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合集下载

浙江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浙江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浙江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浙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服务业在浙江的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然而,浙江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瓶颈,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推动其发展。

首先,浙江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是人才短缺。

由于新兴服务业的特殊性,对于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需求量较大,但供给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推动教育体制,加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

同时,可以鼓励各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项目,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其次,浙江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是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服务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更新技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研发和创新。

同时,可以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更多企业从事新兴服务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

第三,浙江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市场需求不足。

由于新兴服务业的特殊性,往往需要一定的市场规模才能获得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拓展市场。

首先,可以加大对新兴服务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新兴服务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其次,可以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同时,可以鼓励各类企业和机构进入新兴服务业,增加市场竞争,促进市场的发展。

最后,浙江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是融资难题。

由于新兴服务业的不确定性较大,很多传统的融资渠道对新兴服务业并不友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金融机构和新兴服务业的合作,开展创新融资产品的研发,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解决方案。

同时,可以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为新兴服务业提供风险投资支持。

总之,浙江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瓶颈,但通过采取合适的对策,可以推动其发展。

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拓展市场需求,解决融资难题等方面的问题,才能促进浙江新兴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应成为浙江实现现代化的引擎

生产性服务业应成为浙江实现现代化的引擎

年 期 劳 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于生产 性服 务业 的发达 ,使得 一些 较发达 的现 代化 国家称 雄世 界 市场 。以德 国为例 ,在德 国众 多知名 大企业 中 , 了西门子 、 除 大众 、 奔驰等知名制 造商外 , 还有安 联 、思爱 普等世 界顶 级服 务供应 商 。没有生 产性服务业 的支持 ,德 国制造业 的优势不 可能持续 。 当前 ,在进 行 罔别之 问综 合国力 的 比较 时 ,不仅要 看一 国或地 区发 达 的物质生 产 ,还 要看其 生产 性服 务业 的发展 程度 ,现代 化 国家之 间 的经 济差距 往往 与生 产性 服务 业的发 展水平 有关 。生产性 服 务业 的 迅速发展 已是 当今全 球经济发 展的主流趋 势 。 衡 量一 个 国家或 地 区 “ 服务 型经济 ”水 平 的高 低 ,一 般 是 从服 务 业 占 G P 比重 、生 产性 服 务业 D 占服务 业 比重和 服务业 吸 收就业 比重 三个方 面来衡
生产 性 服 务业 应 成 为 浙 江 实现 现 代 化 的 引擎
生产性 服 务业 应成 为
浙 江实 现现 代化 的引擎
口 沙虎 居
按照 我 国现代 化 建设 “ 步走 ”的 战略部 署 , 三 全 面建设 小 康社会 的 目标 任务 完成 之后 ,下一 步 目 标就 是基 本实现 现代 化 。从 浙江实 际看 ,2 1 年浙 0 i 江省 全 面小 康 社会 实 现程 度为 9 .%,已经 基 本完 69
量一 个 国家 或地 区综 合竞争 力 和现代 化 程度 的重 要
标志 。
业 的各 部 门 ,尤其 是生 产性 服务业 ,如 信息 、金融 和 贸易 等 ,得 到 长足 的发展 ,并成 为推 动世界 经济

