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疗效评定及表型划分

合集下载

慢性鼻窦炎鼻窦CT的评估分类标准

慢性鼻窦炎鼻窦CT的评估分类标准
志,2015,44(13):1553-1555. (收稿日期:2017-10-04)
慢性鼻窦炎鼻窦 CT 的 评估分类标准
张良春 张虎吉 李国祯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鼻窦炎鼻窦 CT 的评估分类标 准。方法 随机选择 2016 年 1 月—2017 年 1 月在我院诊治的 慢性鼻窦炎患者 70 例,所有患者行 CT 检查,观察鼻窦炎的分 型、CT 表现以及鼻窦的解剖变异。结果 本研究将慢性鼻窦炎 分为 4 种类型,息肉型 20 例,占 28.57%;蝶筛隐窝型 6 例,占 8.57%;筛漏斗型 12 例,占 17.14%;窦口鼻道复合体型 32 例,占 45.71%。本组患者鼻腔和鼻窦变异较多,有 46 例,占 65.71%,主 要变异有鼻甲汽化、鼻丘汽化、钩突异常、鼻中隔偏曲、蝶窦过 度汽化、筛泡过度汽化、额窦未发育等。结论 CT 能够较清晰 准确地显示鼻腔鼻窦的解剖结构,在慢性鼻窦炎的诊治中有较 重要的价值。
526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2782-2783. [4] 邹月丽,白鸽,卜晖,等.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
应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40(3):149-153. [5] 郭永博,王静,张琳,等.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
中的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8):64-66. [6] 黄勋福,韩福兰,吴燕杏.LBP 液基细胞学沉降式制片技术在痰脱
问题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30(11):1305-1306. [11] 刘亚娟,何俊瑛,卜晖,等.改良抗酸染色阳性的 170 例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7,43(4):215-219. [12] 解立武.改良抗酸染色法对抗酸杆菌检查率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

慢性鼻窦炎疗效评定及表型划分

慢性鼻窦炎疗效评定及表型划分
➢ 在欧洲白种人中80%的CRSwNP具有特征性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II型辅助T细胞型炎症为主,称嗜酸粒细 胞浸润为主的CRSwNP。
➢ 在东亚黄种人中50%CRSwNP没有特征性的嗜酸粒细胞浸润,而是更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以1型辅助T细 胞及17型辅助T细胞型炎症为主,称为非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的CRSwNP。
➢ 临床分类: 慢性鼻-鼻窦炎临床上可以分为两型: 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 CRSsNP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
CRSwNP--发病机制不明
➢ CRS(表型):伴或不伴息肉
➢ CRS内在型划分三种方式: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Th细胞类型及相关细胞因子、半胱氨酰白三烯代 谢
CRSwNP--发病机制不明
➢ ECRSwNP与non-ECRSwNP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更好 ➢ 大环内酯类对于ECRSwNP的疗效并不确切,大环内酯类可能对于non-ECRSwNP疗效更佳
➢ FESS手术对于ECRSwNP与non-ECRSwNP的疗效也不尽相同。(大量文献报道,CRSwNP的FESS术后复 发率在18%-75%,ECRSwNP有更高的术后复发率和再手术次数)
评定级别 病情完全控制 病情部分控制
病情未控制
评分
症状完全消退 VAS总评分为0 L-M和L-K总分<1
鼻内镜检查
备注
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 水肿消失,无黏性或黏脓 性分泌物,上皮化良好
术后鼻内镜所见可不与术 前对比
症状明显改善但未完全消 退
VAS总分减少≥3分 L-M各病变减少≥1分 和/或L-K总分>1
窦腔黏膜部分区域水肿、 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少 量黏性或黏脓性分泌物
明显改善:术后术腔单侧 总分<3分

儿童鼻窦炎的病程观察和效果评估

儿童鼻窦炎的病程观察和效果评估

儿童鼻窦炎的病程观察和效果评估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鼻部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过敏反应引起。

鼻窦炎的发生给患儿带来了很大的不适和困扰,严重时还会导致呼吸困难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诊治过程中,对儿童鼻窦炎的病程进行观察和效果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一、病程观察1. 主要症状观察鼻窦炎的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

在观察的过程中,医生应及时记录患儿的症状变化,包括症状的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症状的轻重程度。

通过观察症状的变化,可以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和疗效的评估。

2. 体征观察鼻窦炎时,儿童常常出现头部疼痛、面部水肿、眼睑浮肿等体征。

在观察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检查这些体征的变化来评估患儿的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好坏。

3. 化验结果观察化验结果对鼻窦炎的病程观察和效果评估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患儿就诊的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情况,进行鼻部分泌物的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验。

通过观察化验结果的变化,可以全面了解鼻窦炎的病程进展和治疗效果。

二、效果评估鼻窦炎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鼻腔冲洗等,而且在儿童患者中一般采用保守治疗为主。

为了评估治疗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症状缓解情况治疗后,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如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是否有缓解,症状的程度是否有明显改善等。

症状缓解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2. 体征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后患儿的头痛、面部水肿、眼睑浮肿等体征是否有改善,体征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3. 化验结果改善情况通过对治疗前后的化验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可以了解鼻窦炎的炎症程度、病原体感染情况等是否有改善,从而评估治疗效果的好坏。

