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气体研制报告的编写(10.10)
VOCs检测用标物标准气体的研制
VOCs检测用标物标准气体的研制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关注度的不断提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监测逐渐成为了环境监测领域的热点。
VOCs是一类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甲醛、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成分,广泛存在于家具、建筑装饰材料、汽车排放、化工生产等领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有必要开发VOCs的标准检测方法和仪器,以便及时准确地监测VOCs的浓度,为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在VOCs的检测过程中,标准气体的使用至关重要。
标准气体是一种已知组分和浓度的气体混合物,用于校准和检验环境监测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由于VOCs的种类繁多,且浓度范围广泛,因此需要研制一系列VOCs检测用的标准气体,以满足不同环境监测的需求。
VOCs检测用标准气体的研制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第一,确定标准气体的组分和浓度。
在研制VOCs检测用标准气体之前,需要对VOCs的种类和浓度范围进行系统的调研和分析。
根据不同的监测要求,确定需要研制的VOCs标准气体的组分和浓度范围,例如甲醛、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成分的浓度级别和配比。
这一步是研制标准气体的基础,关乎标准气体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第二,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制备VOCs检测用标准气体的方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动态稀释法、静态稀释法、分子筛吸附法等。
不同的制备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在选择制备方法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验条件、成本和操作便捷性等因素,以确保制备出的标准气体符合要求。
选择合适的气体源和控制装置。
VOCs检测用标准气体的制备需要使用纯度高、稳定性好的气体源,并且需要配备精密的气体流量控制装置和混合装置,以保证制备出的标准气体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在研制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气体源和控制装置,保证标准气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对制备出的标准气体进行包装、储存和管理。
制备好的标准气体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和标识,以便于储存和使用。
同时需要建立严格的标准气体管理制度,对标准气体进行定期检查和校准,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实验室气体的制备
实验室气体的制备在化学实验中,气体的制备是一项重要的操作。
不同的气体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因此制备方法也各有差异。
了解和掌握常见实验室气体的制备原理、装置和操作方法,对于顺利进行实验和保证实验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氧气的制备。
氧气是一种支持燃烧、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气体。
在实验室中,通常有两种方法来制备氧气。
一种是加热高锰酸钾法,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MnO₂+ O₂↑。
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管口塞上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然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另一种方法是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₂O₂=MnO₂= 2H₂O + O₂↑。
这个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操作相对简便。
实验装置通常包括锥形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双孔塞以及导管等。
接下来是氢气的制备。
氢气是一种密度小、具有可燃性的气体。
实验室制取氢气一般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 +H₂SO₄= ZnSO₄+ H₂↑。
实验装置与制取二氧化碳类似,都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但需要注意的是,制取氢气时,长颈漏斗的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二氧化碳也是实验室中经常制备的气体之一。
它常用于灭火、光合作用的研究等。
制取二氧化碳通常使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₃+ 2HCl = CaCl₂+ H₂O + CO₂↑。
实验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收集方法一般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在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以保证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较纯净。
氨气的制备也是常见的实验之一。
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来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H₄Cl + Ca(OH)₂=加热= CaCl₂+ 2NH₃↑ + 2H₂O。
仪汽车尾气检测仪用标准气体研制报告
空气中甲烷、氮气中一氧化碳、氮气中一氧化氮、氮气中二氧化硫、氮气中二氧化碳、氮气中氧气体标准物质研制前言空气中甲烷、氮气中一氧化碳、氮气中一氧化氮、氮气中二氧化硫、氮气中二氧化碳、氮气中氧标准气体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冶金等行业。
该标准气体用于安全报警仪及氧分析仪的校准和检测。
该标准气体采用国际通用的称量法配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标准气体进行稳定性、均匀性实验,确保标准气体的量值准确可靠。
一、标准气体浓度二、标准气体制备方法的研究2.1.原理配制方法采用ISO6142-1982或国家标准GB/T5274-1985 称量法来制备混合气体方法。
2.11一次稀释法其中浓度范围在10-3≤X i≤1(mol)的混合气均采用一次稀释法。
其摩尔浓度由下列公式计算:m i——n i M iX i = ————= ———————n i+∑n j m i m j—— + ∑——M i M j式中i、j混合气体中组分符号:ni为质量为mi的i组分的摩尔数。
nj为质量为mj的j组分的摩尔数。
2.12二次稀释法其中浓度范围在10-4≤X2i≤10-2(mol)的混合气均采用二次稀释法。
取质量为μ1的混合气(即在2.1.1中制备的混合气a),用一种质量为μd1、摩尔质量为Md的气体进行稀释。
