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程序设计实例教学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在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AI热度非凡和互联网+形势下,学习给电脑编写程序的技术,是多数人需要和渴望掌握的技术。
本课程将用最简明的语言、最典型的实例和通俗的讲解为你讲授程序设计的思想,以及利用C语言进行编写程序的方法,并将带领你逐步掌握通过编写程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初步方法。
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一门学习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课程以C语言为载体,讲授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为学习者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打下基础。
目的是帮助想要学习编程的朋友能够轻松、愉快的进入学习的状态,能够慢慢的喜欢上编程,逐步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进而能够通过编写程序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针对线上教学的特点,进行了课程体系的重构和内容的提炼,实现了知识碎片化与系统性的有机结合。
课程制作合理运用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采用大量示例并以屏幕操作形式描述设计思路、方法和过程,体现了启发性、动态化的多种展现形式。
对于重点内容展开介绍,普遍问题详细分析,便于学习者对内容的理解。
课程的测验、作业题目由浅入深,难易程度相当,既考虑到高校学分课程的学习,也兼顾到社会学习者的需求,还适合高校教师辅助课堂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学习给电脑编程的技术,是一项枯燥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初学者可能会感到吃力,也许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我们想跟大家说的是,如果你选择了这门课程学习,希望你能坚持下来,不仅要学习语言的语法,理解一些概念,更重要的是掌握求解问题的算法思想,要多编程上机实践,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计算思维和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授课目标学习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了解科学计算的一般思路,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掌握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
培养学生具有一般算法的描述能力和对程序结构的认识。
训练学生对计算机语言规则的熟悉和了解,掌握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与编程技巧,掌握基本算法的程序实现,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电子教案 第3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顺序结构
编程实现 代码编写 窗体单击事件过程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Form1_Click() Dim strName As String * 40 strName= InputBox("请输入你的姓名" + vbCrLf + "然后单击确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顺序结构
t = t - h * 3600 m = t \ 60 s = t - m * 60 Text2.Text = h Text3.Text = m Text4.Text = s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End End Sub
代码编写 编写的窗体单击事件过程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a As Single, b As Single, c As Single
a=6
b=9
c = Sqr(a * a + b * b)
Print "c=" & c
End Sub
运行程序后单击窗体,输出结果如下:c=10.81665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顺序结构
(2)利用赋值语句,可以改变变量的值。因此,同一变量在不同时 刻可以取不同的值。
(3)赋值语句跟数学中等式具有不同的含义。例如,赋值语句x=x+1 表示把变量x的当前值加上1后再将结果赋给变量x。
“先读后写”:读出x的内容→x加1→写回x(覆盖原有内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顺序结构
学习支持
程序设计案例
程序设计案例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年级:高中一年级所用教材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教学章节:第三章信息的加工 3.4.3程序设计案例教学内容:3.4.3程序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亲身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算法”的涵义及“算法的表示”方法;2.通过vb进行程序设计,了解用高级语言编程工具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感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编程解决现实问题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vb程序实现算法。
教学难点:对算法设计的理解,程序代码的认识。
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是程序设计实例。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对算法的具体表现,也是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中的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
但作为必修的《信息技术基础》在教学中是没有必要在语法代码方面花太多时间的,因为学生在选修中可以继续深入学习编程。
这节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如何实现一个算法,即如何将算法真正转换为程序,通过三个简单的实例,以vb语言为设计语言,初步了解语法规则,了解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分支、循环)就可以了。
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算法思想,体会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情分析:因为部分学生将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那时可以继续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所以对vb语法规则的教学不是教学重点所在。
这节课只需要向学生介绍程序设计的简单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并能够判断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从而体会使用编程来解决问题的强大魅力。
教学方法设计:本节教学中用到的教学方法有教授式、启发式、探究式。
教学活动以本人的教学博客(http:/// buyanshibai)为依托让学生进行尝试性、探索性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逐步建立起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模式,从而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材中的三个程序设计实例是本节的难点,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参与学习,帮助学生完成程序设计。
Java程序设计语言教案实例