4. 并发症发生情况鼻窦炎严重时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如中耳炎、眼部感染等。

观察治疗过程中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判断鼻窦炎的治疗效果。

总结:针对儿童鼻窦炎的病程观察和效果评估,医生需要综合考虑主要症状观察、体征观察以及化验结果观察等方面,详细记录患儿的病程变化和治疗效果。

中华医学会关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相关标准

中华医学会关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相关标准

中华医学会关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相关标准
(1997年,海口)
慢性鼻窦炎的分期依据病史、内窥镜检查和CT扫描。

一. 分型、分期(以侧计,前后筛窦分开计)
1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保守治疗无效)
1期:单发鼻窦炎;
2期:多发鼻窦炎;
3期:全组鼻窦炎。

2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1期:单发鼻窦炎伴单发性鼻息肉;
2期:多发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
3期: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

3型多发性鼻窦炎或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复发性鼻息肉和/或筛窦骨质增生。

二. 疗效评定标准(以鼻内窥镜检查为准)
治愈:症状消失,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窦腔粘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
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内窥镜检查见窦腔粘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无效:症状无改善,内窥镜检查见术腔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

随访近期随访不少于6个月,远期随访一年以上。

慢性鼻炎的中医药治疗与疗效评估方法

慢性鼻炎的中医药治疗与疗效评估方法

慢性鼻炎的中医药治疗与疗效评估方法慢性鼻炎是一种影响大量人群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其症状包括鼻塞、鼻涕、嗅觉减退、头痛、咳嗽等。

中医药在慢性鼻炎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以整体观念诊治、辨证施治、调整内脏功能、提高人体免疫等方面。

本文旨在探讨慢性鼻炎的中医药治疗与疗效评估方法。

一、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炎的方法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炎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根据个体的中医辨证分类、病情、症状分别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清热燥湿法慢性鼻炎中湿热蕴结型患者常见,表现为鼻汁稠黏、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可采用清热、燥湿、解毒的方法,如使用白芷、黄芩、连翘等中药,可清热燥湿,消散鼻腔湿热。

2. 益气健脾法脾胃虚弱是慢性鼻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脾胃功能健康,气血运行畅通,病邪难以侵袭。

中医治疗常使用调理脾胃、益气养阴的方法来改善体质,如黄耆、白术、党参等中药,可起到益气健脾的作用。

3. 温阳行气法慢性鼻炎中寒湿凝滞型患者较为常见,其表现为鼻塞、清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中医治疗可采用温阳行气、化痰祛湿的方法,如使用蒲公英、石菖蒲、丁香等中药,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阳气。

二、慢性鼻炎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评估方法对于慢性鼻炎的中医药治疗效果,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估:1. 症状改善评估根据患者的主诉以及病史,评估慢性鼻炎的症状是否有所改善。

包括鼻塞、鼻涕、嗅觉减退等。

2. 医学观察评估通过中医医生的专业观察,评估舌质、脉象等病理指标的改善情况。

舌质的改善、舌苔的变化、脉搏的规律性等都可作为评估指标。

3. 辨证论治评估根据患者的辨证类型以及辨证问诊,评估慢性鼻炎的病情辨证分型是否有所改善。

例如,湿热蕴结型患者的辨证分型明显减轻。

4. 望闻问切评估通过中医医生的望闻问切等方法,评估患者鼻腔黏膜的改善情况、气味感知能力的恢复等。

5. 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通过让患者填写相关问卷,评估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包括日常活动能力、社交生活等方面的改善。

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评估

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评估


次, 连续治疗一周为一个疗程 。治疗组患 儿在以上治疗基

患儿多表现为鼻塞 和头痛 等现 象 , 严 重影 响患 儿 的正 常
础上再 进行 用鼻 腔 冲洗器 以 0 . 9 % 的生 理盐 水进 行 鼻腔 冲
洗, 1次/ d , 以连续治疗 一周为一个疗 程 , 所 有患儿在治疗 四 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 . 3 疗效标准
参照徐英霞等 文献 中对儿童慢性 鼻窦炎
的疗效标准 : 治疗后 临床症 状表 现消失 , 鼻 内镜检查 结果 正 常, 鼻 子通气性 能恢 复正 常者视 为痊 愈 ; 治 疗后 临床表 现明 显好转 , 鼻 腔黏 膜仍 然有 轻度充 血现 象者视 为治疗 有效 ; 治
疗后临床症状减轻 , 鼻黏 膜 的充 血现 象稍有 减退 , 鼻子 腔道 内仍有黏性物质者视为好转 ; 无 明显 改善者视为 治疗失败 。 1 . 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经总有效率 ( 包 括痊愈者 、 有效 者和好转者 ) 计算, 数据 录入 S P S S 1 7 . 0统计 学软 件包 中进
行统计 。P< 0 . 0 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治疗组治愈者 1 8例 , 有效 者 5例 , 好 转者 6例 , 总 有效 率9 3 . 5 %, 对 照组 治愈者 1 O例 , 有效者 5例 , 好转 者 9例 , 总
综 合治 疗 方 法治 疗 儿 童慢 性 鼻 窦炎 的 临床 疗 效 评 估
温晗光 林 婷 婷
【 摘要 】 目的 为 了观察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儿童慢性 鼻窦炎 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 总结 在本
院治疗的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 6 0例资料。结果 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性鼻窦炎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 治疗组治愈者 l 8例 , 有效者 5例 , 好转者 6例 , 总有效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诊疗常规【概述】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炎症性疾病,多与鼻炎同时存在,所以也称鼻-鼻窦炎。