稀释所得混合气(混合气b)中,组分i的浓度由下列公式计算:式中i混合气体中组分符号:ni为质量为mi的i组分的摩尔数。
2.13三次稀释法其中浓度范围在10-6≤X3i≤10-4(mol)的低浓度混合气均采用三次稀释法。
取质量为μ2的混合气(即在2.1.2中制备的混合气b),用一种质量为μd2、摩尔质量为Md的气体进行稀释。
稀释所得混合气(混合气c)中,组分i其摩尔浓度由下列公式计算:式中i混合气体中组分符号:n2i为质量为m2i的i组分的摩尔数。
2.2 配气装置2.3.钢瓶规格2.3.1 8升铝合金瓶2.3.2 4升铝合金瓶(用于色谱分析校准气配制)2.4.配置过程2.4.1铝合金气瓶的预处理铝合金钢瓶在配制前需要进行清洗、干燥、抽真空等过程的预处理。
标准气体可行性报告
标准气体可行性报告研究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愈发凸显,对大气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标准气体在大气监测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被用于校准大气监测仪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对标准气体的生产和使用进行可行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评估标准气体的生产和使用在当前条件下的可行性,探讨标准气体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前景,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标准气体的生产技术、市场需求、生产成本等进行了文献调研,然后通过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了解标准气体在大气监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和效果。
研究结果1.标准气体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混合法等,能够生产出高纯度、稳定性好的标准气体产品。
2.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监测技术的进步,标准气体在大气监测、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3.标准气体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生产设备投资、运输成本等,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逐渐降低。
4.标准气体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结论与建议1.标准气体的生产和使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2.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标准气体生产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标准气体的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和提升。
3.企业应加强标准气体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市场需求。
4.监测机构应加强标准气体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推广,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展望标准气体作为大气监测领域的重要支撑,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标准气体的生产和使用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
制作气体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室气体制备方法。
2. 掌握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
3. 学习气体的检验和鉴别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气体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制备、收集、检验和鉴别各种气体。
本实验以制备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为例,介绍气体制备方法、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1. 氧气制备:利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氧气。
2. 二氧化碳制备:利用大理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3. 氢气制备:利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酒精灯、集气瓶、导管、橡皮塞、镊子、滴管、烧杯、水槽、火柴等。
2. 试剂: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大理石、盐酸、锌粒、稀硫酸、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氧气:(1)取一个试管,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2)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用橡皮塞密封试管。
(3)用导管将试管连接到集气瓶,集气瓶中放入水槽。
(4)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氧气开始生成,收集氧气。
2. 制备二氧化碳:(1)取一个试管,加入适量的大理石。
(2)加入适量的盐酸,用橡皮塞密封试管。
(3)用导管将试管连接到集气瓶,集气瓶中放入水槽。
(4)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二氧化碳开始生成,收集二氧化碳。
3. 制备氢气:(1)取一个试管,加入适量的锌粒。
(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用橡皮塞密封试管。
(3)用导管将试管连接到集气瓶,集气瓶中放入水槽。
(4)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氢气开始生成,收集氢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氧气制备:通过观察,氧气为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
将集气瓶中的氧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氧气已生成。
2. 二氧化碳制备:通过观察,二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
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证明二氧化碳已生成。
3. 氢气制备:通过观察,氢气为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
将集气瓶中的氢气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氢气已生成。
标准气体的配制
标准气体的配制标准气体的配制在大气和废气监测中,标准气体好像标准溶液、标准物质那样紧要,是检验监测方法、分析仪器、监测技术及进行质量掌控的依据。
一、标准气体的制取制取标准气体的方法因物质的性质不同而异。
对于挥发性较强的液态物质,可利用其挥发作用制取;不能用挥发法制取的可使用化学反应法制取,但制取的气体常含有杂质,需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净化。
表3—19列出常见有害气体的制取方法。
