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4气候和气象灾害教案(表格式)
《气候和气象灾害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气候和气象灾害》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常见的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种类和影响。
3. 了解如何预防和减轻气候和气象灾害的方法。
二、导学内容1.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和特点气候和气象灾害是指由气候和气象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如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强风引发的风灾、高温引发的热浪等。
这些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2. 常见的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种类和影响- 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造成农田、道路、建筑物被淹没,导致城市内涝和人员伤亡。
- 强风引发的风灾:摧毁建筑物、破坏农作物,造成交通中断和停电。
- 高温引发的热浪:导致人员中暑、粮食减产,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3. 预防和减轻气候和气象灾害的方法-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提高对气象灾害的预计和预警能力。
-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
- 加强环境珍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对灾害的影响。
三、导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了解不同气候和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分组讨论,总结各类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应对措施。
3. 小组展示讨论效果,与全班分享并互相进修。
四、拓展延伸1. 通过实地考察或调研,了解内地区常见的气候和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
2. 撰写一篇关于气候和气象灾害的调研报告,包括灾害类型、影响水平和应对方法。
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最新钻研效果。
2. 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应对气候和气象灾害的个人观点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们对气候和气象灾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应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和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气候和气象灾害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下-【《气候和气象灾害》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 4.气候和气象灾害班级及学期四班级下学期相关领域地区与宇宙科学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课件制作者审核教学分析《气候和气象灾害》一课指向课标中的重要概念有两个。
第一个重要概念: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围绕主要概念的学习内容是: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其中3—4班级的学习目标:知道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第二个重要概念: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围绕主要概念的学习内容是:15.3人类生存需要防御各种灾害,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
其中3—4班级的学习目标:了解台风、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在此课之前学生在二班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学习了《春夏秋冬》一课,学生初步能描述出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能够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这本书本单元的前3课,学生也了解关于天气等科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的学习,学生能知道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以及天气和气候不同的地方;学生能了解自己居住地方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及每年的变化规律,并能和其他地方进行对比,更深化的理解气候的含义;学生能知道一些常见的气象灾害,并知道相应防御措施。
本课主要展开两个科学实践活动:1.了解气候;查找和收集本地和其他地区代表性地区的资料,归纳出气候的概念。
2.了解气象灾害。
搜集资料,并分析了解(本地)气象灾害及相应的防御措施。
学生经历了收集资料和数据——对资料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进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对收集到关于四季、天气等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归纳等,理解气候的含义。
科学探究:通过科学实践活动知道天气常常变化,而气候具有一定的规律。
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能力以及与人合作、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气候和气象灾害》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气候和气象灾害》教学分析一、教材概述《气候和气象灾害》是一本专门讲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知识的教材,主要面向中学生。
本教材内容涵盖了气候变化、气象灾害的类型、成因、预防和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提高他们的防灾认识和自我珍爱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进修《气候和气象灾害》教材,学生能够掌握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基本观点、分类、成因以及预防和应对措施等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气候和气象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爱环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1. 气候变化:介绍气候变化的观点、原因及影响,引导学生关注举世气候变暖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 气象灾害的分类: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的类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气象灾害的风险水平和应对方法。
3. 气象灾害的成因:分析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如气候变化、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因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
4. 预防和应对措施:介绍预防气象灾害的方法,如监测预警、规划建设、减少排放等措施,同时指导学生在灾害发生时如何正确应对,珍爱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气象灾害的调查和观察,让他们亲身感受气象灾害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3. 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他们的思维,提高进修效果。
4.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对气象灾害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判通过对《气候和气象灾害》教材的教学分析,可以看出该教材内容丰富、系统,涵盖了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各个方面知识,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宁进修需求。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4课《气候和气象灾害》教案
1.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导入环节,通过讲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案例研究法:分析具体气象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3)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气象灾害的防范方法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气象灾害的成因和防范方法,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在团队项目中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基本概念、成因和影响。
2.让学生设计一个气象灾害防范计划,包括预警系统的运作和防灾减灾的方法。
3.选取一个气象灾害案例,分析其成因和防范措施,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请学生观看以上视频资源,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的成因与防范措施。
-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分享到班级微信群或学习平台上,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基本概念,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气象灾害的防范方法。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等活动,体验气象灾害的防范方法。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交流。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4气候和气象灾害教案(表格式)
【科学探究】
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了解常见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相应的防御措施。
【科学态度】
保持对天气和气候研究的兴趣,养成坚持长期观察的习惯,理解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视频介绍气象灾害:沙尘暴、寒潮。
学生补充介绍气象灾害:霜冻。
(三)北京常见的部分气象灾害及相应的防御措施
提问:北京有哪些气象灾害呢?