Java程序设计语言教案实例第一章:Java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Java语言的历史和发展理解Java语言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掌握Java程序的基本结构1.2 教学内容Java语言的起源和发展Java语言的特点:面向对象、跨平台、简单、安全等Java程序的基本结构:类、方法和主函数Java开发环境和运行机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Java语言的历史、特点和应用场景示例法:演示Java程序的基本结构实践法:学生动手编写简单的Java程序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Java语言的认知程度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Java程序结构的掌握情况第二章:Java基本语法2.1 课程目标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学会使用Java语言编写简单的控制结构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等控制结构: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常用Java库函数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示例法:演示如何使用Java语言编写控制结构实践法:学生动手编写含有控制结构的Java程序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Java基本语法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Java控制结构的掌握情况第三章:面向对象编程3.1 课程目标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Java语言实现面向对象编程3.2 教学内容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Java语言实现面向对象编程:定义类、创建对象、调用方法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示例法:演示如何使用Java语言实现面向对象编程实践法:学生动手编写面向对象的Java程序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面向对象编程概念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Java面向对象编程的掌握情况第四章:Java数组和字符串4.1 课程目标掌握Java语言中的数组和字符串处理4.2 教学内容数组:创建数组、遍历数组、数组的排序和查找等字符串:字符串的创建、字符串的长度、字符串的连接和切割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组和字符串的基本概念和用法示例法:演示如何使用数组和字符串处理数据实践法:学生动手编写使用数组和字符串的Java程序4.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组和字符串概念的掌握程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Java数组和字符串处理的熟练程度第五章:Java异常处理5.1 课程目标理解Java异常处理的基本机制学会使用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编写健壮的程序5.2 教学内容异常处理的基本概念:异常、异常类型、异常链Java异常处理机制:try-catch-finally语句、抛出自定义异常异常处理的最佳实践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异常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机制示例法:演示如何使用try-catch-finally语句处理异常实践法:学生动手编写包含异常处理的Java程序5.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异常处理概念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Java异常处理的掌握情况第六章:Java集合框架6.1 课程目标掌握Java集合框架的基本概念和常用集合类学会使用Java集合类进行数据存储和操作6.2 教学内容集合框架的基本概念:集合、列表、集、映射等Java集合类:ArrayList、LinkedList、HashSet、TreeSet、HashMap、TreeMap 等集合类的使用场景和性能特点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集合框架的基本概念和常用集合类示例法:演示如何使用Java集合类进行数据操作实践法:学生动手编写使用集合类的Java程序6.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集合框架概念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Java集合类使用的掌握情况第七章:Java输入输出流7.1 课程目标理解Java输入输出流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Java的输入输出流进行文件操作7.2 教学内容输入输出流的概念:输入流、输出流、文件流Java I/O类库:File类、InputStream类、OutputStream类、Reader类、Writer类文件的读取和写入:文件的打开、读取、关闭等操作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输入输出流的概念和类库示例法:演示如何使用Java I/O类库进行文件操作实践法:学生动手编写进行文件读写的Java程序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输入输出流概念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Java I/O类库使用的掌握情况第八章:Java多线程编程8.1 课程目标理解Java多线程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机制学会使用Java的线程类和并发工具进行多线程编程8.2 教学内容多线程编程的基本概念:线程、线程池、同步、并发Java线程类:Thread类、Runnable接口线程同步:synchronized关键字、volatile关键字并发工具: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线程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机制示例法:演示如何使用Java线程类和并发工具进行多线程编程实践法:学生动手编写多线程程序8.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多线程编程概念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Java线程同步和并发工具的掌握情况第九章:Java网络编程9.1 课程目标理解Java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机制学会使用Java的Socket类进行网络通信9.2 教学内容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IP地址、端口、套接字Java Socket类:Socket类、ServerSocket类、InetAddress类网络通信的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数据传输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机制示例法:演示如何使用Java Socket类进行网络通信实践法:学生动手编写网络通信程序9.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网络编程概念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Java Socket类网络通信的掌握情况第十章:Java项目实践10.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完成Java项目的能力学会使用版本控制系统进行项目管理和协作开发10.2 教学内容项目实践: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一个Java项目版本控制系统:Git的安装和使用、项目的分支管理、代码的合并和冲突解决10.3 教学方法指导法:对学生进行项目实践的指导和答疑协作法: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开发,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实践法:学生动手完成项目并进行版本控制10.4 教学评价项目评审:评估学生项目完成的质量和完整性团队评价:了解学生在项目中的合作和贡献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一、Java语言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解析:理解Java语言的特点是学习Java的基础,这对于学生后续掌握Java编程至关重要。
关于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案例