按照鼻窦炎发生的范围分为单鼻窦炎、多鼻窦炎、全鼻窦炎。

按照症状体征的发生和持续时间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

2007年欧洲鼻窦炎临床诊疗指南(CPOS-2007)和2008年中国慢性鼻窦炎临床诊疗指南(CPOS-2008)的分类方法,症状在12周以内的为急性鼻窦炎,超过12周为慢性鼻窦炎。

【诊断标准】1、持续超过12周的四种症状主要症状:鼻塞,黏脓性鼻涕。

次要症状:嗅觉减退,头面部闷胀沉重感。

四种症状中必须有两种以上,其中主要症状必具其一。

2、体征使用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查可见中鼻道或嗅裂有黏脓性分泌物。

3、鼻窦CT检查可见窦腔形态变化及窦内粘膜不同程度的增厚、窦腔密度增高,或息肉影,如窦内积聚脓性分泌物,则可见液平。

【纳入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2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治疗常规】1、手术(1)术前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无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心、肝、肺、肾合并症者。

(2)手术方式:鼻内镜下鼻窦功能开放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鼻甲、下鼻甲骨折移位固定术,鼻息肉切除术。

(3)术后48小时抽出鼻腔内膨胀海绵。

2、药物(1)术前:术前一天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止血药物。

(2)术中:应用抗生素、止血药物及麻醉用药。

(3)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止血药。

3、检查术前检查有前鼻镜检查、动态喉镜检查、电测听、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凝血四项、乙肝五项、艾滋病抗体、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肾功、肝功、胸正位片、全导心电图。

【出院标准】切口Ⅱ/甲愈合,鼻腔通气畅,无血凝块及干痂附着,由鼻窦炎引起的头面部闷胀感症状消失。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天数:9天。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版)慢性鼻—鼻窦炎是指鼻腔和鼻窦粘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超过12周。

临床表现鼻塞,黏性或黏脓性分泌物,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者丧失等。

局部检查见中鼻道,嗅裂,黏浓性分泌物,中鼻道黏膜充血,水肿或有鼻息肉。

影像学检查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道黏膜病变。

【临床分型】1、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2、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诊断】一、症状1、主要症状:鼻塞,黏性或黏脓性鼻涕。

2、次要症状: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诊断时以上述两种以上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中主要症状中的鼻塞,黏性或黏脓性鼻涕必具其一。

二、检查1、鼻腔检查: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脓性分泌物,中鼻道黏膜充血,水肿或有息肉。

2、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和(或)鼻道黏膜病变。

【治疗】一、药物治疗1、抗炎药物:鼻内糖皮质激素;全身糖皮质激素。

2、大环内酯类(14元环)药物:疗程不少于12周。

3、抗菌药物: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敏感试验结果选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敏感药物,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急性发作,疗程不超过两周。

4、减充血剂:不超过7天。

5、粘液溶解促排剂——推荐使用。

6、抗过敏药物。

7、鼻腔冲洗,辅助治疗二、手术治疗手术适应症:慢性鼻-鼻窦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手术治疗:1、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明显解剖学异常。

2、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鼻息肉。

3、经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满意。

4、出现颅内,眶内并发症。

三、围手术期处理围手术期处理是以手术为中心,原则上应包括手术前1周至手术后3-6个月的一系列用药策略及处理原则。

治疗方案如下。

1、手术前用药:减轻鼻腔和鼻窦黏膜炎症反应,控制全身相关疾病。

2、手术后局部处理时间:术后定期进行术腔清理,1-2周后根据术腔恢复情况确定随访处理间隔时间,持续3-6个月。

3、手术后药物治疗与上述慢性鼻-鼻窦炎药物治疗的原则相同。

慢性鼻鼻窦炎诊疗指南

慢性鼻鼻窦炎诊疗指南

慢性鼻—鼻窦炎诊疗指南注:该《指南》系初稿,正式的版本将有望近期在权威杂志刊登。

以杂志刊登的指南为准。

一、临床诊断慢性鼻—鼻窦炎是指鼻与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12周,症状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

二、临床分类1 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2 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注:鼻息肉发生机制至今不清,研究显示,鼻息肉有其相对独立特征。

因此,本指南的分类并不意味着慢性鼻—鼻窦炎与鼻息肉在发展阶段上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三、诊断(一)症状1 主要症状:鼻塞,黏脓性鼻涕。

2 次要症状: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诊断时以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中主要症状中鼻塞和黏脓性鼻涕必具其一。

(二)检查1 鼻腔检查: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脓性分泌物,中鼻道黏膜充血、水肿或有鼻息肉。

2 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道黏膜病变。

(三)病情严重度判定按照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将病情分为:轻度0~3,中度﹥3~7,重度﹥7~10。

见附件1。

四、药物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类:1 抗炎药物(1)糖皮质激素(2)大环内酯类(14元环)2 抗菌药物3 减充血剂4 抗组胺药5 黏液促排剂6 中药7 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2%~3%)五、手术治疗1 手术适应症:慢性鼻—鼻窦炎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手术治疗:(1)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明显解剖学异常;(2)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鼻息肉;(3)经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

慢性鼻炎的康复评估如何评估治疗效果和疗效

慢性鼻炎的康复评估如何评估治疗效果和疗效

慢性鼻炎的康复评估如何评估治疗效果和疗效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患者常常会感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不适症状。