学生介绍北京常见的气象灾害:暴雨、高温。
(四)课后拓展
谈话:谢谢同学们的分享,我们通过视频和同学们的分享,了解了一些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措施。同学们如果感兴趣,课下可以继续搜集资料,了解更多的气象灾害的知识,完成一份以“气象灾害及其防御”为主题的科普小报。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生产生活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造成气象灾害。
二、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知道天气经常变化,而气候具有一定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
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在不同季节里的天气特点,在与其他地方的天气规律的对比的基础上,理解气候的含义。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钟
一、回顾导入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在这个单元前面几节课研究过哪些问题吗?
学生回顾前课:测量气温的方法,一天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观测风向和风力,观测云和测量降水量的方法。
谈话:通过同学们的回顾,老师看到大家已经能利用气温、风向、风力、云量、降水量等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了,真棒!
9分钟
二、科学实践活动:了解气候
3分钟
四、单元回顾
《气候和气象灾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气候和气象灾害》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常见的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影响;3.培养学生的防灾认识和自我珍爱能力;4.激发学生对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关注和钻研兴趣。
二、教学内容:1.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和分类;2.常见的气候和气象灾害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干旱等;3.气候和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4.如何预防和减轻气候和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三、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知识讲解;2.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气候和气象灾害案例,加深理解;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应对措施;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气象站、防灾救灾中心等机构。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和分类1.通过PPT展示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和分类;2.讲解台风、龙卷风、暴雨、干旱等常见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影响;3.安置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气候和气象灾害的信息。
第二课时: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影响和防范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了解的气候和气象灾害案例;2.讲解气候和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3.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防范措施。
第三课时:气象站实地考察1.组织学生到当地气象站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气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2.学生根据考察所得资料,撰写实地考察报告;3.展示学生的报告,进行点评和讨论。
五、作业要求:1.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更多气候和气象灾害的信息;2.撰写一份关于气候和气象灾害的钻研报告,包括定义、分类、影响、防范措施等内容;3.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4.完成实地考察报告,总结考察所得的经验和感悟。
六、评判标准:1.作业报告内容全面、结构清晰;2.参与小组讨论积极,表达观点清晰;3.实地考察报告详细、观点独到;4.教室表现积极,态度认真。
七、教学资源:1.教材:《地理》;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3.教学网站:气象局官方网站、防灾救灾中心网站等。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风向和风力》教学设计3《观测云和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观测云和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气候和气象灾害》教学设计2.5《蚕出生了》教案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
探索二: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
为蚁蚕准备一个盒子作为“房子” ,保证“房子”的清洁卫生。
把蚕盒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在蚕盒盖上扎些小孔,但不要扎得太多,防止水分蒸发过快。
养蚕的相对湿度为75%~80%,如果湿度过高,可在蚕盒底部铺纸或开盖饲养一段时间。
如果湿度过低,则可以在蚕盒旁边加放浸湿的纱布增加湿度,但不要让蚁蚕直接浸在水里。
播放视频《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结论:养蚕需要的条件:(1)空气:准备一个盒子,在盒盖上扎些小孔,作为蚕的“房子”。
(2)适宜的湿度: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一些水。
(3)适宜的温度: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25℃。
蚕卵的孵化过程:蚕卵的孵化所需的条件:(1)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3)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4)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探索三:小组讨论,制定计划观察蚕的一生。
科学词汇: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播放视频《孵化与蚁蚕》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
2.6怎样养蚕教学设计2.7蚕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 8蚕的一生年级及学期 四年级下学期相关领域生命科学领域教学目标(内容框架)科学知识:1.基于前期观察,能描述蚕从蚕卵孵化到蚕蛾死亡的生命过程。
2.认识动物都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科学探究:1.能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总结蚕的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阶段,了解变态发育现象。
科学态度:1.通过养蚕活动,体会到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自然事物以及各种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