上述方法制取的标准气通常收集到钢瓶、玻璃容器或塑料袋等容器中保存,因其浓度比较大,称为原材料气,使用时需进行稀释配制,商品标准气都稀释成多种浓度出售。
表3—19 常见有害气体的制取方法二、标准气体配制方法用原材料气配制低浓度标准气的方法有静态配气法和动态配气法。
(一)静态配气法静态配气法是把肯定量的气态或蒸气态的原材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体,混匀制得。
标准气的浓度依据加入原材料气和稀释气量及容器容积计算得知。
这种配气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简单,但因有些气体化学性质较活泼,长时间与容器壁接触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容器壁也有吸附作用,故会造成配制气体浓度不精准或其浓度随放置时间而变化,特别是配制低浓度标准气,常引起较大的误差。
对活泼性较差且用量不大的标准气,用该方法配制较简便。
常用静态配气方法有:注射器配气法、配气瓶配气法、塑料袋配气法及高压钢瓶配气法等。
1.注射器配气法配制少量标准气时,用100mL注射器吸取原材料气,再经数次稀释制得。
例如,用100mL注射器取10mL纯度 99.99%的CO气体,用净化空气稀释至 100mL,摇动注射器中的聚四氟乙烯薄片,使之混合均匀后,排出90mL,剩余10mL混合气再用净化空气稀释至100mL,如此连续稀释六次,*后获得CO浓度为1ppm的标准气。
2.配气瓶配气法(1)常压配气:将20L玻璃瓶洗净、烘干,**标定容积后,将瓶内抽成负压,用净化空气冲洗几次,再排净抽成负压,注入原材料气或原材料液,充净化空气至大气压力,充分摇动混匀。
初中制备气体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初中制备气体实验一、实验目的1. 学习制备气体的基本方法,掌握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3. 了解常见气体的性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
氧气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备,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二氧化碳可通过大理石(CaCO3)与稀盐酸(HCl)反应制备,反应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三、实验器材1. 实验台、酒精灯、火柴2. 试管、导管、集气瓶、橡胶塞、水槽3. 高锰酸钾、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石蕊试液四、实验步骤1. 制备氧气(1)取一小试管,加入适量高锰酸钾。
(2)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导管插入集气瓶。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观察高锰酸钾分解现象。
(4)待氧气收集满集气瓶后,用塞子塞紧瓶口。
2. 制备二氧化碳(1)取一小试管,加入适量大理石。
(2)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导管插入集气瓶。
(3)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现象。
(4)待二氧化碳收集满集气瓶后,用塞子塞紧瓶口。
五、实验现象1. 制备氧气时,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紫色气体,集气瓶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2. 制备二氧化碳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集气瓶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深。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制备氧气。
2. 通过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可以制备二氧化碳。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烫伤和化学伤害。
2. 加热高锰酸钾时,要均匀加热,防止试管破裂。
3. 向试管中加入大理石和稀盐酸时,要缓慢加入,防止反应剧烈。
4. 收集气体时,要确保集气瓶内气体收集满。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制备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掌握了气体的制备方法和收集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气体性质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气体的制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3. 了解气体的性质和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实验室制备气体通常采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的方法。
本实验中,我们将采用化学反应法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1. 氧气的制备:利用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MnO2)的催化反应制备氧气。
2. 二氧化碳的制备:利用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HCl)的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三、实验器材1. 氧气制备装置:锥形瓶、双孔橡胶塞、导气管、集气瓶、水槽。
2. 二氧化碳制备装置:锥形瓶、双孔橡胶塞、导气管、集气瓶、水槽。
3. 试剂:过氧化氢、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玻璃棒、烧杯、量筒、铁架台、酒精灯、火柴。
四、实验步骤1. 氧气的制备:(1)取一个锥形瓶,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2)将锥形瓶倒置于水槽中,插入导气管。
(3)取适量的二氧化锰,放入锥形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4)用酒精灯加热锥形瓶,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5)收集氧气,检验氧气纯度。
2. 二氧化碳的制备:(1)取一个锥形瓶,加入适量的石灰石。
(2)将锥形瓶倒置于水槽中,插入导气管。
(3)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4)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纯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氧气的制备:(1)实验现象:锥形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颜色为无色。
(2)检验结果: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
2. 二氧化碳的制备:(1)实验现象:锥形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颜色为无色。
(2)检验结果: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
六、实验讨论1. 氧气制备过程中,加热锥形瓶时,要注意控制加热温度,避免过热导致反应剧烈。
2. 二氧化碳制备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加入稀盐酸的量,避免反应过于剧烈。
3. 在收集气体时,要注意集气瓶中的气体纯度,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VOCs检测用标物标准气体的研制