为了评估慢性鼻炎的治疗效果和疗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指标。

本文将从症状评估、影像检查、生化指标、疗效评估以及康复过程中的自我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症状评估慢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评估的首要任务是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

常见的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打喷嚏、鼻痒等。

评估的方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症状计分表等,通过患者自述的方式了解症状的持续时间、频率以及程度的变化情况。

二、影像检查影像检查可以辅助评估慢性鼻炎的疗效。

常见的影像检查方法包括鼻窦X线检查、鼻窦CT扫描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观察鼻腔和鼻窦的炎症程度、黏膜增厚、息肉的存在以及骨质破坏等情况,从而判断治疗效果的改善程度。

三、生化指标生化指标是评估慢性鼻炎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生化指标包括过敏原特异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判断患者体内的炎症水平、过敏反应程度以及炎症细胞的增多情况,从而评估治疗效果的好坏。

四、疗效评估进行治疗后,需要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

常见的评估标准包括治愈、显效、缓解、无效等。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缓解程度、复发率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可以判断治疗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五、康复过程中的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患者可以通过记录日记、填写自评表等方式,定期评估自己的康复情况。

这种形式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症状变化、用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的改变。

综上所述,慢性鼻炎的康复评估需要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估,包括症状评估、影像检查、生化指标、疗效评估以及康复过程中的自我评估等。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慢性鼻炎的治疗效果和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指导和管理。

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慢性鼻窦炎(ChroniC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其病因学及病理生理机制复杂。

一、定义CRS是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病程超过12周。

二、分型L临床分型:CRS在临床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2)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CRSWNP)。

这是目前国际广泛采用的分型模式,简便实用。

2.病理分型:CRS根据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分为:(1)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2)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3)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4)混合型。

也有文献报道将CRS分为嗜酸粒细胞性和非嗜酸粒细胞性,但尚缺乏统一的分型参考标准,其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发病机制CRS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其发病与解剖结构、遗传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发病相关因素(一)解剖因素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发育异常导致的通气和引流功能障碍可能促进了CRS的发病,包括严重的鼻中隔高位偏曲压迫中鼻甲,过度发育的泡状中鼻甲、筛甲气房、Hailer气房,以及鼻甲肥大、钩突移位或尾端肥大等。

但也有研究显示,CRS的发病与局部解剖学变异的关系似乎并不显著。

(二)纤毛运动障碍正常的纤毛功能对维持鼻腔和鼻窦的清洁具有重要作用。

CRS纤毛功能异常多继发于炎症等,通常是可逆性改变。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由于纤毛中心微小管缺失导致纤毛无法运动,常伴发CRS、呼吸道疾病及不孕不育症,如果同时合并内脏转位则称为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

(三)变态反应变杰反应可能不是引起CRS的初始原因,但它是CRS发生发展的一个易感因素,它可以加重CRS患者黏膜的炎性反应。

(四)细菌细菌是否为引起CRS的初始原因尚不明确。

基于细菌16SrRNA的微生物组学研究提示,细菌菌群失衡可能与CRS的发病、炎症状态及治疗效果有关。

另外,细菌生物膜不仅可作为感染性病原菌发挥致病作用,也可作为抗原、超抗原、佐剂、毒素和炎性因子促进CRS的发生和发展,而且也是个体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

慢性鼻窦炎疗效评定及表型划分

慢性鼻窦炎疗效评定及表型划分
%,ECRSwNP有更高的术后复发率和再手术次数)
ECRSwNP建议进行鼻窦轮廓化手术,切除全部筛 房粘膜和间隔,切除中鼻甲,术后加强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不是治疗的终点,而是治疗的一个重要 环节,对于部分患者,开放窦口引流是治疗中最 重要的步骤,而对于多数患者,手术治疗是药物 治疗的辅助治疗
难治性鼻窦炎
图1:鼻窦Lund-Mackay评估表
图2:鼻内镜检查Lund-Kenndy评估表
疗效评定
原则: 治疗前后症状及客观检查对比 近期疗效不少于3个月 远期疗效评定不少于1年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鼻-鼻窦黏膜恢复状态 (鼻内镜检查) (和/或)鼻窦CT扫描
病情完全控制 病情部分控制 病情未控制
疗效评定
CRSwNP--发病机制不明
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的CRSwNP,主要以Th2型 免疫反应为主,炎症谱有IL-4、IL-5、IL-13、 CCL-5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增多
非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的CRSwNP,主要以T h1/Th17型免疫反应为主,炎症谱有IFN-γ、TNFα 、IL-8、IL-17A等细胞因子增多
评定级别
病情完全控制
评分
症状完全消退 VAS总评分为0 L-M和L-K总分<1 症状明显改善但未完 全消退 VAS总分减少≥3分 L-M各病变减少≥1分 和/或L-K总分>1 症状无改善或无明显 改善,各项评分与治 疗前无显著差异。 L-M和L-K总分无明 显减少
鼻内镜检查
窦口开放良好,窦腔 黏膜水肿消失,无黏 性或黏脓性分泌物, 上皮化良好 窦腔黏膜部分区域水 肿、肥厚或肉芽组织 形成,少量黏性或黏 脓性分泌物
中国慢性鼻-鼻窦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
诊断 - 病性评估 - 主观