《气候和气象灾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气候和气象灾害》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的:通过学习《气候和气象灾害》,使学生了解各种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特点、成因、预防和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学习内容:讲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主要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干旱、洪水、霜冻、高温等多种灾害形式。
学生需要了解每种灾害的影响范围、预警信号以及应对措施。
2. 知识点梳理:要求学生掌握每种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例如台风的风力等级和危害程度、暴雨的降水量和引发的洪涝现象等。
3. 案例分析: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气候和气象灾害案例分析,选择一起发生的灾害事件进行深度研究,探讨其成因、预警措施及灾后救援工作。
4. 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到附近气象台或环保局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气象预警系统的运行机制、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技术等相关知识。
5. 课外拓展:布置学生完成一次气象灾害的调研报告,通过实地调研或网络资料收集等方式,展示对某一灾害事件的全面了解和分析。
三、作业形式:1.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气候和气象灾害》知识点整理,撰写个人笔记,包括定义、特点、成因、应对措施等内容。
2. 小组合作: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案例研究,每个小组撰写一份关于某一气象灾害事件的分析报告,并进行小组展示。
3. 实地调研:学生到气象台进行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展示对气象预警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4. 课外拓展: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一份调研报告,可以结合实地调研、采访专家或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完成。
四、作业评价:1. 考核标准:依据学生个人作业、小组研究报告、实地调研报告和课外拓展报告的质量和内容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点掌握程度、分析能力、论证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在《气候和气象灾害》学习中的表现。
五、作业总结:通过本次《气候和气象灾害》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气象灾害的兴趣与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应对灾害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在未来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能够应对自如,做好自身防护和救援工作。
《气候和气象灾害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气候和气象灾害》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特点和影响,并能够掌握相应的预防和救援知识。
一、认知导入1. 请简单描述一下气候和气象灾害的概念。
2. 你所在地区常见的气候和气象灾害有哪些?你对这些灾害的了解有多少?二、知识拓展1. 什么是气候灾害?常见的气候灾害有哪些?2. 什么是气象灾害?能否举例说明一下气象灾害的类型?3.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影响有哪些方面?三、案例分析1. 请就目前全球变暖对气候和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2. 选择一个近期发生的气候或气象灾害事件,描述该事件的起因和造成的影响。
四、实用应用1. 你认为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气候和气象灾害?2. 如果你遇到了气候或气象灾害,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自己?五、课后反思1. 你对本节课学习有哪些收获?2. 你对气候和气象灾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并培养他们对于灾害防范和应对的意识。
希望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够获得收获,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
第二课时一、导入请同学们在课前阅读相关资料,思考以下问题:气候和气象灾害有哪些种类?这些灾害对人类和环境有何影响?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减少这些灾害的发生?二、知识概述1.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种类气候和气象灾害包括但不限于:台风、暴雨、干旱、暴雪、雷电、冰雹等。
这些灾害都会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和影响。
2.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影响气候和气象灾害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农作物受灾、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气候和气象灾害常常给当地居民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加剧了贫困问题。
3. 预防和减少灾害发生的措施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合理规划、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等措施来预防和减少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发生。
同时,加强灾害应对和救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气候和气象灾害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气候和气象灾害》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分类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掌握应对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导入引导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回想一下最近发生过的气候或气象灾害,讨论一下这些灾害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2. 激发兴趣:播放一段关于气候和气象灾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这一话题的兴趣和好奇。
二、观点诠释1.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气候和气象灾害是指由气候和气象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等。
2.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分类:根据引起灾害的气候和气象因素,可以将气候和气象灾害分为几种类型,如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引起的灾害等。
三、影响分析1. 对人类的影响:气候和气象灾害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威胁,如导致人员伤亡、房屋倾圮、农作物减产等。