关于加快浙江省温岭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快浙江省温岭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 , 全市服务业在调整结构 、 优化发展 中实现 了新的突破和跨 越, 呈现出总量扩大 、 质量提升 、 投入加 大 、 凸现 、 亮点 贡献增多和后劲勃 发的 良好态势 , 服务业在全市经济社会 中的地位 和作用 日益显现。 1 . 总量不断增加。 0 7 20 年温岭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 19 亿元。 5. 2 位居 全省第 6 。 位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 居台州市第 2 。 0 7 , 5 %, 2 位 20 年 全市服务业增 加值占 G P比重 达到 3 . %, 2 0 年提 高 0 3 D 8 4 比 06 7 . 个百 5 分点。 作为衡量一个地 区服务业发达程度的重要 辅助指标 , 服务密度( 即 服务业增加值总量除以土地 面积 ) 历年来一直位于全省前列。 0 7 2 0 年全 市服务密度达到 10 70万元 , 平方公里 , 是全省平均水平的 2倍 。 2 . 结构不断优化。 是生产性 服务业增速加快。 0 7 一 2 0 年全市生产性 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6 .亿元 , 9 8 同比增长 l . 比服务业整体增幅高 0 8 %, 7 . 2 个百分点 。 服务业增加值行业增速前 5位 的分别是金融业 、 批发零售业 、 交通运 输业 、 房地产业 、 租赁 和商务服务业 , 而其 中金融 、 发 、 批 交通运 输、 商务服务四个行业均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范畴。二是新 型经 营业 态快 速发展。 总代理 、 总经销 、 连锁经 营 、 特约经销等新型经营方式发展迅速 , 并由日 用消费品 向商务服务 、 餐饮 服务 、 家政服务 和汽 车服务等多行业 扩展 , 奥迪 、 丰田等汽车 4 店纷纷进驻 。 千镇超市 、 s “ 万村放 心店” 工程顺 利实施 , 大改善 了温岭市农村消费环境 。三是旅游业发展迅速 。近年 极 来, 温岭市严格按照旅游规划 , 加快推进 长屿硐 天、 山南嵩岩和东部滨 方 海三大景区建设 , 全市“ 石硐 、 山岳 、 滨海 ” 为主题的旅游格 局基本形成 。 先后获得了 “ 中国优 秀旅游城市” “ 、世界地 质公园“ “ 、 国家级 风景名胜

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思考

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思考

45 . 9 0年 的 57 . 各种 专业 培 训 ,为物 流业 发 展输送 人 达 到 16 80亿 元 , 是 1 9 信 息服 务产 业协 会 、E本 数 据处 理协 共 有从 业人 员 3 2 . l 129万人 ,占全 部 服
会等 行业组织都 有 明确 的 目标 和职责 ,
某 一职 能可 由一 家 企业 提供 ,并 以服
举办 交 流活 动 ,提供 信息 咨询 服务 和 才 。 E本 的信 息 处 理 振 兴 事 业 协 会 、 l
阶段。20 年 ,生 产性 服务业 增加 值 03
倍 。到 2 0 0 4年底 ,我 国生产性 服务业
务 业 从 业 人 员 的 2 .%。19 - 2 0 03 97 04
经济社会 和谐发 展和落实科 学发展 观有 着重要 的战略意 义。

,J I = .
j 务 发 肤的趋协殷 际 经验 J j i
目前 ,在 许多 国家 、特 别是 发达 国家 ,生产 性 服务业 增 加值 在服务 业增 加值 中 的 比重 已达 4 % 左 右 ,占 G P比重接 近 3 %,发 展速度非 常引人注 目。现代 生产 性 0 D 0 服务 业发 展的国际趋 势主要表 现在 :
极促 进信息服务业 发展 。 3 、以 完备的基础设 施作为重 要支
它们既 是政 府 联 系企业 的桥梁 ,又 积 年 ,生 产性 服 务业 对全 社会 固定 资 产 投 资增 长 的贡 献率 达 到 2 .%,成 为 36 拉动 投 资增 长 的重要 力量 。随 着交 通 运输 、仓 储 、邮 电通讯 业 、房地 产 业 和社 会 服务业 等 行业 的逐 步 放开 ,外 资在这些行 业 的投资力度 不断加大 。

金融危机背景下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金融危机背景下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第 三产 业 构成 由 2 o o 0年 的 1 . 5 .:6 03 33 . : 3 4发展 为 2 o o 7年 的 53 . :
5 :0 。至 20 44 . 7 0 7年 , 江第 三产 业 实 现 增 加 值 7 4 . 浙 6 59 7亿 元 . 比
上 年 增 长 2 .%, 1 2 占全 省 生 产 总值 的 4 .%。但 是 , 2 0 07 自 0 2年 以 来 , 江省 第 三 产业 在 生 产 总值 中 的 比重 一 直 在 4 %左 右 徘徊 . 浙 0 只相 当于 低收 入 国 家 的平 均 水 平 。
沿 海 发达 省 市 。 此 . 因 发展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既 有 助 于 浙江 调 整 产业
升 值 因素 , 日增 幅 实 际 增 长 仅 为 9 % ; 出 . 三是 工 业 平 稳 较 快 增 9 长面 临 考验 ,0 8年 浙 江 省 全部 工业 增 加 值 为 13 98亿 元 , 2o 05. 其 中规 模 以 上工 业 增 加 值 为 8 8 0 3亿 元 ,均 比上 年 增 长 1 . , 01 但 % 增 幅 比上年 分 别 回落 63和 78 百 分 点 , 体 发 展形 势 不 容 乐 . .个 整 观 , 别 是根 据 2 0 年 l 月 份 的数 据 , 江 省 规 模 以上 工 业 特 08 浙 企业 亏损 额 增 长 了 6 . 。 分 企 业 在 资 金 紧 张 、 本 上 升 、 09 部 % 成 市 场萎 缩 的 多 重 叠 加 压 力 下 , 现 了 停 工 、 业甚 至破 产等 情 况 , 出 歇
产 性服 务 业 现 状 , 阐述 现 实要 求 与宏 观 规 划 的 差距 , 针 对 具 体 情 况提 出策略 性 建 议 。 并