鼻窦炎的药物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估

鼻窦炎的药物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估

鼻窦炎的药物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估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特征是鼻窦黏膜的炎症和充血,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头痛等。

药物治疗是鼻窦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将探讨鼻窦炎的药物治疗策略以及相关的疗效评估。

一、鼻窦炎的药物治疗策略1. 抗生素治疗鼻窦炎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因此抗生素是治疗鼻窦炎的关键药物。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类药物、红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等。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来确定感染菌株的类型及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此外,对于慢性鼻窦炎患者,长期低剂量抗生素治疗也常常被采用。

2. 去痰药和黏液溶解剂鼻窦炎时常伴随着大量的鼻黏液分泌,影响患者的呼吸通畅。

因此,去痰药和黏液溶解剂被广泛应用于鼻窦炎的治疗中。

常见的药物有氨溴索、溴己新和黏液溶解剂N-乙酰半胱氨酸等。

3. 鼻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鼻黏膜的充血和水肿,改善鼻窦炎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鼻用糖皮质激素包括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倍氯米松等。

鼻用糖皮质激素一般与抗生素联合使用,以发挥协同作用。

4. 辅助治疗药物除了上述药物外,鼻窦炎患者还可根据个体情况使用一些辅助治疗药物,如镇痛药、退热药、抗组胺药等。

这些药物能够缓解鼻窦炎所致的头痛、发热、过敏症状等。

二、鼻窦炎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估1. 症状缓解评估治疗鼻窦炎最重要的目标是缓解患者的症状,如鼻塞、流涕、头痛等。

在开始治疗后,应定期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包括症状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等。

根据症状的缓解情况,可判断治疗的有效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2. 影像学评估影像学检查是评估鼻窦炎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方法包括X线和CT扫描。

这些检查可以观察鼻窦的充血、水肿情况,以及分泌物的排出情况。

通过影像学评估,可以判断炎症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治疗后的变化。

3.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感染菌株的类型,了解不同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分型、分期及手术疗效评定标准

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分型、分期及手术疗效评定标准

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分型、分期及手术疗效评定标准发表时间:2008-10-09 发表者:张少强 (访问人次:170)国内分型分期标准(1997海口标准)(一)慢性鼻窦炎的分期依据:病史、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分型与分期(一侧别计,前后筛窦分开)I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经保守治疗无效)1期:单鼻窦炎2期:多鼻窦炎3期:全鼻窦炎II型: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1期:单鼻窦炎伴单发性鼻息肉2期:多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3期:全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III型:全鼻窦炎伴多发性、复发性鼻息肉和/或筛窦骨质增生(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评定标准(一鼻内窥镜鼻腔检查为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鼻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术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好转:症状改善,鼻内镜见术腔黏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内镜见术腔连粘,窦口狭窄或闭塞,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四)手术随访时间近期随访不少于6个月,远期不少于1年以上(FESS——1995广州标准)1:分型的基本依据1.1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患病时间,治疗经过及治疗类型(保守或手术治疗),治疗效果及目前临床症状1.2术前鼻内窥镜鼻腔检查了解鼻腔内炎性分泌物存在的部位(窦口或鼻道),鼻腔息肉存在的部位、大小及数量、鼻腔解剖变异情况(连粘、鼻中隔偏曲、中鼻甲或下鼻甲的增生或肥大等)1.3术前鼻腔、鼻窦CT扫描(冠状位和水平位)冠状位为:头取俯卧位、头过伸、冠状位断层线于听眦线垂直。

水平位以听眦线为基线。

应采用骨窗,窗宽1000HZ,窗位+90HU,层厚2MM,平均12—16层。

2:CT筛窦分型标准2.1蜂窝型气房密集,数量多,骨间隔菲薄2.2空泡型气房少,融合成较大空泡,骨间隔较薄2.3骨质增生型气房多少不一,间隔明显增厚,部分过度增生,气房融合闭锁3: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标准I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经保守治疗无效)1期:局限性单鼻窦炎2期:前组鼻窦炎和/或波及部分后组筛窦3期:全鼻窦炎II型: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1期:局限性单鼻窦炎伴单发性鼻息肉2期:前组鼻窦炎和/或波及部分后组筛窦伴多发性鼻息肉3期:全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III型:全鼻窦炎伴多发性、复发性鼻息肉和/或筛窦骨质增生4: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评定标准(鼻内窥镜鼻腔检查为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好转:临床症状改善,窦内部分区域黏膜未上皮化,有迁延炎症脓性分泌物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术腔内较多炎性组织及脓性分泌物,窦口闭塞,息肉复发。

