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普通干混砂浆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

mco= 项目
水泥
mso=


mgo= 石 掺合料 外加剂
稠度
粘聚性
(Kg) (Kg) (Kg) (Kg) (Kg) (Kg) (mm 或 s) 保水性
计算的配合比 每 m3 用料
W/C=
试 β s=
% 每_L 用料
若不满足要求 每 m3 用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调整 W 或β s
β s=
% 每_L 用料
拌 若不满足要求 每 m3 用料
调整 W 或β s
β s=
% 每_L 用料
确定基准配比
(试件 1)W/C_
β s=
%
每 m3 用料 每_L 用料
试配试件 2
W/C=
β s=
%
每 m3 用料 每_L 用料
制 若不满足要求 每 m3 用料 调整 W 或β s
作 β s=
% 每_L 用料
确定试件 2
每 m3 用料
强 W/C= β s=
% 每_L 用料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 表式:YS-6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设计强度等级
稠度
水泥品种标号
掺合料名称
①W/C 的确定 A=
B=
计 fcu .o>fcu .k + 1.645σ =
fco=
②砂率β s 的确定 βs=
W/C=
Afco
=

fcu . o A B fco
试验编号 外加剂名称
mwo= 步骤
日 代表值(MPa)


选取 C = W =
确定的混凝土设计配合比(Kg / m3):W/C =
β s=

干混砂浆检测原始记录

干混砂浆检测原始记录
砂浆
含水率
α(%)
砂浆
保水性
W(%)
平均值(%)
1
2
2h后稠度(mm)
试验次数
稠度(mm)
平均值(mm)
1
1
2
2
收 缩 率(%)
2h稠度损失率(%)
试验次数
试样基长(mm)
初始长度(mm)
第( )天长度
收缩率(%)
平均值(%)
含 气 量 ( % )
1
试验次数
含气量(%)
平均值(%)
2
1
3
2
密度(kg/m3)
2h后含气量(%)
试验次数
容量筒质量
m1(kg)
容量筒及试样质量
m2(kg)
容量筒容积
V(L)
砂浆密度
ρ(kg/m3)
平均值
ρ(kg/m3)
试验次数
含气量(%)
平均值(%)
1
1
2
2
含气量2h经时变化量(%)
备 注
普通干混砂浆检测原始记录
批准:校核:试验人:
样品编号
报告编号
检验依据
GB/T25181-2010
砂浆品种
强度等级
试验环境
℃%RH
生产日期
代表批量
检测日期
稠度(mm)
保水性(%)
试验次数
稠度(mm)
平均值(mm)
试验次数
底不透水片与干燥试模质量
m1(g)
15片滤
纸吸水
前质量
m2(g)
试模、底不透水片与砂浆总量m3(g)
15片滤
纸吸水
后பைடு நூலகம்量
m4(g)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原始记录表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原始记录表
拌合物实测表观密度(kg∕m3)
配合比校正系数
选定配合比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
口混凝土搅拌机口压力试验机口振动台□容积升□台秤□天平
仪器设备运行状况
□正常口试验前(中、后)有故障。故障情况见运行记录。故障设备:
备注
校核:试验:
配合比1
配合比2
配合比3
水胶比:一
水胶比:.
水胶比:一
理论用量(kg∕m3)
忒J
-称量.1(kg)
拌合物性能
的落度(mm)
粘聚性/保水性
表观密度(kg∕m3)
d抗压强度
试件尺寸
抗压荷载(kN)
抗压荷载(kN)
抗压荷载(kN)
配合比调整与确定
插值法获得的胶水比
调整后配合比
拌合物理论表观密度(kg∕m3)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原始记录表
第页共页
试配编号
试配时间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C_口抗折强度f匚
抗渗等级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
试验依据
试验温度(C)
试配原材料信息
材料名称
生产厂家/产地
规格、型号、等级检验编号源自水泥掺合料1()掺合料2()
细骨料
粗骨料
外加剂
拌合水
膨胀剂
其他材料
配合比试配
试拌配合比
水泥:掺合料1:掺合料2: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水:膨胀剂:其他

