育就是有意识地通过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提高人的整体精神素质,焕发人的精神风貌。

广义的美育是指通过审美活动, 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的成长和存在方式,促进人向理想的,自由的,健康的,精神丰满的人生成。

所以,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美育,都是要通过人生实践来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因此,美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审美活动,将人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更完美的人。

本章小结审美活动,贯穿整个美学理论。

美学从审美活动开始,也以审美活动的终止而结束。

重点:1、学科性质(美学的性质是什么?)答: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包括三个层面: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活动;②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③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2、研究对象(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也就是说,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

包括四方面:①艺术美(如唐诗宋词的美):②自然美(如高山大川的美);③科技美(如细胞结构的美);④日常生活中的美(如服饰的美)。

美学应当是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这是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对象。

3、学科发展(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经过了哪三个阶段?)答:美学一词是1750年鲍姆加登创立的。

它共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意识、美学思想与美学学科。

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但有进一步的发展。

美学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但它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下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4、名词解释: 美学审美现象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境界审美关系审美教育第—章审美活动第一节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一、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一)审美需要是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展现自己的精神要求。

审美需要是在人的劳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随着人的精神能力的发展而逐步生成的,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

审美需要的特征:1、它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它根植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

2、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区别和联系的角度看,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

(二)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

所谓审美理想就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审美理想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最高的位置。

审美理想的作用: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

其次,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理想与人生理想的内在关联:审美理想不仅仅是审美活动本身的产物,而是主体全部人生实践的结晶。

审美理想反映着一定时代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

它与社会理想联系在起。

(二)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内在方面——能力或鉴赏力;外在表现------- 兴趣和品位。

审美趣味与日常趣味的不同:审美趣味的两重性:存在着个体性与社会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矛盾。

审美趣味的特征:第一,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第二,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审美趣味的两重性决定了我们在承认其个体性的同时,还必须注意防止那种把审美趣味对立化的观点。

“趣味无可争辩”的观点是有害的。

判断审美趣味的标准:第一,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趣味所作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

第二,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