关于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案例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概念,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了解常见的数据类型和运算符。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具备调试程序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程序设计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1. 程序设计和计算机语言的基本概念2. 数据类型和运算符3. 控制结构:顺序、选择和循环4. 函数和模块化编程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控制结构、函数定义和调用、模块化编程。
2. 难点:如何理解抽象的数据类型,如何运用函数进行模块化编程。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或白板2. 投影仪及PPT3. 编程环境(例如:Python、Java等)4. 教学软件(例如:Code::Blocks、Visual Studio等)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基本认知。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3. 学生活动:设计简单的程序,进行调试,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有趣的程序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详细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数据类型、运算符和控制结构。
3. 巩固练习:学生在编程环境中实践所学内容,编写简单的程序。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学生的实践成果。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了解他们对程序设计的掌握情况。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出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指导他们如何改进。
八、作业布置1. 设计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基本的数据处理功能(例如:计算两数之和、计算数字的阶乘等)。
2.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准备下节课的讨论。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C语言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特点和基本语法。
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C语言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C语言的特点:简洁、高效、灵活、跨平台。
C语言的基本语法: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
C语言的应用领域: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游戏开发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特点。
通过实际案例和项目,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应用领域。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C语言的认知程度。
通过课后练习和项目,评估学生对C语言基本语法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
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运算符: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
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表达式:赋值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算术表达式等。
2.2 教学内容C语言的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
C语言的运算符: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
C语言的表达式:赋值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算术表达式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
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C语言数据类型的认知程度。
通过课后练习和项目,评估学生对C语言运算符和表达式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控制语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控制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3.2 教学内容C语言的控制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控制语句。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C语言控制语句的认知程度。
通过课后练习和项目,评估学生对C语言控制语句的掌握情况。
《程序设计》教学案例
《程序设计》教学案例标题:通过实际案例提升《程序设计》教学效果导语:程序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程序设计往往是一门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课程。
为了提升《程序设计》的教学效果,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程序设计知识。
一、案例选择:案例的选择对于案例教学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案例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具有实际应用性、具有挑战性和能够引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初级程序设计课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游戏案例,让学生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游戏的逻辑。
二、案例引入:在引入案例之前,可以先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引导学生思考“你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然后,将这个游戏作为案例,引出编写游戏程序的需求。
三、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环节,可以通过结合PPT演示或者白板示范等方式,对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
首先,可以介绍游戏的规则和玩法,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实现这个游戏所需的程序逻辑。
同时,还可以展示一些基本的程序代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编写程序的基本技巧。
四、案例实践:在案例实践环节,学生将根据案例要求,实际编写程序。
这个环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个人实践和团队合作。
首先,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独立完成程序编写,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然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和改进程序,实现更好的游戏效果。
五、案例总结:在案例总结环节,可以邀请学生进行经验分享和总结。
学生可以分享在编写程序过程中的困惑和解决方案,同时也可以分享他们的收获和建议。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程序设计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案例扩展:在案例扩展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应用。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游戏案例,并进行程序编写和优化。
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在程序设计领域的综合能力。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案
4.4 课后作业:
编写一个Java程序实现一个简单的集合操作,包括添加、删除和遍历
编写一个Java程序实现一个简单的字典(Map)应用,包括添加、删除和查找
第五章:Java输入输出流