砂浆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1000份

砂浆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1000份

共 页 第 页 RJJL2010-006-1校核: 主检: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强度等级稠度(mm)检测编号检测依据 JGJ/T98-2010 JGJ/T70-2009 GB50203-2002 环境条件 温度: ℃设备名称 砂浆搅拌机 30吨万能试验机 砂浆稠度仪 砂浆分层度仪 台秤 设备编号 DC-035-01LX-002-03DC-031-01DC-032-01DC-038-01设备状态检测内容原 材 料 情 况材料名称生产厂牌、地址 品种、规格、等级样品状态水泥 砂水 饮 用 水掺合料 外加剂配合比 计算f m,0=kf 2试件规格(mm) 受压面积A(mm 2)70.7×70.7×70.75000调整后配合比材料名称 水泥 砂 水 掺和料 外加剂每m 3用量(kg )重量比记录说明共 页 第 页 RJJL2010-006-2材料名称水泥砂水掺合料外加剂理论配 合比1每m 3用量(kg )重量配合比试验配料(kg ) 理论配 合比2每m 3用量(kg )重量配合比试验配料(kg ) 理论配 合比3每m 3用量(kg )重量配合比试验配料(kg )检测项目理论配合比1理论配合比2理论配合比3砂浆稠度 (mm ) 单次平均值龄期7d破坏荷载F(kN) 抗压强度f(MPa)平均抗压强度f(MPa)龄期28d破坏荷载F(kN)抗压强度f(MPa)平均抗压强度f(MPa)记录说明35.1⨯=AFf校核: 主检: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

混凝土配合比验证原始记录

混凝土配合比验证原始记录

出厂编号 报告编号
生产单位 砂
细度模数
种类 报告编号
生产单位 石
公称粒径
种类 报告编号

种类
外加剂(一)
生产单位 型号
种类 报告编号
外加剂(二)
生产单位 型号
种类 报告编号
掺合料(一)
生产单位 型号
种类 报告编号
掺合料(二)
生产单位 型号
种类 报告编号
设备名称及编号
验证配合比
成型时间
材料名称
水泥
环境条 温度
温度

湿度

复核:
成型日 期
7d检测日期
荷载(kN)
强度(MPa)
28d检 平均值 测日期 (MPa)
试验:
平均值 (MPa)
****有限公司
XX.XX/XXXX
记录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状态
检测依据和方法
设计强度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验证试验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 环境条件 温度 ℃ 湿度 %
设计坍落度(mm级
试验日期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页码:第 页 共 页
养护方法
拌合方法
二、原材料
水泥
生产单位 品种等级

件 湿度

坍落度
和易性
(mm) 粘聚性 保水性
材料用量 (kg/m³)
配合比 (质量比)
容量筒 设备名称及编号
体积 容量筒质量
表观密 (L)
(g)
度试验



容量筒+混凝土质量(g)
外加剂 外加剂 掺合料 掺合料 (一) (二) (一) (二)
表观密度
平均值 (kg/m3)

a12普通干混砂浆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a12普通干混砂浆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标准值
载荷(KN)
强度(MPa)
标准值
1
2
3
第3页,共5页
记录说明
调整配合比一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v0]戾 \mni/
容哥筒和砂浆
次数 容量简质量(kg)门7容疑筒容积(L)
密度平均值
拌合物密
总质量(kg)
41M tZJ LU度(kg/m)
1
2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凝结时间
加水时间凝结时间加水时间
凝结时间
达到砂浆要求稠度的用水量,取kg/m;!
配合比
材料数量
水泥
掺合料

添加剂

kg/m'
kg/试配体积
试配体积
m3
试块尺寸(mm)
受压面积(mn?)
试配方法
龄期
养护条件
校核:主检:
干混砂浆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基 准 配 合 比
材料情况
水泥
掺合料
添加剂

kg/m3
kg/试配体 积
试配砂浆检测原始记录结果见附表(第3页)
均值
强度Q%)
(N)
强度
(MPa)
试块疗旦
7d抗压强度
28d抗压强度
编号'载荷(KN)
强度(MPR标准值载荷(KN)强度(MPR标准值
抗压强度
1
(Vlnn)
1
\.Vlpcl/
2
3
记录说明
调整配合比二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匍应(mm)
例Zx. J nun/
家吕筒和砂浆
次数容量简质量(kg)•,一 一