对于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对于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对于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关于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一、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现状分析1.1 经济发展背景在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是两个重要的经济支柱,具有紧密的关系和融合发展的潜力。

当前,浙江的制造业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比重,但随着服务业的不断提升,服务业对于支撑浙江经济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1.2 融合互动发展的优势和挑战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提高业务水平和竞争力,同时也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另一方面,制造企业也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广泛的市场,对于服务业的拓展和实现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然而,融合互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如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文化差异、信息传递问题等。

二、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的对策2.1 建立产融服务新模式通过建立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体的产融服务新模式,扩大企业资金来源,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提升企业的融资效率。

通过产融服务新模式的创新,有助于加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2.2 拓宽服务业平台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

鼓励服务业向制造业提供科技、金融、法律等生产性服务,让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可扩大企业B2B领域的拓展。

2.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激发企业发展积极性。

加强金融支持,推出金融产品,让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在金融的支持下落实落地。

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为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2.4 资源共享助力融合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资源的共享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

制造业企业可以借助服务业的优势,实现自身优势的转化与创新,而服务业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制造业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市场的开拓。

集群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制约与启示——对浙江省面向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调查与思考

集群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制约与启示——对浙江省面向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调查与思考

浙江作为我国东部发 达省份 , 在发展 产业集 群和生产 性服 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 面 , 都走在全 国前列 。20 0 8年 6月 2 2 4— 8 日, 我们对浙 江省及其杭州 、 台州市进行 了专 门调查 。本文 以此为基础 , 探讨发展 集群服务业 面临的问题 、 制约因 素, 并从 中得 出若干启示 。 ①
集 群 服 务 业 : 展 中 的 问题 、 约 与 启 示 发 制
对浙江省面向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调查与思考
姜 长云
[ 内容提要 ] 本文基 于对浙江 的调研 , 分析 了面 向产业集群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形式和发展现 状 , 探讨 了集群服 务
业发展面临的 4大主要 问题 , 分析 了集群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政 策制 约、 融资制约 、 准入制 约、 体制制 约、 发展 方式制约、 才制 人
发展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相对于服务业 , 生产性服务业 的发展更好更快 , 甚至成 为投 资热点。20 20 04~ 06年 , 全 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 值的增 长速 度 , 别 比服务业 增加 值 和 G P的增 长速 度快 3个百分点 和 5 5个 百分点 。 分 D . 20 0 6年 , 在全省 G P中 , D 服务业的 比重达到 4 .% ; 0 1 在全 省服务业增 加值 中, 生产 性服务业 占 4 . %。2 0 97 07年 , 杭州市 服务业 和生 产性服 务业增 加值 分别较 上年增 长 l . %和 1 . % , 市生 产性 服务业 占 G P的 比重 达 61 96 全 D 1. % ; 70 生产性服务业 占服务业增加值 的比重为 3 . % , 7 3 较上年提 高 1 3 百分点 。随着服务 业的发展 , .个 它对 地 方财政收入 的贡献也在不断增强 。台州市服务业提供的地税收入已经超过第一 、 第二产业之和 。 在浙江尤其是台州这样产业集群度高的地 区 , 集群服务业越 来越成 为生产性服务业 的发展重点 。从其 生产 性 服务业 的发展状况 , 可以大致窥见集群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 越是在区域范 围小 、 产业集群度高 的地区 , 情况越是 如此 。20 0 7年 , 台州市所辖 的温岭市 6 大产业集群实现的产值 , 占全市工业总产 值的 6 . %。20 20 88 05~ 0 7年 , 全 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由 4 . 亿元增 加到 6 . 元 , 97 9 8亿 按现价 计算 年均增 长 1 . % , 8 5 增速快 于服务业 年均增 速 07 .个百分点 ; 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 占全市 G P的比重 , 由 1. %提高 到 1 . %。相对而言 , D 已 63 70 生产性 服务 业乃至集群服务业 G P漏统的问题 , D 比农业和制造业 严重得 多。因此 , 集群服务业 的规模更大 、 长更快 。 增 随着其 总体规模的迅速扩张 , 集群服务业的重点行业 迅速凸显 , 其优势 日趋突 出。20 0 7年 , 杭州市 信息服务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案2篇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案2篇