VOCs检测用标物标准气体的研制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在室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常常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化工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也包括来自汽车排放、油漆、清洁剂等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VOCs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对VOCs的检测和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而VOCs检测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使用标准气体进行校准和比对。
标准气体是用于气体分析和检测的一种特殊气体,它的成分和浓度均得到了精确的控制和确认。
在VOCs的检测中,标准气体的制备和使用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研制出适用于VOCs检测的标准气体成为了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将围绕VOCs检测用标物标准气体的研制展开讨论,简要介绍标准气体的制备原理和关键技术,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展望。
VOCs检测用标准气体的制备一般包括两个重要步骤:气体的混合和浓度的确定。
在气体的混合过程中,需要将不同成分的气体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需要的标准气体。
而在浓度的确定过程中,则需要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如气相色谱法或质谱法等,来确定标准气体中各成分的浓度。
整个制备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环节的误差,以确保最终制备出的标准气体能够满足检测的要求。
二、VOCs检测用标准气体的关键技术1. 气体混合技术气体混合技术是制备标准气体的核心技术之一。
目前主要采用的混合方法包括物理混合法和动态混合法。
物理混合法是将不同成分的气体直接混合在一起,通过控制各成分气体的流量来控制混合比例。
而动态混合法则是采用气体分压控制技术,将各成分气体分别放入独立的容器中,再通过控制各容器的出气流量和时间来实现混合。
动态混合法由于能够有效地避免气体的相互溶解和反应,因此在制备高浓度和复杂组分的标准气体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2. 浓度确定技术浓度确定技术是制备标准气体的另一个关键技术。
其主要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气相色谱法是将待测气体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器对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的优点。
气体的制备实验报告
气体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不同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并观察其性质和特点。
实验器材:1. 反应瓶或气体发生器2. 水槽或水浴3. 天平4. 温度计5. 密封瓶或气球6. 镊子或夹子7. 手套和安全眼镜实验原理:气体的制备主要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得到。
其中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化学反应:利用化学反应生成气体,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2. 金属与酸的反应:许多金属与酸反应可以生成气体,如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3. 反应物的分解:一些化合物受热或电解时可以分解成气体,如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4. 物理方法:通过物理手段获取气体,如液态氧经加热挥发得到氧气,或者通过液体表面的蒸发获取可溶于液体中的气体。
实验步骤:1. 实验一: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气体- 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反应瓶中- 用长颈漏斗将稀盐酸缓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观察反应发生,同时观察反应瓶中气体产生- 确定气体为二氧化碳,通过通入石灰水来观察气体产生的气泡情况2. 实验二:金属与酸的反应制备氢气- 取一定量的稀盐酸倒入气体发生器中- 加入锌或铁粉到气体发生器中- 盖上气体发生器的盖子并固定好- 观察气体发生器中气体的产生- 用一根火柴点燃气体发生器上方的氢气,观察氢气的燃烧现象3. 实验三:反应物的分解制备氧气- 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密封瓶中- 将密封瓶放入水槽或水浴中进行加热- 不久后观察到密封瓶内气泡的产生- 打开瓶口用一根火柴点燃产生的气泡,观察氧气的燃烧现象4. 实验四:物理方法制备可溶于液体中的气体- 取一定量的液态氧倒入容器中- 将容器放在安全地方,加热液态氧- 观察到容器内气体的产生- 将观察到的气体捕集起来,并观察其性质和特点实验结果及讨论:1. 实验一:通过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制备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通入石灰水可以观察到产生的气泡,证明气体为二氧化碳。
2. 实验二:金属与酸的反应制备的氢气可以通过点燃氢气并观察到燃烧现象,证明气体为氢气。
VOCs检测用标物标准气体的研制
VOCs检测用标物标准气体的研制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为了环境监测重点关注的污染物之一。
为了准确地检测 VOCs,需要建立标准气体,作为比较的基准。
本文将介绍VOCs 检测用标物标准气体的研制。
一、VOCs 检测的背景VOCs 在自然界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广泛存在。
在汽车、工厂、颜料制造、涂料和清洁用品等行业中,VOCs 的排放量特别高,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VOCs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会引起头痛、呼吸困难、过敏等不适症状,长期接触还会导致癌症等严重疾病。
VOCs 的检测对于环境保护、人员健康和产品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检测VOCs 浓度,可以预测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可能性,从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使环境和人体健康受到较小的影响。
为了保证 VOCs 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标准气体,作为比较的基准。
标准气体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 成分稳定。
标准气体的成分应该保持不变,否则会对检测结果造成误差。
2. 纯度高。
标准气体中不应有其它杂质,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
3. 充足的量。
标准气体的量应足够多,以适应大量的检测需求。
4. 易于储存和使用。
标准气体应可以长期储存,并且方便使用。