2018版中国慢性鼻窦炎诊疗指南解读

2018版中国慢性鼻窦炎诊疗指南解读

七. 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1. 眶周蜂窝织炎 2. 眶骨膜下脓肿 3. 眶内蜂窝织炎 4. 眶内脓肿 5. 球后视神经炎
1. 硬膜外脓肿 2. 硬膜下脓肿 3. 化脓性脑膜炎 4. 脑脓肿 5.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等
一. 药物治疗
一、糖皮质激素
(一)鼻用糖皮质激素:作为CRS的一线首选治疗药物,疗程不少于12周。 (二)口服糖皮质激素:仅推荐对CRSwNP患者,可给予短期口服糖皮质 激素治疗。
1.鼻内镜检查: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性或黏脓性分泌物,鼻黏膜 充血、水肿或有息肉。 2.影像学检查:鼻窦CT扫描可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和(或)鼻窦黏膜 炎性病变。MRI对不同类型CRS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3.实验室检查:目前具有临床可操作性和对预后判断有较明确意义的 是外周血和病理组织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
定义及诊断标准尚未达成共识,2012年EPOS将其表述为常规手术 和药物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后,病情依然未得到有效控制的CRS。
1. 遗传因素:如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囊性纤维化等。 2. 免疫异常:伴发变态反应(如AR、哮喘)、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嗜 酸粒细胞增多症、系统性免疫缺陷等 。 3. 手术处置不合理:术中过多损伤鼻腔和鼻窦黏膜,或鼻窦开放不充 分,继发引流通道粘连阻塞,炎症状态加重。 4. 术后处理不规范:缺乏针对性药物治疗和合理的局部清创处理,致 术腔黏膜水肿、结构粘连或窦口瘢痕增生闭锁,炎症迁延。 5. 其他:细菌生物膜、骨炎和超抗原等
3. 生物活性材料:主要为透明质 酸类凝胶。
(1)术前准备和处理 (2)术中处理 (3)术后随访和综合治疗
二. 手术治疗
(1)鼻窦解剖结构复杂变异 (包括有外伤史); (2)复发CRS的修正性手术; (3)复杂的蝶窦、额窦手术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疾病简介慢性鼻窦炎(chornic sinusitis)为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较急性者多见,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

疾病分类1、单纯型慢性鼻窦炎1 期:单发鼻窦炎;2 期:多发鼻窦炎;3 期:全组鼻窦炎。

2、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1 期:单发鼻窦炎伴单发性鼻息肉;2 期:多发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3 期: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

3、多发性鼻窦炎或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复发性鼻息肉和/或筛窦骨质增生致病原因1、急性鼻窦炎多因对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当,或对其未予彻底治疗以致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使之转为慢性。

此为本病之首要病因。

2、阻塞性病因鼻腔内的阻塞性疾病,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腔结石、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鼻腔填塞等阻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是本病的重要病因。

3、致病菌毒力强某些毒力较强的致病菌,如患猩红热时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所致的急性鼻窦炎,极易转为慢性。

4、牙源性感染因上列磨牙的牙根与上颌窦底部毗邻,若牙疾未获根治,易成为牙源性慢性上颌窦炎。

5、外伤和异物如外伤骨折、异物存留或血块感染等,导致慢性鼻窦炎。

6、鼻窦解剖因素由于各个鼻窦特殊的或异常的解剖构造,不利于通气引流,亦为不可忽略的自身因素。

7、全身性因素包括各种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疲劳过度而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低下。

同时,还有各种变应性因素及支气管扩张所诱发的病因。

[3]发病机制慢性鼻窦炎常与慢性鼻炎同时存在并称为鼻鼻窦炎。

鼻鼻窦炎是涉及鼻腔和一个或以上鼻窦黏膜的炎性病变。

鼻和鼻窦的黏膜是连续的,鼻窦黏膜的炎症经常是由鼻腔黏膜的炎症引起的。

病因可能是粘液纤毛系统受损,(细菌)感染,过敏,其他原因引起的黏膜肿胀,只有很少是由鼻腔或鼻窦形态学/解剖学变异导致的物理阻塞所引起的。

窦口鼻道复合体是由上颌窦口、前组筛窦及其开口、筛漏斗、半月裂和中鼻道组成的功能性结构,在鼻鼻窦炎发病机理中占主要地位。

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保持最佳的鼻腔通气和清洁。

窦口的开放能有效地影响粘液的合成和分泌;而且,它使粘液纤毛系统容易清除微粒和细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分析
表 l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比较
2 . 1 两组治疗前后症 状及 体征积 分的 比较 观察组患者 治 疗后症状 , 体征指标积分与对照组 比较明显降低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见表 3 )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平均临床积分 比较
1 . 2 治 疗方 法
( P< 0 . 0 5 ) ( 见表 4 ) ,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
表 4 两组临床 疗效比较 n ( %)
行评分 , 疗效判断公式 计算 = ( 治 疗前 总 临床 积分. 治 疗后 总
l 床积分 ) / 治疗前 总临 床积分 x 1 0 0 %; 显效 : 7 1 % ~1 0 0 %;
鼻 塞
脓涕
嗅 觉 减 退
一 不 良
无脓鼻涕
无 嗅觉 减 退


生活质量 , 本 文将 我院收治 的 l 1 0例慢 性鼻窦 炎患者 作为研 究对象 , 分为观察组 和对 照组 , 观察并分析 采取 中西药结合 治
疗 的观察组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 现分析总结如下。
采用 中西药治疗的观察组 5 5例患者有效率
1 1 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 进行 对比治疗, 观察两种方法对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作 用。结 果
中西药结合治疗有利于慢性 鼻窦炎症状和体征 的改善, 而且 没有明显的副
关键词 : 慢性鼻 窦炎; 单纯西药 ; 中药汤剂 ; 疗效 中图分类号 : R 9 6 9 .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 3 7 6 5 ( 2 0 1 5 ) 一 1 0 - 0 5 9 6 - 0 1 1 9 0 - 2