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案 (2)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案 (2)精选2篇(一)尊敬的领导:我认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 完善政策支持: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进一步扶持和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例如,降低税收负担,提供专项资金,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财政支持等。

政府还可以建立专门的产业基金,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融资支持。

2. 建立创新平台:创新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政府可以建立创新平台,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创新支持和技术辅导。

这可以包括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创新项目孵化服务,鼓励企业与研究机构合作等。

3. 加强人才培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政府可以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投入,推动高等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结合企业需求设置相关专业,并积极开展培训和培养计划,提高人才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4. 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可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技术,推动国内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技术、经验和市场合作。

同时,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国内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5. 完善市场环境:政府应当提供公平和规范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健康发展。

这可以通过建立监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不正当竞争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消费者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认知和信任度,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

以上是我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关注和支持。

谢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案 (2)精选2篇(二)尊敬的领导: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取得了显著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还存在规模较小、质量较低、效率较低等问题。

为此,我谨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够加快发展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

对于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思考

对于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思考

对于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思考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1.1 内涵当今世界已进入到了一个服务经济时代,而信息技术革命更是加快了服务业的发展步伐,使其重要作用不断显现。

毋庸置疑,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已经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而生产性服务业却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部分,是发展的重点与突破口。

2011年,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特别指出要深化專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

要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

综合多种观点,概括来讲生产性服务业是直接或间接为现代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多种类型中间服务的行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各环节。

它是一种中间投入,即以知识和人力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是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生产性服务也可理解为服务生产的市场化或外部化,即企业内部的服务项目不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专业性的生产性服务行业。

这将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深化分工以提高生产效率与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

1.2 重要作用1.2.1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是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具有较高的创新性、渗透性与较强的产业关联性特点,它与其他产业的联系十分紧密。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提高产业结构中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它已经成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驱动力。

具体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经济助推器,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可以归纳为:由于其归属于第三产业,所以首先能直接增加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使其内部结构更加协调、有序,并不断优化;其次,要推进农业现代化,也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专业化的服务能够改善农业的生产要素条件,通过金融服务、信息咨询、市场研究、流通网络体系建设等渠道协调并解决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从而带动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

此外,还可以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

加快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加快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加快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思考引言浙江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具备了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潜力。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提供给生产经营单位的各种服务,它在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产业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加快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1. 建立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

这包括:•搭建技术、人才和资金支持平台,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企业和高端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建立金融支持体系,提供有针对性的融资支持,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

2. 强化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创新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需要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

具体措施包括:•政府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创新创业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激励政策;•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提供创业辅导、培训和资源对接等服务,帮助创业者解决实际问题;•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3. 加强服务质量和品牌建设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对于提升竞争力和吸引客户至关重要。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对服务品质和标准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统一标准;•注重品牌建设,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客户培训和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4.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可以有效提高服务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具体方法包括:•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鼓励企业进行业务拓展和国际合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品牌;•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和服务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通用范文(正式版)浙江服务业发展状况

通用范文(正式版)浙江服务业发展状况

浙江服务业发展状况前言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服务业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浙江经济的增长和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浙江省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其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浙江服务业的发展历程浙江省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浙江省逐渐从传统的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浙江省服务业已逐渐形成了以金融、旅游、商贸、房地产等为主要支柱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二、浙江服务业的现状1.金融服务业:浙江省金融服务业发展迅猛,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

杭州、宁波等城市成为了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基地,浙江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2.旅游服务业:浙江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西湖、千岛湖、普陀山等著名景点。