5.1 课程目标:
掌握Java语言的输入输出流编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会使用Java语言中的常用输入输出流类
8.1 课程目标:
理解数据库编程的基本概念
掌握Java语言中的数据库编程技术
8.2 教学内容:
数据库编程的基本概念:数据库、表、SQL语言
Java中的数据库编程:JDBC API、数据库连接、SQL语句的执行
数据库操作: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数据插入
8.3 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数据库编程的概念和用法
掌握Java语言中的企业级应用开发技术
10.2 教学内容:
企业级应用开发的基本概念:Web应用、Web服务、企业服务
Java中的企业级应用开发:Servlet、JSP、Java EE、Web服务、消息服务
常用企业级开发框架:Spring、Hibernate、MyBatis
10.3 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企业级应用开发的概念和用法
通过编程实践来掌握Web应用和Web服务的实现
10.4 课后作业:
编写一个Java程序实现一个简单的Servlet应用
编写一个Java程序实现一个简单的Web服务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Java简介
补充说明:详细阐述Java语言的跨平台性、面向对象、简单易学等特点。解释Java程序是如何通过类和对象来组织代码,以及JVM如何加载和运行Java程序。
高二信息技术教案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
高二信息技术教案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高二信息技术教案——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引言: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程序设计和算法分析,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教案旨在介绍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的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巩固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分析能力。
第一章程序设计基础1.1 程序设计概述1.1.1 程序设计的定义1.1.2 程序设计的重要性1.2 程序设计语言1.2.1 C语言简介1.2.2 Python语言简介1.3 编程环境搭建1.3.1 C语言编程环境搭建1.3.2 Python编程环境搭建第二章算法分析2.1 算法的概念2.1.1 算法的定义2.1.2 算法的特性2.2 算法复杂性分析2.2.1 时间复杂度分析2.2.2 空间复杂度分析2.3 常用算法示例2.3.1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快速排序2.3.2 查找算法:顺序查找、二分查找第三章程序设计基本语法3.1 变量和数据类型3.1.1 变量的定义与使用3.1.2 常用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布尔型等3.2 运算符3.2.1 算术运算符3.2.2 关系运算符3.2.3 逻辑运算符3.3 控制语句3.3.1 条件语句:if-else语句、switch语句3.3.2 循环语句:for循环、while循环3.4 函数3.4.1 函数的定义与调用3.4.2 函数参数的传递3.4.3 递归函数的设计与使用第四章算法设计与分析4.1 算法设计方法4.1.1 递推法4.1.2 分治法4.1.3 贪心算法4.1.4 动态规划算法4.2 算法性能评估指标4.2.1 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4.2.2 平均情况时间复杂度4.2.3 最好情况时间复杂度4.2.4 空间复杂度4.3 算法示例分析4.3.1 背包问题4.3.2 最短路径问题结语:通过学习本教案的内容,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
关于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于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案例
一、课程名称
程序设计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2. 学会分析问题,并将其转化为程序。
3. 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
1. 教学内容: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变量、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等。
通过案例和实际项目,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实际应用。
2.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程序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
1.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实验指导书、网络资源等。
2. 教学环境:计算机实验室,安装有相应的编程软件和实验环境。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通过展示有趣的程序,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讲解基本概念和语法,通过案例演示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3. 实践练习:学生自己动手编写程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4. 讨论与总结: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六、评价与反馈
1.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练习、作品、课堂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2. 反馈方式: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学生的不足和优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实例教程(第三版)教案
C语言程序设计实例教程(第三版)教案C语言程序设计实例教程(第三版)教案本教案旨在向学生介绍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例应用,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C语言的核心概念和编程技巧。
本教案共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模块:基础知识介绍、变量与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控制语句、数组与字符串、函数与递归、指针与动态内存分配、文件操作以及综合实例。
一、基础知识介绍在本模块中,首先向学生介绍C语言的发展背景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了解C语言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接着,详细讲解C语言的编译过程和程序的执行流程,并介绍C语言的语法结构和程序书写规范。
通过一些简单的应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结构。
二、变量与数据类型本模块主要介绍C语言的变量和数据类型。
首先,通过具体的实例,向学生展示不同数据类型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然后,讲解变量的声明和初始化,以及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命周期。
最后,介绍C语言中的运算符和表达式,包括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
三、控制语句在这个模块中,主要讲解C语言中的控制语句,包括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理解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并教授常用的控制语句,如if语句、switch语句、for 循环、while循环等。
四、数组与字符串本模块旨在向学生介绍C语言中数组和字符串的使用。
首先,讲解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以及多维数组的特点。
然后,介绍字符串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如字符串的输入输出、字符串的比较和拼接等。
通过实例讲解和编程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数组和字符串的常用技巧。