砂浆稠度等原始记录2

砂浆稠度等原始记录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MPa)
破坏荷载(N)
拉伸粘结强度
(MPa)
评定依据
检验:
初始长度(mm)
两个收缩头埋入
试件中长度之和(mm)
试件
初始长
度测定
后养护
时间
7d
实测长度(mm)
14d
实测长度(mm)
21d
实测长度(mm)
28d
实测长度(mm)
56d
实测长度(mm)
90d
实测长度(mm)
五.拉伸粘结强度
试件成型时间
年 月口
Rdr mm、
试件破型时间
年 月口
以1十八、J kmm√
平均值
(mm)
1
2
三.表观密度


容量筒质量(kg)
试样和筒的总质量(kg)
容量筒容积
(m3)
密度
(kg∕m3)
平均值
(kg∕m3)
1
2
四.收缩
试件成型时间年 月 日初始长度测定时间年 月 日
试件尺寸(mm)
1#
2#
3#
1#
干燥
收缩

(%)
2#
干燥
收缩

(%)
3#
干燥
收缩

(%)
平均
干燥
收缩

(%)
砂浆性能检验原始记录
第页共页
委托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状况
品种规格
试验环境
数 量
检验日期
检验项目

砂浆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砂浆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外加剂:
材料产地
品种、规格、等级
每m3用量(kg)
重量配合比
试验配料(kg)
调整后
配合比
每m3用量(kg)
重量配合比
拌和方式
砂浆稠度(mm)
砂浆分层度(mm)
试件
规格
(mm)
受压
面积
(mm2)
龄期
(d)
破坏荷载
(kN)
抗压强度
(MPa)
平均抗压
强度
(MPa)
检测
日期
龄期
(d)
破坏荷载(kN)
抗压强度
(MPa)
平均抗压强度
(MPa)
检测日期
70.7
×
70.7
×
70.7
5000
7
28
记录说明
校核:主检:成型日期:
砂浆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品种等级
检测编号
设计依据
JGJ98-2000
设计稠度
环境条件
℃,%设备名称Fra bibliotek砂浆搅拌机设备编号
设备状态
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
配合比计算
fm,o=f1+0.645δδ=
QC=1000(fm,o-β)/(α·fce)α=3.03,β=-15.09
砂浆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掺合料:

干混砂浆检测原始记录

干混砂浆检测原始记录
2h后含气量(%)
试验次数
容量筒质量
m1(kg)
容量筒及试样质量
m2(kg)
容量筒容积
V(L)
砂浆密度
ρ(kg/m3)
平均值
ρ(kg/m3)
试验次数
含气量(%)
平均值(%)
1
1
2
2
含气量2h经时变化量(%)
备 注
普通干混砂浆检测原始记录
批准:校核:试验人: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砂浆
含水率
α(%)
砂浆
保水性
W(%)
平均值(%)
1
2
2h后稠度(mm)
试验次数
稠度(mm)
平均值(mm)
1122源自收 缩 率(%)2h稠度损失率(%)
试验次数
试样基长(mm)
初始长度(mm)
第( )天长度
收缩率(%)
平均值(%)
含 气 量 ( % )
1
试验次数
含气量(%)
平均值(%)
2
1
3
2
密度(kg/m3)
样品编号
报告编号
检验依据
GB/T25181-2010
砂浆品种
强度等级
试验环境
℃%RH
生产日期
代表批量
检测日期
稠度(mm)
保水性(%)
试验次数
稠度(mm)
平均值(mm)
试验次数
底不透水片与干燥试模质量
m1(g)
15片滤
纸吸水
前质量
m2(g)
试模、底不透水片与砂浆总量m3(g)
15片滤
纸吸水
后质量
m4(g)