浙江省旅游服务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旅游产业已成为浙江省的重要支柱产业。

3.商贸服务业:浙江省商贸服务业发达,拥有众多的批发市场和商业街区。

杭州、宁波等城市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商业中心,为浙江省的商贸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4.房地产服务业:浙江省房地产服务业蓬勃发展,各类住宅、商业、写字楼等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不仅满足了浙江人民的居住需求,也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三、浙江服务业面临的问题1.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由于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部分服务业企业在培训、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2.人力资源短缺:随着服务业的不断扩大,浙江省服务业面临着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如何培养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成为了浙江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3.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虽然浙江省服务业发展迅猛,但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浙江省服务业仍然以传统的金融、旅游、商贸、房地产为主,需要进一步发展新兴服务业,提升整体产业水平。

四、浙江服务业的未来发展方向1.优化服务质量标准:浙江省可以加强对服务业企业的培训和管理,制定和实施更严格的服务质量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顾客满意度。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10.15•【字号】杭政函〔2024〕75号•【施行日期】2024.1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杭政函〔2024〕75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现将《杭州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2024年10月15日杭州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为全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先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力争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到2025年破万亿、占服务业比重达65%,到2027年突破1.2万亿、占服务业比重达三分之二以上,加快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现就促进我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举措。

一、聚焦科技服务,打造全球新兴产业科创中心(市科技局)(一)鼓励加大研发创新力度。

加快推动规上企业高新化、高新企业规上化,建设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企业研究院和创新联合体。

鼓励开展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攻关,对承担国家、省重点科研任务的企业,按国家、省实际到账补助资金的25%,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支持央企、行业领军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等设立研发总部,对新引进的年研发投入额达1000万元的研发总部,按不超过当年研发投入额的5%给予一次性最高500万元奖励。

(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二)强化技术转移转化服务。

加快建设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创新生态圈和成果转化基地。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25•【字号】浙政发[2008]55号•【施行日期】2008.09.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8〕55号)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阶段和居民收入水平决定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精神,围绕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现就进一步优化我省服务业发展环境,引导和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大力改善服务业创业环境1进一步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

凡是法律法规没有禁止进入的服务业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凡是向外资开放的服务领域,都向内资开放;凡是对本地区开放的服务领域,全部向外地企业开放。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一般性服务业企业降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除法律、行政法规和依法设立的行政许可另有规定的外,一律降低到3万元人民币;对创新性、示范性强的服务企业,在营业场所、投资人资格、业务范围等方面还应适当放宽条件。

除有特殊规定外,服务企业设立连锁经营门店可持总部的连锁经营相关文件和登记材料,直接到门店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育、建设等部门对本领域能够实行市场化经营的服务,也要研究提出放宽市场准入、清理进入壁垒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关于当前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两点思考

关于当前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两点思考

关 于 当 前 加 速 发 展 生产 性 服 务 业 的 两 点 思 考
郭 天 珞 ‘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 江苏 常州 230 ) 10 1
[ 摘
要] 当前加速发展服 务业尤其是 生产 性服 务业 , 具有特 殊而重要 的意义 。要促进 自 主创新 、 强制 做
造业 , 生产性服务 业发展 , 加速 实现产 业升级 , 实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 , 而实现人 自身发展 的转型升级。 切 进
第 3 卷 l 第 4期
湖北 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版)
Jun l f u e N r a U i rt P i spyadSca Sine ora o H bi om l nv sy( hl oh n oi cec ) ei o l
VD. 1 13 No 4.0 1 . 2 1
的作 用 , 并且影 响着 制造 业的竞 争 力。从产 出服务 化的 角度来看 , 值 链 中 的服 务 环 节 有 助于 满 足 客户 的需 价
求, 还提高 了制造 企业 的 经济 效 益 , 为制 造 企业 带来 丰 厚 的利润 , 是制造业企业竞 争优势 的重要来 源 。 尽管 数年以来政 府相 继 出 台多 种鼓 励 服务业 发 展
题的有效解决 提供了一把钥匙 。 当随着更加深人的专
[ 作者简介 】 郭天珞 , , 女 安徽黟县人 , 江苏技 术师 范学院人 文学 院讲师 。研究方 向为 : 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 社会 产业经济学。