2. 对环境的影响:气候和气象灾害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物绝迹、土壤侵蚀、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四、预防方法1.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民众防范气候和气象灾害。
2. 强化防护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抗震防洪工程、防台风设施等,减少气候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水平。
五、教室实践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各种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应对措施,并展示给全班同砚。
2. 观察实验:进行气象观测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气象监测的过程,增强他们对气象灾害的认识。
六、教室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分类,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掌握了应对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气象预警信息,做好防范工作,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科学四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一天的气温》教学设计(表格式)
第一单元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一天的气温
教学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一天中的气温,读懂天气预报,说出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变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情感目标】关注天气变化,保护自然;养成倾听他人的发言并分享自己的看法的习惯
教学点
1.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2.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气温变化折线图,并分析一天的气温变化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资料,总结波密县的月气温变化或者年气温变化,写在科学作业本上
3.想一想气温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二次备课
(手写红笔)
板
书
设
计
1.1一天的气温
1.气温:空气的温度,即空气的冷热程度。
2.气温计的构造
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
3.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3.想一想气温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教学反思
(手写红笔)
不得少于100字
提问:气象员是怎么知道气温的呢?我们能用什么来测量气温呢?
回答:气温计。
2.气温计的构造
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
3.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①看单位
②看量程,确定最小刻度值;注意零刻度线
③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玻璃管的上端,防止手的温度影响测量结果
④停留片刻,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才能读数
⑤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不能仰视或俯视;注意观察液柱在零刻度线上面还是下面
②百叶箱的构造和功能?
③百叶箱的是如何放置的?(放置在哪里?箱门朝哪里开?)
④如何计算日均温?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6课教案
1、一天的气温教学目标1.认识气温计,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2.能根据测量的一天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并分析和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3.对气温变化的研究有兴趣,初步认识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4.在描述气温变化规律的交流活动中,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学内容气温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气温以及气温的变化都有定的感受,一般会用“天气热”或“天气冷”等说法来表达和描述。
本课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气温是什么,在此基础上,了解测量气温的基本工具气温计的基本结构,学习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进而认识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本课的教学可以从联系生活、聚焦问题“气温是什么”开始。
从日常生活的常用语过渡到“气温”,是引导学生认识气温的第一步。
这一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他们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逐步聚焦到“气温”上来。
对于“气温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讨论,并不需要学生作出专业意义上的解释,只要求他们能从经验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理解就可以,比如:天气预报中预报的就有气温,等等。
在聚焦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测量气温”,从而过渡到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上。
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测量气温”,主要包括四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认识气温计。
引导学生了解气温计的基本结构,并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正确方法。
第二个环节是到室外测量气温。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在室外背阴和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测量的气温情况,进一步了解测量气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三个环节是测量一天的气温。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测量一天中的气温,并将测得的气温数据记录下来。
第四个环节是绘制气温数据折线统计图,分析气温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根据测量的一天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再根据图示情况,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本课的拓展与应用是了解气象观测站里测量气温的主要设备—百叶箱,了解百叶箱中的仪器构成等,同时了解气象观测中描述的几种类型的气温。