015--砂浆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

015--砂浆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

3
7
28
70.7×70.7×70.7
70.7×70.7×70.7
70.7×70.7×70.7
3
备注
检验人
复核人
检验日期



编号:XXCX/JSJL-015
电子天平 WT16000E、砂浆稠度仪 SC145、数显式万能材料试验机 WE-100B
试配强度: 砂表观密度: 材 料 外加剂: 情 况 掺合料:
筒+试样总质量(kg)
每立方砂浆配合比材料用量(kg) 序号 1 2 3 W/C 水泥 限公司
砂浆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 检验依据 所用仪器: JGJ/T 98—2010、JGJ/T 70—2009 ( Mpa) ( kg/m3) 试配温湿度: 砂含水率: ℃/ ( %) % 序号 1 2 3 砂浆性能试验记录 掺合料 序号 1 2 3 试验拌( L)砂浆所用量(kg) 序号 序号 水 水泥 砂 外加剂 掺合料 制件日期 试验日期 1 龄期(d) 尺寸(mm) 2 破坏荷载 (kN) 7 28 7 28 1 砂浆试件抗压强度试验记录 2 稠 度 (mm) 静 置 后 稠 度 (mm) 容量筒质量(kg) 拌和物试验记录 容量筒体积(L)

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

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
检测单位名称:
工程名称 样品信息 试验检测日期 检测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 名称及编号 砂浆种类 设计强度(MPa)
材料 水泥 细集料

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一)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条件 判定依据
第 页,共 页 记录编号:
生产厂家/产地
设计稠度(mm) 试配强度 (MPa) 品种等级
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 (kg/m3) (kg/m3)
m3,各种材料用量 表观密度kg/m3 稠度(mm) 保水率(%) 拌和方法
说明:1、 砂浆试配强度fm,0=kf2 2、实测表观密度值与理论表观密度值之差的的配合比进行表观密度值校正。
砂浆设计配合比 水泥:细集料:水=1: 附加声明:
检测:
记录:
空隙率 (%)

养护条件 设计保水率 最大粒(径%) (mm) —
细度模数 —
组别 A B C
材料
水泥 细集料

每m3砂浆各材料用量(kg) 水泥 细集料 水
按强度试验结果确定每m3材料用量 (kg)
试拌砂浆
组别
水泥 细集料 水
A
B
C
按实测表观密度值校正(各材料用量×校正系数)
校正后每m3材料用量(kg)
复核:
日期:
年月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表(模板)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表(模板)

【每m³中的胶凝材料用量Mbo(kg)】Mbo=Mwo/ W/C=
【 每m³中的外加剂用量Mao(kg)】Mao=Mbo×βa =
【每m³中的掺合料用量Mfo(kg)】Mfo=Mbo×βf=
【每m³中的水泥用量Mco(kg)】Mco= Mbo-Mfo=
【砂率βs(%)】βs=
【每m³中的细集料用量Mso(kg)】Mso=
外加剂 (kg)
水灰比
坍落度 表观密度 (mm) kg/m³
7d抗压强度
单块值(KN)
代表值(MPa)
基准配合比( L用量)
( L用量)
( L用量)
确定配合比
备注:
材料名称
水泥(kg)
砂(kg)
石(kg)
水(kg)
掺合料(kg) 外加剂(kg)
每m³用量 坍落度(mm)
表观密度 (kg/m3)
水灰比
【每m³中的粗集料用量Mgo(kg)】Mgo=
每立方米材料用量
水泥



调整后配合比(基 准配合比)每m3用

试配编号
水泥(kg)
砂(kg)
计算配合比的试拌与配合比调整
石(kg)
水(kg)
掺合料(kg) 外加剂(kg) 实测坍落度(mm)
水泥 (kg)
砂(kg) 石(kg) 水(kg)
掺合料 (kg)
送检日期
名称
外加剂 掺量(%)
配合比计算
【试配强度fcu.o(MPa)】fcu.o≥fcu.k+1.645σ=
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 fcu.o≥1.15fcu.k=
【水灰比W/C】ƒce=γc׃ce.g=
ƒb=γf×γs׃ce=