7 ・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面, 加速启动 内需 市场 , 国 内企业 的市 场需 求来 刺激 用 生产性服务 的供给 。 在产业 结构 中 , 如果 说 第 一 产业 更 多地 满 足人 的

“十四五”浙江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十四五”浙江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2020年第02期·浙江经济/智库·报告以高端化、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品质化、精细化的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以大都市区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服务业发展格局,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竞争新优势“十四五”浙江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文/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服务业处、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联合课题组“十三五”以来,浙江服务业规模持续增长。

2016-2018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高出同期全省GDP增速1.2个百分点;2018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3071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3%,规模位列全国第四,服务业已持续成为促增长的主引擎、惠民生的主渠道、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的主阵地。

展望“十四五”,浙江将完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全面开启高水平现代化浙江建设新征程,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是浙江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释放改革红利、扩大对外开放、再塑发展优势的必由之路。

38“十四五”浙江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报告“十四五”服务业形势四大预判:新潜力、新需求、新活力、新业态趋势一:规模增长新潜力。

2018年浙江省人均GDP已达到1.49万美元,进入高收入经济体之列,当年服务业占比达53%,过去10年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

“十四五”时期,浙江经济发展将处于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的过渡阶段,参照国际发展经验,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呈现“两个70%”的规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70%左右,浙江服务业发展占比仍将稳步提升,无论是总量规模还是结构优化均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趋势二:供需两端新需求。

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离不开服务业的基础支撑。

“十四五”时期,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仍是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和互促互动,向服务型制造和柔性制造转型,这将为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大量需求。

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趋势和供求状况分析

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趋势和供求状况分析
据。
关 键 词 : 产 性服 务 业 ; 展 水 平 ; 构 特 征 ; 求状 况 ; 江 生 发 结 供 浙 中 图分 类号 : 0 2 9 F 6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9 0 2 0 ) 2 0 4 7 1 0 ~ 8 X( 0 9 0 —0 7 一O
别是 生产性 服务 业取代 制造业 成 为现代 经济 的主 导
产业 , 于 2 始 O世 纪 5 O年 代 _ 。 现 如今 , 产 性 服 务 2 ] 生
业 已成 为许多 西方 发达 国家 的 支柱 产 业 , 在 世 界 其 经济 发展和 国 际竞 争 中 的地 位 日益显著 。浙 江省 生 产性 服务业 的发 展正 处 于成长 阶段 : 2 0 从 0 4年 以后 的数 据来看 , 江生 产 性 服务 业 在 服 务业 中 占绝 对 浙 优势 , 其增 加值 超过 消费性 服务业 的增加 值 , 且生 产 性 服务业 增加 值 占全 部服 务业增 加值 的 比重呈持 续
收 稿 日期 : 0 8 2 2 2 0 —1 — 2
1 浙 江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的 发 展 水 平 和 趋 势 分 析
1 总量 不 断增长 , ) 比重 持续 上升 。
改革 开放 以来 , 浙江 的 GD P与服 务业 增 加 值①
( 江 万 里 学 院 商 学 院 , 江 宁 波 35 0 ) 浙 浙 1 10 摘 要: 发展 现代 生产 性 服 务 业 是 优 化 浙 江 产 业 结 构 、 进 先 进 制 造 业 基 地 建 设 的 战 略 途 径 。 本 文 利 用 促
1 9- 2 0 9 5 0 7年 浙 江 省 服 务 业 的 统 计数 据 , 增 加 值 和 从 业人 员 的 角 度 计 算 了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的 发 展 水 平 和 从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几点思考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几点思考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几点思考[摘要]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的转型升级有巨大推动力量。

本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发展策略。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发展策略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Greenfield首次提出了生产性服力业的概念。

主要指的是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

它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当前各国对生产性服务业划分的标准还不统一,但普遍认为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行业构成生产性服务业的主体。

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能够细化和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发达国家中,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已占有较大成份,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行业。

例如,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上在80%左右,甚至更高(世界平均水平为66%),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就占到40%,有的国家和地区还超过了50%。

服务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平均达到了70%-80%。

生产性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作用非常显著;在工业生产中,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低能源投入、低原材料消耗、高人力资本投入、高产出。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