《气候和气象灾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气候和气象灾害》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环境认识和自我珍爱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 知识梳理: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 案例分析:选取几起近些年来发生的气候和气象灾害事件,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成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气象局或气象站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气象观测和预警体系,以及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4. 模拟演练:设计气象灾害的模拟演练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体验应对气象灾害的紧急情况,培养他们的应急能力。
5. 教室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如何减少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发生、提高应对能力等问题展开讨论,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三、设计流程1. 第一周:知识梳理,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基本观点和分类。
2. 第二周:案例分析,学生选取一起气候和气象灾害事件,进行成因分析和影响评估。
3. 第三周: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气象局或气象站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
4. 第四周:模拟演练,设计气象灾害的模拟演练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并总结经验。
5. 第五周:教室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如何应对气候和气象灾害展开深入探讨。
四、评判方式1. 完成作业:学生需按时完成知识梳理、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等作业,书面报告形式提交。
2. 参与讨论:学生需积极参与教室讨论,提出观点和建议,展示对气候和气象灾害问题的思考。
3. 考核测试:设计一次考核测试,考察学生对气候和气象灾害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
五、设计意义通过本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环境认识和自我珍爱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做好准备。
同时,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认识和协作能力。
《气候和气象灾害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气候和气象灾害》导学案一、导入引言气候和气象灾害是指由气候条件或气象现象引发的各种灾害事件,如台风、暴雨、干旱、洪水等。
这些灾害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灾害的成因、预防和减灾措施。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气候和气象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3. 掌握气候和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
三、进修内容1.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和分类气候和气象灾害是指由气候条件或气象现象引发的各种灾害事件,主要包括台风、暴雨、干旱、洪水、冰雹等。
根据灾害的性质和影响范围,可以将气候和气象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
2.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成因和特点气候和气象灾害的成因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和气象现象,如气温、湿度、气压、风力等因素的变化。
这些因素的异常变化会导致灾害事件的发生,如台风、暴雨、干旱等。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
3.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预防和减灾是避免和减少气候和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的重要手段。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建设防灾设施、科学规划城市建设等;减灾措施包括开展应援救援、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大众防灾认识等。
四、进修方法1. 听课进修:认真听讲,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和特点。
2. 独立阅读: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气候和气象灾害的了解。
3. 讨论交流:和同砚讨论气候和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五、教室活动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气候和气象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并就如何预防和减灾展开讨论。
2. 视频观看:观看相关气候和气象灾害的视频资料,加深对灾害事件的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历史上重大的气候和气象灾害事件,总结其中的教训和启迪。
六、课后作业1. 思考气候和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写一篇感想文章。
2. 查找一起气候和气象灾害事件的案例,分析其成因和教训。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单元)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单元)在测量气温时要保持气温计的水平,避免受到阳光直射或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
3)测量完毕后,学生回到教室,记录所测量的气温数据。
4)学生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并分析和描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
三)课堂交流和总结1.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气温折线统计图,并描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
2.学生交流彼此的发现和思考,共同总结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初步认识气候与气温的关系。
七、作业1.回家后,观察当地的天气情况,使用气温计测量当天的气温,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2.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绘制当天的气温折线统计图,并描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
3.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同一天不同地方的气温可能会不同?气温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气温的变化与气候有什么关系?二、教学内容:1.测量风向和风力的方法2.制作简易风向标3.利用风向和风力描述天气三、教学过程:1.引入谈话:大家好!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风向和风力。
你们知道怎样确定风向和风力吗?风向和风力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2.讲授1)测量风向和风力的方法谈话:测量风向和风力是通过风向标和风力计来实现的。
风向标是用来确定风向的工具,而风力计是用来测量风力的工具。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风向标和使用风力计来确定风向和风力。
谈话:在使用风向标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风向标应该放置在开阔的地方,避免受到障碍物的影响。