五、函数与递归在这个模块中,重点介绍C语言中函数的定义和使用。
首先,讲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函数的定义方式,以及函数的参数传递和返回值。
然后,引导学生理解递归的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例演示,教授递归函数的编写和调用方法。
通过练习和实例应用,加深学生对函数和递归的理解和掌握。
六、指针与动态内存分配本模块主要介绍C语言中的指针和动态内存分配。
全国苏科版信息技术九年级全册第3章第1节3.《程序设计》教案设计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程序、算法、数据结构等,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调试程序等。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为后续的编程实践打下基础。
(2)基本程序设计语言和语法规则
5.教学软件和工具: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软件和工具。例如,使用在线编程平台(如LeetCode、Codeforces等)进行编程练习,提供在线编程环境,方便学生进行编程实践。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编程辅助工具,如代码高亮、自动补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编写代码。
6.教学案例和练习题目: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这些案例和练习题目应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编程问题,让学生通过编程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4.4.3循环嵌套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如“你在编程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提高团队凝聚力。
3.教师对学生的编程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
《4.4.3循环嵌套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4.4.3循环嵌套的应用》这一章节的内容,是程序设计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对于学生来说,这一章节的内容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魔法森林”的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进入程序设计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教师进行课堂互动,邀请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循环嵌套的理解。
3.教师进行循环嵌套的示范编程,展示循环嵌套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如数据分析、算法实现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份生物行为模板,如“兔子”、“狼”等,并设置森林的环境变量,如“食物数量”、“森林大小”等。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相关的编程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循环嵌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给出建设性的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案例中,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需要设计一个程序,模拟魔法森林中的生物行为。我提供了几个生物的模板,如“兔子”、“狼”等,并设置了森林的环境变量,如“食物数量”、“森林大小”等。学生需要通过循环嵌套的应用,实现生物的行为逻辑,如“寻找食物”、“躲避天敌”等。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324循环结构的程序实现优秀教学案例
3.详细讲解循环控制语句,如for循环、while循环等,以及它们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4.结合实例,讲解循环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循环结构的优势。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循环结构程序。”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324循环结构的程序实现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教材中324循环结构的程序实现章节。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循环结构的概念、循环控制语句以及循环的运用。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编程基础,如顺序结构、条件语句等。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循环结构解决问题,提高编程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学会合作与分享,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循环结构程序的编写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热情,树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鼓励学生在编程实践中不断尝试、突破自我。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3.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五个环节,系统地讲解循环结构程序实现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环节: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循环结构程序实现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取长补短,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3.4.3程序设计实例1(浙教版)
开始 输入 5 f←1 i←1 Y i ≤5? ? N 输出变量f的值 输出变量 的值
f ← f*i i ← i+1
结束
例3:用流程图表示:求从1到n这n个正整数的 用流程图表示:求从1 的值(A=1+2+3+4+...+n). 和A的值(A=1+2+3+4+...+n).
开始 输入 n的值 的值 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 首先输入变量n 首先输入变量n的 变量A 值,变量A和i被赋以初 然后判断i≤ i≤n 值0和1,然后判断i≤n 是否成立,如果成立, 是否成立,如果成立, 执行赋值语句A A+i 执行赋值语句A←A+i和 ←i+1, i ←i+1,并回到判断 否则结束循环, 处,否则结束循环,最 后输出A的值。 后输出A的值。 A← 0 i←1 Y A← A+i i ← i+1 i ≤n? ? N 输出变量A的值 输出变量 的值
结果:16 结果:
输出c 输出 结束
例3:求5的阶乘 如果变为求n的 : 的阶乘 如果变为求n 阶乘呢? (5!=1×2×3×4×5) ? × × × × 阶乘呢 )
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 首先输入5 首先输入5,变 被赋以初值1 量f和i被赋以初值1, 然后判断i≤ i≤5 然后判断i≤5是否成 如果成立, 立,如果成立,执行 赋值语句f←f*i f←f*i和 赋值语句f←f*i和i ←i+1, ←i+1,并回到判断 否则结束循环, 处,否则结束循环, 最后输出f的值。 最后输出f的值。
输入变量a、 和 的值 输入变量 、b和c的值
d ← b*b-4a*c N 无实根 d>0? Y 有实根
程序设计教案