慢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评估如何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慢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评估如何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慢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评估如何判断治疗是否有效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对于患者来说,他们迫切希望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那么,如何评估慢性鼻炎的治疗效果,判断治疗是否有效呢?本文将从症状缓解、生活质量、炎症指标等方面进行讨论。

1. 症状缓解治疗慢性鼻炎的首要目标是缓解症状,如流鼻涕、鼻塞、打喷嚏、鼻痒等。

治疗开始后,患者及其医生可以进行定期随访,询问症状是否有改善。

可以使用简单的问卷或量表评估患者的症状,比如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或鼻周围区域症状评分量表(TNSS)。

参考这些评估工具的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治疗的疗效。

2. 生活质量慢性鼻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工作效率下降、睡眠质量下降、精神状态差等。

评估治疗效果不仅要关注症状的改善,还需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

可以利用生活质量问卷测评(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来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

这些问卷通常包含不同方面的问题,比如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等,通过评分可以客观反映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变化。

3. 炎症指标慢性鼻炎的病理过程涉及炎症反应,治疗的效果也可以通过监测炎症指标来评估。

常用的炎症指标包括鼻粘膜刮片检查、鼻腔镜检查、血液中的炎症标志物等。

这些检查可以定期进行,评估患者的鼻腔黏膜炎症程度是否减轻。

炎症指标的改善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4. 主观评价治疗的效果除了客观指标外,还可以考虑患者的主观评价。

这通常通过面对面的访谈或在线调查等方式收集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评价。

患者可以从自身感受出发,评价治疗是否有效、对生活的影响程度等。

这种主观评价虽然受到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但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评估方法并非孤立使用,而是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治疗效果的判断需要考虑多个指标综合分析,以获得更准确的评价结果。

综上所述,慢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评估可以从症状缓解、生活质量、炎症指标和主观评价等角度进行。

慢性鼻炎的手术治疗适应症与效果评估

慢性鼻炎的手术治疗适应症与效果评估

慢性鼻炎的手术治疗适应症与效果评估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困扰。

虽然对于慢性鼻炎的治疗,药物和保健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但是对于某些病例,手术治疗可能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

本文将探讨慢性鼻炎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以及手术效果的评估。

一、慢性鼻炎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慢性鼻炎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有以下情况:1. 鼻窦炎反复发作:慢性鼻炎伴随着鼻窦炎反复发作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反复发作,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通过清除鼻窦中的病变物质和病灶,可以有效缓解炎症症状,减少鼻窦炎的复发率。

2. 鼻息肉: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鼻炎并发症,它是鼻腔黏膜上的息肉状肿物。

对于较大且反复出现的鼻息肉患者,手术切除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彻底清除鼻腔中的息肉,减轻症状,预防复发。

3.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曲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畸形,它可能导致鼻呼吸受阻和鼻窦炎等问题。

对于严重的鼻中隔偏曲,手术矫正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恢复鼻腔的正常形态,改善鼻呼吸功能。

4. 鼻腔肿瘤:在慢性鼻炎的基础上,某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鼻腔肿瘤的情况。

手术治疗可以完全切除肿瘤,减少复发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对于上述慢性鼻炎的手术治疗适应症,需要在经过充分的药物治疗后且无效的情况下,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二、慢性鼻炎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估手术治疗对于慢性鼻炎的效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疗效评估:手术治疗后,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

比如,鼻窦炎患者手术后疼痛减轻、分泌物减少、嗅觉恢复等情况都可以作为手术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2. 术后并发症:手术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是评估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3. 鼻通气功能评估:手术治疗后,可以通过鼻通气功能的评估来了解手术对鼻呼吸功能的影响。

通过鼻腔阻力测定等方法,可以定量评估鼻通气功能的改善程度。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

后组鼻窦炎-嗅裂 后组鼻窦炎 嗅裂
检查和诊断
病史 鼻腔检查 口腔咽部检查 X线、CT检查 线 检查 上颌窦穿刺 鼻内窥镜检查
临床分型分期
2型:慢性鼻窦炎
1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 1期:单发鼻窦炎 2期:多发鼻窦炎 3期:全组鼻窦炎
伴鼻息肉
单发性鼻息肉 多发性鼻息肉 多发性鼻息肉
3型: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复发性鼻息肉\ 或筛窦骨质增生
慢性鼻窦炎
定义
是鼻窦粘膜的慢性炎症, 是鼻窦粘膜的慢性炎症,常继发于 急性鼻窦炎之后 多数与变态反应有关
病因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特应性体质 牙源性上颌窦炎 感染型 变应型 混合型
病理
分三型: 分三型: 水肿浸润型(息肉样变型) 水肿浸润型(息肉样变型) 浸润型 浸润纤维型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精神不振 易倦 头昏 记忆减退
局部症状
多脓涕 鼻塞 头痛 嗅觉减退 其他