干混砂浆检测原始记录之欧阳歌谷创编

干混砂浆检测原始记录之欧阳歌谷创编
2
1
3
2
密度(kg/m3)
2h后含气量(%)
试验次数
容量筒质量
m1(kg)
容量筒及试样质量
m2(kg)
容量筒容积
V(L)
砂浆密度
ρ(kg/m3)
平均值
ρ(kg/m3)
试验次数
含气量(%)
平均值(%)
1
1
2
2
含气量2h经时变化量(%)
备注
普通干混砂浆检测原始记录
批准: 校核: 试验人:
样品编号
欧阳歌谷(2021.02.01)
报告编号
检验依据
GB/T25181-2010
砂浆品种
强度等级
试验环境
℃%RH
生产日期
代表批量
检测日期
稠度(mm)
保水性(%)
试验次数
稠度(mm)
平均值(mm)
试验次数
底不透水片与干燥试模质量
m1(g)
15片滤
纸吸水
前质量
m2(g)
试模、底不透水片与砂浆总量m3(g)
15片滤
纸吸水
后质量
m4(g)
砂浆
含水率
α(%)
砂浆
保水性
W(%)
平均值(%)
1
2
2hபைடு நூலகம்稠度(mm)
试验次数
稠度(mm)
平均值(mm)
1
1
2
2
收缩率(%)
2h稠度损失率(%)
试验次数
试样基长(mm)
初始长度(mm)
第()天长度
收缩率(%)
平均值(%)
含气量( % )
1
试验次数
含气量(%)
平均值(%)

砂浆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

砂浆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单位
试验编号
工程名称
成型日期
年月日
使用部位
试验日期
年月日
设计强度等级
龄期
d
配合比(重量比)
水泥品种、强度等级
水泥用量
砂子种类、规格
稠度mm
掺合物
养护条件
外加剂品种用量
主要仪器设备
执行标准
试验结果
试件
编号
破坏荷载(kN)
试件长度(mm)
试件宽度(mm)
抗压强度(MPa)
强度代表值(MPa)
1
2
3
4
批准人:
审核人:
试验单位:
年 天 气 及 砂 石 含 水 率 记 录
日期时间
天 气
湿砂g
干砂g
含水率%
规格( )
含水率%
规格( )
含水率%
记录人
备 注
湿石g
干石g
湿石g
干石g
年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记录
日 期
上 午
下 午
记录人
备 注
温 度
湿 度
温 度
湿 度

%

%

%

%

%
冻后质量g
质量损失比%
试验人:审核人:
混 凝 土 抗 冻 融 试 验 原 始 记 录
试验编号
试验日期
年月日
冻融试验记录
次数


次数


次数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干混砂浆检测原始记录

干混砂浆检测原始记录
凝结时间
(h)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加水时间
0.5 MPa时间
凝结时间
加水时间
0.5 MPa时间
凝结时间
保水性
(%)
次数
试模质量m1(g)
滤纸质量
m2(g)
试模和砂浆
总质量m3(g)
滤纸吸水后质量m4(g)
砂浆含水率α(%)
保水性
W(%)
平均值
1
2
14d拉伸粘结强度
/MPa
试块编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干混砂浆检测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鲁JC/JL-01.0406
样品名称
品种等级
检测编号
样品状态
检测日期
检测依据
环境条件
仪器名称
砂浆搅拌机
微机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
电子天平
砂浆稠度仪
仪器编号
2051
2025
2042
2050
仪器状态
稠度(mm)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2h稠度(mm)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2h稠度损失率(%)
10
平均值
载荷/N
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试Leabharlann 编号序号7d抗压强度
28d抗压强度
载荷/kN
强度/MPa
平均值
载荷/kN
强度/MPa
平均值
1
2
3
记录说明
1、含水率根据加水量计算所得
校核:主检:

预拌干混砂浆产品检验原始记录

预拌干混砂浆产品检验原始记录

试块编号
粘结强度
(抹灰砂 试验日期
浆)
龄期
测试值(N) 粘结强度(0.01Mpa)
收缩 率值 (%)
试 验:
复 核:
抗冻强度损失率(%)
冻前强度 冻后强度 (kg) (kg)
损失率
均值
干混砂浆检验原始记录
生产 产品 日期 种类
产品 配合比 取样位 加水 批号 编号 置点 时间
砂浆
试验 试验 加水 日期 用料 量(g)
量(g)
稠度(1mm)
测试值 平均值
2h后稠度损失率(%)
砂浆重
吸出 水重
测试值 损失率
均值
m3-m1 (0.01g)
m4-m2 (0.01g)
砂浆 含水率
保水率w(0.1%)
ɑ(0.1%) 测试值 平均值
容重(kg/m3)
抗冻质量损失率(%)
测试值
平均值
冻前质量 (kg)
冻后质量 (kg)
损失率
均值
试验序号 1
2
3
4 567
8
9
凝结时间
1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 12
13
14
14
15 凝结时间
试验时间
L0~Lt
贯入阻力(N)
试块 编号
试验 日期
龄期
测试值(kN)
抗压 强度
抗压强度 (0.1Mpa)

砂浆配合比试配验证原始记录

砂浆配合比试配验证原始记录

砂浆配合比试配验证原始记录实验目的:验证砂浆的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验砂浆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实验仪器和材料:1.混凝土试验台2.细骨料、粗骨料3.水泥4.砂浆试验块模具5.砂浆试验块抗压测试机实验步骤:1.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确定砂浆的配合比。

假设配合比为1:3:0.4(水泥:砂:水)。

2.配制原材料按照设计配合比计算所需材料的比例并称量。

以水泥为例,根据配合比,计算出所需水泥的质量。

在配料车间称量并储存所需水泥。

3.混合材料将所需的砂子、水泥和水按照配合比放入混合槽中,使用搅拌器搅拌混合,直至材料均匀。

4.搅拌砂浆将混合好的砂浆倒入试验块模具中,用棒搅拌砂浆,使其排除气泡,并保证砂浆均匀填充模具。

5.敲击释放气泡在砂浆模具上轻轻敲击,以释放砂浆中的气泡,并确保砂浆填充密实。

6.养护将填充好砂浆的试验块模具放入养护室进行养护,确保砂浆的养护时间符合规定。

7.抗压测试在砂浆试验块养护期满后,将试验块取出,并进行抗压测试。

将试验块放入抗压测试机中,逐渐增加载荷,直至试验块发生破坏。

记录试验块的破坏载荷。

8.结果分析根据抗压测试结果,计算砂浆的抗压强度,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根据实验结果,评估砂浆的质量和工作性能。

实验注意事项:1.材料称量准确,避免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2.搅拌时间和强度要均匀,以确保砂浆的质量。

3.试验块模具应清洁干燥,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4.养护条件符合规定,保证砂浆的充分保养。

5.在进行抗压测试时,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计算出砂浆的抗压强度为XMPa(兆帕)。

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发现砂浆的抗压强度(或工作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结论:根据配合比试配验证的原始记录和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砂浆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强度和工作性能的结论。

附加说明:本次试验只是简单验证,对于实际施工中的砂浆配合比验证,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以及具体施工方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模质量m1(g)
滤纸质量m2(g)
试模和砂浆总质量m3(g)
滤纸吸水后质量m4(g)
保水性
平均值
1
2
抗渗
等级
试块编号
抗渗最大压力值(MPa)
抗渗等级
P = H-0.1
拉伸粘结强度(MPa)
试块
编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均值
载荷
(N)
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
试块
编号
序号
7d抗压强度
28d抗压强度
10

均值
载荷
(N)
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
试块
编号
序号
7d抗压强度
28d抗压强度
载荷(KN)
强度(MPa)
标准值
载荷(KN)
强度(MPa)
标准值
1
2
3
记录说明
第5页,共5页
调整配合比二
稠度(mm)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拌合物密度(kg/m3)
次数
容量筒质量(kg)
容量筒和砂浆总质量(kg)
容量筒容积(L)
材料名称
水泥
掺合料

