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A4纸的未排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一、力与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果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者方向发生了改变,那么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这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平衡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
相互作用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压强的定义是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公式为 p = F/S ,其中 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压强的公式为 p =ρgh ,其中ρ 表示液体的密度,h 表示液体的深度。
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量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 1013×10⁵ Pa 。
三、浮力浮力是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公式为 F 浮= G 排=ρ 液 gV 排。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
初中物理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一节力1.力是指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一种作用。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
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的。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人推车时,是人和车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是人,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是车。
说明: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间直接(接触)作用,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说明: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大小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第二节力的描述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只要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2.力的符号用F表示,力的单位牛顿,单位符号N,这个单位的名称是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3.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4.力的示意图: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物体受力时,常常只在一个作用点画一个长度适当、沿力的方向的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第三节弹力弹簧测力计第1课时弹力弹簧测力计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叫弹力,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说明:(1)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有的形变可以直接观察到,有的形变极其微小,无法直接观察,需通过仪器显示或放大微小形变。
(2)弹力产生的条件:有接触,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种类:有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等。
(4)弹力的施力物体: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与发生形变的物体接触的物体。
2.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它利用的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伸长的长度越长。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核心知识点梳理
二、惯性的利用和防范1.利用:跳远前助跑,洗衣机脱水,撞击锤柄使锤头套紧等。
2.防范:安全带,安全气囊,保持车距,乘公交车时拉好手环等。
三、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1.不同点: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相同点:(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第九章压强一、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实例方法实例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飞镖的尖头很尖、推土机的铲刀、菜刀刀刃很薄、缝衣针做得很细等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压路机碾子的质量很大等减小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铁轨轨道的枕木等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贷车严禁超载、现代建筑中采用空心砖等二、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1.根据公式p=ρ液gh,当液体密度ρ液相同时,深度h越深,液体压强越大;2.根据公式p=ρ液gh,当深度h相同时,液体密度ρ液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注:“深度h”是指从液面到该点的竖直方向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三、连通器及应用举例1.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等的。
2.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举例:水壶的壶嘴与壶身、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锅炉水位计、船闸、地漏、乳牛自动喂水器等。
四、大气压强标准大气压: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1.013×105Pa。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一、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二、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即F浮=G排=ρ液gV排。
注意: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沉底F浮>G物F浮<G物F浮=G物F浮=G物F浮+F N=G物实心体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四、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是利用漂浮的条件F浮=G物来工作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要点总结(教科版)
10、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如果要探究其中一个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要采用)。
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注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即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
11、增大有益摩擦的主要方法有:①;②;③;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①;②;4、一切物体都有或性质,叫做物体的惯性。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不论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以及是否受力,物体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质量越大,惯性。
利用惯性解释物理现象的方法:①先描述物体处于什么状态;②再描述发生的变化;③由于惯性,所以物体仍要保持原来的状态。
5、叫做平衡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6、两力平衡的条件是:①同时作用在;②大小;③方向,④作用在;两个平衡力的合力为。
7、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就一定有力的作用;只要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会改变。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九章压强1、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物体水平放置且无其他力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有关,还与有关。
21N/m2。
3、液体内部向___________都有压强;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液体______的增加而;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_____有关,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是_________。
第十章流体中的力现象1、叫流体。
流体不仅对与之接触的的物体有压强,在流体内部也存在压强。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这个规律叫。
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F 向上—F向下),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力学基础### 1.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 2. 力的三要素- 大小:力的强弱。
- 方向:力的指向。
- 作用点:力作用的具体位置。
### 3. 重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
- 公式:\[ F = m \times g \]- \( F \):重力大小- \( m \):物体质量- \( g \):重力加速度### 4. 弹力- 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
- 胡克定律:\[ F = k \times \Delta x \]- \( F \):弹力大小- \( k \):弹性系数- \( \Delta x \):形变量### 5. 摩擦力- 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面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
- 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二、运动的描述### 1. 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公式:\[ v = \frac{\Delta s}{\Delta t} \] - \( v \):速度- \( \Delta s \):位移- \( \Delta t \):时间### 2. 加速度- 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的快慢。
- 公式:\[ a = \frac{\Delta v}{\Delta t} \] - \( a \):加速度- \( \Delta v \):速度变化量### 3.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速度运动。
### 4.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直线上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
## 三、能量与功### 1. 能量- 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
### 2. 动能-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 公式:\[ E_k = \frac{1}{2} m v^2 \]- \( E_k \):动能- \( m \):质量- \( v \):速度### 3.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和质量有关。
(完整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分章节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第七章力一、力力的描述1、力的看法: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体1N。