VOCs 检测用标准气体的制备需要分为两个步骤:制备标物和制备标准气体。
1. 制备标物标物是用于制备标准气体的物质。
标物需要选择纯度高、结构稳定、易于制备及储存的化合物。
常用的有 n-十六烷、n-庚烷、n-丙烷等。
制备标物的具体步骤如下:(1)精确称取已知纯度的化合物。
(2)用溶液将其稀释至一定浓度。
(3)在氮气废气的条件下,将标物溶液滴入进口,让其沉积在硅胶填充床层中。
(4)将填充层置于孔板中,用过滤器将空气过滤,然后平滑地将空气吹过填充床层,使其与填充床层的标物接触,从而将标物吸附在填充层中。
标准气体是使用标物和纯净气体混合制成的,需要满足一定比例的混合物浓度。
制取气体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3.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式为O2。
在实验室中,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等。
本实验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加热高锰酸钾时,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 → K2MnO4 + MnO2 + O2↑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导管、集气瓶、水槽、棉花、火柴、镊子、试管夹、滴管等。
2. 试剂:高锰酸钾、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固定在铁架台上。
2. 用棉花堵住试管口,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观察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
4. 当高锰酸钾开始分解时,用导管将氧气导入集气瓶中。
5. 将集气瓶放入水槽中,观察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6. 实验结束后,熄灭酒精灯,清理实验场地。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高锰酸钾加热后,试管内出现红棕色的固体(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2. 氧气进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水位上升,表明氧气已进入集气瓶。
3. 将集气瓶放入水中,观察到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六、实验分析1.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说明高锰酸钾是一种良好的氧气制取原料。
2.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氧气在集气瓶中水位上升,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
3. 通过实验,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为后续实验打下了基础。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地制取了氧气,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为今后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今后的实验中,要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VOCs检测用标物标准气体的研制
VOCs检测用标物标准气体的研制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VOCs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乙苯、酚类、醇类等。
这些化合物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产生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准确检测和监测VOCs的排放,需要可靠的标准气体来进行定量分析。
标准气体是指其成分和浓度已知,并且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气体。
为了研制VOCs检测用的标准气体,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合适的VOCs化合物:根据实际需要和研究对象,选择常见的VOCs化合物作为标物。
这些化合物一般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能够覆盖大部分VOCs的成分。
2. 合成纯净的标物:从最初的化合物出发,通过化学合成或其他方法,制备纯净的标物。
合成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纯度,以确保得到高质量的标物。
3. 测定标物的浓度:使用验证方法和仪器,测定标物的溶液浓度。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测定完后,需要对结果进行核实和校准,确保浓度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混合标物和载气:将已测定浓度的标物按比例混合,并与适当的载气混合。
载气的选择要考虑其与VOCs不发生反应,并且对仪器的影响尽可能小。
5. 储存标准气体:制备好的标准气体需要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止VOCs的挥发和泄漏。
储存条件要求恒温恒湿,禁止阳光直射和湿气浸泡。
标准气体研制报告的编写(10.10)
谢谢大家! 欢迎指教
2010年10月
• 要研制的标准物质的名称、含量及主要 用途。
四、标准物质的制备
• 1.仪器设备 • 写明研制该标准物质所需的设备名称、型
号、主要技术指标及生产厂家 • 2.制备方法和定值方法 • 研制气体标准物质(钢瓶)的制备方法有许
多种,但定值方法只有2种,一是国际推荐的 称量法,二是用一级标准物质比较定值的 比 较法
称量法
• 称量法是国际上公认的绝对法 ,国际标 准ISO6142和国家标准GB5274。
• 称量法的前提是要把所用的原料气的纯 度分析结果列出。如:配空气中甲烷, 则需要列出所用高纯氮、高纯氧及纯甲 烷的纯度分析结果,包括分析出来各杂 质的含量
比较法
• 比较法的前提是所要研制的标准物质已 经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要用国家一级 标准物质的编号、名称、含量及不确定 度等。并且要说明所用分析仪器的主要 技术指标及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 标气配制好定值后,要与国家一级标准 物质进行比对试验或与国家权威单位的 标气进行比对,比对结果在你给定的不 确定度范围内。在报告的比对实验中, 要列出提供标准物质的单位名称、组分 名称、标准物质编号、浓度、不确定度 以及比对结果。
结论
• 主要说明研制标准物质名称、含量范围 定值方法、充装压力、有效期限及定值 不确定度等。
c.术语、符号、代号应遵照国家有关标准 和技术规范执行。新的专业术语、缩略 词应加以注释。国际上行的专业术语、 缩略词,应在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文。
• d.图、表和照片应确保能够完整清 晰复制或计算机扫描。
• 内容结构 • a.封面 • b.目录 • C.概述 • d.标准物质的制备 • e.均匀性检验 • f.稳定性检验 • g.定值
化学气体自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化学气体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掌握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基本操作步骤。
3. 学会使用气体收集装置收集气体。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原理化学气体自制实验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气体。