2)风向标应该垂直于地面,以便更准确地测量风向。
3)风向标上的箭头应该指向风的来源方向。
谈话:在使用风力计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风力计应该放置在开阔的地方,避免受到障碍物的影响。
2)风力计应该垂直于地面,以便更准确地测量风力。
3)读取风力计上的刻度,并根据刻度表来确定风力的大小。
2)制作简易风向标谈话: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向标。
制作方法如下:1)准备一张纸板和一根长木棍。
《气候和气象灾害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气候和气象灾害》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观点和分类。
2. 掌握气候和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 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导学重点:1.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2. 气候和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导学难点:1.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区别和联系。
2. 不同类型的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应对方法。
导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请同砚们观看一段关于气候和气象灾害的视频,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随后,让同砚们谈谈自己对气候和气象灾害的认识和感受。
二、观点诠释(10分钟)1. 请同砚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观点和分类。
2. 诠释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以及常见的气候和气象灾害类型,如台风、龙卷风、暴雨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请同砚们分组讨论一起钻研一个实际发生过的气候或气象灾害案例,分析其影响和原因。
2.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介绍钻研结果,并与其他组分享。
四、成因探究(15分钟)1. 请同砚们思考不同类型的气候和气象灾害的成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灾害?2. 引导同砚们探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影响。
五、预防措施(15分钟)1. 请同砚们总结常见的气候和气象灾害的预防措施,如防御措施、预警系统等。
2. 讨论如何提高大众对气候和气象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六、知识回顾(5分钟)1. 请同砚们回顾本节课进修的重点内容,对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分类、影响、成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
2. 鼓励同砚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加深对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理解。
七、教室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气候和气象灾害的重要性和应对措施。
2. 鼓励同砚们关注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提高环保认识和自我珍爱认识。
八、作业安置(5分钟)1. 安置作业:要求同砚们选择一个气候或气象灾害案例,进行深入钻研并撰写分析报告。
《气候和气象灾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气候和气象灾害》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气候和气象灾害是地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环境认识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定1.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观点及分类;2.掌握气候和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影响;3.进修气候和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4.培养学生的环境珍爱认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1.气候和气象灾害的观点及分类- 介绍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和范围;- 分类介绍各种气候和气象灾害,如台风、龙卷风、暴雨等。
2.气候和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探讨气候和气象灾害的成因,如气候变化、地球温室效应等;- 分析气候和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3.气候和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进修气候和气象灾害的预警机制和预防措施;- 探讨应对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紧急措施和救援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室讲授: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应对策略;3.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到气象局或灾害预警中心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五、作业要求1.阅读相关资料,撰写一份关于气候和气象灾害的钻研报告,包括观点、分类、成因、影响、预防和应对措施等内容;2.参与小组讨论,提出针对特定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应对方案,并进行汇报;3.参与实地考察并撰写实地考察报告,总结所学知识。
六、评判方式1.钻研报告:内容完备、结构清晰、观点明确;2.小组讨论:提出的应对方案合理、创新性强;3.实地考察报告:考察内容详实、总结深入。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环境珍爱认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气候和气象灾害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气候和气象灾害》导学案一、导入气候和气象灾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轻忽的重要因素。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台风、暴雨、干旱等气候和气象灾害的消息。
那么,你知道这些灾害是如何形成的吗?又该如何应对这些灾害呢?本节课将指挥大家一起探讨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原因和防范方法。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及种类;2. 掌握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3. 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4. 掌握气候和气象灾害的防范方法。
三、进修重点1.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及种类;2.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3. 气候和气象灾害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4.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防范方法。