3、力的作用见效: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见效。
5、力的表示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若是没有大小 ,可不表示 ,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 ,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定有互相作用(能够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两物体互相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 :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 :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够恢还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 :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碰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互相接触;生活中的弹力 : 拉力 ,支持力 ,压力 ,推力 ;2: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碰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碰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2)要检查指针可否指在零刻度 ,若是不是 ,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可否回到零刻度;(4)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范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测量力时不能够高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说明:物理实验中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简单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第一章:力与运动1、力的定义和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力的单位是牛顿(N),一个普通的成年人的体重约等于质量是700N。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表面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第二章:压强与浮力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定义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3、浮力:浮力是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其向上托的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4、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条件取决于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
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会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会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会下沉。
第三章:光学与声学1、光的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透明介质中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当光线通过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衍射等现象。
2、光的反射:当光线遇到介质分界面时,会有一部分光线改变传播方向,返回原介质中,这就是光的反射。
3、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
4、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可以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等介质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和密度有关。
5、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强弱,音色是声音的品质。
第四章:热学与电磁学1、温度与热传递: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传递是物体之间热量的转移。
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2、物体的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直接打印】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全面!)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第七章第一节力一、认识力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一种作用。
条件:两个物体;有相互作用。
理解:(1)一个物体不可能产生力(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3)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如果没有推拉提压等作用,也不会产生力。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只要有力的发生,就一定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成对出现的,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三、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说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快慢发生变化,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同时变化。
第二节力的描述一、力的三要素1、力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这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3、两个鸡蛋对手的压力约为1N,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二、力的图示三、力的示意图第三节弹力、弹簧测力计一、弹力1、定义:物体在受力发生形变时,要恢复原状,就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叫做弹力。
2、产生条件:①接触②挤压、发生弹性形变3、举例: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4、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5、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F=80N20NF=80N1、弹簧测力计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长。
即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2、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1)使用前:看:①量程和分度值②指针是否与零刻度线对齐拉:轻轻来回拉动几次,防止弹簧卡壳(2)使用时:测:①弹簧伸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②不要超过量程,以免损坏读:视线与刻度板垂直,不需要估读。
4、易错点(1)不可将伸长长度等同于弹簧长度(2)不可丢掉在弹性限度内这一前提条件(3)不可颠倒因果关系,说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成正比”三、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八年级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八年级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第七章力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
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学必记的三句话: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力的表示法有2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7.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8.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弹力的大小:F=kx。
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
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11.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为:看(量程)、认(分度值和单位)、调(调零,然后拉几下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读(视线与刻度面板垂直)、记(+单位)。
这种科学方法称为“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大小可以用公式G=mg来计算,其中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教科版物理初二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物理初二下册知识点总结教科版物理初二下册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教科版物理初二下册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参考!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8、(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9、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精校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直打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直打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直打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第七章 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比如: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物体由运动到静止、物体运动速度由快变慢、物体运动速度由慢变快。
)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二者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如果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之分。
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要同时有两个物体,它们之间才有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力,也就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要同时存在。
教科版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强烈推荐)
初二下册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力的表示法有2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7.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
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图示详细;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2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①物体间是否直接;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弹力的大小:F=k x 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