程序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包括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调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3.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程序设计任务;4.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程序设计基础1.1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2 编程语言的分类和特点1.3 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1.4 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2. 编程语言入门2.1 C语言入门2.2 Python语言入门3. 程序设计实践3.1 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调试技巧3.2 程序设计实践项目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解+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PPT演示等方式,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操作: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设计实例,帮助学生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3.课堂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评估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考试: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通过布置编程作业,检测学生对编程语言的掌握情况。
3.实验报告:通过编写实验报告,检测学生对程序设计实践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等。
2.软件:Visual Studio、PyCharm等。
3.硬件:计算机、显示器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第1-2课程序设计基础理论讲解作业第3-4课C语言入门实践操作实验报告第5-6课Python语言入门实践操作实验报告第7-8课程序设计实践实践操作作业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第9-10课程序设计实践实践操作实验报告第11-12课程序设计实践实践操作作业第13-14课程序设计实践实践操作实验报告第15-16课复习与总结理论讲解考试七、教学反思本课程的教学反思如下:1.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但需要更加具体和可操作的指导,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信息技术基础3.4-3》优秀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十五)【课题】算法和编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以VBS为代表的分支结构和流程控制知识,了解并掌握几个常用的函数;培养用计算机编程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检测结果”,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更多知识,体验信息技术的强大魅力;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编程解决现实问题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程序VBS代码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算法设计的理解,程序代码的认识。
【设计思想】程序设计教学历来有两种主线,一是基于语法代码,二是基于问题解决。
但作为必修的《信息技术基础》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在语法代码方面花太多时间,因为学生在选修中可以继续深入学习编程。
我认为如果纯粹按照三种基本结构来直接分析程序设计实例,学生肯定会感到索然无味。
所以我还是像上一节课的设计一样从问题解决入手,通过把问题分析抽象成为具体步骤或方法,从而形成算法,然后根据算法设计进行编制程序,然后总结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与上一节课的区别在于:上节课的重点是算法,这节课的重点是程序;上节课的重点是分析问题,形成算法,这节课的重点是将算法转化为程序代码。
【教学流程】1.复习引入:(1)什么叫算法?(2)简述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2.继续分析问题——选择结构:该代码仅仅能判断某一个世纪年是否闰年,能不能写出能判断所有的年份是否闰年的代码?(1)分析过程:关键点:多判断几个条件①能被4整除,但是不能被100整除。
②既被100整除又被400整除;③两个条件只要符合一个就可以。
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鼓励学生使用流程图。
(2)流程图表示:教师使用流程图表述整个过程。
(3)课堂讨论:还有没有不同的算法?(提示:上述算法是属于判断“是闰年”的条件,那么判断“不是闰年”的条件呢?)(4)编写代码:教师写出代码并演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3程序设计实例教学设计
一、前期分析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课选自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四节第二课时。
本节课将深化上节课的知识,使学进一步生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大多数同学在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编程。
虽然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算法的概念,基本掌握了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表示算法的方法,但是他们对于算法的三种结构还不是很了解,对于程序语言更是一无所知。
(三)教学重难点设计
1、教学重点
(1)程序的三种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2、教学难点
(1)程序的循环结构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程序设计的概念
2、掌握程序的三种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3、能读懂简单的QBASIC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用算法解决日常应用中的某些问题带来的成就感。
2、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引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1分中)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设计解题的步骤,即描述算法。
而事实上,要求解一个问题,应该包括设计解题的算法和实现算法两个部分。
实现算法的方式
有很多种,同学们思考一下,要解一道算术题,如“1×2×3×4×5×6”,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实现?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并补充答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计算机来实现算法。
(二)讲授新课
1.程序设计的概念(3分钟)
教师活动:给出以下问题,请同学们自己看书P69页寻找答案:
○1什么是程序?
○2什么是程序设计?
○3常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有哪些?
学生活动:通过看书查找并回答。
(教师做适当补充)。
2、程序的三种结构(28分钟)
教师通过设问的方式演示如何进行以下三个问题的程序设计(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将算法转换成流程图→→编程(PPT展示已经编好的QBASIC程序,简单讲解)),从而给出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1)把华氏温度值转换成摄氏温度值(顺序结构)。
(2)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输出较高的那个同学的身高值(分支结构)。
(3)就n阶乘(n!=1×2×3×……×n)(循环结构)。
(三)课堂演练(20分钟)
教师给出以下问题,请同学们尝试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并指出该算法用到了哪些结构:
1、有两个瓶子,A瓶中盛放了醋,B瓶中存放酱油。
如何使两个瓶子中的液体互换,使得A瓶中放酱油而B瓶中放醋。
2、输入三个数,判断它们是否能成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若能则输出“能”,否则输出“不能”。
(四)课堂小结(3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1)程序和程序设计的概念。
(2)程序的三种结构。
四、板书设计
程序设计实例
(备注:时间允许的话可以画出三种结构的表示图,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都各有两种表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