四、进修内容1.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及种类气候和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气候变化或气象现象异常引发的灾害。
常见的气候和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干旱、洪涝、雷电等。
2.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等,而人为因素如环境污染、过度开发等也会加剧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发生。
3. 气候和气象灾害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气候和气象灾害会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台风、暴雨等灾害可能导致房屋倾圮、农作物损失等,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困扰;同时,洪涝、干旱等灾害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
4. 气候和气象灾害的防范方法为了减少气候和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防范。
比如,加强气象监测预警,提前疏散人群,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等,都可以有效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五、进修方法1. 听课:认真听讲,理解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定义及种类;2. 讨论:与同砚讨论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影响;3. 实践:通过实地考察气候和气象灾害的防范措施,加深理解。
六、课后作业1. 思考:你认为如何减少气候和气象灾害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2. 钻研: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常见的气候和气象灾害,如何应对?3. 行动:参与环保活动,为减少气候和气象灾害做出自己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气候和气象灾害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 四年级 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知道天气经常变化,而气候具有一定的规律。
2.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在不同季节里的天气特点,在与其他地方的天气规律的对比的基础上,理解气候的含义。
【科学探究】
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了解常见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相应的防御措施。
【科学态度】
保持对天气和气候研究的兴趣,养成坚持长期观察的习惯,理解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总结哈尔滨的天气特点: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
2.通过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了解昆明的四季天气特点及变化规律
学生通过昆明近三年月气温折线统计图、降水量折线统计图分析昆明的四季特点,并发现有一定的规律。
总结昆明的天气特点:四季如春,雨量充沛
(三)认识气候与天气概念的不同之处
讲解:我们将经过多年观察得到的一定地区内的平均气象情况叫做“气候”。天气每天都在变化,气候却具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生产生活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造成气象灾害。
二、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知道天气经常变化,而气候具有一定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
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在不同季节里的天气特点,在与其他地方的天气规律的对比的基础上,理解气候的含义。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图分析北京春季的天气特点。
2.通过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了解北京的四季变化规律
提问:能尝试着说一说北京其他季节的天气特点吗?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夏季、秋季、冬季的天气特点。
谈话:同学们非常善于总结。不过,北京的四季是不是像同学们说的这样呢?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很多观测天气的方法,能不能通过一些证据来说明一下呢?
3分钟
四、单元回顾
谈话:《天气与气候》单元到现在已经学完了,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段时间的所学。
1.二年级学习的天气现象。
2.本单元所学天气测量的方法。
3.天气的特征是经常变化。
4.多年的平均气象情况叫做气候。
5.气候的特征是有一定规律。
6.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总结:希望大家一起和我完成的这幅以“天气和气候”为主题的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你们梳理本单元的所学。
视频介绍气象灾害:沙尘暴、寒潮。
学生补充介绍气象灾害:霜冻。
(三)北京常见的部分气象灾害及相应的防御措施
提问:北京有哪些气象灾害呢?
学生介绍北京常见的气象灾害:暴雨、高温。
(四)课后拓展
谈话:谢谢同学们的分享,我们通过视频和同学们的分享,了解了一些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措施。同学们如果感兴趣,课下可以继续搜集资料,了解更多的气象灾害的知识,完成一份以“气象灾害及其防御”为主题的科普小报。
(一)了解北京的四季天气特点及变化规律
1.通过观察,了解春季的天气特点
谈话:冬天过去,春天来了。生活在北京的同学们,通过观测这段时间的天气,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感受。
谈话:同学们很善于观察天气,那每年春天的天气变化都是这样的吗?有没有相似的现象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分析一下。
学生通过北京近三年月气温折线统计图、降水量折线统计图分析北京的四季特点,并发现有一定的规律。
总结: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二)了解全国其他地区四季天气特点及变化规律
1.通过月气温统计图了解哈尔滨的四季天气特点及变化规律
提问:哈尔滨的天气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通过哈尔滨近三年月气温折线统计图分析哈尔滨的四季特点,并发现有一定的规律。
7分钟
三、科学实践活动:了解气象灾害
(一)了解什么是气象灾害
谈话:即使是有规律的气候,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极端天气,比如暴雨、沙尘暴,这样的极端天气会对人类造成伤害,我们将这样的天气现象叫做“气象灾害”。
(二)我国常见的部分气象灾害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气象灾害呢?能说一说吗?
学生介绍气象灾害:台风、雷电。
1分钟
一、回顾导入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在这个单元前面几节课研究过哪些问题吗?
学生回顾前课:测量气温的方法,一天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观测风向和风力,观测云和测量降水量的方法。
谈话:通过同学们的回顾,老师看到大家已经能利用气温、风向、风力、云量、降水量等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了,真棒!
9分钟
二、科学实践活动:了解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