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11.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和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七章力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或者说使物体发生形变 )。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是指: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身长和他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作用点叫重心,施力物体是地球。
3.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3.重力计算公式: G=mg ,(g= 9.8N/kg)。
第八章力与运动一、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说明:a或者说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原来运动的则会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仍保持静止。
b牛顿第一定律也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不需要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力。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二、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二力平衡。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几个力称为平衡力。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性质相同得力。
4、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会改变,包括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快到慢,由慢到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理解时注意: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如人在行走时摩擦力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同,用传输带运送货物时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滑动摩擦力作用点在物体间的接触面上,一般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3.摩擦力类型: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
4.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5.应用: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分离。
第九章压强一、压强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压力叫压强,2.计算公式:P=F/S其中P代表压强,F代表压力,S表示接触的受力面积。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 a),1 Pa=1 N/ m2。
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都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都可以减小压强。
二、液体压强1.液体内部压强规律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③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④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公式:P=ρgh,其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P a,ρ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
规则容器底部液体的压强也可以用固体的压强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的关系:3.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与容器所盛液体的重力G液①上大下小容器F<G②上下大小相同容器F=G液。
③上小下大容器F>G液3、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原理是: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相平,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等都是连通器的应用。
液体具有流动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把它受到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
4.帕斯卡原理: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汽车液压千斤顶、汽车液压刹车系统、水压机都是液压技术的应用。
三、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1个标准大气压=760m m水银柱=10.3m水柱= 1.01×105Pa。
3.常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4.大气压强的规律: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的沸点随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5.应用:高压锅。
喝水、活塞式抽水机、医生用针筒抽药水都利用了大气压。
第十章浮力(流体的力现象)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下上表面产生的压力差。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有关。
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气体的)受到的重力。
3、浮力的计算方法及公式:(1)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2)称重法:F浮=G-F视;(3)平衡法:F浮=G物=G排=ρ液gV排;(4)公式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 G排=ρ液gV排4、沉浮条件:①当F浮>G物时,ρ物<ρ液物体上浮;②当F浮=G物时,ρ物=ρ液物体悬浮,ρ物<ρ液漂浮;③当F浮<G物时,ρ物>ρ液物体下沉。
5.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其所受重力;规率二:同一物体浸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中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总体积的几分之几,其物体的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水中,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其增加的浮力。
6.计算方法总结:(1)分析题意,确定研究对象;(2)根据题意画出受力图,并判断物体子夜体重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3)根据平衡条件,列出等式。
7.浮力的应用:(1)轮船的排水量,即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量来上浮或下沉的;(3)气球和飞艇充入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4)比重计的工作原理(其刻度是上小下大)。
第十一章机械与功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支撑点转动的坚实物体叫杠杆,2.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支撑点,用О表示;表示;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表示;2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l表示;1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l表示。
21、定滑轮: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特点:不省力不省距离也不省功,但可改变用力方向。
2.动滑轮: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实质:是一个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
特点:省力费距离不省功,也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滑轮组:定义:定滑轮动滑轮合成为滑轮组。
特点:省力费距离不省功,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方法:滑轮组绳子段数n的判别方法:奇动偶定,即如果绳子自由端最后绕过动滑轮,则绳子段数n为奇数,如果绳子自由端最后绕过定滑轮,则绳子段数n 为偶数;绳子段数为几段,则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就是重物上升距离的几倍。
三、功1.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2.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受的力与受力的方向移动了一定的距离的乘积,叫做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
3.计算公式:W=FS4.单位:主单位:焦耳1 J = 1 N·m;常用单位:千瓦时(kwh)1kwh=3.6*106 J5.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6.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情况:①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但物体没有移动距离;②物体虽然移动了距离,但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③物体移动了距离,也受到了力的作用,但力的方向与距离互相垂直。
四、功率1.物理意义:它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功率.3.公式:p=w/t及p=Fv4.单位及换算: 主单位:瓦、符号是W;常用单位:千瓦(kw)、马力(HP)1W=1J/s,1kW=10003W=1.36 HP 1 HP=735w1、五、功的原理: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即机械:“黄金定律”)。
应用:①轮轴:做功特点:拉动轮做的功等于绕在轴上绳拉动重物所做的功,即有FR=Gr;轮轴的两个主要功能:一是改变用力的大小,二是改变物体的速度;②斜面:特点: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重力的几分之一。
六、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公式:表示为:η=w有/w总×100% 一般情况下η<1。
3.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①要测量的物理量:钩码的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高度h , 拉力F移动的距离s②器材:钩码、铁架台、细线、滑轮、弹簧测力计、刻度尺③实验时必须匀速竖直地拉动弹簧测力计上升④拉力F移动的距离s等于绳子段数n与钩码上升的高度h的积,即s = nh 。
第十二章机械能一动能和势能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质量相同,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速度相同,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较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所处高度决定:质量相同,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势能。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二、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转化规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时,速度减小,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时,速度增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时,速度减小,弹性形变增大,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时,速度增大,弹性形变减小;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