实验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使反应生成所需的气体。
常见的制备气体方法有:加热固体、加热液体、固体与液体反应等。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酒精灯、试管、集气瓶、导管、铁架台、橡胶塞、火柴、镊子等。
2. 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浓盐酸、锌粒、碳酸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氧气:(1)取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用橡胶塞密封。
(2)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
(3)将集气瓶倒置于试管口,通过导管将氧气收集于集气瓶中。
2. 制备二氧化碳:(1)取一定量的锌粒放入试管中,加入浓盐酸。
(2)用橡胶塞密封试管,观察锌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3)将集气瓶倒置于试管口,通过导管将二氧化碳收集于集气瓶中。
3. 制备氨气:(1)取一定量的碳酸钠放入试管中。
(2)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碳酸钠分解产生氨气。
(3)将集气瓶倒置于试管口,通过导管将氨气收集于集气瓶中。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制备氧气:氯酸钾加热分解产生氧气,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力增大。
2. 制备二氧化碳:锌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力增大。
3. 制备氨气:碳酸钠加热分解产生氨气,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力增大。
六、实验分析1. 实验过程中,气体收集装置的使用是关键。
确保集气瓶倒置于试管口,导管连接良好,防止气体泄漏。
2.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直接接触药品,防止烫伤和中毒。
3. 实验过程中,观察气体生成现象,分析反应原理,提高实验技能。
七、实验总结本次化学气体自制实验,使学生了解了化学气体的性质和制备方法,掌握了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基本操作步骤,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标准气体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标准气体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传统的化石能源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导致资源的枯竭。
因此,寻找替代的清洁能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标准气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备受关注,其在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文将对标准气体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其在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标准气体的基本概念及特点1. 标准气体的定义标准气体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其性质符合一定的标准,不考虑其真实气体分子的大小和相互作用的气体的统称。
常见的标准气体有氢气、氮气、氧气等。
2. 标准气体的特点标准气体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标准气体具有稳定的性质,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呈现出一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其次,标准气体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不仅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还可以应用于交通、生活等领域;最后,标准气体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也没有危害。
三、标准气体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分析1. 标准气体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标准气体在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氢气可以用于合成氨、氢氧化钠等化工产品的生产,氮气可以用于氮气气氛的保护,氧气可以用于煤气的合成等。
此外,由于标准气体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 标准气体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在电子行业中,标准气体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氢气可以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氮气可以用于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氧化、氮化等工艺,氧气可以用于电子元件的清洗等。
标准气体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并且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3. 标准气体在金属加工中的应用标准气体在金属加工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氢气可以用于金属的还原、氢化等工艺,氮气可以用于金属的氮化、氮渗等工艺,氧气可以用于金属的氧化等。
标准气体的应用可以提高金属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节约能源并减少排放。
关于气体_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气体的基本性质;2. 掌握气体的收集方法;3. 探究气体的化学反应。
二、实验原理1. 气体的性质:气体具有可压缩性、扩散性、易燃性、助燃性等;2. 气体的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等;3. 气体的化学反应:气体的燃烧、氧化还原反应等。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导管、橡皮塞、水槽、铁架台等;2. 实验试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氧气的制备与收集(1)将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2. 氢气的制备与收集(1)将锌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2)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3. 二氧化碳的制备与收集(1)将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4.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1)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观察气体产生;(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5. 气体的燃烧实验(1)将氢气点燃,观察燃烧现象;(2)将氧气点燃,观察燃烧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氧气:氧气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助燃性。