添加剂

kg/m3
kg/试配体积
试配砂浆检测原始记录结果见附表(第5页)
确定配合比(kg/m3)
配合比编号:
材料名称
水泥
掺合料

添加剂

材料用量(kg/m3)
校核: 主检:
附表 试配砂浆检测原始记录第3页,共5页
砂浆品种
强度等级
委托编号
试配日期
抗渗等级
环境条件
℃ %
检测依据
仪器名称
0.3Mpa时间
0.3Mpa时间
0.7Mpa时间
0.7Mpa时间
保水性(%)
次数
试模质量m1(g)
滤纸质量m2(g)
试模和砂浆总质量m3(g)
滤纸吸水后质量m4(g)
保水性
平均值
1
2
抗渗
等级
试块编号
抗渗最大压力值(MPa)
抗渗等级
P = H-0.1
拉伸粘结强度(MPa)
试块
编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仪器编号
仪器状态
基准配合比
稠度(mm)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拌合物密度(kg/m3)
次数
容量筒质量(kg)
容量筒和砂浆总质量(kg)
容量筒容积(L)
密度
平均值
1
2
凝结时间(h)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加水时间
凝结时间
加水时间
凝结时间
0.3Mpa时间
0.3Mpa时间
0.7Mpa时间
0.7Mpa时间
保水性(%)
次数
kg/试配体积
试配砂浆检测原始记录结果见附表(第3页)
调整配合比

计算式
QC1= QC- 0.10QC= 0.9QC=kg/m3有关数据及计算过程参见基准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掺合料

添加剂

kg/m3
kg/试配体积
试配砂浆检测原始记录结果见附表(第4页)
调整配合比

计算式
QC2= QC+ 0.10QC= 1.1QC=kg/m3有关数据及计算过程参见基准配合比
9、每立方米砂浆的用水量QW
达到砂浆要求稠度的用水量,取QW=kg/m3
配合比
材料数量
水泥
掺合料

添加剂

kg/m3
kg/试配体积
试配体积
m3
试块尺寸(mm)
受压面积(mm2)
试配方法
龄期
养护条件
校核: 主检:
干混砂浆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2)
第2页,共5页
基准配合比
材料情况
水泥
掺合料

添加剂

kg/m3
6、计算每立方米砂浆的掺合料用量QD
QD= QA– QC= – =kg/m3
7、每立方米砂浆中砂的用量QS
应按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值,即QS=kg/m3
8、计算每立方米砂浆的添加剂用量QT
QT1= QA× =kg/m3
QT2= QA× =kg/m3
QT3= QA× =kg/m3
QT4= QA× =kg/m3
干混砂浆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1)A-12
第1页,共5页
砂浆品种
强度等级
委托编号
稠度要求(mm)
抗渗等级
试验日期
检测依据
环境条件
℃, %
材料情况
名称
水泥
掺合料

添加剂

厂家
检验报告编号
配合比计算
1、砂浆抗压强度f2
f2= MPa
2、计算砂浆的试配强度fm,0
fm,0= f2+ 0.645σ = + 0.645 = MPa
密度
平均值
1
2
凝结时间(h)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加水时间
凝结时间
加水时间
凝结时间
0.3Mpa时间
0.3Mpa时间
0.7Mpa时间
0.7Mpa时间
保水性(%)
次数
试模质量m1(g)
滤纸质量m2(g)
试模和砂浆总质量m3(g)
滤纸吸水后质量m4(g)
保水性
平均值
1
2
抗渗
等级
试块编号
抗渗最大压力值(MPa)
载荷(KN)
强度(MPa)
标准值
载荷(KN)
强度(MPa)
标准值
1
2
3
记录说明
第4页,共5页
调整配合比一
稠度(mm)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拌合物密度(kg/m3)
次数
容量筒质量(kg)
容量筒和砂浆总质量(kg)
容量筒容积(L)
密度
平均值
1
2
凝结时间(h)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加水时间
凝结时间
加水时间
凝结时间
抗渗等级
P = H-0.1
拉伸粘结强度(MPa)
试块
编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均值
载荷
(N)
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
试块
编号
序号
7d抗压强度
28d抗压强度
载荷(KN)
强度(MPa)
标准值
载荷(KN)
强度(MPa)
标准值
1
2
3
记录说明
校核: 主检:
3、水泥28d抗压强度fce
fce= Mpa
4、计算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Qc
Qc= 1000(fm,0-β)/ɑ·fce= 1000( + 15.09 )/3.03· =kg/m3
ɑ = 3.03, β = -15.09
5、每立方米砂浆中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掺合料总量QA
根据JGJ98-2000选取QA=k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