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更进一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发挥好我国产业比较优势,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 展 现 状 一 发
大, 其他各类 综合性 、 专业 性集 聚区正在 加快形成 。 4投 资 增 长 快 于 二 产 和 服 务 业 平 均 水 平 。 生 产 性 服 务 . 业正在成 为投 资热点 ,投 资增长 速度 明显加快 。2 0 0 4年~ 20 0 6年 .浙 江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限额 以 上 投 资 增 长 2 .% , 65 比 服务业 平均水 平 高 1 4个 百 分 点 , 比二 产 高 l . 百 分 点 。 42个 但 必 须 看 到 ,0 6年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限 额 以上 固定 资 产 投 资 20
【 键词 】 关 生产 性 服 务 业
互动 发 展
产 业 结 构
【 中图分类号】 79 【 F1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6 2 2 (0 90 — 0 1 0 1 0 — 0 520 )4 04 — 3
【 作者 简 介 】 高健 , 江 万 里 学 院 商 学院 副 教 授 , 浙 主要 研 究 方 向 为 产 业 经 济 ( 江 宁 波 3 5 0) 浙 10 0。

杭 州 市 的 9 %以 上 。 宁 波 港 口物 流 业 发 展 较 快 ,0 7年 货 5 20 物 吞 吐 量 达 34亿 吨 , 装 箱 吞 吐 量 9 5万 标 箱 , 比 增 长 . 集 3 同 1_%和 3 - . 成 了北 仑 、 东 、 海 港 区 等 物 流 业 集 聚 l1 23 形 % 江 镇 区 块 。 台 州 构 建 先 进 制 造 业 服 务 集 聚 区 , 州 、 兴 科 技 城 温 嘉 建 设 初 具 规 模 .义 乌 国 际 小 商 品 采 购 中 心 影 响 力 不 断 扩
浙 江生产性服 务业 发展 的对策研 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3期总第213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区域经济】关于加快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思考郑雪春(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摘要]浙江省是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较早的地区,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行业垄断、企业融资困难、税收负担重、市场化程度不足和资源紧缺等问题,提出加快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完善市场发展环境和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发展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3-0091-02一、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行业垄断现象明显,缺乏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目前,浙江省主要生产性服务行业仍以国有资本为主,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金融业。

全省约有1/4的公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由政府部门设立,而其中大多数没有真正实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和独立核算,甚至不同程度地存在寻租现象。

而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一些新兴行业普遍存在多头管理、交叉管理和无人管理现象,这势必会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导致对行业发展难以进行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不利于形成统一、高效的生产性服务业监管体系,也导致政府对集群服务业的支持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甚至会给集群服务业的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新的障碍。

以杭州市为例,服务业引导资金超6亿,但均分散在各个部门中,从省到县,服务业归口管理不统一,上下不协调,政府综合性的服务业管理工作由多个部门监管。

(二)生产性服务企业融资困难,税收负担较重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企业大多注册资本规模小、固定资产投入少,通常以拥有知识产权、人力资本和开发工具(软件)等无形资产为主。

长期以来,此类企业办理银行贷款时难以提供固定资产抵押,知识产权等又无法进行质押,在现行金融体制下,容易出现融资难的问题。

另外,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某些行业和高端领域,如现代物流和商贸业等,或投资规模较大、建设和回收周期较长,单靠民间资本难以解决其融资困难;或资产流动性较强,难以在商业银行取得贷款抵押担保资格。

根据浙江省发改委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56.2%的科技服务机构和53.6%的专业网站面临资金不足的困扰。

近年来,中央政府和浙江省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推出了税收优惠政策,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但由于税费优惠政策创新滞后,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税收负担仍相对较重。

(三)生产性服务业供给水平偏低,市场化程度较低生产性服务业中不少行业要么衍生于政府职能,要么依附于政府机关而生存,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出现行政垄断、缺乏市场竞争、创新不足等问题。

有的生产性服务业或缺人才,或经营思想不端正,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无法令人满意。

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很低,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很难形成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主要表现在:一是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市场化;二是部分行业发展尚未产业化;三是企业服务外包程度不高。

(四)土地资源紧缺,人才储备不足都说浙江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土地资源非常匮乏。