在实验中,氧气被成功收集,并观察到氢气和氧气的燃烧现象。
2. 氢气:氢气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易燃性。
在实验中,氢气被成功收集,并观察到氢气的燃烧现象。
3.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助燃性。
在实验中,二氧化碳被成功收集,并观察到二氧化碳的燃烧现象。
4.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在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观察到气泡产生,表明有气体生成。
通过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发现气体为二氧化碳。
5. 气体的燃烧实验:在实验中,氢气和氧气分别被点燃,观察到氢气和氧气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并伴有热量释放。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备并收集了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2. 掌握了气体的收集方法,包括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等;3. 探究了气体的化学反应,包括氢气和氧气的燃烧、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等。
制作气体化学实验报告
制作气体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气体化学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气体的性质和特点;2. 学习气体的制备方法;3. 掌握气体的收集和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1. 气体的性质和特点:气体是一种没有固定形状和容积的物质,能自由扩散和填充容器。
常见气体有氧气、氢气、氮气等。
气体具有压强、体积和温度三个基本特征。
2. 气体的制备方法:常用的气体制备方法有物质的分解法、酸碱反应法和金属与酸反应法。
例如,氧气可通过过氧化氢的分解制备;氢气可通过金属与酸反应制备。
3. 气体的收集和测定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有齐氏气相收集法、水封法和置换法等。
气体可通过实验室中常见的天平、燃烧管、气体收集瓶等仪器设备进行测定。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 实验仪器:燃烧管、气体收集瓶、天平、齐氏气相收集装置等。
2. 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铁粉、盐酸、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氧气:将过氧化氢溶液加入燃烧管中,用齐氏气相收集装置收集氧气。
注意事项:由于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操作时需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2. 制备氢气:将适量的铁粉加入酸中,放入燃烧管中,用水封法或齐氏气相收集法收集氢气。
注意事项:铁粉需干燥保存,操作时需远离明火,并小心酸的腐蚀作用。
3. 测定气体的体积和质量:使用天平测定氧气和氢气的质量,使用气体收集瓶测定气体的体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氧气的制备结果:通过实验可得到一定体积的氧气,并测得氧气的质量。
2. 氢气的制备结果: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一定体积的氢气,并测定氢气的质量。
3.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来自于天平和气体收集瓶的不准确度,为减小误差,应尽量保证实验操作的精确性。
六、实验结论1. 氧气和氢气都是常见的气体,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2. 通过实验制备的气体可以用天平和气体收集瓶进行测定,得到气体的质量和体积数据。
3.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人员和设备的伤害。
氩气制备实验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室气体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2. 掌握电解法制备氩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3. 了解氩气的性质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氩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惰性气体,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在实验室中,常用电解法制备氩气。
电解法是利用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使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所需气体的一种方法。
在制备氩气的过程中,电解质溶液通常采用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钾(KOH)的混合溶液。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解槽、直流电源、电极、烧杯、试管、橡胶塞、导管、集气瓶、气体净化装置、天平等。
2. 试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按一定比例溶解于蒸馏水中,配制成电解质溶液。
(2)将电解质溶液倒入电解槽中,确保溶液的液面高于电极。
(3)将电极插入电解槽中,确保电极与溶液接触良好。
2. 电解过程(1)接通直流电源,调节电流强度至适当范围(通常为0.5-1A)。
(2)观察电解过程,注意电解槽中溶液的泡沫情况,以及电极的腐蚀程度。
(3)记录电解时间,待电解时间达到预定要求后,关闭电源。
3. 氩气收集与净化(1)将集气瓶倒置,通过导管将电解槽中的气体导入集气瓶中。
(2)待集气瓶内充满气体后,用橡胶塞封口。
(3)将集气瓶放入气体净化装置中,通过净化装置去除气体中的杂质。
(4)将净化后的氩气收集于另一集气瓶中,待实验结束后备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电解法成功制备了一定量的氩气,收集到的氩气体积约为200mL。
2. 实验分析(1)电解过程中,溶液中的NaOH和KOH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同时产生氩气。
(2)电解时间对氩气的产量有一定影响,电解时间越长,产量越高。
(3)在电解过程中,电极的腐蚀程度与电流强度有关,电流强度越大,电极腐蚀越严重。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电解法成功制备了一定量的氩气,掌握了电解法制备氩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正规气体分析报告
正规气体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是关于气体分析的正规报告,旨在对某种气体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