检查和诊断
病史 鼻腔检查 口腔咽部检查 X线、CT 线 上颌窦穿刺 鼻内窥镜检查
检查和诊断- 检查和诊断-鼻腔检查
充血、肿胀、肥厚、 充血、肿胀、肥厚、息肉 前组鼻窦炎-中鼻道 前组鼻窦炎 中鼻道
上颌窦炎-中鼻道后 上颌窦炎 中鼻道后 额窦炎-中鼻道前 额窦炎 中鼻道前 前组筛窦炎-中鼻道 前组筛窦炎 中鼻道
治疗
全身治疗(抗生素、中药及中成药) 全身治疗(抗生素、中药及中成药) 滴鼻剂 上颌窦穿刺 置换法 手术疗法 辅助手术 鼻窦手术
鼻窦根治性手术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 (FESS) )
置换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Ø 临床分类: 慢性鼻-鼻窦炎临床上可以分为两型: ‒ 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 CRSsNP ‒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
➢ CRS(表型):伴或不伴息肉
Ø CRS内在型划分三种方式: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 浸润程度、Th细胞类型及相关细胞因子、半胱氨 酰白三烯代谢
➢ 在欧洲白种人中80%的CRSwNP具有特征性的嗜 酸性粒细胞浸润,以II型辅助T细胞型炎症为主, 称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的CRSwNP。
疗反应性、anti-IgE反应性和均无反应性
Ø 除了炎症谱方面的差异,遗传背景的研究提示不 同表型的CRSwNP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基因有密切 关系
临床研究数据表明,ECRSwNP与nonECRSwNP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症状方面:ECRSwNP比non-ECRSwNP有更差的主观 症状评分,尤其是嗅觉功能评分更差。
➢ 指经过规范的鼻内镜手术和系统的药物治疗,仍 有鼻腔内迁延不愈的慢性炎性改变。这类患者占 CRS中的10%-15%
Ø 这类鼻窦炎的发病大体上与黏膜变应性炎症、纤 毛传输、免疫异常等有关。
Ø 建议对伴此类疾病者进行包括免疫学在内的综合 评估
Ø 阿司匹林不耐受综合征: ➢ 纤毛不动综合征: Ø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Ø 鼻部IgG4相关疾病: Ø Kartagener综合征:
能想到的最严重的困扰
–重度8-10
Note:为患者对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观评价。在评价整体严重 程度时,要求患者根据问题在VAS标尺上标出
鼻窦系统 上颌窦
左侧
右侧
前组筛窦
后组筛窦
蝶窦
额窦
窦口鼻道复合体
每侧总分
评分标准:①鼻窦:0=无异常,1=部分浑浊, 2=全部浑浊;②窦口鼻道复合体:0=无异 常,2=阻塞;③每侧0~12分,总分0~24分。
Ø 在东亚黄种人中50%CRSwNP没有特征性的嗜酸 粒细胞浸润,而是更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以1 型辅助T细胞及17型辅助T细胞型炎症为主,称 为非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的CRSwNP。
➢ 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的CRSwNP,主要以Th2型 免疫反应为主,炎症谱有IL-4、IL-5、IL-13、 CCL-5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增多
图1:鼻窦Lund-Mackay来自估表图2:鼻内镜检查Lund-Kenndy评估表
➢ 原则: 治疗前后症状及客观检查对比 近期疗效不少于3个月 远期疗效评定不少于1年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鼻-鼻窦黏膜恢复状态 (鼻内镜检查)
(和/或)鼻窦CT扫描
病情完全控制 病情部分控制
病情未控制
➢ 鼻息肉存在(形同质不同)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特征。 对于鼻息肉复发率的问题,不仅取决于手术技术,还受患 者自身的影响(疾病发病机制的不同)。
预后方面,ECRSwNP比non-ECRSwNP有更高的术后 复发率和再手术次数
Ø 推荐治疗方案:以糖皮质激素为核心的内科治疗和 以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为核心的外科治疗
➢ ECRSwNP与non-ECRSwNP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 反应性更好
➢ 大环内酯类对于ECRSwNP的疗效并不确切,大环 内酯类可能对于non-ECRSwNP疗效更佳
Ø CRSwNP传统的指南是一个标准方案用于所有患 者,而我们现在需要更多的方法来开发个性化治 疗方案。
Thank You!
谢谢观赏
影像学方面:ECRSwNP比non-ECRSwNP有更高的 Lund-MackayCT评分,更多的平均受累鼻窦数目, 更高的全组鼻窦受累概率
临床研究数据表明,ECRSwNP与nonECRSwNP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并发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方面,ECRSwNP比nonECRSwNP有显著增高的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并发率
Ø 非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的CRSwNP,主要以T h1/Th17型免疫反应为主,炎症谱有IFN-γ、TNFα 、IL-8、IL-17A等细胞因子增多
➢其他的分类方法: 按照表达某些特征性的细胞因子将CRSwNP分为
IL-5阳性、IL-17阳性和双阴性 ; 根据对于生物制剂的治疗反应性分为anti-IL-5治
慢性鼻窦炎疗效评定 及表型划分
➢ 病情评估目的 查找病因和诱发因素 判断病变类型、范围及严重程度 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 评估治疗结果和预后
Ø 主观病情评估
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 病情分度:
–轻度0-3 –中度4-7
0
1
无困扰
2
3
4
5
6
7
8
9 10
➢ FESS手术对于ECRSwNP与non-ECRSwNP的疗 效也不尽相同。(大量文献报道,CRSwNP的FESS术后复发率在18%-75
%,ECRSwNP有更高的术后复发率和再手术次数)
➢ ECRSwNP建议进行鼻窦轮廓化手术,切除全部筛 房粘膜和间隔,切除中鼻甲,术后加强药物治疗
Ø 手术治疗不是治疗的终点,而是治疗的一个重要 环节,对于部分患者,开放窦口引流是治疗中最 重要的步骤,而对于多数患者,手术治疗是药物 治疗的辅助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