近年来,浙江省房地产价格涨幅一直居于全国前列,使得标准化的服务经营场地短缺且价格普遍较高,加上生产性服务业用地大都属于商业用地,取得项目用地格外困难,因此土地因素大大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而现行的高等教育中,生产性服务类专业设置时间较晚,数量偏少,专业人才供给总体上难以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另外,现有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中,职业道德教育亟须加强,专业素质也有待提高。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领军型、管理型和复合型高级人才极为缺乏。

如在软件行业,一方面大批本科、硕士毕业生从事国外蓝领才从事的编程工作,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能进行系统设计、构架和测试的高端人才严重缺乏。

二、加快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推进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政策体系政府要调整服务业管制框架及对其政策,进一步放宽行业准入的限制,合理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产业要素投向现代服务部门,增加竞争主体供给,推进非基本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为主导向市场为主导转变。

建立健全行业法律法规体系、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从而提高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19郑雪春:关于加快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思考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服务效率。

(二)合理减轻税收负担,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由于调整服务业税收制度难度较大,且需要时间长,因此可通过一些具体举措来降低税收负担。

一是对生产性服务业各领域征税对象进行全面摸底,研究制定具体办法,消除对服务外包、科研服务、商务服务、物流和人力资源服务等中间环节的重复征税,实行差额征税,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二是把研发、设计、软件和创意等高技术服务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实计入管理费,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将这些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三是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各行业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服务于农业生产需要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提高开放程度,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省的对外开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生产性服务业由于起步较晚,开放程度有待于提高。

要促进企业全面了解和掌握服务业领域的国际惯例和规则,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经营方式,提升企业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吸引国内外知名生产性服务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来浙江省投资,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

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引进先进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经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全球产业战略转移的大趋势正从生产外包转向服务外包,服务外包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正成为浙江省生产性服务发展的新生力量,对于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因此,要鼓励企业实行主辅分离,将一些服务业支持活动(如人力资源、统计、研发、采购、仓储、运输和售后服务等)通过外包的形式完成,实行专业化经营。

实践证明,一些外包出去的业务如中介、会计、统计和人力资源等逐步形成了独立的产业,这些产业在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同时,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也得到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生产性服务外包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也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承接服务外包,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形成一批外包产业基地。

支持有实力的服务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

加强《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 )下浙港澳台生产性服务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在合作中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

(四)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浙江省是资源小省,同时又是制造业大省,尽管近年来在产业集群改造和产业转型发展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但相当一部分产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处于产业链末端,当前发挥服务业的集群式作用已势在必行。

因此,各级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重视服务业的集群式发展,解决其面临的问题和瓶颈制约。

要结合浙江省产业结构特点,将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市建设成面向全球的生产性服务集聚中心,培育一大批以生产性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专业供应商。

同时,着力打造中央商务区和现代物流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等形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积极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进驻各类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完善区内产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作用及支撑作用。

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内企业集聚程度较高,但地理分布并不均衡,要改善这一格局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培育物流龙头企业,提高物流产业集聚程度;2.引入竞争机制,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度;3.提高政府在服务业集聚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五)突出重点,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制造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看,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点应落实在以下六个行业中:1.现代物流业。

要着力构建以大型物流基地为核心、综合性物流配送区和专业性物流配送区为节点的物流网络体系。

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逐步建立与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杭州、宁波—舟山、温州和金华—义乌等现代物流枢纽,合理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和配送中心。

2.金融服务业。

浙江省金融业发展在全国比较领先,但在金融主体多元化、中小企业及农村融资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发展力度,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加强金融服务创新,稳步发展农村金融业。

3.商贸流通业。

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发展基础较好,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范畴的主要指批发业。

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交易业态,用无形市场的信息流,带动有形市场的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集聚,使专业市场逐步成为全国性资源甚至国际性资源配置中心。

4.商务服务业。

浙江省商务服务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专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必须分类指导加快发展。

加大商务服务开放力度,积极吸引国际知名的会计、法律、咨询和评估等中介企业入驻浙江省,扶持有实力、有品牌和有信誉的中介机构向综合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5.信息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网络传输服务、计算机与软件服务以及数字内容服务等,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浙江省要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6.科技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必须大力扶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1]高建.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 ].价格月刊,2009(4):41-43.[2]李肖钢,王盛,郑长娟.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征与区际差异分析[J ].企业经济,2009(7).(责任编辑:张彤彤)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