本次分析的气体为X气体,目的是探究它的组成、性质以及潜在的危害。
通过对该气体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它。
本报告将介绍所使用的方法、实验结果和讨论。
2. 方法为了对X气体进行分析,我们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和步骤:1.样品采集:从源头采集了一定量的X气体样品,并储存在密封容器中,以确保样品的完整性。
2.样品制备:将X气体样品置于适当的实验装置中,以便对其进行分析。
确保实验装置的清洁和无污染。
3.实验参数:设置合适的实验参数,如温度、压力和流量等,以便对X气体样品进行分析。
4.仪器设备:使用专业的气体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仪或质谱仪等,以对X气体进行分析。
确保仪器的正确校准和准确性。
5.数据收集:记录并收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括X气体的化学成分、浓度、相对含量等信息。
6.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获得对X气体样品的全面认识。
采用适当的数学模型或统计方法进一步处理数据。
3. 实验结果基于上述方法和步骤,我们得到了以下的实验结果:1.化学成分:通过气相色谱仪分析,我们确定了X气体样品的化学成分。
根据峰的面积和对应的标准曲线,我们发现X气体主要由A、B和C等组分组成,其中A占比最大,约为50%。
2.浓度分析:对X气体样品的浓度进行了测定。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X气体的浓度为1000 ppm,符合安全标准。
3.相对含量:通过质谱仪的分析,我们确定了X气体中不同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
结果显示,A的相对含量为60%,B为30%,C为10%。
4. 讨论基于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我们对X气体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1.组成和性质:X气体主要由A、B和C等化学成分组成。
每种成分的相对含量不同,这可能会影响到X气体的性质和其它特性。
2.安全性评估: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X气体的安全性。
根据当前浓度和相对含量,X气体的使用是安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稳定性试验一般需要做一年,分析6-8次, 采取先密后疏的原则。对于吸附性强, 浓度容易收钢瓶内壁或其他因素变化的 组分分析的时间间隔要短一些,分析次 数要适当多一些。如:硫化氢、氯气等
• 放压试验
• 对于纯物质在常温下为气体的组分,一 般配制的标准气体的压力为10MPa,放压 实验为压力在10MPa、7MPa、3MPa、 0.5MPa分别分析一次,分析结果在分析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吻合表明没有变化。
• 1.仪器设备 • 写明研制该标准物质所需的设备名称、型 号、主要技术指标及生产厂家 • 2.制备方法和定值方法 • 研制气体标准物质(钢瓶)的制备方法有许 多种,但定值方法只有2种,一是国际推荐的 称量法,二是用一级标准物质比较定值的 比 较法
称量法
• 称量法是国际上公认的绝对法 ,国际标 准ISO6142和国家标准GB5274。 • 称量法的前提是要把所用的原料气的纯 度分析结果列出。如:配空气中甲烷, 则需要列出所用高纯氮、高纯氧及纯甲 烷的纯度分析结果,包括分析出来各杂 质的含量
1. 申请书
2. 制备设施、技术人员状况和分析 仪器设备及实验室条件和实验室的 溯源能力等质量保证体系情况
3. 研制计划任务书
4. 研制报告
5.国内外同种标准物质主要特性 的对照比较情况 6.使用情况报告 7.标准物质证书(初稿) 8.保障统一量值需要的供应能力 和措施
研制报告的编写规范
为了规范标准物质研制报告的编写,
居环境等)、石油化工以及公安交通等部门。
标准气体作为气体成分量值的计量标准,在气 体生产、贸易、石化等行业的应用中发挥着独 特的规范和保证质量的作用,为了保证标准气 体的质量准确可靠,用户在购买标准气体时要
求供方提供国家有证标准物质。生产单位就需
要定期申报国家级标准物质。
申报标准物质的要提供的资料
国家颁布了《标准物质研制报告编写
规则》JJF1218-2009。
研制报告的编写要求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研制报告编写要求 第二部分:报告内容要求
一般要求
a.内容应科学、完整、易读、数据准确 b. 采 用 的 计 量 单 位 应 符 合 国 家 发 布 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 方法》执行。 c.术语、符号、代号应遵照国家有关标准 和技术规范执行。新的专业术语、缩略 词应加以注释。国际上行的专业术语、 缩略词,应在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文。
• d.图、表和照片应确保能够完整清 晰复制或计算机扫描。 • 内容结构 • a.封面 • b.目录 • C.概述 • d.标准物质的制备 • e.均匀性检验 • f.稳定性检验 • g.定值
• • • • • •
h.不确定度评定 i.比对和验证 j.结果表达 k.合作者 l.参考文献 m.附件
报告内容编写要求
• • • • 封面 标题:如 空气中甲烷标准物质的研制 完成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张三(一般不超过2人)
• 完成时间:指报告完成的时间,用阿拉 伯数字填写 2011年4月20日
• 摘要
• 说明标准物质研制的目的意义、测量方 法、定值结果和最终结论等。不超过 500字。
二、目录
• • 目录表明报告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目录由报告的章、节、条款、附录等 组成 • 标题与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目录中 的标题应与正文内标题一致。
三、概述
• 简明扼要 说明该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 目的和研究范围,预期目标和应用前景
• 要研制的标准物质的名称、含量及主要 用途。
四、标准物质的制备
不确定度评定
• 对于称量法定值的标准物质,主要要分 析称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如天平 的不确定度、几次稀释引进的不确定度, 气体纯度和气体纯度分析的不确定度等。
• 标气配制好定值后,要与国家一级标准 物质进行比对试验或与国家权威单位的 标气进行比对,比对结果在你给定的不 确定度范围内。在报告的比对实验中, 要列出提供标准物质的单位名称、组分 名称、标准物质编号、浓度、不确定度 以及比对结果。
标准气体研制报告的编写 规范
2010年10月
前言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标准气 体的用途日渐广泛,需求量急剧增加。在石油 天然气开发、化学品工业、煤矿安全、环境监 测、食品工业、肥料工业、公安交通、国防航 空、建筑家居、环境监测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 的应用十分广泛。
尤其是各种环境监测(包括大气环境、建筑家
结论
• 主要说明研制标准物质名称、含量范围 定值方法、充装压力、有效期限及定值 不确定度等。
Hale Waihona Puke 谢大家! 欢迎指教2010年10月
比较法
• 比较法的前提是所要研制的标准物质已 经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要用国家一级 标准物质的编号、名称、含量及不确定 度等。并且要说明所用分析仪器的主要 技术指标及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标准物质的性能考察
• 标准物质的性能考察包括均匀性和稳定性及放 压实验。
• 均匀性检验主要包括检验方案设计、测量方法、 测量过程统计分析和结果判断等内容。标准气 体的均匀性一般为制备后混匀半小时、2小时、 4小时和24小时分别分析1次,4次的分析结果 在不确定度范围内吻合。